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王小川能赌赢么?

王小川能赌赢么?

2025/4/25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作者宋思航
Topics
作者宋思航:我独家获悉百川智能正在进行重大组织架构调整,核心原因是业务重心转向医疗。医疗业务负责人李施政即将离职,未来医疗业务或由高松接任。此外,多位搜狗系老员工已离职,目前百川核心高管中仅剩王小川和如立云来自搜狗。公司将进行一系列人事调整,持续到4月底。百川对医疗的关注由来已久,甚至早于公司成立。选择聚焦医疗并非退路,而是初心。DeepSeek的冲击间接推动了百川提前聚焦医疗。未来组织架构将更加扁平化,减少层级,会有内部人事变动和外部人才引进。百川医疗将涵盖四大业务:百小应AI全科、AI儿科和精准医疗。百小应目前定位为通用大语言模型,不具备医疗资质,仍在调整中。DeepSeek的冲击影响了所有大模型厂商,留给AI大模型初创公司的试错空间已经不多。2024年下半年以来,百川已有五位核心成员离职或正在离职,部分原因是为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部分原因是与公司发展方向不再契合。王小川的做事风格是动态调整,会根据市场反馈和技术趋势调整公司方向。百川在过去一年中完成了从多赛道布局到聚焦医疗的战略急转弯。百川目前现金流储备充足,如果架构调整能实现决策链路扁平化和资源精准投放,医疗赌局会有更大胜算。百川放弃金融和C端业务是明智之举,医疗是百川成立时的初衷,也是与大厂避开竞争的差异化路线。百川虽然整体上理清了聚焦医疗的思路,但在具体业务环节中仍未完成转型,百小应就是一个例子。百小应的定位将转变为医疗细分场景的AI应用,百川将从B端和C端全面进军AI医疗。DeepSeek的出现加速了大厂在C端应用的竞争,推动百川调整战略。王小川希望将医疗和超级应用结合,百小应是其超级应用的雏形。百川希望通过在医生端和患者端双端做AI应用,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也为患者提供咨询。医疗领域超级应用的成功案例是存在的,例如硅谷的AI营养治疗平台Nutrisense。华为进军医疗领域的商业模式是提供底层硬件、服务器和云服务,模型层服务由大模型厂商或医疗AI公司牵头。国内大模型的商业化路径还处于迷雾之中,AI医疗领域的挑战很大。大模型与真人医生之间应当实现双一模式的协作,一个针对专业人士,一个针对普通用户。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能仅限于医学研究、医生培训、诊断和治疗四个方面,目前只有医学研究有机会,但难度很大且客户群体少。王小川需要考虑是否要继续烧钱做预训练,尤其是在聚焦医疗之后。 王小川:在内部信中,我反思了百川过去两年战线拉得过长、不够聚焦的问题。未来我们将减少冗余动作,全力聚焦医疗,并对百小应的定位进行了调整,使其成为医疗细分场景的AI应用,通过医学推理和循证医学的注入提供真实权威的回答和引用,成为医院医生临床与科研的强大助理。我们并不希望放弃模型的通用能力,目前应该以通用大模型为核心,同时建立垂直能力。 李施政:作为百川医疗业务副总裁,我深度参与了与小儿方健康的战略合作,并发挥了关键推动作用。 陈伟鹏:作为百川技术负责人,我已离职,将投入到AI coding项目中。 洪涛:作为百川商业化负责人,我已离职。 邓江:作为百川金融业务负责人,我已离职,加入北电数智担任行业副总裁。 焦可:作为百川互联网业务负责人,我已离职。 如立云:作为百川联合创始人,我将继续与王小川并肩作战,支持公司聚焦医疗战略。 XSignal创始人刘震:大模型与真人医生之间应当实现双一模式的协作,一个是针对专业人士一个是针对普通用户。AI在医疗的应用可能仅限于医学研究、医生培训、诊断和治疗四个方面,目前只有医学研究是有机会的,但难度很大且客户群体少。

