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听《蜜欢吃书》我是修身养性的秦总我是一团和气的北明首先感谢本期赞助商营养工厂
这是咱们国内专业的营养补给品牌简单花两三分钟介绍一下先说我自己我在家一直吃辅眉 Q10 因为我父亲这边有家族遗传的心脏病史所以很早之前我们家里当医生的亲戚就让我吃点辅眉 Q10 于是我就在这上面花了不少钱是天天吃还逼我吃呢这不是年纪到了吗
然后呢我们俩把工作辞了成了自由职业者那这个压力得一下就上来了你得花钱呀可是你要说行贵买杂牌子的补给呢咱又不敢
直到后来我听人安利说国内有了一个很火的补给品牌叫营养工厂然后他们的 slogan 叫全球高品质营养补给工厂价绝大多数的产品一个月的量只需要两位数我就觉得那倒是可以试一试所以我现在就是从营养工厂买辅美 Q10 实惠很多效果也比较明显
Q10 呢主要就是改善气短睡眠不好这些问题尤其是三十家的朋友咱们可以适当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补剂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停止制造很多有关咱们健康的成分因为大自然它比较残忍一旦判定了你过了生育的高峰期就会暗戳戳的想要抛弃你但是咱们说回这个营养工厂他们家的拳头产品其实不是妇媒 Q10
刚才说那么多都白说那是什么呀而是 NMN 卡戴山家族用的那个明星抗衰成分还有像全球知名的健康类的播客主持人斯坦福尔教授 Andrew Huberman 等等吧就是他们这些行业内的知名专家都在用这个成分那 NMN 是什么呢它不是抗衰吗那它抗衰的关键就在于提升我们人体内的 NAD 加水平那是什么呀
NAD 加中文名叫烟腺腺 PL-02 和肝酸它是一种氧化型的腐霉那这个东西和安糖和腐霉 Q 是一样在我们身体 25 岁前后就达到巅峰然后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流失我们能想到的几乎所有的衰老表现比如说精力下降睡眠变差白头发皱纹皮肤松弛等等都和咱们身体内的 NAD 加持续减少有关嗯
而且他还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说帕金森阿尔兹海默之间都有关系包括 Nature Science Cell 等等的学术顶刊都曾经发表过相关的论文而且引用量非常的大所以呢这两年不就风靡全球吗就是服用 NMN
但这个东西的问题在于什么呢在于太贵以前一个月花费得上万这两年呢价格降下来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这个品牌入局嘛但是一个月大概也要一两千然而在营养工厂 NMA 一个月的量 75 元大猪这么夸张啊那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包括朱小牧老师在内的营养工厂的两位创始人自个儿研究之后决定要和家人一起长期吃这个东西
所以他们就联系到了全球头部的这个 NMN 原料的供应商邦泰邦泰是为哈佛北大清华复旦浙大协和医院中科院等等机构提供科研原料的供应商然后他们这一联系呢发现原料成本其实非常的便宜对外销售四位数的产品原材料只要 40 多就是说有个品牌溢价嘛
所以这两位创始人本着自己和家人想吃到价格合理的营养补给的初衷决定创立营养工厂品牌然后他们就在工厂生产仓储打包这些成本的基础之上只加了一点点的服务费所以才能有这个价格他们会把各项成本的经由产品的检测报告直接写在商品详情页其实走的就是一个信息透明博利多销
所以从品牌创始到现在已经卖出了超过 180 万例 NMN 用户评价呢最普遍的反馈就是睡眠有明显改善经历好了很多性价比超高
那咱们进入正题了啊好
关注我微博也挺有可能知道我最近就在网上参与论战呢因为近期有这么几件事真的挺令人生气的你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能那么的无耻能那么的没有底线而偏偏他们还有那么多的拥吞所以我其实整个春节假期都一直在骂人
但是我算是老网民老战士你要放十年前我骂的更凶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基本上属于对于猴子精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个放弃的状态懒得争执然后这两天呢是因为实在太生气实在太生气因为它涉及到我的青春我最美好的回忆所以我就报私仇嘛就开始骂
不光我啊也有很多网友跟我说自己被气得够呛对吧其实我作为老战士还不会特别的生气比较平常心的一个战斗但是我看到很多朋友特别生气呢我也想劝劝大家就是还是要保重身体嗯
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契机我今天才选择了这本书争论与说服来跟大家聊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争论以及我们怎么样才能说服别人或者是干脆就不说服但不管怎么样呢还是劝大家要
要首先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有能力坚持做对的事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也是吵架的本钱也是吵架的本钱咱们首先要比厚颜无耻的人活得更久才行所以多多关爱自己啊补充点什么什么的那回到网上论战的这个事情
自从互联网诞生一直到现在你看这个骂战就没停过从最早可能是聊天室然后是论坛一直到现在大家有了更发达的社交网络甚至是连在小宇宙的评论区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论战
其实我们节目评论区还是相当平和的因为我们说理少讲故事多但即使是这样你也能看到争论我有时候我忍不住检讨自己我说话也不老客气有时候是这样是这样的对吧网上不是有一个弥姆图吗
人往往会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你试图用各种说理达成沟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呢你直接用 F 开头的词对你就拿一大喇叭跟那喊 Fuck 什么的对吧这是一个人之常情尤其是在互联网上有这么多的信息减防有这么多的回音币效应又有这么多浑水摸鱼的臭不要脸的人而且还有匿名性嘛一定的对
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乳腺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的时候呢你先不要管这个社会责任或者说我们怎么样才能打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实际上你要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第一种是能讲理的那还有一种呢就是烂人谁也救不了的烂人大家可以去听我们精神吸血鬼那期节目啊
