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随机波动】触屏时代的触觉饥渴

【随机波动】触屏时代的触觉饥渴

2025/4/2
logo of podcast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傅适野
冷建国
张之琪
积极参与媒体讨论和播客制作的媒体人,通过《随机波动》播客平台影响着广大听众。
Topics
傅适野:我从小就对触觉很敏感,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买布,不同材质的布料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现在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产品,我们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原材料,这让我感到很遗憾。在Loro Piana的展览中,我体验到了沉浸式的多重感官体验,特别是可以触摸展品,感受不同材质的质感,这让我非常难忘。在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依赖视觉和听觉,而忽略了触觉的重要性。我们需要重新重视触觉,找回身体的感知和情感的连接。 张之琪:在Loro Piana展览中,我感受到了品牌与诞生地之间深厚渊源的氛围,以及多重感官的体验。展览打破了传统美术馆只能看的惯例,让我可以触摸到真实的蓟花和羊绒面料,感受其独特的质感。触觉是人类的第一种感觉,它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依赖屏幕,这导致了触觉饥渴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触觉,丰富儿童的触觉体验,避免触觉的缺失。 冷建国:Loro Piana展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巧妙地将历史档案、艺术作品和品牌产品结合在一起,营造了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展览中,我可以触摸到不同材质的面料,感受到其独特的质感和工艺之美。触觉是一种高度复合的感觉,它包含了多种感官信息,并与我们的情感、思维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重新重视触觉,找回身体的感知和情感的连接,避免触觉的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傅适野: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我读到了一本书,书中提到一个问题:你最不想失去的感官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视觉,但其实触觉是最难想象失去后会怎样的一种感官。触觉是人类的第一种感觉,它与我们的情感、思维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依赖屏幕,这导致了触觉饥渴的现象。我们需要重新重视触觉,找回身体的感知和情感的连接。 张之琪:触觉是一种高度复合的感觉,它包含了压感、震感、痒感和痛感等多种感觉。触觉不仅帮助我们感知外部世界,也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情感。在人际关系中,触觉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拥抱、握手等肢体接触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在艺术创作中,触觉也是重要的灵感来源,许多艺术家都善于运用触觉的意象来表达情感。 冷建国:在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依赖科技产品,这导致了触觉的缺失。我们需要重新重视触觉,丰富我们的触觉体验,避免触觉的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的材质、参与手工活动等方式来丰富我们的触觉体验。在未来,数字触觉技术可能会带来新的可能性,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其潜在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开始于三位主播参观上海浦东美术馆的Loro Piana百年一触展览。展览以多感官体验为特色,从品牌发源地的自然环境到历史档案,再到现代艺术作品,带领观众沉浸式地感受Loro Piana的百年历史与品牌哲学。
  • Loro Piana品牌诞生于意大利瓦尔赛西亚山谷,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
  • 展览打破了传统美术馆"只能看不能摸"的惯例,观众可以触摸展品,感受不同材质的质感。
  • 展览融合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营造了沉浸式的氛围。

Shownotes Transcript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随机播动我是张芝琪我是傅诗也我是冷建国我们先欢迎建国归来并遇回归我们节目归团了对,然后不仅仅是并遇回归上周还在康复期,恢复期跟我们一起出差了是的去了一趟上海去干嘛了呢?去看了一个美丽的展览我们上周就是去上海

看了 Laura Piana 在浦东美术馆的一个展览叫做百年一触对然后今天我们就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看这个展览的一些比较印象深刻的元素吧对然后首先它其实是 Laura Piana 的一个百年历史的一个回顾的展览吧从这个展厅的刚开始其实就给大家营造了一种氛围就是说这个品牌与它的诞生地之间有这种非常深厚的渊源对

对我在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很强烈的这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产业的这样的一种感受因为罗拉皮安娜它其实是诞生于意大利的这个瓦尔赛西亚山谷其实这个山谷它的这个地理条件就非常适合从事这个纺织业的发展

它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这样一个自然环境吧就它的山谷里其实植被很丰富然后这些植被就可以被制成这种天然的植物染料为面料提供油脂和颜色对然后另外它也是一个河谷那这种充足的水源就为清洗面料也提供了便利吧

然后其实 Lorapiana 他们的家族从事这种纺织贸易的记录可以最早追溯到 1812 年品牌的这个创始人叫 Pietro Lorapiana 他其实在 1924 年创立了这个家族企业总部就是位于这个瓦尔赛西亚山谷的叫 Quarona 这样一个地方那在这个百年一出展厅他的第一个

部分里面其实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这个品牌诞生初期的一些珍贵的历史档案然后包括一些报价单我记得我们当时还就是通过英语和意大利语的这样的联想去猜测这个报价单上面具体的内容还有一些样品的图册就是有一些早期的这种布料的一个

土样小样粘在一个册子里面然后还有这个织造图其实这个是很有意思对就是这个织造图就有点类似于说如果我们弹琴需要一个琴谱下棋需要一个棋谱这个织造图就类似于说你纺织的时候的一个图纸吧是的对然后还有他们老工厂的一些照片然后包括一个烟囱还有水塔嗯

不知道大家如果对 Lola Pena 这个品牌有一些印象的话它的这个品牌的颜色主题色就是一个叫 Kumo 的一种有点像砖红色这样一个颜色这个颜色其实就来自于他们最早的这个工厂的烟囱就在这期提到的这个珍贵的档案里面我们也看到了品牌的 logo 的一个变化

然后那也能看到其实在现在的这个品牌的文章里面就是有一个很重要的植物的元素就是寄花就是寄叶这样一个植物元素构成了它整个文章的一个外形的轮廓而且中央是三朵寄花这其实是从 20 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使用的一款文章

我们其实在这个展厅里也摸到了真实的祭的手感觉得非常有意思但是干燥过的不是鲜花这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个亮点吧是一台 1890 年的祭花机也是为了本次展览专门从意大利运到上海来

然后我们就去摸了这个季花肌上面干燥的季花其实是非常扎手非常坚硬的那这个季花肌是什么用处呢就是这些干燥的季花它造就了羊绒和驼绒面料这种细腻的手感然后像水波纹一样的柔软的纹理所以其实季花肌是一个启绒的这样一个作用对

然后我们也在探讨说这个背后好像也有一种哲学在就它其实是用这个干燥的寄花的刺就破坏了原来的羊绒和驼绒的一个表面的结构但就是因为这样一种破坏它创造出了一种完全新奇的触感新奇的手感

让这个面料变得更舒适了所以这个季花对于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然后这台机器也可以让大家感受到就是这个季花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在那个季花展厅我记得还有非常漂亮的浮雕对对

对那个每一块砖里面都有一朵真实的季花它有点像用那种 cast 就是翻模的那种技术对对对做成的对在那样一个陈列柜里面就它的穹顶和这个四周的瓷砖里面都是有一朵真实的季花大家可以看到季花的千姿百态嗯

但其实寄花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对大家来说应该不是一种陌生的植物对就是因为在很多诗词里面其实也有寄然后大家如果在路边身上会被那样一个小小的草球勾住裤子它很有可能就是寄在山上会开这种粉色偏紫的这种小花朵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野菜

