如果你对于商业或者是说你对于就是公司它的整体的目标你在做这些设计的时候你是为了 support 那几个 metrics 的话那其实你在解释你的设计的时候你的能力就会变强因为它本身的说服力会比只是好看或者好用来得强很多今天主题诚如大家看到的是关于怎么样升级你的 UXD 对那这个
这个议题当然蛮广的但我们今天会比较专注在讲透过商业思维成长然后你有办法去创造价值那身为一个设计师有这些能力之后你的 UX 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再来我们就请今天的来宾乔治先生介绍一下他自己
好,谢谢 Simon。我觉得今天一开始有点不太习惯,因为我跟 Simon 我们私底下也是认识,是朋友嘛,上次在台湾见面的时候很轻松,然后看,莫名的有一种比较严肃的感觉。我是乔治先生,你们也可以叫我乔治或是 George。那在 YouTube 上面我有一个...
Unblock 这个频道在分享跟设计啊科技产业相关的资讯还有知识同时我们也有一个 Unblock 学院一开始我们有一堂课叫做百万设计职呀是帮助设计师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还有设计他们
未来想要的设计纸呀那现在呢我们跟 PBA 合作有一堂课叫做 UIOX 的新时代指南这等一下我们也会稍微多聊一下那我自己过去的背景是在美国科技业纽约这个地方已经工作超过十年了有再大的公司像是 Google 啊 Amazon 或者是比较新创型的公司像是 Crypto 类型的或者是跟 AI 相关的
那做这么久的设计之后我觉得其实有蛮多想要跟新的设计师或者是说在设计职业上面有点卡关的好朋友们分享的资讯所以才创立了 OnBlock 这个频道那今天希望可以跟 Simon 聊一些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也不能说新时代了现在这个时代所以是蛮多在苦脑苦手的事情这样子所以很期待今天的对谈
非常欢迎 George,因为这个主题其实我觉得要聊其实可以聊的很广然后他其实感觉不是这么的设计就是说他是很重要的一块帮助设计成功但他可能不一定是说真的很多那种像你在使用 Figma 或是画 UI 这些事情但你要有影响力就需要做到这些事情商业策略啊然后传递价值等等对那首先第一部分的话就是
我们想要聊一下商业思维你会怎么样去定义商业思维这件事情那为什么商业思维对设计师其实是很重要的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是老板的工作吗或者是产品经理的工作
首先呢,我觉得刚刚 Simon 提到一个事情就是到底为什么,like why do you care?你为什么要在乎这个东西,身为设计师?好像商业跟我们是有点点距离的,跟我们的主业不是百分之百的直接相关。如果从过去一直来讲说商业跟设计之间的关系呢,可能大家比较不会有那么直接的感受,所以我就不讲这些比较概念性的东西,我就讲现在这个时代好了。
现在这个时代呢大家应该都有听到在美国这边财源潮非常的严重那过去呢四个月我在台湾所以我才刚回来稍微体验到了一点点不一样的环境的差别当然我觉得现在台湾的财源潮没有像美国那么的严重
但是就我们过去对科技业的观察台湾大概都是会玩欧美差不多可能一年或者是半年的时间所以也不能保证说这样子的还不错的环境是不是可以保持还是过不久就会跟美国一样受到科技业过度膨胀的一些后果所影响所以其实我们整体来看科技业它过去所创造这种
经济的荣景呢它是有一点点不复存在需要一点时间去 correct 就是改正在这样子的状况下其实科技界里面的每一个人他的价值都会被重新检视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大家都会在看说谁应该要被裁谁不应该被裁当你的这个每个公司的经济状况不太好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呢我认为跟真实价值越接近的角色他就越不容易被取代
简单来说就是你就想象假如说你今天是一个公司的老板然后你今天是卖花的那你现在有十个员工好了其中一个呢是帮你做 EDM 的然后另外一个呢是帮你就是实际上养花的人那以你这个公司的存在的实际上提供的服务跟价值来说哪一个人是比较可以被暂时先去除的呢
可能就是做 EDM 的那个人因为如果没有氧化的人那你要卖什么红东西呢对不对用这个例子就可以告诉大家说实际上越接近这个公司或是这个产业它本身提供价值的角色它被取代性或者是它离开了之后要去找下一份工作的成功机会比较大
那我觉得设计师在这个时候就跟其他的角色一样在科技界面重新被检视科技的他最终他还是一个商业至少我讲大部分的人在的环境我们就不讲 nonprofit 这类型的东西那如果在商业的一个环境里面的话最终他就是要创造一个商业的价值
所以设计师如果想要不要被取代想要可以好好的保护自己的金饭碗的话那你就要用你的设计去证明说你怎么样子去接近这个商业的价值这样当你的花店老板在想说我要去除哪一个人的时候他才不会很轻易的觉得说你就是那个只做 EDM 的人
所以大概用这个例子跟大家分析我的看法为什么现在这个时间点我觉得设计师不想商业是有一点点危险的事情我觉得乔治举的例子真的很棒你刚提到一个就是说当市场比较没那么好或者说现在很竞争的时候现在在一个商业的环境下被重新检视那也就是说原本越靠近这个业务核心的人
反而比较容易被留下来可能过往的设计师就是把东西变漂亮然后他可能有可有可无在过往的时代来讲可是这样可是现在如果是做数位产品的话其实设计师可能有能力去透过设计的手段去帮助公司达到一些目标比如说付费购买商品那你可能用一些设计的手法你可以让使用者去做这件事情换言之就是你让使用者去付钱然后你去公司的目标就会
达到这样那从刚 EDM 的例子也许原本只是说我把花的照片排一排然后放做个 EDM 但他其实也是有很明确的商业目的因为你想要吸引这些潜在的顾客然后看到你的 EDM 觉得花很漂亮然后来买对吧所以我觉得这有点是像是说你如果可以把你设计的成果跟商业的之间的关系搞清楚
可能就会比较容易去说服老板说其实我的价值还是很高的哦这样子是我觉得其实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啊大部分都还是跟商业的关系是贴合的因为你的企划是老板给的嘛老板他的思考主要是以就是商业的思考为主但是不是每一个设计师都很清楚的可以像刚才赛兰这样子表达说我的 EDM 是要用来干嘛
所以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的话那就没有办法去说明你的价值了这一点是我觉得为什么我在做 on block 或是做新的课程来说对我来说很有任务感的一件事情就是说如果整体的设计产业要前进的话我们与其坐以待毙就是等待老板变得更好更了解设计应该是我们自己本身就要懂得设计的价值而且可以很轻易的把它说出来这样子我认为我们才可以前进
对那既然讲到这里就蛮好奇说我们设计师尤其刚入行我们花很多力气在学习一些最基本的设计原理然后一些我们所谓的 craft 这些技法等等的那其实商业好像都会比较摆在后面一点觉得说那可能我还碰
或者说这个东西可能还离我太远还没有机会去做到这件事情但是就像我们刚刚讲其实在这个时代商业思维很重要嘛那乔治你有什么样的建议觉得说设计师的角色可以怎么去培养这些思维我其实觉得有一个很简单的
公式吧就是有三个步骤可以做的那这个我就稍微预告一下因为其实我在我自己的课程里面也会提到这个只是比较详细的讲一些方法第一个就是你一定要多看各种实战跟设计的案例最近我们在 onblock 上面有持续的推出就是设计的新闻产业新闻这样子的内容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给大家看一下说 OK 我们除了我们自己在做的这些 craft 就是刚刚 Simon 讲的移动像素啊或者是这个版面的安排啊这类型的基本的设计的工作之外呢我们也可以看整体的产业它发展的趋势所以你在思考你的设计的时候突然之间你又可以用更宏观的角度所以第一个是你一定要先开始慢慢的培养对于产业里面各式各样发生的这些商业的
他们是用什么样子的方式赚钱他们是用 subscription 是用订阅的呢还是 OlaCard 等等就是这样子不同的商业模式它是怎么样在这个世界角度的各地发生的第一
第一步是这件事情观察那第二个步骤呢就是去分析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呢可能我们的角度不用像是一个创业家去分析说我可能要思考说所有事情的成本啊通路啊 pricing 啊这些事情提到这个我也想顺便跟大家提醒一下就是商业这件事情你可以把它想得非常的博大精深你也可以把它想得
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像你去超商购买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会想说这东西好贵跟我的预算符不符合你其实也是在参与这个公司它创造的商业模式里面所以第二个步骤当你在分析的时候你也可以用设计的角度去分析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角度说 OK 使用者他的需求他的行为他的理想模式等等
怎么样子公司做了一个服务来符合这个行为模式让他最后可以转换这样子角色变成是消费者让他赚到他想要赚的收入所以第二个步骤是去分析他你除了观察之外你找到你自己喜欢的一些公司他的商业模式你接下来的下一步就是要很仔细去分析他多找一些资料你也可以用现在工具很多用 AI 请 AI 变成你的小助手告诉你说他怎么分析这个商业的案例然后