他们本质上是精神吸血鬼他们来这儿就是为了释放恶意挑动你的情绪让你不舒服让他自己舒服的你要怎么去骂他们
反正骂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环对吧你脏东西不吐出去难道还往自己身里留着对而且咱们这期节目往后还会跟大家说骂烂人给第三方看本身也是对这个社会有好处的这个时候你就要去思考从动机去想他为什么会表达这样的观点嗯
不要针对语言上面的挑衅给他提供有理有据的反驳他是完全不在乎的所以呢你要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是来自于他的生活经历那这个时候呢不需要太大声你就免理藏针踩痛脚
其实是不对的是不好的我自己的天使和恶魔天使这边一直劝我不要这么干然后我的恶魔这边呢有的时候就是就觉得说凭什么呀就拿小车炸人家我举个例子啊比如说你获得了一个成绩你获得了一项荣誉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冷不防的来了一句就你这样呢也配啊对吧那这个时候不用质疑自己
你要看到他的动机其实是释放恶意那他的手法是什么呢降低你的配得感那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了他是在说你是 A 那个东西是 BA 配不上 B 那这个时候你可以质问他
哦原来 B 这么一个东西我都没看在眼里你这么重视他呢这个最热榜对于你来说这么厉害的吗哦对吧揭示他的本质啊换我可能就一句傻逼然后拉黑哦
这个实际上是以彼之道还师彼身因为这种说法底层就是一种木墙这个东西很强你只要不够强你就不配拥有喜爱你就不配被喜爱的这样一种思维而一个拼命木墙向上攀附的人最害怕别人说他是那个在下面仰望上面的人所以你指出这一点对他来说是一种伤害这个时候他就闭嘴了然后
然后你自己千万不要生气就不管他说什么都不要生气因为你知道他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刚才咱们说的这些都是在我个人层面上的一些经验不值得称道对于这个社会也没有什么好处有好处对自己也有好处对自己也有好处
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反思的能力就是说如果你沉迷于这种吵架的快感沉迷于这种虚幻的赢的感受对自己也是不好的它会上头浪费你的时间而且会上瘾这是很糟糕的所以接下来
接下来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呢它其实是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来帮我们看清人类的认知方法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争论有这么多的撕裂而为什么人又可以改变思想而且化一下改变的特别快你像我作为一个 80 后这 30 多年的人生里面如果仔细去想其实经历了很多次重大的思潮的改变
比如说在我小的时候你是不可能说你爸妈不好的孝子当头
这是咱们传统美德可是自从在我上我差不多上研究生的时候吧出现了豆瓣小组父母接活汉你看现在转变的多快我们现在讨论原生家庭讨论这个爹多不负责任妈怎么样吸自己的血什么的这是不是很轻松了对不对虽然我们依然会有一些争议就是说这么说自己的母亲是不是不好啊但是你会发现声量的大小发生了扭转然后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咱们说美国的例子
200 几年的时候就是小布什政府的那个时候美国的军队里面有一项官方的规定叫
不要问也不要告诉 Don't ask, don't tell 是说别人的性向吧对就是说性向问题是不可讨论的那个时候美国对于同性恋是一个介于保守和进步之间的一个态度就不讨论嘛不讨论然后大部分人认为不讨论就已经很给你们脸了就没弄死你们就不错了实际上当时的美国一些小市镇上还发生过殴打同性恋致死的行为
包括那个段北山这种电影拍出来的时候不也是有很多的关注和争议吗但是在 201 几年的时候小布什总统已经给两位女同性恋的婚姻做正婚人了啊
美国在这方面就是同性恋婚姻的支持度上面发生了他们有史以来最快的思潮转变是哈你想想现在好莱坞电影里面要是里面没有出现 gay 或者 less 或者 LGBT 白看不是白看这种电影就几乎不存在了感觉对而且你会发现很多人呢明明是在观点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自己他自己不认是口否认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对
甚至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这么一个项目是把很多人在十年前自己写下来的东西拿给他看十年前写下来的观点和他现在的观点就是截然相反的但是你猜这些看到自己亲笔自己的人说什么他们会说这确实是我的自己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反正我当时肯定不是那么想的嗯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很多观点思潮的领域它不是简单的心理学的问题不是说这个人的心理异常那个人的心理更健康你就能够更加的理性不是这样的我们或许应该从认知学神经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是怎么样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为什么会有争论我们为什么会改变思想嗯
之前其实做过一些节目去讲心理学比如我们还做过一期叫人性实验的节目叫当心你自己我们是拿出了很多社会心理学就真的是在心理学领域去做双盲实验拿出来的结论但这些结论呢可能更从行为角度经验上面去理解人是怎么回事
而我们今天的这本书呢它会从大脑是怎么样构建现实的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也就是说咱们得先研究一个问题人的意识是什么就你的观点你的想法你看待世界的种种是从哪来的是从你的意识来的而你的意识又是什么呢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十年前
英国还没脱欧呢 2015 年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火爆互联网的大事件什么事情裙子颜色事件就是有这么一条裙子拍了一个照片那个照片反正拍的模模糊糊的讨论那裙子的颜色对是从美国先开始引爆的
当时呢陆陆续续的有人开始吵架说这条裙子是蓝黑色的蓝黑相间的然后另外一些人呢说这个是白色和金色相间的没过多久呢就开始进入到知名人士的圈层里头先有一个女演员叫卡玲她在推特上说这是蓝黑色的然后
然后卡戴山家族就吃那个什么抗衰老那个你说一下对吃那个 NMN 的是吧卡戴山家族就大力支持白金党说这个裙子是白金色的对随后政客们也都下场表态不得不说 2015 年的时候咱们世界还是比较和谐的还能在这么无聊的事情上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对吧
