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美中貿易協議的達成不僅僅在於減少貿易逆差,更重要的是解決導致貿易不平衡的深層原因,例如中國政府的大規模補貼、強制技術轉讓和不公平的市場准入等問題。這需要中國在三個關鍵問題上做出讓步,而這些問題正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因此預計將會是一場艱苦的談判。
普京總統向澤連斯基總統提出直接談判停火的建議,標誌著俄方態度的重大轉變。這可能是由於來自美國等方面的壓力所致。接下來,談判的重點將是如何在停火後保障烏克蘭的安全,以及如何劃定國界。美國可能會參與其中,但烏克蘭方面仍存在不確定性。此外,烏克蘭的礦產資源也可能成為美中貿易談判中的籌碼。
政府和自民黨決定暫緩實施消費稅減稅,主要原因是難以找到社會保障的替代資金來源,並且認為在目前物價上漲的背景下,減稅並非合適的應對措施。自民黨內部也存在不同意見,但最終決定不減稅。
韓國總統大選的競爭格局中,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內候選人提名過程的混亂,使得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佔據有利地位。李在明面臨著公職選舉法違規的指控,但他力圖在大選前獲得總統職位,以期影響司法程序。保守派陣營的候選人提名過程混亂,也使其處於不利地位。
3月份的實際工資下降是由于工資增長未能跟上物價上漲,而這與中小企業利潤增長乏力密切相關,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是主要原因。要解決實際工資下降的問題,需要擴大中小企業的利潤,刺激經濟增長,並採取持續性的工資提升措施或減稅措施,而不是一次性的補貼。日本經濟的V型復甦未能實現,與消費意願低迷有關,這也需要政府採取積極的財政措施來應對。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