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特朗普又放了墨西哥一马

特朗普又放了墨西哥一马

2025/3/10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某汽车配件企业负责人
某汽配企业负责人
某电池企业负责人
Topics
杨坤:我认为美国对墨西哥实施的关税政策更像是一种政治策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恐吓,而不是真正要对墨西哥产品加征关税。虽然关税政策一再推迟,但这种不确定性已经让许多中国企业开始调整在墨西哥的投资策略,许多企业开始观望,甚至出现了裁员的情况。供应链安全也是促使中国企业选择在墨西哥建厂的重要因素,在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可以形成闭环生产体系,减少因国际制裁带来的威胁。 某汽车配件企业负责人:我们公司在墨西哥的工厂原本计划在今年开始盈利,但如果美国真的对墨西哥产品加征关税,我们愿意分担5%的关税,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会再次陷入亏损的境地。 某电池企业负责人:自从美国宣布可能对墨西哥加征关税后,许多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投资项目决策周期都延长了一倍。我们原本规划的六条生产线也因此迟迟不能动工,大家都处于观望状态。在墨西哥寻找供应商就像在沙漠中寻找绿洲一样困难,一些在国内很容易获得的零部件,在墨西哥需要提前三个月预定,而且价格比国内高出两到三倍。 某汽配企业负责人:目前我们正在与特斯拉紧急沟通,希望能够将部分成本转嫁给客户。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我们可能不得不暂停相关的业务。因为一旦加征关税政策落地,我们公司即使再运营半年也无法实现盈亏平衡,将会继续遭受严重的亏损。 supporting_evidences 某汽车配件企业负责人: '我们愿意分担 5%...他们会再次陷入亏损' 某电池企业负责人: '美国宣布对墨西哥加征关税后许多中企在墨西哥投资项目的平均决策周期延长了二倍' 某汽配企业负责人: '他们正与特斯拉紧急展开沟通希望能将部分成本嫁接给客户若无法达成协议就不得不暂停相关业务'

Deep Dive

Chapters
受美国可能加征关税影响,中国企业对墨西哥投资的热情有所下降,许多项目被搁置甚至裁员。文章分析了此前墨西哥对中国企业吸引力大的原因,以及关税政策对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的影响。
  • 美国对墨西哥加征关税政策反复,造成中国企业观望,投资项目搁置甚至裁员
  • 墨西哥曾因税务优惠和供应链安全吸引大量中国企业投资
  • 关税政策失效,中国企业开始调整在墨西哥的策略

Shownotes Transcript

特朗普又放了墨西哥一马本文来自虎秀商业消费组作者周月明墨西哥这两天又松了一口气 3 月 6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再次推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 25%关税的政策延缓至 4 月 2 日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宣布推迟了早在 2 月初特朗普下令加征关税后仅仅过了两天就宣布了暂缓若将时间拉到更久以前这种狼来了的故事还曾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上演

2019 年 5 月 30 日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加征 25%的关税原计划从 6 月 10 日开始逐步实施每个月增加 5%但到 6 月 7 日墨西哥就与美国达成协议最终避免了关税加征在墨西哥深耕多年的周迅跨境墨西哥负责人杨坤告诉虎秀美国对墨西哥的关税政策更像是一种政治手段主要是为了恐吓

或许到 4 月份时会再一次推迟不像对中国美国的关税大棒已经实实在在地落下特朗普上任以来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加征了 20%

虽然加征政策一再推迟但在墨西哥投资的企业已经开始做出各种调整以防万一其中就包括大量中国企业近两年墨西哥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据墨西哥经济部数据 2022 年至 2024 年间中国对墨西哥直接投资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40%

最近中企对墨西哥的热情似乎降了下来业内人士表示近几个月的咨询量确实有所下滑许多企业开始观望原先计划扩产的工厂开始搁置甚至出现了裁员的情况多家在墨西哥布局的企业告诉虎秀他们正试图与客户协商分担关税以防政策真正实施

某汽车配件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愿意分担 5%他们在墨西哥的工厂原本将于今年开始盈利但如果美国针对墨加征关税他们会再次陷入亏损对中企来说被关税扰局的墨西哥或许将从甜蜜之地变得苦涩回望前几年墨西哥本来是中企全球化棋盘上的黄金落子

最初前来布局的是国电头和中电建等大型工程类公司或是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类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企业近两年几亿元甚至几千万元的小规模私营企业也纷纷进军墨西哥大量企业的涌入让墨西哥重要工业基地的厂房租金以 5%的速度疯涨

基地的区位大多靠近美国比如要想在蒙特雷周边地区建厂每月每平方英尺的租赁成本可达 7-8 美元有的甚至比上海还贵为何中企前赴后继来到墨西哥原因主要有几方面首先自然是税务优惠在美墨加协定下中国产品可以通过墨西哥出口到美国享受零关税或近乎零关税的待遇

尤其是那些从中国出口至美国关税税率特别高的产品比如关税高达 36%的手提包旅行用品和皮革制品以及由于双反调查关税高达 300%的床垫企业由于要取得原产地证明该证明要求产品的本地成本比例要达到 50%到 75%

他们大多在墨西哥直接建厂也有部分企业通过墨西哥转口贸易但由于不受政策支持这种形式具备一定风险此外杨坤告诉虎秀供应链安全也是中企在墨西哥建厂的重要原因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令中国企业意识到了集中生产带来的风险在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可以形成闭环生产体系减少因国际制裁带来的威胁

但随着美国提出要对墨西哥加征 25%关税这些曾经吸引中企的因素开始失效中企开始调整对墨西哥的策略某在墨西哥布局的电池企业负责人告诉虎秀美国宣布对墨西哥加征关税后许多中企在墨西哥投资项目的平均决策周期延长了二倍