但是不管怎么样反正这条裙子就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嘛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去看这个裙子会分成两个派系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个是我们天生基因里面自带的比如说视神经细胞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我们长得不一样所以我们看这条裙子就是不同的颜色
甚至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问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你看到的红色和我看到的红色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就同样一个东西你说它是红的他说他看到的也是红的但你说的这个红的如果让那个人来看可能是蓝的就是这样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所感知到的所谓的现实并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大脑给我们构建的外部世界的表征对
它是一个模型而大脑在构建这个模型的时候它当然有它生物学上的依据但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你的经验就是你生活在什么环境里面你接触到了什么东西大脑就会根据你的经验去帮你模拟你的现实然后再跟大家说一个实验是关于小猫的嗯
在剑桥大学科学家把在黑暗当中出生的小猫分成两组让他们在出生后头两周分别生活在没有水平线和没有垂直线的环境里面那个没有水平线就没有桌子没有椅子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曲率拐弯的然后那个没有垂直线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两周大的时候把小猫拿出来放在一个刷着白墙有黑色水平线或者竖直线条纹的大玻璃房子里头我们能明显的看到小猫无法理解周围的环境
对照组的小猫因为它是在正常环境里长大的对吧那么这些小猫在接近桌子椅子的时候呢会伸出爪子去扒了去够而另外两组的小猫呢它们会直接撞在桌子椅子上就好像这个东西是透明的一样然后你再用小木棍去逗这两组小猫没有水平线那组的小猫看不见水平线的豆毛棒没有垂直线的环境里面的小猫看不见垂直晃动的豆毛棒哦
不过呢只要让这些小猫在新房间里面玩十个小时以上小猫就开始恢复正常了它们就开始构建新的现实了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这其实是为了说明我们大脑帮我们构建现实的过程首先你的大脑会接触到各种模糊的感官信息视觉的触觉的嗅觉的
但是在你形成一个预期模型之前它和任何东西都匹配不上你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你看到的东西是不会进入到你的主观现实里面的它在这个时候是噪声状态它是噪声就这种完全背景抵造而为了整合这些信息呢大脑需要进行反复的体验它要不停的比如碰壁也好或者感受到危险也好啊
所以有很多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复明之后动过手是复明之后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可以用语言去描述自己的感受那么他们描述出来的看到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模糊的颜色和形状而不是人的脸也就是说我们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眼睛是跟我们的成年人的眼睛功能是一样的但是他无法处理这些信息就是他不会计算
所以婴儿看到的脸闻到的气味什么的都是模糊的非现实的所以我说我还是个孩子你蹲在房间里我就看不见你是真瞎我把你处理成了模糊的颜色和色块有可能真的是有这个可能的因为现实实际上是主观的嗯
而咱们再回到这条裙子就为什么大家看到的是蓝黑或者是白金呢其实你想一下就是颜色的本质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就是特定的电磁波对不对然后这个电磁波呢碰到这个东西它会反射这个物体会吸收一部分波反射一部分波对吧
而反射回来的波会被大脑进行混合去处理成主观经验也就是说这个光它照在柠檬上返回到你的眼睛里面你知道这个东西我一处理它是柠檬黄它是黄色所以颜色是只存在于大脑内部的东西黄色是你的想象对
而同时呢你的大脑不光是在这一刻去处理这个颜色把它变成黄色它还要根据既往的经验进行加工什么意思呢你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能在很阴暗的天气里面依然判断出柠檬是黄的哦为什么呢是因为你的大脑进行加工对根据你的经验这就是一种校正机制就你的大脑一刻不停地在根据经验进行校正对
哪怕它因为环境光实际上看起来是个蓝的你也会知道它是黄的是的所以当你看到这条裙子的时候你所理解的颜色是根据你生活的既往经验建立起来的
科学家对一万多名参与者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日常生活经常暴露在人造光下就是黄光比较强在黄光下也就是说在室内或者在夜间工作的话那么就更有可能认为裙子是蓝黑色的
而如果一个人长时间的暴露在自然光下那么他会认为这个是白金色因为长期在黄光下生活的人大脑会自动去除一部分黄光就会过滤掉一部分黄光哦那这个时候就会留下蓝色色调而白天工作的人呢他的大脑会主动去除蓝光所以就会看到白金色哦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科学家发明了一个术语叫 Surf Pad 什么 Surf Pad 其实是一个缩写它代表着重大不确定性分支差状鲜艳假设分歧
真长呀 Surfpad 那 Surfpad 换句话说吧就是说事实不确定时大脑会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根据先前经验创造出它能想象到的最可能的现实所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于给自己不认识的女明星泼脏水呢是建立于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那还挺可怜的对在她生活的环境里面
一个女性跟自己前夫或者婆婆产生分歧的时候那么一定是这个女的错那为什么我们看其他的照片好像没有这么大的分歧就看那张有这个分歧呢其实是因为那张这边拍的特别差特别糊对就是它是在一个阴天由一个像素特别低的手机拍出来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大脑要对它进行加工的这个程度就比较深嗯
