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歡迎大家回到我們的社會觀察小說今天很高興請了一個特別的嘉賓他是 Raymond 他就是我們很著名的 YouTube 頻道加拿大稅務知多點的主持我們也是一個專業的特許會計師多謝你今天上來多謝邀請有我們今天的主持有我 Amber 還有 Bowie 好 我們今天很多問題都要問 Raymond
今天我们就讲我们的税务加拿大是一个万税之国我想问一下你你觉得我们有多少东西是需要打税的呢?其实是全部都需要打税应该说收入就需要打税了究竟如何定义收入呢?就是说如果你家人或者朋友给你钱不是收入
例如你种了 649 香港的六合彩种了那些不是收入来的所以不需要打碎的我们这里没有一个 gift tag 甚至乎承继一个遗产是不需要打碎的但是
除了我刚才说的不需要打税基本上全部都要打税真的很 set 真是满税之国例如是利息收入股息收入顾名思义收入就要打税了这些资本增值又要打税了
如果我们买 649 中了的话是不用打税的?是的,不需要的,那你要买多一点我以为会经常听人说你中了的话有一半是没了的不是的,不是的,这个是实际来的但是他说的那个中的那个银码如果你要一次过收完是不会有那个银码的这个要解释清楚,但那个不关税的
只不过是他们想不想这一次拿完钱对,没错,就是折现了你在赌场赚钱也是没有税的哇,这个真的不知道但是在加拿大的话,加拿大税务居民的话全球的收入都要精粹就不只是在加拿大赚钱而海外赚的钱也会需要
很多人都会面对这个问题,但有什么可以退税的?退税在加拿大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叫做 deduction,一个叫收入扣减,另一个就是免税额,两样东西来的,但有些新来的会混乱以为用香港的想法,
一个叫做 Tax exemption 就是减收入的但是我们的 Tax Credit 不是减收入的 Deduction 才是减收入的
减收入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会有一些移动收入,可以减收入移动收入不是说你一搬屋就可以只不过是能够你搬到一个地方,能够你可以住近一点你上班的地方,即是赚钱的地方那个是 40 公里,45 公里是 40 公里,那就可以符合这个资格
如果住在北部的地方,也有一個折扣,叫 Law Firm Resident Deduction,在城市上比較少聽到這個,但這個有,是減收入的,我們會盡量用一些減收入的方法,Carrying Charge 亦是一個方法,即是借錢去投資,而投資會產生一些收入,
那些可以减收入在越高收入的情况下收入扣减就比较有好处因为你每减每一元如果计算 marginal tax 的话 30%税階的时候每一元减就减 3 元税
如果你是低税階的話,這個就不會太突出另外一個就是 Tax Credit 通常會說很多 Tax Credit 高位免稅額大概是 15,000 元聯邦是 15,000 元但不是說減 15,000 元收入
現在提及的稅務稅率會成為最低稅階聯邦稅率是 15%BC 省稅率是 5%其他省份不同 Alberta 稅率是 10%大部分稅務稅率會成為 15%但有其他醫療費用
Medical Expense 指是醫生買藥時的費用,或是配眼鏡等全部都是 Tax Credit 但 Medical Expense 又比較複雜,有一個 2% 的 deduction 類似一個戰底費,要超過 2% 或 3% 的淨收入
突出的部分才再打 20%才可以扣税另外是 donation 但注意一點不是一捐錢就可以你要拿一張正式的 official receipt
那里写明是一个叫做 Official Receipt for Donation 这样才可以的里面有优惠的记录数据有了那些你才可以去减那些资金不是只有 15%或者是最低税加的超过 200 元以上就去到 29%在联邦那里
