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库克画下另一张大饼本来自虎秀科技组作者王都山今年以来由于 AI 战略进展缓慢苹果股价下跌约 20%成为美股七巨头中表现最差的一家
业界迫切的想要知道这家科技巨擘究竟何时才能在 AI 赛道重夺主动权答案肯定不是今天北京时间 6 月 10 日凌晨苹果召开了 WWDC 全球开发者大会更新了全产品线的生态系统包括 iOS iPadOS MacOSVisionOS TVOS 等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苹果 OS 的命名规则发生了变化
以 iOS 为例它并没有继承 iOS19 的名称而是被命名为 iOS26 苹果方面表示今后操作系统将全部更改为年份作为后缀似乎寓意着一段新的开始
另一个变化是苹果在时隔 12 年后对 UI 进行了全新的视觉化设计将其命名为 Liquid Glass 这也是苹果首次推出的全平台通用设计至于 AI 这么说吧在发布 iOS26 时有一大段涉及 Live Translation 功能的介绍结合当下这个时间点及功能完成度来看如果换成一家安卓厂商大概是会让台下观众起哄的水平
可以肯定的说在这场 WWDC 上苹果仍未能展示出 Apple Intelligence 的技术成色甚至去年开发者大会上提到的部分能力都没有完全兑现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在生成式 AI 的汹涌大潮下库克带领的苹果能够做到溃然不动另辟蹊径的在 UI 上做起了文章
在这场开发者大会上 Liquid Glass 一词贯穿始终作为全新的设计语言苹果官方对其的定义是一种半透明的全新材料能够反射和折射周边环境进一步凸显内容为控制、导航、APP 图标、小组件等元素注入活力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增加一些物理感去呈现出更通透、更具层次感的视觉效果
与前代 iOS 相比 iOS26 上 Liquid Glass 概念的引入带来了两个较为直观的变化首先是光影动态的改变在 iOS26 上 Liquid Glass 能动态的体现运动根据内容和上下文呈现不同的光泽同时也会对光线进行实时渲染让界面更加活泼相比之下之前的设计在光影动态的表现上较为静态
其次是交互元素的动态变化 Liquid Glass 界面中的元素会根据用户的操作和设备状态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当用户访问额外选项时界面元素会像真实玻璃一样变形而以往的设计语言相对简单线性
苹果上一代的 UI 设计语言奠定于 2013 年发布的 iOS7 其核心特点是改用极简的扁平化设计同时引入更鲜艳的配色方案强调图形界面的对比度如果再往前追溯一代就是 iOS 系统诞生时的拟物化设计那么这一次 iOS26 的提升幅度会高于 iOS7 吗
笔者认为并没有因为当年的 iOS7 是彻彻底底的用户需求导向产物但在 iOS26 上至少从今天开发者大会展示的内容来看这个特征并不明显举例来说为什么 iOS7 要摒弃之前的拟物化设计
因为这个设计是从功能机到智能机过渡时代的特殊产物它需要引导用户熟悉触屏设备的操作逻辑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五岁小孩拿到 iPhone 都知道怎么用
而在 iOS7 诞生的 2013 年,这种需求早已过时,在内容应用的爆发下,用户需要的是系统界面尽量多地呈现出内容。基于此,苹果做了两件事,背景改用高斯模糊,突出内容主体,同时减少渐变、阴影、纹理等视觉干扰。
回到这次发布的 iOS26 上近几年手机用户对于图形界面的需求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吗答案不言自明那为什么苹果还要这么做笔者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匹配硬件的发展
iPhone 16 系列上的 A18 系列芯片其强大的神经网络引擎完全能够支撑 Liquid Glass 需要的光影动效实时渲染更加生动富有层次的操作界面也的确能丰富用户的体验其次就是统一跨平台视觉体验构建空间计算时代交互体系