对那除了我们这次就是重新认识了计划这个植物外然后这次去看展览我自己是觉得它其实是一个沉浸式的多重感官的体验我们首先进到展厅其实会看到在传统的美术馆或者博物馆也会看到的就是这种架上的绘画

然后在刚进展厅的时候就会看到五件是 15 世纪到 19 世纪的意大利有画和雕像的作品然后都是来自意大利的这个瓦拉洛美术馆那瓦拉洛美术馆其实也是在瓦尔赛西亚山谷的入口处其实它也是 Lorapiana 这个品牌起源的这个地方带来的一些艺术品

然后就是你在这一步就会感受到其实你整个人的身心和感官体验是被带到了罗绕皮亚纳起源的这个地方去而且他的这个地砖其实采用的石材也是和美术馆的这个鹅卵石庭院很像的所以他其实给你一种沉浸式的观展的体验

和这五幅 15 世纪到 19 世纪的作品相呼应的其实就是 Laura Piana 自己家族收藏的四件现代艺术作品是战后的抽象艺术然后在最后一个展厅其实也很有意思就是它墙的一面陈列的是 18 世纪意大利的油画圣经故事逃往埃及的风景然后和它相对的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家邱志杰的作品叫做《国际汉学地》

然后他其实是和第一个展厅首尾呼应的收束了这个展览除了这个传统的绘画之外其实我们在展厅里面也看到了很多 Laura Piana 的这个服装然后这次展出的服装都非常的漂亮而且它其实并不是 Laura Piana 的成衣而是为了这个展览特别定制的

体现了它的极致的面料和工艺之美比如说我们看到了一些羊毛的羊绒的衣服然后还有一些是亚马的还有刺绣还有美丽的刺绣对那个刺绣的冰珠珠那种

那种对特别漂亮好像是需要一千个小时的手工就是当你靠近去看的时候你确实能感受到它在吸引你的目光就是会让你想要不停地看它而且你能感受到面料的那种呼吸的感觉然后除了视觉之外还有听觉方面的体验就是在最后一个展厅有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郭文景监制的一个音景作品

它配合的是投影在这个亚麻木布上的一个影像作品叫做重现瓦尔赛西亚它其实是给你一种古今交融的这种现场的体验然后在嗅觉方面在最后一个展厅也有为了这次展览所特制的香氛它其实复刻了瓦尔赛西亚山谷植被很丰美的这种香气因为最开始我们讲说这个地方其实它的自然条件非常得天独厚

所以你在那里就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最后一个我觉得也是最特别的其实也是回扣到这次展览的主题叫做百年一触嘛它的标题在这个展厅一和展厅二之间的这个连廊墙壁上面就铺满了 Laura Piana 的这个叫 Cash Fur 的面料那这个其实就是鼓励观众在走过连廊的时候你可以去抚摸墙壁感受那个面料的质感这个是整个展览当中我最喜欢的

对而且就是我感觉他走进去他也改变了整个的那个就是所谓这个音景就是你会觉得那个地方特别沉静就感觉那个对我当时还说如果我们的录音室可以

想太多了对就是一些美好的幻想而且因为它贴在墙壁上有一种是一个竖起来的床的感觉对就是你很想把身体引上去是的就特别的舒服然后在最后一个展厅的就我刚讲的两件绘画作品中间其实是 Laura Piana 的那个羊绒制的沙发然后这个也是专门从意大利运过来的因为其实很多人不知道 Laura Piana 她也做沙发这种家居品

然后我们就坐在那个上面就一坐下就完全不想起来真的非常非常的舒服对这个其实就打破了我们现在这种美术馆和博物馆的一些准则都是能看不能碰嘛就你经常会看到请勿触摸这样的牌子然后这个其实是打破了这样的一种惯例然后也因为这个其实它就打通了很多感官就像我们刚刚讲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而且也同时呼应了百年一触的这个主题

就是总的来说其实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然后身心很舒畅的一次观展体验对然后也希望大家可以去看这个展览展期是到 5 月 5 号对然后它其实是在浦东美术馆二层的这个中央展厅的位置策展人叫做 Judith Clark

他其实是伦敦时装学院时尚与博物馆学的一个教授我觉得他还是比较区别于常规的品牌展览的这样一个方式吧他整个营造的这种氛围其实都是一种真的是很舒缓身心让你能够沉浸其中的这样的一种感受并不是以品牌的展品为一个重点的这样的一个展

而且我觉得它藏了很多小小的细节可以等你去发现比如志琪说展厅一里面其实有一个那样的小烟囱在当时的历史档案图里面它其实呼应了展览的结尾然后那样一个山谷的图景里的一个烟囱然后这个烟囱就连着整个上面一个像纺锤形状的

然后上面是羊绒的线好像就构成了这个展览的一个背景它是一个非常巧妙的首尾呼应然后我们也看到有一部分是讲这个防水的科技面料它其实呼应了当时他们的一些历史上的广告图片的细节包括人顶着一个荷叶的形状的帽子然后脚底趴着一只披有这个品牌雨衣的狗狗对这些细节都非常的有趣对

那我们今天其实想跟大家聊的话题跟这个展览的主题也是高度相关的就是触觉这样一个话题我们其实都特别喜欢百年一触这个名字就感觉这个触不光是触觉是接触里面好像也有一层触动的意思

对我们之前曾经做过一些节目专门聊嗅觉的其实也是因为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特别视觉中心的一个时代里面尤其是有这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的加持其实我们每天都会感到眼睛的负担真的很重是

到晚上就会觉得眼睛真的很酸是的但其实眼睛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感知器官然后而皮肤才是我们面积最大的一个感知器官对其实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就看了一本书这个其实是 2020 年出版的一本新书所以它的作者其实是一个为各大著名的外刊供稿的一个女记者

他的名字叫做苏布兰·马尼安,这个书的名字叫 How to Feel,The Science and Meaning of Touch,就是叫触感的科学和意义,对,他在这个里面就首先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你最不想要失去的一种感官是什么?

他说大部分人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你下意识的一个回答就是视觉但是他觉得说这个答案是因为我们最容易能够体验失去视觉的这样一种感受就只要你闭上眼睛实际上你就体验到了比如说视障人士的这样一种生活

像嗅觉和味觉的失灵其实我们都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吧比如说如果你感冒或者过敏或者是我们在这个新冠肺炎期间可能很多人都短暂的丧失过嗅觉和味觉是的对然后其实听觉我觉得也挺容易模拟的就比如说你戴上耳塞

或者降噪耳机其实你就接近了一种丧失听觉的体验唯独其实触觉我们很难想象丧失触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当你提到丧失触觉的时候很多人第一个联想是瘫痪嗯

但是其实瘫痪它同时也涉及到一种运动能力的丧失所以我们很难单纯地去想象一种丧失触觉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没错我觉得是因为触觉它是一个高度复合的感觉

一个东西摸上去是软是硬是轻是重是冷是热它其实都是触觉就包括我们提到的这种压感震感痒感和痛感它也是触觉所以它是一种非常混合的感官的体验

对他说我们可能会把这种触觉简单的理解为一种你通过身体表面接触而获得的一种信息实际上它比这个要复杂的多它涉及到我们身体多个部分的一种共同作用比如说如果我们想要身体获得一种触感首先必须皮肤在一个物体表面上面移动同时我们需要对这种运动有某种内在的认知