所以有些时候如果今年捐钱可能捐$100 或$150 的话我建议你报的时候不 claim 的即是 carry forward 可以 carry forward 最多 5 年可以串联在一起 5 年即是如果串联在一起就可以反而推高税因为头$200 你是最低税加 15%而已我说联邦之后就会去到$29 所以如果你只有$100 多的话不如就存久一点
100 多元不是很多錢,因為你儲到馬國額就可以了你超過 200 元就開始有 29%還有沒有其他?還有一個,但你要去到最高收入最佳才有的,那個是 33%因為我也有賭注你也有最高收入的你也有最高收入的不是最高,我想是
每个月你几乎可以够钱,再加一份学费是什么呢?Traditional fee 一定要 post secondary,不一定要去大学,大专,或者是 career path,即是手术,学习头发也可以,VCC,我太太也是在那里读的
但它会派一张 T-slip 给你去报税 T202 那张才有用的我记得我们也有用过这张东西很久以前了我用完之后也很难过因为没有了还有它那边只是计学费而已我们读书是很多不同的费用一类类集集给了很多钱全部都不是的只是学费而已就是给学校的钱对
我记得当时中学的时候,如果我是国际学生,我会一直退回国家,好像每年都会退税。所以我建议,就算是国际学生来读书,如果他们想继续在加拿大,
生活的话就算没有收入也要报税报这个 Traditional Free Credit 可以不停累积累积到开始用为止需要报的这个挺好的 要记住因为可能很多人以为我来读书而已
那里特别是国际学生的学费非常高以后上班的时候就可以扣回扣回拿出来现在退税会比别人多好像退税会多一些但其实以前是一直给的全部都是我的钱其实是自己的钱拿回用够了但也至少让你扣到没必要给你还有学学生借钱的利息也可以是税务信用信用信用
這個先說一下學校的 steam loan 政府的 steam loan 可以所以有些人說是划算因為其實會退稅對 其一 其二就是如果你的收入不是那麼高的話他最後會 write off 一部分我有啊真的嗎我有啊等一下收入不是那麼高我是收入高學生的時候真的沒有收入他在草根街場出生的
原来有这样的事,我不知道原来可以有证明费用每年借一万,借了四年之后我一毕业,他已经证明了一万哦,证明了,不用付了送给你,没错听过人家说很划算,但我经常都不太明白怎样很划算然后他开始还钱,当初半年不用还了开始还了,但还的时候利息的部分就可以跌进测试金额
这个很少说我们讲下讲下好像很快又要报税了很痛苦啊什么时候又要报税呢?是不是每年都一样的?如果你是正常人我等一下讲一些不正常的 4 月 30 号就是税务的 deadline 但是如果你没有欠税其实不需要那么急
只不过如果你欠税的税,4 月 3 日报告有判决之余还要付利息
其实很多人可能我们可能 skip 了一点点但我也很想知道有些人刚刚来到这里不是很清楚自己是否需要报税的那他怎样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报税这个是一个很长的课题我有两条片讲这件事情但是我可以说回就是说最重要是看自己是不是有一个居住联系主要居住联系在加拿大即是说如果在加拿大开始生活
而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和在加拿大有固定的住所这些我们所谈的主要居住联系如果有的话,如果全部中了,基本上自己是税务居民基本上由这些居住联系开始,从那一天开始就成为税务居民
税务居民无论有没有收入都应该要报税有没有收入都应该要报税为什么呢?因为你看回那张税表叫 Tax and Benefit Return 你不报是没有 Benefit 的反而会给你更多税因为 Benefit 是要知道你全年的净收入或者你家庭的净收入而衡量你拿多少的 Benefit
如果你一直不報上去是不會有利益的即是你窮的話可以給你一些錢?對,沒錯,有 GST 信用卡如果是有小朋友的話有 CCB,俗稱牛奶金
最常见是这两样很多福利都会问你拿报税表 NOA 如果没有的话就没有了甚至乎是最简单的去市场的社区可以有一个低收入的卡那张卡是可以有补助的但它也要你报税要拿那个 NOTA
