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浩:作为乌克兰国会国家安全、国防与情报委员会的副主席,我认为长期备战和对威胁的清晰认知至关重要。乌克兰的经验表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早期侵略行为的反应不足,导致俄罗斯误判形势,持续采取侵略行动。因此,我建议台湾要深化志愿体系,与民间合作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并积极与北约进行联合演练,同时成立网络防卫司令部,以应对潜在的网络攻击。此外,西方国家应设立国际战时谣言监测中心,以应对认知战的挑战。
列尼茨科夫:作为乌克兰前国防部长,我认为应破除政治和法律的束缚,建立更有效的安全架构。我建议未来的安全架构应结合条约条款和自动触发机制,而非单纯的多边备忘录。同时,政府应调整情报公开机制,建立信息指挥中心,对外发布经过核实的信息,避免媒体误导性恐慌。此外,乌克兰应与欧盟和北约决策层保持密切沟通,确保盟友对局势有一致且准确的了解。在军援方面,乌克兰应积极与美国军方和供应链谈判,打破原有的法律束缚,争取更多支持。
陈明祺:作为台湾外交部政务次长,我认为台湾关系法虽可协助维持台湾防卫能力,但未明确定义武力介入义务,形成法律与政治上的断层。因此,台湾正在重组国防预算结构,将传统防卫支出转为不对称战力的投资,并进行军政改革,采用VR和RTT系统模拟复合情境,提高司令部的指挥反应速度。同时,台湾也在研发和合作不对称战力,建立全社会韧性和民防动员基础,开设社区演练,培训志愿民防队,以应对潜在的威胁。
捷克代表:作为捷克参议院外交国防与安全事务委员会主席,我认为捷克国会通过台捷友好法,强化议会外交机制,并与台湾进行军演协作。我建议制定民主国家军事行动标准,确保跨国演习具有合法和道德依据。
爱沙尼亚代表:作为爱沙尼亚代表,我认为台海冲突可能导致北欧能源供应中断,影响区域国家冬季天然气需求。各国应采取灵活战略,爱沙尼亚议会与台湾国会议会签署资讯战防御备忘录,共享假新闻监测技术。同时,建议成立民主安全协调机制与快速反应决策委员会,提升多区域的协同作战能力。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