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545 談創作從0到1的可能性 當職人精神遇上AI時代【社會觀察小薯s x Resonate Fest】 ONT(06.24.2025) 主持:魚仔, Cora 嘉賓:Muso 香港人 | 溫哥華 | 廣東話

Ep.545 談創作從0到1的可能性 當職人精神遇上AI時代【社會觀察小薯s x Resonate Fest】 ONT(06.24.2025) 主持:魚仔, Cora 嘉賓:Muso 香港人 | 溫哥華 | 廣東話

2025/6/25
logo of podcast One Night Talk 廣東話 | 溫哥華 | 香港人

One Night Talk 廣東話 | 溫哥華 | 香港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C
Cora
M
Muso
鱼仔
Topics
Muso: 我认为音乐创作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深受日本职人精神的影响,一旦决定做音乐,就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尽力做到最好。对我来说,音乐创作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可以将现实生活中难以说出口的情感融入到歌词中。即使AI技术再发达,也无法取代人类在创作过程中注入的灵魂和情感。我非常珍惜与他人合作创作音乐的过程,即使熬夜到凌晨也在所不惜,因为在合作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碰撞出新的火花。我坚信,即使作品存在瑕疵,也比AI制作的完美作品更真实、更有意义。 Cora: 我觉得创作是一种情感的出口,通过写作、听歌等方式来宣泄情绪。虽然我不会将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文字表达称为创作,但我认为艺术在情感宣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特别喜欢听没有歌词的音乐,因为我觉得语言是有局限性的,而艺术品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反而能承载更多的情感和意义。我也会通过与AI聊天来整理思绪,尽管很多人认为与AI对话有风险。我认为AI是很可怕的,它可能会偷听我们的对话,甚至干涉我们的生活。 鱼仔: 我认为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可以反映在作品中,通过情感表达来触动受众。对我来说,创作是一种思绪的整理和出口,即使没有最终的产品,创作过程本身也很有意义。如果AI创作的作品真的很有感觉,我也会反思是否应该拒绝它,即使它是AI创作的。我认为AI音乐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就像DJ一样,也有一定的技巧。 "社会观察小薯S"这个名字代表很多个不熟悉温哥华的小人物,通过观察社会来讨论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我们在观察社会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也在观察我们。

Deep Dive

Chapters
Muso 的音樂旅程始於四歲學習小提琴,至今已涉足多個音樂領域。從澳洲留學到香港發展,再到加拿大移民,他的創作風格也隨之轉變,並在 AI 時代探索新的可能性。
  • Muso 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中學後到澳洲讀書,主修 Sound Engineer
  • 他的創作風格融合了多種語言和音樂元素,並在 SQ24 比賽中獲得最喜愛歌曲大獎
  • 他認為音樂創作是表達自我的方式,歌詞中包含現實生活中難以言喻的情感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歡迎來到社會觀察小說第二季第七集我是魚仔我是 Cora 我們今天除了兩位主持之外也邀請到 Gabba Mewsho 來跟我們聊聊天 Cora、魚仔,你好你好,你好,Mewsho

Museo 現在主力是做一個 Rock Music 的 Artist 知道你平時都有做一些 Soundtech 的工作不如給你介紹一下其實你跟音樂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一棵木那麼長四歲開始學小提琴然後小學開始玩 Brass Instrument 上到中學一半就去了澳洲讀書然後去到大學就選了一套 Sound Engineer 然後就

回到香港學古,然後就過來我知道你來加拿大之後,你還是很追心去玩音樂還有知道你在 SQ24 比賽,也贏了這個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承認,承認可不可以略略講一下那一次的經歷

那一次真的很緊張,因為是自己第一個表演,上台後都一壓巷,有些位置走音,遲了進場,不過最後還是大寶藍哥。都是你第一次上台表演的演出,對嗎?