明白明白但如果要付税是否也要上官網?本身官網是不能付税的要靠外面的軟件當然軟件會有一個個人的網頁方間有很多免費的用那些軟件去付税就沒問題
或者是我們有做到的通常是比較複雜的才找我們那條 channel 不是用 net file 我們是 E file 都是電子去報稅其實大部分都應該是電子現在還有 1%不是的根據稅局統計永遠都有 1%手寫的嗎是有手寫的
我有客人是有手写的手写?印出来也不是啊还没找我们之前就是手写的那也有一些老人家的是啊,也有一些你们实在 DN 回来先对,通常都错的那会不会很厚一盒拿过来?它有一本书仔的书仔?其实现在也有的,去到二三月的时候你去 post office 任你拿的,有一本书仔的
書仔是教你還是?不是,那本書是用來,你填完是用來報稅的哦,就是整本書仔教他?對,沒錯,沒錯這個真的不知道,這個對,不過很舊,不需要知道現在 Online 了,不用知道尤其是近這幾年,很多香港來的移民很多都是比較年輕的你對於他們來到這邊開始生活的時候那個理財有什麼
这个不是会计师不是范畴但我自己也投资的我自己也理财的其实无论是什么年纪都好其实怎么也要开始要存钱的
因为尤其是这两三年疫情之后通胀的增幅非常厉害如果我们不投资基本上是被通胀蚕食了现在出去超市买菜一动也要百多元不知道买了什么所以其实无论是
多少钱也好,都要开始存钱去投资那究竟投资什么?那就另一个课题了但是很多时候是如果买一些大陆的我们叫 ETF,交易资金那些大市那些就算不懂的话,买那些不会死得太多尤其是你不停每个月买
慢慢存下去滚雪球很多时候我 18 岁开始买股票有些股票我一直都没有动过但买完后由 5000 元开始现在是 4 万多元一直自己去 compound 当然要很长时间我年纪都不用所以这个就是 compound interest 的复式效应虽然生活艰难
尤其是温哥华?是怎么也加一点点下去,不会被通胀吃回头如果说人们要结婚生子,那些什么叫做 estate planning,你觉得有什么看法?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首先要看你自己,首先 estate planning,看你会不会留一些东西给小孩
首先,有没有小孩?如果没有小孩,是不是不需要你?但又不是,因为你始终会有一些遗产,究竟你是会将它发给谁?这是一个处理,这个是要计划的。
例如你有宗教背景,你想奉獻給你相信的宗教的話,就要去處理或者你父母或親人的話,你很想留一些給他們,這個就要處理
但處理得不好的話就會額外付出多了錢例如這裡雖然沒有遺產稅但會有一個叫做遺產認證費很多時候如果你沒有做到有一些方法可以減低遺產認證費基本上就是你剩下的遺產需要認證的遺產的 1.4%就要給這個政府
作为一个认证费但很多时候也不需要认证的有很多方法例如你的 RSP 户口 RSP 会问你 Beneficiary 是谁只要你写下来自然就不会跌到需要认证因为它会跟着 Beneficiary 去派给你想递的人这个是其中一个方法 Tax Free Saving Account 也是
RESP 是有利益者联名的话如果联名的话就会直接过给联名的人这些全部是可以通过遗产认证的过程所以这也是一个遗产策划的一部分有些人买保险的保险也是一种因为派出来刚才没有说什么没有付税这也没有付税
保险派出来的 debt benefit 或者赔偿是不需要付税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实他会觉得你是没有赚到的因为你是损失了一件事而保险才会派即是无论是人寿保险或者是意外保险什么都好是因为你损失了一些东西保险才会赔的所以你是没赚到的所以这个派出来的钱不是打税的这个挺正确的
它不会在你通常通常还要收费还要收费你这些费用保险是一个方法这个比较有用而且在这里买的保险我们有个叫免税的分红保险即是说在里面产生出去的收入不用当年打税
