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随机波动156】从Jackal到路易吉,人们为何爱“杀手”?

【随机波动156】从Jackal到路易吉,人们为何爱“杀手”?

2025/2/26
logo of podcast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傅适野
冷建国
张之琪
积极参与媒体讨论和播客制作的媒体人,通过《随机波动》播客平台影响着广大听众。
Topics
傅适野:我认为杀手题材影视剧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些文化现象和视角,例如合法暴力与非法暴力的界限,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兴起。 我观察到,在《豺狼的日子》中,Jackal这一角色的塑造融合了孤狼式杀手和詹姆斯·邦德两种形象,在奢华生活和严苛自律之间反复横跳,这使得角色形象不够统一。同时,剧中对女主角比安卡的刻画过于平面化,缺乏前史的交代,导致其动机和行为缺乏说服力。 我认为,观众对Jackal和比安卡的评价差异,源于观众对‘坏人’和‘好人’的评价标准不同,以及对他们所代表的立场和所处环境的不同理解。 我认为,该剧试图探讨合法暴力和非法暴力的界限,但对Jackal的杀人伦理描写不够清晰,其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放过或杀死无辜者的行为缺乏一致性。 我认为,该剧中Jackal从军人到杀手的转变,是其人物塑造的关键,展现了其对国家暴力的合法性来源的质疑。 我认为,该剧对杀手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描写不够现实,缺乏对现代社会监管机制的考虑。 我认为,该剧对杀手和警察的镜像关系处理不够均衡,未能充分展现组织之间的对抗。 张之琪:我认为《豺狼的日子》这部剧重新燃起了人们对大男主戏的兴趣。 我认为新版《豺狼的日子》中对Jackal家庭线的刻画不够成功,其家庭生活与杀手身份的冲突不够协调。 我认为传统杀手形象通常是禁欲的、单身的,而新版Jackal则融合了孤狼和邦德两种形象,在两种形象之间反复横跳,不够融合。 我认为新版《豺狼的日子》将刺杀目标从历史人物改为虚构的‘左翼民粹版马斯克’,以及将追捕者从男性警察改为女性黑人警察,但改编并不成功。 我认为《豺狼的日子》提出了零工经济时代工作伦理的问题,例如劳动权益保障和劳动权益的定义,但Jackal的能力设定与他讨薪的情节存在矛盾。 我认为《杀死伊芙》比《豺狼的日子》更细致地刻画了杀手作为零工的处境和可替代性。 我认为男性杀手和女性杀手的伪装方式不同,男性杀手的伪装方式较为有限,而女性杀手可以利用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来进行伪装,获得优势。 我认为《豺狼的日子》将小雀斑饰演的Jackal的性魅力作为卖点,并通过其与武器的关系以及与男性的关系来体现。 我认为《豺狼的日子》中Jackal妻子的角色塑造有待完善,其家庭生活与杀手身份的冲突不够协调,带有金屋藏娇的意味。 冷建国:我认为职业杀手这一类型在影视剧中兴起,与零工经济的兴起和主流化有关。 我认为1971年的小说《豺狼的日子》与2024年的剧集在题材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新版剧集更注重展现杀手个人的故事和心理。 我认为《豺狼的日子》的核心在于世界上最优秀的杀手刺杀安保最严密的人,并被一位聪明的警察追捕。 我认为《豺狼的日子》的叙事结构包含明线(刺杀行动)和暗线(追捕行动)。 我认为新版剧集对原著进行了改编,例如增加了Jackal的前史和家庭线,但家庭线的刻画不够成功。 我认为许多黑帮或杀手题材的影视剧的社会背景是战争结束后,接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的男性在社会中的角色转变。 我认为冷战结束后,许多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士失去了目标感,转而从事其他职业,例如情报贩子或杀手。 我认为大卫·芬奇的电影《The Killer》展现了零工经济时代杀手更加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会失败的,更贴近现实的杀手形象。 我认为《The Killer》中的杀手是劣势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终极代理人,体现了杀手与社会的关系疏离。 我认为《豺狼的日子》和《Slow Horses》都体现了杀手通过暗网与雇主联系的模式。 我认为《豺狼的日子》描绘了全球化时代下的零工杀手形象,但对杀手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描写不够现实。 我认为每个杀手都有自己的一套杀人伦理,其在执行任务时会根据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 我认为杀手题材作品中often出现一个宿命主题:恻隐之心可能是杀手坟墓。 我认为《冰雪豹》展现了命运的无常和荒诞,以及对杀人伦理的探讨。 我认为劳伦斯·布洛克的小说《杀手》以诙谐讽刺的笔法展现了杀手在决定杀或不杀时的随意性。 我认为《周处除三害》展现了合法暴力和非法暴力的两种暴力景观,以及对政权更迭中对旧主体的处理方式的隐喻。 我认为警察和杀手之间的镜像关系在影视剧中体现了合法暴力和非法暴力的张力,并从双雄模式到雌雄模式到双雌模式有一个不断的演变过程。 我认为吴宇森的电影《喋血双雄》将高度的暴力与男性之间的亲密联系起来,并通过暴力来规避对男性之间亲密关系的解读。 我认为《杀死伊芙》颠覆了双雄模式,呈现了女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探讨了想成为某人和爱上某人之间的界限。 我认为犯罪题材影视剧具有解压功能,满足了人们的情感宣泄需求。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豺狼的日子》里,杀手“豺狼”外型优雅,特制的武器来源于3D打印;在真实的世界里,26岁的路易吉(Luigi Mangione)也是用一把3D打印的手枪,杀死了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CEO,以“老钱风”穿搭现身庭审,在一个流行语是“吃掉富人”(eat the rich)的时代里闪耀着某种英雄光芒。