他们原先规划的六条生产线也迟迟不能动工大家都在观望另一位汽配企业负责人告诉虎修他们正与特斯拉紧急展开沟通希望能将部分成本嫁接给客户若无法达成协议就不得不暂停相关业务

因为一旦加征关税政策落地原本再运营半年就可实现盈亏平衡的公司将继续遭受严重的亏损当墨西哥不再是安全地带不少中企开始重构供应链有的家电企业开始加速布局墨西哥加东南亚的双中心模式将墨西哥产能占比从 30%降至 18%同期越南基地产能提升至 45%

这种布局将使企业对单一市场关税波动的敏感度下降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固然加重了在墨西哥投资的风险性但即使没有关税政策中企落地墨西哥也早已出现了不少挑战一本隐秘的成本账簿正被翻开墨西哥的效率困境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墨西哥的人力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与美国相比可能极具优势但对比中国本地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在墨西哥的工业大城市生产岗位工人的平均薪资可达 5000 元人民币左右相比之下中国一些地区的工资水平可能还达不到这个金额

再比如墨西哥工程师平均月工资在 3600 美元左右中国则是 2900 美元还是墨西哥的人力成本更高在美布局多年的资深人士透露美国与墨西哥的人工成本大概有 6 倍的差距美国的工程师公司也是墨西哥的两倍许多美企在墨西哥设厂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力成本但假设企业的机械化水平高人力成本占比很低在只考虑土地和能源因素的情况下美墨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此外在墨西哥开展员工管理对于许多中企来说也存在诸多挑战大型公司在墨西哥容易遇到罢工问题而小型公司则更多面临人力雇佣不合规等问题

墨西哥员工对自身权利非常重视相较于中国他们会更频繁地提出工资上涨或其他劳动权益诉求比如某在墨西哥布局的企业就曾坦言这里的下午茶时间神圣不可侵犯强制取消甚至会让整个团队跳槽离职墨西哥的人力流动性也较大一个月甚至一年内可能更换多次员工这会对生产成本造成很大影响

一旦管理不善生产成本可能比中国高出两倍就算管理得当控制好了供应链成本也是中国的 1.25 倍到 1.5 倍相比之下东南亚国家的员工反而普遍比墨西哥更高效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对外国公司雇佣本地员工有严格的比例要求管理岗位相对宽松但在非管理层岗位企业雇佣本地员工的比例要在九成以上

除了生产链条 中企在墨西哥建厂遇到的效率问题在其他环节也比比皆是墨西哥的时间观念与中国截然不同 墨西哥人的处事习惯与欧美国家类似 比较拖延因此中国企业在墨西哥设厂时常会遇到政府官员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效率问题之外 墨西哥的供应链也常令中国企业头疼

比如在蒙特雷工业园某家居企业的墨西哥工厂已停工三个月其中一大致命问题就是当地纸箱供应商的坐地起价单个包装箱价格竟是浙江慈溪的三倍许多中国企业过于乐观地认为墨西哥的供应链体系不会比中国复杂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高效低成本高品质的供应链体系这是经过多年磨炼形成的而这种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难以找到替代品

而在墨西哥除了汽车行业其他行业的发展都不够完备毕竟全球排名前 15 的汽车制造商大多在墨西哥设有工厂围绕汽车产业的一级供应商也基本都在这些企业占据了墨西哥约 20%的 GDP 供应链相对发达比如墨西哥的电子产业发展较晚市场规模小供应链企业数量有限少数几家企业掌握了主要的生产能力难以与之议价

他们甚至可能会因为客户订单量小或其他原因拒绝合作更何况这些供应链企业的效率也难以满足大部分中国企业的需求某电池企业负责人告诉虎秀在墨西哥找供应商就像在沙漠里找绿洲比如 PCB 电路板这类在东莞唾手可得的部件在墨西哥需要提前三个月预定且价格比国内高出二到三倍这种结构性缺陷催生出了独特的抱团式出海

在瓜达拉哈拉电子产业带一些中企自发形成互助联盟共同投资建设纸箱厂 标签厂 线路板车间通过共享产能和订单他们的包装成本和交货周期大幅下降更聪明的玩家已经开始布局反向供应链宁波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墨西哥工厂定位为技术前哨站

末方团队负责对接北美客户需求中国总部进行快速打压再通过美墨边境的保税快线实现 72 小时交付这种需求捕捉在中国价值实现在北美的模式使其北美市场毛利率有了较大提升事实证明墨西哥不是中国制造的平剃而是需要重构的商业生态

成功落地的中企有个共同特征要么如汽车产业集群那样自带完整供应链要么选择轻资产加关键工序模式如紧将电子组装环节布局至墨西哥另外墨西哥虽然不会故意针对中国企业但合规问题依然是悬于中企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鉴在墨西哥城宪法广场东侧的税务大楼里每天都有中国企业主捧着文件焦急等待

他们追逐的不仅是美墨加三国协议的关税优惠更是在复杂监管体系中的生存空间制定合规日历提前规避风险这一制度套利能力的差距正在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分界线而且在劳动法领域许多中小型中国企业常在人力资源和签证办理上打擦边球一旦被判为违规就要交一份更为惨痛的学费

总的来看美国对墨西哥的关税拉扯在短期内仍将是雷声大雨点小但中国企业已无法高枕无忧特斯拉产业链的墨西哥依赖症转口贸易的合规性坍塌中小企业的抗风险短板都在迫使企业重新校准战略未来没有将墨西哥从跳板升级为多元布局的棋子之一才可能在动荡的全球贸易体系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