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听好好谈谈的第二期我是陈志斌在上一期里我跟大家说我想系统的跟大家先回顾一下整个碳中和它是怎么一回事它是从哪里来的然后我就想我用什么样的逻辑跟大家讲这个事呢毕竟它是一个这么宏大的这么一个命题
那么刚好最近比尔盖茨发了他的那本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他的中文版刚刚发布了
那么这个书呢,其实在今年年初的英文版,它的英文版已经在亚马逊上面变成了一个畅销书。然后比尔盖茨呢,也去 Clubhouse 上面去做了一期分享,我也听了那个分享。所以它的中文版出来之后,我就第一时间来读了。然后我读了之后觉得,哎呀,人家当首富还是有理由的呀。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工程师写的书非常清晰然后有数据然后逻辑很清楚把一些东西简单易懂的给大家分析了出来然后呢而且直击气候变化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把我们整个生活方式来做一个很大的改变这非常非常贵所以我们要降低这个事的成本
那么这本书就围绕着主要的观点把整个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剖析然后它总共分为五部分根据比尔盖茨自己在序里面说的他第一部分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把 510 亿吨碳变成零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碳中和
然后第二个部分就是为什么这个事情这么的困难然后第三部分呢列举了一些数据让我们对这个事情有更直观和理性的一个认识然后第四个部分呢就是分领域从不同的层面说我们在不同的方面要做到什么我们才能实现这个碳中和然后最后一部分呢就是
政府可以做什么企业可以做什么普通的公民可以做什么那么分了这五个部分那么我觉得作为一个从业者或者说作为对气候变化关心的人都应该好好的去读一下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所以接下来呢我也会用到很多这本书的内容在
引用书里面的一些内容的同时呢我也结合我平时在工作中了解到的一些信息然后相互的印证吧然后给大家一起去做一些分享那么第一个部分还是讲一讲气候变化这个事情它是怎么一回事它从科学上是什么样的它是不是真正的存在
然后它的这个问题究竟对人类社会有多大的影响造成多大的损失值不值得我们去花这么多钱来去做相应的我们整个生活生产方式这么重大的一个变化
我最早开始在知乎上面写秋变化大概是在 14、15 年的时候吧当时刚刚知乎也比较刚刚开始更加的开放可以注册然后呢我也在工作上有了一些认识就在上面去写些秋变化的问题
当时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大家都认为它是一个假的,它是一个阴谋论,它是一个创造出来的概念,是发达国家来遏制中国发展的这么一个阴谋,这么一个概念,它不是一个真正科学存在的东西。
虽然我不是一个大气物理或者说地球物理这些自然学科的一个科研人员或者说从业者但是咱们国家中国政府都派了很多科学家派了一些院士去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它组织的一些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评估
那么这些评估呢我觉得这个结论比起那些阴谋论来说我还是更加相信这个由全球专家一起进行评估得出来的一个结论的
那么接下来我就会用到 IPCC 相关的一些结论包括比尔盖茨他书里面的一些结论跟大家介绍一下简单的科普一下气候变化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然后对于咱们整个
地球人类社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当然了如果我这里面有什么错误或者遗漏然后也欢迎大家指出那么我们首先讲一下二氧化碳大家中学的时候都知道学过二氧化碳是虽然它在大气中的占比很低只有百分之 0.0 几那么
但是它是我们整个地球之所以能够把温度留下来有这么一层保温那么就得益于二氧化碳这么造成了温室效应
如果没有这层二氧化碳的话那么地球可能就会变成月球一样有太阳直射的时候非常的炎热没有太阳了那就非常的寒冷昼夜晚霎非常的大就都不可能有生物咱们现在的各种生物也不可能有人类但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革命最大的特征就是人类开始使用了化石能源把煤炭从地里面挖出来烧
无论是直接烧水或者是烧别的东西获得能量那么也是大量的往空气里面排放了二氧化碳那么
那么最早的时候在 1903 年有一位瑞典的化学家叫 Svant 我也不当年的对不对反正他是在电化学领域获得了 1903 年度的一个诺贝尔化学奖那么他就提出来现在工业革命我们往大气中多排放了这么多二氧化碳会不会加剧温室效应那么当然了在 1900 几年的时候大家
就不太会有人去理它大家觉得你在杞人忧天你在想啥呢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到了 1950 年之后尤其是 1970 年之后科学家们就发现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有一个很明显的升高然后大家就回过头来想这个事情可能真的存在所以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