然后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当你分析完之后,你要把你得到的这个东西尝试用在你的工作上面。比方说假如说像是最近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 APP 一直都很红,不过最近在台湾蛮红的 duolingo 这个 APP,那 duolingo 它其实在转换方面它有很多自己的特殊的技巧。
有各式各样改变这个 home screen 的 app icon 或者是说就是有各式各样的这个 notification 等等那如果你在这过程中学到了说哦原来我可以在用就是 material design 或者是 apple 的 hick 他教的一些 component 用这个 component 去 support 这个公司他的商业模式的一种模型的话那你就把这个公式用在你自己的工作上面
假如说你现在刚好也是要设计会员制这件事情的话那你就可以把你学到这些运用等到你把这样子的轮回这三个步骤持续的一直使用之后你就会发现有一天醒来你跟商业还蛮接近的然后你的设计都可以看出成果我觉得乔治讲的这个好像跟很多的技能培养都还蛮类似都是透过先观察
然后你先因为你不懂嘛你就先看多看然后看懂了你可能多少会会有一些心得接下来你可能开始去分析它拆解它你会把里面的元素给抽出来然后抽出来之后再重新排列组合之后试试看用在自己的情境上合不合适然后也许一开始这个食谱不好吃的但是你可能再多试几次你可能就找到一个方法就是有点像培养你的敏锐度啊这个 sense 的部分其实就跟做设计一样吧就是设计的时候你也是要看很多的作品
然后去拆解别人到底怎么去设计的那这个其实就很重要尤其刚刚提到讲到说商业模式很多种它可能有些是买断制的有些是订阅制的那这个我觉得很值得思考因为有些产品你以消费者的角度你会觉得为什么要付一个月费给你我其实很不想做这件事但是你有看到现在的软体基本上都是以订阅为主很多都是这样子因为它这样才可以持续的去投入资源去开发去维护在做新功能
这其实对于长期的产品的成长其实对商业角度可能是比较好的可是使用者角度可能会觉得我每个月都要付钱可是其实你是得到 maybe 是更好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愿意付钱而且他愿意付多少钱因为通常产品会有很多的的那个 pricing 的 plan 嘛就是基本款啊进阶啊什么的那这种东西就是又是更复杂你会去想到你的不同的市场或是甚至有些产品是不同的 market 是不同的价钱或是不同的卖法
所以这就是有很多点可以去思考其实思考不完真的而且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就是更强调我刚才讲的第三个步骤是实际上去应用这件事情这个我其实也蛮好奇 Simon 的想法因为大家看我做 onblock 或是 Simon 做 APD 感觉很多东西是很直观的就是好像很多人做自媒体也是做这些事情但是实际上我们都我相信 Simon 也是就是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实验
如果你在书上或者是你观察市场上你得到的资讯你没有实际上去 test 在你的工作环境啊或者是你的 side project 啊什么的话其实你是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知识的那个知识就是死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真的学到了一些 something 你不要就是觉得说我一定要变成一个商业大师我才可以去用你先赶快用在你的工作上面去尝试看看反正说老实话如果你是为了别人工作你也是在用别人的钱嘛所以在用别人的成本所以你的那个风险没有那么高你如果看到了什么方式赶快去把它应用像刚才 Simon 讲的 subscription
其实网路上也有很多人在讲说 subscription 它可能不是最好的模式还有其他的模式 well who knows 谁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对不对所以你如果不去用的话你哪知道这适合你的公司的产品呢
或者是你哪知道你的设计是不是可以用最好的方式去 support 他那你一定要去尝试如果有人跟你讲说你都不懂商业你凭什么这样子的话真的不要听他讲的就是赶快去尝试就对就是商业很有趣其实就如果当你开始进入这个地方你会觉得很多可以研究或是尝试实验的地方即便有可能是你有个假设你觉得这个可行但你可能被推翻也有可能是你发现了一个别人都没想过的做法对
对所以这个还蛮鼓励大家可以去实作这些事情因为其实我们常常当设计师的角色我们很重视所谓的体验嘛这个东西其实很多时候是是没问题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会跟商业的目标产生一个矛盾或者是冲突比如说你想要做一个很
很棒很完美的设计可是这个公司的限制资源就是很有限一个礼拜内就要做完那这个可能他不一定说这个商业目标可能是说公司在成本上的考量这是一种或者是说公司就一直想要在一些地方塞一些广告啊塞一些 Banner 啊赶快让别人去买我的东西但是设计体验就很差那这时候如果这种冲突的情况出现的时候
通常乔治会怎么建议这个设计师去去思考或者说怎么样去找到一个平衡点怎么办我觉得这是有人生价值观的问题啊嗯我们先就是讲小一点好了就是啊实际上就是技术上要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啊常常谈说软实力啊软实力软实力其实啊
软实力就是在这样子的情境下面会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如果你对于商业或者是说你对于就是公司它的整体的目标比方说它的 KPI 你在做这些设计的时候你是为了 support 那几个 metrics 的话那其实你在解释你的设计的时候你的能力就会变强因为它本身的说服力会比只是好看或者好用来得强很多这件事情呢我觉得
说起来比做起来简单很多你如果不去做你可能很难感受到它的 power 我在不同的公司上工作这么久我看设计师跟设计师比较大部分可以很成功的说服别人的设计师都是因为他在说服的这些观点上面已经超过了使用者这样子会
应用性很高这个东西真的很好用它一定是超过这样子的说明通常是除了这个之外它也可以讲说所以我期待我可以我 project 这个东西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比方说 PRD 里面写的这个 metrics 可以比方说提高 1%提高 2%提高 3%whatever 这数字也不用 100%准确比方说你的对象是 PM
当他要对你的设计说 no 的时候他同时也是在说对这个可能帮助目标的这个工具说 no 了
而不是只是一个很空泛的说使用者就是觉得很好用而已所以他本身这个拒绝的成本也会高很多所以这个是第一点就是我们在技术上面来说其实我们是有一些方式可以去 support 你的设计变得更有说服力但是它的基础是来自于你对于公司还有对于整体产业商业模式商业目标的理解是很深刻的
那再来就讲软实力的部分的话当然就是我觉得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你有一定的信任之后你可能在说服的时候你软硬结实的这个方法呢你会工具箱多了很多你就想像跟你的好朋友你要去告诉他说你今天一定要买这个你一定要去吃这家餐厅的时候你可能心中会有很多的
这个说服的工具嘛比方说这个东西真的 CP 值很高啊或者是说这个东西就是你不吃的话你女朋友会很气啊什么你对它理解很多说服的这个工具箱就变得很丰富嘛所以如果说你建立了跟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你的软实力很自然的它就会变得更丰富一点这个是我觉得技术性上面可以做的事情
那人生价值观方面的话呢我是觉得就是我不想要讲得太悲观但是我觉得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走条应该要对于现实有一定的认知就是说我们为了别人工作他买的是我们的时间我们提供的想法
它有的时候买的不是你的就是成效它其实你就是为别人工作所以当你为别人工作的时候你提供了你的想法提供了时间其实你就已经把你的工作进到了一定的程度了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说你可以主宰就是你真的可以去控制一些产品的方向不要讲小方向就很大的方向的时候其实我觉得那些想法有的时候是有一点点不切实际的
你看很多设计师现在是开始做自媒体啊做很多自己的 side project 你们觉得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因为其实在工作上面你能够掌控的事情是有限的就算你今天做到 PM 你做到 C level executive 你能够控制的事情还是有限的
所以我想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想要做这些事情就是因为他可能认知到说在为别人打工的这个环境里面他能够有的说话权其实再怎么样都是有一定的限度所以会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会鼓励大家就是当你把你的期待放在一个很健康的位置的时候你就不会在工作上面一直感到非常的失望觉得说老子就是为什么就是我已经讲这件事情讲三次都没有人要改