那跟这个照片相似的案例其实非常的多大家上网就知道有什么草莓的洞洞邪的就是它是完全可以复制和预测的一个实验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原本就存在差异
一个更具有理性的人要经常检视自己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尽可能的让这二者结合咱们才能更聪明吧对吧我们的心智我们的头脑其实在不断发展的我举个例子就是换位思考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是有好处的对吧但是换位思考的这个心智能力是只有四岁以上的人才具有的
四岁以下的孩子不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这样的对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呢有一个实验研究者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蜡笔盒非常漂亮说孩子们这是什么呀这里面有什么呀孩子们那小朋友当然说蜡笔对不对然后研究者把这个盒子打开发现里面其实装的是蜡烛然后呢
再问刚才的这些小朋友说你觉得我把这个蜡笔盒拿给别的小朋友看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这里面装的是什么那我们成年人肯定会知道说是蜡笔然后打开之后才发现是生日蜡烛对吧但是四岁以下的孩子回答会是蜡烛就是他们无法理解我看到的现实和别人看到的现实不是一回事这就是换位思考嘛
那我们说说不管是裙子事件还是这个小朋友的蜡笔事件咱们能得到的一个经验教训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可以更深刻的知道所有的分歧或许都来自于感知假设都来自于你大脑构建的现实本身就不是真实其次就你看大家在争论对不对那争论是什么呢争论实际上是一种竞争
就是当我们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要去竞争谁对谁错那这种竞争啊它其实是大自然演化给我们的一个礼物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为什么会争吵呢人为什么会争吵人完全可以不争吵你爱干什么关我屁事对不对但是为什么我们要争吵呢
你先想象一下一个原始人在大草原上的场景啊就是我们是一个部落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结成了一个部落那我们要生存下去就得防范危险对不对所以呢咱们安排好三个哨兵一个看这边一个看那边一个看那边各管 60 度各管 60 度不对各管 120 度好各管 120 度没错没错
那这个时候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可是我们要进行整合就是我们要把所有人看到的部分客观世界整合在一起我们才能保证安全对吧可是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之后我们就产生了一种认知警觉就是他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会不会害我
你要知道人也是在演化的过程当中发展出了一个一种敏感就是我们会对秘密的伤害我们的行为对密谋者格外的敏感也就是我们哲学家也郎那期讲过叫马加维利智能就是说人类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是因为有马加维利智能就是会撒谎会欺骗
当然补充一个场外小知识现在发现有些鹦鹉有些鸭科也会欺骗可聪明嘛鸟类的黑猩猩嘛那我们这些猴子精我们要去整合个体的认知同时防范对自己的密谋就会产生争吵就会产生这种竞争机制所以争吵本身
并不是坏事争吵这个机制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不要因为不高兴就放弃争论放弃发表自己的观点去和别人沟通的这个宝贵的能力但是呢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因为你大脑在不断地根据经验构建现实所以我们就会为各种谎言所误导会犯错
那理想状态下是每当我们发现一个自己的错误我们就会抛弃之前的模型去采取一个新的范式来理解这个世界但是这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个里面有风险
而且大脑是有惰性的对吧因为你要知道大脑消耗好多卡路里的如果大脑一直是那样疯狂的运转那你就疯了对你得吃多少好东西对吧现代人为什么能吃饱了撑的想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因为我们吃的比较好对于原始人来说如果思考的太多
实际上是无法支撑种群的延续的所以我们的大脑是懒惰的我们要尽可能的用最低的代价去改正错误这就叫惰性所以在什么情况下大脑会选择比较主动的去改正错误去处理所有的这些信息去进行范式转移呢有这么个东西叫多巴胺大脑实际上是泡在多巴胺的汤里头的
那这个摊的浓度会影响你的动机让你坚持或者是放弃对不对控制我们的注意力也就是说一个东西跟你本身关系越紧密
你就越容易多思考你就越倾向于停下来想一想我之前是不是错了而如果这个事跟你毛关系没有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去嚼舌根的脱脏水因为这件事跟他没关系简单归因对所以我们还是拿大 S 这件事来说
就是张岚女士的粉丝他们是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他不像支持大 S 的粉丝这样就是说因为陪伴我长大的姐妹花被泼了脏水导致我自己的一部分感觉到受了伤害我觉得我有义务请注意这里的义务是一种强相关我有义务去替他们把这个真相说出来我有义务去反击那些泼脏水的人对不对
那这个时候反击谣言的人去处理信息的时候就会高度集中
而那些造谣的人他们是无所谓的所以无论你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们说你相信的那些东西你看这个我的这个录屏我的这个截屏甚至是法院的判决书各种官方媒体的新闻我都拿给你对方依然不会相信因为这些事和他没关系他的大脑处于惰性状态他不会去处理这些问题而且他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
过滤掉蓝光或者是黄光他根本看不见
就对他来说这些文字只是一些蝌蚪一样的图形对过去了就过去了而这些人又由于他生活当中的或许是不如意也好或许是怎么样的也结构性的压迫也好他觉得吃瓜的权利能够公开的去撕咬一个女明星的这种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他又根据那个网报头子给出来的话获得了一些