换句话说其实触觉需要三个要素一个是来自皮肤的感觉一个是运动的能力以及一种本体感受所谓的这个本体感受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在空间中的一种位置的认知那这种综合的能力其实才被称之为触觉感知对我其实想到一个例子就是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那种局部麻醉的手术就是当你做一个局部麻醉的手术的时候你会丧失一小块皮肤的触觉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陪我一个朋友去做手术然后他回来之后他那个麻药劲还没过他就用自己的手

抚摸着自己那一块皮肤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因为你一只手能够感觉到这个触感但是被抚摸的这只手却感受不到因为他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然后他就看着自己的手其实跟父亲很像他就摸着自己的手然后他就哭了他就说我感觉我现在在摸我的爸爸

然后那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其实是一个跟触觉相关的一个小故事是就他只能感受到自己去触摸别人的这只手的知觉对嗯

我觉得我们很难想象我们失去触觉的生活也是因为它基本是人类的第一种感觉就是在人类从胚胎阶段在母亲的子宫里其实就在靠双手触摸周边的世界然后有研究显示双胞胎在母胎里的时候触摸对方的时间比摸自己的时间还要多

而且婴儿在书生之后就是靠不断地去摆弄物品感受不同东西的形状和质地他的脑中的神经元才会形成新的连接所以他是以这种触摸为引导去发现和整合他的其他的感官包括他的视觉

所以我觉得因为触觉是随我们出生而来的它是第一种感官所以我们之后对于整个三维世界的感觉和对于空间的意识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它也是人类对于世界的一种最初的探索吧

然后另外一种其实叫做情绪性触觉它是一种较慢的刺激网络跟我们伸手去触摸东西不太一样这种刺激网络它指的是我们被触摸的时候身上的这种感受

就比如我们在碰拳握手或者拥抱的时候然后或者是我们轻拍别人的后背以示鼓励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做出这些反应的时候脑子也会发生反应就它会比如分泌内非态催产素或者肾上腺素

我觉得触觉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我们没法欺骗触觉

就是我们其实可以模仿嗅觉比如用一些香水是模仿了这个花的香味然后我们也可以在视觉上造假比如这些 AI 的图片但其实我们很难去复制一种触觉所以触觉它是绝对真实的简单自然的但同时又

抑郁丰富的就是因为从走路到咀嚼其实很多这种触觉是我们不曾仔细思考和感受的我觉得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我们每次走在路面上不同的质地比如山路沙石路你的脚的感受其实你是可以闭上眼睛通过脚的感受来判断自己现在走在怎样的路面上或者是否安全

对对对所以我觉得触觉它联系着我们非常复杂的一种感受对而且我觉得触觉还有一个额外但是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设定自己的边界就是将我们自己跟周围的世界区分开来我通过触摸从而知道哪里是我自己哪里是外部嗯

对我觉得这也是触觉很有意思的一点对因为我们开头也提到说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其实是一个超级视觉中心主义的社会那其实每一种感官都有它自己的一种隐喻联想比如说视觉经常就被我们用来表达思想比如说英文里我们会说 I see what you mean 中文里我们也会说你怎么看实际上我们想说的是你怎么想我们也会用看法来表示想法

那味觉可能更多象征的是欣赏和评价各种趣味的能力比如说我们会说一个人的音乐品味很好一个人的穿衣品味不俗那嗅觉可能是更多是关于猜测和直觉的

比如说我们会说我嗅到了一丝不对劲其实表达的是对于周遭环境和气氛的一种敏锐的感知而且是用有点动物性这种本能的这样的一种感知听觉好像往往意味着服从比如说我们会说一个人很听话

其实是意味着他很服从那触觉其实更多是关于我们的情感的比如说在这个牛津英语词典里面 touch 的这个词条是所有的感官词汇当中最长的然后其中大部分的示意都和情感有关而并非是这种物理上的身体上的触碰那触觉其实和情感之间的这种关联有很多的科学研究的例子比如说我们会本能

因为在一种原始的状态里面其实人和人的这种亲密接触是有助于提高生存机会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的这种深层的这种大脑机制里面也会记得这样一种感觉是的

就是人类的语言也反映了其实触觉也在塑造我们的思维它是一种不仅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语言也在影响我们怎么看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感官比如中文里会有的成语就是如履薄冰然后扪心自问如坐针毡其实它都是用一种触觉然后来形容一种状况

比如我们会形容一个人很粗利会形容一个人是粗糙的僵硬的或者他是心肠软的心肠硬的这其实都是一种用触觉去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容的这些冷与热软与硬然后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一种想法并且用这种想法来引导我们的行为比如我们摸到粗糙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也会变得粗糙摸到不一弯折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判断也会跟着硬化我记得有一些科学家做过研究说的就是你在面试别人的时候如果你握着一个铁做的文件夹

你就会认为这个被面试者的态度比较生硬比较强势然后比较冷漠那如果把这个文件夹变成一个柔面的然后或者是让你感受到温暖和柔软的你相应的就会认为这个被面试者他是一个更心软的人更好打交道的人

对就是类似的这种实验很多比如说当你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你手里其实捧着一个温热的咖啡杯那这个时候你对对方这种情绪和态度的感知往往也是温暖的对我还看到那本书里他记载了一个实验他就说科学家让一群这个被试者在这个 MRI 就是核磁共振的机器里面阅读一些来自亲友的信息那这些亲友的信息可能一半是非常充满爱意的

另外一半其实就是情感上相对中性的然后同时呢这些受试者一部分手里拿着的是暖宝宝另外一部分人手里拿的就是一颗球那这个实验的结果就显示说当这个受试者他阅读有爱的信息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也会感觉到更暖然后当他们手里拿着这个暖宝宝但是阅读的却是这种中性的信息的时候他们也更加能和这个来信的人建立一种情感上的亲密的连接嗯

我觉得听你们说这个就知道人类为什么需要 jelly cat 为什么需要很多毛绒玩具就这种安抚玩具对就是确实会让你觉得有一种被温暖和被包裹的感觉而且它确实会影响你的心情

是而且其实在很多这个产房里面会让产妇的亲人或者是丈夫就握住她的手就这也是一种通过接触通过触觉来减缓她的痛感的一种一种尝试吧并且认为是一种很有效的做法

还有一个人与人之间触觉的重要性的研究我觉得也很有意思是一个对于体育比赛的研究比如我们经常看网球的双打比赛会发现这两个队友无论他得没得分他都会拍一下手

或者是彼此拍一下后背那在 NBA 里面就更能看到大家比如会撞击彼此啊然后会拥抱啊甚至有一些队员会撞就是撞这个胸脯的部位那 08 年的时候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一个老师就计算了在这个 NBA 赛季初期的某一场比赛里这个队友之间总共碰触了多少次

他们考察了赛中的这种人和人的碰触的频率能多大程度上预测个人和球队在赛季中的胜率结果他发现两者是强相关的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碰触越多那么胜率就越高他分析认为说这种碰触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它让人感到亲近然后更愿意与别人共事同时它也能减轻人的压力就是把这种焦虑感缓解掉

嗯不管你这一分是拿到有没有拿到就是队友的这种对自己的碰触都会让你更安心也更努力对我们刚才其实聊的是这种触觉和情感之间的一种非常强的关联嘛那也有科学家认为说这样一种关联可能是人类比喻思维的一个基础嗯