我知道你除了 SQ27,還有參與其他不同類型的歌唱比賽可否說一下在不同的比賽中,有沒有哪一次令你印象比較深刻?最難忘就是參加只唱廣東歌比賽就是何小基舉辦的比賽我在那裡認識到何小基、Dennis、陳永康他們三個都教了我很多東西

阿 Hon 幫我找到我一直以來想唱的聲音是什麼然後我就創作了一首新的歌叫 Choice 可不可以講解多一點 Choice 這首歌的風格或者歌詞比較偏 POPPUN 再加上一些

一點點 EDM 的元素然後我堅持要用中英夾雜放在這首歌上因為我想我的聽眾聽到這首歌是會

如果在演唱會看到旁邊有個洋人聽完我不明白廣東話說什麼大家又交流一下可以多認識一些朋友這個是不是和你之前的創作有些不同?可能是你來了之後為了擴闊受眾就特意加英文而之前可能主力是多一點創作中文廣東話歌

其實不是的,我第一首歌已經是中英夾雜的,因為我自己很喜歡 One OK Rock,那 One OK Rock 的歌詞裡面都是日文和英文混在一起的。就是不一定是中英文的,總之是有多於一種的語言夾雜,就是你覺得是代表那種風格?

是的,如果要把中文混合英文,其實是很大的挑戰因為我看你除了中英文歌,你也有唱日文歌是的其實你用不同的語言去做你的創作唱的時候對你來說,哪一種語言是更能表達你自己或是傳遞你想傳遞的東西我想最能表達的應該就是英文

因為自己可能有七年時間都在澳洲生活然後又來加拿大這三年多其實有大半的人生都是在說英文我覺得最表達到自己應該是英文其次就是廣東話第三線日文

你在音樂路上我聽到你由四歲開始其實去到你長大後讀書甚至你移民之後似乎你跟音樂還是有很多關係也看到你嘗試不同的方向或者很多不同新的嘗試音樂對你來說是一樣什麼東西呢?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我本身很純上日本的職人精神當時決定要玩音樂,到現在我都不能放棄也要盡量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所以我的生活是離不開音樂的就變成 Work Work Balance 或者是 Live 已經是 Work Work 也是 Live

但這樣很好,可以將你的興趣和工作放在一起我感受到你對於音樂或工作的熱誠沒有退減反而是越來越多新嘗試,認識越來越多人然後會有越來越多突破給自己在同一個領域裏面對於你來說,譬如創作、作曲、作詞是否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呢?

其實是的,有些東西平時現實生活中說不出來就可以放在歌詞裡面

我也是的 我想對於我來說創作也是一個我挺大的出口我自己有寫一些劇本 我也有寫一點歌或者我作為演員的時候我又可以經歷一下一些不同人的人生我想創作有時候就是你好像是可以在做自己和不做自己之間

然後其他人看到你的作品的時候當他們引起了一些共鳴的時候然後那些分享我又會覺得是挺療癒到彼此的因為我會覺得好像是

有些事情未必是語言我們可以互相講到尤其是一些情況可能語言不通的時候但是我們看到對方的作品然後感受到對方可能在那個作品當下創作的時候在經歷一件什麼事情的時候那個情感好像在那個作品能夠流動到一樣彼此感受到那個創作者當下的感覺

所以我覺得創作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出口我看著你們兩位我會覺得自己的情感宣洩

我不會用創作來形容可能我會用 output 來形容其實最直觀的就是可能我會寫東西無論是日記或者叫春的 IG post 這樣才算可能文字是我其中一個

經常用的媒介去表達我自己但我又不會用創作來形容因為我覺得創作是有一定的水準和要求才可以叫創作即是 IG post 是 IG post 文學作品就是文學作品我不覺得我寫出來的東西的層次可以去到一個叫創作的層次而另一方面就是藝術在我情感宣洩的

過程裏面都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例如我會聽歌可能你們是寫歌或者創作宣洩我就是聽歌透過我融入那首歌裏那首歌的情緒就好像幫我已經疏洩了我的情緒或者我的情緒又融入在那首歌裏我不知道怎樣形容共鳴是不是共鳴呢?一首歌帶到共鳴給你

這樣就可以燒到你的情緒?可能也是但是我為什麼會沒那麼覺得是共鳴是因為那件事很...很不是言語表達到

不是說他那句歌詞他唱什麼傷愛很難等等等等我不是說我共鳴那句歌詞因為我聽歌我是比較喜歡聽一些沒有歌詞的歌而是旋律是 beat 是 rhythm 所有東西那首歌整件事盛在那樣言語盛在不到的東西我進去了那個氛圍是不是?都可能是或者情緒或者感動

