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64.理想MEGA挫败,对谁是好事?年轻人用啥AI产品?Sora苹果改变世界?

V64.理想MEGA挫败,对谁是好事?年轻人用啥AI产品?Sora苹果改变世界?

2024/3/17
logo of podcast 大小马聊科技

大小马聊科技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大卫
小丹尼
电动Emma
老编辑
Topics
@小丹尼 :我认为理想MEGA的定价过高,与小鹏X9相比缺乏竞争力。消费者会将两款车进行对比,这对于理想MEGA的销量造成一定影响。 @电动Emma :理想MEGA的外观设计非常前卫,但内饰设计与L系列过于相似,缺乏整体一致性,这与先锋的外观形成了割裂感,影响了消费者的整体印象。 @老编辑 :理想MEGA的预定数据远低于预期,这与理想汽车在过去销量顺风顺水时的一些公关策略和言论有关。此外,MEGA在产品细节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二排座椅的舒适度和后备箱的收纳空间等。理想L系列的成功在于其选择了BBA作为竞争对手,而非Model Y,这使得其能够在更高的毛利率下进行竞争。 @大卫 :理想MEGA内饰设计过于保守,缺乏MPV车型应有的豪华感和科技感。理想应该借鉴手机厂商的联名策略,提升内饰品质,增强产品的吸引力。理想MEGA的四驱策略也值得商榷,应考虑推出两驱版本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理想MEGA的定价策略,与小鹏X9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理想L系列的成功因素,并探讨了理想MEGA的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嘉宾老编辑参与讨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分析了理想MEGA的优缺点,并对理想的公关策略和产品设计提出了建议。
  • 理想MEGA定价过高,缺乏竞争力。
  • 理想L系列成功在于选择了正确的竞争对手BBA,而不是特斯拉。
  • 理想MEGA需要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独立的子品牌,而不是理想L系列的延伸。
  • 理想需要加大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方面的投入,提升品牌形象。

Shownotes Transcript

美其辽 3K 热点 我是小丹尼我是大卫我是电动安马好 我们先聊第一个话题理想 MAGA 凭啥比小鹏 X9 贵那么多今天我们很开心再次请到老编辑一起聊聊理想和小鹏虽然我估计理想不太想拿 MAGA 和小鹏 X9 比较但作为消费者来说这俩车肯定是要拿来做对比的老编辑 作为小鹏的车主对 MAGA 有没有心动在不看价格的情况下

你们是三个都被理想拉黑了所以都没有参加那个发布会是吗我们跟理想关系应该挺好的吧我自己觉得那反正我想问你们你们看实车了吗就如果看实车的话你们的感觉怎么样我们本来要去发布会的结果去发布会的路上我腿折了对对对半截没去成

发布会上其实他没有体验的环节都是在前面拍摄拍摄那次他们并没有邀请我他们只是邀请我去参加发布会没有邀请我去三亚海棠湾非常 fancy 的酒店然后去拍摄他可能觉得我不是个视频博主就是不需要拍 Mega 内部的体验所以我其实没有体验我是直到最近几天我才去商超他们开始铺货之后我才去体验了一下 Mega 然后我就觉得空间还是不错的 5 米 3 这么长的空间营造出来的这个车二排的其实头部空间是非常多的

因为它整体的流线型的造型但是第三排可能头部稍微有些逼则整体的空间上我是很满意的我自己评定 MPV 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所谓的舒适进入第二排你进去的时候你踩地台拉着扶手机上去舒服不舒服方便不方便

它的地台是高的这是明显的感觉就哪怕它搞了一个两层的这种台阶它还是高而且这个台阶由于它采用了一个塑料材质没有像奔驰宝马会在高配版本上用的那个迎宾的灯有一个镀铬在下面透光背光而且这个其实配合着德系的豪华品牌基本上都会在地面上投一个 logo

这两个东西一组合其实它是有尊贵感的但是 Mega 是都没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产品细节上这点肯定是一个问题然后我评价 MPV 第二个标准那就是后备箱收纳那这个肯定是小鹏 X9 是无敌的存在第三排的整个收纳了之后整个后舱的规整程度第三个标准就是中央通道的通过性我觉得这个也是不错的所以我如果是按照评价一个 MPV 的标准去评价它这三个最重要的舒适程度我觉得只做到了一个半

当然他们会有很多的道理我为了 5C 的充电速度肯定会牺牲立台高度为了我这个流线的造型极低的风阻系数对吧我把第三排可能搞得稍微有些逼走而且不可能实现像小鹏 X9 那种收纳的功能这些都是理由但是牛逼的产品必须你特别的牛逼就像 iPhone 刚出来的时候就是让你没得比较

这个时候你会容忍它的所有的缺点但是害怕就害怕当你出现的时候市场上有一堆 MPV 等着你比较然后这个时候你就拿你资源去说我首先说一点我不是那种今天看到 Mega 最终的预定数据幸灾乐祸我觉得大卫可能跟国内还有时差今天的互联网所有的不太喜欢理想的人都在有点弹冠相庆的感觉最后这 72 小时的大厅数据也就是个 3000 多一点的数字按照龙武说的大卫不止跟中国有时差还有代差哈哈哈哈

对这个就是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狂欢我觉得这样是不好因为我自己心理上我是觉得小麦克 9 加上 Mega 这两辆车最好能够月销破万

就他俩的总和我不管谁是 6000 谁是 4000 对吧这无所谓至少能让大家当考虑到新动员 MPV 的时候首先讲到第一款车不是腾式第九不是那种车就不是那种 Alpha 前列然后混动的而是一个纯电的真的从纯电的平台去思考到底未来的 MPV 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小鹏 X9 跟 Mega 都算是但是我觉得可能理想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你销量顺风的时候你做了太多败人员的事情

今天你稍微有点马失前蹄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开心我觉得这个可能是理想未来的公关策略需要考虑的一点因为你不再是一个非常小的初状公司你某种意义上你是这个行业里面销量最大对吧然后现金储备最多的公司那你要考虑到你的形象或者说你要向用户传达一种东西是一定要是更主流的

而且我觉得不只是理想官方他的那个措辞之前在顺丰的时候比较激烈一些最主要他还有一些相关的 KOC 感觉太猛了有一点那种说话不留余地的这样其实稍微有一点小翻车的时候大家就抓着不放这个其实也是刚才对应老编辑说的我还挺想知道你们的看法就我的自己的看法其实也很明排的

其实我跟你有一点的看法是很像的就是我非常希望 X9 和 Mega 能卖得好因为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试图在改变品牌形象的这样的中国车我其实有不少朋友原来是认为小鹏整个品牌都感觉不高端缺乏腔调和牌面但面对 X9 的时候他们是有心动的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朋友因为 X9 对小鹏改观然后下定我们甚至现在也看到了连明星都有买 X9 当保姆车的

那再看 Mega 其实之前 L 系列理想的车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年奶爸感非常强的车你是很难让一个 35 岁以下的人去对它动心的但是 Mega 这个外观因为它非常先锋然后有足够多的话题网上都说你开着这个车你基本就是显眼包本包了所以之前我们也看到行内的人说这是一台让人想生孩子的车哈哈哈哈

从这个角度看我其实是对任何一辆我们中国的车设计也非常先锋敢于颠覆自己原有形象的这种车我都是天然带有好感度的然后回到你刚才说的 Mega 这样一出有很多幸灾乐祸的无论是吐槽的图啊

还是恶搞的那种话但是我反而是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当年我刚看完 Cybertruck 的发布会包括更早的时候 17 年看那个 Semi 特斯拉那个重卡发布会的时候其实场内的人都不看好场内很多都是特斯拉的那种老粉

而且呢网上也是很多内涵图就像今天笑 Mega 我倒是觉得就像 Mega 高级设计总结那个德国叫做 Benjamin Baum 的人说的如果是一辆车它刚推出你没有两种声音其实反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你这个车不够先锋我觉得理想它这次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它有一个就是大家说的那个外观和内饰的割裂感这个在中国市场就尤其我们会有体感因为它外观

外观这么的先锋他是先发布这个外观嘛所以我们也会觉得他整一辆车都应该是对应这样子的先锋感的结果内饰一看其实就是一个跟 L 系列非常相像的这样的人士然后呢他又经过三个月延后这个发布我们都以为他会做出一些更激烈的改进吧但其实也没有我觉得这个是他最大的问题对晚点不是发了一张图吗理想亲自在二排座椅上勾勒出了那个新的控制面板

主要是改这个座椅的控制员然后他们最早期的第一千台车呢有很多是第二排没装的就等到回头三个月定稿之后然后后来又把这个新的座椅重新给装到第二排上我觉得第二排反倒没有那么重要我自己上实车我不知道你们感受什么我觉得是真的非常下头的是第一排就是它完全是一个理想 L9 的第一排

我知道大家都是开过很多 MPV 尤其你们在美国工作过美国是 MPV 非常繁荣的市场多样化对吧像赛纳大杰龙这种奇亚佳华这些车当年我们国内市场是翘首以盼这些 MPV 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所以 MPV 的第一排一定是有一些共同性的比如说它的主驾跟副驾之间的连通性它的储物空间的独特性储物空间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去做细化比如像赛纳在美国市场它有车上吸尘器的

就类似这些所有的设计当你说要替家庭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一款车的时候你必须对这些东西有些超越而不是视而不见就当然不是让你跟他们一样但是你不能视而不见这些所有的 MPV 我觉得好的设计一定是不遵从规则但是一定要超越规则但是我觉得理想这次它的内饰太过想当然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理想在推行 IPD 之后这个公司的某种流程它矩阵化之后其实横向纵向的牵扯是很大的

很有可能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或者其他的为了不增加这个公司供应链的冗余他做出这样的决策但是这个真的这个手牌传统汽车行业确实没有什么干当你推出一个全新车系的时候你肯定是要在尤其在前排的视觉上提供一个非常强的一种多样性

但是我觉得可能理想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这辆车就是为后排而生的前排不需要这些东西当然我知道就理想他来做他 L 系列的很多的成功经验今天我一定会阻碍他就是让他觉得这些成功是因为我坚持了这些原则那实际上可能真正让 L 系列成功是另外一些因素那你们觉得 L 系列成功是什么因素他有什么是在这一颗车上应该复刻而没有复刻的

我觉得 L 系列最大的成功是选择了正确的对手所有的纯电的新势力品牌的对手是 Model Y 而只有理想的对手是 BBA 这个其实区别非常大这导致了后面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这个产生的你比如说像蔚来跟小鹏的财报毛利就非常的低非常的薄为什么因为你的对手是 Model Y 当你的对手是 Model Y 的时候他要有品牌的先发优势你要跟他卖一样的价格你就要比他多一大堆的配置然后你的规模下降又不如他

所以你的毛利必然是零甚至是负的但是你选择 BBA 这些百年老弟他们的毛利率是很高的然后你再用新能量的东西重新做一遍你确实可以实现一个油高打低比如说我就是比你大一个级别我就是比你舒适一个级别我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带来一些天生的好处就是比你燃油车要好这个时候你看理想的毛利率为什么能维持那么高就是因为他的对手是 BBA 我觉得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我之前常常说一场战争的结果第一个就是选择对手第二个是选择战场

第三个才是选择你的战术和打法很有道理对我认同老编辑这个就是对手选的这个非常重要我其实挺赞同之前我们嘉宾依然说的一句话就是说理想电车大麦靠油箱的我现在感觉有点风水轮流转的感觉我很赞同之前老编辑说其实他在出这种纯电 MPV 的时候有很多的他的这个竞品都已经在那等着了

包括极客 009 包括腾式包括小鹏 X9 甚至像华为问界 M9 对吧我觉得现在都是有一点当年理想通过增程去打这些纯电就比如说蔚来比如说小鹏 G9 那现在其实就有一点腾式这种混动然后加上问界的 M9 增程去打这个理想 Mega 所以

我觉得对 Mega 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一个考验吧这次虽然在外形方面给出一个非常激进的这种选择但确实像老编辑刚才说的我也很赞同就是说对于 Mega 的这个前排我觉得还是非常有优化的空间我其实能理解理想不是在得到有一门课吗他常说一句话就是说很多企业从一到十错误的选择就是把它从零到一的这个经验给它刨去掉了

所以我理解理想其实是想继承他们之前 L 系列比较成功的这种内饰的风格的延续但是我觉得从另外一方面就是说已经有很多比较先进或者是比较激进的内饰设计在这等着一对比下来 MAGA 其实就会显得过于保守了它确实比 ALPHA 先进很多但是你如果一对比极客 009 或者是 X9 甚至哪怕腾士 D9 来说这个 MAGA 作为理想的旗舰车型而且定价在那摆着话

它确实就会显得太简陋了我其实今天在知识星就也写过一条就我建议很多的它的这些内饰供应链确实可以延续 L 系列但是呢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些手机厂商的做法就比如说联名爱马仕啊或者是像小米华为去和莱卡去搞联名我觉得在噱头方面 Mega 还是差了一些对我觉得其实有一点可能是理想的一个问题就是它

一家长期以来追求 ROI 的公司他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投入他要追求明确回报的公司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他们在发布的时候其实发布会上有一张图就用意识沙发去讲 Mega 的内饰它的考究程度如果是高精致群体他一下就能认出来这是在意识沙发上采货用的材质和设计

那你为什么不联名一个真正的国际品牌一个意识沙发让他们给你做设计做联名呢因为我比较感动身受的是我一直以来有的公司我们当时融资的时候其实跟理想是同一家机构就名师都投了所以当时理想在他最困难的那段时间跟他对接的名师的那个投资经理跟我是一个就像那个投资经理同时会负责我和理想的两项当然我们的成长后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因此我知道了理想在他融资的过程当中非常困难

就是它长期以来是在一种资源稀缺的环境下去做决策的这导致了不会打富裕账就当我的资源已经是对手的三倍五倍甚至十倍的时候我怎么打华为是非常擅长于打富裕账你虽然通过你的方式找到了一条低成本撬动一个市场路比如说像小米这样的企业当你找到之后华为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就采用一种高投入的高压强的方式

今天理想它曾经过去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它的 L 系列就像当年小米的智能手机一样但是当你已经大到像小米到 2014 年 15 年那个水平的时候你就应该加大投入当你在市场上能够估值 450 亿美元你能拿到软银的 71 亿美元融资的这种时候你就应该不计代价的投入把你的对手远远的出在身后这个其实是一种比较决绝的竞争的思维但我觉得可能到这个阶段它的现金储备 1000 亿人民币的时候那你没有必要再想过去想

你米嘎是你必须确保要赢的车型那你就可以用更昂贵的方式去把你的对手清场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他过去在那些比较匮乏的状态下做的很多的肌肉记忆还在他身上

包括理想这家公司身上就希望用低成本的方式敲动显得效率高对 是的刚才老编辑提到富裕账这一点我觉得确实很有意思理想在发布会上他还专门说到目前理想汽车其实是中国车企里头现今储备最充裕的车企

