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最新一期公共八卦 Public Affairs 一档专注于人类公共事业的八卦节目我是阿丽我是阿欣
今天可是咱俩串台我这样说行吗没事好的 大家已经听到了我们今天有一位新的嘉宾你们来打个招呼我是陈志斌陈老师其实是来自中创探头的一位资深的低碳领域的专家也是知乎上的低碳知识大 V 我们这个低碳行业也有大 V 了对 然后陈老师也有自己的那个
我也介绍一下我最近做的这个叫做好好谈探的播客也是受到阿丽和阿星他们做的这个播客的影响吧其实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从去年年底因为 922 总书记提出什么探讨和探宠后很多人都来问我们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快 9 年了
然后很多人都来问我们这怎么回事然后我就跟他们说怎么怎么样然后很多东西都是重复的这一遍一遍不愿意一遍一遍的对所以我也有做播客的想法但是一直就没有行动然后看见阿丽跟阿星他们做的我觉得非常好然后我也跟他们聊了一下觉得我自己也可以尝试做一下这样的事情所以就买了一个很贵的麦克风所以我们今天有很专业的设备其实主要是为了买麦克风
然后再录了自己录了两期这回来也是大家一起做的第三期我的第三期也是非常高兴可以跟朋友们一起来聊因为之前都是我自己一个人我觉得大家一起聊可能会聊的更多的东西陈老师这个是专门 focus 在地碳行业的大家如果对碳行业尤其碳市场有更多的这种要了解的需求可以去关注陈老师的播客以及他在知乎上的那些文章等等对我的知乎 ID 叫做月球人
我们刚刚说了低碳领域的大 V 谢谢好的我们就今天托程老师的福可以用他的高级设备来录一期比尔盖茨的这本书非常激动我们今天主题是比尔盖茨和他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我们是终于要搞一期真的有人登上八卦头条的事情了就是众所周知比尔戴茨 5 月初和妻子发文官宣离婚了这也是登上了全球社交媒体的热搜不过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他的家庭生活而是要介绍他的另外的动态就是我们刚刚说到这本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这本书是今年 4 月份出的中意版现在在豆瓣的评分是 8.3 分跟我的评分差不多你们给打几分我觉得就 8 分差不多你说这本书呢吗这本书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读物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可能会 9 分对对对我明白其实我特别推荐这本书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比尔盖茨他是
很会深入浅出讲故事的一个人当然也很可能归功于他的那个写作团队啊就是他这本书还是把气候变化这个大背景还有以及要如何应对的逻辑啊措施啊进展啊困难啊都介绍的非常清楚而且还加了很多比较浅严的动态我是觉得是非常好的科普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很轻松的读进去这本书看起来一点都不难
所以我觉得就九分我是同意的就扣两分主要是因为对于像陈老师这样的业内人士来说他就是比较浅浅就不是那种非常适合资深的人但我觉得也很有意义因为他科普就是他的那种方式可以被更多人接受和理解就其实所有人都要学习这种
对对对尤其是我们平时跟客户或者说跟一些他们聊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这个领域然后我们有可能从我们自己的工作来说对他们可能太专业了但是你如果把这本书看完之后有一个更整体的框架给他去讲也比较容易被接受对对对我反正这个月已经买了两本就都是送人
就是送给周围的人就想让关键行业的朋友们学习一下我当时也是看完之后我马上就给我在公司群里面说大家应该人手一本然后我的同事也纷纷就买了
你们什么时候买的这个书?我是其实早早就知道他出英文版了,大概年初的时候吧,然后那个时候还没有中文版,我就想看,但是又买不到那个实体书嘛,就在网上看过英文版,但没想到很快很快就出了中文版,超级快。对,他英文版刚出完之后,他就上了 Clubhouse,还是比尔盖茨说第一次上 Clubhouse,因为他自己没有安卓手机。
他自己没有苹果手机对 他只有安卓手机所以他就一直都没有上 Cloudhouse 但反正因为宣传新书等等的然后他就上了一期我就听了在上海一边出差一边听然后当时就说书在美国反响很好然后也会很快出中文版对 我就大概是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吧
然后后来马上出了中文版之后我第一时间就买了也是在出差的路上就把它看完了我也是我当时也是在外面然后在高铁上因为买不到实体书因为那时候太快了然后就直接去亚美产下载了付费的电子版很快就看完了
比尔盖茨对这个书的宣传也是非常非常的到位吧就是各种媒体他都有来上他甚至有一个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然后他在微信公众号上还除了发文章还录视频真的非常拼为这个书但是我觉得还蛮欣赏他在气候领域里面的滋滋补这样的努力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就是说为什么欣赏比尔盖茨就是他已经是巨富了他干点啥都行
但是他还在为这些事情,气候啊,全球的这个健康问题啊,包括新冠期间,他还是一直在奔走相报,关于什么疫苗的这些分配啊等等,一直在讲这些事情。他算是一个在有钱人里面怀揣着这种公共精神的一个人,所以我们还是对他是比较正面的评价。但是我不知道,其实在美国人很多人对他的这个,
有很多超级阴谋论什么的有一些非常奇怪的说法不过这个我们都先不看了我们还是在气候变化上面我们主要是讨论这本书好的然后我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在前言里面就讲他为什么要关注气候变化这件事其实很多人估计也不了解因为比尔戴斯毕竟是卖微软的
干嘛要称呼气候变化是根本八竿子打不着吗然后他在前面就已经在讲就是他进入气候变化的这个问题的契机是什么就是他自己也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公开讨论气候变化的问题更别提写这个书因为他本来是搞软件的但是因为他后来创建了那个盖茨基金会嘛嗯
所以他在金银会的工作里面有关注很多这个全球的一些治理问题所以他在 21 世纪初的时候他去了很多这种发展中国家比如说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啊南亚啊等等这些地方然后他就说在飞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他总会想为什么那边看上去全是黑的但是我在飞往纽约巴黎北京的时候都是非常亮的
这个景象就触发了他对全球电力供应的这个问题的一个关注他就逐渐的开始思考说怎么才能让贫穷国家的民众用上可靠的可负担的这个能源
但这个时候还没有想到说这个能源可能带来的外部性是什么是不是清洁能源对那个时候还不太知道但是后来到了 2015 年的时候他说呢这个英国卫报发起了一项活动然后这个活动也是一个更大的一个气候运动的一部分然后这个卫报说起来我也参与了这个活动就是卫报它发
发起了一个呼吁盖茨基金会撤出在化石燃料公司投资的这么一项呼吁因为那时候伊斯尼不是在英国吗正好是密集看卫报的那个时期然后没想到在这本书里面盖茨还写到这个事情就是因为卫报这个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纷纷要求他撤资从传统能源行业里面然后对他其实造成了某些触动吧
他就想说在这个能源行业有一些新的动作和这个观点等等然后就越来越多的投入时间在这个里面所以到最后呢已经发展出不仅有投资不仅有行动然后现在是占到了宣传然后这个给全世界做能力提升的一下我觉得是对这个是他参与这个事情的一个契机对
