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S8EP103 新聞主播|劉姿麟:新聞工作每天都要歸零,不管今天訪了誰、拍了什麼,隔天都要重新開始

S8EP103 新聞主播|劉姿麟:新聞工作每天都要歸零,不管今天訪了誰、拍了什麼,隔天都要重新開始

2025/4/11
logo of podcast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劉姿麟
瑪利歐
Topics
瑪利歐: 本集訪談了資深媒體人劉姿麟,從他早期在東森新聞跑生活線,到壹電視採訪達賴喇嘛、報導311地震,再到TVBS主持財經節目,以及轉行到企業界擔任發言人,最後成為自由接案的主持人,完整呈現了他豐富的職業歷程。訪談中,我們探討了他職業選擇的考量、不同工作環境的差異、以及對媒體產業變遷的觀察。 劉姿麟: 我大學時期透過戲劇、電影和閱讀等方式探索自我,最終發現採訪是了解自己和貢獻社會的方式,因此選擇了媒體行業。一開始在東森新聞跑生活線,學習影像製作和新聞編寫,並克服了初期緊張和壓力。後來在壹電視,我有機會採訪達賴喇嘛和報導日本311大地震,這些經歷讓我成長許多。在TVBS主持財經節目,則讓我學習到如何應對帶狀節目的壓力,並透過觀察網路風向尋找節目題材。離開電視台後,我轉行到企業界擔任發言人,這是一次巨大的轉變,我需要學習如何扮演好媒體和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樑。現在,我選擇自由接案,雖然收入不穩定,但時間彈性較大,可以兼顧家庭和工作。 劉姿麟: 我認為新聞工作需要每天歸零,無論今天發生什麼事,隔天都要重新開始。在企業界工作,我學習到謙卑和與不同類型的人相處,也了解到媒體和企業之間的溝通方式。我發現,媒體和企業對資訊的理解和運用方式不同,我的角色就是整合兩者之間的平衡。在COVID-19疫情之後,我選擇離開企業界,回到熟悉的媒體工作,以自由接案的方式參與國際新聞節目的製作。我認為,年輕時應該存錢,做好理財規劃,不要過度負債。我個人比較傾向穩健的投資方式,例如ETF,而不是高風險的股票投資。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囉大家好 這裡是瑪利歐陪你喝一杯我是瑪利歐 1 2 1 2 3

好,我們今天的來賓是劉姿麟,他是我認識很久的一位媒體同業他曾經是 TBS 地球黃金線的主持人我也是因為這樣子曾經受邀上過一次地球黃金線不過後來多數人熟知的地球黃金線是一個介紹車子的節目所以常常會以為我很懂車,但是其實那個時候我們不是談車子,我其實對車子並不熟

我们今天聊到资灵当初为什么会从图资系英国语文双组修然后选择转向走媒体这条路喔还有一开始当记者的时候有遇到什么有趣或特别困难的挑战他其实一开始是跑生活线后来也支援了很多很多的路线也曾经参加过外景或者是行脚节目其实非常的多元

后来有机会他开始上播报台播新闻也陆续开始主持各种节目他觉得这些都提供他很多养分和学习另外在 E 电视的时期他有机会去采访达赖喇嘛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经验另外刚好在那个时候也遇到了日本的三一大地震他花了很多时间在跟进采访对他来说也是很大的收获跟学习

后来在一个机会邀约之下他决定离开电视台转换到企业界当发言人他说这个转换其实非常的巨大而对他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他说因为他有媒体的经验所以可以努力扮演好一个媒体和企业之间双方沟通的平台最后我们也聊到他现在成为一个自由接案的主持人有活动主持也有节目主持所以

虽然时间比较弹性,但的确在收入上也会比较不稳定不过这些年的经验让他能够更灵活弹性的去适应各种状况我问他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他说如果可以的话,可能会选择不要买房子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欢迎刘之林

好 歡迎回到瑪莉歐陪你喝一杯 我是瑪莉歐歡迎一下我們這一集的來賓喔老朋友劉姿麟跟大家打個招呼哈囉 線上的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一起加入和瑪莉歐一起喝一杯我是劉姿麟好 這個姿麟我們認識真的是蠻久的十幾年超過了然後 但我覺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就我曾經有上過地球黃金線然後呢 大家可能就想說聽到地球黃金線就說哇 你很懂車

我就想說我跟車非常非常不熟啊當時還是科技節目吧因為那時候你是地球黃金線的主持人嘛然後你就發了一個通告給我然後要聊不知道是什麼科技相關的東西就對了所以我就可以很榮幸的說其實我有上過這個地球黃金線這樣子

严格来说它是一个财经的谈话性节目那当时我们就会找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所以玛丽欧是科技财经界的专业人士所以我们邀请玛丽欧那个时候还可以讲科技现在不行现在可能可以讲就但后来

他就變車了 他主要就變車了對不對 然後挪到晚上去了以前 我記得那時候之前本來你主持的時候好像是下午還是什麼時候對 本來我們有曾經播過 6 點 然後後來就變 8 點然後現在又變好像再晚一點點 10 點之類的很棒 很厲害的 好 那 但那個是主持嘛不過我認識你的時候其實你還在跑線當記者跟主播的時候為什麼那時候一開始會走媒體啊

哇 那個是要追溯到這個上古時期對啊 這個主播為什麼會想要從

當開始當記者我覺得對很多年輕人來講在大學的時候探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嘛那我記得我們那個年代我在輔大的圖資系跟英文系然後我們學校就有蔡依林啊有費啊就有很多明星有很多漂亮女生然後其實大家其實都有一個未來的路的目標我覺得看起來對他們來說很早就發現

对我们这种比较麻瓜或者是后面比较开悟的人一开始就是觉得说去大学念书我想要找一个很好的工作但是要找一个很好的工作之前必须要了解自己所以我觉得在大学的教育当中我就觉得了解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就透过很多方式比如说戏剧啊

然后电影啊还有一些书籍那后来发现说哇原来了解自己最快的方式就是跟别人谈话或是访问因为他会反射到你身上你就会觉得哇原来我自己有类似的个性跟状况那我可能

适合这个工作所以它是一个算是职业的探索所以我当时会觉得如果我还不是很确定哪一个产业最适合我或是我在哪里最有贡献我可能当记者访问别人那我的贡献是让大家知道我所访问的人跟他们的故事那我自己也会得到我可能未来比较适才适性去哪个产业你什么时候有这个就是为什么这个想法会跑出来一般人可能

不會真的想到採訪這件事情就大學的時候有什麼實習啊或是課程啊或者是什麼社團還是什麼就走在路上突然腦中靈光一現就

跑出这个想法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新闻业算蛮发达的吧那当时只有三台台视 中视 华视你那个年纪太小了没有 我的意思说真的是小时候可能是 before 我们小学的时候那就会觉得哇 这些人很值得尊敬那我记得那时候在台视有战地记者哦

阿富汗战争然后还有一些两伊战争当时都会有一些记者跟外国的记者在台湾工作然后我就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世界所以我其实在大学念书不管是电影或书籍也是觉得他带我去一个不一样的环境跟世界所以我也觉得哇从中学习到很多当时就很敬佩这些前辈在新闻圈工作的前辈就想要像他们一样所以你一开始就想要去电视台