在《豺狼的日子》里,“豺狼”在孤狼和丈夫的身份之间游走,也在孤狼和邦德的形象之间反复横跳。他一方面是零工经济时代的讨薪人,另一方面也充当着保守势力的打手——毕竟,在出版于1971年的小说原著中,他的刺杀目标是法国总统戴高乐。

当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看另一个杀手故事《杀死伊芙》,同样是拿钱办事的杀手、正邪双线的呈现,对比之下,“豺狼”叙事的裂隙和局限逐渐显现。而当我们把《杀死伊芙》与吴宇森《喋血双雄》等电影的“双雄模式”——暴力一方面赋予了亲密以合法性,同时也惩罚了对彼此产生感情的男性,让他们受伤甚至死亡——相对比,我们发现,《杀死伊芙》实现了一种对bromance的戏仿,可以说是帮历史上所有双雄电影集体出柜!撒花!

除了暴力、超能与刺激,当我们观察娱乐工业生产的这些杀手故事时,对伦理与法律的纠结和反思本身也构成观剧感受的重要一环。谁有决定他人生死的权力?是否真的存在正义的私刑?或许,每个人都同时承受着个体暴力与国家暴力的双重风险,并在这样的处境中,从杀手故事里收获爽感也感受恐惧。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2:30]1971年小说《豺狼的日子》vs 2024年《豺狼的日子》 [07:25]战争结束后,接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的男性何去何从? [10:44]小雀斑饰演的Jackal:孤狼式杀手和邦德的结合体 [13:20]全球化时代的零工杀手:租wework、点amazon prime、搞身心灵 [16:40]零工时代的杀手工作伦理:如何在暗网上讨薪 [18:50]全球化时代杀手如何跨越边界丝滑流动? [21:20]《杀死伊芙》:女杀手的伪装玩弄了父权制社会的性别操演 [25:02]小雀斑和他的枪:一种男性情色景观 [25:50]相比杀手,女性警察的角色塑造十分不足 [32:20]从赏金猎人到雇佣零工杀手 [35:20]Jackal的家庭线:金屋藏娇的霸总文学 [39:20]杀手的“杀人伦理” [46:20]军队是合法的暴力,为国而战是为国而杀 [49:40]《周处除三害》中的暴力景观:死刑作为合法暴力 [53:20]《周处除三害》的教堂杀戮戏:权力更迭时,旧的主体如何被“改造” [56:20]杀手和警察的对位:从“双雄”到“雌雄”到“双雌” [57:20]双雄模式:越暴力,越亲密 [1:01:30]双雌模式:让历史上的双雄电影集体出柜! [1:05:20]下一部007,在线等一个出柜? [1:09:30]小丑和蝙蝠侠:有创造力的反派和无聊的超英 [1:12:42]路易吉:社交网络时代的亡命之徒代言人 [1:20:30]路易吉是“年轻男性意识形态游客” [1:22:20]当制度不能实现正义,亡命之徒成为民众的情绪宣泄口 [1:26:30]Jackal:make 大男主 great again [1:28:30]杀手故事的吸引力:死亡的景观化和奇观化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影视剧及论文】

剧集《豺狼的日子》 (2024) 小说《The Day of the Jackal》(1971)by Frederick Forsyth 剧集《杀死伊芙》(2018-2022) 电影《The Killer》(2023)by 大卫·芬奇 电影《喋血双雄》(1989)by吴宇森 论文《Reinventing Masculinity:The Spectacle of Male Intimacy in the Films of John Woo》by Jillian Sandell 小说《杀手:杀手凯勒系列01》by劳伦斯·布洛克 电影《周处除三害》(2023)by 黄精甫 电影《小偷家族》(2018)by 是枝裕和 电影《谈判专家》(2024)by 邱礼涛 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by 克里斯托弗·诺兰 著作《为了活下去的思想》by上野千鹤子 著作《规则的悖论》by 大卫·格雷伯 著作《看得见的正义:影视中的法治文化》by 王金霞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Issues” by Julia Michaels 片尾:“Her(Killing Eve” by Unloved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