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 我製作了『解放軍地圖』,長期觀察中共軍事動態。中共對台採文攻武嚇策略,包括法律戰和軍事演習,利用海警船巡邏台灣海域,企圖製造既成事實。中共擅長分化敵人,將台灣人民區分為『台灣民眾』和『台獨勢力』兩類,模糊界線以達到控制目的。台灣民眾需要更多了解中共的分化策略,以及其官媒(如人民日報、國台辦)的訊息發布模式,透過觀察標題和作者來解讀中共的意圖。華爾街日報和南華早報的資訊相對可靠。我主要從公開情報著手,例如地理定位中共軍事演習的發射地點和目標,以確認其真實意圖。公開情報有助於提升社會對中共軍事行動的理解,並進行事實查核。在戰爭爆發時,我會利用個人整理的國軍戰術位置資訊,評估自身應對策略。我個人已準備好急救包等應急物資,並會定期更新。
洪國鈞: 我是沃草的運長,也是兩本民防手冊的共同作者。沃草致力於提升台灣民眾的意識,抵抗來自中國的各種影響。民防議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應該了解如何在戰爭中自保。即使不是軍人,也可以透過知識、物資、技能和心理上的準備來應對潛在的戰爭威脅。國防部一分鐘影片是一個好的開始,它抓住了大眾注意力,並強調了守護日常的重要性。面對中國威脅,我們應該關注如何守護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香港的例子說明,我們不應將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視為理所當然。中共的法律文件有時會很『老實』,例如『台獨22條意見』中對『分裂國家行為』的定義。中共對『台獨』的定義非常寬泛,幾乎任何與中共对抗的行為都可能被認定為『台獨』。中共利用模糊的法律定義,製造恐懼,讓幾乎所有台灣人都成為潛在的『罪犯』。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中國微博的熱搜榜單和網路平台上的內容審查,來了解中共的政治意圖。民防的意義在於維護社會秩序,讓民眾在緊急情況下知道如何自救和利用資源。過去三年,沃草出版了兩本民防手冊,並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活動,以提升民眾的防禦意識。認知作戰和資訊戰使得『前線』的概念不再局限於軍事層面,而是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民防手冊的目的是增強民眾在面對戰爭時的自救能力和賦權感,而非教授製造武器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為提升社會韌性貢獻力量,即使只是學習急救知識或準備物資。民防議題不分政黨,大多數民眾都願意學習相關知識並參與行動。台灣在推動民防方面,與波羅的海三國等國家相比,存在一些遲緩或猶豫的情況。政府需要謹慎地進行戰略溝通,避免民眾產生錯誤的理解或過度反應。我個人已準備好急救包和沃草出版的民防手冊。
志星: 作為節目主持人,我觀察到台灣社會對中共軍演的反應呈現兩極化,一部分人積極看待民防,另一部分人則持消極態度,甚至將民防與民兵畫上等號。如何與身邊的人開口談論民防或戰爭相關的話題是一個挑戰,建議從防災避難、戶外活動等切入點,循序漸進地引導大家思考如何做好準備。面對國家安全議題,保持警覺和做好準備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避免資訊焦慮,影響日常生活和情緒。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