你就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你就会知道说其实我就是已经把我的工作尽到我的能力那如果我真的有想要百分之百掌控的事情那我可以在工作之外去找这样子的空间哇哇我觉得乔子已经把这个问题升华到人生哲学层次已经蛮贴切这的确是
真的要在职场工作很多年才会有这种体悟就我也有这种体悟当然这不会是我譬如说二十几岁刚出社会的时候会有的状态因为那时候就会觉得我就是要做最屌的设计我的设计就是你一定要买单这样那之后当然就会很多冲突当然一定会有要取舍的部分但这个冲突究竟是来自于你自己过于坚持还是譬如说皮燕很坚持
那其实还是要去判断一个情势吧就是说最终目标你的设计再棒再好但他有没有办法达到商业目标那是不是在符合就是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就如果你真的是一直想要做那种很美好很幻想型的设计其实
其实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够那个 guts 你真的很愿意去推那而且你会讲出道理大家愿意相信你否则你可能会信任破裂就是你可能达到大家买单大家都讨厌你那这是你要的嘛对不对这个东西就是其实有点也是回归到人生问题你今天去工作你就还是会有一些取舍那除非啦你讲到
真的掌控 everything,那 ok,那你可能就自己创业。但是可能会有更可怕的,不过说真的啊,刚才讲到这个,Simon 你也告诉我你的想法好了,就是我其实真的很鼓励大家做一点 side thing,比方说全职做自媒体会花这么多的时间,但是你去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我就用我自己真的很亲身的案例好了,以前呢我在工作上面就是那种,
虽然说我是比较爱心人格但是老实说我是蛮火爆的就是跟我不同意见的人呢或者是我觉得我很在乎的事情我很有信念感的事情我就是会坚持到一个极致这样所以其实我在工作上刚开始的那几年是蛮辛苦的尤其是在大型的公司里面就是你要运筹帷幄啊跟大家维持很和谐的关系这样子的性格蛮不容易的老实说
但是当然除了很多年的社会化之外自从我开始做 onblock 之后过了这些年我现在回去看我做工作的一些方式或者是我自己现在做工作的时候身为设计师的工作的时候
我觉得我有完全不一样的角度了就我突然之前可以同理老板我可以同理公司的一些原因了就是你因为你看事情的角度会变得很宏观甚至你会开始去想说哦原来设计他在一个公司扮演的角色其实没有我当我是设计师的时候想象中的这么的巨大
这个想法它不是一个很悲观的想法这个想法其实是会让你很自由的想法因为你就会很真实的理解到说大家都只是团队的一员所以你也不用过度的坚持但这个想法你是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你可能会有更深刻的体验 Simon 你觉得呢以前在做设计的时候都是非常的
以设计为中心甚至说可以说以自我为中心因为设计师吧很容易我觉得智商比较高吗就是会觉得说端出来的东西其实都是我精心设计过的然后这东西理当得到认同那事实上也许这是真的但是也有可能就是你的设计很漂亮但他就不切实际然后说他没有符合其他人对这设计的期待那就是在你们的
认知是有落差的也就是说你其实如果你是在一个纯粹设计师的视角去沟通你没有去讲一个跟
跟对方一样的语言就你们是鸡同鸭讲简单讲是这样那我以前过去其实的确就是这种状态那我满同意刚刚乔治说的像我现在开始做 side project 嘛已经不算 side project 已经变 side business 了就是正在在做一个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公司的时候你的视角已经完全不是设计师然后你甚至我现在要跟一些设计师合作
甚至是做跟行销的合作啊跟营运啊 PM 合作你开始会看到不同角色之间他们的关系跟他们的需求那应该就是说你真的看到你在一个比较 high level 的地方看到这些彼此团队之间伙伴互动然后也
以及他们之间也许也会有那种所谓的紧张感因为不同的角色他们要的东西不太一样对那你可以怎么去协调这件事情那这个东西会让你越来越圆润就是你的那个棱角就会慢慢的不见因为你知道摩擦有时候是好吃但是如果是那种不是在合理范围内的摩擦是大家已经走到情绪化这种的话就会
就其实对整个团队啊组织沟通方式文化都不是一件好事啊对所以我觉得的确设计师去做一些你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做一些 side project 也好跟别人合作也好甚至自己创一个自媒体你其实会有一些新的刺激因为平常做设计的工作也不是说蛮单一但但他的确在一个范围内对不对就是他你不见得能看到别的人或是不同角色在做什么可能对你自己在理解
比较讲商业在理解整个不同角色之间的工作流程或是不同角色间在意的点会是什么这样下一个有个我觉得也是很深奥的议题是关于策略对那策略也是一个很抽象的事我相信很多人可能无法具体讲述什么东西叫做策略
那我不知道乔治会怎么解读策略这件事情因为其实策略也有分比如大方向的商业策略产品策略设计策略就可以再细分吗策略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具体的事情
我知道可能我们看社交媒体常常会有人策略动策略系的所以可能大家会觉得说又在讲一些很水的东西但是对我来说其实策略是一个很具体的东西如果要把它很简单的语言化的话其实我认为策略就是设定目标
然后有计划的去执行它就是大概就是这两件事情我自己在做百万设计指压这堂课的时候呢其实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希望大家在看自己的指压的时候是有一定的策略的那个策略就是你先设计好说 OK 我到底我想往哪边走那个往哪边走呢可能是说我喜欢工作呢每一天我只想工作八小时结束之后我就是
I don't care 我要回家跟我的家人啊我的伴侣在一起这可能是你的理想人生或者是你觉得说嗯我要每天都要旅游我要边游牧边工作对不对那这个可能是你的目标好你设计好这个目标之后呢接下来我们就往回推你应该要怎么样子去执行的计划来帮助你达到这个策略比方说你想要游牧好了那你的第一个步骤就是你一定要找可以让你远端工作的公司嘛这样子的话你就不会
把这个条件放在优先顺序的可能很后半步了一旦有其他的条件跟这个条件相冲突的时候你就把它去掉比方说这公司工作它的薪资还蛮低的但是它可以让你百分之百的远端那你就不会犹豫了以前你可能会觉得说那我要选吗我赚好少钱不会现在你的目标已经设定了你就知道说为了这件事情我愿意妥协其他的条件所以策略对我来说是
一个很具体的事情就是它可以帮助你早上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说我虽然还没达到我的目标但是我的确是在路上我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是帮助我去接近那个目标你不会醒来的时候觉得说我在干嘛我都不知道我自己我人生在干嘛
但是我这样讲不是说你不应该保持贪心我觉得就是当你有这样子的目标策略之后你的心里会比较踏实但是如果你遇到一些人生中新的机会的时候你也可以考虑再重新调整一下你的目标重新调整一下你的这个计划这两件事情其实是不冲突的
不是说你一定要就是说我觉得说我要变成 product designer 然后我就是 ok 十年我都不改变这个计划只要说产业都已经把这个名称都改变了现在不叫 product designer 现在叫什么东西你还要这样死守就是蛮奇怪的嘛对不对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以调整但是你绝对不会说早上有一天三年后醒来的时候觉得说我不是说我要变 product designer 啊我怎么
现在开始就是越来越变成是一个工程师你就不会有这种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你就会可以更 follow 自己的内心对我来说策略是这样子那在工作上面做设计的时候其实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执行
小子讲很清楚就是如果单看策略两个字的确有可能有点抽象但你刚很明确的拆解策略等于目标加计划对吧就是但这个策略可能是会围绕这两件事情去我感觉视觉化它可能会像是一条道路的感觉然后这道路可能是弯的有可能是斜的还是直的就是这取决于就是你的策略是什么你要怎么设计这个策略刚刚有讲到弹性这两个字吗因为其实你在做策略的时候
我觉得很重要的点是除了这个目标跟计划之外另外一个是你会把很多环境的因素考虑进来就一些风险啊比如说停损点啊或者是限制啊等等就种种不同因素要考虑进来比如说你今天如果好你说我要从一个非设计
的职业转到比如说产品设计师然后你说我今天钱到三个月就花完了我就要出一个三个月内可以转职的策略或者是另外一个情况是我家里很有钱我三年都都不工作也没事那你可以有个三年的策略所以这两个策略虽然他结果是一样都是要转职成设计师可是他们两个可以采取完全不一样的策略可能一个是每天要苦读八小时另外一个是我每天只要五分钟就