它其实有 1000 多亿的现金储备包括刚才老编辑提到的那家义士沙发人家是有品牌名的人家叫 Polyfoam 它其实是在三亚试驾的时候它的那些布置都是有这种家具的风格的但是人家就是没有和 Mega 正式联名确实我觉得可以跟人家这种品牌能正式搞下联名该花的钱花还是有必要的对啊

就跟穆斯床店的一张老人脸一样真正的像一个世界级设计师的脸出现在大家面前就马上高清人群就觉得有说服力了你刚才还说了一个点就是他在这个时间其实是可以不惜代价的去造一个王牌产品我觉得这个不惜代价不只是说钱的问题还有就是时间问题我总觉得

他归后这个发布会三个月其实可以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的改变我觉得这个也是路径依赖就是我觉得今天说两个问题我觉得都是理想某种意向路径依赖就是他太依赖于说一个时间段内我必须有足够多的噱头和足够多流量去支撑我这次发布会我不能晚第二个事情其实也跟小米会有一定关联度当年小米的高端机的 D 帐小米 Note 的顶配版我至今还记得我觉得这次去上海的时候那种感觉特别的像你知道吧

就是当时华为的一世 Mate 7 突然就卖爆了在华为 Mate 7 之前没有人会想象中国品牌的手机可以卖到 4999 而且还买不到小米虽然 2010 年到 14 年之间窜升非常快但是它卖了 1999 个手机突然有一个华为出现了一款当时华为自己也没有预料到我觉得今天也是一样 Mate 9 能有 5 万订单在手然后 Mate 7 可以一款车就迅速的超越了理想 L7 之前的单

单品的冠军地位把理想加到这里他必须在高端市场上尽快出牌跟当年小米 Note 顶配版一模一样小米 Note 顶配版是在小米 Note 的基础上加了一颗火龙芯小龙 810 就是加了一颗火龙芯然后准备不足那个火龙没有压制成功又因为当时雷军的某种意向的轻敌我记得非常清楚这是我自己问到的一手信息

小米 Note 为什么在 iPhone 5S 和 iPhone 6 已经把指纹识别这个事情变成一种必需品的时候它可以不上指纹识别它说我们有小米手环我们有生态产品这个东西就是说在某一个企业它发展到一定瞬间的时候创始人产生一种我是一家苹果式公司的幻觉这个是非常要命的

所以我觉得真的就是爱马刚才提到的问题我又想到了所有东西都是路径依赖而且这个路径依赖就是告诉你雷军走过一遍的坑就告诉你你还会再走一遍对而且我感觉这次 Mega 其实一直被小鹏 X9 粘着打我觉得就是被动了你能看出来虽然 Mega 发布会理想一句小鹏 X9 都没有提老是提 Alpha 但是在这种

措辞当中还是不时的会提到一些之前就网上拿它跟 X 有对比的一些点吧

我看完发布会我其实就写了一条微博就比如说刚才老编辑说的他的这个后备箱嘛确实小鹏他的三排座椅给他那样折叠起来是非常平整但是呢理想在发布会上就说 Mega 他的这个后备箱封闭式会比较好就像一个小仓库一样就是这种感觉还有第二点呢就比如说理想说第三排下沉式座椅的话就不够安全其实小鹏

挺有意思他预判了理想会这么说所以提前都准备好一个视频理想发布会还没发完呢他已经把视频放出来了最后还有后轮转向他们做一个轮用刹车一个轮轮转向用磨损轮胎的方式把转弯半径做小这个明显也是针对 One more thing 就是他老师现在定价都讲完了然后就看出来他没有脱离地心引力就没有脱离小鹏 X9 的地心引力小鹏还是像牛皮糖一样紧紧粘在他的鞋垫上

之前在极客上这个明浩 at 我说大卫这两个车你怎么选我说买那个便宜的再请个司机然后明浩说你好歹是个做自动驾驶的你怎么能请个司机我说你看你买一个小棚插酒省了 20 多万司机高一点的月薪 8000 早晨把早点给我带来去哪喝酒了还能扶我还能送孩子对吧这很明显我会选择一个更务实的这个选择

刚才老编辑还提到你想那个 One More Thing 其实叫智能掉头辅助对于这个功能说实话我有一点疑问一方面就是说这个功能它是要在三季度才会去推送所以到时候的表现还是有待长期的观察

他们其实在发布会上也说的会比较收他就说到时候用这个功能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适但是用多了就习惯了所以他也是比较收着说的但是他们在否定后轮转向说如果用后轮转向后排乘客会感觉到横向摆动不舒服就是我觉得这两个不舒服相比那明显是发出奇怪的噪音更加不舒服

所以他们自己的说法之间就为了自然其说我觉得李小野真的是非常努力这就是一家他在过去在公关话术上很强的时候当他突然发现自己腐败受敌的时候这个尴尬的状态就体现出来了对他包括说后轮转向不舒服我还看张康康做了一个这种反击的视频还专门找了本汽车教材就是说这个不是什么后轮转向不舒服甚至像什么迈巴赫什么那些都是配后轮转向

所以是有点反驳理想汽车说法不过这点我倒不是想重点说我其实想的是说我觉得理想可能就是因为想要搞这种智能掉头辅助所以它在纯电方面的策略有一点可能被裹挟了就是它专门提到理想的纯电它只会做四驱的其实我对这点是非常话问号的因为我们作为常开纯电汽车的这种消费者来说我觉得绝大多数的这种消费者他买一个两驱的就

完全足够了除非你需要极端的冰雪天际或者是对那种加速有极致的追求的

我最近在崇礼滑雪其实有一些冰面下雪面我自己的那辆小鹏 G9 就是两驱版我自己慢慢开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所以我觉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四驱版的话它既要比同等电池的两驱版贵个三万左右与此同时还要牺牲续航我觉得像蔚来之前只出四驱版已经这摊浑水摊的够多了

理想应该吸取经验对吧你看这个未来出的自品牌阿尔卑斯也会出这种两驱版理想没必要为了这个功能或者是他自己可能刚做纯电车就要非坚持一直只做四驱的车我觉得以后理想真的要做两驱的车我个人觉得也不用怕被打脸在这方面我的想法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因为我现在马上要把小鹏脾气换掉我现在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小鹏 G9

第二个是捷克 001 的都是新款我最后非常纠结的一点就在于小鹏 G9 的四驱需要加钱而捷克 001 的四驱是入门价就有我觉得可能还是南方本位跟北方本位的区别我觉得北方本位上总是大家会希望有四驱的你就像为什么欧洲的这些老板品牌像奔驰它在 E 系列和 S 系列上都是全系四驱我觉得高端车有个四驱这个东西可能未必真的有用但是有极强的心理暗示但是对于小鹏可能它 S9 它是一个相对平价的车型而又主要的是在南方这是个南方车型嘛

两驱四驱这个问题上可能未必需要特别教条就是一定要两驱可以或者一定必须做四驱这都是可以商量但是可能对 Mega 来说他可能在这个阶段他必须强调自己的高端形象他放出很多话就理想说的话你都没办法合定本来干的回头都很灵活的

最好说设计师把这车设计成这样我就把它开了结果就长那样不是说跳楼跳楼跳楼对我觉得李斌是可能有的时候为了坚持自己的意见会讲更多的话就圆这个话未来的人是明显我当时虽然说了一句话但是后来我想反悔的时候我会讲出很多个理由我为什么会改但是我觉得对于李斌他没有心理负担改了又怎么样了

都跟马斯克学的你刚才说四驱让我想到很多有钱的老男人就说这个功能用不用是一回事但是你必须得有对吧这个就体现了尊贵感对我最近也在开一些比较大的 SUV 还有车我觉得我现在能够理解这些油腻的中老年男人了为什么一定要 V6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高的坐姿这么大的车 Wattabur 就这些东西原来我也觉得也是有点可笑现在可能是年纪上来了就像这些年突然会觉得毛太好喝了一样

那是因为你有钱了茅台才好喝不是不是不是我小时候家里面就是我爷爷他的那个办公室也有茅台当时小时候拿出来给我们喝我当时就完全 get 不到这个点后来刚工作的时候因为也是比较好面子春节的时候迎来送往的时候就会买茅台后来就觉得很不值为什么这么贵呢直到最近两年吧就属于突然有时候出现夜深人静的时候了你发现这东西很香就指定了那句话从鄙视老男人到理解老男人到成为老男人就那么转

所以我对理想其实我觉得也有这样看就比如说可能两年前三年前我的理想会有很多成见现在我觉得就是为什么他做出 L 系列的这样的车和为什么 L 系列的用户对这个车这么满意我觉得我基本上还是能够逐渐共情他们了

可能确实在中国的这样一个社会关系当中你就需要一个大 SUV 家人就需要你一个这么多舒适的冰箱 产品 沙发这些配置让你在购车决策上不需要做那么多的心理建设和说服工作你把这个车摆在那把家人带过来然后他们觉得花了些钱买这么大个车还有这些东西毕竟汽车还是个家庭消费决策所以我觉得理想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他在过去几年做对了很多东西就是需要小鹏跟蔚来这两家企业去深度的学习复盘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觉得理想自己也要深度复盘就是我到底做对的是什么就像刚才大卫讲的那个课上说很多企业在从一到十的时候放弃了从零到一的东西这个东西真的是中国互联网的金科玉律太多的企业在企业上一个台阶的时候开始沿着马斯洛需求的层级往上走

只有少数坚持停留在马斯洛的需求层级金字塔底座上的企业成功了拼多多和字节跳动但是你可能更需要的是像黄峥王兴和张一鸣那样有更深刻的洞察能力我觉得这次我感觉理想他受到了王兴的一些影响他觉得在高端纯电市场我需要一颗银子弹一款车把所有人的认知都改变改变这个市场的形态同

同时改变 50 万以上的形态同时改变高端同时改变纯电同时改变家庭用车他确实想通过一颗银子弹这当然是王兴非常主张的就是说你通过底层思考之后你在你的市场中找到那颗真正能让你决胜的东西但是王兴他这个人也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会主张你让你去寻找银子弹

另外一方面它的竞争观点又是这种无限战争无限游戏的竞争观点就认为真正的竞争是永远不会结束的你不可能避其功于一役之前中国的商业史当中有太多企业老的企业都是这样都希望刀枪入库马放归山之后基业长青然后既往开来领路人一代接一代的就按照我这个办法办最新的一代的公司当中也有滴滴这样的企业也更多是基于说我出行这个领域已经打完了

那我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态但是像王兴张一鸣他们脑子就是竞争是无所不在的是一直要继续下去我觉得理想它是肯定受了王兴很多的影响但是我觉得在认知能力上可能还是有区别刚才老编提到理想的摇系列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他这次摇系列升级反正我是觉得其实是升级的非常的给力甚至我自己都心动了有点想给爸妈买一辆但是与此同时就对比下来

我在发布会之前两周吧我还去理想的门店逛了逛然后呢就有点被理想的销售忽悠了我觉得他们这个卖车确实有点太激进了那个销售就跟我特别肯定甚至发毒式的打保票的那种感觉就是说理想 L 系列的新款只是升级了芯片其他一点没动然后我还跟他反复确认你确定只升级芯片他就特别肯定的说但是

事实上呢其实 L 系列升级的特别特别多对吧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我首先想说一点你看到 L 系列想给爸爸买一台这个还是说明我们这台购买力还是有巨大区别我是看到领跑发布会之后想给我爸爸买一台领跑哈哈哈

这个说明我们的购买力还是差异蛮大的但是我看完发布会之后我第一反应就是对于 Miga 来说大概知道可能并不会那么顺利了原来我的预想是这台车可能会订一个接近 50 的价格会卖的会更好一些看完发布会之后我就觉得未必事情那么简单所以我当时说对于理想来说更重要是 L 系列

这个是守江山它今年的目标定了 80 万台我觉得哪怕你退一步说你的目标是 60 万台的话那核心还是在 L 系列里面买所以我觉得 L 系列是更重要的东西我觉得理想的这个配置当然是打出了自己的所有子弹能更新的全都给你了相比于未来的更新来说确实是要大很多所以它也侧面证明了我觉得理想不会犯特别大的战略错误吧它的脑袋应该是清醒的但是这个价格本身我觉得不排除它很快就会拥有跟老款一样的优惠

竞争太激烈这个价格定的完全跟之前一样甚至 L7 和 L8 的 Pro 版本还涨价了一万块钱对今天我其实还采访了一位 MAGA 的下定的车主他的观点跟你比较一致就是说首先他的价格 55.98 万元其实是没有啥惊喜的甚至比他预期值还要高一些最主要的是他其实是在理想的车主群很多人吐槽就是说理想

在预售和这种第一时间下定的给的优惠其实是太少了就 5000 的这种选装基金什么的相比于竞品华为来说虽然实际上可能优惠华为没有那么多对吧问届也并没有那么多就什么各种选装啊然后给你优惠啊什么保险什么的但是呢这个数字看上去就很好看感觉第一批车主就非常有这种尊贵感对吧甚至像未来学习第一批创始版车主还有什么名牌什么那种

他们就感觉 Mega 的第一批车主的话一方面他既要冒那种第一批量产车可能有些小毛病的风险与此同时呢他也没有说享受到很优惠的价格我觉得这个确实是可能影响 Mega 第一批订单数的一个也挺重要的原因吧

你记不记得当时米尬第一时间那几张图出来之后做了第一波预热理想本身觉得可能没有达到预期他特意发一条朋友圈意思说米尬这个车发了之后会打造一个类似于招行金葵花客户的那种尊贵服务体系我不知道你这个事你们记得不记得但是这个事情没有下文了所以招行金葵花感觉也没有特别惊喜对对对

我当时看到这个车的第一点就是招行轻松化有啥好像也没啥也不是什么行业特别标杆的服务但是就是因为理想说什么它很多时候是应激反应就这么多年观察下它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深思熟虑之后它可能第一时间觉得你们怎么不兴奋的这么好的车那我是不是得增加一点附加值然后它就随口说出来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反映什么就是

理想今天有了 1000 亿的现金储备对不对我之前举过一个例子未来这么多年花掉的融资正好是 1000 亿还是回到问题就是理想可能这家公司到这家创始人他可能会想到一些办法比如说大卫一开始就提到了某知名地产商家里面的小姐要买这个车

这些人可能会突然注意到理想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这个事情我觉得对于未来已经做了非常多年的互运营来说他就做这个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但对于理想来说过去我们 L 系列成功好像没有这个环节那今天我们说要做 Mega 是不是要推翻我们过去的一些经验超越我们过去的一些经验

这个时候我愿不愿意花这个钱第二是当我愿意花这个钱的时候我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形成一套合适的队伍和组织体系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目前来说是比较难的甚至我认为理想他今天学习华为 IPT 当然我知道这是所有中国的初创企业面对华为的一个 PTSD 就是我学了华为应该会有点用吧

就是这种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安慰但是我觉得学 IPD 过早的话某种意义上有可能会影响这个公司的创新华为当年做这个事情是为了干啥你要清楚华为当时做 IPD 的时候这家公司已经多大了对 是的我觉得理想 Mega 如果在国内订单数或者卖的不是那么好我觉得长期来看也不一定是个坏事之前其实理想不是宣布过他做中东市场要去出海理想本人他其实看到