正义性道德高地的快感那你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在和一个人最原始的欲望做斗争那很难战胜他对这个时候你无论怎么摆实事讲道理都是没有用的重视你挺多的是啊我们这个例子可能对方是更低端一点的对吧那还有一些例子比如说所谓的阴谋论者
咱就说美国吧美国有很多叫 911 真相论者其实就是阴谋论嘛他们认为是美国政府操纵的这一切他们认为这个包括打疫苗都是政府的阴谋对吧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不是因为这些人是坏人这些人或许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也遭到了结构性的压迫他们内心可能有更强的所谓的道德感和正义感他们觉得反抗权威是我的责任如果我不唱反调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被某一些人的假新闻垄断所以我们有义务去揭发但是当这些人一旦进入到这个状态之后
又会进入到大脑处理现实就是它会过滤掉所有能够支持反方引起的证据西方唯识论也是还有美国登月都是假的很多美国人也这么相信对 货币战争对吧特别多那这个时候那你像咱们的听友们呢因为比较具有反思的能力对吧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那是不是就说明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不存在假
是不是就证明说我们自己想的这些也是假的那么会不会陷入虚无对吧
实际上这样的反思是非常好的而关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争论已经争论了两三千年了你想想不止不管是我们先秦时代还是说柏拉图的洞穴人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的在思考我们怎么样才能确定什么是真实对吧有很多在形而上哲学的层面的讨论
那么我们稍微客观一点的来讲人的认知怎么样才能和事实达成一致呢就这个研究啊就叫认知论研究嗯认知论就是讨论什么是事实虚构合理什么逻辑理性对吧而认知是把证据和信息转化成信心所谓的认知是你是否相信嗯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真相可能性的逐渐减少坍缩成唯一嗯
那其实人类有很多种认知的方法你比如说新上帝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认知论万幸咱们今天现代社会在涉及到这种经验性的真理的时候科学这个认知论是占上风的
科学是我们目前为止人类掌握的唯一一个能够制造出疫苗制造出 iPhone 让大家能够在小宇宙上听我们节目的认知论就是在可观察可测量的范围内达成对经验性真理的共识而不是胡说八道了不是说我作为一个更有煽动性的演说家我就能获得更多的拥顿了
也就是说科学其实给了我们一点信心既然我们可以通过科学这个认知去创造这种或许会超越普通人想象的新的东西就去创造复杂的社会分工这么多的科技呢那或许我们还是可以认可一个真实存在的现实呢嗯
大脑是可塑的它可以通过学习更新逐渐的接近真理人类还是可以去追求真相呢那么在这条路上其实也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你比如什么奥卡姆剃刀原则呀什么启蒙运动啊什么的实际上就是在帮助人类逐渐走向理性摆脱蒙昧的过程嗯
但是呢咱毕竟是猴子精毕竟不是什么特别高级的我们想象当中的理性的物种你就像休默说的理性永远是感情的奴隶而且应该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理性的位置就是怎么回事不要声称还有其他的功能对吧我们要知道理性是个好东西但是谁也别声称自己是绝对的理性对
而且今天还有很多人误以为推理等于理性实际上不是的今天有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头头是道自圆其说的一套话术可以等同于理性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这种人文是挺多的对吧很多人的推理过程是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论据去支持自己既有的论点对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我喜欢看推理小说但是推理小说不可否认的一个巨大的问题或者说它永远无法进入现实世界的原因就是推理其实是假的那么理性实际上是一种对平衡的追求请注意不是对中立的追求不是对中立的追求我再补充一句就是我特别讨厌中立这个词你一个人可能保持中立但保持中立不太可能对
我为什么会讨厌中立是这样就是谨慎是特别好的一个谨慎是美德当我们掌握的信息不充足的时候保持谨慎是唯一正确的做法但谨慎不等于中立谨慎是对自己的要求而中立是向外宣称彰显自己优越性的一个动作而且中立是一种妄念中立是不可能达成的是虚幻的
我就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你比如我是 A 本名是 C 这个时候有一个 B 他非要在我们俩之间找一个中立的点说中立是对的那我就请问了那我 A 和 B 之间难道没有中立的点吗你是不是要在 A 和 B 之间再找一个 D 点去中立呢那这个时候我和 D 点之间是不是也要有个中立呢
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你一条线段上的点数是无穷尽的对吧所以当一个人声称自己绝对中立的时候其实他是一个大傻叉但你认识这样的人吗我真认识不少觉得自己可理性可中立了讲出来的话然后全是相信阴谋论就是自我认知失调吧就特别神奇我觉得
其实这个是就如果你告诉他们其实你并不中立的时候他们会非常愤怒你发现了吗就为什么人们在面对挑战自己既有范式的情况下会感觉非常愤怒呢这就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不是一个病态不是一个贬义词这只是一个描述性的词它的本质其实是你的核心预期被打破这个时候你就不稳了你就是怎么回事踩空了就这个感觉
一个人面对新的证据的时候会有两种反应一种反应叫同化一种反应叫顺应同化指的就是把这个新的证据同化成我已有的认知用我的已有的范式去接纳它去解释它你比如说我相信 911 事件是美国政府操纵的
这个时候你给了我一个新的证据来反驳我我会一下子把它同化掉就是说你这个受害者家属是演员扮演的美国政府这么有钱花几个钱请演员这不是很容易吗你不要来骗我了这叫同化顺应的就是说你用自己的身体用你的经验去感知了这个东西之后你发现它有可能是真的这个时候你调整自己既有的观念
这个叫顺应那么在神经科学当中童话和顺应它是一个意思但是叫法不一样童话叫守恒顺应叫主动学习