那你的比喻思维其实是艺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的来源那拥有这种通感能力的人特别擅长将不同的感知领域联系起来以创造出新鲜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然后研究就显示说通感现象在艺术家和作家身上发生的概率其实明显要高于普通人

他举了两个例子比如说俄罗斯这个现代艺术家康定斯基他就曾表示说看歌剧会让他看到狂野近乎疯狂的线条然后像著名的作家纳伯科夫他也形容说字母 N 是辉煌的燕麦色我之前看《肌肤之幕》这本书的时候因为它是主要是讲建筑跟触觉之间的关系他也提到说当人类体验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是在通过一种设想的感知

来完成真实的身体的相遇也就是说这个艺术作品是刺激了人类的触摸的设想从而推进了他的感受我们不是真正的触摸到了那个画里的世界但我们通过自己触觉的经验联想到了那样一种世界里是怎样的就比如我们看到那个向日葵你会想象着我摸向日葵花瓣的时候的触感

比如我们看一幅画里面的床它的丝绸然后以及海面的波光粼粼的时候我们会去通过设想这样一种触感来完成对于一个艺术作品的靠近他认为这种是身体和艺术在作品中的一种相遇感觉这里面其实又是视觉引导了触觉是视觉引发了我们触觉的经验我觉得这个也还蛮有意思的嗯

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就建国刚刚说这个其实在 17 18 世纪早期的博物馆里面人们确实是可以触碰这些展品的而不是通过一种想象性的触摸就是我最近也看了一本书叫《最深切的感觉》《触觉文化史》

文化历史学家康斯坦斯·赫拉森,因为他其实研究的是中世纪的这种触觉的变迁,然后他就指出在 17、18 世纪早期的博物馆里面,在收藏的场所用手触摸展品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他举的一个例子就是说,比如说德国一个旅行家在参观英国博物馆的藏品的记录中,他就记下了限制触觉的地方。

他就记下了在哪些地方或者哪些展品他是不能被触碰的然后他就倒推说其实这就是说明触碰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不被禁止的所以不能触碰对他来说才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嗯

然后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触觉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他能够接触到视觉无法知晓的内在真相他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有的粘品有一些手杖它看起来非常重实际上很轻所以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他拿起来这个手杖有一种被虚晃一下的感觉就他会发现说触觉告诉他这个其实是一个很轻的这样的一个物品所以触觉的功能它其实是纠正视觉功能造成的一种误解

就是说即便在视觉开始逐渐成为主导并被广泛赞誉为智力认知的基础的 18 世纪其实也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就是我们现在是一个视觉主导的社会然后这个转变对欧洲来说是在 18 世纪在广泛的发生的然后即便是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仍然认为触觉是感官所揭示的世界的最佳和最终的通道游客在博物馆里面接触这些物品是因为他们想要更深入的体验

然后视觉其实是需要一定的距离才能运作其实也很像我们现在在博物馆里面其实你是通过一个玻璃展柜去看到这些而且就像我最早说的很多博物馆现在都是说请勿触碰所以它其实是通过观看的主体和一个被观看对象之间的距离就视觉才得以运作然后这种运作其实同时也就区分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但是触觉呢就消除了这种距离在物理层面让触摸者和被触摸者结合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性的体验一种亲密的想象然后在这个书里面作者就举了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 1786 年的时候德国旅行家他写下了是一个女性他写下了参观大英博物馆的经历他看到了一些镜子是罗马主妇的一些镜子然后因为他被允许触碰所以他手里就拿着一面镜子

他就有无限的瑕疵然后他就想到说这些遗迹中留存着希腊或罗马女士美丽眼睛所化成的部分尘埃几个世纪前他曾在这面镜子里打量过自己我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去触碰骨灰瓮中的骨灰瓮上刻着一个正在被挨到的女性身影我轻轻感受这一切怀有极深的情感我温柔地用手指夹住那粒尘埃就像他最好的朋友曾经握住他的手一样他写得好好

对就是我感觉她确实是通过这个打通了一种感官上的感受让她有了一种移情或者共情的这种感觉就是好像在这一刻当她触碰到这个展品本身的时候她其实穿越了时空的限制然后她回到了那个女性身边我觉得这个好像是触觉她给人的一种情感体验就是我们刚刚讲的说她其实可以激发一种情感

而这种情感其实又是一种特别身体性的情感特别物质性的情感它是需要一些具体的物质然后具体的触碰去激发的我觉得这个还挺有意思而现在的可能很多我们看美术馆或者博物馆里面因为它不能触摸所以我觉得它有很多这种公教的活动比如说它会带着大家可能去复制或者模拟但它其实也是一种动手的操作其实是在一种实践的过程中让大家回到那个情境

就可以理解为就是对于触感的一种替代性的体验吧你说这个让我想到就是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很多景区的雕塑都会被屡次地碰碰出就是会盘盘地抛光尤其是一些

比如敏感部位就是比如女性的胸部啊然后或者一些历史雕塑她的脚丫子对因为他们不是有一些说法吗就说你碰什么部位比如说会带来好运或者考学会好什么的然后我觉得很神奇就是它竟然是一种共通的文化

就是因为你在欧洲看到那些雕塑那些部位也被也是那个魔的油光增亮的你会觉得人类就是有一些共通的感受就会觉得我要去我看到了它我就要去摸它我记得我们当时在聊嗅觉的那期节目里面就聊到说为什么我们对于嗅觉的历史记载这么少是因为它其实很难被文字再现的一种感觉

比如说我们会知道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一个建筑长什么样子但是无法复刻里面的气味是什么样的但是触觉感觉也是一种类似的这种无法复制只能在此时此刻此地存在的这样的一种感受而且我觉得它其实跟嗅觉一样很私人化

对就我们闻到一种什么味道如何向他人描述这种味道其实是我们自我的一种呈现对而触觉也是如此就是当我们在那样一个展厅里摸到那个羊羊绒沙发的时候就是它到底勾起了你怎样的回忆其实也是因人而异的是对所以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就在想说有哪些

我印象很深刻的对于一种触感或者质感的一种描写我就想到说去年我们在读乌格雷西奇的一系列作品的时候我有一段印象非常非常深这本书叫做《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它其实写的是他已经从前南斯拉夫流亡到了德国在德国的一个公寓里面就是写他在公寓里面的一些生活

他有两段是这样写的,他说

这一段其实是一个视觉描写它写的是一日光线变化之下窗外的一个情景嗯

对然后那后面一段是这样写他写我的房间则是隐满寂静像羊毛一样厚实如果我把窗户打开这种寂静就会被周究的鸟鸣打破傍晚时分如果我走出房门就会听到走廊里电视机和打字机的声响再过一会儿

我会听到某位从未谋面的德国作家不规律的手杖声和轻轻的躲步声我经常碰见那对罗马尼亚艺术家夫妇像影子一样无声无息地飘过只有这里的管理员弗雷德有时会搅扰这种寂静他替我们楼下的公园割草用电动割草机的轰鸣驱散爱情的痛苦

