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视频】“大叔”马家辉馈赠给年轻人的箴言:生命就是要追寻快乐

【视频】“大叔”马家辉馈赠给年轻人的箴言:生命就是要追寻快乐

2022/4/13
logo of podcast 羊晚·花地·文化

羊晚·花地·文化

Shownotes Transcript

“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著名作家马家辉在“大叔”年华尾声,推出自己的最新随笔集《大叔》,副题“我们终于可以聊聊走过的路”,回望自己与时代的back pages。“60后”老男人在访谈和写作中极易满身“爹味儿”,《大叔》却是个清奇的存在。没有美化昔日,没有说教“后浪”,与鲍勃·迪伦一样风华正茂。 “八卦无罪” 张银铃:请您介绍一下新书《大叔》。 马家辉:这本《大叔》就记录我“大叔”甚至“前大叔”年代的一些生活、旅游见闻,反正就是我的生活体验的散文集,希望你们喜欢,也希望你们在喜欢之外呢,能够找到一些共鸣找到一些启发。里面也有一些名人八卦,可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八卦背后的启发和给我们的提醒,这个才重要,所以八卦无罪。 张银铃:从青春意气到成熟稳重,从少年到大叔,您觉得成长的关键是什么? 马家辉:一路走来,就是不同的生命阶段,我们都追求成长,成长跟长大都是正面的,往上走、往前走,总要有动力,我觉得,这个动力的关键来源在于你有没有“励志”。你心中要提醒自己随时警觉,不要原地踏步,当然更不要往后倒退。要提醒自己,不管是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甚至交朋友,很容易迷乱,偏离,堕落。 到我这个年龄五十八了,我都经常、甚至每天会想想,我讲的哪句话不应该讲,哪个念头不应该有,某件事情可以不那样做。那是你自主的选择,可以不那样做,可以做比较正确的选择,那你会比较自在快乐。 张银铃:《大叔》这本书提到了很多家人和幼时生活的事,看得出来,您非常重视家庭? 马家辉:我当然重视家庭啊,家庭这个价值对我来说重量很大,从小时候到长大,做很多决定、选择,都把家庭放在前面。当然,当我做了一些我觉得没有很对的事,我就会觉得特别的内疚。 张银铃:您在书中提到了很多美食,最近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美食,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马家辉:我是在香港港岛区的湾仔长大的,港岛区以前很多酒吧,现在没有了,剩下一两家,还有一家其实是个餐厅,老板是个印尼华侨,年纪蛮大的,可以还守着那个店,我有空还是喜欢开着我的车去那个店。 为什么呢?一来安静,没有什么人去,有时候有些菲律宾女佣下棋啦,或者带着男朋友去那边喝个酒、聊天。二是老板自己坐在那边,他是印尼华侨,很会煮印尼咖喱、烤肉串,我喜欢去那边喝一杯冰啤酒,然后就点几份烤肉串,他用一个小炭炉烤,站在那边跟我聊几句。 因为我20来岁在东南亚采访当记者,在印尼那边跑了两年,印象很深刻,好像马上把我带回20多岁的岁月。所以,与其说那个美食味道好,其实是那个情调好;享受美食,当然会讲究环境、情调,还有谁跟你吃,跟你聊。 没有“资格”懒惰 张银铃:在这本散文集里,呈现出您记忆中非常感人真挚的经历和故事,在现代人如此纷繁的记忆中,您觉得什么是值得被记忆的? 马家辉:我觉得这个是假问题,因为值得被记忆的,一个生活经验,你不用去想,它会回来找你的,当一个记忆不断回来找你,回来召唤你的时候,出现在你脑海里,那就是值得被记忆的了。而不是说我们认定,这个值得留下,我记一下它;那个不值得,丢掉。值得的记忆会来找你,而不是你来找它。 张银铃:有句名言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在回忆自己过去的同时,我们更要不断地往前看,您出了这本算是回忆性的一个作品之后,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想法和规划? 马家辉:总要对未来有所规划,因为,就像我说的,你总要看着未来奔走,不管你什么年龄,不然就很容易原地踏步或往后退。所以出版《大叔》,让我重新看那些散文编辑过程,好像让我重活了一遍,很多记忆,很多当时的体会都回来了。 因为不同年龄要面对不同的问题,比方我在写作这方面,还有什么项目、规划要完成、还没有完成,要用我的时间体力精神去完成,不然的话会有遗憾;还需要好好处理我身体健康的一些问题,尽量把身体健康处理好,这是我不管是目前还是往后生活的重点所在。 