对而且是想当战地记者真的哦有没有很夸张没有想要从那个去报纸啊或者是其他的应该是说比较起来因为马力欧也当过媒体记者嘛那我觉得平面写作跟电视新闻我个人的

外在形象跟声音条件有一些些优势所以我个人会觉得电视新闻可能对我来说是更好入门比较容易比较有机会啦是毕竟以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所以那时候毕业之后就

就決定去電視台那時候一開始第一個是東森就去東森了嗎對 而且不是就去喔我記得當時是透過一個非常難以參加或者是入選的考試當時我們還在北科大大概有一千多人去報考蛤你說在北科大公開招考這樣子就像一個聯招一樣然後有一千多個人報名欸你可以想像嗎那個錄取率比空姐還要低好 現在

Maybe 空姐也沒有很低了上次這樣跟我講的是端哥 李士頓我的年代是不是跟他有點類似有點差距了吧怎麼會沒想到你那時候還有一千多個人但是是真的 當時的東森集團是王令領總裁然後他就是希望大舉徵才就辦一個很大的考試那當然也是一種宣傳嘛所以我們透過了國音數比試之後才能到下一關那第二關其實是錄影

就是你要去一個電視的攝影機前面錄東西現場是沒有人的只有攝影師然後你就要錄一段就是類似有點像 audition 這樣子他有給你搞嗎還是他有給我們搞可是你要自己內化然後沒有辦法

就是你就可能把几个重点资讯讲出来然后对着电视讲然后长官们在看着这些录好的带子在选择谁要做最后的阶段那我记得最后就是好像有可能 20 个还 50 个然后我们是最后的 10 个所以我就是那一届 1000 多个当中最后幸存活下来的 10 个谁是幸存者很像实境节目那你那时候讲的时候你会紧张吗

當然會啊真的嗎嗯但是你怎麼克服這件事情就是硬著頭皮上嗎還是我以前緊張的時候就會很假現我覺得我早期講話的時候比較不自然所以咬字就是會很用力對我到現在還是有這種不好的毛病所以其實在做聲音節目的時候其實我是比較吃虧的 OK 所以你會怎麼樣我可以請你

我現在念應該比較自然了啦好

三任台开集团旗下的台湾创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言人中央茂开所属的赴美新亚洲控股开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言人暴城集团旗下暴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共事务部副协理现任华视新闻国际线出发的节目主持人

很好啊没有很用力的感觉对现在就是年纪大了比较流畅一点好那等一下我们这段就放开一场我就自己不用念了哈哈哈哈

所以這樣子就加入了東森新聞那時候一開始是跑什麼就財經嗎沒有一開始根本沒有分專業路線財經算是一個門檻比較高的路線那一開始我們都是大學生嘛然後又是新鮮人菜鳥什麼都不懂所以也不是政治或者是財經專門我們就被丟到生活組生活組對

所以当时就是采访一些去喝玩乐啊饭店有谁什么主厨坐镇啊然后百货公司哪些特价啊这样采访一些生活消费大卖场 OK 那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吗一开始的时候一开始压力大的时候是因为我觉得影像制作不像现在大家对于 YouTuber 这么普及 YouTuber 就是对影像非常熟悉一开始我觉得在我们那年代影像是很陌生的因为网络也没发达

所以其实要把东西制作影像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我们看电影看得很自然可是当你要自己制作电视新闻什么东西要放在最前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当时就要学习说哇 新闻的前七秒开头是要最吸引人的

所以我們去意外現場就可能要放火災的畫面然後去這個路上的救護車就要先把這個救護車的聲響放在一開頭吸引大家的注意然後讓大家了解到這個事件是發生什麼東西有畫面感這樣子所以那一開始有被就是說你這個東西就是寫這麼生硬誰看得懂你在講什麼東西有欸一開始我真的很不理解

新聞寫作 因為電視寫作是完全是靠口語跟畫面而且他的這個字詞是你要想像這個小學生一年級七歲的兒童也是聽得懂的對 所以在段句還有訓練上語速都要做一些修正然後以前就是講話文走走然後大家就寫說應該是長官啦 就會說你這到底在寫什麼 我完全看不懂過去重過 回去重寫對 常常被退稿

是配音之前就被退了文字稿就被退了通常我们在做完新闻的时候我们会先写好给长官审核那长官因为他比较有画面的经验所以他就会看你的文字叙述来理解说你这则新闻可不可以制作出来那通常他这个最后审核阶段我们在第一年就是基本上每一次都是要修正三到五次才会到最后的关头所以那时候一开始除了这个之外你有什么特别有印象的一些新闻

一開始你說我小時候嗎對小時候年輕的時候二十幾年前當時最大的印象就是搗扁吧

因为当时我们小时候其实陈水扁算是一个明星的政治人物但后来就是牵扯到一些这个可能内部比较比如特别废啦或者是一些账务的问题所以开始大家全部都在报道那我们一开始菜鸟嘛所以就是要支援所有的新闻那当时最大的新闻其实就是红山君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总统府前面的凯达格兰大道绕来绕去 OK

那個時候就是輪班去那邊對真的做了一兩個月印象太深刻了一兩個喔對對因為他就一直包圍在那邊大家都沒撤這樣子而且我們家的同事就是東森的攝影記者還有一個從這個採訪車摔下來對然後就是非常的嚴重所以當時我們大家都覺得哇原來採訪的風險是很大的嗯那

這個過程當中都沒有覺得太累啊太辛苦啊覺得有點或是家人會覺得你之前這個好好的補習班老師一開始在學校兼課的時候很不錯啊現在怎麼跑去做這個記者然後這麼辛苦

应该是说收入的差异实在太大了我们当初入行的时候才两万八虽然现在好像也没有好到那里去可能三万三万二薪水真的是在媒体业就是低薪对但是当时在做英文老师跟翻译的确一个月七八万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当时自己是要面对这个现实是有薪水上的落差那因为自己很想做这个工作觉得会看到很多的东西然后他也是一种

投资吧我投资我的时间那我虽然目前看不到这些金钱但是也许未来当我有价值的时候我就可以慢慢把它赚回来那事实证明我觉得大家的轨迹好像也是如此只是你的时间表要用多久去换 OK 所以你那时候

在以一个投资的概念想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有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吗就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吗有耶我其实当时就是有三年五年跟十年的目标这么精准那以播报来说我就是十年因为我个人认为哇当时的竞争环境非常激烈那前面的也卡了非常多位置嘛我就觉得说如果我要成为真的是一个有内容的人或是有影响力的人

我可能需要十年的时间然后去累积我采访所有的经验那当然在三年五年那三年就是给自己薪水跟目标希望可以加薪那当时也有想过说是不是跳槽有机会可是后来也可能也许做的就是很奴性都达到长官的要求所以跟长官提说要去别的公司就被留下来了所以我第一个工作就在董森整整待了七年我都没有回

然后真的到第七年就是七年之痒开始想说是不是换一个公司或者去另外一个环境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刺激或者是我可以学习更多因为其实新闻工作某一种程度来说也是常常的重复每年的发生的事件就是大概那些所以七年那时候这过程当中