对国外的很多 NGO 其实他们都在推动富人来干这个事情富人还有大公司包括最近我们也看到翘牌也被告了被我们告了就是被你们说的对是我们的 flagship 向你致意我还没拍 follow 好时间再见
对,所以比尔盖茨他也说他知道自己个人的探阻剂是出奇的高这是事实他已经意识到了所以呢他要写这本书参与这样的事情也是有责任去减少自己的排放量而且他也是一个怎么说呢技术爱好者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我们目前面对的问题
那就说回到我们这个气候变化本身其实我们这个节目开播以来我们都是从一些怎么说比较具体的问题去谈比如说我们有讲过电力系统的情节化也讲过核能但是我们其实没有讲过一个完整的就是这个气候变化从头到尾到底是一个怎么回事减排的里面所有的逻辑是什么
其實我是想在我的播客裡面做全套的科普然後我的播客的前兩期其實就是他的第一章和前三章吧我的播客的前兩期就介紹了前三章的內容大家可以去聽一下好好談談談談話的談談話談的談
不过我觉得这本书呢总的来说它前面就刚刚程老师说的零一二三章讲的是整个气候变化的大的背景和它的一些影响还有要应对它的主要的策略然后后面几章呢就是分门别类的去讲每一个方面要去怎么解决所以说前面几章是理解这整个问题的一个关键那我们今天也来
回顾一下吧就很多人其实对气候变化这件事还是有疑问的那么这本书的前面几张我觉得还是蛮好去回应这些疑问就比如说气候变化到底是不是真的然后我们现在往里面投入很多资金它的这个必要性到底够不够我觉得从这边说对包括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危害对对对然后这本书还是前面几张有个很好的介绍那我觉得它里面就是最开始提出的这个概念我觉得还蛮好的就是
他引用了一个数据,就说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 510 亿吨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不理解没有关系,但是我们现在碳中和的目标是什么呢?是要把 510 亿吨都变成零,对,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这个事情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好像还是挺艰难的因为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然后还需要很多技术参与到其中才能实现对 而且可能再给大家稍微说一下 510 亿吨是我们现在每年往大气里面排的量我们从工业革命 1840 年到现在的这 200 多年的时间里面的工业革命累积的那个已经是非常多了对 那个量我们现在每年把每年的 500 亿吨减到 0 只是说我们
不再增加了
还是会比公共革命之前的温度增加很多的一个理想的情况就是像比尔盖茨或者说微软他们现在宣称的他们的碳目标就是要把他们历史排放都吸收回去所以我觉得可能到了我们 50 60 年之后实现了碳中和下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历史累计排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当量都吸收回来但是就更远期的对对对
那很多人其实他觉得不相信说现在的气候变化是人类导致的他觉得是可能自然现象地球的有史以来就有这种气温的涨跌但是其实根据科学家的这个调查和统计他有一个这样的一个示意图就从 1850 年开始统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到现在就 2020 年左右吧他是一个
陡峭的上升的一个趋势然后相对应的是 1850 年到现在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的这个上升趋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趋势几乎是一致的就一路向上这个邪度也非常相关对对对所以说我们往这个大气层里面排放的二氧化碳确确实实导致了这个
全球温度的一个变化然后他在书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就是说我们的大气层里面就像一个大浴缸然后我们一直在往里面加热水然后我们现在只是把加热水的阀门调小都是不够的因为你还是一直开着对一直开着它总有溢出来的那一天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防止我们气候变化到了热水溢出的那个阶段那样的话可能就有很多灾害性的后果
然后他也介绍了我们现在的已经在面临气候变化的一些大的影响我估计从这一两年开始大家已经开始从肉身感知到了以前可能还不明显比如说更多的高温天气然后更多的旱灾然后更多的洪水然后更多的热浪寒潮
包括美国澳洲的山火我们最近其实我们国家就在遭受云南和广东就在遭受旱灾很严重的旱灾然后现在导致什么情况呢就是云南和两广地区的旱导致那边的因为那边小水电很多然后水电就枯水了没有水去发电导致里面现在正在经历这个用电荒嗯
然后也有可能给大家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比如说你可能要经历计划用电就是你不能全年后的用电了或者是你的交易电量的电价就有可能要去上涨这都是一些对 所以有人说气候变化对北方是不是好事就例如以后大东北冬天都可以比较舒服了然后可以种更多的植物某种程度上会有那么一丢丢的正面效应但是从整体而言
它除了温度升高对于南方地区造成的干旱造成的高温中暑等等的这些危害以外它还会导致更多的极端的气候所以综合起来肯定是负面因素要远远大于正面的因素我们这里还没有提我们其实我国家还有很长的海岸线如果我们不行动的话这个海平面的上涨如果一直一直放任下去的话很有可能把沿海地区会造成一些
难以想象的后果比如说它淹上来了其实很久以前我觉得可能在十年前那个阶段就流行着很多关于气候变化导致海面上升的然后我们人类又不加干预的情况下的那种后果图就比如说中国的那个面积然后一下减少了好多就是东南沿海被盖掉了然后北京变成沿海城市了等等等等就是这样
而且我们近几年其实除了中国在海外也有好多好多这样的新闻比如说欧洲的热浪然后美国的大寒潮其实可能会有人这种对对都是 极端天气都是其实有人会问为什么寒潮也算气候变化的影响然后我觉得这个问题还蛮应该回答一下的在我好多那个播客里面都解释过像你那个我们有一个
我听过一个播客叫不成气候然后那两个主播他们是专门学大气的然后他们其实也推荐大家去听他们前面几期科普就说这个气候变化它会影响两极就是南极和北极的那些气流的一些运转然后它会有一些寒冷的这种气流溢出溢出之后呢你假如碰到一个比较好的地理条件比如像美国中部那种大平原直上直下它就直接插下来对所以这就为什么德州的那个寒潮会发生
就像好多的这种极冷极热的这种现象其实都跟气候变化是有关系的对而且我们的很多基础设施例如水坝它是按照例如洪水是 50 年能抵御 50 年或者是 100 年一月的洪水那么以前 100 年一月的洪水在极端变化极端气候的影响下可能就变成二三十年对二三十年就会出现一次百年级的洪水然后我们的基础设施就承受不了对对
昨天我们跟那个气候变化事业我们跟那个世界银行的一个朋友连线他也在说就是好像在做的那个给那些项目基建项目做标准就是要考虑气候变化下那些标准要抬高怎么怎么未来预测对气候风险的评估分析现在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你们做吗
我们会做可能会对金融和经济的影响会做更多一点那种太技术和自然科学的还是会有我们的一些合作伙伴像地方的国家和地方的环卫院他们会提相局地理空间测绘对你刚刚说到经济角度了然后我们前面这个前言比尔盖茨他也做了一个测算就说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气候变化带来的破坏效应相当于每 10 年来一次新冠
然后他说如果不加控制的话在 21 世纪末可能从死亡率的角度来说可能会是新冠病毒的 5 倍多像这个数据其实已经被很多媒体拿来引用了就说比尔盖茨说气候变化死的人是新冠的 5 倍就是被拿来当标题对