而我觉得没有歌词的歌是更加能胜在我的东西因为像你们所说的有些东西不是经常可以用语言表达到而我觉得语言的限制就是它已经标准了一样东西但是歌的好处或者艺术品或者画都是没有语言的时候其实它包装它可以托住的东西是更加多的

除了用作寫作或聽歌之外其中一個經常會用到的就是跟 Church GPT 聊天

我提醒很多坊间的朋友不要把自己的机器当成人物跟 AI 谈话可能会有危险但对我来说透过与他对话我可以重整我内心的思绪

其實 AI 我覺得是世思極恐的因為其實我的電話有時候會自己說話的喔~會偷聽你說話你可以關掉它其實它會罵我的欸!你可不可以分享這個話說有一次我在教小力琴

我正在骂一个学生,因为他没有练习,然后骂得很凶,然后 Ciri 跟我说:你这样说不是太好,然后我和学生就看着我的电话呆了十多秒,然后我就问关你什么事?

然後就丟掉了它 OK 我想剛剛 Cora 提到可能那種情緒的出口不只是一個藝術形式可能有時 AI 也可以給予你但我想很有趣的是現在 AI 是一個很無孔不入的狀態無孔不入到除了大家在情緒上很依賴 AI 之外我覺得創作者跟 AI 的關係好像都越來越分不開 Musealite 作為

你覺得現在 AI 在創作者的領域裡面它究竟帶來什麼影響呢?是好還是不好呢?有好有不好好就是工作上方便很多快很多譬如我要找一個吉他音調

我不知道放什麼效果然後我問出 GPT 它都會大致上給我一個方向然後我就可以從那個方向出發找到那個 Tone 出來但是不好的下降就是我按一個鍵就搞定了譬如有些人可能是 Jang 歌我按一個鍵我就搞定了整首歌都給了大致上像樣的東西然後再 PO 一些東西上去就出來了

但我就會覺得大家好像過了那個過程一樣譬如你創作的時候 brainstorm 的過程你彈樂的時候練那個過程還有跟其他人合作就像合樂隊一樣大家一起膨脹又火花才會為什麼這首歌要變這樣才會出力那個過程那個學習過程還有後製的過程全部都會過了

我就在擔心會不會將來中一天如果 AI 真的厲害到這樣會不會就不再需要歌手不再需要結他手也不再需要鼓手他們全部自己玩完這樣就行了但這種的你提及到剛剛這個創作過程來說為什麼對你來說是那麼重要呢因為我覺得人彈的東西和 AI 彈的東西 AI 彈的東西是一個資料中拿出來它就是完美的

雖然現在還聽到他們是 AI 一聽就知道了但是人彈出來的東西是會錯過的即是就算一個 Live Performance 一個 Perfect Take 都好總是會有一點瑕疵那些瑕疵就是當下那個 Moment 你 Capture 了我對這一 Take 很滿意就是這首歌其實是這首歌的靈魂的其中一部分

Omar Musso 說得很好就是你說的那個靈魂是大家當下的那種感覺就是大家一班人或者創作者他們本身當下他那一刻為什麼會做這個決定然後就影響到這首歌的產品是怎麼樣那個靈魂似乎也是跟隨著創作者的心路歷程思路的轉變而一個是沒辦法取代的靈魂的本身

你在創作過程中有沒有哪些經歷對你來說你現在想起都是一個很珍惜的過程呢?有沒有跟別人合作或者自己創作的時候有沒有經歷?有啊可能弄一首歌跟別人弄到黃昭白眼凌晨三點多才走因為

要混音,我們就要很仔細地聽 Choice 是 Dennis 幫我混音的他教了我很多關於混音的東西我有一段時間是每一個晚上我都去每一個星期有一個晚上我都會去那裡跟他研究混音的東西那些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過程

