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卷不动了,光伏面临史上最大清退

卷不动了,光伏面临史上最大清退

2024/12/12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曹仁贤
王伯华
董必正
钟宝生
Topics
金涛/陈玉丽: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进口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实质上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加剧了中国光伏产业已有的亏损困境,迫使企业不得不做出抉择。美国市场在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中占比极低,但关税政策的持续以及产能过剩,使得国内光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曹仁贤:中国光伏行业普遍面临失血,毛利率极低,几乎没有利润,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甚至低于成本价投标,行业缺乏创新资源。 钟宝生:兼并重组是解决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本性手段,提高技术和质量标准,才能让真正有技术、有质量控制能力、能够高效运营的企业来牵头整合市场资源。 王伯华:美国光伏产业链不完善,成本高,难以与中国竞争,其制造硅组件的成本比中国高出30%到40%。劳动力成本和供应链缺口是主要原因。 董必正:如果能够稳定组件价格,控制硅料能耗,光伏行业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有望缓解,企业盈利能力将改善,预计2024年四季度将出现减亏拐点。 王磊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持负面态度,加征关税,拜登政府虽然有所缓和,但仍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金涛/陈玉丽:美国此举并非首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此前已通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加征关税,导致中国企业将工厂转移至东南亚。美国急于对中国光伏企业做出裁定,是为了推动制造业回流,保障能源安全。全球光伏产品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欧美印等主要市场贸易保护主义严重,也加剧了国内光伏企业的恶性竞争。过去几十年所依赖的全球化路径正在面临极大不确定性,适应变化是所有国际化公司的生存之本。 金涛/陈玉丽: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进口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实质上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加剧了中国光伏产业已有的亏损困境,迫使企业不得不做出抉择。美国市场在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中占比极低,但关税政策的持续以及产能过剩,使得国内光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曹仁贤:中国光伏行业普遍面临失血,毛利率极低,几乎没有利润,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甚至低于成本价投标,行业缺乏创新资源。 钟宝生:兼并重组是解决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本性手段,提高技术和质量标准,才能让真正有技术、有质量控制能力、能够高效运营的企业来牵头整合市场资源。 王伯华:美国光伏产业链不完善,成本高,难以与中国竞争,其制造硅组件的成本比中国高出30%到40%。劳动力成本和供应链缺口是主要原因。 董必正:如果能够稳定组件价格,控制硅料能耗,光伏行业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有望缓解,企业盈利能力将改善,预计2024年四季度将出现减亏拐点。 王磊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持负面态度,加征关税,拜登政府虽然有所缓和,但仍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金涛/陈玉丽:美国此举并非首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此前已通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加征关税,导致中国企业将工厂转移至东南亚。美国急于对中国光伏企业做出裁定,是为了推动制造业回流,保障能源安全。全球光伏产品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欧美印等主要市场贸易保护主义严重,也加剧了国内光伏企业的恶性竞争。过去几十年所依赖的全球化路径正在面临极大不确定性,适应变化是所有国际化公司的生存之本。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高达271%的关税?

美国商务部认为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美国销售,此举本质上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定点打击,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增加本土就业机会并减少对外国光伏产品的依赖。

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情况如何?

中国有很多光伏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主要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将光伏产品卖到美国。2023年,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额仅1.0585亿美元,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达到约435亿美元。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关税历史是怎样的?

早在2012年,美国就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展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加征高额关税。这一举措促使中国企业绕道至东南亚设厂,美国进口光伏组件的主要来源从中国变为东南亚。此次调查是应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的请愿书,该组织代表美国本土注册的公司。

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国内光伏企业面临持续亏损,过剩产能出清成为活下去的唯一解。据东方证券研报,在越南有产能的中国光伏企业出材清销税率大多在50%以上。行业恶性竞争导致企业低于成本价投标,毛利率极低,几乎没有利润。

为什么中国光伏企业选择低于成本价投标?

企业低于成本价投标是为了在恶性竞争中生存,试图通过低价策略逼退竞争对手或抓住最后一波市场机会。这种行为被认为是自杀式竞争,导致行业普遍失血。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

产能过剩是导致行业恶性内卷的直接原因。2024年一季度,国内新增装机量和组件出口量均大幅增长,但光伏组件价格已连续下跌一年,导致企业利润大幅缩水。

中国光伏行业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

兼并重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整合市场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行业盈利周期的改善。稳组件价格和控硅料能耗的政策也有望缓解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美国光伏产业链为何难以与中国竞争?

美国光伏产业链建不成体系,运行及配套成本较高,制造硅组件的成本比中国高出30%至40%。劳动力成本和供应链缺口是主要原因,美国制造总成本中劳动力占22%,而中国仅占8%。

Chapters
美国商务部对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高达271%的关税,此举表面上针对东南亚国家,实则打击中国光伏企业。文章分析了美国此举的背景、过程和可能结果,并指出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困境。
  • 美国对东南亚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收271%关税
  • 此举实质上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定点打击
  • 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产品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卖到美国
  • 美国此举或将导致中国光伏企业面临更大亏损和清退压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中国光伏产业或许真的走到了不得不做抉择的时候。 近期,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以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在美国不公平地销售,并提议对此征收高达271%的关税。 此举看似是打击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四个东南亚国家,但其本质仍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做定点打击。作为全球光伏产品制造业的主导者,中国有很多光伏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它们生产的光伏产品主要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卖到美国。 事实上,自特朗普胜选以来,全球新能源产业就笼罩在“关税阴影”之下,此次美国商务部的裁定就像是一次“补刀”,让国内本来就处于持续亏损状态的光伏企业感受到了更大的“寒意”。 本期,一同聊聊中国光伏产业的生存困境。 【时间轴】 01:13 “靴子”加速下落 03:49 光伏产业“卷无可卷” 07:29 会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