我们之前跟理想一些合作还有比如说看到 Emma 的视频还专门安排理想的高管去跟我们团队去做对接然后尤其是中东市场我们也是驻扎了很久了但是我们就感觉其实在准备 Mega 和 L 系列升级的发布会的过程当中他们出海的推进慢了一些那我们

我们感觉就是说如果 Mega 在国内销量一般的话我觉得他们其实也会更有动力我们也觉得 Mega 还是很适合这些中东的白袍富人市场的我觉得还是很有机会对吧国内消费者见过 L 系列的内饰但是

白袍们没见过对吧而且最近还有一个更新的发现我觉得不只是中东以前我们就觉得只有这种中东这么有钱的人可能才会买这种 50 万以上的车但是最近呢我们团队有个同事去了乌兹别克首都出差哇感觉那里的汽车市场太震惊了满街跑的都是中国的新能源车

最逗的是他从机场接他的那个出租车是辆旧款的小鹏 G3 平行进口过来的车机都是中文司机也看不懂所以那些什么导航地图语音啊质架啥都用不了但是他靠屏幕上的图标不是能用一些功能吗比如说能够听个广播能够调个空调而且电车它加速非常快当地人就感觉非常爽非常牛掰我就发现其实相比较发达国家这些经济落后一些的国家它

更期待这种先进的车过来因为他们就不想再用欧美日韩淘汰的车了比如说他们之前卖的最好的是雪佛兰的那个乐池这种 1.0 排量的车那我们中国这种电车过去简直就是划时代的还有一个要补充的就是这个地方它不只是说二三十万的比如说他们的比亚迪也卖的很好比亚迪汉

在那儿是相当于卖人民币 36 万而且选各种颜色还要另外加钱反正就基本比国内的价格翻一倍吧所以他们那边呢不只是这种二三十万的车卖的好像极客 009 这么贵的车平行过去也卖的相当好之前也对应了我跟蔚来的一个高管聊他们也有同样的感悟

比如说像哈萨克斯坦这种我们认为它经济没有说多富裕但是呢比如说那个首府的贫富差异很大嘛有钱人基本都开电车而且是形成一个很奇怪的圈层当地的特斯拉的车主特斯拉根本就没到那边就官方所以他们车主呢就自己从美国把车运过来然后在自己众筹一个超充站像这样的群体其实在中亚是不少

Mega 就特别适合这样的市场我觉得 Mega 还有一点可以提升就是我之前经常夸理想做那种图

to your face 的创新或者是那种体感的直接让试驾的那些消费者能感受到的那种体感的东西是特别直接且强烈的就比如说它各个座椅上面都配那个软枕再加上冰箱 彩电 大沙发还有就是你能接触到的地方都感觉是那种软皮的那种感觉对吧虽然不一定是真皮但是让人感官上就觉得软乎乎的很有那种家的怀抱

对吧安全感那种感觉我们不说里边怎么样但是消费者试驾体验的时候这个是理想他非常非常擅长的与此同时我跟今天我访谈那个车主他也聊就是说理想他其实做的那种动作反应是非常快的就比如说

他们那些群里头就反映说理想的他那个二排 mega 他铺了不是那种厚的地毯吗其实是很影响他的二排去调整他座椅的那些速度或者是就是空间嘛这样的话你二排调不到前面你就不能特别凸显他三排空间大嘛当他们在群里反馈完之后第二天理想的所有门店都把那个地毯给撤下去了

所以他就深度怀疑是不是那群里头有理想的卧底确实他们这个反应是非常快但与此同时我感觉理想 Mega 有一些要提前计划车型的时候做那些配置他就没有像以前那么 to your face 那么直接

就比如说它二排的那个屏幕它虽然用的是 OLED 的那种材质更好的显示效果更出色的那种屏幕但是呢它的大彩电只有 17 英寸相比于小鹏 X9 它的这个 21.4 英寸的就明显小不少更别提问街 M9 它那个 32 英寸投影的更直接的那种观感的屏幕嘛虽然我是觉得长期体验来看比想 Mega 它那个 OLED 屏幕肯定是显示效果最好但是

作为试车的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对于尺寸的直观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所以我觉得 Mega 没有说特别气成好之前 L 系列做的那种很直接感受的那些东西还有包括什么空调出风口这种其实就有一点老套了虽然它比较好用但是就相比于 X9 的那种中央空调而且又结合它氛围灯的那种高级感确实我觉得就会感觉差一点意思

你说这个其实就让我想到消费者他感受最强烈的除了外观应该就三点第一个就是对应刚才说的那种静态感知质量就是我坐在车里我马上就能感觉到的第二个就是价格性价比第三个就是空间你刚才也提到他这个静态感知质量的那个冲击力没有当时 L 系列出来的时候那么大然后第二个呢你的价格也非常的高第三个

其实它的这个空间是很大的但是据我的一个他本来是已经下定了 Mega 后来退的一个朋友说他就是说坐在上面是很大但是没有说像比如说跟那个 X9 比没有说大的要加 20 万这种感觉还有一点就是说今天对于理想来说重新发布 Mega 这个事他要心理上过这一关

我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过一些改进再进行二次发布比如说小鹏 G9 和问纪 M77 都经过了这个过程它不丢人没啥的我们第一枪没有打中我们可以打第二枪但千万不要固执的坚持下去这是用户不懂我们这个车有一个 iPhone 出现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你没有理解它是个盖道它是个 iPhone 的价值

就这些东西千万不要进入这种自我辩护自我换位的这种循环进入这种循环是非常麻烦我觉得理想过去的成功经验恰恰就是因为他敏捷反应然后刚才大家都提到了他改的很快第二就是我之前提到他是一个在资源匮乏的状态下去做他前期积累的所以说他可能会有那种 stay humble 的感觉可能未来就很长一段时间都缺乏这种但是他对客户很好了

但是他在产品上他就觉得我比你更懂我是做产品的你要去理解我而理想没有这样的毛病但是我就害怕过去这两年的成功会让这个团队产生一种焦焦二气至少产品团队会产生一种焦焦二气只要我们只发现了有什么问题去改就好之前可能理想都不太能听得进去吧

理想的从内到外整个体系他就觉得 Mega 这东西就是划时代就是这个时代甚至乔布斯出来坐的车也就这个样子这个对自我的认知我觉得就出现了一种错误一个是你要理解外界就是像王兴章一鸣黄峥他们去怎么去理解市场竞争呢他们永远比市场竞争更快一拍吧

他们可能在五年前十年前做一些判断是后面被市场应验我觉得理想更多的时候要把这个东西往前置就是他可能是理解市场变化非常敏锐的一个人但是如果想要产生那种提前预判五年十年的那种穿透能力我觉得可能还是要向这些互联网企业家学习第二点就是说保持西摆坡的时候教员发那个两个舞弊就是你怎么保持自己不骄不躁然后保持这种谦卑的心态我觉得这个是挺难尤其是公司已经取得了如此空前的成功的情况下这两点非常重要

对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就是说如果你是理想你会怎么去改 Mega 呢就让它感觉更高端一些我先自己说一点就我觉得现在 Mega 其实跟 L9

稍微有一点互搏的感觉就是你能看出来去看 Mega 的这些消费者还是有挺多去考虑新款 L9 的但这一点其实在手机圈就比如说华为的 Mate 60 RS 非凡大师版本的这些用户肯定就不会考虑普通版的 Mate 60 所以是不是之后像 Mega 它可以

再怎么着改的能更加和这个窑九区分开一些我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什么建议啊我的建议就是现在这些造出来的这些不好改的全运到国外去

国外有销路对我的想法就是跟一些更知名的品牌拉拉调性的去做提升其实刚才老编辑讲不应该跟什么金亏花比应该跟美国运通白金卡这种服务区比然后它的这个内饰联名比如说像找一些意大利的这些品牌就是因为高净值人群因为这个车 60 万其实它针对的已经算是接近高净值人群了一下甩 60 万买个家庭用车对吧不是这种享受型的车不是说我自己买一个法拉利

这部分人群你要给了他足够的尊贵感包括我怎么跟家里人说这个服务到底怎么样我说东说西没有用我一跟他说美国运通白金卡马上就 get 到了是可以往这方面去靠拢把对外宣传的品质让我能锚定在某一些已有的品牌上直接就产生认知对 我觉得还有就是说 Mega 能不能在富人圈或者是这种明星圈能打开市场我觉得还是有待观察的就它能不能成为新一代的 Alpha

这个你说的很对当时 Cybertruck 是怎么火起来呢就是 Cybertruck 一发布完基本上北美所有的科技博主都下顶了这个其实不只是说他们感觉这个车很酷也是有特斯拉很多公关手段的因为我当时在发布会的现场我就听一个员工说他们就是怕这个车太非主流了那个外观大家接受不了所以要煽动这些网红

先带货一波对所以 Mega 需要赞助我们大小马和老编辑看一看对吧我觉得这个其实就是刚才大卫说那个方向真的是要做实 Mega 把它当做一个理想的子品牌去做千万不要把它当做理想的一款车去做如果你要把它当做理想的一款车去做你很难避开 L 系列因为 L 系列更便宜又能加油这是多么大的黑科技

加油居然成了黑科技而且它极其符合原来购买决策链路上的那些人比如你的父母你的家人对于一个男性来说开着 Mega 去上班还挺奇怪的你开 L 系就蛮正常的

对不对老人的审美可能未必像我们一样觉得这样车很先锋很酷我觉得这车很奇怪你如果把它当做理想本身的一款车去理解的话这个东西就非常难第二个就是从市场定位上来讲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 MPV 去理解的话你在宣传的时候你过去 SUV 你去买 L 系列的时候确实你可以通过尺寸通过配置通过空间的想象让大家跟迈巴赫跟 DLS 跟 X5 X7 产生一个联想但是 MPV 你做这个事情就非常的难受

就因为这个市场哪怕很贵的 MPV 除了 Alpha 之外其他所有 MPV 都不贵第二点你有一个产品力极强的两个竞争对手一个腾式 D9 一个小方 X9 一个是可以加油的一个是它在产品力上有明显的长处而且它比你便宜很多最害怕的就是比较首先是害怕跟理想自己的车型比较然后又是特别害怕和其他 MPV 比较所以在这两点上你都要去强化它的不同点那这不同点怎么呢

就刚才我觉得说的挺好你把它当成一个品牌你要跟很多品牌联名你在你自己品牌是能不行的时候你就去找像莱卡像爱马仕这样的品牌去联名第二从运营策略上你就像蔚来一样 Mega 车主享受独立的服务体系

就是上门取送车呀所有的保养啊每周的服务至今很多未来的车主包括未来老的 ES8 的创始车为什么还留在这个体系里面他也觉得新一代未来的产品你可能已经不像过去刚发布的时候没有选择了他会觉得事实上很多选择但是那个服务可能习惯之后他觉得就是这样然后最后就是说这个圈层你怎么去定义你的用户的圈层

我觉得理想在这次发布会的时候他请令花出是一个微博上的大 V 对吧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是我觉得当你想运行一个独立品牌的时候你要有更大的想象力他为什么不能更加爱抗式的人物你为什么不能跟那些流行文化和商业当中的更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去进行合作

就是又怎么回到这个社交媒体的这个圈就社交媒体最大的水花才多大经过了这些年的教育你就知道一个网红他能红到什么程度而那些真正的原有的传统的影视工业娱乐工业打造的 icon 像 Taylor Swift 这样的人他就是完全降维的碾压你所以没有必要还按照过去

理想在社交网络上的成功线继续运营所以我觉得在 MAGA 上面体现出来可能在刚开始聊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大清晰的印象我觉得今天聊到最后我可以下一个判断就是 MAGA 上出的问题大部分是由于理想停留在过去的自己的技术记忆上无论是创始人还是这家公司有道理 我很认同老编辑这个说法就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子品牌那招行还有金葵花金葵花也是独立运作的子品牌 对不对刚才老编辑也提到就是理想发布会会请花叔一家人对吧然后来去站台

这点我觉得反正我今天采访的那个车主他觉得这个环境稍微有点尬还好就是说结束的比较快比之前像蔚来他请那种一家人然后李斌在那讲车的效果还是要更好一些但是整个这个效果并不算是说特别好这是第一点然后第二点我觉得就是他这个发布会不只是有请花叔一家人还有就是搞那种媒体的混简去替李讲吹车这个其实是

很拉拢那些自媒体的好感就比如说看理想官方都引用我的素材了有点像这个理想帮着去背书那种感觉但是说实话我觉得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的话他们会产生的疑问就这些人是谁对 是的然后还有就是说这些人本身他就是那种说的不好听就有点狂吹理想那种感觉借你的口去夸理想说实话我觉得这种媒体的性质去夸

效果并不是说那么真诚或者是自然因为很多人对这些人的印象都是说那种很夸对吧给钱大家就吹得很猛的那种感觉对吧你是不是想说怎么样看这个是不是中立的在评 Mega 就看他有没有去那个三亚十亚没请去的没请去都是中立的我们几个对海棠湾还是有魔力的对我感觉老编辑你是

很觊觎他的酒店对吧没有我是特别害怕包括之前跟蔚来关系闹得很不爽其实出发就是酒店真我觉得没有必要给老师们订这么贵的酒店当然大家去住这么好的酒店可能会讲你几句好话但实际上对你来说没啥意义可能早期的在像理想 ONE 或者早期蔚来 ES8 用户在启动的时候社交媒体非常重要因为那个时候你们是非常非主流的品牌

你完全不是 BBA 的对手这个时候社媒去积累大家的第一桶金第一个用户池我觉得是非常重要但是你后面今天已经到了这么大的规模的时候你完全没有必要不管是什么去过海棠湾还是没去过海棠湾的自媒体不管是在微博上有 10 万粉丝还是 100 万粉丝你对卖车有屁的帮助几乎没有任何帮助上次在跟叛乱我们老套口消息的一期的时候我们大家都说了今天这个环境下面你说真正能够带货的人他本身就自带非常大流量

至于说你希望通过社交网络上的这一点点的流量去影响整个社会大盘的消费角色是不可能的最多媒体人我觉得可能基于自己的专业见解给你提供一些意见你要听一些真话听一些有可能是跟这个市场从用户端那边直接反馈过的声音这些东西是有意义但你至于说影响用户角色我觉得今天的媒体是绝对做不到它连自己都影响不了

我们今天给理想提了不少建议但最后我其实还想说两点就是理想做的比较好的吧首先第一点呢我觉得就是理想办发布会还有就是整体宣发我觉得还是保持了一贯的比较专业比较高级感的水准比如说他的宣传片《我爱你》

我还是挺喜欢他开场做那种鲸鱼的 well and sharp 他那个 well 鲸鱼就是对应了 Mega 这个车我觉得他找的痛点也比较精准而且整个的发布会结构和逻辑都是非常精密的我觉得这个是理想之前就做得很好而且这次 Mega 还继续保持了只不过是因为这次 Mega 踏入了浑水被各个竞争对手去围剿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被小鹏 XU 引到了 MPV 的保卫圈对