甚至你去到过身的时候如果你一直没有拿钱出来我们叫 surrender 那 debt benefit 也不需要打水的那就会变成一个完全是免税的增值然后传给下一代或者传给你想传给的人
但是你说这方面有做好准备,有做 estate planning 就是了但是现在很多人说,比如说有层楼,几十年前买了,屋主过世了,传了给子女但是就要付很多 capital gain 的 taxes 了
这是一个很重的税来的有什么情况首先第一看那间屋是否自住在加拿大总之那间屋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叫做 Princial Resident Exemption 如果是自住的话当然就不会有那个 Cabalgane 的出现
所以传给下一个人时就不会有资金增益的情况但是如果是多于一个物业那是一个好问题就是好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对啦这个问题也很幸运的我也想有这个问题那些就需要打碎现在还麻烦因为现在但又未知现在说的是 25 万的资本增值以上就是三分之二就要打碎
但由老多辞职開始,有機會過到嗎?現在還未知之數但這是無可避免的資本增值要付稅,因為人過世時所有資產都會當埋
如果有赚的话就要给资本增值所以有时候那个遗产规划就是在这里有一个我们叫 as they freeze 的字眼比较高深但是就是说如果现在是赚了 100 万价值但是我希望之后赚的就给下一代留给下一代 一直延税
就会做一个叫 as a freeze 的动作开一间公司然后将股权调来调去然后搞这搞那之后就会 freeze 在 100 万左右我们就可以计划我知道我过身的时候我的资本增值就 100 万了即是说我有 50 万我打了 50 万是要打税
50 萬要打算可能是 25 萬的稅我一早已經在 10 年之前或者 30 年之前已經知道我是在打算 25 萬的稅我可能買個人手保險賠救 25 萬
其他人就不用去处理了我自己已经处理好了但冰了是用得着吗?还是只在...冰了的意思是首先,遗产是要一直保存如果你是卖的话,不用处理这些东西如果中途想要卖的话就不会变成宅宅了那还未死嘛如果你想过生的时候你仍然会保持着这间组屋或者是有
爸爸給了很多物業不想賺繼續保持著就要做這些動作這些是粗略的說法其實我想有很多方法你有錢就可以了你做什麼就要找一個運動員給錢你肯給錢我們就可以了
那當然會介紹 KING KING 有這些好問題既然說到我們剛才說的原來我們的錢是要放在不同的地方如果有人說人工越高就給越多稅那是不是不用那麼勤力呢?即是這些稅務階段你一不小心過了又收多幾個百分比你下面的階段還低其實這個經常都聽到
理財投資有一個叫做 Risk Adversion 就是有一個行為是完全不想有任何風險的但現在加拿大有一個叫 Tax Adversion 即是無論做任何事都不想付稅
是很奇怪的,無論是投資我賺 10%100 萬就有 10 萬但第一樣東西大家不是說我賺了 10 萬不是的,10 萬又要付稅第一句先是很慘自己付稅負能量是很多的因為稅這件事搞到大家一聽就要付稅有些人說我窮一點其實稅還會回給我
这是有一个部分是对的因为这个税制里面是想做到一个财务转移或者财富转移就是由一些比较有钱的人去帮一些比较没钱的人所以会有一些 benefit 但是其实你加上所有 benefit 我当你全部是拿得完
其实不是很多的我想是两万多三万元最多全个家庭有很多小孩又没钱又拿了中环其实我想是三万多但是是不是为了这三万元而不去工作而损失了更多呢因为就算我们 minpay 我们现在是十七个多
做足 2,000 个小时,即是做足一年,是不止这个数所以说是不是为了少许的利润而放弃了一个较好的收入?现在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说的累进税不是说当我们去到,打个例子 10 万元,可能是,我不记得那个税阶,可能是 22%
到 15 萬的時候可能是 28%大概這樣但這 30 萬不是把整個 15 萬加到 28%只是高出稅階多加幾個百分比即是我們仍然會