我很喜欢他这个书的一点就是他把很多事情用很具体的这种例子也好或者对比也好他表现出来这样你的感受就会比较直观所以我说比尔戴斯是一个特别好的讲故事的人我觉得他应该去搞培训真的是世界首富给大家做培训也是非常好的他愿意他有情怀这种有影响力的朋友就应该多做点这种事情是的
所以这本书再往下一章到了第三章就在讲说二三章就在讲说那么我们要应对这么大的一件事情需要怎么做然后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它的问题和艰难的地方是什么我们上期节目科普了一下就是应对气候变化有两个一个是适应一个是减缓减缓就是
减排我们现在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了那么想办法把它减下去还有吸收对 减下去或者是把它装起来然后适应已经发生的这种气候灾害面前我们要怎么去防御等等这个我们再科普一下这个概念
然后比尔戴茨就总结了一下这里面一些非常难的地方就一个就是能源转型的过程天然它就很慢它里面写了一部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去追溯了一下我们人类历史利用能源的状况很久以前就史上远古时期我们是用自己的肉当能源
我们用肌肉干活然后到了 19 世纪 90 年代末之前呢化石燃料是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一个能源但是还没有超过 50%然后中国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吧才完成了这个转型然后到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有亚洲一些贫困的地区这一转型甚至还没有开始他说这个话意思就是说
能源转型就是我们从没有能源到有能源然后又把它当做一个主要的一个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支撑是一个很漫长的一个转换的过程但是我们现在面临气候变化呢用一下又要把它变成一个零碳的状态又要也不能说转回去而是转向一个新的方向然后时间又非常非常的紧迫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癥结在里面
然后第二个艰难的之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全球的人口和城市化又仍在继续这个就带来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我们现在还要发展,但是同时要减碳那这个问题就是历来到现在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国家的一个争论的焦点这个为什么气候变化大会让我们中国一直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一个原因
我觉得这块可能陈老师还有很多感慨要发因为你之前就说了对于丁院士的话的回应丁院士说啥呢就是很久之前柴静柴静采访过丁总理那个时候是这里也差一些谈判方面的一些内容大家其实各个政府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已经都认可了秋变化的这个事然后全球要一起来减排
那么怎么解呢就开始了每年有一次的气候变化谈判然后第一个成果应该是 95 年通过吧反正是 95 还是 98 年通过 05 年开始实施的京都议定书
那个时候德金·瑞丁说是说发达国家因为他们历史累计排放特别多所以他们要去负担起印度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然后他们是有一个公式算出来我们要力争把这个升温控制在两度这个范围内如果要控制两度那么我们未来还能排多少二氧化碳
然后有这么一个大的数这个数分到每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说你现在按照这样每年排这么多你就马上就要超过这个限额了所以发达国家要有一个绝对量的减排然后发展中国家不需要负担这一部分的义务这个是当时
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争取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因为责任是发达国家的所以这个就是京都一定书九十年代末的时候通过了京都一定书规定的一个减排的义务但是到了 08 年 09 年的时候因为京都一定书它第一个承诺期是 05 到 12 年那个时候大家还是按照刚才我说的那个方法发达国家去减排的然后到了第二个承诺期 13 到 20 年本来应该在 09 年的时候就要谈的
就要談繼續下一步 13 到 20 年發達國家減多少但是到了 09 年去談哥本哈根談判的時候中國在 01 年入世的以中國 巴西 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在 2000 年的頭 10 年排放量有了巨大的增長
对所以发达国家就说我们在积极的去绝对量的减排但是你们发展中国家排放增长的那么快我们减是没有用的所以他们也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去承担起这个责任所以丁院士在 10 年的那个视频里面介绍的就是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这么施压但是发展中国家如果那个时候就承诺绝对量减排的话做不到
因为我们的人民还要去生存还要发展那个时候我们甚至连现在的这种可带上能源和电动车的技术都还没有看到对看都没看到对对对对对那个时候还是非常奢侈和昂贵的事情对所以那个时候丁院士丁院士其实他反对的不是说我们要去减排而是反对我们按照发达国家规定的路径来减排和限制自己对
大家可以看到最近丁院士也在各种场合就是最近一两个月吧他有个 PDT 的演讲对对对他在各种场合其实也说了对于现在的这种国家自主贡献的安排我们按照自己的步骤来讲他是支持的他也在作为一个主要的专家来给国家去正在
就是 2021 年的 6 月份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دي
对这个逻辑还是要跟大家比一下因为很多人都说气候变化还有减排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什么对但实际上比尔戴茨他对这个问题也是有他自己的认识他就说试图阻断处于经济阶梯底层的人的上升通道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就是没有道理说因为富裕国家已经排放太多的温室气体
就要求贫困群体一直穷下去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创造条件在不加剧气候变化问题的情况下让低收入群体可以沿着经济阶梯再往上攀爬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怎么说非常公正的一个态度吧就是它也能代表就说并不是说西方人就一定要压制住发展中国家也不是说发展中国家就一定要以西方国家的所有人要是敌对的这种态度
而且从实际上来说从京都一定数到现在发展中国家也没有被压制的太厉害也没有实质的多少损失对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还是非常务实的没有承担过度的责任大家也放心而且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是一类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的那些国家他们其实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一批国家最需要气候适应的国家
我之前去听过一个那个完了我又把那个部门说不出来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什么什么 NCSE 吗