那么有一些科学家就说这的确是因为这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往大气中排放了过量的温室气体导致了整个气候的升高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损害那么这个结论值不值得相信呢
当时在 1988 年世界气象组织以及联合国环保署一起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叫做 IPCC 那么由这个委员会来
组织相关的专家从全球各个国家来找相关的专家对于所有气候变化的报告去做一个综合的评估然后看哪些报告的结论是可信的
然后哪些报告这个结论是可以用来支撑整个全球去研究这个问题因为说到排放说到工业革命这些相关的事情要去全球去进行一个治理那么这个治理是需要科学的依据的那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他们的这个评估报告就可以用来支持全球的政府来去讨论这个事情
这个评估报告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一版,现在最新的一版是 2014 年初的第五版评估报告,也是支持了 2015 年巴黎协定谈判的进行。
根据最新的评估报告,全球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自工业革命以来温度一直在上升,最近 30 年是自 1850 年工业革命以来最热的这 30 年。
怎么去解释这个变暖呢当然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气温的升高跟整个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它是一致的当然我们不能直接用一致性来作为因果的这么一个解释科学家也去做了很多的分析包括
这些研究里面也看也对太阳的辐射的这个程度去做了相关的分析然后也对其他可能会有影响例如火山爆发等等的因素去做了分析但是怎么解释这种自然的因素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面一两百年里面是没有很大的一个变化的最大的变量就是人类工业革命排放的这些温室气体所以
科学家们尤其是 IPCC 这种政府各个政府派出去的这种科学家咱们政府在这几年也派了 100 多名人次的科学家去参与这个 IPCC 报告的编写那么这些政府认可的科学家他们最终评估的一个结论就是在过去的 100 年里面地球
的气温平均气温升高了 0.6 到 0.7 摄氏度那么这个升高有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而且这个可信度是超过 95%那么从数学来上是 95%从语文上来说我们就几乎可以认定人类活动导致的这种温室气体的增加最后使得整个地球的平均气温
增加了那么这个就是大家在前几年可能听的更多的是全球变了而不是气候变化这个词
而且这个变暖的效应它是叠加的不是说以前一年或以前 100 年就增长个 0.7 度那么我们现在还这么排它未来 100 年还增长个 0.71 度左右不是的如果我们按照现在这么排放的不加节制的排放的话科学家估算到 202100 年
整个地球的平均气温可能比工业革命之前要高 4 摄氏度到 8 摄氏度这么高对于这个结论我除了说觉得是咱们的科学家也有参与我也认可这个角度之外我个人的感受也是最近
每一年都变得更热,我觉得之前小时候在广东过冬的时候,还是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可能有三四个月要穿羽绒服,那么现在这么冷的天,在广东可能就不到一个月,可能就两三周会很冷,我是也是明显的能感觉到最近的十几年以来,整个气温是在上升的。
那么就有小伙伴就会说气温上升它不见得是一个坏事像咱们整个地球这么几十亿年甚至就最近几千年以来在
6000 年之前整个地球比现在要热很多最近 4、5000 年其实是一个逐步降温的过程那么整个地球的气温其实是一直在变化的所以有冷有热有变化现在变暖了也不见得是一个坏事像咱们的东北是不是就可以种更多的作物然后也变得没那么冷
是不是对于整个北方它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事情那么对于这个问题 IPCC 的评估报告里面也做了各种各样的影响评估然后看整个气候变暖对于整个大气的系统对于自然的环境对于人类的社会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比尔盖茨的书里面也对这些评估有了一些应用例如他就说到由于气温的升高空气里面的水蒸气变得更多了然后也就造成了更多的一个雷暴风暴的一个天气那么这就对人类的基础设施带来很大的一个挑战我觉得最近一两年大家都能听到美国的很多堤坝崩塌还有确提这样的一些消息
除了本身有一些年久失修以外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原来设计的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那么这个百年一遇在现在就变成十年一遇或者二十年一遇它的这种大的洪水还有大的风暴发生的频率正在增加
