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保险主力类型,正在发生变化?

保险主力类型,正在发生变化?

2025/3/12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国辉
Topics
刘国辉:近年来,保险行业的主力产品类型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过去以固定收益类增额终身寿险为主,而现在分红险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转变并非偶然,它与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密切相关。 首先,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利差损风险。传统固定收益类保险产品难以维持高收益,而分红险的浮动收益特性使其成为化解利差损风险的有效工具。分红险的收益由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两部分构成,虽然客户更偏好确定性收益,但这在低利率环境下难以实现。 其次,监管部门也积极推动分红险的发展,将其视为适应低利率时代,具有更高成长性的产品形式。这反映在政策导向上,例如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然而,分红险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保险公司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以及代理人提升销售复杂产品的技能。 此外,分红险的上位也对客户和保险市场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客户需要适应收益的不确定性,而保险公司则需要在销售、投资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分红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有效管理风险,提升投资收益,并培养客户对分红险的认知。 总而言之,分红险成为保险行业主力产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面临挑战,但它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未来,分红险的成功将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Deep Dive

Chapters
2024年,保险公司开始以分红险为主打产品,但1月份保费收入增长情况并不明朗,分红险能否撬动行业增长仍需观察。部分公司公布了1月份保费数据,增速差异较大。
  • 2024年开门红,分红险占比近四成
  • 1月份保费收入增长情况不明朗
  • 部分公司保费数据增速差异大

Shownotes Transcript

保险主力类型正在发生变化本文来自虎秀庙头 APP 作者刘国辉今年的保险行业有点不一样 1 月份是保险业开门红的关键月份过去几年都是以固定收益类增额售年金险为主打今年多数公司开始以分红险来挑大梁

为了备战今年的开门红去年四季度至今年年初保险业界推出的数百款受险和年金险中分红险占比达到近四成已经进入三月份一月份保费收入整体增长情况却至今仍不明朗往年上市保险公司都会公布月度保费

今年一来只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和阳光保险等部分公司公布 1 月份保费其中新华保险增长了 32%太保受险增长了 10.3%阳光人寿则下降了 5%其他上市保司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平等均未公布金钱总局也并未公布 1 月份全行业的保费情况另外

另外保费包括新单保费和续期保费新单保费的增长情况更能体现分红险上位后的增长情况这些数据在目前也还是未知如此一来分红险调大梁后能否撬动行业增长还需要继续观察

从业界并不积极的信息披露来看增长可能并不乐观毕竟保险客户需求仍然偏向于确定性收益尽管如此让分红险上位已是迫在眉睫所谓分红险是相对于固定收益类型的普通受险而言的分红险收益由固定收益与浮动收益构成目前按照 2%的预定利率给客户固定收益

同时是投资收益与费用控制情况将分红险经营的收益至少七成用于分红形成浮动收益从而改善人身险产品

承诺收益过于刚性投资收益率不断下滑带来的行业风险在利率持续下降保险投资收益承压的今天分红险是保险公司化解利差损的最优解但至少目前客户的需求与分红险的特点还不太匹配分红险的处境有些尴尬分红险曾经辉煌过 2012 年分红险在人身险中的占比达到八成是各大公司的主打产品

此后经历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到 2022 年分红险占比不足三成几乎是一蹶不振其他产品中曾鹅兽大红大紫健康险万能险则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辉煌与规模下滑的落寞保险产品结构的变化可谓云绝波轨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分红险能否度过近十几年的疲软状态走向再度辉煌对行业格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去年 11 月泰康保险董事长陈东升曾经说到分红险是一个更具有成长性的产品形式能适应这个低利率的时代在新时代分红险将成为主流中国平安联席 CEO 郭小涛去年也表示未来平安的产品结构将会以分红产品作为主打中国人寿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分红产品的长期研发与投放泰宝管理层也同样强调要强化培育分红险的市场形成新的业务增量

