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特辑:从零道一背后的故事

特辑:从零道一背后的故事

2021/12/1
logo of podcast 从零道一

从零道一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odcast creation journey#podcast commercialization#tech entrepreneurship challenges#self-awareness and introspection#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challenges#solitude challenges#friendship dynamics#biotechnology and neuroscience#literature and publishing People
郑天逸
Topics
@郑天逸 在节目中回顾了从零道一播客节目的发展历程,从最初专注于计算机学生和年轻从业者的访谈,到如今转向寻找真诚、有感染力的新一代行业领袖,并分享了这一转变背后的思考。他谈到了节目名称的由来,以及《从零到一》这本书对其创作理念的影响。他认为,节目应该坚持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选择采访那些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特见解的嘉宾,并通过访谈内容帮助听众学习和成长。同时,他也分享了节目在邀请嘉宾、判断嘉宾是否适合以及节目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经验。郑天逸还详细介绍了最近开展的内容共创活动,以及他对创作者经济的思考。他认为,内容共创是创作者和粉丝共赢的一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内容创作的资金问题,并提升内容更新频率和活动开展。他将这种模式与爱发电等平台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其核心在于将粉丝从单纯的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内容合伙人。此外,他还谈到了节目中如何平衡嘉宾表达和主持人观点的表达,以及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来加强社区建设。 @Zack 作为主持人,引导郑天逸分享了从零道一播客节目的创作理念、嘉宾选择标准、节目制作流程以及遇到的挑战等方面的内容,并就内容共创活动与爱发电等平台的区别进行了深入探讨。

Deep Dive

从零道一:一次播客旅程的回顾与展望

我最近做客播客节目《主播来了》,详细分享了“从零道一”播客节目的发展历程以及背后的思考。从第一季专注于计算机学生和年轻从业者的访谈,到如今第三季寻找真诚、有感染力的新一代行业领袖,这其中的转变并非偶然。

节目名称的由来以及《从零到一》的影响

“从零道一”这个名字,灵感源于彼得·蒂尔的《从零到一》。这本书并非直接指导了节目的内容,而是影响了我的创作理念:坚持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我们希望采访那些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特见解的嘉宾,而非仅仅关注主流观点。这体现在我们嘉宾的选择上,从最初的计算机领域,逐步扩展到各个行业,寻找那些能够带来启发和思考的行业领袖。

嘉宾选择与节目制作的挑战

邀请嘉宾并非易事。我们会仔细筛选,首先考察嘉宾过往的采访或作品,判断其表达能力和分享意愿。我们会进行预采,进一步了解嘉宾的经历和观点,确保其适合节目。节目制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时间成本。一期一小时的节目,往往需要十几个小时的后端制作,这需要高效的流程和团队协作。

内容共创:创作者与粉丝的共赢模式

为了解决内容创作的资金问题,并提升更新频率和活动开展,我们最近启动了“内容共创”活动。这并非简单的付费会员模式,而是将听众转变为内容合伙人。参与者以小额资金支持节目,并分享节目未来的收益(60%)。同时,他们可以加入专属社群,参与更多线下线上活动。这与爱发电等平台不同,它更强调共赢,将粉丝从单纯的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内容的共同创造者。

社区建设:线上线下活动的意义

我们重视社区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加强听众之间的互动。最近举办的线上社交活动,将听众分成小组进行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甚至超过了以往的线下活动。这证明了,即使是线上活动,也能有效促进社区凝聚力。此外,“灵机一动”栏目作为补充,提供更轻松的话题和听众分享的机会,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形式。

访谈节目的平衡:嘉宾表达与主持人观点

在访谈类节目中,我们更注重嘉宾的表达。理想状态下,听众甚至会忘记主持人的存在。主持人更多的是引导者,而非观点输出者。我们努力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嘉宾充分展现其观点和经验。

未来规划

第三季节目还在进行中,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元的嘉宾和话题,拓展节目的内容边界,同时继续完善内容共创模式,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并持续为听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就能让“从零道一”这个播客节目持续发展下去。

Chapters
本节讲述了播客《从零道一》的起源,从最初关注计算机学生和年轻从业者,到如今聚焦真诚、有感染力的行业领袖的转变历程。
  • 节目名称起源于Peter Thiel的《从零到一》
  • 节目初期主要采访计算机学生和年轻从业者
  • 节目逐渐转变为采访真诚、有感染力的行业领袖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郑天意。不久前,我做客了一档新的播客节目叫「主播来了」,详细聊了聊从零道一的故事和背后的思考,特别是我们为什么从第一季主要做于计算机学生和年轻从业者的访谈,逐步转变到现在第三季寻找真诚、有感染力的新一代行业领袖。我也聊了从零道一最近做的内容共创活动,以及我对整个创作者经济的思考。

当然,我也聊了我们是如何邀请嘉宾,如何判断嘉宾是否适合在从零道一做分享,做播客过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战等等。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公开渠道分享自己的经历,所以我们也它完整地转载了过来,变成一期特别节目。如果你听完节目之后有任何想法,请一定要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本期节目的时间线:
- 01:38 快问快答环节
- 03:16 聊聊《从0到1》、如何接触播客的?
- 08:31 最早做播客是什么样的?
- 15:25 按季度去做播客是怎么思考的?
- 23:34 播客搭档是怎么认识的?
- 26:18 如何邀请到嘉宾?
- 27:06 如何判断嘉宾是否适合做分享
- 30:56 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 36:14 内容共创「帮个忙」是个怎样的活动?
- 41:44 内容共创跟爱发电等平台的区别?
- 46:43 做有社区感的内容
- 49:19 让听众也能聊他们想聊的内容
- 52:30 采访类节目,主播是否要去表达?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从零道一」(id: goto0011),并加入听友群。在听友群里,你可以和主创团队直接交流,结识其他来自各行业的优质听友,获得更多领导力、创业投资和自我提升相关的干货资料。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