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讨好别人?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讨好别人?

2015/9/13
logo of podcast 松涛吸引力法则

松涛吸引力法则

Shownotes Transcript

18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要讨好别人?要能听到内心的呼唤,你必须进入它的频率韦恩戴尔:我们需要时时觉察到自己在想什么吗?我的意思是,有时候就是会突然冒出某个念头,然后……亚布拉罕:不需要一直如此。但是你要关心自己的感受,如果你在意自己的感觉,当你走上道路不符合内在本源的振动,你就会感受到空虚。用空虚来形容很恰当,正是那种情形,你已经偏离了本源的观点。韦恩戴尔:那真的很神奇。多年前我拿到人生第一支手机,我得设定语音信箱的问候语,当时我正在学习你们的教导,于是我录下了这段信息:“我是韦恩戴尔,我希望保持美好的感觉。如果你的信息与此无关,那你就打错号码了。你可以打给菲尔医生和其他想听到坏消息的人。”我的答录机现在还是使用这则问候语,因为我只想要维持良好的感觉。亚伯拉罕:那也是本源的信息。韦恩戴尔:没错。当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感到不快乐时,好比说,跟让我们不快乐的人在一起从事让人不快乐的工作,本源能量带给我们的体验就会符合我们的不开心和恐惧是吗?亚伯拉罕:恐惧并不是本源能量带给你的,并没有这样的对应关系。韦恩戴尔:我的意思是,某些人会出现在你的人生体验里,类似共时的现象。亚布拉罕:你的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一定会的。韦恩戴尔:因为判断标准就是我们的感受,看看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感觉不好,立刻回头检验让这件事发生的思维,对吗?我的意思是,难道我们不能一直保持好的感觉吗?亚伯拉罕:让我们这么解释好了,当你发出思维振动,总是陪伴在你身旁的本源会与你一同思考,一同生活,对同样的东西也发出思维振动。韦恩戴尔:这个解释真的很重要。亚布拉罕:当你有好的感觉,你的思维就符合本源的思维;当你有不好的感觉,你就脱离了本源的想法。你要了解,是你发射出愿望的振动,是你告诉本源你本来的面目和你想要什么。也就是说,你的实相由你创造,本源的振动频率就是你要的东西。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对你有害,你不可能感觉到快乐,因为你发出的愿望偏离了本源的振动,你只会觉得很空虚。所以你们一定要关心你们的感受,用心思考,倾听自己的感觉。韦恩戴尔:要是我感觉到不快乐呢?亚布拉罕:那种感受会越来越强烈。韦恩戴尔:为什么会越来越强烈呢?亚伯拉罕:因为你的思维会越来越强烈,你会发觉自己偏离了本来的面目,不安的情绪也会更加强烈。韦恩戴尔:难道最后就只能转头走开吗?离开那个情形?我又想到乔布斯的电影,他因为公司里的事情觉得不快乐,他有种绝对的认知。我也一直有那样的认知,我们知道怎么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我当然也会聆听别人的意见,不过我从来未曾背离这种绝对的认知。亚伯拉罕:真正的大师发现了如何接近创造世界的能量,他们知道那股力量是什么感觉,他们与那股力量紧密联结,当你接受了他们的影响,你便进入了那股能量,你知道怎么做才不会让自己感觉不好。你也好好练习了,于是你让那股力量动了起来,然后每当你偏离你的道路,你就会觉得很不好受,于是你便明白你走错了路。乔布斯厌倦了不断说服别人,因为他跟他们站在不同的振动转盘上,你们许多人或许也有相同的经验。换句话说,他明白如果他想说服别人走上他认为正确的道路,他就会失去与自己的振动契合。他很不希望陷入这种情况,于是他离开了,成立另一家公司,找到契合的振动,最后一切又回到他的身边。让我们这么解释吧,大多数的人都住在一个想要讨好彼此的世界里,他们很早以前就放弃了情绪引导系统。当你母亲或另一个人把全副心力都放在你身上,同意你所做的一切,你会觉得很快乐,所以你就一直做能得到他认同的事情,你感觉很棒,却没发觉自己每走一步,就更加偏离了来自内心的引导。所以很多人选择相信行动、言语和团体共识,当然这些东西确实能够创造出什么好处,但跟连接到能量流的人比起来,透过这些行动创造出来的东西其实很平庸。有很多人都学会了会当好人,以便满足别人的期望。