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杀入AI眼镜赛道,小米能否引爆市场?

杀入AI眼镜赛道,小米能否引爆市场?

2025/6/24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I眼镜品牌创始人
顽都山
Topics
顽都山:我认为小米的首款AI眼镜在功能和形态上对标RayBan Meta,但采用了双芯片方案,并可能采用光学镜架加电致变色玻璃。小米在硬件研发、经验积累和避免与手机厂商分成等方面具有优势。此外,小米在渠道、供应链和生态整合方面也比创业公司和AR眼镜厂商更有优势。虽然AI眼镜行业难以形成生态,但小米的入局可能会改变这一局面,并可能成为第一家跑通AI眼镜生态的公司。我相信AI眼镜市场仍充满机遇,因为市场增量高。 AI眼镜品牌创始人:我体验过小米AI眼镜的原型机,感觉完成度非常高。

Deep Dive

Chapters
小米即将发布的首款 AI 眼镜对标 RayBan Meta,采用双芯片方案和光学镜架加电致变色玻璃的设计。文章分析了小米在 AI 眼镜赛道上的优势,包括技术积累、经验、生态整合能力以及无需与手机厂商分成等。
  • 小米 AI 眼镜采用双芯片方案,对标 RayBan Meta
  • 小米 AI 眼镜或将使用光学镜架加电致变色玻璃方案
  • 小米在硬件研发、经验和生态整合方面具有优势,无需与手机厂商分成
  • 小米 AI 眼镜的定价预计在 1600 到 2100 元之间

Shownotes Transcript

杀入 AI 眼镜赛道小米能否引爆市场本文来自虎秀科技组作者顽都山如无意外小米的首款 AI 眼镜将在下周正式发布就虎秀目前汇总到的信息来看这是一款从功能形态上全面对标 Rayban Meta 的 AI 眼镜但不同于前者的单 SoC 芯片方案小米 AI 眼镜将采用系统级 SoC 夹斜处理器的双芯片方案

另外相较于目前主流的墨镜式和光学镜架式的两种形态小米 AI 眼镜大概率会使用光学镜架加电制变色玻璃的方案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一位 AI 眼镜品牌创始人向虎秀表示他曾体验过这款眼镜的原型机评价是完成度非常高

回顾过去一年的 AI 眼镜赛道互联网大厂 AR 眼镜厂商创业公司三方纷纷入局小米在这场角逐开始前便已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相较互联网大厂小米在硬件研发上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

此前多年围绕眼镜形态产品的开发也为 AI 眼镜积攒下宝贵经验能规避常见的技术陷阱更重要的一点是小米不需要去考虑如何与手机厂商做流量分成的问题而相较于一般创业公司和传统的 AR 眼镜厂商小米在渠道覆盖供应链管理上有着更加成熟的体系还有生态整合能力更是其无法忽略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手握技术经验生态三张王牌的小米究竟能在 AI 眼镜市场搅起多大波澜为什么小米会做一款对标 Rebound Meta 的产品因为从产业链发展情况来看现在能满足批量出货的只有这一种形态我们先来盘点现阶段 AI 眼镜的品类第一类是无摄像头无显示只支持语音交互的 AI 眼镜

可以很肯定的说这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可能到了明年就不会再有公司去进行研发因为它能实现的功能通过 TWS 耳机基本都能实现第二类就是以 Ribbon Meta 为代表的集成摄像头但没有显示的 AI 眼镜

这类产品功能主要集中在拍摄 AI 交互实时翻译上在交互上以语音和触控为主第三类产品是基于 AR 显示技术的 AR 眼镜这类产品在应用丰富度上足以实现蜕变比如前不久雷鸟发布的 X3 Pro 可以支持实时导航功能将步行路径直接在眼前呈现

不过这个方案对于光学系统有着极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光波导加上 micro LED 的组合才能实现让成本大幅提高部分高配置产品甚至逼近万元价位综上所述如果在成本与产品体验之间去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 Ribbon Meta 形态的眼镜当下应该算是最优解