而从整场发布会来看苹果可能就是因为这碗醋包的这盘饺子在两年前的 WWDC 上苹果正式发布了头戴显示设备 Vision Pro 至此拉开了空间计算的序幕尽管 Vision Pro 时至今日面对同类产品仍能保持着降维打击的优势但根据多个第三方调研机构的统计数据 Vision Pro 的出货量可能仅为 40 到 50 万台
以苹果的体量来看这个数字实在不够看不过从多方信息来看苹果未来仍会长期跟进头戴式显示设备而且不只是 Vision Pro 的迭代版可能还会有一个更加评价能够大批量出货的头显产品以此引出了一组显然意见的矛盾在同一个生态的产品序列中系统一定需要保证体验的一致性但二维屏幕与三维空间存在天然的交互范式冲突
这需要厂商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视觉语言的底层逻辑差异从 iOS26 来看苹果的思路是先确保动态光影与材质一致相比之下第二个问题要棘手的多那就是交互逻辑的抽象统一
今天的开发者大会上在介绍 liquid glass 时有提到过一个概念在某些场景下 liquid glass 是个独特的功能层叠在 APP 上方谈及这部分时苹果并没有做过多的介绍但笔者认为苹果一个可能的思路是将三维空间内的空间折叠转化为二维界面的层级套件
当然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重新搭建一个能够实现维度转换的中间层同时又需要对现有输入方式的映射进行重新梳理绝不会在 iOS26 这代上一蹴而就
不过如果未来苹果真的整合二维界面和三维空间的跨平台体验即便在 AI 领域亦步亦趋的追赶但也绝对能支撑住下一个十年的叙事再说下这代的 Vision OS 26 系统应该说还是诚意满满的
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小组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 Vision Pro 在室内的墙上悬挂虚拟表盘相册等虚拟物件 Vision OS 也会通过空间锚定技术精准记忆每个小组件的位置与参数当用户再次佩戴设备时所有虚拟物件会按原布局呈现在物理空间中
从这项功能上可以看出苹果在对空间计算的研究上仍遥遥领先于行业可能对于库克来说空间计算才是真正值得投入心血的作品
虽然苹果跨维度设计十分具有想象空间但对于用户来说这些都是有关未来的承诺眼下 iOS26 的提升似乎不足以支撑他们去升级软件和硬件苹果也一定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 iPadOS26 上我们看到了该系统诞生以来最大的升级幅度说几个变化来感受下
iPadOS 26 加入了类似 macOS 左上角的窗口控制按钮还能通过右下角自由调整窗口大小同时 iPadOS 26 还引入了 macOS 中的顶部菜单栏用户可以通过从显示屏顶部向下滑动或将光标移动到顶部来访问应用程序中可用的命令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菜单栏中用户可以使用搜索功能快速找到应用程序中的特定功能或相关提示就连文件管理 iPadOS26 都进行了重做现在用户可以自定义文件打开方式和文件夹样式还可跨设备同步至于多任务处理前台调度甚至小到指针的样式也是全面 Mac 化
在升级到 iPadOS 26 之后 iPad 终于有了生产力工具的模样不过这不免让人疑惑如此下放 Mac 上的功能 iPad 是否会抢占 MacBook Air 的生态位可能苹果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因此在 macOS26 他后系统上的一次究极进化快捷指令加 Spotlight 加 Apple Intelligence 的整合现在用户可以使用自然语言和短语来快速启动各种功能同时兼容第三方 APP 中的特定二级三级子功能例如执行某个 APP 中的移除图片背景功能等
应该说这次 iPadOS 和 MacOS 的升级还是诚意满满的可问题是这些功能过去无法实现吗就比如在 iPad Pro 2020 年款发布时库克就曾表示过这是一款能够替代 PC 的平板电脑
但时至今日我们才看到真正的完全体 iPad 是什么样子而诸如多任务处理类 Mac 的前台调度在技术实现上没有任何难度只能说在外界对于苹果 AI 的质疑声中库克终于不再执着于他的精准刀法了但话说回来如果苹果接下来还是无法兑现 Apple Intelligence 能力的话不知道明年的开发者大会还能拿什么出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