那么顺应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那么主动学习也是有风险的所以一个人是更喜欢主动学习还是更喜欢童话这个因人而异会有一个预值有的人预值 70%是指你身边的人要有 70%以上相信这个事你才会相信这个就是你的预值
那么当一个人在主动学习之前就是在他面临质疑之前的这个状态呢就是所谓的自我怀疑时刻这个时刻就叫认知失调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你突然觉得我可能错了啊
这种认知失调啊有的时候是我们骂人用的就是说你这个人怎么认知失调了对不对但实际上它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一个过程而且它在我们的生理层面在我们的神经层面就是这样的我们就是这样的那所有人从婴幼儿到少年的这个过程当中其实都要经历认知失调就如果你是一个习惯于主动学习的人你可能每天都在认知失调是对吧
而且如果是重大的认知失调的话还会产生创伤然后在创伤后成长
而认知失调它可能会是一种病症叫病感认知症病感认知症患者呢他身上会有些很神奇的事情出现你比如说这本书当中举了一个例子就有这么一位女士她是由于中风导致大脑的前扣带回皮层受到损伤而这个部分呢是负责解决处理认知冲突的一个脑区
所以就发生了这么一个事情就是医生啊这个研究人员他对 G 女士说您能否闭上双眼那这位女士由于她中风了所以她现在只能闭上一只眼睛她无法闭上双眼所以呢她就闭上了一只眼睛但是她以为自己闭上了两只那医生就问说你是否闭上了双眼这位女士就说是的
然后医生就举起了三根手指放在她眼前说你现在看到了我的举起的手指吗她说是的你举起了三根手指那你为什么能看到三根手指呢既然你已经紧闭双眼了这个时候 G 女士沉默不语就她无法处理这个矛盾因为她的大脑这个皮层受损了然后医生把 G 女士带到镜子面前询问她你能否看见自己她说可以
那你闭上双眼为什么能看到自己呢她再次沉默了而 G 女士沉默的时候没有感受到困惑和惊慌就她说很自然很自然她坚信自己闭上了双眼坚信自己看到了三根手指并且不认为其中存在任何问题
逻辑链断了一截对他体验不到什么是认知失调了也没有办法克服认知失调所以他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不知道这段话对大家有什么启发我在想或许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这部分脑区或许是没有被很好的开发的是的是的
就前后明显矛盾但自己完全感觉不到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需要在互联网上没有第三方观察的情况下反复的去试图说服一个人没有必要跟人置气你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大脑受损的人对是吧我们其实更应该去关怀他吧嗯
但是呢也并不是所有特降的那种人他是真正大脑有问题啊他可能只是简单的习惯性的让大脑处于惰性状态就是当他分析转换范式的风险回报不足以支撑他改变想法的时候他就会处于惰性但是呢依然是根据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一个人是可以通过经历认知失调把自己的同化状态转向顺应状态的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转是否存在一个能量化的点让我们知道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不说具体的个体啊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变革我们可以看到大家思想的整体转变存在吗存在的
在 2010 年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政治学的学者跟他的同事模拟了一场总统的竞选活动
他们虚拟了四个政客在不同的议题上有不同的这个立场然后分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会接收到不同的信息五个小组里有一个是控制组剩下的四个小组分别接收到了对他们组政客的百分之十二十四十和八十的负面新闻这能说清楚了能理解说清楚了
而且这些信息是大量提供给被试者就是说他们要在 25 分钟之内阅读 200 条以上的信息那么结果是什么呢接受负面新闻比例是 10%到 20%的小组只会更加坚信自己组的候选人是对的比对照组还高对照组是没有接受任何负面信息
少量的负面信息会刺激支持者同化负面信息居然是这样对去加固他们的信念这就是信念固着就是通过一点点的刺激会让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选择但是对于比例是 40%到 80%的小组来说人们会变得更消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消极越来越消极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这组的候选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你再仔细想一下就咱们还是原始人的时候啊你的大脑虽然处于惰性状态就你不能有个风吹草动的你就蹭一下站起来你就逃跑对吗但是大脑会设定一个预值当这个狼来了的信息当这个出现威胁的信息到一个什么程度的时候你得赶紧跑你得焦虑起来了
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如果负面信息到了 40%到了 80%的时候人会焦虑感觉到受到威胁大家要知道咱们这些猴子精啊就咱们任何的物种对于真相其实没有什么可求我们害怕的是威胁而不是虚假对
为什么有很多人那么固执就是不看真相因为真相对他来说不重要而威胁是重要的所以通过反复的实验反复的计算我们会发现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讲你周围的新的证据达到 30%就是你新输入的所有信息当中有 30%是挑战你固有观点的时候
临界点就到了你会改变想法甚至是非常快速的 180 度的大转变而在此之前负面信息达到 14%的时候已经有绝大部分人开始愿意转变事情就会发生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开头的时候说虽然大家针对一个人去吵架针对一个人去说服他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短期价值呢
但是我们不断的在互联网上去说出真相你是在为未来的改变添砖加瓦所以我们不必计较一成一持的得失很多就观众他本身就第三方本身他倾向性没有这么明显可能就是在预指左右徘徊的对然后你说这些话可能就会把一部分人拉拢到你这一边是的
所以所谓的言论自由的价值是什么呢不是说为了自由而自由其实言论自由有一个很功利性的目的就是当所有人都可以提供信息的时候