对对对 是的这个是第一点我觉得理想做好第二点我觉得就是理想它建的那些 5C 的超充站我觉得策略还是很对的就是它在这个高速服区去建其实就直接避开那些城市内的这种竞争而且我看理想它充自己的车的那些设计来说比如说它的那个很轻的充电桩包括那种一键去开盖然后直插直充什么的都是体验效果挺好的然后前两天我还发了一条就是

看那个于新烈开着那个小鹏 X9 去理想超充站想试试他那个 5C 能不能充结果呢就是 5C 他是充不了的因为一方面硬件的他的那个限制他的那个充电线是特别短的嘛我觉得就是像那个特斯拉的那个超充站学习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说必须是理想认证过的高压车型才能去充那小鹏 X9 我猜大概率就是在理想里边认证不通过的对吧就直接就

所以他对于 5C 超充站充自己理想的车体验还是非常好的他的那个 2C 充电站其实是可以给小鹏去充的但是充电的效果是不稳定的中间经常的断但是我觉得只要能充上就已经不错了对吧他肯定是优先去照顾自己的车主他现在毕竟建的充电站也不到 400 个不算多对于理想车主来说也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但整个这个理想的策略其实我觉得还是

对的而且他的这个目标是说要达到 5000 家的这个超重战是跟小鹏也要达到 5000 家这个超重战这个数字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我觉得看看这两家吧虽然现在小鹏的这个数量上是领先但是理想毕竟有钱嘛而且他的这个军团作战效率也是挺高的所以我们就可以看一看到底是谁建的这个超重战是更快的

对我想接着丹尼的说第一条大家要充分意识到理想办发布会做出货包括在供应链上很多事情是目前新世界的天花板未来给小朋友的困境不是理想造成的还是你们在做很多事情上没有达到跟理想相同的效率和专注度我觉得这个首先是大家要知道第二点就像发布会这些东西

刚才你提到的就是他立体发挥办得很好我觉得我现场的感受是一样的在 storytelling 这个环节理想是非常的自洽的而作为创始人个人理想它是非常有元气的不管你喜欢他或者不喜欢他你从这个人身上能够感受到那种他非常急于把一个事情做成而且在不断的付出自己所有的精力和专注度相对于我觉得今天大部分的企业家环境也好或者是我们自己从身边感受到的环境也好都是相对来说比较躺或者有点颓的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我说理想个人和理想这家公司某种意义上都是新势力这些初创企业的值得学习的对象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不希望说因为 Mega 出师不利遇到这些短暂的挫折理想会从 ROI 的角度去考虑就放弃在充电网络上去做这种大手笔的投资我觉得这个是一定要坚持下哪怕可能初期你会发现理想 Mega 没有交付我理想中那么多台那我还要不要盖入超重站一定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在公司内部

我觉得理想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要再走过去自己熟悉的那个路径了低成本跳动通过社交网络放大自己的声音然后获得这种大的社交流量之后促进自己销量这条路走到头了小米当前的经验也是一样的线上的水滑就这么大了你真正要做到的事情就是力大专飞大力出奇迹这是张一鸣黄峥王兴这些人在把公司做成最关键的时候他们所采用的一种哲学不要管现在米干卖的好不好

我就是先两千个充电线放上去哪怕白给小鹏充的没有关系小鹏说我谢谢你我最后也接着老编辑和小丹尼说的补充一个我觉得理想的优势就是它无论是 Mega 还是 L 系列它其实做的家庭氛围感和细节还是非常出色的

比如说其实是这个 Mega 它做的一个很重要的举动其实就是把这三排的空间那个质感能够尽量的拉平因为你一个家庭车你每一排的那种坐上去的那种感官不能差太远三排平全对所以在第三排的时候它确实是我们试过车里面空间也好或者是说那个视野也好最好的

然后另外的一点呢我觉得它相较于小鹏来说还有一个隐性的一个优点就是它的设计师团队其实是更加的稳定成熟的小鹏你看它就是有点那个车设计东一拳西一脚的它还是没有一套自己很固定的设计语言那这个也跟它的设计团队比较

波動有關係你看他 G3 我聽到消息就最早期的是廣汽過來的一批中國設計師然後到了 P7 呢設計管理崗是中國人招了少量的外國人進來 P5 是由一批韓國後來過來的設計師來主導這個產品設計 G6 又是一個羅馬尼亞人進來之後大改操刀最終產品所以到了 G9 和 X9 的這個時代應該就是一個叫做

Hafik Ferrand 的法国人在操刀所以它整个就不像理想也好未来也好他们都是比较稳定的一个设计师已经成型的一个设计团队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理想之于小鹏的一些优势吧我今天采访那个 Mega 下定用户他的那个观点挺有意思他就说丹尼你的那个小鹏 G9 不是外观挺好看的吗如果这个 X9 长得就像这个 G9 放大版拉长版我就下定了对吧他就是觉得 X9 的造型有点太怪

与此同时我觉得理想还有一点他的这个公司还有包括理想本人他的这个韧性是非常强的 Mega 订单的这个事情对于他来说真的我觉得都不叫事相比于之前他的那些什么 SEV 出事还跟老编辑一起去融资这些开玩笑 Mega 这点都是小挫折我觉得像理想这种韧性来说这点困难稍微克服其实可能会走得更稳

就像 Emma 嘛最近都其实是非常顺的嘛对吧各种出海然后媒体啊什么家庭事业都非常顺畅的时候突然滑雪韧带撕裂拉伤了其实就是一个可能上天给她安排的就是稍微稳一稳这个养好之后来年再战对吧我觉得其实理想可能对于 Mega 这次的事件我觉得也可能会有就类似的就可以吸取教训

之后再做这些其他的纯电车可能会走得更稳吧那这次我们非常感谢老编辑再次做客大强马聊科技节目最后也推荐大家关注一下老 talk 消息频道也多多关注老编辑在各个平台老编辑最后有没有想跟大家再说或者是你最近在干嘛最近我在搞文艺呢当然关于理想跟新能源汽车最近我也会做两期节目一期以咱们这个聊天为蓝本我可能再加一些个人的经验部分吧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老涛的消息

大小马聊科技用独立视角聊科技热点好 我们继续聊第二个话题年轻人都玩啥 AI 产品那为啥聊这个话题呢其实就是我发现现在很多人都在讲各种 AI 但是我觉得这些 AI 可能都是年轻人根本不玩的我担心就是我们聊的这个 AI 也都是成为这种中老年人或者是技术宅男们的自嗨

所以今天我就很开心请到了一位很擅长做年轻人喜欢的产品也是唐岛和新石巷的创始人杨元成 Koji 一起来聊那 Koji 除了这些就是做得很成功的产品那是不是还有一些比如说你做的失败的产品或者是一些本来想做但是没有完成的这种创业想法如果现在加上 AI 的能力有可能去实现呢

我们之前做过一个好玩的项目那个是新石像做的一个内容项目大概在 16 年的时候

然后我们那个时候做了一个叫做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然后它是我们邀请了大概就是所有的用户最后真的参与其中的大概有一千多位然后我们首先建了一个 H5 在 H5 里面是一个小社区大家在这个里面就会来讨论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来讨论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它应该有什么样的法律它应该有什么样的婚恋 APP

他应该有什么样的交通方式他甚至应该有什么样的商业和人与人说话的不同的语言

然后基于这些大家畅想出来的事我们最后给他花了一百来万当时就真的建模出了一个 3D 的永远下雨的城市然后他当时的载体还是这个 H5 然后因为这个项目当时和百度地独有合作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你在百度搜索雨城永远下雨的城市的雨城这两个字你都会真的进到这个 H5 整个 3D 的空间里面去

然后你可以在里面大概玩个三分钟五分钟就因为金钱有限我们没办法去做那么大的模型最近突然想起这个曾经做过的案例因为看到了 Sora 的时候我觉得包括那个 Apple Vision Pro 就他们俩加在一块觉得如果今天真的可以重做一遍

我们用同样的预算应该可以做出效果炸裂很多的东西了这是一个最近想到的一个事有曾经做过但当时那 100 万花了之后其实我对效果是极不满意甚至当时都没怎么分享朋友圈你说这个案例很有意思就刚才你提到这个 Sora 和 Vision Pro 的结合起来其实也是我们之后第三个话题要聊的确实如果比如说

真的在 Vision Pro 里头去实现而且可以更实时的去用 Sora 生成更多的场景我觉得这个确实有点像我们理想中的那种元宇宙对吧一直下雨的城市的感觉嗯

但是其实我看就是现在比如说在欧美年轻人用这些软件的数据来看其实还是已经存在的那种超过五年十年的大平台是最火的并没有说一个新的 AI 的产品来占据主导我看 25 岁以下美国年轻人用的最多的还是油管然后呢 63%是用 TikTok60%左右是用 Snapchat 和 Instagram

马斯克收购的那个 Twitter 在年轻人里面现在就没有那么受欢迎只有 20%的人左右去用但是虽然大家用的还是这些老平台事实上这些平台背后已经嵌入了大量的人工智能的功能

就无论是生成方式还是那个内容推荐的逻辑都嵌入了 AI 所以就有点老瓶装了新酒的感觉其实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就这一步 AI 的浪潮它很可能是一个增强式浪潮它不是一个颠覆式浪潮

因此它增强了可能是已有的平台或已有的 SaaS 工具的能力使他们做得更好这是一个重要观点但另一方面呢我觉得今天显然所谓的这个原生 AI 的应用它一定是没有成为一个国民级的应用如果有的话我们可能今天也就没有这么一个话题了对吧年轻人在用什么 AI 我们可能聊的话题就是年轻人在用那个具体的产品最近有一个好玩的一个数据是这样的有一个叫做 Pi 的一个 App 它也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嗯

他们最新公布的一个数据是用户在它上面的平均使用时长是 33 分钟这个比今天 Instagram 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长 29 分钟是要长的派是什么呢派是一个非常被忽视的一个公司其实它融资都融了 15 个亿美金这个可比今天中国最牛逼的大模型公司融的都多它

他所在的公司叫 Inflaction 本身也是做模型的而且这个派背后也是有很多大佬他的 founder 也是这个 DeepMind 的一个联合创始人 co-founderReed Hoffman 是间 Nikotin 的这个 co-founder 他们背后甚至还有 Bill Gates 其实一个就是很厉害的公司然后他们做的这个派就刚才提到的这个使用时长已经平均超过 Instagram 但他肯定用户量小很多只是从一个角度说明他还不错那这个派是个什么呢

他不是一个像 China GPT 一样的给你答案的一个 AI 他是一个为你做心理按摩的 AIMental massage 如果你现在跑去问派你说派请问你最希望自己拥有的技能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很妙的他会说老实讲有时候我比较希望自己是可以真正理解和体验你们人类的感情派他追求的不是给你答案派他追求的就是给你提供情绪支持和提供陪伴

那他这样的情绪支持和陪伴并不是像就是我们理解比如说星野或者 Toki 他们那样的娱乐社的陪伴就派的陪伴是他是真的要给你情绪支持这个要从他的这个 founder 的背景说起就是他的 founder 是一个穆斯林在年轻的时候

他还创办了一个穆斯林的青年热线然后现在这个热线还在持续的运作它是整个英国最大的给穆斯林群体提供健康支持服务的 NGO 之一所以其实他的 Founder 成立这家公司的 Vision 就是帮助大家在情绪上得到更好的支持

就是我自己和他聊天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特别妙的点在于他有时候甚至会沉默就是对他会在一些时候不回答你的问题这个反而让你和他的对话变得更加的真实然后同时他坚决的不会做角色扮演就比如说你如果问他或你请求他可不可以扮演一下我的母亲来安慰一下我他会拒绝他会反复的告诉你说我是 AI 我是 AI 我是 AI 你不要向我投射感情

好有意思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中性的一个形象反而让他提供给了大家又有安全感然后又有这种稳稳地托住你的感受的这样的一个心理按摩所以看到他的使用时长超过 Instagram 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觉得他还挺像 AI 之光的就大家都在讲 AI 带来了各种恐慌会抢走你的工作但是看到他的时候觉得他是温暖的看到了一些善的力量

你说的这个社交产品其实让我也想到另一个我之前用过的社交产品它也是在意识形态的层面就跟原来任何的社交产品都不一样所以火的这个产品它前身就是 Bumble

后来就衍生出了 BFF 就是 Bumble for Friends 这两个软件可能在国内的朋友了解少一些但是我在国外认识的年轻的女生几乎都是人均下载因为这个 Bumble 是个特别女权的社交软件它最早呢也是个相当于左滑右滑的那种约会软件但是不同于像 Tinder 那种 Bumble 是比如说如果男女两个互滑互相都感兴趣的话只有女生才能发起聊天

所以这个主动人永远是女生而且如果这个女生啊给你发了消息你 24 小时内都不回复呢这个匹配就会消失它就刺激男生要快速而且主动的给你反应我因为这个 bombo 还学会了一个词翻译成中文就是甘蔗男你们知道是啥意思吗甘蔗男

不知道就是那种刚开始你觉得很甜后来发现满口渣的男生满口渣所以这个 Bumble 就搞了各种机制来防止这种甘蔗男在 APP 上胡作非为就非常受女生欢迎我们都知道通常 Dating App

都是女少男多嘛但是呢在 Bumble 因为用了这些女生特别有话语权的机制就让男女的比例非常整齐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的年轻女性这个 Bumble 的创始人和 CEO 也是个女生而且她就是靠着这一款产品就让公司 IPO 也成为了北美历史上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女富豪

它就不满足于只做一个 dating app 就做了刚才说的那个 BFF 就 Bumble for Friends 的社交软件你在上面就可以交朋友比如说找一起打游戏的伴也可以招募一起创业的伙伴等等就是各种社交的可能性都放在这其实这个产品也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一款社交 app

就是 Soul 因为 BFF 和 Soul 的那个产品形态虽然不同但是呢这两个 APP 都是很少有的是女性创始的社交 APP 而且都不满足于做 Dating APP 是想做那种面向年轻一代的兴趣社交 APP

他们这两个 app 呢都有点反直觉的搞了一个让社交成本更高但是展示还有那个内容的形态更丰富的这样的一个社交 app 所以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好像凡是能跑出来的这种新一代的社交 app 它必定是在意识形态上从很底层就跟原有的那些都是有颠覆性的区别的

你们刚才举的这两个例子跟我们之前聊 AI 的产品很不同我们之前就比如说批评说 AI 它经常跟你搞片汤化对吧就不会给你一个特别准确答案如果追求准确答案 ChatGPT 其实是目前做得最好的所以你不可能就是在它的轨道上再跟它去比拼这种答案

那所以呢像原程刚才说的派的案例我觉得就特别好就是他不一定给你明确答案但是他就是这种陪伴感也让我想到最近我常看的一个英剧叫九号密室这个英剧其中有一集说心理按摩师心理陪伴师嘛