仍然有留給自己的有錢代的不是說之前最低稅階是 15%到 15 萬的時候全部打 28%就沒有了 15%不是的在 15 萬以下全部都是 15%
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这样的话,这个想法是成立的话这里是不会有富豪的,但不是的也不会有打工皇帝,也不是的刚刚出了一个调查就是加拿大最高新的 CEO 最高新的是三千多万加持
就算我说了一半难道不会做吗?不会的嘛你也有千多万当然这很极端只不过我用一个极端的例子去令大家去想一下究竟这个是对还是不对只不过我的角度就是无论有什么
有机会的话都会赚到最多如果可以的话到那个位置的话就会有方法去处理这个问题那不如说说我们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处理好 那可以又说说一点首先第一 我当是你打工仔当然你去到 10 万的话你是没有 Bugging Link Power 的首先第一 打工的话税务的策划是比较少的
很少有什么方法去减税唯一就是 RSP 比较常见的其实 RSP 只是一个延税纯粹是高收入的时候你去投资到低收入的时候拿出来就是一个绝对的减税方法大家也是这样期待的但是当你去到高收入的时候
和你的雇主去商量你的套餐是如何分布的每一元我们收的薪金当然是要打税但是我们的利润不是全部打税的例如是医疗保险那些延长保健
是不需要打税 是公司的支出但不是個人的收入在這個套餐中可以討論或者有一些停止選項 即是期權
你拿了之后,刚才说的 CEO 赚大部分都是 option 不是一千万都是一千万收入如果收 option 的时候,拿的我们叫 at the money,比较技术化,不好意思就是 at the money 或者 out of money,即是未到价而之后升上去的话,其实那里基本上是一半才是打碎的
所以我有一百萬的收入但只有五十萬是打稅所以如果打工的話去到一個位置的話你就有保險力還有很多東西都可以是公司出現不用你出例如我以前
我搬家的时候,他可以帮我全部搬那些钱全部是他出的公司帮你搬?是的但是我没有用这个选择,因为我小的时候我是折现的,当然我会付费但是我搬家的费用肯定比我折现的钱少所以那时候是衡量
其實也要分辨一下那筆錢到底是誰出的如果是在打工的情況下盡量甚至乎是自己的電話可否用公司名義出
可以商量的公司上班要用的工具如果你工作自家的話電腦是否可以商量呢?有很多東西原本是個人用途但公司給了的話也不用自己付錢當然要商量這個所有東西但我知自家職業就常常會自家職業是另外一回事自家職業就是所以這個財政系統其實很鼓勵
做自雇或者投资的刚才说的资本增值已经不是 100%打税了即是你投资的话甚至乎你投资加拿大的股票你会有一个叫你收的股息会有一个 Dividend Credit 的那里也不是 100%打足税的另外你自己去做自雇的时候很多时候变成了你原本是
人用的东西自然就变成公司用途打个例子很简单你和朋友出去吃饭你之前有机会可以谈到是你的公司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你身边每一个朋友都是你的顾客都是你的领导所以就变成由原本是一个你是不能扣税的东西变成有得扣税这个就是一个
我的朋友自顧的話都是會儲物一疊單的是的 沒錯甚至乎你是在家裡住有一個書房
原本是不能扣任何东西但是你用了 10%的位置做生意的话那你家里的洗费租金、用途那些 10%都可以扣去做生意那边的嘛那就变成有很多的空间这些东西要学的要不然就全撕掉了灵活啦,我想是因为很多时候尤其是刚刚来的时候那些老人家就说
找那么多就打完水但我又觉得不是的人要着上进的嘛不是这样子怎么说
我很开心今天可以问到 Raymond 这个问题有些东西是有很多看法的有方法去做事情的不是一面倒的大晚水之国是当一间生意做得上去的时候其实有更多的方法去处理不如我们先说说 Trudeau 我们先说一下她之前是不是分手的礼物
GFC 的假期费用破坏我们初初推出的时候看到很多媒体会说分析一下有什么是免税小商铺究竟有什么困难但推出了这么久又没什么听到其他人说
