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井:我們討論的是『怪獸家長是否有罪』這個話題。我們需要從多個角度去分析,不能簡單地用『有罪』或『無罪』來概括。
首先,要看家長行為的動機和目的。很多家長之所以成為『怪獸家長』,是因為他們太愛孩子,想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和發展。但他們的做法可能過於極端,反而適得其反。
其次,要考慮家長的行為是否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如果家長的行為導致孩子失去獨立性,或者影響了孩子的學業和身心健康,那麼他們的行為就是有問題的。
最後,我們也要考慮社會環境和文化因素的影響。在一些社會文化中,家長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壓力,更容易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
總而言之,我們不能簡單地判斷『怪獸家長』是否有罪,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Emily:做怪獸家長是否犯罪要看情況,要看是否平衡。做怪獸家長在普通人的世界里當然有问题,但在怪獸世界里,或者從其他角度來看,就沒有問題。
我認為,家長不應該干預孩子已經接受的學校教育方式,即使家長自己有不同的想法。有些學校的功課要求比較寬鬆,不交功課也可以。家長干預孩子的學習,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是異類。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只為自己考慮。
讓孩子獨立是好的,但也要保持親子關係。讓孩子獨立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給予孩子空間,但也要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家長應該給孩子空間去嘗試,遇到問題再提供幫助。
有些家長會以『訓練孩子獨立』為藉口,對孩子採取極端的方式。有些家長會以『提前讓孩子體驗社會險惡』為藉口,讓孩子接觸不良事物。有些家長會讓孩子過早接觸菸酒等不良嗜好。家長的創傷可能會影響孩子。
Joe:做怪獸家長是有罪的,因為絕對對孩子不好。家長過度干預孩子,導致孩子無法獨立處理問題,這是怪獸家長的行為。孩子不敢向老師反映問題,家長代為出頭,也是危險的家長行為。家長一再為孩子向學校投訴,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依賴家長向學校投訴,這是可怕的。家長過度干預孩子學習,替孩子向老師反映功課問題,是很常見的現象,但並不應該。現在小學功課安排都在網上,家長沒必要再通過WhatsApp詢問老師。孩子是否完成作業是孩子的責任,家長不應該額外幫忙詢問。
在適當的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但也要教孩子什么是合理的。家長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在其他國家,不能像在香港一樣隨意投訴。投訴應該是一種討論,而不是單純的抱怨。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教育制度可能不同,但整體文化差異會影響家長行為。有些地方的教育制度比較寬鬆,孩子比較開心。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很重要,溝通的機會和方式會影響家長行為。老師頻繁更換或教學風格差異,會讓孩子處於兩難境地。如果家長覺得學校教育不足,可以在家裡補足。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不同,沒必要強求學校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學。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向學校投訴是沒有必要的。很多家長不喜歡公立學校,因為老師要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而忽略其他學生。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