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25 专访陈志武老师【随机游走X子非鱼】

Ep25 专访陈志武老师【随机游走X子非鱼】

2022/5/17
logo of podcast 随机游走|RandomWalk Theory

随机游走|RandomWalk Theory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嘉宾
陈志武
Topics
陈志武教授以其新书《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为出发点,探讨了文明发展中生产力与风险规避的权衡。他认为,以往的文明史研究主要关注生产力,而忽略了风险规避的重要性。他以中西方文明为例,指出中国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更多地关注社会稳定和风险规避,而西方文明,尤其是在新教改革之后,更侧重于生产力的提升和科技创新。他认为,这种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中西方文明在发展道路上的差异。 陈教授还深入探讨了儒家文化在风险规避中的作用,以及婚姻、宗族等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资源共享方面的功能。他认为,这些制度安排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变和适应。他以婚姻制度为例,说明了传统制度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转型。 此外,陈教授还分析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类型发生了变化,从自然风险转向人为风险,如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他认为,现代国家通过财政、货币和福利政策来应对这些风险,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最后,陈教授分享了本书的创作历程,以及从金融学到量化历史的研究兴趣转变,强调了好奇心驱动的研究方法。 Gareth作为播客主持人,主要负责引导话题,并就陈志武教授的观点进行提问和探讨,例如关于风险定义、风险规避主体、生产力与风险规避的权衡、制度的持续性以及中西方文明差异等问题。他与陈教授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促进了对这些问题的更清晰的理解。

Deep Dive

Chapters
陈志武老师的新书《文明的逻辑》探讨了人类文明与风险博弈的关系,区别于传统的以生产力为中心的视角,本书引入了“避险能力”维度,解释了不同文明在历史进程中的选择和演变。
  • 书籍创作起源于对传统历史研究的反思,即仅仅关注生产力视角的不足。
  • 避险能力是理解文明演变的重要维度,不同文明在生产力和避险能力之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 中华文明,尤其自宋代以来,更加注重风险规避,这体现在社会制度、文化规范等方面。

Shownotes Transcript

Introduction

在这期节目中,我请来了陈志武老师和友台《子非鱼》播客的主播Gareth,一起谈谈陈老师即将出版的新书:《文明的逻辑》

Speaker

陈志武 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 Gareth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研究院 播客《子非鱼》主播

Highlights

02:07书名的由来:有没有“史”字的背后考量。 25:30 “风险”的定义是什么,“规避风险”的主体又是谁? 59:27儒家文化发挥的作用与儒家文化演进的逻辑,二者是一体化的吗? 01:17:49十余年的写作历程中,本书如何生长和演进? 01:23:52从金融学到经济史,归根结底是以自身的研究兴趣为指引。

Reference

陈志武《文明的逻辑》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randomwalktheory/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