是什么时候开始接主持的工作跟主播的工作我可能在从业的第五年开始就有开始兼播那电视台是这样你兼播是额外给你这个车马费但是其实你要用自己的时间去换等于说你的休假别人就是六日休假设那你可能如果你想要播那你就是六日来那我给你津贴但是你就没有休假

所以其實它有一點點變相壓榨廉價勞工但是我覺得很多願意想要上來的人就是想嘗試那就試試看這樣的路可不可以走所以都是從週末開始播嗎那個時候對 都從週末開始那週末之後慢慢的就會到夜間然後夜間完就到晨間就是比較冷門大家不想輪的時段然後最後才會到午間或是晚間所以午間晚間就是那個黃金時段 prime time 這樣子

但是周末播一開始那時候上去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覺或者說怎麼樣練習這件事情呢

一开始在周末工作也知道就是练习嘛因为没有什么观众但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吧然后刚好我觉得在那个时候时间点也对因为那时候我们已经累积了很多采访的内容然后在讲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是我当天去采访一些新闻的带子然后我在跟观众讲述我今天做了什么所以它有一种整合的这种感觉所以我觉得也蛮不错的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嗯

没有特别的紧张完全不会紧张应该说最紧张的时段是你还没有上主播台但是你在场外要跟主播连线的时候你很紧张你说在外面 SMGSMG 的时候所以反而那个时候你会比较为什么因为那个是因为他

而且现场有很多环境是不可控的比如说你在一个抗议或者是跨年的现场那你待会导播就告诉你说你等一下倒数的时候呢就要在这个读秒到最后五秒的时候交回给棚内或者是让这个画面直接进到烟火哇那个时候就会要多工处理非常多的事情比如说旁边的

旁邊的人潮會一直歡呼啊然後你要訪問他們啊那可是你不知道他回答你多久你的時間非常有限但是導播跟你說好你只剩 30 秒 20 秒你就趕快把他交回就是要同時處理很多事情所以當時緊張我覺得是在這個地方耳朵裡面一直傳來導播的聲音會不會覺得很煩躁

好像一直有人在跟你讲话指导你做某些事情但是它是一个必要之恶因为你在观众呈现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你后面发生了什么所以你必须要很准的交给棚内然后让他去做一个节次的切换因为大家看到每次都有这个读秒或者是准点就是换新闻整个场景我们就是要在当节的节次切的时候交还给下一节那这个里面其实有讲到一个

廣告的這個佈局的部分就是秒數的問題啦所以這個就是他們買賣跟業務的關係所以導播會很兇嗎就是會當你超時的時候或是沒控制好的時候導播其實兇的話他直接切你就好他也不用對你怎麼樣你剛臉糾結了一下大部分的導播都蠻就是求好心切的

好这个我们刚刚讲到资灵在一开始怎么样踏入媒体这一行而且就是一开始在电视台持续在电视台然后从记者然后到主播的身份从监播开始好我们先稍微休息一下我是财经节目主持人刘资灵您现在收听的是玛丽欧陪你喝一杯好所以主播跟主持人哪一个先主播吗

对先主播 OK 但严格来说因为在还没有上播报台之前我也经过一个行脚节目主持人的训练因为当时我们在东森的时候就是经历了这个东森起起落落嘛因为当时这个中华商营嗯

所以我们有很大的一个改组那我们这些新同学进去公司一年之后就要面临公司这个被抽银根的问题所以我们就没有办法再扩张的发展我们就要去做一些比较零星或者是对公司品牌有收益的节目所以那时候我在跑了新闻一年多之后我就被丢到财经台这个是跟财经台渊源一开始财经台还是一个比较生活财经的频道所以他就是有讲

很多美食啊地方的文化有一点像 TLC 可是它是采访台湾在地的特色所以我就因为这样的关系去了台湾很多地方就比如南投啊内湾啊去看一些风土人文这个

這對我也有很大的影響一開始我非常排斥因為我就覺得這是沒有人要做的內容這是沒有人要做的工作為什麼我要來做我是來做新聞的當時自己覺得自以為好像新聞比節目高尚我覺得這是一個

很愚蠢的想法因为当时太年轻了不理解那可是的确后来的这个整个变化也让我觉得说节目其实在我人生后期我觉得它给我的收获是非常多的那甚至因为当时两岸的关系还蛮友好的所以我们也跟对岸的海峡卫视还有厦门有一些合作所以我们去了中国很多地方比如说云南武汉看了一些我以前从来没看过的东西然后再来是我在上海世博的时候好

被派到这个福建三个月哇也是拓展了我很多的事业为什么世博说你被派去福建因为刚好我有做过这个海峡两岸的旅游节目嗯所以当时世博在这个上海举行对那他就觉得说诶我们有一些地缘的关系然后也比较熟悉不管是交通啊或是要采访议题对所以我们就刚好在那个时候就住点 OK 所以就也有一个这个成长的机会嗯

2008 年的時候嗎 世博是 2010 2010 啊 世博是 2010 喔 OK 喔對對對 2010 年的時候好 所以行腳節目欸 行腳節目會很累嗎 或是說很感受有點跟以前做新聞差異性很大

應該說做新聞的時候其實相對簡單很多新小節目是你自己要負責一個人所有的內容校長兼狀中所以從採訪的對象打電話開始行程規劃叫車然後大家團隊要去哪裡吃飯

雖然說就只有你跟司機還有攝影大哥啦可是你就要做所有的事情因為你也沒有主持人你就是主持人所以你也要寫腳本寫企劃那當然當時以一個原生形態我們那麼年輕的狀況是沒有所謂的腳本去遵循所以我們只能觀察當地啊有什麼樣的特色然後進行拍攝那也是給我一個很多的學習因為一開始在新聞的時候就是很喜歡叫別人欸趕快錄趕快錄因為新聞很短嘛

可是节目要做一个小时你到底要什么东西你也不能从头录到尾那也是会搞死摄影所以就是我后来就学习说什么东西是明确什么内容是可以发展就有一个辨别的一个学习在那个过程当中后来你觉得新闻跟节目你会比较喜欢做哪一种类型吗我觉得是时期的不同早期因为对世界的了解

比较蜻蜓点水但是希望是广泛的了解所以早期我非常喜欢新闻我觉得是可以了解很多不同的面向但是当我们要深入的时候我当然觉得节目是可以更加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跟特色那这有点像是我们后期在新闻里面当中做的专题对对对所以这个新闻但持续嘛就是你还是一样从

東森後來有機會轉到 1.4 然後再去提台就這整個過程當中你覺得有什麼特別驅使你去做這樣子的轉換或者是說在這過程當中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感受嗎在不同的地方

我觉得不同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那比如说在东森七年一开始透过这个转折的一些方式都会有一些起心动念嘛那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薪水因为你在一间公司待了再久他的涨幅不会很大

唯一好的方式就是跳槽所以當時這個黎智英先生來到台灣他很劃革命的帶了一些新的內容來那不管是不是新山色或者是說比較極端的內容那我覺得他都是一個新的形式所以當時香港媒體來到台灣我也沒去過外商公司我就想說好喔那也許是一個機會當然他們來問的時候