他的妻子不久之前才离开了他这一段其实他主要是一种听觉的描写但是只插入了一句比喻说这个房间那种寂静的感觉像羊毛一样厚实我当时对这个比喻印象非常非常的深然后这个比喻其实他正是利用了一种触觉所激发的通感就是房间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一种寂寥被形容为一种厚实的羊毛

好神奇啊这个咱们在节目开头聊到走到那样一个羊毛制品做成的走廊里感觉寂静是一样的状象的然后我就觉得特别特别神奇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刚才讲的说好像确实作家他更善于调动这种通感然后用这种通感来

做比喻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这种织物它给人带来的这种感受实际上是非常非常丰富的是的对它不仅能激发你关于这种柔软温暖的感受它甚至能够激发你对于一种寂静的环境一种内心的落寞的这样的一种感受是的罗拉皮安娜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 1986 年

家族的第六代成员 Pierre-Louis G. Lurapiana 于 1986 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到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寻找优质的羊绒在那里干燥寒冷的冬季连绵数月山羊为了预寒进化出了双层绒毛每年六月随着天气转暖内层的细绒自然脱落牧民将绒毛梳理采集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羊绒 Cashmere

而一岁以内的小山羊身上的这层绒毛更为纤细柔软被称作"Baby Cashmere"小山羊绒 Pierre Luigi 在第一次造访中国时发现了这种非凡的纤维此后品牌与内蒙古当地的牧民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学习他们的羊绒处理工艺也慢慢说服他们将这层更珍贵的细绒毛与成年山羊的羊绒分开处理

2008 年,Lorapiana 正式推出了产自中国内蒙古的 Baby Cashmere。2009 年,品牌开始在内蒙古产区推广 Lorapiana 方法,这是一套有助于平衡当地生态、动物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保证羊绒品质的同时,也汇集了当地的土地和人民。

那我们刚刚其实聊到了织物嘛接下来我们就想聊一下编织这件事情我觉得它也是和触感非常相关的一个工作编织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其实它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女性的工作它其实有着很强的这种性别化的隐喻

然后在这个《最深切的感觉》这本书里面其实这个作者他也讲了女性和编织之间的关系就是他认为在西方文化里面长久以来其实存在男性女性和高等低等之间的二元对立就是男性其实相当于是高等的生物然后女性是低等的生物在感官方面这种对立也是存在的比如说在西方文化里面女性通常被认为和较低等的感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联系起来

而男性尤其是欧洲精英男性则追求比较高级的视觉和听觉比如说阅读和谈话这个其实在我们一开始讲的在现在的文化里面大家还是会认为视觉是一个主导的

这样的一种感官其实我觉得它还是有一些文化上的渊源在的这种二分法的等级制其实就强化了女性特质和身体之间的一种文化关联在当时的文化里面嗅觉其实和更加私密的身体体验相关就像我们刚刚讲的它是更私人化的

而遠距離的視覺和聽覺則被認為是與外在的男性世界聯繫密切的所以在這種劃分中其實私人的也就是女性的然後公共的也就是男性的這種區分是逐漸顯現的然後女性和低級感覺之間的關聯就是這個在聖經裡面就體現的很明顯

夏娃首先是违背了禁忌食用和触碰智慧树上的果实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了触觉和味觉嘛然后在中世纪的戏剧里面这个蛇它就对夏娃说禁果中包含所有的知识而夏娃只问它吃起来如何哦

对然后这个叙事就再次指向了一种高级和低级理知和感知的这种二元对立仿佛女性她关注的其实更多的是感知然后更多的是触觉和味觉而并不关注这种视觉然后并不关注理知

然后并且他这里的另一个暗示就是说人类的堕落是由于女性无法克制自己想要触碰和贪吃的欲望他就反过来又强化了这种有关感知的性别化的本质然后这个叙事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在前现代有一个叫感觉的动物预言集这样的一个故事集

它是一系列和感官相关的这个动物理论然后其中和触觉相关的动物就是乌龟和蜘蛛它被视为是雌性的然后视觉相关的动物就是鹰和鹿被认为是雄性的感觉就是因为它们的眼神很犀利就是目光很犀利能够看得很远

所以它们是更和视觉相关的动物因此被认为是雄性的而蜘蛛它代表的是访车和做家务的这种家庭主妇同时又是诱惑男人的女性当时的人们就认为说女性的身体存在本身以及女性身体令人愉悦的触感某种程度上就构成了对于男人触觉上的一种威胁我觉得这个也很像我们之前讨论蛇的那一期对

对就那个意象其实是男人自己的欲望但是他却是通过规训女性或者说 blame 就谴责女性的这种方式体现出来的所以说这种叙事其实一直在这种西方文化里面包括这种通俗文化里面都是存在的然后刚刚说到这个蜘蛛它代表访车和做家务的家庭主妇这个就可以其实联系到访之和讽刃这样一项古老的

家务老古老的这种劳动吧然后长久以来这个纺织和缝纫其实都被认为是典型的女性工作因为它是很身体性的然后也很私密的并且需要调动这种触觉和触感的有学者就认为说虽然这项工作有很重要的视觉元素就是其实你还是需要调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观看这个怎么编织但实际上它的核心还是触觉性的因为它主要的目的是创造出使家人身体感到舒服的物品

然后这些物品的目的其实是温暖他人或者装点一个空间因此它是一种比较情感性的服务性的这样的一种劳动然后同时中世纪的男性也认为说针线活和纺织不仅能让女性在传统的女性领域保持忙碌还可以让她们保持安静

然后当时就有一个这样的诗说的是少用他们的舌头多用他们的针线针越是尖利产出和快乐就越多但牙尖嘴利却会咬掉快乐它就是一个典型当时的叙事

对 然后这种观点其实它很有意思就是它其实并置了女性可以从事的两种工作吧纺织和写作或者说纺织和表达这两种工作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工作的性质其实是比较类似的就她们都是可以在家从事的而且她们都不需要占据太多的空间她只需要一个比较私人的空间而且同时她们都是一种手作的工作就是在电脑出现之前

写作其实也是需要通过手工劳动去书写的然后同时他们也是一种编织工作只不过前者可能编织的是一些线仿线或者材料然后后者编织的是文字然后这里面就引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长久以来女性仿制是被鼓励的但是女性写作或者表达却是被抑制的

这个就又回到我们最早说的就是这里面其实存在一种公共和私人上的区分因为纺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私人工作而且就像我刚刚说的它更多的目的在于服务他人而写作它其实是一种面向公共性就是公共演说尤其是从古代开始其实面向公共的表达和写作其实是精英男性的一种特权

所以在当时女性如果想要获得公众的关注的话这一点本身就是非常可疑的不被接受的然后另外一点就是因为纺织被认为是一项单纯的体力劳动而写作则被认为是脑力劳动然后又因为我们刚刚讲的有这个理智和感知的二元之分所以在当时大家都认为说男性是更适合脑力劳动的而女性更适合体力劳动

因此对于当时的女性作家来说她们就会面临一个处境就是要证明自己写作和编织文本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然后在当时有一些女作家就指出说在编织中女性的身体和心灵是分离的因此她的身体可能很忙碌但是心灵却在游荡单于幻想