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我想讲的就是说策略会因为你的环境跟资源跟条件你会有不一样的做法我记得我可以举更可能刚刚讲的是比较属于人生啊职业的这个例子那我举个工作上面比较实际的例子要举两个好了第一个是我以前在 Google 工作的时候我说不讲实际上的 project 但是在 Google 啊这种大的公司很常发生就是所谓的 reorg 就是改组
三不五时就会说我们来改组一下可能每一年公司有大计划的改变所以下面的团队都会改变一下它的焦点那就会变成说哪样子专业的人可能会重新去改组去 support 那个专业我自己当时有在 run 一个我自己觉得超级有趣的一个 project 在做一个 design sprint 这样设计冲刺当时的计划是差不多要花
两个月的时间会把它完成结果呢做到大概一个礼拜左右的时候呢就突然之间收到说我们要就是改组这样子这个时候就是刚才 Simon 提到的有时候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上面会发生一些事情你只能保持弹性如果当时我没有保持弹性我的做法可能就是要不就不做了嘛就是因为已经没有办法 follow 这个计划了那我何必呢对不对我也达不到这个目标
但是当时的状况就是因为 Google 的是比较 bottom up 就是你可以自己决定你要你这个 project 你要往哪个方向走就是怎么说大方向不改变的话所以我当时的状况就是说好那我是不是可以跟其他的 lead
PM 啊,engineer 讨论一下说他是不是可以把这个研究的方向跟成果转变成可以 support 新的这个 project,有没有一些连接点,那最后的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这个 design sprint 还是有 run 完,只是说我们调整了一下这个要去的地方,那研究的一些成果他还是可以使用到,最重要的是我的这个热情呢,还是可以持续,然后我的能力呢也有保持被认可被看得到,
在做 client 的 project 如果自己做 freelance 这个事情更常发生有的时候 client 他会是突然之间觉得说我就是下礼拜有个 campaign 你现在赶快把这个网页给我伸出来那你可能突然之间你的计划也要改变了但是因为你一开始的目标设定的很清楚然后你的计划已经设定很清楚所以你要去调整他的时候其实也变得不会那么困难
原本你可能是觉得说你是第一个礼拜要做研究第二个礼拜要发想第三个礼拜要实验那也许你知道这三个 section 你是这样子设计了之后突然之间变成一个礼拜你就可以把其中一个 section 去掉然后另外两个 section 压缩
但是如果你没有方向的时候你如果没有去策略性的执行的时候你要怎么改呢你都完全不知道你就是我就是要顺水推舟的这样一个一个步骤做那现在要怎么就是突然间这样然后他同时也会影响到你我们说的软实力啊或是沟通合作这些东西因为你看起来整个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听起来策略扮演的一个角色是啊
好像也是可以降低风险就是避免你在一些突发状况的时候你就直接荒掉乱了手脚因为你有一个策略在嘛然后它好像是我主要感觉它是一种保护罩嘛一个东西在外面然后你可能里面的东西是可以这样随性弹性的去分配它的比重也好顺序也好
然后只要他最终是可以符合你这个策略想要达到的这个结果无论达到的程度是多少不一定有时候是百分之百但可能有达到你一个预期的最低门槛其实就 OK 所以就是好像做很多事情都可以有策略在工作上也是就像我们平常设计师最常做就是你要提案嘛像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就是
其实我现在的角色算是比较在领导设计团队这样那我很常需要跟更 senior 的 leadership 就是呃可能大大总监或者是甚至到 CEO 这样的角色去去提案那有时候他们其实你大概跟他们合作几次你会知道他们有一些自己的偏好他们就是喜欢嗯
某一种类型的设计或者是那种方法你大概都知道因为我们比较接近就是实际前线的人所以我们其实会知道有一些比如用户的需求也好或是我们这边设计上的挑战我们会知道他的他想要的东西其实不可行可是你又不可能直接打他脸说这个东西不要这样子会有点
也不太尊重他们的想法所以其实我们在提案就要有一个所谓的设计的提案的策略就是我今天给你一个设计虽然你喜欢的是 option A 那我其实我自己喜欢 option B 我在提的时候我会提三个 option A B C 这样子然后我会把一些我觉得好处跟坏处写出来然后我会特别去推 option B 就是我想要的那一个然后 option A 我也做给你看了但是我会故意把它缺点写的比较放大对
对那但这不一定是最好做吧但是这是我的策略就是我的策略就是我要让我的提案我喜欢的那个提案被买单然后我会希望然后我真的拿一个 option c 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提案但是他可能会发散到他的注意力对然后我会凸显这个 option b 的好这样子我觉得还蛮蛮有用因为我觉得这些 leadership 他脑中有个画面啊但
他没有看到你给他的这些提案的时候他其实他不会想到原来还有这种做法还有那种做法对所以有时候你去这样子推来推去就是怎么讲这要怎么讲就是一点点推然后你可能就可以推到一个你要的状况就是有点踩他的线但是踩一点点然后如果你发现他很强烈的反弹之后那没关系我就倒退然后你就会一直把他那个界线越来越往拉开这样子对那这个就是我会采取的一个做法
我们刚刚聊了蛮多关于策略的方式然后这个思考的方式那我觉得最终回到来可能还是会好奇说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方法也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团队中更有影响力就是包含有时候比较有挑战的情况像是可能在一个设计成熟度很低的组织里面就
就大家都不懂设计是干嘛你要一直去解释设计或者说你就是没有话语权大家很喜欢讲说我没有话语权都是可能 PEA 或者工程师在主导我都讲不出什么话然后或者是这个管理是非常的不管是 micro management 或是 top down 上面说什么你就要做那有没有什么方法是可以帮助设计师可以提高他的影响力也就是说让他想做的事情可以真的被落实好影响力这个词真的是
我对他又爱又恨了有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词是最精准可以表达我们想要讲的事情但是有的时候感觉他太有点空泛大家可能接受不到
我觉得影响力其实它是有两个层次就是从我们做设计的角度来说第一个是你要先做到影响产品接下来你才可以影响团队这两件事情它是分不开的如果你在还没有影响产品之前就想要去用画术啊或者是 kiss ass 就是你知道拍马屁这些方式去影响人的话你的这个影响力它是随时有可能会破碎的所以你一定第一件事情是要影响你的产品
所谓的影响产品是指什么呢?你做的设计可以真的帮助达到这个产品它想要达到的目标,你懂得怎么样影响你的使用者。简单来说,就讲一个我们说 e-commerce 就是在线上购物的例子好了。如果你在线上购物的商城工作的话,就算你是做 UXUI 就是产品,你常常可能要处理的企划就是说,你怎么设计一个产品的,
描述页这个页面它的购买的 button 它要用什么样子的逻辑要不要有倒数要不要有可能特殊的互动方式要不要可以存成许愿清单这些使用者可以做的行为在这个页面上面哪一种行为是可以帮助你达到这个商业的目标你的设计可以真的影响使用者去
push 他们做你们想要他做的事情这个就是你对于产品的影响力如果说今天你做了比方说刚才讲的这个倒数它是一个很好的功能它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功能那你做了一个设计是让这个倒数的 clock 变得更明显或者是说它会出现的时间是在已经使用者已经临门一脚决定要买还是不要买的时候它出现的那这样子的设计它实际上影响了使用者最后你增加了很多购买
那你就影响了产品等到你影响了产品之后你就可以影响团队的其他人一部分是刚刚 Simon 讲的就是这个设计的文化你没有战机的时候你是怎么影响设计的文化呢大家看不出来你讲的话就是空的说我们要设计双钻石我们要就是研究可是
so what 就是大家都可以说出研究这两个字他听不出就是你的专业程度到底在哪边可是如果你有了这个债金你告诉他说我研究我只花了两天然后我从研究之中发现说大家在最后购买的这个阶段就是那个阶段是临门一脚他需要一个 something 去 push 他说我一定要买这台吸尘器这个时候我们再给他这个 countdown 的时钟不要前面给前面给不够应该是最后这个时间再给
那我从两天的研究中发现这件事情然后我实际上设计也做了这样子的改变然后我看出了这个战机那你这样子就可以影响团队大家就知道说我们真的要做研究那这样子你不是一点一滴的就影响了设计的文化吗
所以有了这个影响产品的战机你可以用它当作一个证据来影响团队接下来你剩下的就是我们厂商提的这个跟软实力相关的事情就是你怎么样让你的同侪或者是上级的人可以给你这个空间让你去做这个可以达到战机的事情所以它其实是有一点一样还是一个机身单身机的问题就是你一开始要用一些
很有创意的方法在他们还没有同意之前达到某一种程度的战绩然后接下来你就会建立一点信任然后慢慢的你就可以把这些你的工作方式卖给其他的同事跟老板那这样子他们就会呃