实际上小米早在 2022 年就做过一款类似的产品由于当时生成式 AI 尚未爆发而这款眼镜主打的功能为拍照因此小米将其命名为米家眼镜相机

这款眼镜相机最早以众筹的形式售卖在发布 5 分钟后众筹金额就突破 100 万元不过这款产品也饱受诟病除了成像画质和视频防抖这些常见问题外其 100 克的重量光机导致的重心前倾也让它的佩戴体验可谓相当糟糕后续的 rebi meta 能够大获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meta 将机身重量

控制在了 49 克能够满足理论上全天候的使用条件回到本次即将发布的小米 AI 眼镜上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它的机身重量在同一水平线上但相较于 RebenMata 小米 AI 眼镜还有一处调整是它极有可能额外配置了一枚斜处理器芯片去处理诸如待机音频等低功耗场景

结合小米近年来在高密度电池技术上的积累笔者认为它的续航时间可能会大幅领先于 Rayban Meta 另外据产业链消息小米 AI 眼镜很可能配备了电制变色镜片这些技术过去在 AR 眼镜上曾被 Xreal 等厂商使用过主要是为应对环境光线变化问题

不过在一个没有显示屏的 AI 眼镜上电制变色镜片究竟能发挥出多大的实际作用可能还要等到发布会上去揭晓最后再说说这次小米 AI 眼镜的定价问题之前的米家眼镜相机众筹价格为 2499 元笔者认为小米首款 AI 眼镜的定价不会高于这个价格因为在去掉自由曲面 AR 光机后成本已明显降低

另外参照目前市面上的几个功能类似的竞品来看其定价也在 1600 到 2100 元之间小米的首款 AI 眼镜其售价大概率也在这个范围区间内

在谈到某类消费电子的发展前景时最终的落脚点都离不开生态而当下的 AI 眼镜行业基本不存在所谓的生态不过小米的下场很可能会让这个局面迎来一丝转机行业生态可能就此趋于整合我们先来说说 AI 眼镜行业为什么难以形成生态首先行业还处于早期摸索阶段大多数厂商论证的都是单一功能的突破

其次之所以传统的互联网厂商都在压住 AI 眼镜赛道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该品类可能是下一个流量入口而这就又不可避免的与传统智能手机厂商产生矛盾需要明确一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AI 眼镜都无法摆脱智能手机成为独立的硬件平台原因无他如果想要贴上 AI 的概念眼镜芯片的那点算力根本不够看的

在 AI 相关的任务处理和调度上可以分为两种路径第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端测算力完成第二种是更复杂计算需要通过智能手机向云测传输请求或数据在两种情况下

智能手机要么扮演后台的角色要么扮演中继的角色不妨做个假设一家互联网大厂希望通过在自家的 AI 眼镜上推广本地服务这种情况下该如何与智能手机厂商进行流量分成在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厂都想努力突破终端厂商的桎梏

比如腾讯尝试收购黑鲨字节不惜砸下 300 亿元扶植 P 口背后的原因都是想在智能手机之外开辟出新的流量入口以避免出现当年华腾大战时的窘境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 AI 眼镜无法成为独立硬件平台互联网大厂与手机厂商之间就难以形成稳定且牢固的生态

而小米的特殊之处在于智能手机本身就是它的基本盘独立开发的系统和品位丰富的生态链产品还能够进一步帮助 AI 眼镜去拓展能力边界因此笔者认为小米有极大概率会成为第一家跑通 AI 眼镜生态的公司

另外,当一家打通 AI 眼镜软硬件的大厂出现后,对于创业公司和过去的 AR 眼镜公司来说,他们势必要与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更加紧密的绑定关系,而这一过程也势必伴随着大量的兼并与收购,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在短时间内会形成马太效应。

因为马太效应的产生需要有明显的竞争机制比如智能手机在 4G 到 5G 的过程中百花齐放的国产手机厂商逐渐收敛为头部的五六家公司而现在的 AI 眼镜行业显然没有到这个阶段

令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 Wellson XR 发布的报告 2025 年全球 AI 眼镜销量为 550 万台未来 6 年的 CAGR 高达 97.4%在现有的消费电子品类中几乎再也找不到如此高增量的市场因此对于这个行业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来说虽然大厂的加入会让他们压力剧增但 AI 眼镜这个赛道仍布满着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