真相就不会被少部分人垄断对可以纠偏对那这个时候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有主动学习能力的人你愿意去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和高精细度处理信息那么你得出来的更接近真相的这个观点你应该把它说出来嗯不要考虑你面前的这个这个傻叉他到底相不相信你你要说出来而且是广而告之的说出来嗯
那根据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既有的经验变化会在某一刻剧烈的发生
而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当你不太了解一个事情你对这个事情又没有切肤的体验的时候一个更善良的选择就是不说话观察不要给这个乱糟糟的舆论场增添干扰信息让应该去竞争的范式进行竞争沉默是金啊朋友们花半辈子学会闭嘴确实是这样的呀
对然后说到很多其实挺极端的人尤其是你咱还是拿美国举例有很多那种在就类似于邪教的那种小教会里面就是那种阴谋论然后这个上帝会惩罚同性恋然后怎么这样那样的人呢他们会有一种很强烈的部落真相的这种信念感就是他要忠于他自己的部落但是在什么情况下他会突然改变呢咱有一个词啊叫求垂得垂
就是很多人其实对并不是因为改变了观念改变了环境是他的环境改变了所以他的观念变了他真的被威胁他真的受伤了真的受伤了比如说就是有一些那种教会就鼓吹医生给你治病的时候你不要感谢医生要感谢上帝因为是上帝让医生治好了你的病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一个人没必要看医生上帝自有安排对
那有一些人是怎么样叛教的呢自己真生病了自己真的疼了然后向周围的人求助向自己的父母求助父母说你闭嘴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我太疼了我受不了了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于是带动了他的思想发生变化
你比如很多人他是怎么样从恐童反童性恋慢慢变成支持和理解性少数群体的呢就是突然认识了一个人啊
因为你知道没有人会故意的把自己的性向到处说的对然后就说他先认识觉得这人不错后来突然知道这人其实是个 homo 对你说这种事情心要奔他对你用任何的理论性的证据你用任何的事实性的证据摆在他眼前他都不可能会改变看法的对吧对而还有一些人呢就是咱们说的这个环境会改变观点当他离开了他自己生活的那个小镇
嘎嘣就变了这里面有一个叫做部落真相的概念什么意思呢就是再回到原始人状态你如果不对自己的部落忠诚你是不是就死了对吧因为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面是很难独自生存的所以这个时候演化赋予我们的另外一个礼物就是我们要抱团取暖
所以在很多观点上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个东西只是个体的理性它是对部落的忠诚所以为什么会有那些热衷于通过散播谣言来获利的那种无耻大 V 一定要建群他们一定会建群
在群里头没事就自己出来发个演讲或者卖点东西什么的就是要有凝聚力其实在宗教教会里面一样就是有很多那种不入流的小教会咱不说人家正经的这个主流宗教啊就那种不入流的小教会里面呢
如果真的去一个一个的问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一时刻心理产生怀疑但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周围的人都有怀疑所以他们必须要表现出我对这个事无比的坚信然后当所有人都表现出无比的坚信的时候其他有怀疑的人就更不敢表现怀疑了于是这个事情就会竟然能成立嗯
而一旦一个内心有怀疑的人从 A 组织离开了来到了一个 B 城市在 B 城市里面有了新的归属感 A 组织就被他抛弹到后了所以我们有的时候是要就是不要太排斥要去拥抱
当然也有很多情况就到了 B 城市你变成了 B 城市的拥顿就是皈依者你确实放弃 A 部落了但是你现在就完全臣服于 B 城市人嘛人是很弱的千万不要觉得人很厉害什么的这时候应该去 C 地方看看对流动性是非常重要的物理上的开放会带来思想上的开放我举个例子我们家的长辈
我在恨外国都恨的不行不行了你知道吗就觉得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好人但是自从去了一趟日本
就我没有吹日本的意思啊我也没有觉得日本就真的不是人间天堂对但是因为他去了他交流了他被善待了嗯所以就开始哎一带水的邻居你知道吗就改变会发生的很快的要保持开放和流动嗯呃也可以反向来你比如说我们之前有一期节目叫冰露狂花嗯
讲的是一段非常珍贵非常动人的女性友谊对
其中一个女孩呢她是大学教授她是进步派的她是什么什么派的对吧那她她这辈子也不可能去发自内心的支持川普但是当她跟一个红脖的女卡车司机开车去阿拉斯加逛了一趟之后呢她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信念但是她更能够去理解为什么这样的一群工人他们会支持川普
不是说你好像有更高的教育程度你更有眼界你就不应该去对那些你瞧不上的人打开心扉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很害怕改变你的所谓的部落真相就是在一个部落里面的共同的观念你为什么很害怕自己会背叛他是因为你将面临到很严重的后果对所谓的叛教
就背叛任何一个组织都会被视为是无耻行为常常就是给你扣帽子或者什么就是说你叛你叛什么什么什么对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倾向于去找一个更高的更具有超越性的非人类的东西就是我忠于真理我忠于自己嗯
真理和自己都是很抽象的但是部落和群体是具体的会给你带来实际伤害的也是这些部落之争导致了最深刻的分歧最难解的争论最血腥的战争
我们之前又得提之前的节目了就是身份政治就福山老师他是从平等激情和优越激情这个角度去分析人为什么会进入身份政治而今天我们再给大家提一个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会有那种极小的群体的身份政治就是部落真相有这么一个研究阴谋论群体的科学家叫安妮斯特尼斯科
你看福山是通过激情去解释而斯特尼斯科是通过焦虑去解释焦虑是个什么机制呢就是说首先你可能对自己的社会身份还比较满意但这个时候呢出于我们的本能你会被一个偏门的非主流的观点所吸引最开始呢你是希望彰显自己有独特的个性就是你的一种身份认同你的自我身份认同
但是因为你相信的这个东西比较小众所以你就会被排斥而一旦你被排斥你就会更加急于投入那个拥抱你的群体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属于多个群体的你是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切换身份哪个群体给你最坚实的最团结的感觉你就会对这个群体无比的忠诚因为这是最安全的你像很多这个追星的粉丝团体