但是在文本的编织中女性的身体和心灵都被占据都在忙碌因此他用这个来证明说写作是比编织在道德上更具有优越感的以此来证明自己写作的正当性当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其实纺织和编织它不光是一种单纯的体力劳动就是有很多很优秀的这种编织艺术家其实已经证明了和写作一样编织也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它是体力和情感身体和心灵的投入也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和缝合对刚才是也讲到这个蜘蛛的意象就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女性艺术家叫路易斯·布尔乔亚就他最出名的一系列作品就是巨大的这个蜘蛛的雕塑嘛他其实是将蜘蛛和母亲的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因为布尔乔亚他的母亲就是一名织工

它也是一个古代挂毯的一个修复师其实这也就不难理解说布尔乔亚为什么会在创作中选择很多纺织材料作为他的创作媒介在他的理念里面布料是可以被撕碎和裁剪同时也可以被缝合和修补的

而我们的心灵和身体似乎也是如此他曾经在一次采访里他就讲过说我来自一个修补者的家庭蜘蛛就是修补者如果你撞破了蜘蛛网他不会生气他会重新织补修复它

对就是刚刚说到路易斯布尔乔亚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很著名的纺织艺术家他叫安妮·阿尔伯斯然后他其实是 1922 年开始在魏玛的包豪斯学习就他求学的经历本身也很有意思因为他在包豪斯学习入学的第二年就因为他是女性所以他没有办法进入玻璃制作的那个工作坊所以他就被转去了编织工作坊然后因为这是当时唯一一个像女性开放的工作坊

她这个求学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当时文化里面对于编织的偏见就像我刚刚说的传统上编织被认为是专属于女性的工艺所以它不是一种艺术然后安妮·埃尔伯斯本人她对于编织一开始其实也抱有偏见认为她是很 sissy 就是很娘娘腔然后但是在她的这个导师她导师也是当时学校唯一一个女性的 master

的指导下面他就逐渐发展出了对编织的触感的一种热情所以从此就将他的创作重点从绘画转向了纺织的艺术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材料作为隐喻》他就提到过包豪斯学习之旅的这个起点

他就说对他而言是线就是 threads 吸引了我从一开始是违背这是违背我意愿的用线工作对于我来说太娘娘腔了我想要征服某些东西但环境让我与线为伴最终他们征服了我

然后这个是他求学的经历嘛就后来他学了纺织之后就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这个纺织艺术家然后他后来也写了一本书就是叫《论纺织》他在这个书的第八章叫《Tactile Sensibility》中就探讨了触感

我觉得他这个文章也很有意思因为他应该是写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他在开篇就明确地指出他说所有的进步似乎都伴随着一些衰退总体而言我们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就是阅读和写作方面进步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触觉的感知在极度地顿化

然后他当时给出的原因是随着现代工业和工艺的发展材料已经变成了现成的产品就是 material 其实变成了 products 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就不需要再和材料本身直接接触了并且用我们的双手感受材料了所以我们接触的就是产品本身除非你自己就是这个产品的生产者

所以他就是说现代工业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和苦工但同时也将我们隔绝于材料的形成过程闲置了我们的触觉感知以及被触觉所激发的一种叫 formative faculties 就是我觉得可以理解成一种生成性的能力

它其实是一种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只是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一直处于被闲置的这样的一个状态然后他当时就说如果我们一直接受现成的产品已经转化为文字和图像定型的材料那么我们将极度缺乏一种触碰我们创造

性冲动的刺激我觉得这个也很有意思就是它其实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然后它是一种很有预见性和预言性的这样的一种观点吧就像他说的其实我们现在比如说当我们打开或者直接购买到一个产品的时候比如说当我们购买到一个面包我们很难想象说它是怎么从小麦开始变成一个面包的然后我就在想说

我们现代生活中其实我们最有可能接触到原材料的就是做饭这件事情但是他不是说从农场到餐桌而是说你真的去接触了这个一顿饭的原材料比如说你去购买肉类蔬菜然后你去切割这些食材再去煮熟它其实也是一个用你的双手去感知原材料的一个过程但是现在这个过程也逐渐被预制化

就是你可以买到一些半成品然后回家之后直接把它放在锅里面加热就可以了所以这个过程中其实你的触感触觉也不太需要发挥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个确实也是他提到的很有预见性然后也是和我们现代生活很相关的一些部分就是大部分时候我们确实不太需要触觉去工作了

嗯一提到这个我就想到我小的时候我妈妈会经常带我去买布嗯对就是她每次发工资不久就会在某一天我放学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载我去供销社买布嗯我记得那个感受很神奇因为那个布匹非常的长你都会撑出来一个角在那里摸然后我妈妈就会跟我说比如这种布料它适合给你做夏天的衣服嗯

然后另一种布料适合给你做棉衣然后有一个布料是适合做被子的另一种布料是适合做比如厨房挡着柜子的那个帘子的就是它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就是材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对然后比如用做厨房的那个帘子的它肯定是好洗的它不是那种非常稀油的布料可能是一些化纤的面料那如果你做被单和床单可能就是棉的面料然后夏天呢可能是的确凉

然后冬天的又是另一种贴身的材质就是那个摸布的感觉一直是我很怀念的一种感觉是小的时候其实我妈也会带我去而且到现在她都会给我打电话就她每次回到我姥姥所在的城市她都说想给我做一个被罩或者说缝一个褥子就她是可以直接就是她有那个棉花然后有布可以直接定制然后我就会跟她说我现在都是直接在淘宝买我觉得好像确实就是安宁阿尔伯斯说的就我们现在买到的都是一些现成

所以你和那个材料之间已经缺乏一种很亲近的感觉我现在就想到说小时候哪怕是跟妈妈一起去买衣服就上一辈的人他买衣服的方式是摸一下他的袖口那个地方的面料我觉得现在好像好难想象今天我们还是去实体店里买衣服我们不会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判断这个衣服的好坏是的对然后因为我最近不是在编织吗在织毛衣然后

然后我对毛线这个东西就会有一些很一手的这种感受比如说我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肯定织的针脚是不匀的就我每一针其实有的大有的小没有办法织出那种很均匀的质感但是毛线尤其是如果你买这种天然羊毛没有任何其他的这种添加的这种材料的话你把它放一晚上你会发现它自动会变成一个相对平均的状态

就是它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它本身就有那种韧性和弹性它虽然被你的针塑造了一个形状但它自己也有自己的那种材料本身的那种形状嗯

然后如果你把它静置在那里或者说你撑一撑蹬一蹬它就能够回到一种相对自然和平均的状态我觉得那个是我感觉非常神奇的一点就是你放一晚上第二天再拿出来看我治的那个丑陋的小样好像变美了一点就是这种感觉就好像说那个线在帮你完成这个作品对就它自己有生命力的感觉嗯

嗯我看到一本书叫人类的触觉他里面也在讲很多品牌啊很多商品在如何利用人类的触觉去做很多商品的营销嗯然后比如他提到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就是说在商店里面

触摸一件衣服四次以上的消费者就更有可能购买这件衣服哦但是呢如果一个商店里面的商品完全是开放供大家触摸的消费者又会对此有所忌惮比如卖毛巾的店里放在最上面那条毛巾大家不会要卖出去大家就会觉得它被触摸了太多次哦