但是另一方面呢,有一些地方的干旱是越来越严重了,据说加州的山火也跟秋变化导致的干旱以及气温的升高有很大的一个关系。我们能看到全球变暖导致的这些气候的变化,它不是一个平均的变化,它是分布不均匀的,旱的旱死,烙的烙死。
据估算到 21 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欧洲南部地区的小麦和玉米减产 50%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可能缩短 20%然后有数百万英亩的土地将出现严重的干裂现象在贫困地区粮食价格可能要上涨 20%以上那么
对于这些贫困的地区大家可能花在粮食上的钱已经超过收入的 50%那么任何一点粮食价格的上涨对于这些地区都有可能导致很大的灾难除了粮食产量之外由于气候变暖由于环境的变化那么昆虫也会有也会寻找新的生存的环境那么有些地方就可能出现之前没有出现过的一些疾病
另外气温的升高也会增加中暑的概率尤其是对于中东南亚还有中国南部很多地方本来就已经是很炎热的天气现在温度的持续的升高会大大的增加大家中暑还有其他高温病的一些概率
那么比尔盖茨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刚刚就是新冠疫情肆虐的一个时候,他也按照这种全球流行病估算了一下,全球流行病能导致每年每十万人中拥有 14 人死亡。
那么如果这个全球气候变化不受控制全球生活不受控制的话那么到了 21 世纪中叶比尔盖茨他估算每 10 万人中气候变化可能额外造成 75 人死亡是这个新冠疫情死亡人数的 5 倍那么咱们国家是不是也会有类似的一个影响呢在全球受到这么大的影响的情况下咱们国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那么咱们国家其实也有一个类似于 IPCC 的报告就是咱们国家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也是出到了第三版那么里面也对咱们国家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一些评估首先第一个就是干旱与旱灾扩大在最近的 10 年中国的平均受旱率和平均
平均干旱的承载率分别达到了 17%和 10%分别是 1950 年的 2.3 倍和 4.3 倍简单的说就最近十年干旱已经是比 1950 年更加频繁发生而且受灾面积更大的一个情况了
另外就是洪涝灾害增加过去 50 年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洪涝加重就是在去年新冠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其实也是有这个洪涝的灾害发生虽然咱们国家的基础建设还比较好然后动员能力比较强救灾能力也比较强但是不可否认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还是包括它发生的这个频率还是很大的
另外暴雨的频率的增加也会导致水土的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加剧然后对于人体也会像全世界那样这个热量对于婴幼老年人以及呼吸系统心血管有等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它的影响会有更加的明显造成发病率还有死亡率的升高
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本世纪 20 年代中国心血管疾病增加的区域将主要集中在北京周围山东的西部安徽北部和四川东部重庆等区域另外传染病也会有
更进一步的一个发展像略及高发地区的传染的传播季节会延长然后血栖血栖虫这个病它的传播的程度会加剧传播范围会扩大血栖虫病在中国东部尤其是江苏和安徽的境内北移这个情况是很明显的在长江柳越洞庭湖还有波阳湖周围的血栖虫传播指数是明显的上升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年份急性血细虫感染人数是水位正常年份的 2.6 到 2.7 倍虽然气候变化它也有可能导致有些地方的农作物可以增产有这样一些好的影响但是总体而言经过国家的评估也是认定在中国气候变化它是弊大于利这么一个事情
所以说全球变暖它不仅仅是平均温度升高或者说某些地方北方升高的多一点南方温度升高的少一点它不仅仅是温度这么一回事它还会带来整个大气候各种极端气候的频发各种气象灾害的频发所以我们现在已经不把它仅仅叫做全球变暖而把它叫做气候变化 Columbic Change
那么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呢我觉得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还是可以去认真的看一下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它有一个决策者摘要挺简单的把一些主要的观点提炼了出来它也有科学报告里面很详细的把一些科学的基础的一些研究和结论都放了进去还比较详尽
然后国内的情况呢除了看我刚才提到的中国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三版然后呢也可以看我们公司之前给生态环境部做了一个生态环境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教材里面也有刚才提到的两份报告的一些主要的结论也可以看一下相关的一些内容
