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文稿⬇️
大家好,我是中文老师Lu.
最近东京突然降温,前一天的气温还是25度,第二天突然就下降到了15度,来不及反应秋天就到了。 还有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2021年就结束了,真的是时光飞逝。
今天的主题--“不要以貌取人”。在开始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下“以貌取人”这个成语故事的典故。
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叫子羽,一个叫宰予),子羽)长得很丑,宰予长得很英俊。孔子对他们两个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子羽因为长得很难看,所以孔子第一次见到他时对他的印象就很不好。孔子心中想:“这个人长得像个丑八怪,一定没有什么才气。”
因此,他对子羽的态度十分冷淡,后来子羽只好退学,回去自已钻研学问。
而宰予因为长得仪表堂堂,很有风度,加上他口才好,能说会道,因此孔子很喜欢他,认为这个学生将来一定很有出息。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孔子的意料。子羽是一个热爱学问和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他在离开孔子后,更加发奋学习,成为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很多青年因此而慕名到他门下求学,他的名声也在诸侯之间传开了。相反,宰予却非常懒惰。尽管孔子非常认真地教他,可是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差,孔子曾经再三地劝导他,但他都不听,有时甚至天已大亮了,他还在睡懒觉,气得孔子把他比作没有用的朽木。
后来,宰予靠着他的口才,在齐国做官,可是没过多久,就因为和别人一起作乱,被齐王处死了。
孔子听到宰予的死讯之后呢,很感慨地说:“从子羽身上使我知道,不能以外貌来衡量一个人;而宰予的事也告诉我,不能凭一个人所说的话来衡量他。”
子羽长得很丑,并不能代表没有才气,退学后自律的子羽成为了非常有名的学者。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其他方面也很不错。对一个外表邋遢丑陋的人,人们则倾向于认为他各方面都很低劣。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看不到优秀背面的东西,就不能很好地解读它。
今天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是因为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作者是一位40+,身材相对丰满的日本女性,书里叙述了很多她的生活小故事。其中有一个章节我印象非常深刻,题目叫做《米饭少的那碗是我的》。当时看到这个题目觉得很奇怪。读完正文觉得写的可太好了,太能引起共鸣了。
它的大概情节是这样,有一天,作者和一位女性朋友约着吃晚餐,她的女性朋友属于非常娇小身材,很瘦。点到米饭的时候呢,瘦的那个女性朋友要了米饭大份,作者要了米饭小份。等到服务员端上米饭的时候,没有询问,直接将米饭大份放在了作者的面前,米饭小份放在了那位身材相对娇小的女性朋友面前。作者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了,对服务员说道“不好意思,米饭少的那碗是我的哦。“服务员当时十分慌乱,连忙道歉并将米饭换过来。虽然得到了道歉也得到了小份的米饭。但是作者的好心情已经完全被破坏了。
“胖的人一定吃的比较多“,等等诸如此类的以貌取人的事例,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
我自己也有一样的体会。因为我从小就是很瘦的类型,是比一般人要瘦的程度,加上骨架很小,所以朋友即使是非常标准的身材,和我站在一起也会显得尺寸大一号。
每次一起出去也会发生很多尴尬的事情。
比如和朋友一起去吃饭,服务员总是习惯性将量少的那一份递给我,量多的那份递给朋友;
又或者和朋友一起去逛茶叶店,店员总会给朋友介绍有减肥功效的茶,给我介绍有增肥功效的茶。
但事实是,和我比起来,我的朋友总是吃的很少,她也没有想要减肥。我觉得她既漂亮又可爱。但是总是会被不认识的人误解。
如果大家都能改变自己以貌取人,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像那位服务员,如果能在把大份米饭递给作者之前礼貌地询问一下。是不是就会更好一点呢?
希望大家都能平等,美好的对待世间万物,也希望大家都能被这个世界,平等美好地对待。
我们下礼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