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正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华侨博物馆与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联合主办“我和祖国有个约会·侨见广州”华侨史迹研学小导师选拔大赛的决赛。 来自广州市内多所学校的19组小选手化身文化传承使者,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深情讲述百年侨乡的动人故事。 本次大赛中,青少年走进“五大侨园”、漫步百年长堤、探访“中国华侨第一村”,在行走中深入挖掘广州深厚的华侨历史文化底蕴,并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方式,将华侨先辈心系桑梓、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生动呈现。 决赛现场,选手各展所长。选手刘俊嘉同学用普通话、粤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六种语言,精彩讲述了“五大侨园”的沧桑历史与人文故事,展现了华侨文化的国际视野。 “头晕晕眼花花,闻一闻醒脑提神,嗦一嗦舒筋活络。醒神晒啦!万金油真係老广嘅挚爱。”选手杨璞同学巧妙运用粤语“讲古”这一本土非遗艺术形式,绘声绘色地演绎了爱国华侨胡文虎兄弟筚路蓝缕创办企业、爱国奉献的感人事迹。 其他选手则围绕红线女旧居、爱群大厦等华侨文化史迹,或聚焦华侨人物传奇,或解读建筑密码,从多角度展现了华侨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 评委们对选手们的出色表现给予了点评。他们欣喜于众多青少年积极参与,赞赏其内容充实、表达生动、情感真挚。 选手们创新运用粤语“讲古”、多语种讲述、故事化演绎等丰富且具本土特色的形式,有效活化历史、传承文化,体现了对华侨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敬意。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金银铜奖、优秀奖、最佳组织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脱颖而出的优秀小选手将正式受聘为广州华侨博物馆、长堤等华侨史迹Citywalk、“YUE秀先锋岗”街区导赏团志愿者。 未来,他们将在专业指导下,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领市民游客漫步长堤等华侨历史文化街区,持续讲述广州的侨乡故事。 主办方表示,举办本次大赛,是活化利用华侨历史文化遗产、推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积极探索。 未来,主办方将持续深化馆校宫等合作,开发更多寓教于乐的研学项目,鼓励青少年成为文化遗产的探索者、讲述者和守护者,让家国情怀代代相传。 文|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侨博馆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