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家银行年报里的中国本文来自虎修庙头 APP 作者刘国辉上期聊完了江浙户广东福建和成语两市的银行财报这期我们来看看其他地区成农商行去年的表现新南其他省份中贵州是受到地方债务影响较大的省份之一经济增长受到一定掣肘全省 GDP 与成都一个市接近贵阳银行的业绩也很难好到哪里去
到 2024 年贵阳银行已经连续两年营收负增长连续三年净利润负增长受到债务影响贵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难以保证 2023 年和 2024 年增速分别为-5.7%和 0.6%
因此贵阳银行很难像其他承商行那样以基建贷款为主在对公贷款中正信类业务占比只有 18%左右占比较高的是房地产建筑和批发零售业合计占比 40%左右
这也使得贵阳银行净息差不错 2024 年虽然下降了 36 个 BP 仍有 1.75%但不良率也较高近三年分别为 1.45%1.59%和 1.58%
内外部环境影响下贵阳银行资产负债都表现不佳 2024 年存款贷款规模均有小幅下跌是上市城商行中少有的迭加净息差下滑利息净收入下滑了 18%
西北地区的经济体量与增长能力与东部相比都弱一些因此承商行业绩增长大多不佳当地规模较大的银行有兰州银行甘肃银行西安银行长安银行西北地区的承商行资产扩张普遍较弱贷款和存款时有下滑同时净息差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创收压力较大
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降也是常有的事即使有增长也往往是个位数增长偶有超预期增长也是偶然因素如西安银行去年营收增长 13.68%主要是靠债市投资收益西北城商行不良率普遍较高吞噬了利润也撤走了资产的扩张反映了本地优质项目相对少一些同时竞争力又不及国有大行
与贵阳银行类似西北地区的承商行零售占比较低多在贷款规模的两成左右以对公贷款为主对公业务上也缺少地方基建项目来做资产底座可能与地方基建规模不足以及与国有大行相比竞争力不足有关因此信贷头像多是房地产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的
这其中只有西安银行稍好一些作为西北第一大城市西安几年来也经历了人口的流入和基建增长因此西安银行的贷款结构中基建类能占到对公的四成左右比较不一样的是位于新疆克拉玛伊的昆仑银行资产扩张不错
近两年其营收分别增长 15%8.6%净息差去年处在 2.05%的高位不良率有所增长不过去年 1.47%的水平在西北也是非常好的状态能有这么好的表现得益于昆仑银行是中石油旗下的银行可以围绕石油产业链上下游做相关产融服务
东北这些年来人口流出房价下跌经济缺少产业支撑近十年来黑脊疗三省 GDP 排名下滑在承商行业绩上也有所反映东北地区的头部承商行虽然规模不小如哈尔滨银行圣经银行都是全国前 15 名的承商行麒麟银行居全国第 17 位大连银行规模也不小居 33 位
但普遍背着较为沉重的包袱不良率较高多在 2%以上净息差大多较低圣经银行甚至低到 0.8%这使得几家银行的创收与盈利水平不高如哈尔滨银行资产规模 9000 亿排名承商行 14 位高出 15 名的重庆银行近 600 亿但二者去年营收差不多重庆银行盈利 51 亿元较哈尔滨银行的 10 亿元利润高出 4 倍这
这几家银行是东北经济多间的缩影如大连银行曾在 2013 年到 2014 年受到股东大连实德集团陷入困境以及破产的影响不良率一度高达 5.59%此后金融央企东方资产成为第一大股东但仍受到多个小股东股权被质押的影响业绩下滑
圣经银行则曾被恒大揽入账下,与第一大股东恒大的关联交易让圣经银行背上沉重的坏账包袱,被地方国资接盘后,向辽宁国资出售了 1837 亿元的资产。
据全省之力托举包袱才轻了一些吉林银行则是在 2019 年左右三年两次变更董事长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四位高管被双开哈尔滨银行除了原行长等高管被查还曾经历了明天系入局又撤出的曲折目前来看这几家银行管理层基本稳定下来均回到了国资控股的状态业绩都有一些起色
如吉林银行在恢复增长圣经银行的下滑在减缓但银行增速不错也有基数过低的因素并且未来能否持续稳定增长还是要看本地经济增长质量如何
从信贷结构看这几家银行都是对公占到七八成各贷只有二成左右对公业务上也是缺少本地基建项目一方面源于东北城镇化率已经很高另一方面人口在流出再有就是地方财力与市场机会相对少一些因此这几家东北城商行信贷主要投向地产批发零售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领域