气候战略中心是吗对对对那个全程叫啥来着说一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对对我是我前两天听了这个中心的那个柴主任的一个讲座我觉得在低碳圈的人可能都非常熟悉他对我们都特别帅我们就管他叫柴少爷柴少真的
我觉得大家听了他的演讲一是会被他的学识所折服另外一只会被他的气质所折服他也应该是低碳界的大 V 对他是绝对大 V 绝对大 V 然后反正我去听了他应该是中心的规划部门的主任然后我听了他的宣讲然后其中我觉得还挺遗憾的人家讲了一两个小时就关于气候变化整套的这些知识逻辑内容然后后面不就是提问环节吗结果底下的观众就说
又重新问回来就问丁院士说了怎么怎么的那你怎么看
哎呦我当然就是好难过真的然后人家就在台上就也是其实跟陈老师说的意思是大概是相同的就说 10 年前我们国家是处于那样的状态然后 2020 年这个时间点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状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所以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呢我们来说减碳减排其实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目前来说在全球还算是对吧能排上号的国家应该能
付出的这种责任对 而且因为我们在过去的十年里面已经经历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到住得好这么一个变化我们已经说生态文明是国策对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里面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这都是我老板的话对 我老板就说绿水青山它是一个形容词
金山银山是一个量词它中间缺乏一个可以直接转换的标准你甘肃的绿水青山和广东的绿水青山和黑龙江的绿水青山它不是一个对你怎么直接转换呢怎么变成金山银山可交易呢但是碳它是一个全球公论的一个标的物
对我们以碳为核心我们可以跟国外去交流说我们这些节能减排我们这些环保的事情我们都可以跟国外有一个无缝的对接是一个量化的东西甚至可以交易而且我们用碳来抓整个的产业升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以前我们可能对钢铁对汽车对什么水泥建筑部门要每个部门有单独的一个指标去指导它的产业发展但是我们现在用一个碳的指标就可以做好这个事情非常有效
对对对 你说到这儿 其实就引出了比尔盖茨他总结的另外一个难点 就是说相比起信息和生物产业 能源行业的投资很大 安全要求高 回报周期长而且他有个特点就是要要求财政金融 私房 制造 政府等等等等他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系统性的变更 跨领域的 对对对但是目前人类的共识并没有那么多 所以可能会造成很多的沟通的困难 合作的困难的
就是怎么样减排还有这个碳的意识然后贯穿到整个系统性的一个发展规划当中然后这是一个比尔盖茨认为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不过我们国家从去年开始在这方面的这个步子还是比较大的对 说实话气候变化这种需要全社会在长时间尺度下干的事情中国人明显是有优势的目前看来欧洲好像也还可以
欧洲是因为共识比较强我们是因为这种长期规划能力和执行力比较强现在看美国是比较拉垮的美国最多只有半个美国在认同这个事情另外半个美国是非常反对这我觉得要符合他们那个有建国历史里来的一个局面有的说是南北分支或者是有两派的人不停的
而且他们是高度个人化或者是私有部门占主导的一个地方所以就比较难形成像欧洲或者是像中国目前这样的公共观念他们的公共生活是我觉得非常弱虽然大家都去参与什么投票选举但是公共精神跟这个好像没有完全挂钩反正是这么个情况说到欧洲的共识我刚才看了眼跳牌的那个判决是说他们本来要在 2030 年前他自己公司的碳减排的目标是 2030 年前减排 20%
法院判决他要到 2030 年前减判 45%说他本来的那个目标侵犯了人权荷兰法院判决这就是欧洲的厉害的地方现在西部诉讼很多在欧洲都是走人权的路径就是侵害了这一代或者是下一代人的人权所以他是在这种法治建设上非常非常超前的一个区域
那么我们这么麻烦的一件事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就是我之前有个感慨我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看过三体啊就里面不是就是面对三体然后人类社会不是做了一个什么面壁计划吗就是全人类要团结起来要应对一个目标然后我觉得跟这个气候变化这事儿
就很像所有人要团结起来为一个目标去做事然后这里面这个是有很复杂有好多个部门要协同然后就感觉而且时间中心很长从现在开始有可能要到 2050 年 60 年才能看到一个比较大的成果出来然后就觉得我们有生之年可以看一出大戏那么这个大戏它
真正要拆解下来要做的事情有哪些呢然后这本书就介绍了有时后面 4 到 9 章就介绍了分门别类就每个地方它可能占了碳排放的多少要怎么应对那目前几个大的这个板块是这样的第一个是发电它占了碳排放的 27%
接下来是生产,包括什么水泥钢铁等等这些原材料的制造使用占了碳排放的 30%接下来一大块,这个也是让我比较惊讶的,是农业我们种农作物还有一个畜牧业养殖占了碳排放的 19%,就相当于 1/5 了,这个是比较让我惊讶的接下来一个是交通物流,我们乘车
车呀飞机呀等等占了碳排放的 16%然后最后一块 7%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什么供暖啊制冷啊等等这些它可能跟建筑的一些标准相关的分了这五大块那么下面五个章节最爱分别类的讲应该去怎么做去
让这些部门的碳排放减下来对我稍微插入一句我觉得他这个分法也是比较有新意的因为在传统的我们拿去什么气候谈判或者说我们给国家或给一个省算他们的碳排放国际上是有一个标准去怎么算的然后那个分类呢是说把
把能源活動算成一類就是剛才說的電力然後工業裡面的燒煤就直接燃燒的那種獲得能源的然後包括交通然後包括我們的日常的供暖這些都算成能源活動
然后另外一个叫做工业生产过程这个工业生产过程就是我们例如水泥有一个工艺就是把石灰石断烧变成氧化氧钙和氧化碳这种化学的它不是直接燃烧但是它是化学变化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这种又是一类然后第三类是农业活动第四类是废弃物处理第五类是林地的变化土地利用和林地的变化其实相当于
毁零或者造零像传统的我们国家跟国家之间是以这个维度来谈的但是比尔盖茨他的划分的方法跟普通人的关系会更加直接我觉得也是我们做这种宣传的时候值得学习的对对对他其实这样划分的话我们很好区分行业是的然后你到行业底下的每个公司或者每个人他的参与感可能就会更强一些是的是的
那我们就先进入第 4 章是电力生产与储存其实我们之前就有一期节目专门讲了电力系统的清洁化我们把这个拿出来讲也是跟这个 B2S 逻辑是一样的他也是把这个放作了几个部门的第一块就是因为它占了很大的一个摊牌放的量 27%但是你解决了这 27%相当于有很多生产部门的也连带解决了为什么呢就是发电和生产的
它有一个连带的一个逻辑是如果你的生产过程有很多都电气化了你用电了那么我再把电去做了清洁化那相当于我这个效应是放大了所以说这个电力的清洁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篇幅所以我们也单开了一期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再去回听我们那个第二期那一期讲得非常的深虽然音质有点问题但是真的很值得大家听一下然后第二概词这里面他介绍的就是