懂得他其实不一定真的懂得设计的流程但是他就给你的这个空间那时间一长他们也会了解这个东西是怎么 run 的所以我觉得影响力是这样子吧那大家最终影响力最后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希望你可以在公司自由自在的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你认为对的事情然后大家都一起来帮助你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有把这两个步骤达到的话达到那个自由自在的程度应该也不会很远逻辑很正常你今天认识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你都不认识他的时候他跟你借钱你会借他吗提一个事情然后老板在还
不知道这个事情的成效之后他就让你做就是他急着在花他的钱我现在已经开始老板思维出来他在花一个他不知道成效会怎么样的成本进去我觉得影响性这件事情一定可以有但他可能急不得好讲这个要直接就是让身边的合作人他们开心
你有满足他们啦应该这样讲比如说你今天 PM 叫你做个东西虽然你觉得这是超级无聊根本不想做没关系还是做做出来然后他觉得你其实都有把我需要的东西交付给我然后
让我的工作变得更轻松那等到这件事情做久了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说那我想要多做一点我想要再提一个什么那他自然也没理由拒绝你啊因为其实他平常请你做的事情你都做得很好所以我觉得这东西就是慢慢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对
对就不会说我一开始就我要干大事我要我要做很多不一样的改变他会下时说到这个我想到我们刚刚讲的事就是我觉得很正派希望给大家一点就是找到很正派很乐观的这种力量那另外一个部分呢我觉得我也我们也不能假装他不存在啊就是人际关系的这个部分啊因为我看那个 podcast 排名最近有一个 podcast 新的
叫做他好像是生活的一个 YouTuber 叫做杨杨得意吧好像这个 podcast 然后他讲这个在纽约的生活然后好像目前只有一集但是我看到那个 ranking 是这样子然后他说我听了一下在讲就是有关于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呢好像没有就是没有展现自己然后发现其他的同事可能都步步高升但是不知道怎么展现自己的话就是
手在这种我就是做好我本分的工作就好的时候会有点卡住就他们被收到老板的反馈都是说你为什么不展现更多你为什么不去影响其他人等等的这样子
那我觉得其实在工作上面呢人际关系它真的是一个必须要修的课题吧我自己在大公司的时候呢其实常常跟就是比较上层的人讨论这些话题就想了解说你到底是怎么样子毛顺着摸的你是怎么样子搞这些人际关系的那我觉得其实他们都
把这件事情当做是一个非常认真的 project 在执行没有比就是去制作产品来的小件事尤其是当你升到了管理阶层的时候你需要管理人的时候这个就是他们可能 70%的工作如果很实际的讲的话比方说 ok 每一天安排的时间我哪些时间我就是要去跟哪些人对话然后那些人就是我他们其实也不喜欢但是他们就是必须要去跟他们对话然后去讨论他现在在做 project 让这个 project 有一定的能见度
这可能是一种方法那另外一种方法是我记得我们以前在工作时候就是吃饭有点像是以前就是美国的 high school 他会在 open space 嘛就 cafeteria 这样子
然后其实吃饭时间就是你自己随时想去吃就去吃嘛然后食堂的餐就是供应大概两到三个小时所以你就是也不用互捧一半这样子那我自己个人是爱行人所以就是常常我不喜欢互捧一半就是喜欢找自己单独的时间去吃这样子那但是我就会发现说为什么那些 director 啊或者是 VP 啊他们就是你知道感觉会一定会选某一个时间然后呢一定会坐在某一个地方就是某一个餐桌这样子
那后来我问了一下他们,细节我有点忘记了,但是他们就告诉我说,OK,这个餐桌呢,它本身它的设计,这个 settings,是最容易让某一个人讲话的,那个人可能是就是最有影响力的人,最 powerful 的人,他们都需要跟他讲话,所以那个大家都有共识说,那个座位的安排是比较容易的,再来就是那个时间,就是那个人最有空的时间,他心情最好的时间,所以,
你可以把它解读成说有需要这样吗?我们又不是在高中,为什么要这样子去追求受欢迎的人?可是在工作上面他们其实也有类似的思维,就是说这个时间就是他心情最好的,所以我们如果在这个时候去在吃饭之间不经意的提出一些 something,他可能会接受,所以他们就会去做这件事情。
那我不想要因为这个就是现实我不想要假装说哦就是只要把产品做好这件事情你的影响力就自然而然上升了其实不是的就是有很多的这种 side conversation 就是在这种地方发生的那
心理学里面常常会讲说你如果大家有听过 foot in the door 这个 strategy 嘛就是你先要求一件事情是很夸张的比方说我跟 Simon 讲说哎今天直播你一半的时间都让我来卖课程然后呢我知道他绝对不会答应可是如果我接下来说哦不行是不是好那你给我五分钟好不好那 Simon 就会觉得说哎
好像可以可是原本他可能只想给我两分钟可是因为我先给他一个很夸张的然后接下来再 step back 这个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技巧那同样的用在这个地方就是你可能在吃饭的时候你已经在他心情好的时候讲了一些要求他一些很夸张的事情他不同意但是他也没有被你惹毛因为他心情还蛮好等到下一个等到 meeting 的时候你在 review 的时候你知道你
中午讲的话其实不是你真的做的是夸张版的你实际上报告的时候你在讲的时候接受度瞬间百分之百因为对方已经被你种了一个种子然后再加上他觉得跟你的关系很不错那就不想要给你不好的面子所以他在这个会议上面可能就给你 green light 这样子所以我觉得这些人际关系这些 Mega 他是一门学问吧然后
我没有任何的技巧因为老实说我不觉得我自己做得很好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其他人如果你不是在一个环境我有一些朋友他从小就是他的父母就是 CEO 他的父母就是创业家每一天就是在社交的环境所以
从小到大就是很熟悉跟叔叔伯伯啊 婶婶啊讲话然后就是社交到不行所以他根本就不需要学这个东西当然是空气跟水那如果你跟我一样不是这样子我家的人也是很多爱情的人的话我的父母也是那你就是在工作上面去观察其他人怎么做然后当然我觉得还是要给自己一点平衡就如果在工作上已经做这件事情回家你就彻底的发懒不要讲话那也没关系对不对就是你就给自己一点平衡这样
哇乔治讲这个很有趣耶就是竟然有一个桌子然后那个位置是保留给这群人然后你可能是趁那个机会去塞一些东西给那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一个潜规者其实很像
这个就是长辈的故事嘛就是他们以前做什么谈生意你要下班去什么餐厅吃饭喝酒的时候灯光美气氛佳然后大家三杯酒后荒唐下肚就可以开始叼一些这种东西对我觉得不要排斥这件事情真的就是我知道很多设计师可能你天生就是比较创意人然后你比较喜欢
在自己的空间里面做事情我也是一样的那我觉得排斥大家都有看过 The Secret 这本书吗心理法则你一旦排斥一件事情你的厄运就会跟着你就会越来越远离这件事情啊所以我觉得先从心态上面不要排斥然后不要一直去说那些人他们就是一张嘴你如果用这样子的思考你就会留在你的那个思考永远留在那个地方就看不到那些人出一张嘴的人他到底厉害在哪边
所以我觉得还是尽可能保持开放然后不要对这个事情那么的排斥你提醒我一个东西虽然跟这个主题不一定有关系就是我最近在听一个 podcast 然后他也是在他好像访谈一个人然后他主要在研究怎么样得到快乐这件事情然后
然后其实有点像我们刚刚讲一些职场就是你会有这些比如说冲突也好你想要提高影响力可能有一个征兆就是你可能觉得你不是这么快乐如果你都一直觉得老板非常的烦非常的 annoying 那可能就是你对他期待太高了因为你期待说这个老板一定要表现得很关心员工啊很想照顾下属啊然后会帮你自动谈加薪啊所以你就会觉得你有达到你的期待之后你就很不开心但如果你的预设是说老板就是一个 asshole 老板就是一个 annoying 所以他才可以 be a boss
他今天只要做点小事就很简单你今天吃了什么你就会觉得 OK 你真的对我不错这样就是那个期待值也重要工作上也是一样就是就是我觉得建立期待值这件事情很重要就是你可能先刚乔治举的例子你就是先让他知道这个你想要干这件事情然后他也许是很大但你在一个适当时机讲然后
他可能接受度会比较高对那这个东西就会帮助你比较好去顺着去推一些东西其实我觉得工作就是这样不想要创造太多的 surprises 你如果是可以循序渐进的去推一些事情可能会更好让这件事情发生吧这是我自己的想法然后跟这些人的关系啊
呃一点一点的累积就是的确要做一些很很像工作以外的事情最后来聊一个就是价值这件事情就大家都说哎我要创造价值创造价值那其实真的把设计做好就是有价值吗还是
你的价值来自于老板喜欢还是说这个使用者喜欢还是有赚钱到底价值这个东西怎么去衡量跟定义价值的话从我们做设计然后在一个就是这种公司组织的这种环境来说的话其实两个一个就是使用者的价值一个是公司的价值其实简单来说大家应该都可以理解这个概念就是说假如说你今天去虾皮上面你买一个这个充电器好了