太平人寿 2025 年工作会议指出坚定推动分红转型去年 9 月国务院出台的保险新国十条中更是首次明确提出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从监管到业界选择惊人的一致为什么分红险这种浮动利率保险必须成为主流核心原因无疑是保险投资端面临压力保险投资重点在雇收

但这几年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保险投资保持高收益的难度提升保险利差损风险也很大历史上这一幕曾经上演过

上世纪八十年代保险业副业直到世纪之交定期受险终身受险两权保险与年金险为主的传统普通型保险是主流及固定收益类保险产品上世纪九十年代保险在前期给客户的预定利率一度达到 8.8%以上但存款利率水平一路从超过 14%降到了 1999 年的 2%左右

利率下滑投资收益难以覆盖成本利差损不断扩大几大头部公司遭受了惨痛教训因此到了世纪之交普通受险预定利率被限定在 2.5%同时保险公司开始推出新型产品头联险万能险分红险就在此时纷纷涌现

新型产品的性质仍是受险或年金险也都有保障功能但在收益与风险的分享方式上与普通保险不同分红险的稳定性更强万能险投联险的投资属性更强投联险没有保证收益做保底风险更大可能带来亏损分红险和万能险都为客户提供保底的保证收益以及是投资结果而定的非保证收益

因此不会像投连险账户一样出现亏损同时还能实现保私与客户的风险供单万能险与分红险相比万能险投资属性更强保费纳入特定投资账户可以按客户需要来增减分红险的投资属性则弱一些整个分红险业务的保费一道进行投资是经营成果来决定分红水平

如果利差、死差、废差都控制的较好分红水平也会更高为保证分红水平监管规定保司每年的分红险产品可分配盈余中至少有 70%分配给保单持有人分红险还有薛峰填股的平滑机制收益高的年份可以将部分收益纳入分红特储在收益不佳的年份增补收益水平

三险角力分红险胜出因此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在股市震荡之下监管机构规定投资属性更浓的万能险投联险的保费只能少量计入风险保费分红险则不受影响因此保资兜将重心都放到了分红险上形成了分红险一家独大的局面到 2012 年时分红险在人身险中的占比达到八成左右至于

直到 2013 年政策再次变化后才下滑如今再次面临利差损风险分红险也再次成为应对风险的组合权之一说完保司对于客户而言分红险上位又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客户可选择的固定收益较高的保险产品越来越少以后更多的产品会采用分红型模式产品性质没变还是增额终身受险年金险两全保险等

但收益获取方式变成了较低的确定性收益加上是投资状况而已的浮动收益如今传统增额受预定利率已经降至 2.5%而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为 2%同时又有浮动收益

按照监管 2024 年 3 月的限高令中小型保险公司分红险结算利率不得高于 3.2%大型保险公司分红险结算利率不得高于 3.0%由于这些产品保费金额往往较高保险期限长达数十年 0.5%的差额往往会带来较大的收益差异

如果资本市场表现好分红型结算利率会高于普通受险不过问题也在于产品期限长投资市场不断经历周期分红水平高低的不确定性是很大的但保险最大的卖点是就是确定性客户也更看重这一点如果收益浮动投资者可选择的投资品就太多了况且与这些产品相比保险还存在流动性差这一大劣势

因此如果收益确定性下降保险产品尤其是分红险的竞争力将受到大幅削减历史上在 2009 年到 2012 年间大红大紫的分红险就因为竞争力不足 2013 年后在行业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一直到如今分红险的占比再也没有大幅提升过占比两成到四成被普通受险牢牢压制直到 2024 年在监管与业绩的推动下分红险规模结束了多年的下滑

13 个精算师数据显示在经历 2020 年以来连续 4 年的下滑后 2024 年分红险保费规模达到 7600 亿元左右增速为 4%即便规模有所企稳分红险的增长势能仍未赶上行业平均水平因此今年主打的分红险的并未出现火爆的开门红也就显得尤为正常了在此之下为何还要继续推分红险甚至让其成为未来的主力险种呢