华北地区中经济增长较好的无疑是北京和山东,河北与天津发展缺少亮点,近十年 GDP 排名均下滑了七位。北京银行按资产规模来看一直是承商行中的老大,但在北京这样银行总部云集的金融重地,竞争压力较大,增长势头与盈利能力不及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等承商行。
山东的承商行表现不错青岛银行和齐鲁银行规模不算很大资产规模 7000 亿左右 2024 年在承商行中居 20 和 21 位而业绩增长也相当不错总体来说华北区域的承商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与西部以及东北的银行相比业绩要好看很多在华北还是有不少基建项目的城市还在扩张中因此这些银行多以本地基建为最大对工信贷投向除此之外投向制造批发零售等领域与江浙地区的城商行相比增长性又差一些华北不同地方的银行业业绩又暗合了各地的增长态势
除了北京外,山东几乎是北方经济最大的亮点,而河北和天津经济受制于多种因素,增长不够显著,也使得本地银行的业绩不温不火。一个例子是,在今年 5 月的河北银行股份拍卖中,有近 1600 人围观,并有 30 余人设置提醒,但 0 人报名。
中部省份这几年里发展大多不错从 GDP 来看河南湖北湖南安徽 2024 年增速大多在 5%以上且体量较大对应在银行领域中部城商行规模大多还不错其中资产规模过 2 万亿的徽商银行是中部第一大银行城商行中居第 7 位中原银行长沙银行规模也过万亿居城商行第 8 第 10 位
此外郑州银行江西银行汉口银行规模也较大不过这些银行大多存在共性治理问题不少出现了董事长行长级别高管备查事件这往往意味着权力的滥用信贷的违规投放坏账的堆积因此中部承商行业绩难言优秀
不过,徽商银行倒是个反例,这些年里在公司治理方面出了不少问题,第一大股东经历了几次更迭,高管层面,五任董事长中有三任被查处,其业绩成长却不错,近十年里营收增长超过 180%,盈利增长超过 150%,虽然比不上江浙的优质城商行,但也是相当不错的水平。
这主要是被当地经济带动一方面因为安徽经济十年间从 14 名上升到 11 名在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基础上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合肥更是通过独创的合肥模式撬动资本引入产业在显示器半导体新能源等形成了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徽商银行在本地份额高除了徽商银行外本地没有大中型银行
除此之外,长沙银行业绩也不错,近十年里,长沙银行营收有七年,实现双位数增长,且净息差一直较高,单位规模带来的营收更多。近十年的营收与利润增长,接近三倍和二倍,与江浙地区的优质银行相比并不逊色。这样的业绩基础是湖南经济的成长,本地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三大有优势的制造业集群。
同时长沙又是强省会的典型人口持续流入成为网红消费城市活力较好长沙银行又是中部城商行中较少出现公司治理问题的银行因此业绩表现不错
与其他承商行相比长沙银行有着超过三成的零售信贷占比在对公信贷中基建类占到 40%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占比在 35%形成了比较均衡的信贷结构此外在湖南县域覆盖面广
因此净息差一直较高 2024 年长沙银行净息差 2.11%在上市银行中居第二营收增长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加强坏账核销因此其不良率也在中部属于较低的郑州银行和中原银行是同省兄弟有不少共同点比如业绩增长较差不良率较高利润增长不足甚至两者都有过对本行发展影响力较大的董事长
且任职时间都较长也都有董事长被查的问题出现在郑州银行担任董事长 12 年的王天宇中原银行首任董事长窦龙兴均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因此郑州银行 2014 年到 2023 年近 10 年里营收增长 147%净利润比 10 年前还少了 25%中原银行也是业绩下滑年份较多
两家银行都比较有特色窦荣兴更加重视规模中原银行在省内不断合并市级承商行完成省内承商行的大一统确立了相对于郑州银行的规模优势他为中原银行制定的战略目标则是突破万亿回归 A 股打响品牌
王天宇更加保守谨慎他强调不贪大求全不盲目进行综合化扩张依据自身能力量身定制的开展业务因此郑州银行主要按照王天宇确立的三大特色业务定位来展开即商贸物流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家精品市民银行