那你可以很快速的透过这个平台你需要买它的时候你买了然后隔天它就送来今天你身为一个消费者你就被提供了价值就是这个产品本身这个数位的服务本身它提供了给你价值那这个就是第一个我觉得设计师我们是不是可以帮助 support 这个服务可以变到这样子的地步那
那也许我们不是真的去送货的那个人但是比方说一个阿嬷她在用虾皮的时候她可能觉得哇塞有够难的那我们这个服务提供了虽然是隔天就送达可是如果她在使用这个平台的时候就觉得哇塞真的不知道该怎么使用的时候那她的这个使用时长她就会变长嘛就没办法达成这个服务说你当下即用隔天就立刻送来的这样子的
ideal 的旅程所以这个是第一个我觉得我们设计师可以提供给使用者价值的方式那另外一个就是公司的价值当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同时可以帮助公司达成价值如果今天公司的虾皮的目标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使用用户都是 20 岁到 40 到 50 岁这个事件我们想要就是成长到 60 岁 70 岁的人也可以用我们虾皮
那刚刚讲的你做的这个设计就超级有价值的因为如果你做的设计是连就是科技白痴都可以使用的话那他接触到这种类型的使用者的机会就会变得高很多他们上手他们介绍给他们的朋友的机会也变得很高很多
所以如果在做这个设计的过程中你帮助达成这个目标你就是同时提供了公司它需要的价值所以我认为这两件事情如果都可以达成的话不管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还是 PM 还是行销人员你都是有达到你这个角色该做的
价值了在这个时代嘛一直变来变去然后我感觉我自己接触过蛮多可能刚入行的或者是我自己的 mentee 也好他们都有蛮多的冒牌者正后裙刚刚讲到是公司价值然后产品价值但要怎么样找到自己的价值就是说你身为一个设计师你知道自己是很有价值你对自己有
明确的认同感吗?我有点不知道怎么讲,但这个东西你有没有曾经探索过?有啊,其实我觉得这样子的经验应该就算你问比方说 Bill Gates 或者是 Elon Musk,他们当然现在可能不一样,可是你如果问刚开始他们创业的时候,可能他们也会跟你讲说他有很强烈的这种冒牌者征服群或者是不足感吧。
我刚开始做设计的时候有我刚开始做 podcast 的时候有我刚开始做 YouTube 的时候有我刚开始做课程的时候有就是这个事情没有停下来过我知道 Simon 的 podcast 叫做没有快捷键但是 unfortunately 这一点我可能有点想法不太一样就是我觉得在这个这件事情本身上面它是没有捷径的它是需要时间慢慢一点一点累积的
那你在这个时间里面做的事情就是很重要当然因为时间它就是每个人是有点不太一样但是我觉得它就是一定需要那如果你真的有一所所谓的捷径的话就是说你这个时间里面可不可以做更高效的事情帮助你创造你的信心那我们刚才讲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觉得可以帮助高效就是第一你尽可能的观察增加你资讯的收集确保你自己的脑袋里面是很多资料的
然后你一直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同时分析把它内化运用变成是自己的时候你有一天我可以确定时间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说为什么你好像
在会议里面大家都是要听你的意见或者是说为什么你在跟新手讲话的时候你觉得可以信手拈来就是对方真的听了都蛮有滋味的那在这些一些小事情的时候或者是更重要的就是你的设计真的有达到公司要的目标全公司帮你拍手那这些事情事件一点一点累积的时候你的自信就会
我觉得自信是除了你在镜子前面对自己讲说自己很棒之外他也是需要一点就是实地的一些证据的那这个证据呢你只能靠努力达成然后跟自己的焦虑共处最近呢我有看我有点忘记他的出处是什么就是我有时候自己会跟我的 therapist 讲说我有焦虑啊等等的这样子
那他就有推荐我一些 material 去看然后我觉得里面我就讲个整体的概念就是人生啊他就是一定有焦虑如果你没有焦虑的话你可能就是已经死了才会没有焦虑人生就是一直会跟焦虑共存的一个过程但是你会越来越找到更多快速变得感受到心灵平静的方式但是你想要消弭掉这个焦虑它是不可能
所以我觉得现在你就把它当成是如果你常常很焦虑觉得说我好像很没用什么的那就把它当成是一个练习就是练习说可不可以找到更高效的让自己心情平静的方式吧那有一天就一定会找到的但是我是觉得这个东西可能没有捷径吧大家还是必须要努力的跟他共存我觉得对我而言的话焦虑
其實反而是促使我前進的一個動力就如果我今天我就是因為焦慮我才覺得我要再學一些東西我想要再多做一些嘗試然後看可不可以把這焦慮補起來可是我發現就像你講的焦慮它是會一直無限
延伸的就是快乐这件事情也是一样就是以前的小时候的快乐很简单你就可能小时候吃根冰棒就很快乐但现在你可能要吃 100 只冰棒也不会快乐对不对或者说你要赚很多钱它会一直改变的就是焦虑也好快乐也好这些情绪的东西它在你生活中都是会一直变化那其实跟他们学会跟他们共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你才会有办法用一个比较稳定的方式过完你这一层而且是你可能真的实现了你想要实现的
这个个人的价值否则你就会陷在里面所以我觉得结论是可以焦虑可是不要过度焦虑
因为咕噜交易它有点会让你就陷入于说我一直在想但我就没有做然后我觉得因为我知道可能今天来听的观众你们可能是二十代或是什么就是年轻人 sorry 我老人比较多这种心理鸡汤我再讲一点技术性的事情好了就是如果你真的很焦虑说我的设计好像或者我的工作没有价值那你就要去找结果你要去学习怎么样子去找这个 measurement 就是你怎么去 measure 你的成果比方说今天你
可能一直以来都是做完设计交给工程师你就拍拍手走人那现在你既然这么焦虑你就要懂得说 OK 我可不可以去跟工程师还有 PM 问一下说我设计发布了之后它的数据是什么成果是什么
或者是说在一开始你做设计的时候你们在写 PRD 的时候大家在 PM 在讲说我的这个企划是什么在讲这些细节的时候你就要跟他讲说为什么没有 success metrics 为什么没有怎么样子我们要怎么定义成功的这个工具 KPI 这些东西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要设这个东西然后如果找不到这个数据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比方说 Google Analytics 或者是可能在这个 UI 里面建一些自己内部的这个 tracker 让帮助我确定说这个设计是成功的
那你技术上面你开始做这件事情之后你就会收集越来越多证据通常我觉得大家有就是一点认知就是说可能你会收集到不让你那么开心的数据可能是或者根本就是没有什么成效大家我们也要接受这件事情但是你一定会收集到一些很不错的成功数据那这样子你就会发现说你的价值是实际上存在的当然不是说这个
project 是你自己一个人的嘛当然有他有很多的因素可能会导致数据的成功但是你就知道说哎你参与了一个成功的设计那是不是有一些可以学习的东西下一次在做设计的时候可以再继续运用所以你这个焦虑你也可以用一些实际的行为来帮助你变得更迷平嘛那刚刚我跟 Simon 讲的可能是你知道
人生的大方向这件事情这样子感谢乔治的分享对这个这其实是一个已经变很深奥很大的议题了但而且我看到聊天室有人说就是突然从商业价值聊到人生开导没错我们就是年纪大开始会聊这些东西因为就是体育嘛然后你就会想说 OK 这跟工作其实说实在还蛮有关系的对然后也有人说三十代很需要鸡汤没错对所以三十代对我们的三十代
对的确的确对所以我们今天聊当然聊商业思维啊策略然后价值其实这东西就全部都连在一起包含你自己怎么去思考事情你怎么样去
找到自己的价值而且他是有一个测量方法我觉得都对于去做到在你工作中在你职业中想要做到你想要的事情还蛮重要蛮有帮助的我们这边的话我们先切到 Q&A 好第一位是说想请问在制作 B2B 的产品怎么样可以运用商业思维的产品中因为这个产品很难接触到一线的使用者怎么样去设计一个真的符合使用者需求的产品
我觉得收集就是使用者的需求跟反馈这件事情它其实不是百分之百一定要透过比方说像是访谈啊或这类型的活动你也可以透过就是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那 B2B 我觉得很多时候它其实是最重要的目标是效率
还有就是任务的达成,所以其实你可以透过你在后台数据的分析来看得出来它的使用率是怎么样子,当然你可能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知道它的原因,比方说为什么大家没有这样用啊等等,这些东西你可能要不是要自己去猜测,要不是要自己去真的是要去做一些访谈,那跟客户的互动这样子,
但是我是觉得如果你可以用数据的方式去了解一下你现在产品本身它是不是有一些东西它的使用率比较高是不是使用率比较低使用率高的那些呢你可以根据就是你们自己的 pipeline 就是公司已经建立的一些 pipeline 去帮助你的 PM 去优化说
哪些功能是不是应该要先去尝试这是一个方法那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其实就是看产业上面的其他的竞争者如果你没有时间做一对一的这种访谈啊或者是跟接触一些使用者的话你可以看产业里面其他的竞争对手他哪一些功能发展的最完善那如果你收集到了很多个竞争对手他们都看到了这个 pattern 的话你就可以感觉得出他们的