因为刚好黎先生也希望有一些财经相关的背景跟内容那我觉得七年的时间我已经差不多了解了我的老东家我可以转换一个新的跑道所以其实在黎智英先生来的时候我有两件非常印象深刻的事情一件事就是他派我去采访达赖喇嘛在那个时候台湾好像还没有人做过这件事情那他自己出钱要我们整个团队去这个

这个印度的 Dharamsala 是一个就是跟中国交界的地方那非常的偏僻然后当地也都有很多武警在戒备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状况那你也知道人生第一次去印度就会遇到很多水土不服我回来就是整整两个月都不能吃东西因为就是也不知道喝到什么水但很神圣的水所以

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人生体验那他有这个资源也愿意让我们去做一个比较敏感的一些国际政治的议题我们就去采访了这一位 His Holiness 尊者那另外一方面就是在伊甸市的后期哇我们经历到了日本的 311 大海啸这个地震这是影响了非常多人的生活比如说不管是这个进口食品啦或者是哇大家对于辐射的一些概念所以我

在这段期间我有两个大事件算是一个我中壮期的成长期但是经历了两种不同冲击的大事件我就发现说其实新闻圈的这个内容还是会让你有所成长但我不是希望每天都发生坏事跟大事但的确在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你的价值会被凸显我觉得这个也是

讲的不好听就是好像新闻人的宿命你要遇到一些比较不一样的事情鉴别度才会发生通常就是新闻媒体有些时候做一做会很沮丧就是好像你的光荣或者说很多人注意到你的时刻通常都是其实某种程度上是悲伤的时刻悲剧的时刻然后大家才会注意到你好像做了哪些事情那种感觉

所以像刚刚讲这些从达雅拿妈采访然后到三一的事件其实都是在伊甸市发生的所以那时候给你很多机会去做这样子的尝试那后来为什么又会想要转换呢

應該是說也是跟這個勢力的囂張有關係啦因為後來台灣的法規的問題那政府的態度就沒有辦法讓港媒在台灣落地我們一直沒有拿他執照那當時其實在網路的發展也沒有像現在哇 大家每天手機打開就可以自己看自己想看的節目所以當時就有一個節目的邀約我覺得這也是一個自己成長的歷程你做了很多新聞然後在棚內待久了

就像我们每天在摄影棚里面看到很多是很多人但是没有真正看到外面的世界你就会觉得有点被掏空的感觉那当时就觉得说好像是不是可以转换一个身份或者是另外一种内容那刚好 TVBS 也是面临了一些改组有新的老板进驻也是科技界的大佬

他也希望做一些财经的内容所以他当时就说我们来做一个财经的谈话性节目那 which 当时不是很多人注意因为当时的财经我认为个人认为并没有这么多人关注不像现在随便谈台积电张周蒙跟 Cowas 大家大妈

都可以跟你侃侃而談這是不太一樣的背景但是在那個時代我覺得是一個好的入門磚就是我們做了一個財經不一樣的面向然後讓很多年輕人覺得有參與度雖然很小眾但是我覺得也很值得就是他是一個跟在主播台自己講故事跟了解別人的故事不太一樣的方法所以他要每天他是一個帶狀節目嗎對 很可怕耶一到五耶

怎麼樣去應付這些 或者說去能夠做好一個帶狀節目因為你每天一個小時是一個小時嗎還是兩個小時一個小時對啊 那個小時的節目其實壓力真的很大

應該說那個時候年輕吧就有點覺得沒關係啊就兵來將黨學來討言所以公司給我什麼任務我就做也沒有想太多雖然做得很痛苦因為當時我們的資源也不夠那當時他們也沒有想說要給我們什麼資源因為畢竟這個是一個剛起步的節目所以我們就嘗試了很多的面向那我覺得也因為沒有受到太多的壓力所以我們當時很彈性的做了我們自己想要的內容

雖然現在好像因為新聞就是像海浪一樣嘛一波一波你過去的事情很容易被抹滅但是對我來說我個人覺得有很多累積也認識了很多的朋友所以通常那個流程是什麼就你每天開始一大早就開始發想今天要談什麼東西還是有什麼樣的一個方式嗎因為他是帶狀所以你要跟著每天的時事那我們的狀態是比如說

今天播完了之後我們會去想明天要播什麼所以就開始看一些網路的風向當時我們比較土法煉鋼我們都上 PTT 去找不管是八卦版或者是 Tech 版還有一些這個大家會討論一些股票相關的內容我們會覺得說這些比較小眾的人關心的議題是什麼

然后我们也会看说有时候每个礼拜三每个礼拜四会有财经的杂志出来嘛我们会看一下他的大标题那如果他的大标题跟我们现在有一些时事有吻合或者是在当时我觉得我在做这个节目的背景是万机奇发当时 HTC 的蝴蝶机很红然后红机华硕都有很多的新品所以我觉得我是在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所以那时候题目还蛮多的那视角也很多元我觉得还蛮有趣的 OK 在那个

我記得大概你開始做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可能社群媒體在台灣蓬勃發展的一個階段啦就是可能越來越多人都有用 Facebook 然後很多人的新聞來源其實也都是看 Facebook 在那邊討論什麼或是怎麼樣轉載那我比較特別想要問的是說可是那個時候其實很多人也都開始經營粉絲頁但我總覺得你好像沒有很認真在經營這一關我的觀察是正確的嗎

但是粉丝业就是一个身外之物嘛你也带不走我个人觉得说这个每次我在看现在我是老了啦我会去观察一下这个同业之间的这个按赞或者是粉丝的人数然后有一些我会觉得蛮不实际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后面有一些操作但是我不会去追求这数字的原因是因为我了解我的群众就可能是这 20%那如果这 20%真的有在看

他們可能跟我一樣就是不會特別的極端就是只是要看照片他們是一群內容的追隨者那我覺得很好啊反正這樣子很 peace 很 melo 就是大家可以很自在的就是互相關注而不是像這種啦啦

对视的这种关注法他们可能发一张照片就二十万个人就是开始留言那我们不是我们可能偶尔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就比较低调然后但是我们还是存在只是没有这么张扬没有那么张扬你会

擔心就是大家就是我一直很好奇就是說尤其是漂亮的女主播會不會很在意說大家可能就是以外表為主然後你覺得其實你努力了很久十幾年到現在二十幾年然後在新聞跟專業上的投入然後反而比較擔心大家對這個東西的關注比較少嗯 應該說江山待有財熱出馬那我們講那個財可能是財貌的財對 就是

的确在新闻圈永远每一年都会有漂亮跟年轻的女生出现那我也必须说在新闻圈一开始进入的门槛没有像以前这么高了所以当你面临很多竞争的时候你要了解你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那我个人认为说其实玛丽又跟我都是跑财经的嘛我觉得我们的路线跟其他人不一样是我们是一种累积娱乐线有时候

取决于这个明星红或不红政治线他可能四年就要轮替一次然后也有很多政务官会淘汰那可是财经是永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小企业跟整个产业不断的发展都是这一批人还在

他们的岗位上工作所以我觉得某一方面我觉得我们在这个领域耕耘也累积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那我觉得这个是我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优势所以我也蛮知道说我们不是要去耕耘外貌这一块因为比美你比不过别人

