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小米把中国汽车干懵了

小米把中国汽车干懵了

2025/6/27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庚
董车兄阿森
Topics
李庚: 小米YU7上市后的销售数据确实令人震惊,短时间内的大定数量远超预期,甚至雷军都对此感到惊讶。我认为YU7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并非完全依赖性价比,而是更多地依靠其独特的设计和感性价值,成功吸引了注重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然而,随之而来的量产压力不容忽视,产能问题可能会影响交付周期,进而影响用户体验。此外,市场竞争也将加剧,其他品牌可能会采取降价等策略来应对YU7的冲击。我预计小米需要尽快解决产能瓶颈,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才能保持YU7的竞争优势。 董车兄阿森: 我认为小米YU7在20-30万元的市场区间内,性价比并不突出。尽管如此,它仍然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这表明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考虑性价比之外,还会关注其他因素,比如品牌、设计、个性化等。

Deep Dive

Chapters
小米汽车YU7上市首销取得巨大成功,三分钟大定破20万,一小时逼近29万,锁单率超过60%。这将成为中国汽车史上短期内难以超越的奇迹。
  • 三分钟大定破20万
  • 一小时逼近29万
  • 锁单率超过60%
  • 中国汽车史上的奇迹

Shownotes Transcript

小米把中国汽车干蒙了本文来自虎秀汽车组作者李庚三分钟大定破 20 万一小时逼近 29 万昨天预期的首份销售数据公布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反应是小米你们确定没多一个零事实上在官方宣布三分钟 20 万两之前雷军在现场就已通过员工递来的手机向媒体透露了更惊人的细节

仅前两分钟大订订单就冲到 19.8 万辆其中完成锁单定金不可退的高达 12.8 万辆短短二分钟逼近 20 万大关已足够震撼而超过 60%的锁单率更是实打实的证明确实有海量消费者真心想买预期

连见惯大场面的雷军都难以惊讶,将其称为和用户一起打造的奇迹。考虑到当前汽车市场的普遍观望情绪,部分仅慎行客户后续也可能在线上分析和线下体验后下单。预期首日大定突破 30 万辆几乎无悬念,甚至冲击 35 万到 40 万辆也大有可能。

实际的锁单率大概率能进一步提升到接近 70%的水平也就是 24.5 万到 28 万辆的水平刚好就是小米苏 7 上市 13 个月的累计销量预期所创下的记录将成为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一项短期内难以超越的里程碑

预期为何能在上市之初如此成功预期大卖之后小米接下来的挑战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就简单解析一下小米预期的正式上市带来了一些预料之外的观感这种感受首先源于发布热度的明显落差与去年苏七发布前的万众瞩目相比预期的前期造势显得低调许多

虽然仍有城市大屏倒计时和微博互动预热但现场少了往日的互联网大佬云集各营销渠道的流量热度也似乎冷却不少数据对比更为直观预期发布会直播雷军个人视频号和小米汽车视频号累计观看人数约 323 万这个数字甚至不及去年苏七小米汽车视频号一场的直播数据

然后是前期被所有人讨论的价格严格来说最终结果并没有惊喜在预期欲发布阶段其核心信息已近乎透明业内普遍为其圈定了 25 万元至 33 万元这一中规中矩的预期价格带

最终小米的官方定价精准地踩在了这条线上并未展现出如苏七那般内卷到极致的定价策略除了基础车型的价格在配置细节上的慷慨程度也有所收敛不同于苏七在顶配上近乎堆满的作风预期显得更为克制

即便是售价 32.99 万元的 Max 顶配版也仅标配 19 寸轮毂想要升级至 20 寸或 21 寸需要额外支付 6000 元或 12000 元而当下不少厂商作为核心卖点宣传的车载冰箱在预期上全系都需要花费 2000 元进行选配