张银铃:马老师,您当过金马奖的终审评委,采访主持过电影盛典,见过不同领域的名人,有没有哪个人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呢? 马家辉:这个问题要我出卖朋友,这种事我不会做。当然,叫我分享他们的故事,不是分享他们的丑闻,那当然可以。可以说一说,也是我真心敬佩的,比方说大家知道我跟窦文涛制作的一些节目,他就让我非常敬佩。大家看他觉得他口才好,还有很幽默等等,不止的,他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每一次做什么节目、谈什么话题,我看到他手上一堆材料,而且他都看,不是说助理给他一堆瞄两眼就开口乱说话。节目结束之后、播放之后,他还每一秒钟都看,甚至重看,之后自己会检讨,哪句话我不该说,哪句话应该多发挥,哪个嘉宾应该多给他讲话,哪个不给……然后第二次再来,再拍的时候,他就可以做得更接近他的理想。 窦文涛聪明,口才好幽默感好,都那么努力认真付出,其他人像我,才华远不如他的,还有资格懒惰吗?所以当我有机会很幸运参与不同的活动,跟不同的朋友、前辈接触,我都努力地去学他们好的一面,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 每天坚持阅读 张银铃:您看待事物鞭辟入里的能力,在成长过程中是怎么养成的呢? 马家辉:主要就是阅读吧,看别人的观点,看作家、评论家的表达方法。我喜欢阅读过程里面,软硬兼收,通常看完两本小说文学,会看一两本评论的、理论的书,那不仅是在情绪上好像有个平衡、调和,在整个头脑的思考方面也是这样子。 这样慢慢还写着,写作是个活,那活就跟木工啊、其他的体育运动一样要不断练习的。我从18岁开始写了,每天写、写、写,有时候多写,有时候少写,可是几乎没有一天不写的。所以就阅读吧,不断地练习,练功练剑,不可以懒惰的。 张银铃:马老师在多个领域成就斐然,年轻人如何成为斜杠青年呢 马家辉:那不管你是斜杠不斜杠,总要不能只出没有入嘛。你一定猜到我说什么了,读书,真的,阅读是最方便、最有效、性价比最高的事情。世界上很多名人,他们都坚持阅读的,你每天早上一个钟头,晚上一个钟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加起来,一个月60个钟头,好可怕的,一年是多少,几百个钟头,那你不得了,到后来你就不是坚持了,你习惯了,你会享受的。像我晚上多累,但睡觉前不读一个钟头,睡不着的。 张银铃:咱们这本书里,您回忆了自己成长到成熟的经历,您最想回到哪个时候呢,如果可以让您回到从前的话,您最想对那时候的自己说些什么呢 马家辉:我最想回到30岁左右吧。有一次打麻将,我拿了一副很好的牌。但我居然把好牌打坏了,打烂了,反正就记得我判断错了,打错了,结果就输了,输了钱倒是无所谓,面子很难看。不要把好牌打烂,而是要把烂牌打好,这是我的教训。 青春不用太焦急 张银铃:告诉迷茫的年轻的朋友们怎么做? 马家辉:这真的没有答案,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只能说有一些分享可以参考。比方说,假如环境许可的话,不必、不急出来工作,先浪费一两年的青春吧,不管是到处旅行到处跑,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到处走,甚至做一些你没有想到自己会做的,当做体验磨炼。 第二,假如你要出来工作,不要只看这个工作带给你什么,是看这个工作能够把你带到哪里。这个工作可能给你锻炼,给你磨炼,给你学习的机会,给你结交不同的朋友。就像我讲过的,有些年轻朋友蛮喜欢的,永远不知道你走出门在哪个转角碰到什么样的人,等于说,永远不知道我们翻到哪一本书、哪一页、哪一句话,打开你的眼睛,甚至改变你后来的选择方向。所以年轻真的是可以给你浪费,可以给你挥霍,真的不用太焦急。 假如有一种情况,要工作赚钱,帮忙家里。那就责任吧,咬紧牙关就去做吧,不要委屈。很多的90后、00后,可能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很容易觉得受到委屈,别人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件事情,他就觉得委屈了,就翻脸了,甚至转身就走。不要太把困难当作一回事,最主要你能够壮大起来。这些很抽象的提醒,或许大家可以放在心里,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还有最后一句话我蛮喜欢的:每个人都有追寻快乐的权利。那你就追寻你的快乐吧,生命就是要追寻快乐。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 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