原因是产品结构变化的核心决定因素在于经济环境变化下的政策取向而非市场需求客户都想要收益又高又确定还刚对的产品如果完全按照需求来保斯肯定没法满足

保险是一个强监管行业产品供给同时受需求与监管的双重影响监管部门对于最低利率水平和结算利率水平的规定直接决定了收益水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某些显种的规模市场需求虽然重要但长期来说更像是政策导向的音变量并不能在根本上决定某个显种的兴衰

分红险在 21 世纪前 10 年能够逐渐上位作为人身险第一把交易是因为从监管层到保险业界都必须想办法化解利差损风险此后利差损风险解除费率市场化改革让传统受险崛起分红险就会受挫与此前情况类似如今利率下行普通受险的固定收益属性再次带来利差损风险因此又轮到了分红险前来救火

从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增额售和分红险的利率管理来看分红险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小

相比之下包括增额售在内的普通保险经历了多轮调整幅度也更大这无形之中在拉近分红险与增额售的预定利率差距另外保险投资渠道的拓宽以及引导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相对来说会增强浮动收益产品的收益潜力不利于固定收益 2 月 7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开启了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

在投资收益率下滑的局面下预计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会进一步拓展随着国家强调发展浮动收益保险产品分红险预计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虽然预定利率要随市场利率建立起动态调整机制有较大限制不过在投资收益增后的情况下不排除放松分红险结算利率来增强吸引力促进浮动收益产品的发展

而监管的决策逻辑大体上是根据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变化而定的

这些因素综合决定了长期利率的走势进而影响保险的收益高低监管部门在收益大体可以保证时倾向于让保险业做大做强当收益受到严重影响时倾向于控制风险长期利率走势主要受到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状况的影响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步入中低速增长货币政策也趋向于维持宽松来促进经济活跃

受此影响以十年期国债收益为例长期走势很难再回到 3%以上当下普通雇收类保险热销对保险公司来说虽然收保费一时爽但未来兑付时则可能进入火葬场在这种背景下主力保险产品的更迭是监管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共振

降低固收类产品比例增加分红险等浮动收益产品的比例属于见在弦上不得不发当下的监管路线已经明确只是市场需求仍然偏固定收益分红险目前还不能很快接棒普通受险来拉动增长

保险公司将经历一段时间的增长困境与盈利阵痛分红险的规模与份额占比增长会是一个长期过程一方面分红险较固定收益的普通受险更加复杂这对代理人的销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提升销售复杂保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客户对于分红险的认知让他们逐渐接受部分收益的不确定除了保费增长困境即使分红险未来大卖保司的利润率也会下行及新业务价值率承压因为可分配利润至少 70%要用于分红剩下的收益还要一部分纳入分红特储防备收益低的年份今年以来股市表现不错债市有一定调整

如果资本市场持续景气分红险投资收益得到保障费率也控制得当

分红险的结算利率能稳定维持到 3%左右分红险的上位会更加顺利一些否则人身险保费增速可能再次重回个位数在低位增长徘徊一段时间未来分红险重回 C 位对保险市场的格局也会有一定影响在雇收性质的传统险时代投资更注重安全经营上更重视销售环节分红险时代则需要安全与收益并重经营上除了重视销售

也要在前端做好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匹配收益的不确定让售后变得更加重要需要设置类似于投资顾问的角色以分红险为主与以传统险为主对于公司的业务经营与投资会有一些不同的要求首先分红险一直占比较高的公司没有调整压力增速会更快如泰康、友邦等其次代理人渠道强的保险公司可能会更能适应分红险转型

相比固收性质的普通受险分红险更复杂更需要高素质的代理团队比如偏重固收类普通受险的银保渠道可能就需要做出一定调整

而代理人渠道较强的龙头如国寿 平安 太保等公司调整压力相对小一些另外 分红险成为主流将改变保险同质性强的局面加速行业洗牌与优胜劣汰在雇收类为主的产品结构下大家的收益都相似而当分红险成为主流并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后不同的投资与经营能力将带来不同的结算利率以及分红实现率

客户会向运营能力更强投资能力更优的公司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