B 站资深的汽车产品分析博主董车兄阿森甚至在分析预期产品配置与市场竞争时直接将其称为 20 到 30 万元市场中性价比最低的 SUV

如此这般仍能在发布会后马上赢得大量用户的青睐理由显然只有一个小米预期提供的感性价值在众多用户心中有效抵消了其产品性价比上的短板而首先就是此前争议非常大的外观

虽然汽车行业中的确不乏类似比例的老前辈并且也无需容纳 V8 或 V12 这类大型发动机但预期还是通过拉伸车头的设计赋予了整车修长的内教跑视觉效果

车身高度的提升让预期的尾部布局更加舒展扩散器和尾灯等关键元素的安排游刃有余整体视觉效果更显协调灯组设计远看与苏七有相似之处但近看则细节更丰富层次更立体显著提升了外观的精致度内饰的提升同样显著仅从车外观察前排就能感受到预期相比苏七在豪华感上的跃升

在去除了传统 HUD 抬头显示之后仪表台的体积大幅缩小方向盘跟许多跑车一样拥有一个长长的底座帮助仪表台在高度上进一步缩减的天气屏实际使用体验也可以用出色概括通过将前挡风玻璃下沿更大面积进行涂黑处理并在最前方嵌入 mini LED 屏幕

为用户呈现出一块完全不受方向盘遮挡的显示区域其视觉效果远超普通 HUD 且能同时为副驾驶提供完整的观影或信息显示在座舱的其他环节上小米也做出了明显不同于其他车企的倾斜前排直接放置了两张零重力座椅重点突出司机也应该有最顶级的座椅感受

天幕还用上了可以通过电制变实现完美可见光遮挡防晒隔热的调光玻璃就连仪表台上的两个普通锣口也创新成了带有供电功能这样的产品细节密集的几乎数不过来

再加上前部三角窗也是双层玻璃重点打造静谧感底盘运动之余不失舒适性的调教让预期的定位深化为了 25 万元豪华感加高性能加纯电动 SUV 既保证基础性能优秀又突出个性化标签这种做法与近几年中国车市产品同质化现象背道而驰在多数车企选择中庸之道以求稳妥成功的情况下

消费者被压抑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正迎来显著反弹

一车研究院 2024 年的研究数据显示 35 岁以内青年用户对汽车造型的重视度高达 46.6%其中女性青年对造型的关注度更高于男性这个群体正是小米预期的重点目标客户那些从更年轻时代就开始使用小米产品再次被预期硬件实力和感性吸引力打动的中青年消费者极有可能是本次小米报单的主力推手

而紧随着报单好消息而来的是量产压力这个坏消息根据虎秀汽车多方了解到的信息目前小米第一批预期均由小米一厂出品都是从苏七现有产能中挤出来的甚至每天的产量都是不稳定的这样的运营方式显然无法满足预期新增的海量订单更无法满足仍有月销量增长空间的苏七

关键点在于小米汽车二期工厂能否快速投入生产小米去年 7 月在拿下毗邻地块之后就紧锣密鼓的开工建设网传在前两个月已经完成了工厂的验收工作相应的设备也已经进厂但投产节点目前来看仍要拖到 7 月份即便在投产之后小米仍要面对产能爬升的过程产能方面的压力必然会进一步拉长部分用户的交付周期

去年苏七刚开始交付时交付周期就已经冲至 32 到 40 周上下一度导致非常多的用户退订甚至是直接转头可以提现车的特斯拉以及自主车企竞品目前小米官方 APP 仍未对预计订单给出交付预测仅有锁定订单后预计 8 月开启首批交付根据现有数据和信息估计预期届时的交付周期数据也有可能再创新高

按照此前泄露的小米汽车供应商调研记录小米 2025 年设定的产能目标为两座工厂不加班状态下 30 万辆但 2024 年最后几个月小米的月交付量已经去到了 2.8 万辆上下单座工厂的年化产能已经超过 30 万辆如果预期订单持续维持这种火爆情况小米汽车二期大概率也需要跟一期一样快速进入三班岛的生产节奏

无论小米能否解决交付瓶颈同级市场的竞争对手必将主动应对近期各品牌或将针对预期的竞争力密集调整产品策略与定价体系推动细分市场进入新一轮洗牌周期

例如特斯拉就很有可能会针对预期发动新一轮的降价公式小米预期如何应对这些调整也将会是后续的一大考验但至少已经在上市这个环节实现报单的预期迈出了这款产品成功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