跟我们说的其实都差不多就是你需要去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等等并且列举了一些绿色电力的目前会遇到的困难比如说风光电的资源可能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另外就是我虽然可能有但是它离我的那个城市就是我人类聚集地又很远那怎么办然后我这里觉得非常非常搞笑的一个就是他说
他希望美国这么分散的一个电网结构以及分散的这个能源和这个城市中心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电网我当时看我就笑出来我觉得中国的电力系统直接搬给美国然后你付钱我给你搬不费
我觉得他这个解决方案在我国已经实现了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我觉得我们官方可以给他输出无数的工程师能力建设工程管理人员都可以绝对没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技术肯定是你一定要记得我当时看这张我就觉得特别好笑他们还在那发愁电力的能源输送的问题要怎么解决所以这一张大家看了可能心情会比较愉悦
博鳳也提到就是你除了要依賴這個風光電等等還有就是這個核能這個比爾·尬茨其實也是一個核能的算是擁躉吧他還是比較支持這項技術而且自己也投資在這其中他有一個台拉能源這個我們之前也提到過啊然後裡面還談到就是核能我們主要期待的是什麼就是這個可控核聚變
对吧没说错吧可控核聚变然后这里我就想分享一个我们最近的一个新闻就不知道大家看不见我那天还在那个朋友圈发了一条就是 5 月 28 号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
波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重来捷报不是实现了可重复的 1.2 亿度 101 秒等离子运行创造了这种实验运行的新的世界纪录那你这个世界纪录现在是 101 秒那你知道前一个纪录是多少秒吗你看看 30 秒 20 秒就是 5 倍然后这个其实就是
大家如果关注核能还有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的话算是一个还挺振奋的新闻我们中国在核货组变上也是投入了很多精力而且已经是世界前列了对对对就科技可货恭喜对电力这个真的是非常关键尤其是我们现在说的很多可能用电代替不了的可能会用氢气可以代替得了但是氢气的制造我们现在本身也是成本很高而且是用化石能源在做的
这种叫做中氢吧 Brown 对就不是最好的对因为它你用化石能源造氢器本身也有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如果我们能用可再生能源或者我们用核聚变的这种特别廉价几乎成本为零的电能去分解水造氢器那个是没有温室气体的排放的那个叫做氯氢
现在你用可再生能源来做价格非常贵但是真的实现可控核聚变电能电价非常低的时候用那个来造氢气是非常成功的非常合理的选择对包括现在说宝五缸他们要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其实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你停止去收购别的钢铁企业你现在有的炉你就不再增加新的炉其实基本上就打砸了但是难的是中和对然后包括刚刚说完中和目标之后马上就说我们要投资氢能炼钢以前都是用焦碳来把碳里面的氧原子吸收出来对把它提纯然后变成氨氧化碳排调现在未来可能就用氢来做这个还原活动
反过头来看保骨钢纤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了他们再去扩张也没有什么必要他们更多的是把买回来的全都整理好提高质量提高内部的效率还有一个这可能
应该是下一个章节的但反正也说了就是会把一些原来从矿石炼钢这个阶段变成我回收的废钢来炼钢以前用矿石来炼钢你用很大的能源才能把铁原子从矿石里面提取出来但是如果你原来已经是废钢的话你就可以用电炉以前是如果你
用铁矿石的话要用很多的化石燃料去把它提炼出来但是你如果是废钢的话完全用电炉就可以把它变成可用的出钢所以这里面会有一个很大的节省所以保骨钢也是下一部分这是一个很实际可操作的中国目前来说从这个房地产的建设也好城市化的建设也好也放缓了这个速度然后也逐步的开始有一些可回收的废钢
所以这个沸钢无论是国内的沸钢还是国外进口的沸钢未来就会变成钢铁业的一个主原料而不是铁矿石那听起来对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对很实际感觉对的所以他们打风应该是没问题对
对 那我们刚刚已经说到这个生产和制造环节中的减碳了那这个是也是盖茨也花了一张去介绍然后并且给了一个创新生产材料和生产工艺实现零碳的四个路径我们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就是我们刚刚说的
实现所有工艺的电气化就是最好能用电而不是用那个直接用化石燃料了第二就是从这个已经清洁的电网中获取电力这也是我们刚刚说的那个第一步就是电力的清洁化那这两步有了之后呢如果还有碳排放那就利用碳捕捉装置去吸收剩余的排放这需要大量的创新其实前两步都需要大量的创新这一步也需要更大
两个创新然后最后一步是有效使用材料那其实说到这里我想分享一下就是刚刚阿欣看我那个材料就是
我之前就是那个碳酸饮料我有个朋友特别好笑他说看了这个整个这个碳酸盒的事情之后突然有一天问我说我喝了一瓶可乐不是问我他就问朋友然后又过来找我讨论他说我喝了一瓶可乐这是碳烩吗然后这个这个事件把我的脑洞也打开了我就去搜我们现在饮料里面的二氧化碳是怎么回事他发现有这么一个事情啊就是
也许人们还不知道北京部分碳酸饮料中添加的二氧化碳来自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碳补给与封存从高杯垫热电厂二氧化碳补给实验装置里补给出的二氧化碳精致以后可以达到实用的程度就是 99.9%然后系统稳定运行之后可以销售食品级的二氧化碳什么意思呢
稍微在热场里面的二氧化碳补出来之后给你放到了汽水里然后你就把它喝进去了
那个电厂应是华能集团的然后那个总工我也加他微信了对然后他们现在在这方面还做了很多的应用然后现在很多别的发电集团也在向华能学习也想建这样的但总体来说这个东西的成本还是很高还是实验性质的但是就是有这些实验的工程在才有可能就是说以后我们每一个生产是规模化生产的
都有这种装置去把它余下来的碳排放给吸收掉捕捉掉然后再用于以后我们其他东西的一些比如说食品虽然大家想想食品可能令人不适但也有可能有其他的用途对然后我和阿丽前两天去了那个大悦啤酒他们现在也号称他们的二氧化碳也是捕捉循环的而不是化石燃料的碳你喝的啤酒是从人家家里捕捉来了对
但是那只是他宣称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去查他的二维化碳从哪进来了但是他宣称这样总归是一个公共宣传吧对然后我们下一个环节就是农业刚刚也说了就是令我比较惊讶农作物还有畜牧业占到了碳排放的 10%走进了很远的位置了之前其实也有很多被说
备受争议的讨论就是由于这个农业和畜牧业有大量的碳排放所以有一些西方的公司也好行业也好他们开始推崇就说我们不要吃肉了就我们用一些代替品然后这个其实非常不被中国的人接受就你管我吃肉呢对不对
但他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就是说在这个主要是牛啊牛的这个摊牌方式相当的高的所以他为了应对这个事情提出的找一些别的代替品但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牛的这个放屁的这个事情并不是说我就不想让你吃肉我觉得这个应该澄清一下
对我当时在加州上学的时候因为加州本身就非常激进在这方面当时学校的咖啡厅里面都有一个牌子说你每吃一桶牛就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号称大家不要吃牛肉要吃素食对国外在这方面集学但是他们的那个 campaign 其实主要是对那些富人