所以这本书就建议很多商家会专门有一个展品或展柜是放在外面的就是供大家触摸的但当大家购买的时候你就可以去购买全新的东西就是触摸其实也是一种销售的策略对而且我感觉它确实是一种比较私人的体验就是你不想要那条毛巾就是你觉得有太多人摸过它但其实你也很想去摸一摸它是什么材料对

对我们最后一部分其实就可以讨论一下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其实我们的很多感官是可以越过身体被传达给我们大脑的被模拟出来的这样一个时代那触感会被替代吗或者说我们的身体本身会被替代吗我觉得一个对于我们来说很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纸质书和电子书之间的区别比如说其实我们都属于是

从小是读纸质书长大的一代人吧就是可能我们到了得有大学或者更晚才开始接触到电子书所以我觉得我至今还是非常需要读纸质书的一种状态虽然可能纸质书在现在看来就有诸多不便利比如说它很重很占地方很积灰然后也很不

那可能一个平板里面能够装下数不尽的书但是你一个家里面的空间你的书柜上能装下的书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就是即便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依然会想要阅读纸质书是对然后依然需要在纸质书上面折页画线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触觉对然后我在读那本 How to feel 的那个书里面它就讲了为什么

我们在电子阅读器上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在纸质书上非常的不同嗯他说这很大程度上与纸张的物理特性有关嗯因为我们通常认为阅读书籍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脑力活动但实际上我们大脑处理它的方式类似于穿越一个物理景观嗯

因为书它其实是有左页和右页嘛然后随着你这样一页一页的翻动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侧的纸张变薄而另一侧变厚从而监测我们的一个阅读进度我觉得这个也是其实我觉得像 Kindle 这种我觉得还好因为它基本上是模拟的书页的一个大小

就是你看到的这一瓶就是大概书上面一页的内容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其实是在手机的 APP 上面读书嘛那它一瓶的容量其实比一页纸要少很多在阅读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就会经常很惶恐

虽然它下面有百分比进度条对但是我没有一个实感我经常觉得说我好像翻了很多页但是好像才读了这么一点点就你会在你的想象中这本书会比实际上厚很多我觉得这个是我一个就是很直观的感受然后另外他也说他说触觉的细节至关重要人们感到自己在纸质书上阅读的内容更容易掌握部分原因是

它留存在我们的运动记忆当中例如我们可以回忆起关键词句或场景的大致位置会我觉得我看书就是我想到它我经常就会想它是在这个书的哪个部分尤其是在我们小时候要记很多东西的时候对 是我的高中政治就是我记得

我每天回想起来我都觉得说这个理论它其实是在哪一页然后大概什么位置对然后他说如果在阅读一篇文章后被提问学生可以很快地翻到这个相应的页面但是在阅读电子书的时候进度的感觉并没有那么明显是因为刚才建国讲就是屏幕上面它显示的只是一个进度条和百分比的数值我们没有办法像在纸质书里面那样自如地导航嗯

这也是使用电子阅读器更令人疲劳的一个原因对然后他后面还说阅读类似的其实还有书写上次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就是今天的学生是怎么记笔记的他还像不像我们一样用纸和笔来

记笔记如果他只是打字或者甚至是录音然后通过一些软件把录音转成这种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话那他的记忆会比我们的更浅吗我记得我们之前讨论过这个问题好像发生在咱们给新书签名那一天写了太多的字

嗯。

我们不需要刻意思考如何写出每一个字就是因为我们都会写这些字嘛我们从小就学会了但是呢这样一种重复的动作会让我们进入一种能够让文字自然流淌的心理状态我觉得这就比较类似我们今天常说的一种心流然后他说如果你是手写的这种课堂笔记其实是比键盘输入更有助于记忆这是他科学研究的一个结果他说因为

知道就是 knowing 和做出来 doing 之间的区别就是可以解释这种差异因为后者是更难的它要求我们用身体的动作执行出来我们的想法也正因为此我们手写笔记里面的内容才能够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

昨天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在想因为其实现在我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用电脑打字嘛我就觉得电脑打字其实也是一种很没有实感的这样的一种劳动的过程我觉得我最有实感的时候其实是看到电脑键盘上那个磨损的时候

我觉得它是一种物理痕迹,其实它是物理性的记录了我的触感,就是记录了我的指尖和键盘接触的无数个瞬间,然后就会导致我的键盘上现在有几个键完全看不出是什么,但是我有一种身体记忆,其实我是靠着一种身体记忆,就像芝琪刚刚说的,好像我们从小就学会写这些字,就我也从很小时候就知道这些键盘上的它的字母对应的是什么位置,其实是靠一种无意识去打字,

我觉得这种物理的触感就是在提醒我说我其实是在做一种很真实性的生产的劳动不然如果没有这个触感的话我就会觉得就是有点像我读电子书的那个进度条它只是一些数字性的或者说更平面更二维的一些东西而不是我真实的劳动你提到这个我就想到这些年有一个机械键盘的复兴风潮是的是的其实我之前也买过对

大家还是觉得比如 Mac 上的这个键盘你把它按下去那个幅度很浅就是不够有触感而机械键盘它不仅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你的手指也会用更大的力量感受更大的幅度我觉得它好像就是一种让手指运动起来的过程其实它也是一种模拟了就是用笔写字的一种过程但是它又是一种不同形式的运动

就是感觉用笔写字好像它更是一种从左往右的这样的平面上的运动然后机械键盘就是竖直垂直层面的一种运动但是你的手都比你在更加扁平的键盘上打字要运动的多一些你说这背后是不是有一种潜在的想法就是认为我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我们就会学到更多的

我觉得也有可能就是它其实是一种更多的去调动你的身体本身的这样的一种行动对然后刚刚说到这个我昨天也看了一篇文章它其实是讲这种触觉技术的然后它叫做 Heptic Technology

然后他就讲说其实随着这个独居家庭的就是很多人都是现在独居在家嘛然后孤独感的上升以及就是 COVID 他带来的这种社交隔离就导致了这个数字触觉他叫做 digital touch 他的市场快速增长然后也就随之出现了很多新的伦理问题就我觉得这个数字触觉其实大家都可以理解比如说这个 apple watch 或者说我们现在用的这种触屏手机

它其实也都是这种数字触觉的一部分因为像苹果这种触控板它其实都是需要你手指的操作比如说你两个手指捏起来它代表什么指令然后你的五指触碰这个触屏代表什么指令它其实都有一些具体的这种指令操作然后另外一种就是现在有一个产品就是一个公司它叫做黑 touch 然后它其实是一个手环然后它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触觉通信的设备

然后是一种非性化的这种亲密触碰然后现在这个公司就有两款产品一款叫做黑的这个手环一款叫黑 touch 然后他们其实是为关系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就是据这个公司他自己的营销说就是他有这个 200 种触碰的方式但是他其实不是那种有点像情趣玩具的那种远程触碰

他可能是这个时候如果比如说你想到了这个人然后他在远程佩戴这个手环他可能你按一下这个手环然后远程那个人就会感受到这个手环收缩了一下或者说他震动了一下就类似这种然后他呃每一种震动的或者说收缩触碰的方式都代表一种不同的语言嗯然后他的广告语就是一个触碰胜过千言万语

但是这是人自觉的会联想到我觉得应该是设定的对就是其实你们有一个脚本所以我觉得这个就他在文章里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他就说数字触觉和真实触觉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就一个就是我们刚刚讲的真实触觉它其实是以身体为媒介的嘛