那當然我們也真的沒有多美因為的確在新聞圈漂亮的女生真的非常多那更有趣的是現在大家跟我說啊其實電視主播現在長得都很醜漂亮的才不會去上電視因為漂亮的只要在網路上 YouTube 或是自己開那種什麼粉專或者是拍影片就會有很多人追隨知名度甚至比那個播電視播新聞的還要高那的確啊我們的確也有一些 KOL 的朋友他們是

我讲一个好笑的就是这个是我高雄的朋友因为我先生在高雄嘛然后他们是那个登山界的粉就是登山界的 KOL 那有一次我们就真的跟他去爬山然后一路上全部人就说

然后大家在跟这一对情侣打招呼但是我就觉得天哪我们做电视就是这个差异没有人发现第一个大家真的不看电视然后第二个我觉得的确大家对于这个存在感或者是价值的确会有不同认定那我们存在的区块可能真的是很小众但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个 niche market 就是我们好好的经营我们自己的群众就好了不用真的要做大众媒体因为你讨好每个人是不可能的

可能的可是我們一開始我沒有啦但就是你在加入的時候你說不定也有啊你也是媒體的一份你加入的時候就是一個大眾媒體的還算盛行的年代啦應該這樣講那時候可能不管是電視報紙雜誌其實都是還算蠻盛行的時候因為包含了你加入的時候那時候可能王建平真的紅的時候然後蘋果日報每次只要

除了王健民就有海報 海報啦 大家就瘋狂搶這樣子喔所以那些年其實不管電視報紙雜誌其實都還蠻多人在看的那只是網路當然也一直在蓬勃發展當中你覺得我比較好奇的是說你你覺得網路對於你的在當時這些大眾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的經驗啊有什麼衝擊或者是影響嗎

我個人覺得影響蠻大的因為我覺得在早期我們拿著麥克風在路上去採訪受訪者的時候對方都是非常尊重我們這個行業的或者是講的好笑一點就是大家會怕盡者或是怕警察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有這種玩笑話就是你拿一台是如果警察要攔檢他就如果發現你是記者的話他會對你特別的客氣然後反而反過來問你說

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那现在我觉得记者好像变成一个因为这种门槛低然后加上网路时代的出现很多的记者的定义已经完全被反转他们现在可能是在网路上复制一些讯息然后做他们每天重复的工作就可以叫记者他们不需要采访所以

會發生很多不管是文字的錯誤或是內容的錯誤不只是他們真的是生性比較懶惰就會被大家認為說哇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那以前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剛剛講的故事我們以前是 1000 多個人要去考那最後 10 個名額哇那個門檻是真的很高

當然我不能說就是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獨特的地方但當時我個人覺得記者在社會地位算是相對比較崇高的那只是現在因為網路的普及讓這個界線完全打破所以大家好像也不覺得電視新聞主播沒什麼因為我看 YouTube 的時間他也在做一樣事情啊

也許我們自己還認為說哇 這個規格是完全不一樣的喔我們電視啊有鏡面然後有這個音效然後還有這個服裝什麼那大家也會覺得沒有啊 網路上錄一錄我覺得聽起來差不多啊我為什麼一定要看電視我覺得年輕人好像不太在意這些但你那個時候有具體感受到就你還在媒體的那幾年的時候你有感覺到什麼樣衝擊嗎不管是

网路技术影响或者是收视率或者是一些观众的反应等等的

其實如果你有去看 ACNielsen 每一年的電視台的收視率跟佔比都是在掉的那有線電視的這個訂閱戶每年也是數十萬一直在減限我也覺得哇真的是年輕人現在資訊來源跟我們以前是完全不同了所以以前我們的那個年代覺得有線電視或者是主要的報章雜誌媒體是一個非常主流或是指標性的資訊來源

现在没有啊你可能看脸书他也不管从哪里贴的他就会跟你说今天有什么新闻你看 Line Today 他会抓各种来源的新闻那有时候的确不是真的经过很严谨的查证那跟我们那个年代是相差很多的

好這個當然在媒體這幾年其實變化很大後來呢就做了一些很劇烈的轉換我那時候突然發現你離開了而且去轉到完全跟媒體無關的工作那我們先稍微休息一下好 志玲這個最近接案比較多比較頻繁然後那在接活動

主持的时候其实我一直很好奇因为我们以前参加记者会就是我们是在那边看的那一方这样子我们就看你们哪一个主持人然后谁什么当然一定有厉害跟没那么厉害的主持人不过我好奇就是说当主持人的时候你们通常怎么选择你们自己当天的衣服或者是穿搭这件事情

大部分的衣服其實你是要配合客戶的需求那一開始我接的時候我發現客戶就很常要求我們穿黑色或白色但是最近幾年我開始自己做之後我的衣櫃就出現了彩色的衣服

真的是红橙黄绿蓝电子真的都有那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每个企业都有不一样的识别色就比如说我们在做这个科技产业的时候大部分呢都是蓝色居多那你会发现说有一些美商是红色居多所以红白蓝白是很基本的颜色那另外呢你也会发现台湾有一些很本土的这个电脑的这个电子五个

有綠色的成分在所以你也要有一些青綠色的衣服但我發現就是說每次在這個主視覺的搭配你都要去找相應的色彩會比較符合當天的主題那通常都是在活動之前他們的窗口會發當天的背板跟主視覺的海報給我那我會去找企業色跟他今天想要呈現的內容然後去找

我可以穿的颜色那我就会丢几个套装的颜色给他们选那通常以我个人来说我的穿着会是单色系为主我比较不喜欢繁复的这种花纹啊或者是蕾丝啊波浪啊因为我们主持的就是比较正经的座谈会科技的上市记者会跟论坛所以大部分就是

参加的人都西装笔挺嘛那我们也是穿正装我会说正装啦没有说一定要穿套装对那大部分我还是以西装外套为主那有时候呢在这个晚宴的场合比如说颁奖典礼的确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那你也会发现说台湾的生技产业跟这种所谓的颁奖典礼很多的色系是紫色紫色很特别喔很特别对然后所以比较起来其实粉红色是最少的对那红

黃色有黃色也有但是也相對少一點所以最好用的就是藍色藍色系然後再來是紅色系紅色系然後再來是綠色系綠色系以科技產業來說我要強調一下但不會太顯眼就對了

其实以前我都会觉得是不是太鲜艳后来我发现你站上去那个舞台因为很大所以其实你并不会吃掉没有人会特别注意你因为他的背板就是也是一个很鲜艳的颜色所以其实你在那边就是一个很小的一个彩色的点所以就是一个陪衬也还好啦对

所以你现在买衣服的时候会特别想说这个我什么主持的时候可以用我会耶我买衣服是蛮佛系的我没有说因为什么活动我就要去买而是我看到这个颜色我觉得可能我会用到什么时候可以用到我就会先买起来对然后事实证明我的选择好像都还真的有它的价值好学到了谢谢

在 TBS 待了一陣子,後來就突然發現你離開了,你跑去台開當發言人,這是一個很劇烈的轉換。那時候什麼樣的機緣,為什麼促使你做這樣子的選擇呢?