那其实在这个角度来看,你觉得对这个经济是否有刺激?其实是少的,因为他所说的 tax break 不是很多的,只有一个范畴,不是说全部不用 GST,其实是主要我们平稳用的就是吃饭不用付 GST,
小孩子的东西不用给 GST,最常见是这两样东西其实是占我们生活给的钱不多的但是就搞到因为小生意没有那个,真的很烦他们没有这样的系统去处理一样东西就变成有一些店铺就做不到这件事
所以他們就說又不是一定要...又不是...對呀,又不是免費的對呀,就變成...又搞到亂七八糟了然後他還說,你是不是說那天還看到有些店舖標高了價錢?我看到我妹妹買一張杯子去聖誕派對然後她貼了幾張價錢牌上去然後就撕上去,一張便宜的很便宜的通帳通帳
一個杯子的時間之內可以加了幾次我看到有些報道都說他本身其實很多他講的東西就是小朋友或者飲食的東西已經是比平時低稅的了他再講的那些是在上面多一點點但是其實我們平時最貴的東西都沒有減到稅
吃饭会多了,多了人出去做食肆的客人会好一点最近买单的时候发现不用付费很开心可以出去吃饭快要完结了这个月我们快出去吃饭了不过我们省的影响不是比安省或 Nova Scotia HST 那边
明显会没有那么多因为他们会更加大因为 15%或 13%但是我们这里省下 5%因为他们结合了对,他们是合成的 HST
那變成他們比較有利的對 他們比較有利的 沒錯所以反過來 省府會告聯邦那麼有趣?就拿回賠償真的嗎?多謝 最多所以其實到最後是不是...錢就花光了在政府上 是不是幫到大家呢?我覺得是微不足道都是一些動作不過他現在也搞不定 他也再見了
好笑啊这个然后我们有一条问题我交了这么多年税我也很想知道其实我们的 Paystub 上面它已经有 Tax deduction 了它有很多东西要 deduct 通常我也不会理会不用看了但其实我想最多人留意到的是有 EI 和 CPP 这些东西其实这东西是不是一定要硬挂扣呢?还有其实是什么?
CPP 是 Canada Pension Plan,跟香港的 MPF,即是强积金但 CPP 是一个大鑊贩,你将你的 5.95%的工资供入一个 pool 里面而政府有一个机构将这些钱投资
然后在你最早 60 岁你可以去拿一个 benefit 就是根据你
即是在这 40 年内,你所供的数量是多少?如果你是 65 岁,你可以取得 60 岁的数量,但如果你每个月取得的数量是减少 7%即是说你可以提早 5 年取得,但就会减少了 30%左右
这就会给你一个稳定的退休收入现在根据官网在 10 月 2024 年 10 月平均大概 800 元即是这么多人去拿的时候大概 800 元一个月这个不是 OAS 吗?不是,这个是 CPP 这个又不是,就是两样东西 CPP 是你有工作过才可以拿的
就是由你 18 到 65 岁的 40 年即是说有 7 年是不计算的就是最低的 7 年是不计算的那就是最高的 40 年去计算你值得取多少如果你是 65 岁取钱的话就在 65 岁基础里减少扣出来
是每个人都要付的每个人都需要如果你上班的话或者自职就需要供这个 CPPV 没错了 EI 就是另一样东西 EI 就是一个叫作就业保险金我们以前叫 Unemployment Income 就是失业保险金政治正确之后或者正能量一点拿着个安排 Employment IncomeEmployment Insurance
就是一定要供的大概是你工资的 1.6%大概有个剩余大概是六万多元就不用再供了一年六万多元?六万多元就不用再供了?超过就不用再供了
EI 除了失业或被人阻止之外,有很多情况都可以取得例如生孩子,有一个 maternity leave 的 EI 如果太太生孩子
老公也可以取得父母的留意但他和父母合作都是同一类型但好处是如果有一个配偶是自雇的没有 EI 的话另外一个就取得了除了这些之外有一些是病毒的有效率如果病到差不多你不能上班可以取得 EI 的不一定只是失业
这就是另一个范畴但一定要扣除非你是自雇的话就可以选择不需要给 EI 因为它会阻止你退休所以它是不能赔的如果不能赔的话就不用供了
