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债崩盘美债受伤本文来自妙拓 APP 作者丁平
近期美债收益率再次飙升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 5%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 4.6%这波飙升背后美债面对的处境可谓内外夹击首先是信用评级的警钟 5 月 15 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目的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 AAA 下调至 AAE 理由是联邦债务规模和利息支付比例持续攀升财政状况令人忧心
接着 5 月 22 日由共和党主导的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了被称为美利大法案的财政议案名字虽然动听代价却不菲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测算这项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十年新增约 4 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这无疑让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再度升级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助攻来自海外高盛最新报告指出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崩盘式上涨成为推高美债收益率的幕后黑手之一那么问题来了日债为何会崩盘它又是如何拖累美债的
要想得到答案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日债为何会爆发危机近年来美债收益率一路走高日债收益率也在飙升比如日本 40 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达到 3.7%创下历史新高大家都知道国债价格和收益率是成反向关系的现在日债收益率大涨就意味着日债价格下跌背后反映的是供给过剩没多少资金愿意继续购买日债甚至可能会出现抛售行为
5 月 20 日日本新发 20 年期日本国债的拍卖结果惨淡投标倍数仅为 2.5 倍是自 2012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投标倍数越高说明市场对该期国债需求旺盛投资者愿意积极认购反之则表示需求萎靡
更糟糕的是日本国债的尾差即平均价格与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距已飙升至 1.14 为 1987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数据说明市场对国债价格的认同存在很大分歧需求明显低迷其因何在
5 月 19 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日本的财政状况比希腊还糟糕数据显示日本债务和 GDP 的比率已超 250%这一数字远高于希腊债务危机时的 180%同时外部环境又进一步催化了市场情绪市场担忧在这场关税谈判中日元可能面临被动升值可能会继续加息
实际上日债危机虽然是在最近一周才开始浮出水面的但早在 2024 年这种风险积累就已出现端倪
自 2024 年 8 月以来作为持有日本国债市场 52%份额的最大买家日本央行一直在逐步减少日本国债购买额并计划到 2026 年 1 月至 3 月将购买额降至每月 3 万亿日元左右日本央行开始缩减日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实是多年的超宽松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正在逐步显现核心通胀率已超过 3%明显高于 2%的原定目标
这以通胀压力促使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发生转变 2024 年 3 月日本央行正式宣布结束长达 8 年的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上调至 0%至 0.1%区间
2024 年 7 月和 2025 年 1 月日本央行再次加息最终将政策利率上调至 0.5%在日债市场中尤其是在超长期国债领域除了日本央行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本土大型机构也一直是最重要的买方力量但随着利率持续上升这些机构的购债意愿明显减弱市场甚至出现了一种名为买方罢工的现象
2025 年虽然有金融监管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增持超长期国债以满足九七匹配和资本监管的要求但实际效果很有限多数险资和养老金在完成基本配置后因担忧进一步亏损会选择观望或调整九七策略买债热情明显退潮这种局面最终导致了日本长期和超长期国债的需求下降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日债收益率大幅上行
那么日债的崩盘又是如何影响美债的呢一方面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债市又是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截至 2025 年 3 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为 1.1308 万亿美元日本国债市场若出现危机日本政府和当地金融机构可能会被迫大规模买入本国国债为了筹集资金这些机构很可能会抛售手中的美债等海外资产直接对美债市场造成抛压推高美债收益率另
另一方面日债收益率的飙升推动了全球长期国债的期限溢价及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回报以补偿风险假如你是一个全球投资者看到日本国债市场大幅下跌你可能会担心其他国家的长期国债也有类似风险于是你在购买长期债券时就会要求更高的回报这样一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也会被带高
除此之外日本一直因超低利率成为全球套息交易的资金来源地投资者介入低息日元投向美国等高收益市场以赚取利差一旦日本利率迅速上升这种套利空间将大幅收窄甚至消失部分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撤回资金回流日本本土这就导致美欧市场的流动性趋紧资金面压力加大可以说日债危机不仅仅是日本的风险也是全球债市尤其是美债市场的外部扰动因子
那么日债危机能否得到解除呢短期来看日债市场可能会反弹例如日本政府可能会指导日本邮政政府养老投资基金等国有机构大规模买入本国国债平易市场动荡理论上讲国债具备避险属性在降息预期增强时更具吸引力
但当前日本基准利率仅为 0.5% 降息空间有限货币政策的制止能力也因此受限从长期视角看 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债务可持续性增强市场对国债违约的担忧可能会减轻 投资者也更愿意持有国债但现实中日本正面临财政恶化和通胀压力的双重挑战日债彻底反转的前景依旧不明朗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投资美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境外券商或银行直接购买美债及境外账户加美元的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时会产生大约 0.5%的兑换成本如果你还要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又会有另外 0.5%的兑换费用也就是说换汇成本大约为 1%这部分成本几乎是固定的
实际上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汇率波动的风险最佳做法是在人民币升值时兑现美元在人民币贬值时兑换人民币如果我们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7.40 兑换美元而截至 5 月 26 日汇率已降至 7.17 那么就会面临约 3%的汇率损失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换汇成本最后美债的利差就会被完全抹平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损在此之下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接下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市场总有一种声音认为我们会通过贬值来缓解出口压力但实际上汇率贬值并不总能刺激出口升值也不一定会影响出口
因为中国是双向依赖的贸易模式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也是重要的进口国换句话说人民币升值虽然可能让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看起来更贵但也意味着进口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下降反而会压缩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此前妙头曾预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大概率将在 7.1 至 7.3 的区间内震荡除非出现突发性的外部冲击事件
例如大规模贸易摩擦或地缘政治局势急剧恶化等人民币才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但即便如此在政策工具与管理框架的约束下人民币汇率突破 7.5 的可能性依然较小第二种方式是通过 QDI 基金或相关理财产品投资美债及境内账户加人民币
这种方式不涉及外汇兑换因此无需担心汇率波动的风险也没有汇兑成本但近期美债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美债基金自然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种日债引发的外部拖累值得高度谨慎总结而言从短期看长期美债的风险依然较大无论是目的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6 月到期的 6 万亿美债还是日债崩盘对市场的拖累都使美债面临不容忽视的风险
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 10 年期和 30 年期美债的拍卖情况并以此判断市场对长期美债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