年轻人在 20 岁跟 30 岁会有不一样的想法那我觉得在我 30 岁之后我一直在想哇电视这条路是不是我要走的路因为当时你想想看我在 22 23 设定的十年计划已经达成了嘛那甚至做到了一个节目的主持人可是我又在想说我自己的成长

跟我當時設定的目標還有多少的空間因為我已經達成這個目標那是不是在下一個十年我要做什麼我很努力的去想那我也發現說其實電視台的工作如果就現在回頭看其實它也蠻類似一個公務員的工作雖然是有很多突發事件必須要有不一樣的輪班但是他每天做的就是那些例行的事務比如說你播報新聞就是播報新聞啊你比較不會出去

奇怪或是其他的地方看一些可能五花八门的东西你可能就是面对的人跟事还有镜头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它的刺激变得非常的少那虽然我也是年纪大了也许我想要安定但我觉得我的学习不能就终止在这个地方嗯

否则我再过十年可能四十岁四十三岁回头再来看我还是长得一模一样我没有任何的进展所以我那时候就想说好也许是一个踏出去的机会那当然这个机会来的有点突然因为当时在做节目做了一年半也以为就是可能会做个三五年吧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工作的邀约来的很快

那当时我觉得也是因为可能是网路或是报章杂志媒体的报道或发销因为当时我在 32、33 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对于主播这个行业还有大家成功的经验大家都会做一些故事的分享所以可能就是企业主看到了觉得这个资历蛮适合在企业工作的所以就有猎人头来找我说要不要去公司上班那这个转换的确是

要把過去的自己完全歸零欸其實現在想來還蠻不可思議的可是我就當時就覺得好那如果既然做了這個決定就不要回頭所以瑪莉歐說為什麼我的這個臉書或是粉絲也很低調因為我從進了企業之後就再也沒有發過任何一則臉書了對你進去那時候你有考慮很久嗎就是要轉換的時候

應該說在電視台有遇到一些人的問題那當然我剛剛提到工作重複問題也有所以就讓我反覆思考說我有什麼辦法做一些改變那因為我不可能改變整個公司的氛圍跟環境因為這個包袱太大了不是我一個人可以達成的所以我得自己就是來做出選擇嘛所以當時有這個工作邀約那我也想因為

主播或者是说新闻工作我已经很上手了如果出去个几年再回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损失也许我会学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我毅然决然就是考虑了大概两个月

之后第三个月我就跟公司说哇我真的不做了那一开始他们非常惊讶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做得好好的人会忽然说你不要做而且你是台面上的人你不是编辑你不是在采访里面当主任的人就是你是要

每天在電視上安上鏡頭的人竟然說不要做他們想不透但是我也覺得沒關係這就是一個時間上的轉折所以我就決定就不要做檯面上的工作就往幕後發展兩個月其實也是考慮了一陣子這是一個人生很大的決定因為等於說你過去十年的累積

一瞬間會化為烏有因為觀眾可能再也看不到你了而且我也當時不曉得說我有沒有可能再回到電視新聞的這個小盒子裡或者是做相關的工作我其實沒有辦法想因為我真的也不知道所以去企業界這是一個很就像你講的一個很天翻地覆的轉換那怎麼樣去適應跟怎麼樣讓自己學習跟跟上這樣子的腳步呢

當初在新聞工作其實我覺得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我們每天都要歸零不管你今天跑了多厲害的獨家採訪到郭台銘或是跟張忠謀講了什麼你拍到什麼畫面隔一天

你都要重新开始我觉得某一种程度这也是我们在人生做转换当中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我不太会害怕说我什么都没有因为我每天都要重新开始因为我今天如果没有跑出我应该要跑的新闻我的绩效就是零那新闻很有趣不是零就是有那

有可能是 60 可能是 80 可能是 100 这个分数不一定但是我没有做就什么都没有所以我宁可去做做看所以我后来就觉得说我应该要跨出我的舒适圈然后去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那当然一开始就像玛丽有讲的非常多要适应的地方比如说很多的公文要写你出去开个会你要写外出单然后你要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做财务的申请嗯

然后要请假也是非常的繁琐没有那么简单以前新闻就是很直觉的跟上一层表达你的意见直接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可是在这个企业或是公司里面会有非常多层这一层一层可能要爬好几座山然后也花很多时间但是都是过程所以就是学会了跟老人还有公务人员心态的工作伙伴打交道这个

过程中间你的收获你自己现在回顾来看的话你觉得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吗我个人觉得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人不太会做人

我们都太直接了然后我们因为有采访的权利常常比如说我们以前就是可以问童子贤说你怎么没有当行政院长啊为什么你不接呢我们好像是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可以问他这个问题对可是在企业当中你没有办法这么不客气的跟别人讲任何话也没有办法这么直接你可能要请示或者是要

隱藏一些你本來心中真實的想法因為有很多的權力結構的問題你不了解可能拍戲或者是有人在鬥爭那你有時候表達了一些相反的意見你可能就會變成黑名單我們在科技業最近也常常看到一些新聞大家好像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就會有小圈圈啦所以我發現我學習到兩個非常大的重點一個就是其實

我們必須要再謙卑一點或者說不能這樣說就是比較會做人一點理解做人處事的道理然後再來就是說要學習跟不同的人相處因為我覺得記者的同恩層太厚了我們以前像我認識瑪利歐的時候也覺得哇 大家都是朋友很好聊天啊大家的個性跟興趣說話方式也很像可是去了外面的圈圈就不是這樣子

你知道你刚刚讲的就是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就是说应该说你的情况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过往你是去问别人的那一侧现在是后来你是反过来去发言人体系就是对媒体的那一侧你会觉得它是一个更容易理解或者说还是说你反而会变成更不容易理解这整件事情的运作呢

應該說我覺得我們的經驗在企業任職擔任的是一個平台的角色因為企業一直對媒體我個人認為到現在都沒有很理解他們一直認為很多事情的運作是按照他們的方式來運作因為畢竟他們從創立到現在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且運作得很好以他們的思維來說

媒體就算是一個破壞性的侵入式的這些曝光他們可能會想的比較多所以我們的工作就是有點在整合兩方之間的平衡那因為我做過記者我理解記者想要的東西那企業也會常常跟我表達說他們不想要曝光的東西所以我就必須要讓兩邊都得到他們最好的結果

可以这样说所以有时候像媒体周刊他们想要报道一些很劲爆的那会问我一些比较细部的问题那我会尽量沟通说我们有这个讯息但可不可以这样说所以就是会把故事的脉络重新整理或者是找到

记者想要的资讯给他让他去写故事那我也会跟我们的企业主沟通说其实我们有什么样的点那他写了这个东西并不会对我们有所伤害而是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比如说征才啊或者是说在这个企业的故事性让大家更了解我们以前是怎么做起来的有没有遇到什么危机的时候应该说危机

不尽然但是会有很多我们很难处理的地方比如说最好玩的是我服务过两三个企业主都跟我说他不要放某某照片或者是说这个照片看起来很胖可不可以修一下人的照片对人的照片对然后或者是他说可不可以请那个记者把他写好的故事给我看一下我来审稿那当然在这个记者是不存在的因为 author

在记者的身上你不能去质问记者因为你不是他的老板你不可能说你写东西来我看一下可是我们在公关端每一次我们在服务老板的时候我写的新闻稿老板很喜欢改那一开始我就觉得哇我心里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纠结因为