重心是放在哪边因为没有公司会一直花大钱在一些没有人要用的东西对不对他们的投资也是有思考过的所以你看过这个之后然后你再根据你们的产品去做一些调整我觉得这个然后再去实验实际上看有没有人要使用等等的这也是一种可以找出需求的方法吧我觉得乔治你讲蛮多关于数据面的部分那因为我不太确定你是实际上什么产品但但其实我自己的感觉 B2B 其实应该
也是蠻有機會碰到用戶客戶因為你們客戶就是所謂的企業端嘛那他們一定會有主要使用你們產品這些使用者那
这部分可能要去思考看是怎么样可以如果不稳直接接触到也许用间接的嘛比如说你在你的产品里面放一些问卷啊然后买一些就是可以收集到他们回馈在某一个特定的主要功能你可能他做特定操作的时候他会 trigger 他会触发就是使用者就跟你说他的体验是
怎么样对那这也许是一种方法那至于商业思维面的话我觉得其实每个产品都一定有他的目标嘛比如说你的目标就是 2B 的通常就是我今天客户就是持续跟我付钱给我嘛持续去买我的功能或服务甚至你们的服务有分不同的 tier 可能
基础版进阶版我现在的目标是把基础版的客户都转成进阶的用户那就会付比较多钱你一旦知道你想要公司想要达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你可能就可以开始思考说 ok 从设计的角度我需要做什么样的设计可以让他们真的感受到我现在基础版虽然很好用可是有一些东西我就是可能需要进阶版才可以做然后他这个需求
是很强烈的然后你也知道在什么时间点对的时间点去推他一把然后可能他可能也是一样刚刚的做法他做了一些事情之后你会告诉他如果你再多付一点钱你就可以做到更多那这东西你就会慢慢去接近说你的商业想要达到目
那他可以再往下分像譬如说我现在在做产品我们有关键指标譬如说这个东西叫做每日活跃用户可是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指标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每天来活跃他很爱你的产品可是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而爱对那我们就会再往下猜说 OK 原来他譬如说我们产品有 100 个功能但他都使用了特定某几种功能的时候他就是那种我们定位的所谓
超级黏着的用户因为这些功能就是我们定义出来他们用越多就会他的流存率就越高就对所以你就会针对这几个功能再去做更强的设计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去让他变得更好对所以你可能要去找到呃
目标啊数据跟行为之间的关联性那这样的话你才有机会去做出可以影响到那个最终商业目标的一个设计这样子好下一题是我目前是有一年多经验的 UI UX 设计师那最近求职有点碰壁那想要透过接案去累积一些落地的作品
然后我要怎么样开启结案的第一步比如说在台湾或是海外的远距结案首先你要有一个作品级嘛就是其实像那种一般结案因为现在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通常一些发案平台会有很多人在抢包含我自己的结案经验或是我认识的很会结案的朋友其实大部分都是靠口碑在结案
就是说他今天做了一个客户然后客户很满意会介绍别人或是朋友的朋友会找他所以他们其实因为其实你一个人也时间也有限你其实不可能一次接五六个案子再跑所以其实你
手上只有一两个稳定的然后可之前在把你介绍你就可以永远的衔接下去这个第一步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你要有一个很好去展示自己的他就像是作品展示你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然后你的作品的风格因为我就接案的话业主蛮在意风格的好像会是这样就会想要知道你这个设计师是怎么样然后你可以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风格因为他就不用跟你在那边磨合太久
因为他就知道你已经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成果所以我觉得这个还蛮重要的那
你可能要我觉得这讲也是有点俗套就是如果你要让更多人看见你你可能就要开始去想办法行销自己嘛 Promote 自己那就回到这个个人品牌或自媒体的经营就像可能我本来自己在做自媒体我并不是想要结案但我莫名其妙也是收到很多人说你有没有在结案你可不可以帮我做一些设计之类的对那就是要让别人看见嘛你的机会被看见的机会要提高
然后别人才会这个找到你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投啦但我觉得那就是被动就是有点像很多人在竞争一个接案的机会然后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跟谁竞争所以我觉得那种做法也是可以一开始的时候可是可能要开始累积自己的能见度然后这样就变别人来找你然后你做案子的时候确保跟这个客户的关系也是有维持住然后他可能会帮你再介绍新的对这是我的想法
我猜测你应该是可能就是在找你的第一个
或者是第 2 个暗处就是你可能已经有作品集了因为你已经一年了那也许是现在这个状况你不太知道要怎么找那如果说是找的话我觉得除了刚刚我很认同 Simon 讲的但是也许你现在人际关系就是还没有那么多所以你可能没有办法就是开始的话那我的建议就是说虽然说这些平台有很多人在竞争但是你把
把自己放在上面然后观察一下那些结案很多的人比方说像 Upright 或什么的他们其实有你可以看得出来哪些人结案很多嘛所以你可以也许学习一下他的叙述自己的方式然后把自己的档案也放在上面那或者是你可以就是
我知道这件事情有点灰色,但是销价竞争或者是甚至免费的先帮人家做,先累积一点就是人脉。那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除了在这些接待平台之上,你也可以在社交平台,就是工作上面的社交平台,比方说 LinkedIn 或者 Twitter 这些地方,你如果看到有一些人很明显他们是很小的公司,然后他现在设计还不是很好,那你可以主动跟他的 Founder 联系说,
我可以来帮你做一些设计也许我现在是需要作品居多我可能就先不收钱或者是我现在是需要就是建立一些人脉所以呢我可以 compromise 价格那也许你们可以谈一些自己的条件这样子那这种方法我觉得是可能可以帮助你说你如果现在就是人脉还不够没有什么口碑可以帮助你的话可以做的事情好那下一个问题是
想知道如果和其他 UI 設計師合作遇到觀點不同或設計角度不同有一些意見上的衝突這是給喬治喬治你會怎麼應對有什麼思考的方向罵他
我觉得其实跟设计师有意见不同的时候老实说甚至有会比跟其他角色来得更困难因为你们的讨论的角度是蛮接近的就是可能比较不会是说从太商业的角度啊或者是什么的我想这件事情我会鼓励你们就是说
如果你发现对方他是 stuck 在某个角色的时候你就把自己转换成另外一个角色怎么讲呢就是假如你们现在在讨论这个 UI 上面就是编排上面的问题好了那你发现他的角度就是完全是从 UX 的角度就是使用者他的阅读的方式啊怎么样子使用上面会比较方便啊等等的
那你其实不太认同那如果你也试着用这个角度去沟通然后一直失败的话那我觉得你就换一个角度把自己当成是 PM 或者是把自己当成是工程师用另外一个角度去
提供一些新的证据去证明你想要讲的事情比方说 ok 如果是编排你可能现在就会讲说 ok 虽然是这样子但是我可能这个顺序我希望能够以就是达到这个商业目标为优先考量所以是不是可以考虑就是把哪些东西放到前面因为这样子的话使用者先看到我们公司可以达成的目标的几率比较高
或者是从工程师的角度就是说这些东西我们先不要做因为工程师他应该会讲说这个很困难我们现在这个实验 VP 可能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是不是先考虑把某些功能就做好那这样子的话编排上面我们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说哪些东西先放在后面就好因为如果我们现在没有立刻要做的话我们可以考虑之后再重新思考这个编排的价值
架构等等那你就会突然之间这个对话就有更多的参考资料了就不是只是 A 跟 B 一直在重复的对撞所以这个是我的建议吧乔治讲的很完整但我就补充一点就是通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那这个立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其实是更值得去挖掘的就是你会讲一个东西肯定是你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嘛那有时候意见不合那就是背后本身的价值观或是想法产生了
奔起吗那你有没有试着去理解他还是你是想要去说服他我觉得这两个出发点是蛮不一样的因为你一直想要说服他的时候想要让他接受你的想法那肯定这个冲突是会比较多就情绪上会比较激烈
对但如果你先试着理解他的时候也许你自己就会找到一个平衡点会再往后退其实我们在找的都是那个中间点 middle ground 就在大家都可以接受范围内找到一个共识对所以我觉得这个理解别人然后请听还蛮重要的避免一开始我就是在想说我要怎么说服我要怎么让他买单这
这当然是你的目的策略但是他可以是第二步这样子那这一题是讲说我本身是自动化工程师现在想要转职 UI 又给设计哦还还转蛮大的哦但是想要继续待在同一个产业但好像不是很好找