那么我之前在知乎跟人聊秋变化的时候吵得最多的还是大家不相信这些科学的结论而且他们往往会
丁仲理院士当时跟柴静的那个访谈拿出来说哎呀说丁仲理院士说了秋变化就是一谋论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制而且因为丁仲理院士他去年又被美国拉进了那个制裁的名单所以大家又把这个事情炒作了一波
那么我回头又看了一遍当时财经跟丁院士的那个采访我觉得他们最大的分歧其实不是在于气候变化的真实性当然
经验是也对气候变化的真实性或者说敏感性或者说有没有那么严重他有一个相对保守的看法但是他总体而言还是承认人类的这个工业革命以来排放的温室细体导致了气候变化然后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个基本观点他是认同的至于严重程度他有所保留但是他跟财经最大的争议其实是在于减排的方式就是说
当时尤其是采访是根本他跟谈判 09 年的时候各个发达国家一致指责中国说你现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你的排放
增长得非常快你要负起这个责任但是中国当时是坚持说你们这个秋变化是累计温室气体累计产生的你们负有这个历史累计排放的一个责任所以是发达国家还是要坚持先履行这个义务然后发展中国家目前还不需要背负这样的义务那么有这么一个冲突在里面
丁院士就说我们不应该听从发达国家的这种强制安排在我们没有工业化完成我们的经济还在高速增长我们的城市化还在高速增长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给自己设限从结果而言咱们国家在 09 年的哥本哈根实际上也没有按照西方的那个规定来去给自己设一个什么总量的目标啊
然后也是按照丁院士的思路来去进行相关的国际谈判和应对没有落入发达国家他们设置的也可以说是一个陷阱但其实咱们是没有踩这个坑的但是网上有很多人就拿这个采访来说秋变化它就是一个阴谋论它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就完全不应该做
这种观点其实也是对于定恋式的一个曲解
整个国际谈判其实非常的复杂因为气候变化反正各个科学家也研究过了它不是一个短期发生反应的这么一个事情它不像二氧化硫你排放多了那么下一场雨就在你局部地区形成酸雨它不是的温室气体不是的温室气体是在全球每一个地方排然后它累积到大气中基本上
通过这个累积形成的量在你全球的每个角落哪一个角落排对全球的影响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它不是一个国家我把自己的管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必须要全球所有国家都同意说我们要一起来减我们把这个总量控制住甚至把总量往下减才能控制住的这么一个环境的问题
上一个类似的环境问题其实就是福利昂在大家以前使用福利昂作为制冷剂有冰箱有空调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后来发现这种福利昂它泄露释放到大气中会导致臭氧的损害
使得臭氧层出现空洞导致整个紫外线增加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的一个影响有很大的一个损伤所以就有了蒙特利尔公约然后大家各个国家一起来约定以后我们生产的冰箱就不再使用福利昂作为这种剂那么这个就是一个应该说第一个全球认可的这么一个环保的一个公约这个公约执行起来的效果非常好
基本上已经把弗里昂给淘汰掉了但是气候变化这个问题比弗里昂可是复杂太多太多倍了整个人类的现代文明基本上就是构建在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能源上面的
人类的整个衣食住行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已经产生了一个路径依赖就是我们整个社会它都是依赖于这么一个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系统所构建的
在比尔盖茨的书里面他打了一个比方化石燃料对于人类来说就像水对于鱼来说你很难问鱼你很难让鱼来回答水是什么东西水就是它的生活的环境它无处不在但是你也不能够很好地去描述它因为这就是你日常接触到的所有
举个例子刷牙用的牙刷主要材料是塑料塑料就是化石烂烂的石油制成的吃的面包
麦片它的原料是使用肥料来种植的那么生产肥料的过程中也会释放温室气体包括现在用的大量的农业的机械在制造过程中像钢铁像这种机械制造用的电它其实也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那么穿的衣服可能是棉质的那么也跟其他的农作物一样你种植和采摘棉花会用到很多的肥料还有机器
然后包括或者说你的衣服是各种人造纤维制造的那么这个人造纤维也是由石油来制造的然后平时用到的卫生纸用到的纸张它也是砍伐了树木而制造的那么砍伐树木本身也是这种碳排放的一种
更不用说平时我们取暖我们用的电然后我们出门坐车使用的燃料这些都是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很多的能源而且使用的越来越多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的增加那么到了 21 世纪末可能全球就有 100 亿人口这么一个规模而且很多都会聚集在城市里面现在的城镇化的步伐非常之快到了 2060 年
世界的建筑存量将翻一番相当于连续 40 年你每个月都再建一个纽约市这么大的一个规模