这三大业务战略塑造了郑州银行郑州银行除了基建业务占比高外在批发零售建筑业房地产上也有很高比例对于地方经济的支持还是不错的但坏账一直没能得到很好控制中原银行则是在主打基建之外在制造业批发零售建筑业上比例较高此外零售贷款占比也在 35%以上处于较高水平但问题也是出在坏账上
总体来说业绩不佳一方面是风控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被查高管的违法违纪江西银行也是如此业绩下滑的年份较多资产质量较差不良率达到 2%以上
前董事长陈晓明 2022 年被查此外还有与之共事的副行长被查双开通报指出陈晓明将江西银行视为私人领地自立规矩任人为亲视国有金融资产为个人绝金池把金融贷款审批权力当作敛财工具这种情况下业绩很难好
房地产是拖垮江西银行业绩的主要领域 2024 年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从 3.29%猛增到了 17.81%占比较高的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也达到了 7.66%汉口银行作为湖北最大承商行不仅增速下滑资本充足率吃紧不良率更是多年在 2.5%以上
虽然武汉经济崛起的势头也还可以不过汉口银行与其他中部承商行一样也有一把手违法违规被查的状况 2023 年 12 月汉口银行原董事长陈新民被双开他存在靠金融吃金融违规发放贷款利用职务便利和职务影响为他人在贷款融资企业经营等方面牟利并收受巨额贿赂等问题这对于银行经营影响较大
其次股东层面变动较多早年联想控股成为第一大股东刘传志表示要推动其上市不过后续受制于业绩不佳以及内控问题 2010 年开启上市辅导但至今仍未 IPO 近几年央企股东撤退地方国资增持成为最大股东联想控股成为第二个股东目前业绩还未有明显改善
环顾全国各地的区域性银行不同发展状况,我们有四个有意思的发现首先,虽然都是银行,但处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业务结构和经营侧重,以及生存状态经济发达的地区,既做基建等正信类业务的信贷,也在科技、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寻找资产
经济尚可的地区一般是做本地基建贷款为主辅制以制造业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信贷
欠发达地区往往基建项目不多成商行又竞争不过大行信贷业务往往以房地产建筑和批发零售业等为主日子会过得苦一些其次区域经济与治理因素共同决定成农商行业绩如果本地经济活跃资产扩张有力净息差能保持较高水平资产质量能控制的较好大体上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经济欠发达资产获取能力再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贷款头像往往是没得选只能在一些西洋产业里筛在区域经济的基础上管理层要靠谱在战略上清晰有为基本上能成为优秀银行
除了区域经济外管理层与公司治理状况是影响成农商行业绩的第二大决定因素另外从信贷业务来看地方正信类业务是成商行的传统发力领域一般来说如果只做本地正信类业务如基建等并不能算优秀不能在未来有潜力产业上布局增长还是有瓶颈的
所以江浙地区的优质银行大多在基建的基础上布局了科创绿色金融等产业信贷
排名靠后的银行能守住本地的正信类业务,形成基本盘也不错。比如华北、中部的银行。最糟糕的生存状态往往是本地正信类业务受制于债务压力等因素,而规模较小,银行想做正信类业务都不太好找。比如西北、东北的银行,以及西南部的一些银行。
最后宏观经济数字往往冷冰冰与人的经济体感有一些差距银行业绩跟人对经济的感受更为接近从成农商行的业绩来看江浙无疑是国内目前最具活力的区域基建项目扩张传统制造业与新兴科技企业兼具小微经济发达银行如鱼得水
广东经济体量巨大是国内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不过近年来增长情况不及长三角其实不只是成农商行本地的股份行广发银行业绩在 12 家股份行中也比较一般
中部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长还是可观的以至于当地城商行虽然管理层大多出问题但业绩没捅娄子甚至一些表现还可以西南的城域地区经济增长不错但其他省份较为一般西北与东北有增长压力特别是东北城商行包袱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