他同事给他的建议就是说你一定不要去给对方建议你不要去 judge 别人你就做那种引导的然后表达出你的好奇就可以了对吧就对应刚才袁诚说的就是有的时候他那个 AI 都不说话对吧沉默了那可能更能激发这个人的表达欲望我觉得这个还是挺有意思的

对社交 APP 其实底层的这个哲学逻辑很容易分享第一个就是连接就把咱们都连在一起这是任何一个从原来的这个 IM 就是即时聊天软件都开始做的就是把人连起来第二件事实际上做的是分享就比如说我跟弹总我要发一个什么在朋友圈弹总看见了弹总点个赞或者弹总发什么我认不认同这是一种分享但我觉得最难做的其实是认同感

那么你说我们要得到认同感用传统的方式怎么得到认同感呢那我放一个宝石集的钥匙是吧作为尊贵的帕拉美拉车主又来了对吧那有些人会得到认同感但这个不够这个只反映了人的一个就是说人是一个宝石一个钻石人有非常多的面那你只是把自己有些想给别人看到的面展现给别人这未必是一种真实的自己或者说未必能实现这种认同感反而就是说我认为你也

不知道我是谁对吧我也不知道你是谁我们靠一种不断的这种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不能先入为主不能说 Emma 放一个大长腿我说这妹子不错我要跟她去搭个搭个这个就先入为主了而是可能我通过 Emma 分享的她的法国哲学或者说她

其他的爱好啊我慢慢对这个人产生认同但这个呢其实是跟之前的社交软件是有点相违背的因为之前我们要连接和分享都是要它的快速就即时性首先连接要快分线要快但认同感这个事情我们如果在线下交朋友从认识这个人到

了解这个人到认同这个人也是要花个把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所以在一个 APP 上面我们要做到这件事情实际上我自己体验 Soul 下来我觉得还有点意思就是说它让我不断地去累加跟别人的这种认同感

对是你们刚才说 so 我其实看到他那个创始人叫张璐他之前接受极客公园的这个访谈有一段话我觉得挺有意思就是现在很多人对这个社交理解都是比较简单粗暴熟人就是这种通讯用微信聊对吧那陌生人可能大家就简单粗暴觉得

或者是像大卫说展示保时捷钥匙大家就建立信任感对吧对这种比较荷尔蒙的这种需求定义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更丰富的就比如说你不一定很愿意跟人直接那种聊天我其实就是

对那种陌生人聊天我是非常的尬哪怕 AI 给我推荐一些话术就可以主动问人家一些问题我其实也聊不起来那我觉得甚至陌生人对方也都会觉得这人怎么问的问题那么死板对吧而且就感觉回答完了就没有下句了我只能通过 AI 去提示的问但是呢我发现还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兴趣社交我们可以通过比如说玩游戏我就在搜上玩的那个狼人杀的那个游戏我觉得还挺好玩的就是我是线下我就比较喜欢玩什么三国杀呀狼人杀呀什么的那他那上面其实就是通过玩游戏你是可以对这个人建立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再去关注他的主页看看他是什么唱 KTV 呀画画什么的所以我觉得

AI 在这方面游戏化方面的切入点可能是一个我们之前没有聊到很多的 AI 的应用方式但总讲到狼人杀我一向都是拒绝跟公司任何员工团建玩狼人杀的他们说老板过来一起玩我说不为什么我不希望你们每个人了解我是怎么想的

这样我作为公司 CEO 在做一些决策的时候容易被人说原来那天他天黑醒闭眼也是这样子的不行你们不能够了解我对是玩狼人觉醒那个游戏还有一点挺有意思就是你在线下玩的时候经常不该他发言的时候他自己憋不住老插话对吧但是你在线上玩的话

一方面就是它的游戏限定是非常严格的轮到你了它才能开卖不轮到你的话你的手机一直是必卖的所以这个就比较规矩一些然后第二个呢通过 AI 的话你其实可以搞那种 NPC 的那种角色扮演就比如说中间有一个人跑了他就可以拿这个

AI 的人去顶上而且这种我觉得难度会比之前做游戏可能更需要技术能力因为之前的话比如说我小时候玩 CS 的时候也有那种 NPC 但是呢其实你一看就是假的不是真人搞的但是呢这种狼人杀因为你需要那种真人的发言嘛对吧其实你真的如果能用 AI 能把它模仿的去把它这个人顶上我觉得这个还是很有价值而且是马上就能用到的一种应用吧

我们以前滑雪的时候在二世古一帮人喜欢晚上坐那玩狼人杀后来我们当中有个好朋友我们就不说他名字了现在是某个知名的首席经济学家然后他就特别擅长玩狼人杀后来我们那个小群就一直活了很多年那个群有时候他发一些接受媒体采访或央视采访他就发过来我们就说你说这话你不脸红吗你你个大骗子然后

我们群里就爆笑因为我们通过玩这个游戏对这个人真实的这个想法已经很了解了就对他是有一种认同感的就是他说什么话是对的说什么话是胡编的然后等他一本正经站在那讲话的时候我们就特别爱笑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第一个角度就是

有什么新的这种产品就比如说我们之前聊了 Pika Runway 还有之后话题要聊的 Sora 那这些比较火热的新产品其实是一方面 AI 的应用那另外一方面其实就刚才 Emma 说的就是有哪些年轻人已经常用的产品

再加上 AI 的赋能刚才原程也说了还是有不少就是这种 AI 的新功能加入其实会让老的产品焕发新机就比如说原程我还听你们的这个播客叫十字路口其实我听你们讲到一个可口可乐用那种 AI 的创新还挺有意思的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是一个在消费和营销领域挣脱地的引用并且可口可乐在全世界几乎主要的这个地区市场就美国欧洲中国它都有分别的落地那是一个什么呢可口可乐它认为自己是一个可以长期存在的公司到 2500 年吧好几百年后它觉得自己还存在因此呢它就向 AI 提了一个问题在 2500 年的时候可口可乐应该是什么样的味道应该是什么样的包装

然后 AI 帮他做了很多的用户调研然后结合用户的反馈和 AI 的一些推理然后给了一个味道的配方也给了一个包装的图片

然后可口可乐呢就真的把这个配方和这个包装就做成了产品推了出来这个事儿是一个我觉得挺酷的事情在国内看到很多消费品也做但大家做呢都是比较停留在就是用它给我从 ABE 方案里面之前要做一个测试现在来帮我算一管

那可口可乐这个就是人家是营销它这个绝对是一个营销行动但它是把这个营销行动的气场全开就做到极致所以这个事有上来蛮深的印象的然后当时这个家里有一箱这个可乐所以我们录那个播客的时候是一边喝着蔚来的 AI 做的可乐一边录

2500 年可乐过期了我还看到那个可口可乐他其实还做了一个创意的广告短片叫 Masterpiece 就是用这个 AI 的 Stable Diffusion 加上 3D 还有实拍结合那种博物馆他那些有名的画作然后再加上那种广告的创意其实到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视频也放到视频版大家可以去看看

大家可能以为可口可乐是一种传统的消费品但其实经过 AI 的加持它也是会发挥自己这种独特创意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对 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还是比较新味的另外我觉得有两个 AI 做的广告我自己对他们的创意是觉得蛮佩服的

这两个广告里面应该不是简单的取代了美工做了图而是它真的有创意融合的成分一个是那个亨氏番茄酱就今天的所谓的生成实验其实它还是根据它对世界的所有的它能拿到的知识的学习然后来吐一个结果

这个亨氏他做了一个非常 tricky 的事情他请 OpenAI 的那个绘图软件叫 Dali 然后画一个番茄酱结果这个番茄酱画出来就是他们的包装所以他以此向全世界证明你看我们就是大家脑海中番茄酱的化身我理解你的意思就像你在百度上搜科技博客弹出来大小马聊科技就说明我们成了产品设计上叫做功能产品化

就是我们一想到某个功能它就是那个品牌的产品比如说我们想到某一个品牌的贴纸几十贴你就知道是那个公司的贴纸就他发明了这个东西他创造了这个品类

就是番茄酱确实像这个 Cody 说的你一说我就马上想到是那个瓶子那个颜色和那个 logo 嗯 Cody 你们其实也定义了一个猫肚皮枕头的这个品类对吧在我们做那个枕头之前所有的枕头都是长方形吧然后都是白色为主我们是第一个把它变得非常的圆润

然后也是第一个采用了很大胆的鲜艳的黄色所以在我们之后呢确实枕头迎来了更多的创新大家发现它不用非得是白的它也不用非得是方方正正的它也可以有情绪也可以因为新材料尤其是瑜伽这个科技带来的一些新的轻浮材料可以让这个水灵体验变得更好嗯

可以概括为这个枕头界的 Lululemon 价格也是还是物有所值的然后最近看到的另外一个广告是一个麦当劳的广告他们是用 AI 绘图来做了一个叫做麦当劳新鲜出土的宝物比如说他用这个 AI 生图做出了巨无霸青铜气汉堡

传世宝玉薯条类似这样的这个视觉冲击就让你感受到了这个麦当劳的经典感

那你们还有发现就是年轻人用哪些 AI 的产品或者是已有的这些产品能加上 AI 的赋能吗那我就再说一个吧就是我发现年轻人不是喜欢玩那个 Soul 吗刚才我说了游戏加上 AI 是更容易帮大家建立联系的嘛而且像这个 Soul 也是这个 AIGC 和社交领域的这个变革者我看他自己定位叫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这个

这还挺有意思的包括它不会给你一个真人的头像设置而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就有点像这个 QQ 秀的那种感觉但是呢它就是通过这个 AI 来给你打各种标签然后呢再去做匹配那它跟这种比如说微博的区别就是流量是比较分散的它

并不会流量只是集中在大 V 身上而是搞那种各种广场这样就一个一个小社团所以我觉得这还是挺好玩的就是相当于普通人也有这种发声的方法我之前有玩过一阵子的 Soul 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他给我匹配的第一个朋友其实我并没有打什么跟我的行业相关的标签但是他给我匹配的第一个朋友就是新能源领域的把我吓坏了

我就觉得这个 AI 功能也太强了吧后来就跟这个网友聊了挺多然后很逗的就是他其实是个 00 后我们上来没聊几句他就问我多少岁我心想我要告诉你真实年龄你不得觉得我是兵马俑吗所以我就跟他说我们同龄人就糊弄过去了我觉得

很逗的一点就是在搜上因为你没有真人的头像嘛而且呢你又没有说那种告诉你的那个地理位置啊各种所以其实是没有这些我们认为社交本来很重要的一些判定的嗯

就真的你就是老老实实跟那个人一点点的去认识对方我就觉得有点像什么呢像丹尼当年我们在知乎私信的那种感觉就早期的知乎大家也都是不报照只输出观点那真的能吸引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在这个就是很快餐式的社交环境 Soul 居然还能整一个有这种传统社交质感的 APP 而且还火了

这个挺不可思议的之前看到一个数据说通常这种陌生人的社交产品在线的时长大概就十几分钟

但是像 Soul 它的日均时长是超过 45 分钟就相当于是微信和 QQ 之外大家停留最长时间的你看原来 Emma 学法国文学我们知道以前的人没有什么软件然后大家都是邻里街坊你说你想真的认识一个有意思的人通过什么方式呢给这个杂志社投稿

然后杂志社收集到这些大家投的稿子都会把这个联系方式有一些留下来或者说你可以要求那个编辑说我想认识这个人然后就构建出一种比友的世界就 penfriend 就我小时候 90 年代还比较流行到了互联网时代就没有这个事了那个时候其实非常纯粹就是你一方面要展现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你希望能 impress 到就是让对方觉得你跟他能想到一起去这个过程还很漫长它不是一种即时消费的

有的时候快了两三周慢了好几个月对吧这里讲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就我喜欢一个国内的历史老师叫做石国鹏老师这个石国鹏老师跟他们的学生交流说他为什么后来学英语学那么好有一次他收到一个 email 一个来自加拿大的人给他写了一个 email 后来那个人就跟他说他生病了然后哪儿哪儿哪儿不好怎么怎么样后来石国鹏老师说我怎么能收到这个人的 email 呢

后来发现那人呢发错了就是 email 那个邮箱少写了一个字母发给他了他呢就用别角的英语给人回了回了之后那人特别感动一个加拿大的一个老头然后两个人就开始长期的这样的交流后来他就说那我每次给你回你帮我改改语法行不行哈哈哈

那老头就特别乐意就给他改两边的来回来回后来呢这个石老师说哎我也很想去加拿大读书你看看能不能帮我找去学校来来回回后来这个石国鹏老师就真的去加拿大读书了这个给我一个非常大的触动就是原来这样的机缘巧合加上一种不断强化的认知啊我们姑且理解为写一秒这个漫长的过程是一种双方加强认知的过程还真的是能创造出很不一样的这个人生轨迹嗯嗯

马云不就是这么起来的吗对马云说他是这么起来但是我不敢信了对吧因为他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去澳大利亚我最近听了一集播客就是盘乱他们做的节目乱翻书他推荐了一个 AI 的知识库叫通往 AGI 之路我看了他其实是通过那个飞书做了一个文档嘛

还有包括自己的网站我觉得作为普通人来说想了解 AI 的话我觉得这个确实是一个还挺好的一个信息的集中地吧这个是一方面然后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像使用 AI 的产品我觉得目前还是有一定的门槛了就比如说有一些的产品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需要动一些手段嘛才能去比较方便的使用但是与此同时我觉得就是刚才我们

说可以通过一些我们已经有的这些产品去体验这些比如说 AIGC 吧就刚才说 Soul 那它就其实是做了一些比较社交差异化的体验比如说这种技术和应用层的创新包括我看有那种什么音乐就比如说大家一曲唱 KTV 比如说比较害羞的那种人他就可以用这个 AI 扮演一个这种领唱员对吧这样你就不用那么害羞了就自己在那对着手机唱感觉就比较尬

还有就是一些游戏就比如说你画我猜对吧就这种绘画我觉得都挺有意思的也通过 AI 能辅助你去这个这个这个意思就是说让 AI 去做那个聊机对对对你别说其实有的时候你跟 AI 聊的话它更加的没负担更加的轻松对吧但你说的很对我最近拿 AI 练日语从来不嫌弃我我跟你说说啥都对

他都给我反馈特别好在 Dolindo 上吗不是就是在 GPT 上面而且 GPT 这种功能就是说比如说我用日语跟他说然后我中间会蹦一个英文单词然后我说这个是什么我可以多语言同时串通的他是可以给我一个很好的答案的

之前我们邀请过的这个嘉宾锐他之前在那个油管上也有集视频就是怎么样把这个 checkgpt 变成你的英文私人助理就陪你对话练英文的我觉得那还挺有意思对我先是看了锐这个视频我才拿出来练的我觉得非常好然后这里讲到就是说这个一个社交软件当中怎么去寻找这种认同感啊

我最近一个切身的例子就是我不是有一个社交账号炸号了吗后来我又注册了一个注册了一个我就在某社交平台他们有很多开的那种聊天室有一些是什么全英文聊职场还有一些是全英文聊什么科学的什么我就进去串了