中国人本身在这方面对本身食品的利用率比美国要高得多高得太多了对我们美国人就吃那几块牛排中国人恨不得牛的骨头都给你吃掉是吧我们现在平常还说呢吃个鸡好吃鸡架子呢沈阳鸡架子对啊对啊就从浪费来说我们已经比他们少排太多了对而且本身中国人吃牛肉也比较多也没有那么多也比较少对是的是的是的
所以我觉得国外的有些 NGO 在这方面的做文章其实他们是针对美国的富人或者说欧美富人那一套东西是有效的但是在中国你提这个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也不人道说实话对我也是这个想法其实中国人消费的肉蛋奶放在全球的水平
而且对于我们国内这减碳的重点肯定还是电力和生产制造甚至是交通这方面还就是跟世界范围比可能吃肉蛋奶还不算是一个最紧要的事情当然你要说西方发达国家因为他们早就打风了所以肉蛋奶已经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了
而且食物浪费真的很严重对 美国是一个任何资源它都无限浪费的地方所以你不如把那个净米放在这个美国的这个生活这个 lifestyle 上面他们的 lifestyle 是非常可怕的对 而且有人批评中国是进口大豆嘛进口大豆导致亚马逊的雨林被砍伐但也有人
说了中国早就参与了相关的国际的一些活动认证对我们进口的这些大豆肯定都是正规的农场不会有导致额外的砍伐对
反正这个地方我觉得还是蛮有争议的在国内但我觉得就是像什么星巴克甚至麦当劳它不是有那些什么植物肉那些选项吗他说他的你不买就是了真的我觉得那些东西我个人我都尝过了我觉得一般不要说我们的客户星巴克是我们的客户
我客观公正的说一下星巴克植物肉植物肉还凑合我不吃的原因是它里面长老的蘑菇然后我不吃我就觉得不喜欢但是我觉得其他的像那个什么燕麦奶做的拿铁我觉得那个口味真的是
不太像,但是有人可能喜欢现在是有个什么燕麦奶的那个我是不太喜欢的燕麦奶它的确是可以减排的我们前一阵子刚给它上过用燕麦奶代替牛奶能减少多少排放但是我真的不喜欢那个味儿那可能是你那就不要喝奶咖了,就喝美式吧
你不喜欢拿铁的朋友吗?我喜欢各种奶制品没事没事,刚刚还是我们还是鼓励大家去消费但是要更加理智的消费不要浪费就好 OK,希望大家就是你在消费这些东西的时候你知道还是知道但是你不要给自己造成压力
我们下一张就到交通运输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大家开车要烧汽油但是其实除了私家车之外还有很多像卡车像海运像航空其实他们也要用掉很多的能源所以其实除了我们现在像中国电动车已经非常普及了除了电动车以外也没有非常普及相比之下我觉得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动车还算是比较蓬勃
全国发展全国全球来说对然后但是其他的领域可能我们关注的就少一点像货车什么飞机还有什么飞机械道路车对我之前参加过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一个研讨会说现在商用车占了 5%的保有量但是他们在整个交通体系里面排放是 50%对个人的乘用车占了 90%几但是他们的排放也只有 50%
因为商用车它一直在开它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但私家车就放着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反而
反倒是私人部门消费了很多电动车吧对 是的现在的电动车在私家车乘用车是比较发展的比较好但这商用车才刚刚开始起步商用车好像只有公交车还有出租车用了一些电动的对 但运输的主要是那种卡车对 这些就很少对 然后包括铁路系统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国就高铁没问题高铁是电的吗对 它是电的但是普通铁路包括国外的铁路
还有多汉商美所以公转铁其实也不是很合理但是公转铁它本身公路交通转铁路交通
但其实就算两边都是化石燃料铁路的效率还是要比公路要高对还是合适的但如果铁路本身电气化那就更好了我不知道现在飞机领域航空领域是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解因为它必须得上天烧石油不要开始说了在他的这本书里面其实已经说到说他自己的私人飞机现在全是用生物航油
他自己探足跡比较高所以决定来用这种方式我们平时坐个飞机什么的可能还比较难航空燃料甚至用电燃料要比普通的飞机的燃料要贵多少他这本书里面都有写到非常贵
航空业的减排目前还没有太好的技术方案要不就是你不用石油而是用这种玉米这种用的生物的燃油甚至是城市的这些地沟油地沟油造的生物的燃油对对对
对对对,我们都认识树桐这个认识所有人对对对生物燃油反正是一个选项但是生物燃油它不能支撑那么大的一个使用量然后另外一个选项就是用电那就更贵了电的飞机不论是你续航还是你的电池成本现在目前来说就更遥远比生物燃油还要贵而且听起来也不是很高对
没电了直接掉吗对他这里也说市场上最好的纯电动飞机只能搭载两名乘客就非常的没有
所以现在国际民航有一个计划就是要把这个民航业跨国际的这种跨国的飞行的排放要维持在 2020 年的这个水平以后这些航空公司排放比 2020 年水平多的你就要去购买摊位购买这种减排量来去抵输自己的排放这是他们想现在想到的一个交易机制他们刚开始说的时候很多国家都反对但
后来有一些发达国家也就接受了当时给中国派的任务是应该是 27 年开始中国也要去这么比较然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就说虽然我们 2027 年才开始交这个钱但是我们是一直在发展的我们比 20 年 20 年还不是我们顶峰但是对发达国家是顶峰的
所以这也会被解读成对于发展中国家民航业的打压然后这个机制呢中国也没有很正式的表态说我们一定会在那个时间点加入另外呢现在由于 20 年新冠的一个影响 20 年的排放已经非常低了所以现在又把那个
Baseline 挪到 2019 年 OK 这样好 因为我刚一直在想的是今年的排放量很低对 所以未来可能会跟 2019 年比但是呢航空公司现在经济情况大家也觉得非常的差所以这个国际民航减排的交易机制它究竟会不会如期的支持对 现在反正大家都在观望吧也是国际谈判的一个热点
对反正在中国的话其实还是有替代品的就假如说你有一个 5 小时左右的高铁可以选的话一般人也就首选高铁了对也就不去坐飞机我觉得这还是挺好的因为在欧洲可能都不一定能做到他们铁路没有高铁这么发达
我记得是好几年前吧还真不是现在了就好几年前了有一个新闻说是我忘了是在哪办的大赛了世界杯还是欧洲杯啊然后就在欧洲大陆办然后那个鲁尼的老婆本来就是这个英格兰的太太团应该在那个举办国不是陪着自己老公去参赛吗然后那个鲁尼的老婆回英国去做了个头发然后又飞回来然后遭到了
这个探索全欧洲的通缉就说你就为了这么一个事情要坐飞机回去又坐飞机回来就拼命的骂他其实当年还就说这个事情还能引起那战但是现在想想这件事你哪怕坐高铁呢对吧其实你从欧洲到英国还是有高铁可以选的
我最近给一个物业运营的公司写了一个科普的小文章说咱们的白领咱们的社畜怎么去减少平时的碳排放其实减少差旅就是一个非常好很重要的其实新冠其实包括很多很多会就在家里开了在家里在线上全球跨国旅行对
对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家其实都体验了 work from home 的好处然后它的这个低碳性也是一大好处希望多多推广普及大家都在家办公好了在她办公也还是崩溃的
我觉得可以有其实可以常态化的有一些在家帮忙减少不必要的出息在家帮忙完全可以录一期博客在家帮忙可说的太多了其实我们有这种惯性了就是可能 2021 年很多会没有去组织这种大家聚在一起的然后结果到了现在反而也就不组织了
好多个线上的好多个直播对本来可以去线下开会的可能出于习惯什么的因为你要组织这种会你还得报销其实很繁琐你不如就网上拉一个会议室就是新的办公形式低碳的办公形式还是有意义的对
所以我们正好又非常顺滑的移到了这个制冷和取暖这一章讲的就是建筑里面的节能我其实在 14 年吧我做那个毕业论文的时候当时看了好多那个资料都说为什么建筑也是一个排放碳的那个源头
就是因为我们其实现在那个住房环境已经比过去有了大大的改善我们住的这个房子都是冬暖夏凉就基本上啊冬暖夏凉这个需求都是能改善的啊