对那这个产业可能是这产业不重视 UI UX 精力不够要怎么样定义自己想要的产业还是就什么都丢不要限制这样但他又怕自己不喜欢这个产业不敢做太久还蛮多思考在里面那那 Simon 你先说吧我先说好 OK
我是觉得其实这个你已经讲出自己的答案了吧就看起来就是说精力不够吗呃就是也不是很好找因为其实就不要讲特定产业这件事情好了因为现在环境不好都很难找然后尤其是你精力如果不够的话其实老实说选择比较少一开始可能真的就先不要太挑但是你我说不要太挑是说你先挑一个可以接受然后你明确知道这个
产业也好公司也好他进去是你一定会学到东西的先以这个学习的心态学习的角度有累积的角度去想就是我觉得很多人会说我一开始就要薪水多少然后又要怎么样公司文化也好免费零食什么其实这都不是很重要因为第一份工作他不会是你最后一份工作你绝对职涯上还会换很多次工作除非那工作真的是天堂那就算了当我没讲但通常很少有机会有一份工作做到底的
对所以其实你要想的是你的第一份工作跟第三份工作他的经验必须从第一份工作来然后他的累积必须从第一份工作来所以你要先定义好这些东西你在找工作前先想你之后两份工作是什么然后你再往回推你这份工作要什么
其实我觉得这还蛮重要的就免得落入说 OK 我就是这薪水很高但其实他完全就是一个超级没有成长机会的工作那就会蛮可惜的这样子我觉得 Simon 讲完了没有什么态度就要好还是你要再 tag 一下那这个是在讲路子土壁之后发现
除了自己 UI 知识还要补充产业知识有些土壁都是还蛮就是那个 domain knowledge 蛮深的对然后前后端这是工作中一定要对啊商业逻辑等等那怎么去补充我觉得其实可以呃
第一可以问一下你的同事那你问同事的角度可以不用是就是请问他们直接教你而是说问他们说有哪些资源我可以去看一下因为我想他们如果不是一辈子都在做那个产业的话他们其实自己也经历过这种 onboarding 他们也经历过自己要去找资料学习这个产业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就是在也许 set up 一些一对一啊然后跟他们问说我现在就是觉得我还需要
更了解这个产业你们有没有一些觉得很不错的资源我应该要持续的看的那可不可以给我这样子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一个还不错的捷径吧就我自己个人常常会使用的
然后都可以得到很多不错的另外一个就是我觉得现在因为有 AI 这个工具那我觉得其实当然 AI 提出来的答案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但是你可以就是请 AI 帮助你来学习这个东西就是比方说我现在举一个比较不是工作的例子就是我自己生活上面的例子像是我
要学习怎么做税好了那美国的税真的蛮复杂的所以我就会请 AI 来帮助我理解一些比较艰涩的一些 material 这样子那我想你如果用 AI 来帮助你就是你可以从一开始就说我现在想假如说是 crypto 好了我想了解 crypto 这个行业你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架构学习的架构我要怎么学然后我可能要花三个月的时间你可不可以帮助我去建立出这个架构然后你就
把这个架构架构出来之后呢你再自己找一些资讯看确认说 AI 提供资讯没有错误这样子然后你也可以把这个学习的架构呢分享给你的同事问说我这样子看是不是可以的那这样子你其实一石二鸟一个是你可以从他们这边得知比较正确的资讯然后另外一个就是你可以跟他们建立信任的关系让他们知道说你真的很努力想要变得更好这样我觉得我方法也是差不多因为其实这些人在公司里面工作他们一定是
有一定的产业的经验然后他们肯定也经过那段阵痛期就是所有的专家他都不是一开始是专家他们都是有花时间去做这些学习的所以其实问他们其实最快当然因为其实我不太确定你的这个土逼所谓土逼是哪一个样的产业但
除非你們這個是超級壟斷超級創新性的沒有任何競爭對手那否則其實你應該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其他類似的產品的案例你還是可以去理解甚至有時候可以去裝成是你是顧客然後你去找他們 sales 跟你要 demo 然後你就可以去知道他們產品怎麼運作之類的對那我覺得這個其實有一些方法可以做但最快的的確還是
像这些前辈去请教然后他们的走过路有没有办法沿用到你身上我觉得这还蛮重要的否则你的力气会花更多因为你还要去平衡平常日常的工作然后又要 pick up 这些 UYX 的东西然后还要学产业其实
会很累所以就像乔治讲的还是要走一个有效率的方式那那问人真的蛮快但是真的要礼貌的问哪边免得被别人说你是呃伸手牌然后就只是都来问问题最后的话就是因为刚刚乔治其实有提到他现在就是有一个课程然后即将要上线了所以想说也可以请乔治分享一下这个课程可以带给大家什么样的帮助
基本上这个课程它就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 UX UI 产品设计的本质然后另外一个是商业的思维然后最后是 AI 的工具刚刚前面有提到为什么现在我认为这堂课是很重要的就是因为我们在一个新的时代里面我们的
存在价值受到挑战还有很多新的工具它的产生可能会造成我们这个工作它有一个时上面的改变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时间出这样的课程它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不管你是新手的设计师还是你是中阶的设计师你可以第一把你的 UX UI 的基础
奠定的非常的稳固知道他怎么样子跟商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另外呢就是你可以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跟上这个趋势学习说一些 AI 的工具怎么样子帮助你在设计上面实务上面可以变得更快速更有效那 AI 的工具当然他每一天变化非常的多所以这堂课我不觉得他可以就是百分之百的
持续的有效但是你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对 AI 工具不会那么害怕我知道有些人可能觉得天哪社交媒体上面一大堆 AI 的东西我都已经进入到了一种焦虑的状况你现在还要需要我去学习的东西会不会也太累了吧
然后就久而久之变得有点害怕这样那我觉得这堂课你可以跟着我一起如果今天听我讲话还不觉得厌烦的话你可以跟着我一起做这件事情就不会那么害怕吧然后等到你上手了之后接下来有新的工具的时候你也不会觉得说要去接触它是一个非常恐怖然后压力很大很劳累的事情就有点像你一开始学 Figma 的时候你可能学了之后如果今天有一个新的汇图工具你也不会那么害怕因为它的本质的原理是差不多
期待这个课程正式开启所以我蛮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这个课程内容是不是适合自己然后至少我认识的乔治他其实还蛮乐于分享一些可能别的地方或书上也看不到的一些只是因为他自己本身有很多年的经验所以我觉得有些都是真的可能血泪换来的
对那这件说到这个我想刚才忘记讲一件事情就是 UXUI UX 的这个基础的这个部分呢当然如果你已经是一个 UI UX 设计师的话你可能会觉得说这个部分我有需要吗这堂课程里面讲的这些东西我觉得它是比较实战的就是不是
不是一些什么纯理论的东西就是我认为在工作上面真的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也不会过度的讲太多太多的方法那在这课程里面有两个模板一个是产品设计的流程的模板在这个模板里面呢你就可以直接看到说 OK 我现在可能我在发想的阶段我需要有什么工具
我直接把这个工具列给你然后有实际上使用的方式所以你如果遇到一个企划不管你是新手设计师还是中介设计师你有的时候会呈现一种我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你这个模板打开来你就可以立刻找到方法它有 notion 也有 Figma 的部分所以 notion 直接复制然后你直接把这个模板的丢给 ChatGPT or whatever 然后你就把你的
你就可以直接列出一个计划了,然后当然你自己要修改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还蛮好的就是开始的方式吧,然后如果你是,我知道有些 UI UX 设计师虽然他已经工作了三四年,但是他的你问他一些 UI UX 的核心的一些基础的一些事情,他竟然好像不是很确定,如果你也有这样子的镜头的话,那我觉得这样的课程也蛮适合的。
好那大家可以想一下是不是有这种劲调如果有的话可以去考虑一下 OK 那我们其实有提供一些优惠折扣 UUAAPD 对所以大家如果对这个课真的有兴趣的话就可以欢迎使用这个折扣嘛就期待到时候乔治开课我觉得我自己应该也会想要看一下对因为我觉得这一块还蛮重要的我可能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没有真的去
把这个知识给收敛对所以蛮期待乔治的这个课程那我们今天就到这边了感谢大家大家晚安谢谢你们谢谢 Simon 拜拜 OK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