然后像我们刚刚说的就是触觉它其实是一个身体各个部分然后各个功能协同的一种运作的模式而这个触觉技术它其实是有技术和数字平台为中介的虽然它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其实它涉及的是比如说平台公司开发者制造商然后云存储的网站数据的数据使用

然后什么卫星互联网等等的所以这些看似亲密的这种体验在数字触觉里面其实是一个很庞大的活动是由无法知晓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嗯

所以它里面就涉及到很多隐私和风险的问题然后另外一方面就是相比于真实触觉它是有身体性的实感的其实触觉数字触觉是被量化和数字化的比如说它其实是通过开发者对压力力量温度频率的研究实现就比如说我刚刚说的那个功能它可能会有一些加热的功能然后会有一些频率的变化但实际上它都是一种压力和温度的指标它其实是通过科学数据量化和调节的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真实世界的这种触碰它其实是一个微观社会互动它是有一系列的社会规范和潜在的文本的就是志祺刚刚说这个问题所以比如说当我们两个面对面的时候我们两个的互动和触碰其实是基于我们过往的历史互动然后基于我们对于同一套规则的一种理解和认可

但是这个数字触碰就不一样比如说它可能是同一个指标比如说它是一个心率的指标心率加快但是它代表的可能是不同的含义它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恐惧也可能是你此刻很高兴很兴奋所以它的指向性其实是非常模糊的

然后这个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就比如说他这篇文章里就写说现在可能有一些赛博就电子同意的问题就当你使用一些 VR 的眼镜进入一个游戏的时候假如你在这个游戏里面被性骚扰了那这个要怎么判定

就它实际上是在游戏里面的一种触碰对但实际上它既是一种虚拟的触碰又是一种心理上面很真实的被触碰被骚扰的体验我就记得奥古之战它的最后一季里面也涉及到一个这样的 case 这个好像就是数字时代的一些对于触觉的一些新的讨论我觉得这些都还就是挺有意思是很当下的一些问题是你提到这个手环我想到了一个新闻就是那个小学生盘手串你们看到了吗

就是说一个小学教室里的拍下的那个监控视频大概有 40 多名学生然后 30 多个在右手写字的同时左手在盘手串然后这篇文章讲到的就是一个触觉饥渴的问题就这个词我看人类的触觉那本书其实很早就被提出来大概 20 年前作者就发现说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触觉饥渴的时代但那个时候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和行动受限的人

然后现在就是很多人在讨论说校园中的这种触觉饥渴的问题也就是现在儿童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我们可能小的时候大家会去操场上接触沙子然后平方球台单双杠但现在可能儿童大部分触摸的时候是在触摸他的屏幕嗯

所以这个时候儿童会有这种非常隐蔽的一种焦虑就是他对于触觉的渴望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这种小学生手串就成了淘宝上的热销单品有的店月销量在 10 万以上

看这是不是也跟疫情有一些关系就可能他们成长的比如对于可能六七岁的小朋友来说那疫情的几年在他的生命长度里面占据的这个范围已经很大了我觉得一个可能是教育带来的压力然后也有这种数字化养育的一个困境然后在就是成长过程中他其实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这种社交隔离

但是我感觉盘手串它是一种替代了玩手机或者说替代了你需要用手触碰屏幕的一种行为我觉得有点像咱们小时候转笔就是你手无聊的时候你就会想要去摸东西但我感觉咱们小的时候其实你还是有很多机会就是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再去和这个世界接触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小朋友好像他只是通过手指

就是它的这个接触外界的这个器官或者说部分就只变成了手指就一方很小的这个地方对所以在这种就是对于儿童这种触觉饥渴然后我也看到有人提出这种干预指南一个就是说每天可能增加他接触的东西的材质比如做一些陶艺啊然后一些沙画然后比如可以去森林里面徒步

就是你可以碰触更多的沙石啊或者树木的这种表面就是丰富儿童的一个触觉的感知我觉得这个也还挺有意思的因为我们确实是在迈入成年之后你才开始就是长时间的接触屏幕但童年其实还是有一个比较丰富的这种触觉的记忆的有点像我们之前说的给动物丰容对就是给我们的触觉器官给我们的皮肤其实也要丰容是的对嗯

对那我们刚刚其实在探讨说触觉或者身体能不能被替代的时候我就也想到了很多的文艺作品尤其是科幻作品其实在这些作品里面触觉往往被刻画为很关键的一步比如说在《降临》里面就是人类和这个

外星生物七只头本来是隔着屏幕交流的但是当那个 Amy Adams 饰演的那个语言学家率先迈出一部脱掉防护服直接接触屏幕的时候这一幕其实被视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然后另外就是在这个阿凡达里面触觉其实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管是通过发变进行的那个神经连接还是人类试图通过阿凡达计划获得的一种远程的触觉体验其实都是和触觉息息相关的

感觉它其实也是在说明说触觉其实是一种很具深性的感受而且它是超越语言超越文化甚至超越物种的这样的一种很共通的语言就是你们之间甚至不需要语言的交流然后也不需要有一套共享一套既定的社会或者文化规则但是身体和身体之间的触碰其实就能传递很多的信息

好像这也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讨论的就是触觉它其实不光是一种具身性的体验而且它是一种能够区分我和他人之间的边界其实它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区分边界的时候做一种连接就是因为你在被触碰你在触碰他人的时候其实你也是被触碰的

所以它好像有一种很主体见性的感受是通过触觉让我们彼此之间连接起来我觉得这确实是触觉很神奇的一个面向然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面向我觉得刚刚事业讲的这个就是在很多科幻作品当中其实触觉被想象为一种高级生物的交流方式什么叫高级就是它不需要语言也能够交流这样的一种高级生物我会觉得说它

跟我们刚才讲的在历史上触觉的一种文化想象是刚好相反的就是在历史上触觉被认为是一种低等的一种感官我觉得这似乎体现了这种创作者对于文明就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人类文明的一种反思因为我们过于的依赖语言过于的依赖视觉和听觉然后视觉和听觉其实都携带着一种明确的权利关系比如说观看它是一种权利观

所以我们其实也在感觉到越来越麻木就身体上的一种麻木其实也是心理上和情感上的一种麻木开始适应一种无接触的这样的一种生活状况就是由于人们的生活可能越来越忙碌然后社会越来越原子化

然后这种远程通讯的手段越来越发达以及刚刚我们讲的这种流行病的影响啊等等可能无接触所带来的这种孤独感也在慢慢成为很多当下人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吧嗯

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我们今天想要做这个节目的一个初衷就是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时机来重新讨论触觉来重新找回一种羊毛一般这种很温暖很亲密的这样一种身体感受也是像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个路易斯·波尔乔亚说的就是世界需要修补师就是其实编织者制造这种温暖的触觉的感受的人过去是女性但是现在可能越来越多的人

会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就是世界确实需要这样的人需要这种温暖的触感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嗯

好吧那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对我们开头提到的展览感兴趣的话欢迎大家去看展是而且在看完整个展览之后你会获得一个小小的礼物就是也会让大家体会到非常特殊的一种触感对好吧那我们就下期再见吧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 Stochastic Volatility 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