Deep Dive

Chapters
百川智能,一家AI大模型公司,近期发生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多位核心老班底离职。这与公司战略调整有关,百川将全力聚焦医疗领域。文章探讨了百川做出此决策的原因,以及医疗赛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百川智能核心老班底离职
  • 公司战略调整为全力聚焦医疗
  • 王小川的医疗野心并非始于百川成立之后
  • 医疗可能是百川的初心,而非退路

Shownotes Transcript

王小川能赌赢吗?本文来自虎秀科技组作者宋思航

近日 虎秀独家获悉 AI 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百川智能正在进行成立后重大的组织架构变化核心原因是百川业务重心的调整据多位接近公司的独立信源透露医疗业务总负责人李世正已经开启离职倒计时即将完成最后一步离职程序另有知情人士告诉虎秀百川的医疗业务未来将由娱乐业务总负责人高松跨界接任

就此虎秀向百川核实对方予以否认有接近百川方面人士告诉虎秀李施政的后续接任者暂时未定值得注意的是李施政是王小川从搜狗带到百川的老班底在搜狗时曾担任搜狗医疗副总裁在李施政之前另外两位出身搜狗老班底的百川高管已经离职分别是前搜狗和百川的 CMO 商业副总裁洪涛

以及在搜狗时担任搜索研发总经理的百川技术负责人陈伟鹏据虎秀了解高松并非来自搜狗目前百川的核心高管之中除了创始人 CEO 王小川之外只剩联合创始人如立云这一位来自搜狗系

4 月 10 日王小川在百川内部发布两周年全员信这也是百川创立后王小川的第一封内部信在这封信中王小川反思到在过去两年中战线拉得过长不够聚焦其次虽然 2024 年中战略会已经明确了聚焦医疗但没有足够透传在医疗上的决心和路径要求没有让每个团队在医疗价值创造中深度思考 why 和 how 进而导致部分团队的工作目标出现了摇摆和偏差

未来王小川宣称将减少冗余动作全力聚焦医疗实际上从 2024 年起百川已经在做医疗了不过和目前的公司战略相比区别既在于聚焦力度也体现在百川内部组织体系具体策略和动作的变化本周有知情人士告诉虎秀公司还将做出一系列涉及战略核心板块的人事调整变动或将持续至 4 月底

实际上百川对医疗业务的战略布局要追溯到更早以前甚至早在百川成立之前王小川就曾提到过药造医生而在王小川过往以个人股东为名义投资的项目中共有五家与生物和医疗项目相关的公司

分别是北京 5G 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广州政安康健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已经注销的北京良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 5G 医学是王小川在搜狗任职期间的创业项目根据天眼查 2021 年王小川先后成立了五家名称带有 5G 二字的公司主要业务领域为医疗健康和信息技术服务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创立百川后王小川依然会关注 5G 系公司的情况多位接近王小川的人士和投资人向胡秀表示王小川的医疗野心并非展露在百川成立之后

据此医疗并非百川的退路更可能是初心这和 2024 年圈内所传的百川是因业绩不佳而转投医疗的说法并不相同只不过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之前百川对医疗的聚焦还没有那么彻底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成立之初的百川做了一个并不难理解的决定选择多线同时进行既不放弃医疗同时也选择了大模型最易商业化的金融和教育领域同时

百川也曾在成立之初号巨司开展了大规模的预训练前百川相关人士告诉虎秀多线布局的情况真正发生质变的节点是 2025 年初 DeepSeek 引发了整个 AI 行业动荡在金融教育领域一批百川的潜在客户开始把兴趣转移到部署 DeepSeek 上当时的百川甚至遭遇了已经准备合作客户的反悔这一外因间接推动百川提前聚焦医疗

考虑到百川内部此前的确存在资源分配散乱不集中等问题未来聚焦之后公司组织架构会变得更加扁平化也会减少层级有知情人士向胡秀表示调整还在进行中未来既有内部的人事变动也会有人空降过来具体要等到 4 月末才能见分晓

值得注意的是王小川在全员信中还提到百川医疗将涵盖四大业务分别为百小应 AI 全科 AI 儿科和精准医疗胡秀霍西在接下来的组织调整中层级划分也将围绕这四条主要业务线展开