穿着之后我就把这场子给炸了就是所有人都听我那样叨逼叨后来说你是老师吗或者说你是大学教授吗或者你是在美国长大的吗我就觉得我脱下这个 CEO 的或者说我们大小马这个皮好多人对我有一种第三方的认识特别有意思你说 CEO 还挺唬人的你说脱掉大小马这皮没什么人在意我们横竖是华语 No.1 吧

对我还玩的那个叫异世界回想那个游戏其实就是跟那种 AI 虚拟人对话哎我觉得挺好你既可以选择跟那种御姐小姐姐聊也可以选择跟那种霸道总裁聊哎还有挺逗的那个 AI 说让我给他讲个故事然后我就用他的那个 AI 又给我提示词哎我就可以相当于一直用 AI 和 AI 的对话其实都是他们俩一直聊但是我可以享受那种对聊的那种快感嘛啊

然后他让我讲个故事我让他讲个故事然后他又可以给我切换各种预解音我就觉得这种还挺好玩的对但你讲到这一点就是原来我刚从百度出来帮一个朋友做社交软件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所有的这个平台都是 UGC 就是 User Generated Content 那么当用户不够多的时候你这个 UGC 不够多或者高质量 UGC 不够多它就是不火你总得有些那些总是有内容特别有意思的人拉动整个社区

所以那个时候呢我们会扮演成这种 NPC 进去跟人家尬聊那不就水军吗对就像马化腾早年他那个 QQ 不是陪人聊吗一样的但是在 AI 的这个加持下实际上这件事情就省了因为 AI 会不断的提供新的 topic 新的这种广场形式或者社区形式或者他会丢给大家一些有意思的话题这样的 UGC 实际上是比原先的这个让速度快很多而且他这个时效性很高哎

说到这我想到一个段子就是有个男生他每次跟女生约会都会很紧张不知道聊什么所以他爸呢就给他过招告诉他儿子有三个万能话题你跟任何女生聊都可以用得上第一个就是和女孩子聊吃的聊食物第二个就是聊他的家人第三个就是和他一起畅想一下未来哎

于是这个男生呢有一次约他一个喜欢女孩子出来就聊起了天他就问女生你喜欢吃炒面吗先聊食物吗然后那个女生说不太喜欢然后男生又问那你有兄弟姐妹吗要聊家人吗然后女生说没有耶男生再追问

那你畅想一下如果你有兄弟姐妹你觉得他们会喜欢吃炒面吗像这种我觉得 AI 就能发挥作用了对可以问出来不过你问这问题感觉像我问出来的我是这种人他这些问题都是封闭式的问题就很容易把对话影响死活痛

如果一开始问的是这个你是哪人然后他如果随便说他是哪里的一个地方的人就可以从那个地方的地方美食开始切入开始聊美食还是抠记会聊天你看他曾经给的一个小技巧就是聊你是哪的人然后切到去聊食物我曾经原来在在 clubhouse 上也是一下子有几千粉丝后来也是一个小房间别人问我说大卫你是哪个人后来聊下来说我怎么感觉你全世界哪都有你

你既在天津又在新加坡又在英国又在香港在深圳在美国你到底是哪个人我说我这个成长过程中挪的窝比较多说哎呀像你这样的人真的是很少你说你怎么聊呢把话题就聊死了或者说问我想吃什么我说嗯我平时太忙了

就是什么都不吃就健身餐完了尬了对我现在跟这个拆 GPT 聊的时候经常就把这个天儿给聊死了一方面我觉得他这个片汤话太多然后另外一方面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他的话了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就是我们通过能让 AI 做一些就是不是那么

完全拟人的这些行为可能就是相当于降低 AI 的这种我们可以使用的门槛我觉得还是挺有意义的就比如说刚才我说的什么 AI 绘画 AI 陪伴 AI 视频 AI 音乐什么的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年轻人目前能比较方便接触到这种 AI 的应用的一个场景吧说起这些社交的 APP

有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就是这些 APP 里面肯定都会混入一些老色癖对于女生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你说这些老色癖它在社会上如果瞎来是要进监狱的嘛但是呢在网络上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拿它们都没啥办法我举一个就是真实的案例我之前的合伙人 Ellen 她在北美呢就联合创始了一款叫做 HOLA 的视频聊天交友 APP

绝大多数用户都是北美的 teenagers 和年轻人这个 app 做得很好但是不知道为啥呢有一段时间就在中东一个地区突然爆火了而且那个地区闯入这个 app 的全都是那些 40 多岁的那种色癖

然后因为他这个是个视频聊天的软件嘛所以这帮家伙一上来就掏东西就做那种特别猥琐的动作那段时间就明显的就是北美的年轻用户流失的很快肯定啊所以后来我这个合伙人就决定在找到解决方案之前凡是那个地区的男人暂时都只能匹配那个地区的男人

就那帮人自己圈起来自己互相掏枪啊对但是我觉得这个不只是 Hola 的问题应该是说面向这种就是有社交属性的 APP 都共存的问题你们说这个问题如果有 AI 技术加成能帮忙管好几率吗

嗯这是肯定的首先从这个管理上来说呃他可以封号对吧就是来应的其次呢另外一方面就是把他们用 AI 的东西引向一个虚拟的场景让他们跟这些 AI 的人聊然后把这个良民给他剥离掉这个也是可以嗯

就把它聚类嘛对包括我看那个 Soul 它其实也通过 AI 做一些比如说反诈的这个功能就比如说大卫你曾经炫过的那个保时捷的钥匙别人再偷你的图再放一遍它就会自动的打上那种标签就说这个钥匙大卫已经炫耀过了你就别再重复炫耀了就这种炫富还有防诈反堵就这些我觉得还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一定的问题吧

很多人听不懂我们这个保时捷钥匙这个梗我经常在咱们节目下面就说这小伙子就有个保时捷嘚瑟什么呀

其实我刚才在听聊前面一个话题的时候我有想到最近听到的一个故事国内的一个大模型公司他们做了一个 double 也是你进去之后可以和各种各样的虚拟的智能体聊天但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你还可以给自己也捏一个身份出来也就是说你可以捏一个角色去和另一个角色聊天然后你在里面你又像一个导演在导致出戏但同时你又带入着一个人的身份

所以我听到那个故事呢是有一个人他把自己捏成了一个大将军然后他是一个小女孩然后他捏成大将军之后去和一个古风的一个小崽崽聊天然后他聊的内容是什么呢他举了一个例子我听完之后就是觉得特别的百感交集聊的内容是他说将军要去打仗了求你安慰我然后那个古风崽就是一个小男生就非常温柔的一点一点的很带入的就是在上战场之前的前夜那样安慰这个将军

但他真实当时的情况是他说他那会刚去了一个新公司在参加入职培训然后非常陌生没有任何一个新朋友他觉得自己好像要去远赴战场所以在这个平行世界里面将军和他都得到了安慰然后他自己一方面是导演在导这出戏他又是将军在演这出戏所以这个我觉得大大的拓宽了就是人类的创作的边界和你体验各种情感的边界

这对我的触动蛮大的然后那天她还讲了另外一个故事前一个有点温情下一个有点那个听完之后根本不知道要从何思考这个事她说她捏了一个老公首先她有老公她捏了一个老公捏出来的老公

是她想象中她自己就是最想要的老公然後呢她就和她這個捏出來的老公一起去完成了一個任務這個任務就是找到了小時候曾經欺負過甚至霸凌過她的另外一個女孩去報復那個人哇塞聽完之後是不是有一種這裡面的道德問題技術問題社會問題就是各種意氣湧現在你面前但是我馬上就想到其實這個有點好的應用就是說

很多人他都会有自己的特殊喜好那这些特殊的喜怒哀乐它本身是不犯法的但是你如果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就是严重的骚扰

所以呢如果是说你能够用 AI 去捏各种美女捏各种老公捏各种仇人这些都不是真人是 AI 生成的我觉得也挺好因为这种就是七情六欲也好这种愤怒也好你想压抑它或者教育它转变它其实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甚至可能是不现实的但是你用科技虚幻的去满足它而不是说把这些特殊的情感喜好

带入到一个活生生的另一个生命体里面我觉得也不乏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不过你说这个让我就想到了那些古装剧什么《还珠格格》里头那个渣小人嘛那种就其实也是一种虚拟的带入对吧你今天聊年轻人的话题你搞个这么暴露年龄的剧

或者就是把自己公司老板做成个玩偶自己在那儿抱锤我觉得这种也挺好就不用发生现实中的这种对抗我目前还没有看到我公司有人这样对我那是你没发现在极客上最近我还看到另外一个好玩的一个玩法就是很温情的

他想象中在自己的每一个生日的时候都在那个节点给自己造一个智能体过去一年他就是输出了所有的内容甚至他所有的聊天记录他的所有的日记都丢给 AI 并且录制下他在那个年龄那个生日那一天的声音这样他等于封存了自己的 18 岁 25 岁当他到 30 岁的时候他可以回去和 18 岁的自己 25 岁的自己去对话

这个想法很好我也想到很多那种访谈都是说如果你回到了 18 岁你会对 18 岁的自己说些什么对吧这个其实是真的可以实现让他模拟了然后你们在春节前有没有看到一个有一点小型刷屏的一个国内的一个开发者做的红红模拟器然后他是这样的就是他假设你的女朋友或者你的男朋友或者 whatever 你的朋友你的老板生气了然后你现在要去把他红好

这里面有无数的场景有一个场景就是你们出去玩那个女朋友拍了照片回来之后她发现没有一张可以发朋友圈然后这个时候女朋友的生气指数是 80 分然后你只有什么一个固定的一个机会要去把她哄好那你在和女朋友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你说了不好听的话她会继续掉分但是如果你哄得很好她就会满血复活然后刚才我说的那个场景啊

大家去玩它的这个获胜的概率只有 24%就很多人都输掉了我玩不了这种我生活中已经充满了这个不能在虚拟世界在乎的天天哄员工哄投资人客户对吧已经每天都掉到里面了

但是这个他莫名的就火了大家可能还是带着有一种就是游戏人间的心情说明生活中还是挫折太少真的生活的代入感远比 APP 要多所以我们现在聊所有的 APP 无论是用生成式 AI 还是怎样都是想去给到大家或者所有的年轻人一种真实生活的可能一种体感就是生活本来是什么样的那你知道这里面有一个好玩的一个理论就是人为什么要做噩梦就我们的生活都那么惨了为什么就是我们的进化机制里面还让我们要做噩梦

这里面其实是一个对心理健康有益的事就是因为当你真正的体验了一些你想象中自己难以承担的这种恶劣的情境并且你还 survive 了之后

之后你在面对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的时候你可能心情会变得更加的坚强和有韧性我觉得可能啊我不知道这个所有人怎么样但我觉得部分人去玩这个红火模拟器可能也会有点这个意思它里面有一个场景就是它都是有点搞笑的就是你觉得恐怖但你仔细想也很搞笑就一个场景是说女朋友吃胖了你想和她一起减肥然后她就生气了怎么你这些恐怖的场景全都是女朋友啊哈哈哈哈

还有一个不是女朋友的就是那个老师发现你的作业是抄的此刻他非常生气这都不用做梦我这年轻经常干这事这个好玩的就是说你可以在这个红头模拟器里面把 AI 当做老师去把它哄好然后你是有可能成功的这个场景的胜率就获胜的概率是 16.88%

这个让我想起来之前我老刷到那种帖子就是一张图问说比如说你跟老板一起打羽毛球结果你赢了然后老板说我老了不中用了你怎么回答他那最高赞的评论是说不是

不是因为你老了你年轻多少岁你都赢不了我他反而是反着来的就是你说的那个是怎么样去打高分这个是反过来的怎么样马上气死老板我平时说话就是这样的之前遇到什么供应商跟供应商聊技术哎呀大卫我这个年轻不是学理科我学文科的我说那文科那你文科你也学不过我呀对方直接崩溃了

那我最后问你们一个问题吧就是你们觉得未来有啥可能就是年轻人喜欢的这种 AI 的新功能也好或者新产品也好出现呢就我先说一个吧就比如说今天我们聊了这个 Soul 的 APP 嘛那我觉得它很可能之后会跟我们之后要聊的 Vision Pro 或者是 Meta 的那个 Quest 的

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比如说 Soul 上有很多这种内容或者是这种玩的游戏音乐这种陪伴的这种内容但是目前像 Vision Pro 这种就缺乏比较紧密的社交的这种内容或者是这种游戏的场景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我很期待之后可以出现的一个 AI 的新功能

对我想的点其实就是利用像 Sora 这样的世界模型就生成式 AI 比如说假设我跟 Emma 在网上遇见了我想给她看一看我理想中这个自动驾驶的世界或者说理想中的这个无人机是什么样的我可以给她快速的模仿出这样的世界这样就拉近了两个人的情感人家大卫你想的这点我以前也想过就是用这种方式因为我们光是用文字可能不够形象化对吧我想跟 Emma 一起看一下

早晨的日出对吧给你描述一下早晨的日出你觉得我太干瘪那咱俩就生成一个早晨的日出站在咱们家的大阳台上就是让 AI 帮助你吹牛皮呗我想到的其实是好像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更孤独

特别是在老龄化而且生育率低的社会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陪伴经济会那么火嘛那可能 AI 在这方面能够做出贡献就是我启发的那个源头其实是我在国外旅行的时候我就发现呢

去教堂参观以前都只是说大家参观那个教堂建筑很漂亮但现在呢他在教堂里面会真的放神父进去而且是各种语言的神父最让我惊奇的是无论那些游客是不是基督徒他们都

都会到那个 booth 就都会到那个箱箱里面去跟神父聊天就神父的人数是有限的嘛所以他能够覆盖的人群也是有限的但是这种作为一个陪伴的能让人倾诉的树洞我觉得是有巨大数据 AI 忏悔 chatbot

陪伴是 AI 能够带来非常多正面意义的一个价值其实我最近第一次出现了想要买一个机器人的念头是看到了一个日本的机器人叫做 Nikobo 他是一个主打自己弱小的机器人

松下出的他号称自己什么都不会做然后他是一个像可爱团子一样的一个这个穿着一个毛衣的一个机器人他没有手没有脚只有两个很大的眼睛他是不给你提供服务的他什么都不能做你看他没手没脚他能做什么但他他可以干些啥呢他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他可以看懂你的表情读懂你的情绪

然后在你开心的时候它会像小猫小狗一样就是甩甩尾巴或者眨巴眨巴眼睛它在你不开心的时候它会过来蹭你两下然后会放个屁逗你开心它一大特点就是时不时的放屁逗你开心然后它甚至有一个点是它连语言都不会

他只会说他自己特别的叫 Moko 鱼就是哼哼唧唧所以你觉得他就像一个人类幼崽一样陪伴你但是你又不需要去照顾他的衣食其余但是他随时随地都在他还有一些特别可爱的个性比如他喜欢晒太阳

甚至这个回在你回家的时候就蹲在门口等你看到你之后他会小心的跳跃一下这些机器人都是日本做的然后他们主打的都不是来真的帮你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或者在工厂里面提高生产效率他们做的就是陪伴我觉得这个是很有可能成为某些群体会愿意买单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我觉得带给人的精神价值还蛮大的它提供了原来毛龙玩具的抚慰价值同时又是可能增强了十倍甚至一百倍

