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的崩溃源于多方拉扯和经营思路的摇摆,加上销量受困和资金不足,导致百度和吉利逐渐失去信心,最终选择退场。
员工面临社保欠缴和裁员补偿问题,供应商则被拖欠货款,总额已达2.65亿元,且缺乏明确的处理方案。
百度和吉利是极越的主要股东,分别持股65%和35%,但他们在极越的经营中逐渐失去信心,最终选择不再支持。
极越的资金窟窿达到了60亿元,成为百度和吉利不愿继续投入的烫手山芋。
极越的营销策略由夏一平主导,但存在决策链过长、执行周期短、发布会前仍未敲定事项等问题,导致营销效果不佳。
百度对极越的投入已达88亿元,但因极越持续亏损,百度逐渐失去信心。
吉利战略聚焦于其他重点项目,且极越已成为负资产,因此选择不再支持。
极越的智能化技术主要来自百度,但其技术使用需付费,导致成本增加。
距离极越宣布就地解散才两天,但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在发生。被欠缴社保的员工、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以及售后难有保证的车主都成为了这一事件的受害者,但这些“烂摊子”,极越以及背后的关联方还没出来收拾好。 极越为什么突然会突然崩溃?百度、吉利为何对极越“见死不救”?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 【时间轴】 00:23 极越突然崩盘始末 02:28 员工、供应商正集体维权 04:05 两个富爸爸,养不出一个出息儿子 06:22 “弃子”极越,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