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灣的五種軍事選項包括:空海封鎖、有限的武力或脅迫、聯合火力打擊、對台灣的兩棲入侵、以及小型島嶼奪取。這些行動的目標是削弱台灣的抵抗意志並剝奪台灣人民對領導層的信心。
2023年,中國持續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行動,包括增加海軍存在、越過台灣宣稱的海峽中線和防空識別區、以及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解放軍在2023年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行動達到1641次,並有712次越過海峽中線。
中國選擇軍事行動的關鍵因素包括:國內外對軍事行動的接受程度、制裁對經濟的影響、台灣政治形勢的發展,以及解放軍成功進行台灣入境行動的信心。
台灣正在發展不對稱作戰概念和能力,並在傳統能力與不對稱能力之間取得平衡。台灣也加強了全民防衛動員,延長義務役役期至一年,並增加國防預算以支持國防採購和強化軍力。
解放軍在台海地區加強了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前戰略支援部隊的部署。陸軍進行了兩棲突擊訓練,海軍引進了新型多用途平台,空軍保持戰備態勢,火箭軍增加了導彈旅的部署,前戰略支援部隊則負責太空和網絡空間的作戰。
台灣的國防預算在2023年達到約190億美元,佔GDP的2.5%,並計劃在未來繼續增加。蔡英文政府已編列了兩期共計161億美元的特別預算,用於採購戰鬥機、飛彈、潛艇等裝備。
報告全文連結)
翻譯了12/18公佈的美國國防部年度報告,182頁,翻譯、潤釋後唸給你聽。此報告絕非理解中國國家戰略的唯一資訊來源,只是供參。
本集40分鐘,搞懂中共對台的五種軍事行動選項,目標是什麼?什麼能影響他們的選擇、削弱中共的影響力?台灣威嚇中國的能力如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