例如說一個不好彩的工作者或是拿了 Parental 拿了 EI 之後會不會需要報稅?要收入的,也是收入的其實 EI 裡面你供完之後再拿的時候有交稅的對,要收入的
那我以後就不拿了又是這樣有錢也不拿但你拿 EI 是有原因才拿的對呀 還要扣我的辛苦錢我自己放下去不是自己 真是你說的對 都對的原來是這樣 但制度是這樣也要報的 然後他也會扣的你拿 EI 的時候他會出一張叫 T4E 給你就是你要報收入的意思
如果失業的話對 OAS 有影響嗎?OK,講漏了,OAS 不關 PaySubs,但是其中退休的一種福利是否即是老人金?OH Security 香港的大概像是水果金的類別
不是看收入,只是看你住了多少年如果你住了 40 年,即是由 18 到 65 歲,你就要取得所有的但最少你要住 10 年,如果在加拿大生活,取得的時候你還在加拿大生活
如果 10 年了就是 1/4 没分你交了多少税?这个没分的,每人平等的?对,这个但是说回刚才说有个 Clawback 当你的收入超过现在应该是八万多九万元当你超过了之后你就开始有个 Clawback 了那个 OS 就会要你扭出来的
收入就影響到會超過 Fresh Hold 但也不是到達 9 萬
也不是说你 3 万了又要我拿就不是的那 9 万其实都可以那你拿到 9 万的你也不自在过去对啦但有时候也会 trigger 到的例如你卖了一些股票或者刚刚 inherent 了一些物料你卖了之后那一年就会没了但是那些情况之下我就会建议这些客人就会
看看 trigger,就是还点都是了就会 trigger 多一些的收入对啊,还点都是了,不要蚀了啊对啊,还点都没有了一样的搞当然了,在 tax 那里也要去 balance 这件事那就是我们做的事这个也是一个要和妈妈说的有时候,还有拿 EI 或者拿 CPP 的收入也会影响到 OAS 因为会加进去当年的收入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们经常说 RSP,即退休时拿出来的 RSP 拿出来都会当作当年收入所以也要去平衡一下,如果你是拿以 OAS 的目标的话就要尽量避免不能超过那个数字去退休明白明白
说起这个 OS 退休金 老人金等等又是传闻 来之前 加拿大是退休人士的天堂
就说不用存钱,老了政府会养很多人都有这些流传,但刚刚你一开始就说年轻人应该存钱说了这句其实不对,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说加拿大退休之国不用存钱我想是因为对比原居地是没什么福利
现在说到平均级的话, OAS 大约是 800 元 CPP 大约是 600 元,平均级,即是 1400 元 1400 元就要看你自己能否拿到 GISGIS 是低收入保障,基本上你要到 2 万多元以下即家庭净收入 2 万多元以下才有的
而超过这个额的话每高 1 元就没有 5 毫子的 GIS 所以它是 Guaranty Income Supplement 纯粹是低收的补助除非你拿到那个 Income Supplement 那里大概有 1000 多元一个月那你才是 2000-3000 元那你就看看能不能收到 这么够花?对啦 顶到尽都是 3000 元那就看看大家觉得够不够
可能有分年代的,以前的年代也有,现在的年代应该不对吧?不知道有没有升呢?有的,有的,跟随着升的,跟随着升的当然没有加到 7%啦,肯定是,他的 inflation 是快很多的,跟上了,人工也未必跟得上
我想是看人的感覺,對自己的生活要求其實那個系統是一個安全網,不會令到你死但是你不會靠它來生活得好
不要想着有得止于所以当时想的是三个 pillar 一个 pillar 就是政府的基本保障另一个就是你自己的 RSP 或者你存的钱第三就是靠公司的 pension
通常就是用这个方法但如果你不幸运,不是进到大公司就没有了公司的 pension 那个部分那就要靠自己努力多一点就是存钱或者是 RRSP 或者其他存钱方面怎样都存回钱也是好的我觉得是的,都是的,有 pension 也好,会改的嘛,那些东西对啊我都不太依靠这件事