而且放眼全球我们不说中国就说全球尤其是美国他们真的是就是夏天里面贼凉然后冬天屋里面贼热他们这个能源利润是相当相当的低效的那种对现在我补充一个数据中国建筑运行的碳排放有大概 20 亿吨对就是占了全国的 10%至 20%的一个水平然后农村住宅占了 1/4 公共建筑占了 30%
北方取暖占了 26%城镇住宅占了 21%其实公共建筑本身也是用了非常多的对我们办公什么的然后采暖还有平时个人住宅对这个其实排放量还是挺大的高的对当然而且管理起来会更难因为它是散点不像一个工厂对其实现在有一些综合能源服务
故事做这一块就比如说我帮你这整个物业这个楼宇制定一套整个的高效利用能源的解决方案我觉得这还是蛮有必要的因为光靠物业或者是物业底下的这种
保安或者是这种一线的热能源他可能不太知道有这些东西有这些意识的存在他可能就是热了然后我就把空调打到 20 度 18 度 17 度其实没有必要而且又浪费了很多能源对但这也不是他的错只是说他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对但是现在就是有很多这种综合解决方案提出来比如说我给你这个楼里面
通过一些设备或者是一些比较好的信息系统我来帮你管这个楼的话你可能在一年之内省下来的能源是多少省下来电费是多少我估计以后这是一个还比较蓬勃的市场对这个市场会将以前很多互相上下游服务的公司现在全部变成一个 battle 的战场就是这样国网原来只是输电的然后能源集团它只是发电的
然后有一些别的它是一些进出口的进出口能源的但是现在所有人都要在做中和能源服务就举个例子就国网有国网中能对国网有然后很多电力集团大洋企他们也在成立自己的中和能源服务包括 BP 俏牌他们原来可能只是说油气的供应商但是现在他们也把油气业务逐步的要降低售出然后变成能源中和能源的供应商
因为他如果再做游戏的话就死了对所以国内外的玩家现在都重新的组合会有一个新的不一样的业态出来产业格局对的对的非常有意思
OK 然后还有一个点就是我们国家就是随着城镇绿化的提高然后这个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多人是追求豪宅的但实际上豪宅的这个能效不一定是比较好的那这个还涉及到建筑标准的是的对对对对而且现在的好人我不知道现在设计啊就是假如说你是 2010 年前后或者甚至更早一点你进入到一个比如说
小别墅或者是那种大平层就比较好的那种高端住宅他很有可能就像你说的在标准里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那么你的一个巨大的房屋里面的能源的消耗可能就比比如说三口之家住一个 90 平或者 100 平可能要大得多包括保温层什么这些都很重要是对其实从这个
去年以来现在国家发改委在做总体的整个国家的达丰路径然后各个劳工县还有交通部都在做产业方面的一个达丰的路线所以像刚才说的包括租建部他们也在起草新一轮的绿色建筑还有低碳相关的一些标准
这个可能未来的后续的几年大家都会陆续看到这样新的标准的出现这个也会对产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我的一些客户现在也在说我做这个门窗本身是比普通门窗要更加密闭性要好
你用我这个门窗你的空调你的暖气都可以少开效率更高然后他都在找我们去算这样的一个效果以后可能会变成他们独特的一个竞争优势对这其实就应该是一个优势应该给他们有这种
更多的收益所以说回来整个碳的这个事情它不仅是说我们要去环保我们要去减少而是说我们基于化石能源的这整套的能源和工业体系都要变化然后这个里面谁先动了谁先做了谁就能够在下一个阶段甚至在下一个世纪有更好的一个优势
就除了这个竞争的关系而且我们对于整个全球的这种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个事情不是说我们等着别的国家努力或者别的国家等着我们努力是任何有一个人掉链子的都是不他的所以就是这条大船不仅我们上了还要拖着其他各个大国都一块要上上来
所以就正好又要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就是好过渡好过渡这本书的最后几章讲的就是在目前这个情况下政府应该做什么然后零排放的这个计划是什么然后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是什么其实政府要做的事情我们刚刚已经穿插的讲了很多了包括我们之前的节目也都介绍了很多
个人的责任我其实我认为在这个事情上面个人能做的不如政府能做的多因为这个全部都是全局性的系统性的一些变化但是个人这方面它很小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社会共识的形成对你需要就是对政府的这些它可能要未来要出台的各种政策各种战略的提出你要有一个理解这其实我在这方面我还挺感慨的
可能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待的久了对于一些逻辑就是很自然的就接受了但是对完全不了解的普通人来说他可能就受不了说那你凭什么修了一个大的水电站或者大的风电厂之后然后我的电费没有降低呢
我可能就问不出这种问题这他没有办法很好的理解说我们其实现在有目前的生活不管是用电也好用能也好还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好其实它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成本就是我们用能的成本它有一个碳的概念在里面我们以前从来没有为此付出特别多的真真白白的成本在里面但是以后可能就会有了对而且我觉得个人这个事情
现在政府会用更多的方式去引导其实包括一些大的商业公司他们也在做了像苹果他一直就是我记得他上一个今年三四月份的发布会开篇啥都没讲库克上来就讲我们去年我们实现了办公的碳中和我们在三零年要实现全产业的碳中和这是他的产品发布会的第一个点
包括像蚂蚁森林虽然你无论如何你可以说它这是为了增加支付宝的活跃度可以去或者说也在做一些别的目的但是它实时即绪的在宣传了低碳生活的这么一件事你用各种各样的行为它能给你算出来减排量
这个模式我们也在给一些地方政府的客户也在做像我们对我们的一些客户委托我们开发这种小程序就是无论是市民还是他们的公务员减排了多少对对对包括我们公司自己也有一个自己的小系统然后我们的一些平时可能平均发的一些福利现在就变成谁减排的人减的多这个逻辑不错那还是你们公司的这个理念比较详细全欧洲其他的办公室都在填自己点了多少然后北京办公室仍然没有人填零
其实你填这个其实是一个技术问题你哪知道你需要有一套方法去学所以我们就会有一个小程序你去你例如你是走路上班还是怎么怎么着的都会有一些然后你中午休息的时候你拍一个电脑黑屏的照片然后又能有一点积分对
这也算 其实还是有意义的一点点一点点的累积包括我们现在做一个公益的项目叫做快乐北极熊我们已经去了几十个学校了就是给小学的小朋友们去讲秋变化我还记得我去过一个幼儿园的幼儿园叫抓秋变化下一代人啊 从娃娃找新的我就讲你看这个北极熊瘦了又找不到吃的 死掉了然后有个小朋友就哭了 当场就哭了
好可憐然後我的同事就說以後不要給小朋友家屬死了這種東西不過是真的小朋友是最容易對這些事情感知到並且共情他一下就呆住了不像很多成年人懷疑這個懷疑那個我們做這個攻擊項目還挺開心的給小朋友們去灌輸這個事情他們可能也會跟他們的父母去講然後包括有些小朋友說我們家已經開了電動車什麼的
很有参与感哇塞 真是让不起那你觉得教育小朋友更容易还是教育不能叫教育还是说给政府人做能力建设能力建设对 给成年人永远都在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我这个事情不做有什么损失做了有什么好处所以你要对政府来做这个事情还是说你中央政府有什么样的政策
然后地方政府怎么去配合都是这么一个逻辑包括对企业来说也是我做了这个即使是没有强制的管控我是自愿的但是我做了这个我能在股票市场上进入了那些 ESG 的股票的指数然后或者说我的投资人要求我这么做然后他们才会更愿意去做好吧
其实我说对于公司来说他有这种经济上的考虑我觉得就还好啦人家办公司嘛要挣钱其实对政府来说我其实很好奇因为我们国家的中央政府其实非常强的信号已经放下去了你们在真正的这种咨询工作当中还会有地方的政府或者是体制内的人员对此表示