是的我突然又想到一个应用就是我们不是在录播客的时候就经常卡格了或者是气氛尬住了 AI 有没有可能就模仿我的声音比如说作为主持来说赶紧怼一点这种片汤话对吧然后

然后引入下一个话题对吧这样大家其实就自然过渡到这个下一个这个聊天的场景啊我觉得这个对于我们这种线上录制的播客还是挺实用的但是线下这个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因为你主持人得对他口型嘛对吧就

明星有假唱我们也可能有假戳了嘛你这个是一个 AI 增强版于谦很人大王这次我们很开心请到 Cody 一起来做客聊天那我也在下集去做客了 Cody 的科技播客十字路口聊了聊 AI 产品是如何帮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聊嗨了之后我还分享了一个独家的信息在其他地方都没有讲过的一个计划那也欢迎大家去播客十字路口收听

大小马聊科技用独立视角聊科技热点好 我们继续聊第三个话题 SORA 和 Vision Pro 如何改变现实与虚拟世界最近大家都知道 SORA 还有 Vision Pro 其实是特别火很多听众都想听我们聊聊大卫也是想结合这两个我们一起聊聊大卫要不要先分享一下为啥这么想聊这俩

对 首先我觉得 Vision Pro 带给我的体验实在是太魔幻了完全不同于以前我们用的 AR 和 VR 产品首先我们聊一下 Vision Pro 为什么我们觉得它非常好一个是它的延时非常的低就是为什么我们戴上去之后没有一种异物感或者我并没有觉得特别眩晕是因为它 Micro OLED 这个屏幕太真实了其次我觉得苹果的工程师在硬件方面下了非常多的功夫这个产品它

你如果不通电它其实是看不见外面的那你通完电之后你所有看到的现实场景全部都是由它的摄像机侦测完之后再处理过的这个的响应时间是非常非常快的应该是我觉得在毫秒级那么人对于外界环境比如说它的响应时间过慢我们就会有这种波浪感你看到前面怎么有果冻的感觉或者说不连贯这时候就容易晕或者觉得跟现实脱钩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它所有的这种产品体验跟苹果原生的系统叠加起来那我就可以放很多应用上去比如说

我最近在试的叫这个这个产品就是你把任何的工程模型丢上去你直接可以在上面进行拆解然后它的流体力学的这个模型还可以同事之间相互协作包括它的这个聊天软件 Persona 当然 Persona 我现在试完觉得脸的效果还是有点恐怖但是这是一大步总比 Meta 做的这个

小动画人头跟脚都像机器猫一样的这个要好很多其次就是在这种生成式应用上面我体验了几个 APP 真的是可以把你带到那个世界进去的比如说我现在要看一个桂林的山水或者说我要看一个月球表面我直接就可以身临其境的去感知这样的世界那么这个是 Vision Pro 方面的

但是我觉得 Vision Pro 还少了一些东西少了对世界的构造恰巧被新发布的 Sora 可以补上当然这两个公司之间目前还没有什么联系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就是把生成式 AI 大模型和虚拟现实的硬件完美结合这个是我非常看好的一个市场甚至我

有的时候跟朋友聊天这是不是 iPhone 的元年时代已经到了因为 iPhone 我们知道在当时相对于诺基亚相对于微软这些手机它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在硬件上非常大的提升但是后面所有发生的事情其实乔布斯最牛的就是把这些 APP 的生态让大家从原来的网页端或者从原来的纸板机的时代带入了一种有无限多的 APP 叠加进来的这种生态环境那么如果 Vision Pro 和 Sora 进行一种互补和结合就是很多开发者

其实我们本来想结合三个聊的你坐在苹果汽车里头带着 Vision Pro 看 Solar 生存的内容哈哈哈哈

结果黄了一个现在黄了能做好 Vision Pro 就不错了现在 Vision Pro 卖的也不好嘛这个让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罗永浩一个是雷军因为罗永浩呢总是在苹果之前就宣布一个行业的趋势你看他复出之后首先说的就是想 VR AR 跟 AI 结合起来然后还有第二个呢就是雷军他是非常快的让小米响应苹果的嘛所以当苹果说我不再造车了

雷军就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表示非常震惊给哥们带够力了哥们几百亿都投了说大哥你不跟了所以你的意思是雷军和罗永浩结合就是无敌的苹果了是吗对

其实说到这里我觉得苹果是看到了 Vision Pro 的成功当然 Vision Pro 很多人说这东西怎么能叫成功呢我觉得不一样 Vision Pro 目前只发布了 20 万台机器那么这 20 万台机器在非常小众的领域就很像当年的特斯拉的那款基于路特斯改造的那个小车其实它刚开始这个产品对不是给所有人用的它是给极客用的

那么即刻反馈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所以苹果看到了 Vision Pro 的这种潜力包括生成式 AI 我估计库克的团队也是看到了这个潜力所以他在觉得我再花时间去搞三电系统去造一个物理上面的车可能已经晚了

所以它要 all in 在生成式 AI 和 VR、AR 这个领域我觉得也是对的而且我觉得苹果造车虽然我们都是说什么人车家这种全生态可以互相连接但实际上苹果它已经通过 CarPlay 有对其他的设备产生了连接那是不是有一个实体的一个壳子去跟 iPad、iPhone、Mac 这些连接我觉得对于苹果来说没有那么的必要

但是呢如果是做 AI 的话其实是跟苹果已有的所有的产品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考量方面也是苹果为什么会放弃造车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对

对苹果实际上 CarPlay 包括 CarPlay 今年要发布的新版我看到它跟保时捷的合作和联动实际上我觉得保时捷在车机领域已经失去点灵魂了或者说完全失去灵魂了就这个东西它特别像咏病毒一旦植入了动物的体内动物本身就失去灵魂特别像铁线虫在螳螂的身体里面这螳螂已经不听使唤了然后苹果确实在生态领域它有做套娃的传统小套大大套小比如说

Mac 然后又做了苹果笔记本又做了 iOS 又做了 Apple Watch 的 OS 然后现在又做了 Vision OS 这种其实是把它原来的 Mac OS 系统无限多的去延展其实它现在已经延展到车里了像丹尼你讲的既然已经延展到车里是不是在物理上还要有四个轮子加两个皮沙发的物理的上面的一个 house 一个壳我觉得可能并不太重要了

我们今天不是要聊 Sora 和 Vision Pro 怎么改变现实和虚拟世界吗你们觉不觉得因为这两个东西的出现让现实跟虚拟的边界更加模糊了这个其实让我是挺担忧的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反方向的变化还挺有意思第一个就是我们跟敌人的物理距离其实是越拉越开的第二

第二个就是我们跟设备的物理距离是越来越近的先说我们跟敌人的距离就最早比如说丹尼你看大卫不顺眼那你们要 PK 就只能赤身肉搏线下约定对后来就有了矛和盾刀和枪对吧你跟敌人的物理距离就拉开了一些再后来科技发展有了坦克大炮

甚至核弹生化武器这种那你跟敌人的物理距离就彻底拉开但是相反的你再看我们跟智能设备的这个距离其实是越扯越近的从电视到电脑到手机到现在的 Vision Pro 这种穿戴设备其实是一步步的逼近我们的五官嘛

那我们用过 Vision Pro 的都会觉得越来越分辨不出现实和虚拟的区别这个就让我想到赫拉利之前说的一句话他就说几乎所有战争的起因都是虚构的但是战争引起的苦难却是百分之百真实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努力区分虚拟和现实的重要原因

所以你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 Sora 也好 Vision Pro 也好你这个虚拟和现实搞得如此混淆不清其实是不是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麻烦我倒是反过来想假设我们的冲突如果都是虚拟的那对人类还是一种保护比如说现在这种局部冲突战争放在虚拟环境中就像那个 Player One 一样打一场虚拟世界的世界大战好像对真实世界并没有造成太多的伤害

对就以前我跟大卫只能赤身肉搏都是受到物理伤害现在就带着 Vision Pro 我们直接干一战我小时候去网吧几个哥们都是偷摸去网吧然后打这个星际争霸和魔兽世界后来我一个哥们在游戏里面打不过我他站起来那人呢那人去哪了过来给我那个电脑直接给我拔了电源胳膊从椅子上拎起来要跟我打一架虚拟干不过来现实的了

我倒是觉得远和近的问题其实 Sora 和 Vision Pro 它是有不同的有近的也有远的就比如说我觉得让虚拟世界离现实世界比较近的其实是它在逻辑方面的这种呈现就比如说 Sora 它生成那些视频在比如说透视或者是搞粒子特效

流体模拟对吧就这种水面或者海面的效果其实它是和我们真正的世界是越来越接近了那我觉得这个逻辑方面的重要性是 SORA 它体现出来超越之前像 PICA Runway 那种生成式工具的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而且我更是觉得现在很多人其实关注的重心有一点偏了很多人都是在挑 SORA 它生成那个视频这个人有六个手指头或者是这个人怎么他那个到边缘

突然就消失了什么就这种其实是第二种呈现的就是它生成的那个视频的效果第一个是逻辑第二个是效果其实我觉得大家过于在意它生成的这个东西到底真还是不真嘛其实我觉得真实性并没有像大家想象那么重要

反而是刚才我说的那个逻辑性是更加重要的是的确实是咱们上一期节目请到了这个人工智能大牛邓坎博士嘛坎爷然后我跟坎爷私底下聊天我就说坎爷你们这种科学家就是 90 年代读博士的科学家统称为 determinist 叫决定论主义者什么叫决定论主义者呢就是

比如说达芬奇要画一个蒙娜丽莎为什么画的如此惟妙惟肖是因为达芬奇他了解透视原理他了解人的组织结构人的血液人的骨骼他本身也是一个其实学过解剖学的人他在了解透视世界和人体的解剖的基础之上

再去画蒙娜丽莎就非常的像对吧这就是 determinist 决定论主义者就是说你要了解它的原理你才能从原理推演出一个现实世界但是大模型它是反过来的它不需要了解透视不需要了解真正的人的解剖动物的解剖

它是用这种模型训练的方式无限多的趋近于我们绘造出来的或者真实世界的这个世界无限趋近于所以在刚才丹尼你讲到比如说是不是能出现六个手指头或者一个蛋糕上十个蜡烛这十个蜡烛火苗好像往不同的方向好像重力有不同的引力场一样这东西叫什么呢这东西叫 common sense

那么大模型能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我给大家稍微讲一讲这东西为什么跟 determinist 跟这种决定论主义者非常不一样我们原来要做一个极品飞车游戏要做一个魔兽世界也好或者 GTA 侠盗列车手中游戏也好我们先需要一个物理引擎比如说是 Physical X 这种物理引擎或者说后面的游戏引擎叫 Unreal 叫 Unity 它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

首先它有一个透视世界这个毫无疑问其次它可以模拟出物理世界的所有的 interaction 这种互动关系比如说爆炸碰撞弹跳破碎空气也是一样空气也是粒子水其实也是粒子它可以模拟出这种粒子的效果但是它跟大模型缺少了一个什么呢叫 common sense

什么叫 common sense 呢就如果我给这台车的程序当中不加一个重力方向这个车玩极品飞车的时候它飞起来跳跃起来它可能就像飞机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就觉得这车怎么重力感觉不对或者说这个魔兽世界当中有一些角色它可以弹跳的非常高那我们可以给它加这么一个属性它弹跳的非常高但假设不加这个属性它可能不会像我们感知到的世界这个弹跳模型大模型其实它也不了解具体的弹跳或者说碰撞系数摩擦系数

但是它绘制出来的世界是无限多的趋近于我们的真实世界或者我们给它喂进来的这个数据的世界的它慢慢的在修正它的 common sense 就是常识这就是常识所以无论是六个手指头也好还是这个蜡烛的火苗不对齐这些事情在短期之内可能不会得到解决但是长期下去一到两年甚至是在 Sora 的下一代版本应该都会得到解决就是这个机器它在无限多的去学习数据趋近于我们的常识

对是而且刚才大卫说的是 SORA 生成的效果是越来越趋近现实世界但其实我觉得像 SORA 这种更擅长的应该是那种天马行空的效果更新的创意就比如说他展示那些视频有那些纸飞机就像鸟在树林里头穿梭或者是两艘船在咖啡杯里头惊涛骇浪我觉得像这种其实是更给人能发挥出想象力的东西反而

比那些就是更像实拍的那种做出来的效果对于人工智能的来说我觉得是他们更擅长的这个让我想起 17 世纪文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做 Fraisamblant 那个意思就是说呢那个时代觉得伟大的文学就是说这个东西是无限的不像现实可是你还是能够有代入感嗯

Sora 也是非常擅长做这个东西对对对当然这里面还是有常识性的东西比如说这两个船在咖啡杯里面惊涛骇浪惊涛骇浪是现实世界一种物理的效果两个船在这个咖啡杯里面惊涛骇浪也是一种效果只是我们把它放到了咖啡杯这个场景当中但是假设好莱坞要拍电影或者我们要做一个游戏把这样同样的效果做出来它的前期准备过程是非常长的

非常非常长他不可能像我们输入一个 Prompt 就能给出两个船在咖啡杯里惊头骇浪的效果所以其实之前跟坎爷也讲说这个 Sora 出来最大的冲击是什么呢是影视行业包括很多创意性产业的小编辑或者说绘图员

他就失业了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成龙要拍一个动作片成龙都是做特技动作片的那我们不可能让成龙大哥上来就跳一下你给我试一下对不对那人就可能没了所以先要画手稿然后再画 storyboard 就是故事版基于故事版我们去做一些小比例模型然后呢再用绿幕做一个等比例大模型再让成龙去跳这个火车也好跳这个桥也好但是用这种生成式 AI 就 Sora 这种的

你可以直接就把这个 storyboard 和你要的这个场景给你 95%以上的准确度给你生成出来那最后你要做的只是让这个真人在实拍场景中去跳一下了对 是的所以我觉得其实人工智能会把那些比较普通的工种去替代而且是会用人工智能的人把这些普通的工种替代但像那种顶级的或者是更需要创意的还是需要人更多的参入我觉得就是人工智能把比如说

拍摄或者是后期这些精力都给你减少但是就需要更多的人在策划和创意上花更多的功夫就比如说我们其实做视频就会相比于车评人来说我们用更少实拍的素材那我们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的文案打磨好

把我们的 prompt 写好对对对这也是对应我之前说的我觉得大多数人把它这个重点有点搞错了大家不应该只是关注它生成的这个东西是不是跟实拍非常非常像更主要是要看它背后那个逻辑是不是越来越跑得通越来越像真实世界物理世界

对这个 Sora 无法取代的公司是像迪士尼这样具有知识产权的公司就是你做一个米奇老鼠做一个 Polly Story 或者说做一个迪士尼的任何这种 IP 这个是需要我们的创意的但是你说我只是把它画下来这件事情其实生成式 AI 很容易就做到当然目前生成式 AI 面对的一个伦理问题就是它不可以去生成具有明显知识产权的视频比如说我让它生成一个鸟山明的七龙珠