以前我写什么就是什么啊我说了算可是老板你竟然来纠正我的稿子那对我来说这是我的专业我觉得你挑战我的权威可是我们在企业工作就必须要忍下这口气那也能好好跟他沟通尽量达成他想要的但是不会太荒腔走板因为我觉得这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可能很多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就是媒體本身邏輯上來講就我今天採訪你然後採訪的成果就是你看得到當然但是是出刊之後或是播出之後你才看得到在播出或是出刊之前你是我是不會給你看我寫了什麼東西的那

這是一種養成的過程啦但也反過來有一些比較新的媒體或者是他本來過去沒有這樣經歷的他不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他就你要看喔 好好我就

先給你看真的我被採訪的時候也會有說那我們現在寫完之後先給你看一下我想說好特別喔你要先給我看一下我也是覺得有點麻煩對因為我對我就覺得不一樣但我們那時候偶爾我們會跟同事有些時候他們會有一些溝通啦我會跟他們講說

在過去的時候可以給你看什麼我們可以給你看說我們要 quote 你一句話我會告訴你我 quote 你哪一句話這個我可以告訴你因為那是你講過的我可以讓你確保說你沒有講錯或者是這是你本來的意思這個我可以讓你知道但我不可能讓你看我們寫出來或採訪出來的東西這樣子但的確多數沒有跟媒體打交道的尤其是企業不見得都知道這件事情啦你相不相信那個時候老闆每天會打電話問我說

請問一下他寫好了嗎我可以看了嗎那當然明明就不行你還要很婉轉的說我再跟他溝通一下我今天再試試看喔他好像還沒有寫好我再了解一下他的進度到哪裡我每天都在打太極因為明明這就是不可為啊可是老闆這樣要求你你不可能說做不到沒辦法那就是你沒有達到老闆的要求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在公司上班有一個很深的體悟就是要想辦法生存你要真的

幫老闆想辦法盡力做到你能做的因為畢竟他就是麻煩你希望達成他想要的目的嘛那他花錢了就是希望你可以發揮他想要的功能我覺得後來我就慢慢接受了改稿是另外一個就是說今天你寫完一個新聞稿或是要發出去的東西然後當然你一定要讓他先過嘛他可能會有一些注意的東西

然後我就是因為我後來我也要過就是比如說我們同事寫完東西之後新聞稿他要給我看一下這樣子那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我看一看然後說啊好那就這樣子吧然後大家都會覺得好像有點錯愕就覺得說你都不用改嗎這樣子然後我會覺得說那是你的工作啊如果今天我要幫你改成那麼好的話那為什麼我要叫你來

做這件事情了對 所以那時候我心裡也有這想法老闆你都花錢了 花這麼多的錢請我每個月付錢給我可是你就喜歡把這工作減去自己做那你為什麼不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然後我當然心裡也有這想法但我沒有直接跟他講因為我後來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應該說其實應該大家都理解啦我覺得今天你給一個人說你要不要看一下要不要改一下他不改他會覺得對不起自己他不改他會覺得說好像

我的权威不够我好像因为我们偶尔之前可能有些接案的经验的时候也会这样就是客户要不要看完之后要不要改啊这样子他就觉得不改就对你太好过了我心里就过不去了要显示一下他的存在感对就是你过去了我就过不去了这样子你过去我心里就过不去了这种感觉其实这是一个很奇怪但实际上我不觉得是一个最理想的做法就是了啦

好那企业端待了一阵子其实好几年了五六年的时间然后在 COVID 之后又开始离开企业端然后现在是算是自由的媒体工作者为什么后来又想要离开然后又想要开始做像自由接案工作的

这故事蛮有趣的啦因为我记得在几年前吧就是蔡政府还执政的时候嘛他率先喊出了新南向我们其实在过去采访过程当中去过很多电子展都在欧美哦我们很少去东南亚国家所以当时我有机会进了这个东南亚在地的企业服务我就发现说哇东南亚是一个非常有机会跟

活力的市场所以我个人就是觉得哇如果我在年轻的十岁我应该要在这边好好的发展因为我也认识了很多比我小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就是毅然决然的反正也没什么家类就在当地生活卖房子甚至跟当地的女生结婚那他们也都发展得很不错因为他们有这个经济的成长期

虽然对我们这个七年级生来说我们已经是失落的七年级生了我六年级才大一点五六年级才有钱赚嘛没有我是六年级我尾端尾端尾端因为

因为我们的新闻同业也都是前期的时候赚了很多钱薪水很好但到了我们我觉得七年级真的背负很大的压力没有钱赚想要做什么事情又被夹在中间老一辈有老一辈的想法年轻人我们又叫不动所以我当时觉得很痛苦我们七年级真的是

過得格外辛苦如果要找這個前景不管是前面的錢或者是金錢的錢好像都沒有什麼退路在台灣也沒有什麼發展所以當時在這個駐外的這個過程當中我在越南其實派駐來來回回有四年的時間有兩家公司一個是越南的土地開發商一個是全球的這個製鞋業那

我都觉得有一些学习那我个人觉得在越南是我学习最多的时间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太新奇了那当时我也觉得说如果继续在这边发展我应该也会可以做个几年那没有想到就是 COVID 一发生忽然每个礼拜或者是每个月要去越南的出差就嘎然终止你在 COVID 之后才

离开对当初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常常跟越南的政府沟通所以有点像是政府公关跟政策制定然后我们也当时做了很多印度的 study 因为有品牌叫我们去印度设置工厂所以我就跟印度呢就是驻台或者是官方这个

什么什么帮的代表因为我们要去某一个地方嘛然后就去了解当地的法规然后工厂的一些制度呢还有一些我们要花的费用当时我们本来就是要整组全部都要去印度考察了那也是因为 COVID 就临时喊卡品牌也后来也没有 push 我们去

但是結果在 COVID 之後他們真的去了只是當時我們做了這個規劃我沒有參與到那蠻可惜的可是因為事情發生的所有都很突然嘛大家也沒有辦法就是一下子就是把

那我寫什麼報告呢聽起來也蠻好笑的就是我每天要寫越南這個 COVID 的這個人次有多少我們場區的人次有多少那是怎麼發生的那在哪個場區哪條產線然後呢我們要怎麼防範

我做这个工作我就觉得天哪我在做什么就一开始就觉得很错愕跟本来跟政府沟通啊然后每天去了解地方政策就很大不同因为我们还要跟当地的这个劳工团体有时候他们会有一些意见的表达嘛但我们怕他们罢工我们都会要很积极的去了解说他们劳工每年的权益

好我就覺得我做很大的事情怎麼忽然現在變很小的事情我沒有成就感然後再來是因為 COVID 之後這個大家長輩都得 COVID 哇身體狀況就是變得比較不好然後這個時候也發現了我媽媽就是有失智的狀況所以我就變成說我沒有辦法再

很平凡的出差那在這個情況下我自己也衡量了一下哇目前看起來是真的進退兩難也動彈不得那我就乾脆就是先結束我企業端的工作我就想慢慢的我再看看是不是疫情之後有一些不一樣的調整所以我就想說好那