而且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那么也是希望有更多的活动,而不仅仅只是活着,肯定是有更好的生活,那么这也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费。像现在全世界最富裕的 16%的人口产生了全球近 40%的一个排放量。
那么这还不包括他们买的那些产品在别的国家排放的那个量如果是他那个的话就更多了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都像这最富有的 16%的人一样生活那么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 50%那么就如果我们的整个能源生产的方式不变的话碳排放也要增加 50%
说这个完全不是说大家不要去发展不要去用能源不要有能源消费的增加不是这个意思比尔盖茨他在这本书上面也说了你抑制大家对于这种生活需求的追求是不道德的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就是如果大家都按照这个
方式去使用化石能源的话的确秋变化就无药可救了而且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这本书里面写到整个石油从 19 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商业化了但是过了半个世纪之后它在世界能源供应中的比例仅为 10%又过了 30 年才达到 25%
然后天然气从无到占比 10%总共用了 27 年那么又通过了 60 年它在世界能源供应中才占到 20%那么说明一个能源的转换它是需要数十年的一个非常长的时间的但是留给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里面最重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已有的能源设施或者说已有的这些设施它建成到退役到拆除这么一个时间它有多长像一般的电厂它都是有大概三四十年这么一个生命周期那么现在新建的电厂如果我们要
说在 2060 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么现在已经是上新电厂最后的一个时刻了因为如果我们到 30 年 40 年再建新电厂它到 60 年还没有到它的生命的末尾不能淘汰那么就实现不了碳中和所以这个就是
从这个涉事的生命周期来看我们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已经非常短在书里面比尔盖茨也吐槽了美国政府他们的这个体制由于这个两党的轮替的选举导致政策的不确定性没有延续性
那么我觉得这个也是最近可以看出来尤其是在中国宣布碳中和目标之后全国快速行动的这个方式能看出来两个体制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国外就是要很长的时间由民众由科学家提出来科学家先提出来然后经过 NGO 的各种宣传然后民众达成一致然后形成法律然后经过漫长的铺垫出台法律之后再去有具体的动作咱们国家呢
不一样最高领导就是说了我们要做了然后就可以一直往下的去快速的反应快速的去推进那么这两种做法我觉得目前来看还是咱们国家的执行力能更强一点这可能就是跟美国不太一样的一个地方
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未来还是要多对这种气候变化的科学的成因然后气候变化对咱们的影响然后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这些信息多向全世界去全社会去做一些科普让大家都
都真正的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现在有很多人可能就觉得政府把这个立为一个很重要的政策那么我就跟进可以赚钱这个当然没错但是如果我们
不真正的去了解背后的这些科学的成因这些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然后我们如果不做会有什么样的损失这些不了解不认同的话真正在执行起来可能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偏差
好了,那么今天呢就跟大家回顾了一下,秋变化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对人类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我们不积极应对的话会有什么样的一些损失,大概的跟大家介绍了一下,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应对秋变化,我们为什么要减排。
那么在下一期呢我会结合比尔盖茨这本书里面提到的气候变化里面的五个关键问题然后就有些新的技术新的公司和新的产品然后怎么去解决这个气候的问题怎么去降低绿色溢价这个事情然后跟大家去做一个分享
大家如果有什么别的想了解的或者说想讨论的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也非常希望非常期待跟大家进行更多的一个互动那今天就聊到这里下一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