我们不是说你不能当好人,我们的意思是,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跟本来的面目和真正的愿望相反的事物上,如果你因此觉得不快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觉得不快乐的时候,你不可能说服自己说你是快乐的,那就是你在乔布斯的纪录片里看到的,当他无法发挥他的影响力时,他不愿意假装不在乎。所以他退一步说,“好吧,你们都照你们想要的方式去做,因为你们的节奏跟我不一样。”最后是他们回过头来求他帮忙,因为他们失去了他的专注力为整体经验带来的能量与思虑清澈。韦恩戴尔:我曾宣布说,我再也不写书了,我写够了,我累了,我再也不需要写了。但接下来我又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每天写作,现在我已经完成了另一本书,只是还没出版。亚布拉罕:你的写作没有停止的一天,认命吧。韦恩戴尔:在《现在我可以清楚看到》里面有一章,我告诉读者,我小时候那个年代,大家都在看《米尔顿伯利》《周二夜》《喜剧先生》等节目,我却在看天主教节目,主持人是殊安主教,那个节目叫做《生命就值得好好活》。那时我十二三岁,我会边看节目边做笔记,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个节目,我继父跟我们一起住了好几年,他是天主教徒,他也会看这个节目,所以我在家看不到《米尔敦伯利》,我总是非常期待星期二晚上。亚伯拉罕:为什么?韦恩戴尔:我写了四十本书,都可以用《生命就值得好好活》当作副书名。亚伯拉罕:但你才十三岁时就会这么做?韦恩戴尔: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亚伯拉罕:我们的重点是,那个时候你这么做,是因为你觉得这么做很快乐。韦恩戴尔:这就是我来这里的理由。亚布拉罕:一切都很清楚明白。你的继父是一个连接到本源的人,他发出了振动邀请,你听他的话听久了,感觉得到了共鸣,那股力量一直在呼唤你。在扩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你自己,而他把你的振动频率调整的跟本原的振动频率一致。韦恩戴尔:这是来自上天的旨意吗?亚布拉罕:是,一直都是。你们在这里并不孤单,每个人都有意义,每个人都很重要,你们来到这个世上,都有伟大的理由和目的。如果你感觉并不美好,一定是你偏离了本来的面目。是时候练习站在振动的高速转盘,训练自己随时回到转盘上,恢复本来的面目。韦恩戴尔:对每个人来说,那就像是内心有个东西在呼唤你,我觉得那就是一种呼唤。亚布拉罕:你必须好好练习才能够听到内心的呼唤,进入它的频率。你所谓的呼唤,感觉就像是一种启发,也就是说你开始觉察到本源的能量,当你感受到那个呼唤,你已经在那个频率里呆得够久了。你可以把振动频率翻译为对你有意义的东西,那是一种自修的课程。韦恩戴尔:对,那很有趣,我写过类似的东西。八年前我在65岁的时候,我拿出2500年前的重要经典《薄咖梵歌》,写下我自己的诠释。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夏威夷的茂伊岛有个住处,当时我到了岛上,我有四件事情要做,我必须去超市买礼物,因为我要去探望小孩;我必须去银行提款,因为我需要现金;我必须去健康食品店,因为我要买一些营养补充品,才能踏上旅途,然后我就准备回家,这是我当时的计划。结果,当我在开车时,我感觉是我的车子在引领我,而不是我在开车。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亚布拉罕:你被启发的行为并非来自你的意识,因为你的振动符合更宽广的本源的视角,他们知道你本来的面目,以及你实际上要往哪里去。韦恩戴尔:对,所以我的车子把我载到邦诺书店,我正要跨出车子时,突然想到,我来书店做什么?我得回去,我要赶飞机啊!但我没有去机场,反而买了这本经典著作《薄咖梵歌》。亚布拉罕:现在向前快转一点,想象你带着清澈的感受走进邦诺书店,你知道有个真的很重的东西在等着你,换句话说,是你偶然碰到了它。你去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但你喜欢伴随每一步而来的清澈感受吗?韦恩戴尔:我喜欢。我确实有那种清澈的感受,但并不是每一步,不过也比以前更清楚了。我就站在那里,翻看《薄咖梵歌》的相关资料,显然这就是给我的呼唤,我只是觉得这本古书被很多人用错误的方法给诠释了。亚布拉罕:所有的古籍都一样。不过现在你可以放下它了,因为你已经能够连接到本源能量。每个人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