回到我们刚刚最初讲的就是再怎么样我还是可以做我熟悉的新闻工作嘛所以当时很幸运就有一些网络的媒体他们在做一些这个财经的谈话性节目不管是股票投资啦房地产啦他们就慢慢说你可不可以接案你有没有在接案子因为他们

之前在网路上算是点阅率蛮高的然后也是年轻人看的我想说好像也是一个就是不一样的形态那我就做做看觉得做得还不错还蛮顺手的所以后来就觉得接案好像比较可以兼顾我目前的年纪跟照顾家庭的工作嗯

這樣一接就接五六年欸沒有啦沒那麼久啦我你什麼時候開始啊我真正接案大概是這兩年開始欸那之前呢你不是我還有在就是企業擔任顧問就幫他們做一些企業的這個品牌規劃 okokok

所以接案就接案到现在当然我自己之前也接过案子但就是很不认真接所以就是做得很差这样子接案的应该是也是有很大的压力吧因为你没有接案就是没有钱啊有接到才有钱啊跟以前那个上班不一样啊那马力欧老师说我一二月还蛮惨的我其实讲很好玩哦刚刚这个在静棚要录节目的时候然后银行还打来说诶这个这个

這個錢就是我還有就是一部分的這個欠款還沒有處理就是因為我一二月我都沒有收到廠商的錢然後再加上我也沒有案子去執行所以我一二月的收入是很低很低的然後變成說我很難應付就是很多的開銷那三月要來好好的調整

那的确也就像玛丽欧讲接案的确有大小月大部分的这个旺季就会出现在年底第四季 11 12 月那通常呢台湾的过年因为大家都要休假嘛所以其实是最淡的 12 月 12 月是最淡的对没有什么活动那以我们这种比较 niche 的这个接案内容因为我都是做财经跟科技嘛如果没有什么论坛或者是

沒有什麼就是上市記者會基本上我就是沒有什麼案子對那因為節目的錄製也不會在這個時間點運行所以一月月大部分的有案子的人都是做尾牙或者是做比較 show business 的人對那我們就反而都沒有錢賺那我以前也會想說哇這樣子這麼不穩定會不會很可怕可是有時候每次就是要開始想的時候時間又過你知道三月月

3 月又開始慢慢回來了案子又來了對 然後又覺得說好像可以接應得上就開始忙了又沒有去想但的確你講的這件事情我也有在好好考慮說哇 以後這個能不能靠著接案繼續生存這也是一個很好需要思考的人生課題嗯

你知道就是包含了你第一本書你之前十年前有出過一本十年前還是十幾年前十幾年前的啦有出一本書嘛小資女嘛小資主播嘛對不對然後所以其實很多人因為你又做財經所以其實有一些採訪都會問你關於

这个你自己的理财计划投资计划等等的然后常常会动不动就会讲到你现在设定目标 100 200 300 结果你现在突然变成一个收入相对不稳定的一个状态你怎么看待你自己现在的一个如果用一个理财或是财务规划角度来看的话

我就会跟大家说不要买房子买房子你就会变成跟我一样是月光族每个月都要付贷款被贷款追着跑那我现在还要付家里这个看护的费用所以我还要付他们的薪水变成我两头烧

那我个人会认为说年轻的时候真的是有机会就要存一点钱我还蛮开心就是现在大家做很多小型的理财节目说你要买 ETF 每个月存个两三千那早期我在年轻的时候我都知道这些事情我也采访了我也知道这些方法但我都没有真的去执行我执行的只有我们小时候就买了几只股票然后赔了很多钱然后赔到后面就觉得

不要再买了怎么买都赔还是就是电视上讲讲就好了那买的话就是买基金或是 ETF 比较稳健就比较不要玩得这么大那因为我们做电视新闻工作虽然每天都有在看消息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一直操盘因为在这个

开盘的时候我们可能正在工作没有办法去看这个及时的数字变化所以后来也觉得说不要把自己的心悬在那边所以就做一些比较稳健的操作那当然某一种程度你要说买房也是一种存钱的累积也是可以啦这个房子的确没有跑掉但是我每个月就是会有一定的负担嗯

所以你现在不会说要买房子那你当初为什么会想要买房子当初是我妈妈逼我买房子的因为她看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花钱那她觉得这些钱花掉倒不如就是拿去缴房贷还比较实际那多久以前的事情大概是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哦

所以你那时候买房子算很早的时候买房子不算早应该说他一直 push 这件事情然后到后来执行的时候应该是大概七八年前 OK 所以你那时候是在企业端的时候在伊甸市的时候在伊甸市的时候那有一阵子啊对有一阵子了对对对

不錯啊現在房子也越來越貴啊對它沒有變便宜的時候台灣房子我覺得台灣房子不會變便宜所以如果真的有能力可以買但是我覺得就是要量力而為那我覺得我個人是有點被推上這個第一線就是我不得不面對這件事情不然如果我有所選擇的話我可能會做一些不一樣的資金配置如果你可以選你不會想買對可以這樣講對

我會覺得等我手頭寬鬱一點再買不要每個月都沒有錢因為我覺得個人理想的理財方式是每個月手邊有一點點錢去做理財的操作而不是每個月都把錢付光因為你就沒有餘裕去做任何其他你想做的事情現在在接的這一個節目也是偏國際新聞議題的節目你自己覺得這個感覺是什麼收穫是什麼

我蠻幸運的因為我在回到接案的這個同時可能因為有一些相對在網路上或者是平面的露出嘛他們就看到說其實財經議題還是大家蠻注重的那加上我可能個人比較資深又待過東南亞國家然後也有很多採訪的經驗然後也有企業端的一些

所以他们可能觉得我还适合做国际的节目那这个节目是因为在 2018 年美洲贸易战开始之后我觉得国人台湾人对于这个美国还有包含了半导体整个市场都非常的关心因为可能跟他自己的钱有关那也跟未来会不会打仗有关系所以大家开始就了解

地緣政治是怎麼一回事那這個節目就因此這樣誕生了那一開始我們的操作也是想說每個禮拜週末六日讓大家覺得如果你一到五沒有時間看電視新聞你就花這一個小時看一下這個禮拜發生了什麼它是一個有點小小的總整理

然後就是讓你看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是比較簡單的世界週報 OK 因為我覺得現在這個國際新聞大家慢慢越來越關心我覺得是好事啦然後當然到底要多深入或者是多深入淺出其實難度都還是非常大的因為台灣雖然說可能大家覺得台灣好像相對跟國際常常在講說有國際觀但動不動又覺得好像我們跟國際距離很遙遠這樣子

所以這個東西也是蠻有趣的不過還是很鼓勵大家而且很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看國際新聞跟關心國際新聞好 我們今天非常開心邀請資靈來馬六平喝一杯我們認識十幾年但是沒有這麼好好的聊過當然因為每次看到你的採訪其實都很有意思因為常常主播借郭學福

这个这是你的年代了现在谁叫郭雪芙你不能这样讲郭雪芙还是很红最近都在演戏对所以就是很有趣就是认识十几年但是没有好好聊过但今天就是花了这个时间跟大家分享很多包含在过去媒体的一些经验为什么想要从事新闻然后怎么样转去的企业界磨练了这一招然后现在回来做自由接案的媒体工作者其实非常的有趣今天非常开心谢谢志玲谢谢玛丽欧谢谢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