聽到你也有很多知識你覺得做會計師在 BC 是不是一個好的工作呢?還看不開我不知道,我真的有...不是,你很開心
我认识有些人都要想想自己的前路,不如做会计师我见到两三个都去读的,我不知道他们读不读得成,都去做会计读会计和做会计师是两样东西会计应该是一个做生意的 language 可能是你科数学是一个 language,但做生意应该是会计是一个 language
会计师会否有前途呢?要看 AI 会不会出现但看它演变是否完全取代会计师这个行业我暂时看是不会完全取代
但會有很多年輕人的位置會失去因為 AI 不論是會計這個行業或其他都會這樣所以要更加努力如果是很熱愛會計的話是可以的 但要努力還有這個範圍是很大的
那些減少,即是說一個很成功或沒有那麼成功賺的錢可以相差很遠雖然大家都是會計師即是 CPA,但有一些專業行業是你一去到那個位置,起碼是那個位置但 CPA 又不是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加拿大
所以如果能幹的話當然會賺回錢永遠都不會沒了這筆錢但是要很努力其實做 CPA 本身也很難讀
所以可能算上平均的回报再看回那个可能性再看回那些可能是直播率不是那么高的但是如果你自己很厉害的话当然没所谓了看自己多努力吧,还有我想...也是,你看别人的都...好像你这么厉害那样...不是不是太夸张了,那又不是了
但是會計師其實有很多方向的就是說你讀了會計師不代表做會計師首先第一霍建寧已經不是了但是做會計師不一定是講稅的因為會計師有分其實是兩個專業就是兩邊 spectrum 一邊是在公司裏面做的就是 company 另一邊就是 private practice 就是我們這些
但其实我两边都做过的所以我可以说得清楚一点就算在公司里面做都有很多不同的岗位例如可能只是最简单的是我们叫出纳即是 AP 存储给人或者收钱那可以是一个叫做会计的部门未必是一个会计师做的但大公司可能都是 CPA 做的因为那份人工高
也要有个牌才可以做大公司虽然职位不高,但也会出很多人工给你可能 7 万元,看看 7 万元多不多有些人觉得多,有些人觉得少有一些我们叫 Operation 的缸位,比较低
有些是更加分析的比较吃脑的就是我之前做的财务计划看公司的盘数分析哪边可以省钱那些人工相对地会高一些那些基本上都是 CPA 做的有一些就是
另外就是做财务报表的财务报告这些大公司主力是大公司才会做的 IFRS 那些那些是另外一样东西或者有一些叫做内部控制或者叫内部监察就是要自己检查自己的行为看是否正确所以其实一个会计师有很多不同的岗位都可以做的不一定是做死一个位
但每個崗位有不同的薪酬,就要看自己的做法你覺得最開心最過癮是自己的練習嗎?自由度大一點,但沒有工作生活平衡反而自己的練習就沒有了工作生活平衡?一定的,因為說得比較穩定
日後出去玩的時候,你的東西永遠都是要還的,所以有時候可能是晚上做的。反而東西那麼多,什麼都是你做完,看你怎樣分時間。我有些同事,有些是分擔了一些,但到最後都會積在這裡。
那永遠他們不做的事都是我們做的嘛你也要處理的有些事 永遠都要處理的那變成了不會有一個平衡的但是那個是有一個 Flexible 尤其是照顧小孩之類的那會比較好好啦 今天我們也學到很多東西我真的要慢慢研究一下自己的今年報稅的情況可以和我談一下好啊 好穩定切磋一下 切磋一下切磋一下
好 多謝 Raymond 今天上來我們下次有機會可以再聊多謝邀請 拜拜
你別以為打不去就可以搶回兒子吧發神經!沒說我們正正式式打一場好啊!怕你嗎?不是玩,死人打拳真的很辛苦的你捱過一星期才說你已經連輸 37 場為什麼還要繼續打?我們上了這台電視台就當然想贏了但是贏是會令我們看不到自己有什麼問題你真的很想上台電視台讓我有回同一個感覺堅持的事看你堅持多久
一日鐘聲未響,一日都不要認輸老公,過來幫我對戲吧九龍盛女資臨時維秋龍捲風?我是龍捲風我是再信一好,你先龍捲風,你這個八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