不过四大业务中的部分核心业务仍需围绕聚焦医疗做出进一步转型以白小英为例截至发稿虎秀在白小英上提问你是医学增强的大模型吗该应用给出的回答是我是有百川开发的通用领域大语言模型不具备医疗资质

对此据知情人士透露关于白小英的调整暂时还未完全结束实际上在 Deep Seek 的冲击下受到影响的绝不只有百川所有大模型厂商包括大规模投入预训练的云厂商无一不受到冲击而这番强敌环似的外部环境对于公司内部的组织管理产品以及商业模式都是一场大考如今留给 AI 大模型初创公司的试错空间已经不多了

聚焦医疗被外界视为百川的关键一搏 2024 年下半年以来百川有五位核心成员相继离职或正在走离职程序

除了前文提及的医疗副总裁李时正商业化负责人洪涛技术联合创始人陈伟鹏还有互联网业务负责人焦可和金融业务负责人邓江前三人都是一路从搜狗跟随王小川来到百川的老兵焦可 洪涛均是联创级人物如今百川唯一留下的联合创始人只有如立云曾经是

曾担任原搜狗 COO 德如丽云一直都是王小川的左膀右臂曾陪伴王小川从校园走向社会 2023 年百川成立曾从搜狗出走在 AI 英语教育领域有过创业经历的如丽云作为联合创始人再次回到王小川身边这是他们第二次并肩作战

百川真正做医疗的起点是儿科项目 2024 年百川在医疗领域的一个重点项目是从儿科入手打造标杆案例 2024 年 8 月百川官宣与北京儿童医院的合作 2025 年初百川决定砍掉金融和教育线专攻医疗 2025 年 3 月百川宣布与北京儿童医院小儿方健康共同发布福塘百川儿科大模型

如今百川已成立两年时间估值达 200 亿元人民币其中一个重要且不可忽视的角色是小儿方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方健康正是百川对外投资的项目之一持股比例 25%在百川与小儿方健康的战略合作推进过程中除公开披露的合作框架外百川医疗业务副总裁李施政也曾深度参与其中并发挥了关键推动作用天眼查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李施政位列小儿方健康的董事席位

深挖李施政的职业图谱不难发现他是一位国内少有的兼具互联网与医疗产业双重基因的操盘手在加入百川之前他曾任平安科技智慧慢病中心总经理搜狗医疗副总裁其对百川医疗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按照常理这样一位有着医疗数字化资深履历的人本该成为当下百川聚焦医疗赛道时最适配的战略拼图但为何王小川却放弃了这块拼图有业内人士告诉虎秀上述几个百川核心老班底离开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当百川选择聚焦医疗后一些在其他赛道有资源优势和职业积淀的人为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而离开比如陈伟鹏在离职后投入到 AI coding 项目中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想做的再比如百川原副总裁金融业务负责人邓江离职后加入到北电数智担任行业副总裁

据悉百川与北电数智一直都是合作伙伴而北电数智方面也是看中邓江在金融领域的行业积累另一类原因则是契合度性格和能力匹配度等因素有接近百川人士告诉虎秀其实这些人的离职并不难理解大家只是不再志同道合了也有熟悉王小川的人士告诉虎秀王小川做事情的风格属于动态调整会根据市场反馈技术趋势等因素迅速调整公司方向

在该人士看来这几个百川核心高管的离开其实是过去半年百川战略转型的体现从多赛道布局转而聚焦医疗赛道百川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创业公司罕见的战略急转弯彼时我们再去回看百川商业路径的善变会发现过去 12 个月里这家大模型独角兽曾以多线作战的策略覆盖全产业链既在基础模型研发上下重注

又在 C 端布局互联网产品同时在土壁市场同步开拓金融教育法律等垂直场景而今百川正在系统性剥离金融教育 C 端等非核心业务线四条战略级业务线西数收数制医疗领域在最近半年持续升级的组织架构调整中我们得以窥见百川战略聚焦的意图愈发清晰值得关注的是据多位接近公司的独立信源透露百川目前的现金流储备的确充足

若此次架构调整能实现决策链路扁平化与资源精准投放也许这场医疗赌局会有更大的胜算一位百川的投资人向胡秀表示百川放弃金融和 C 端是明智的现在智普、百度、字节等公司都在卷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