不太理解任务下来要做但是不太能理解其实前几年他们还是不理解的多但是这自从去年九月份以来基本上都接受了现在谁写个文档你不说我是为了碳大风碳重头但我觉得有一点是因为
会和你们合作的政府部门是已经有这个意愿或者有这个要求也不是我们也会主动的去跟很多因为我们最近做的一个项目就是帮中国的整个生态环境的系统去培训秋变化对然后我们会接触到全国各个地方的官员然后他们有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的概念第一次嘛哪怕是生态口对哪怕是生态口生态口其实不了解秋变化生态很不了解的原来的方便位可是我觉得
气候变化的那个影响是整个生态都要承受的这个是最近才有的生态环境部它原来叫环境保护部对它原来关注的就是废水废气污染固体废气物那我觉得这个有点窄啊是的生态这个概念就是从生态文明开始
也就是从 15 年到现在了解一下没有别的意思前两天还有一个金融监管机构的朋友问我说你们接触下来觉得这些部委单位都是什么想法因为他们其实很矛盾他会问谁矛盾金融金融监管机构他为什么矛盾呢他就说你们接触下来这部委单位是什么想法就觉得 3060 是动真格的吗接下来真的会有很多的大动作他们现在一样还是在一个观望的态度
怎么说呢?就中国做事情跟国外是不一样的国外它经常是在欧美,在欧洲,把不要说美国了在欧洲经常是民意有这么一个基础的民意之后然后去立法去讨论讨论的过程就已经说首先我们要做这个事情总体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怎么一步一步的去做然后整一套方案出来才变成法律然后大家觉得法律才是固定下来了对,这是大家才相信你是真的要去做了
但是在中国不是,在中国就是说要做最高领导层说我们要去做这个事情然后后面才有入去的文件跟上来对对对然后再去讨论说怎么做怎么做怎么做但是呢一旦其实我们现在看最高领导层这个坚定的态度已经知道这个事情是一直要往下做了但是毕竟还没有具体的路线方案年度目标分行列分省分地域的目标对
你们不是在帮各个省在做这种目标的规划分解什么的?是会做,会做,但这个东西毕竟还没有公布嘛还没有,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就是还在酝酿起草?是这样,很多地方他们已经有自己的省级的一个规划了,甚至像北京已经基本上确定北京已经达峰了
北京现在正在北京也没什么对要建设了北京现在做的是碳中和的规划然后别的地方呢也有很多地方省级有自己的一个目标例如是我是 25 年还是 27 年还是 28 年打风这个很多省都有自己的规划自己的目标然后国家现在正在把这些都统筹起来可能还有一些调整然后就会变成国家的一个总体的方案这个方案应该会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就会大家能看到
那个出来然后包括各个行业原来他们很多去年 9 月份之前都把十四五的规划的草稿都写出来了但是很多都得重新改可能是今年下半年会陆陆续续的出来很多新的文件对于地区对于产业有一些看方面的约束
但就是很明确了对的对的这个目标的落实是的因为十四五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它是一个全局的规划然后你把气候这个事情灌到里面的话它就是一个整套的逻辑在里面
这就是主流化了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哎呀這個就...你可以出走方位
因为每个省的资源比较是不一样的他们面临的压力也是不一样是的像北京就不用说了北京就已经立足中和了你的福利为主了对但是像有些南方的虽然看上去经济很发达的省份我这样说好像大家都猜到了关系不重要但反正他们本身也有也规划了一些很大型的工业项目未来几年要上的但是上不上那怎么办呢
对现在就是你本身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应该要更早的去实现达峰但是你又规划了那么多项目要上就是本身你是比较发达的省应该更早一步的达峰但是又规划那么多项目所以就会有一个矛盾的问题怎么中央还让不让你上
这是一个博弈然后有一些传统的能源大省它的整个转型怎么去转对我觉得对于那些对于那个南方富裕的省份来说还好它毕竟本身已经比较发达了那大不了就损失一些重大项目吧但是对于一些原来的重化工能源密集型的行业的省份来说它原来那么多的产业功能怎么去处理这是一个转型最大的问题
你一不小心就搞到一个地方没有了工业没有了产业社会都不安定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对对对相当于断臂了你需要尽早的帮他们找到一个后工业时代你需要以什么力足的那个点
像有些人就会介绍德国是怎么实现公平转型的他们有些方法但是不是一个发展阶段对不是一个发展阶段而且人家就那么点地方一个产业就几万个人我们甚至是几十万几百万人所以也不容易我记得我们当时去德国考察他们就钢铁行业罗尔区整个罗尔区改造就是那个量级跟我们就根本没法比差太远了就是他们说自己做了好多事情整个罗尔区现在变成了一个清洁的一个能源但是根本没法比
所以说现在中国的这个问题在于我们的排放量是别人的所有发达国家之和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之和但是我们的减排的时间是他们的一半我们从顶峰到碳重合是他们的一半其实我们在这条路上是比较固定的
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借鉴这些全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这个问题前两天生态环境部发了一个这个说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就是专门针对十四五期间要上马的部分地区上马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出现抬头迹象
影响碳排风碳达风目标实现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然后出了个指导引但指导意见就是有但是它就是项目上马的时候就是在环评中要考虑碳排放对现在环评里面要把碳引纳入到其中对说到这我就可以想念我们之前的节目过会儿有想过请环评的人过来讲一讲那么我们过后几个月就可以关注一下是请一个搞环评的朋友过来说说目前有没有什么新的动向和风险
有没有真正把这个碳的事情考虑进去怎么执行现在还没有出具体的办法对现在他们的基础算打通了现在的话企业他们要把他们的碳排放的数据上报到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里面所以从数据上面已经逐步在打通了就是环境和许可体系衔接上对纳入这个碳
以后就是你在环评里面探不过关那你这个项目的核准就会受到影响一个是环评还有许可许可也是一样许可证要上马项目要拿许可证的哎呀
都很艰难但是一个一个都得做说的很细了我已经对对对然后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觉得我们刚刚已经讲到了其实我们个人能理解这一整套的逻辑
你的逻辑是什么然后在我们可行的这个范围里面去多多参与吧比如说你的空调你可以自己控制然后你的出行你可以自己控制等等吧像我现在就是我几乎不开空调
不要使用一次性塑料产这块点减碳没什么关系但还是有的塑料是石油做的反正最近一些外卖的平台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我已经不点外卖了我如果想吃饭我就过去吃我就大概这样子最好是自行车或者走路过去
反正就是你能做点啥你就做点啥但是你也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就你该吃该喝喝但是就是你觉得可以精简的其实这也是极简生活的一个态度嘛也会使自己的生活会显得更有条理更更轻盈一点
对于那些做了事情的公司还是稍微的友善一点点当然苹果这个有点极端它取消了那个充电头这个是不是从苹果的角度来说它是减少了但是如果客户他本身没有这个头的话还是得去买对对对但苹果的别的动作还是值得赞赏的那么就希望大家能够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