有没有试过有些作品出了力你觉得有些东西是很想再整理好一点但可能外于又约不回来或者没有场地等等原因然后你也很想找 AI 去整理那首歌的某些部分令它变成一个所谓完美一点或者好一点的版本会的会的就是会用替代品去做但是尽量都不会就是不去到

很難接受的不得已的情況下都盡量不用有得是真人打的鼓就是真人打的鼓因為之前錄鼓試過一次那個 sustain 沒有了那就要補回去補回去找了第二 take 第二 take 都是這樣的但是沙鼓就不是那個 touch 已經不再是那個 touch 不是他第一個 touch 第一個 take 那個 touch

打出來的感覺因為已經不同了他第二踢可能打得小力了就不夠力了

所以就算 AI 可以似乎將音變得完美一點但如果那件事不是本身真實創作時發生的事不是真實的你都會覺得你寧願有那種所謂小小的瑕疵缺陷美你都會寧願用最真實的作品呈現給觀眾

其實是的又或者是否缺陷美就是藝術本身一個增強那件藝術品增強那件藝術形狀的一個元素而可能在我們盲目追求所謂完美的時候我們就忽略了其實根本創作為藝術就是有一部分是包括缺陷它才有那種意義或者那種美可否這樣說可以可以因為

那一刻是那一刻,有血有肉的,大家做出來的東西但是 AI 是沒有感情的我覺得 AI 最缺乏的就是創意它全部都是計劃來的,不是零,零就是一但是人有很多可能性的我覺得如果大家很依賴 AI 的話

好像變成整個社會大倒退一樣全部人變成智障因為所有東西都變成一色一樣所謂已經沒有再缺一缺的就是每一樣東西都很完美無瑕然後大家都是追逐那種完美無瑕還有很快就會染了我感覺就是要搞定了我還聽過來做什麼

我這個位置也有點反思如果 AI 或技術去到一個很強勁的狀態他出來的作品我聽完後真的很有感覺覺得很對我也會想究竟我應不應該拒絕這個作品其實作品來講它也能夠承擔到它要承擔的東西

只是可能他創作的過程是有 AI 的元素或者甚至可能是 AI 寫出來的我都會想究竟我應該怎樣看人作或者 AI 作的作品如果我兩樣都有共鳴兩樣我都喜歡或者其實技巧上任何不同層次上他都真的達到一定標準的究竟我應該怎樣看待這些作品

我會覺得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叫做 AI 音樂 AI 製作出來的其實之前不知道是誰早前 IG 很熱門就發佈韻光的聲音用韻光唱林嘉謙用韻光的聲音唱不同的那些都是一種藝術形式好像 DJ 那樣大家的技巧設定不同其實 DJ 也很講技巧他們要即場

EQ 啊 雜碟啊 這樣那...對啦那我也相信用 AI 也有一定的難度

目前為止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不過我想對於藝人和受眾可能體驗是不同的如果你作為藝人,所有事情都是按一個鍵其實完全跟為什麼我要成為一個藝人為什麼我要去令到一些沒有的事情可以發生我想本身作為一個藝人就是從沒有到有這個過程

如果我們所有東西都是按一個鍵然後所有東西都是一樣其實沒有說完美還是不完美所有東西就是這樣就是這個模樣沒有其他可能性就是零和一之間的東西

可能你們這樣說都令我想起創作本身的意義是什麼?究竟成品才是所有意義的載體還是當然你們很強調過程但是對於受眾來說你們寫歌的時候很興奮、很棒、打了飛機但是對於受眾來說重要嗎?當然我相信是重要的

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的心路歷程應該可以反映在作品中而就是在這個情感表達才可以觸碰到他的受眾我不知道大家會怎樣覺得?相信我作為一個藝人可能最後沒有那個產品也未必很重要我會覺得在創作過程中作為藝人

一個自己去反思或者去再思考某些事情對我的意義或者甚或乎我覺得可能我這個創作過程沒有一個產品出來但是可能我不知道過十年我又找回這些素材然後可能我就創作了其他的東西我想那個東西像是一樣一本自己寫的日記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寫完然後就變成一本東西放在這裡