他不能生成但是你可以模仿一个七龙珠你说我造一个别的他可以给你做一个视频但是七龙珠是属于鸟山明的米奇老鼠是属于迪士尼的这个你是不能让生成式 AI 去干的除了你们刚才说的 Sora 会大大的影响到影视行业和广播

我其实还想到一个就是教育行业我之前看过有一个有生物学背景的一个工程师他拿 Sora 生成了一个蚂蚁当导游介绍自己的蚂蚁窝的视频我觉得这个点子太有意思了另外一个 Sora 给我印象很深的视频就是你可以拿同一张照片一个静止的画面就写 prompt 让它作为最终视频的结尾然后呢 Sora 就会给出不同的视频图像路径来达到最后这个你设定的结束画面

而且它每一个从 A 点到最后这个结束画面的剧情都是生动连贯的那这就让我想到什么呢你可以让 Sora 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喜好用不同的演示方式来教会他们比如说同一个定理这个对于老师来说是太有想象空间了对对对 Emma 说的这点非常好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弟弟老师解释日全时月全时就

全班就没几个同学能懂老师呢也不是特别懂在黑板上画了三个球谁绕着谁转谁公转谁自转哎呀就是搞不明白你现在输入一个 prompt 让这个 openAI 的所有人直接给你把这两个日全时月全时在咱们这个星系当中的原理直接展开讲就都懂了我感觉你小时候都碰到什么老师之前说的是小哥白泥那个对

可能学校比较差老师素质有限我也有一个案例说到教育方面我们那会儿就是学的专业是软件工程最后有一个相当于你毕业设计项目的一个比拼的聚会其实当时我们学校还是给了一个

巨大的奖是奖一万欧元最终获得了毕业项目的奖的那个同学也是我们班的他做的一个项目就是通过制作有点像物理引擎的方式就可以设置重力是多少惯性是多少可以教物理很多这种抽象的概念其实是比较难以通过想象去展现的嘛

当时他是用这种写程序写代码去给大家去展示的但是我觉得以后如果有 Sora 这种可以做出来动画或者是很容易的去加入各种元素加入各种现实世界的重力啊风阻啊惯性啊什么这些元素其实我觉得会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吧

确实很有意思这个点就是说 SORA 是用人类创造的无限多的数据去贴合于模拟出人类的这个世界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可以借助 SORA 去学习到我们人类的世界这个应了那句话说制度创造的人而人反过来又创造了制度

还有你刚才说的把物理学的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其实我感觉在人文学科也能这么用比如说文学很多时候你看字人是想象力有限的但是你把它变成视频化其实是更加具象的我之前还看到一个让我很震惊的数据就是在两年前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就已经超过五亿了

所以如果是这些网络文学能够通过 Sora 去生成视频我觉得一下就会爆掉我们刚才说了很多 Sora 的潜力还有它能够应用的点你们会觉得 Sora 也好 Vision Pro 也好有什么问题吗

我觉得硬件方面咱们先讲 Vision Pro 大家还是觉得它有点重或者说因为人的眼睛有近视的有远视的同距也不一样大家的鼻子长得也不一样颧骨不一样不同的人种脸型也不一样可能还会有点义务感但是这就好像当年的 iPhone 元年就是说 iPhone 这个东西你在手里把玩起来觉得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

但是我不太關注他目前這個問題就是說這種問題通過半導體行業和蘋果硬件工程師的努力這個將來是能解決的他首先是給這個世界打出了一個樣就是說一個非常接近於完美的 VR AR 是一個什麼樣的所以其實我也看到網上說這個問題就是說對他硬件不滿意或者說還有一點就是價格太貴嘛當然價格太貴這件事情也是要通過批量化生產這個來解決的

另一方面我觉得所有的问题还是在常识方面需要更多的努力其实他放出来的这些样片也都是他觉得能做的好的这个东西因为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但我之前用别的软件也经常体验在常识性理解上面目前我觉得也就打个 60 分想达到 95 分还需要至少两三年的努力

我觉得就像现在这个阶段可以类比智能手机的比较早期像这些工具首先我们要肯定人家是遥遥领先人家确实是在技术方面是非常厉害的但与此同时它毕竟还处于早期我觉得他们还是有一点处在这种就像两条铁轨一样在各搞各的其实我觉得未来很大的机会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把 Sora 和 Vision Pro 一起聊就是因为我觉得它

他们的结合体其实是未来有更大的机会我们无论是在 Vision Pro 上去看这些 Sora 生成的内容还是以后甚至比如说在 Vision Pro 上面建立一个类似抖音的平台让大家更多的人去做 Sora 的视频更方便的去使用我觉得目前这个阶段还没有达到

之后还是让更多的人去使用刚才大卫说的还有就是说能再加一些不同的工具的结合是未来机会点对我来说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其实也跟大卫之前发给我们的段子有点像之前不是发那个图就是说我们希望机器人帮人类扫地洗碗

是因为人类要去写实话话没想到现在 AI 都去写实话话我们人类还在扫地洗碗你知道这个不止我们没想到我看一个访谈那个主持人问 OpenAI 的创始人 Sam Altman 说你关注 AI 这么久你觉得让你最没想到的什么这正正也是他说他最没想到的就是 AI 能干什么事的这个顺序

在两年前仍然觉得 AI 最先能做的一定是完全替代人去做那种所谓的蓝领的工作然后再到一些需要比较潜认知的最后才是能够完成需要强创造性的工作没想到现在这个顺序是有点反

先把小白领干了还有一个他提到没想到的呢就是他说也是一两年前他仍然觉得他的原话是 AI will be good at doing tasks not jobs 就是 AI 会更擅长做任务而不是完成工作我的理解就是任务是很明确聚焦的工作呢更加需要全面能力他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指令的

它是更复杂泛化的但是没想到现在 AI 也是在 doing job 就是更泛化更复杂的这种事情上也是越来越强所以这个就让我感觉什么就是说 AI 好像

好像就像大家说的它有两个第一首先呢就是人类历史上这个是第一个可以自行做决定的工具第二个第一呢就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能创造新 idea 的工具这个就跟我们以前所有东西都不一样我们觉得最可怕的比如说核弹它最后还是为人所用的还是人最后来决定它要怎么用它要发射到哪个方向但是 AI 现在这样看你看连 Sam Altman 这个级别的人都没有办法去控制和决定它的走向

我觉得这个是让我挺担忧的刚才 Emma 讲到一点我深有体会那天送我儿子在美国的幼儿园去体验然后他们那些小朋友就在玩那个玩具后来我就问老师我说 Why are they playing toys 然后那老师说 No, we don't call it toyWe call it job 然后我就问他老师 Why you call it job 就是你为什么叫它是个 job 是个工作呢他说这个 job 和这个 toy 的区别在于

我作为他的 teacher 给了他一个 task 给了他一个目标性要完成的工作而孩子需要通过完成这个工作训练他的 discipline 纪律这个给我醍醐灌顶就我在家陪我儿子玩乐高玩什么小气圈感觉都傻玩开心就好然后幼儿园的老师他会把这个东西变成一种工作通过这种工作的训练训练小朋友的纪律性这个是我当时没想到的就是结合刚才

是 Emma 所说的 Sora 就像三毛特曼当时她的构思和她最终的初衷其实是一个 toy 和一个 job 的区别确实我都想好怎么反驳那老师了你说 job 是要 make money 的要挣钱的我现在是要给你钱哈哈哈

所以最近我听我一个朋友说他在做 AI 和心理健康交叉的探索我觉得就比现在我们讨论的这俩都有意义他说特别是在中国不只是因为我们对心理健康这一块关注少资源相对也少还因为我们好像觉得心理出了一些问题要向外界求助是很可耻的事就有这个 stigma

所以如果能通过 AI 助力来解决这些更向内的问题他就觉得比这些用 AI 做视频啊做虚拟现实要有意义的多我也觉得比如说美国它现在有这些技术然后我们中国在应用这一块可能可以打得更开就不只是说局限于这种现实和虚拟的这种结合嗯对

不过我听说最近大卫你不是和我们上期邀请的嘉宾坎爷也在一起研发 Aloha 那种替代蓝领的工作对吧就把那个机械臂放在你们的自动驾驶车上那这些是怎么考量的对其实也是跟坎爷说我说你这个决定论主义者原来你们做机器人比如说你要先了解到这个工艺流程

然后再去用机械臂分解这个工艺流程这整套下来实际上是很贵的我们拿做咖啡或做薯条或者做奶茶举例这每一道工序可能需要不同的机械臂或者需要不同的小的流水线我们把它拆成六七个工序但是阿罗哈机器人它对于这个行业最大的触动在于我可以用如此廉价的设备就是两个大钳子或者说我们把它换成高级点的机械臂啊

但是用一套通用模型通過我不斷地去教他這種比較垂直的 task 這個比較垂直的工作讓他快速地上手比如說洗碗我只需要告訴他從這個灶台上面把這個碟子拿起來然後右邊把這個洗碗的抹布拿起來這樣抹幾下

比如说里面番茄酱挤到什么地方哪里有 dirty 的这个东西这个是 LM 它是去完成的包括整个流程跟我们之前做决策术这个叫 behavior tray 也是完全不同的其实我们很多年在自动驾驶包括机器人自动化方面踩的所有的坑是因为我们用的方法论叫做决策术叫做 behavior tray 而这个 behavior tray 是需要我们作为工程师首先非常了解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然后把它拆解成 ABCDEFG 然后告诉机器人你要怎么动

上面動的時候下面的腿怎麼動上面手動的時候下面輪子怎麼動傳送帶怎麼動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非常繁瑣的但是 Aloha 為什麼帶來這麼大的觸動就是說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再加上一個比較好的場景假設是一個自動駕駛的小車或者自動駕駛的小巴我可以在上面完成非常複雜的日常生活中的任務或者說在工業領域一個相對複雜的任務所以其實當時我們說這東西最好用的是給誰給麥當勞

這種 Franchise 這種連鎖店因為雖然砸薯條這個事情我們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如果用傳統的這種 behavior tree 決策術來做的話你還是要一道工序把薯條從冰箱裏拿出來然後把它解凍把它打開把它倒到油鍋裏面油鍋裏面的這個漏斗抖幾下抖完幾下出來把它拿出來撒到紙上再撒鹽撒完鹽之後把它放到紙盒裏面紙盒再逛一逛再放到盤子上疊出去我的天 就這麽一件事情我們想一想可能需要 6 種機械臂和一個非常大的傳送帶

但这个东西适合大工业它不适合这种小门店小门店要的就是我每一平方米都很贵地租很贵人力成本在美国也很贵我怎么能在这种狭小空间内利用最少的设备最廉价的设备实现这样的 multitasking 的工作刚才大卫说了一个很关键点就是现在我们关注的很多东西都是比如说 Zora 做出来一个视频我们人类满不满意

但其实我觉得它更重要的意义是要反过来 Solar 的意义是反映出来 AI 是如何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并不只是说它做产品给我们看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世界能给它有什么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再去发挥出更多的比如说世界模拟器或者是衍生的形态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更加关键的对

过去的大工业其实都是决定论主义者我看那个电影叫 Founder 讲麦当劳兄弟他们怎么从原来的美国餐饮业脱颖而出他们在一个网球场拿粉笔画出他们认为理想中高效率的厨房是什么样的

比如说你背面就是冰箱你转个身拿冰箱里的牛排转过来就是一个灶台就可以煎煎完右手边就是你的纸包上在右手边就是盒他把这个东西流程化了这是传统大工业当中做的好的包括其实工业 4.0 无非是把这种流水线数字化但是世界模型在于我重新去理解了你这个空间然后我给你一种 solution 但这个 solution 可能比我们这种决定论主义者想象的要

更加的虚幻或者说我们无法理解它中间是个黑盒子它只要给我们一个答案就好所以利用这种模型去解决工业界的问题我觉得是未来一个非常大的应用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中国有相关的创业公司在这么做而且我自己又瞎想了一个就是 SORA 可能和脑机接口有什么样的结合比如说现在我们给它输入的东西都其实是人类的数据源嘛

其实有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想知道狗是怎么思考的鱼是怎么思考的或者抓住个外星人它是怎么思考的那是不是以后能把 SORA 和脑机接口一结合起来然后就能呈现出非人类的一些视觉化的体验我想到一个你先别管那些狗狗了就是先男女之间能互通哈哈哈

阿凡达嘛插 USB 对或者是那种婴儿嘛我们经常想知道这小孩到底想的啥对吧是这个天马行空的有时候跟我们成年人行为或者是脑回路挺不一样的原来我们是不知道怎么去捕捉他那些信息嘛但是是不是结合脑机接口再加上 solar 可以呈现更有趣的画面让三胖和拜登互相互通去讲哈哈哈哈

对丹尼这个话题很好我记得在可能两年前的视频当中最早跟大家解释过什么叫监督学习其实监督学习就是上一代神经网络模型其实就是小朋友婴儿如何学习现实世界比如说你拿一个苹果不同的色卡告诉他这是苹果拿个绿苹果第二天拿个红苹果告诉他这还是苹果然后你这样训练这个小孩他就知道这东西是苹果或者说你告诉他什么是大象他看到这个大象

这是上一代神经网络模型或者叫做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其实就是模拟人的大脑的一种运作方式这篇矿事论文实际上是在 90 年代的时候了但是我们现在谈的这个大模型其实是无监督学习或者说自监督学习它其实是具备创造力的举个例子就是说你跟一个婴儿说

有四个很粗的腿一个长长的鼻子这个东西叫大象这个婴儿未必到动物园能指出那个是大象因为人他是需要先经过监督学习才能实现自监督或无监督学习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你跟一个人说什么叫做龙对吧我们中国人虚拟出一个龙大家都没有见过龙但是我们好像都知道龙长什么样对不对

这就是一种想象力一种用机器术语说这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状态下的一种创造力今天我觉得我们给大家提出了很多奇思妙想不一定说给你一个特别明确结论但是我们的这些观点也可以供你发散我想到一个逗的我们刚才不是聊很多人看 SOR 就看它是不是反映现实是不是跟现实趋同其实我看到网上有一个说的就说的挺有意思

他说 Sora 现在确实不能完全模拟所有现实中的物理过程如果真的就是这样子你输入几个数据它就能精准模拟出来就太可怕了都让人怀疑世界是虚拟的了其实还真有可能我之前看过一个著名的 YouTube 博主叫大问题 Dialectic 他说我们如何证明我们都不是游戏里的 NPC 对

就是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 NPC 他其实起了一个哲学问题就是我们到底是不是被虚拟出来的人很有意思大家可以去 YouTube 上看一下那一集对他在 B 站也有账号大卫你上集就推荐过他看还是他铁粉对他其实是一种博弈就是说他正向反向他都会给大家提供很多观点这哥们肯定是学哲学的讲得非常通透好那就推荐大家关注一下大问题有机会也邀请他来做我们嘉宾了

你还想听我们大小马聊什么科技主题呢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顺便点个关注我们下集再见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