而医疗既是百川成立时的初衷也是能与大厂避开竞争的差异化路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百川虽然从整体上理清了聚焦医疗的思路但在具体业务环节中仍未完成转型以开篇提及的百小硬为例 2024 年 5 月其在发布之初的定位是一款 AI 应用可以速读文件整理资料辅助创作等到目前百小硬的最新定位是医学增强的大模型

在两周年全员信中百川官方对白小应的描述变成可以通过医学推理和循政医学的注入提供真实权威的回答和引用实现 MDT and One 成为医院医生临床与科研的强大助理

这种定位转变意味着曾经的通用聊天机器人白小应未来将成为医疗这一细分场景的锤类 AI 应用与此同时这还代表百川正从 B 端和 C 端全面进军 AI 医疗推动百川决定做出这一调整的正是 2025 年一季度 Deep Sea 横空出世后的余波自那以后大厂被迫加速在 C 端应用中跑马圈地

数据显示白小应的 MAU 最高点仅为 2024 年 5 月产品发布时的 50 万用户这还是网页加手机移动 App 双端数据的总量随后便一路下滑未来白小应即将开展加速调整脱胎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王小川一直有个超级应用的梦想而在百川他想把医疗和超级应用结合起来

过去两年他曾多次公开表示医疗是百川打造超级应用的最佳场景如今在百小应的最新调整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个超级应用的雏形百川希望通过在医生端和患者端双端做 AI 应用在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咨询或许这也是百川的机会所在只不过对于医疗领域而言从选中细分场景到赢得用户心智再到找到商业模式是一个尤为漫长的过程

当然这条赛道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今年 2 月硅谷一家 AI 营养治疗平台肺脱颖而出在完成最新一轮由高盛领头的 B 轮融资后估值飙升至 5 亿美元目前这家公司的规模效应和商业模式均已形成简单来说肺通过链接营养师和用户形成了一个社区

营养师可以通过该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用户也能从中获取免费的营养方案而费并不会向这些注册营养师和用户收取费用其真正的企业用户是保险公司同时华为近期也传出要进军医疗的消息 3 月初华为宣布成立医疗卫生军团与百川相悖的是华为在医疗领域的商业模式是提供底层硬件服务器和云服务等

中间的模型层服务则由大模型厂商或医疗 AI 公司来牵头不过在国内要想走这条路或许没那么容易挑战在于如今大模型的商业化路径还处于迷雾之中

百川医疗战略何时能跑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仍待解决有接近华为方面的行业人士向虎秀透露在华为与医院等客户的链接中还有一层是模型层但软件这部分的钱并不好赚 XSignal 创始人刘震认为大模型与真人医生之间应当实现双一模式的协作一个是针对专业人士一个是针对普通用户

而且 AI 在医疗的可能应用仅限于四个方面医学研究、医生培训、诊断和治疗从目前来看只有医学研究是有机会的但难度很大且客户群体少而其他三种路径的商业价值都较小甚至可能不具备商业价值

此外要想做 AI 医疗领域里的超级应用或者说要想让百川从 AI 大模型赛道彻底转型到 AI 医疗上王小川需要想清楚的另一个问题是是否要继续烧钱做预训练毕竟产研组负责基础研发的技术负责人陈伟鹏已经主动离职另外根据两周年全员信友行业人士解读称百川未来一定会缩减对预训练的投入尤其是在聚焦医疗之后

不过 对此也有接近百川方面的人士告诉虎修 公司并不会放弃预训练可以确定的是 调整定位后的白小应未来不会再执着于一种模型底座 不排除接入 DPC 和千问等优秀模型的可能这是因为对于未来将全部资源聚焦至医疗领域的百川而言 亲自训练底层模型的必要性已经消失了

在两周年全员信中,百川还提到,要做医疗增强的通用大模型,对此,百川方面表示,他们并不希望放弃模型的通用能力。对此,有大模型行业人士表示认同,目前应该以通用大模型为核心,同时建立垂直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尽管全力投入医疗,百川也并没有把自己的后路全部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