我覺得是一些思緒的整理和出口所以對我來說,有沒有那個產品對我來說未必是很重要的不知道對 Museo 是怎樣因為有時候看回以前自己寫的歌就會想起這首歌是什麼時候寫的 2019 年我原來 2019 年當下我是在想這件事我的心是在感覺這件事的我現在還是不是這樣呢

既然我們說到創作對於藝人有多重要也說到 AI 很厲害但其實又不是我們可能想要的難得我們今天已經有一個真人在這裡帶上結他上來不如我們邀請 MUSO 為我們演奏一點讓我們感受一下究竟真人演奏和 AI 演奏是不是真的有很大分別好啊好啊謝謝 MUSO 那天的對白

又在路海配合仍然理解不到怎麼可以就在路海深處想不到扭轉還未說的對白永遠滯留在心裡 We may use and feels like in a cageWhen we're with a little chat that looks

那天的對白 又在路開背

謝謝我也是第一次聽你唱 Live 真的嗎?那我們也是第一次

之前聽過很多你的 cover,現在唱 live 的感覺真的很不同很 powerful,謝謝你我可以簡介一下這首歌是你自己作的歌嗎?是我自己作的這首歌其實這首歌說出來也很少人,它的靈感來源就是

其實是突然去廁所的那些 Fold 就安寧了突然間就天的對白就想到了當下的感覺就是很 Emotional 有點想說但又說不出口就誕生了這首歌出來就是那個 Fold 很快的 突然間三天就組好了

弄好 Demo 之後大概丟掉了一年來參加 SQ 急急的收拾好丟上去

所以這個創作,我想回應剛才那個產品的問題就是有些東西我們擺在這裡,其實它就是突然間會跟著我們人生不同的經歷,它會回來變成另一些東西我想這個是真的一個創作裡面最好玩,也應該是很珍惜的一個歌曲是的這首歌你接下來會怎樣推給我們的觀眾可以聽到的呢?

7 月 19 日在 Pogues Lab 演出大概半個小時

6 點鐘開始剛剛 MUSER 提及過是由 TRIVIA STUDIO 發起的一個小型音樂節這個 FESTIVAL 會在 7 月 19 日和 20 日在 PROGRESS LAB 舉行我知道這個演出是有別於一般的演出除了有些香港的藝人好像還有不同的藝人在裡面參與

是的,我們會跟一些本地藝術家合作有五分鐘的環節大家一起唱一首歌,做一個表演,很有趣我和 Steven 一直在工作我和他那首歌是會唱日文的他會吹奏風,我們就會每花間竹他會唱一段歌曲,我會唱一段歌曲

除了在 resonate fresh 之外,你未來還會在做什麼項目呢?我現在有一個想法就是弄一個 EP 出來有七首歌,甚至八首歌,講關於七宗罪現在已經弄好了兩首,有容冷,還有稻妓

也是中英夹集的可能只有一句廣東話但應該算廣東歌吧如果想聽的話 到時可以來直播看好 期待期待如果各位觀眾都想像我們剛才感受到 Museo 這麼 Powerful 的直播表演記得留意 Resonate Fest 的宣傳早點買票 7 月 19 日 20 日兩天來也行 你來一天也可以早點買票 到時在會場見到大家

雖然我們今天都我們兩個就不斷問 Museo 問題不知道 Museo 對我們有沒有什麼問題或者有什麼補充想說呢?當然有啦我想問一下

社會觀察小薯這個名字是誰想的?這個是第一季我和另外兩個主持一起想的社會觀察小薯 S 就是代表很多個小薯就是代表我們很多個未必很熟悉溫哥華的小薯

透過一些對社會的觀察然後討論一些我們觀察到一些在社會上發生的事情

之前有人问过我们为什么不是小薯社会观察而是社会观察小薯呢我觉得这也是很互相的我们在观察社会的同时我们也是社会的一个部分社会也在观察我们我们也在观察它所以社会观察小薯这个名字大概就是这样没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好得意,很有名字好,謝謝你,謝謝 Millsaw 讓觀眾有機會聽聽這個名字是怎樣來的歷史,是好,謝謝 Millsaw,還有一次謝謝你上來做嘉賓期待你接下來的演出觀眾大家去買票,我們下一集社會觀察小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