你想一下就是现在咱们年轻的孩子们这么年轻的群体在他成长当中其实是非常需要归属感非常需要一种大家一起有劲一触实的这个感觉的那又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又是有这么多跟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不是一下就进去了没有其他的群体拥抱他的时候他只剩这一个群体了
而这个时候一旦外界对这个非主流的小群体表现出哪怕他们一丁点的不认同这种受到威胁的焦虑就会再次加固他们的联盟别人越认为他们是可笑的越要抱团取暖越要抱团取暖而且会形成阴谋论循环对啊就是对家买水军了对吧
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有很多本来不应该牵扯到部落真相部落思维的事实上的这些事呢一旦掺和进了这种东西就变得特别的难解你比如说本来这个电影好不好看
这个观点是不是正确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原本是可以就是论事的但一旦加上什么这个国家那个国家这个政党那个政党那个流派那个明星一下子就有归属感了这就完蛋了你要站队了屁股决定脑袋了要不然我特别烦一个词就是屁股歪嘛老盯人屁股干什么你就就事说事不就完了你管人屁股呢
但是这没办法这是我们人性的一个缺陷先天的我举一个例子就是美国有很多人反对 HPV 疫苗 HPV 疫苗主要就是推荐女孩子去打嘛越年轻越好但是美国有大量信教的家长是反对这么做的就是比较保守的家长那我们外界人看来就觉得这些人就是反科学呀糊涂蛋呀对吧可是我们也要放下傲慢去仔细看一下他们是怎么想的
他们其实是因为最一开始得知 HPV 疫苗的消息是来自于各自支持的媒体频道民主党看民主党的频道保守派看福克斯的频道所以一上来这个原本应该很科学很客观的一个事情
就变成了战队嗯而反对 HPV 疫苗的人呢他们会说为什么要给女孩打我的女儿 12 岁正跟我们后院荡秋千呢你给她们打了疫苗就暗示着她们马上就要发生性行为嗯
那这对于信教的家庭来说就是认为婚前性行为都是非法的来说暗示自己未成年的女儿会发生性行为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会一下子陷入到阴谋论思维认为这个就是政府的阴谋但是呢几乎是同一时期但是稍微靠后一点美国新开发出来一种乙肝疫苗就没事了没问题啊
因为没有被不同的党派的媒体分别报道那这个时候你说有没有一个解题思路就是我们怎么办才能化解这种部落思维呢
其实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是什么大家仔细想一下就是说同样都是人同样都有人性和智力上的缺陷但是科学家医生学者为什么能够在他们就至少在他们自己内部的小团体开放的沟通和交流就虽然在这些学者相对开放对相对开放就这个学者也有学法也分门派相对开放也是开放相对开放也是开放
那为什么会相对开放呢是因为他们这个部落的 slogan 他们部落的价值观是开放谁不开放谁就背叛了组织是不是是啊你不忠诚因为你不开放你只要盲从你就是不忠诚对所以你看这个是什么呢就是说
你的大脑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是否愿意打破守恒去更多的顺应而非同化呢其实是有一个风险回报的考量你比如你已经是一个科学家了如果不顺应你就要付出代价你就会被这个群体排斥也就是说大脑如果认为
我固守成见犯错的风险高于改变思想的潜在回报那我当然不改变如果反过来呢我就改变你比如说你特别相信一个人方方面面都觉得他是你的偶像但是突然有一天他跟你说你可以通过喝毒药美白
那这个时候其实你不相信他的概率你去改变对这个人信仰的概率是高于你去喝毒药的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风险回报就是当你真有一头牛的时候你对这个固有的成见就会动摇嘴上说什么捐一个月的工资去打哪打哪呢到时候真让你捐的时候你说不定就想法就变了
那刚才咱们说的其实都是帮我们去理解什么是认知对吧那我们回到具体的实操层面就是说这争论刚才提到说争论其实是好事对吧争论带来了进步那争论为什么会带来进步呢有一个前提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特别的聪明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对的嗯
哪怕是口口声声说不自信的人认为自己很差的人你仔细想一想啊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很差的时候你是很难说服他让他改变想法让他觉得自己很好的对吧他本身上也是非常的自信的对心念骨灼我就是这么差你想怎么样你不想说服我让我觉得自己好能够改变想法呢就更好了就更棒了是吧嗯
其实有一个特著名的心理学家就是彼得沃森彼得沃森他曾经发明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说他面对着一帮人给出大家几组数字让大家找数字里面的规律先给一个 246
问你这里有什么规律你不是偶数吗那这个时候你虽然觉得说 246 是偶数是规律是吧那也有可能这偶数并不是唯一的规律咱们再听两组吧对吧那就接着来一组 10 12 14 等差数列偶数印证了我刚才的猜想但是呢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应该再听一组再来一组啊 24 26 28 更对了
再来一组吧保险嘛对不对 323436 那这个时候彼得沃森问大家说刚才让大家都举手认为看出来规律就把手放下把手放下就意味着你不会再听接下来的数列了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放下手了都觉得自己已经掌握规律了但实际上接下来的一组就是 123 再往后是 555657 然后是 33333399999
你别管这些数字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这说明什么呢当你已经通过四组数列得到了你认为的这个观点之后你会马上停止寻找证据这也很正常嘛节约嘛但是在真实的世界当中就是在我们的现代文明当中可能这一千组数列当中这只是偶然出现的巧合你这一千组数列是不能拿这个规律去套的
对样本数量太小对呀而这种总拿小样本去套大样本的行为和你受到的教育程度和你是否聪明是无关的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倾向而在这个实验当中由于你猜错了也没有任何的惩罚你猜对了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犯错的成本是非常低的那么大家好不犹豫的就认为自己对了嗯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就是每一个人掌握的样本都非常少而争论是帮助我们把样本扩大把证据拼凑在一起去拓展对世界认知的一个好的方法前提是你没有把它强行同化成你固有的认识
对就是说虽然我们认为争论是好的可是为什么争论并没有带来特别好的结果呢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社交媒体上为什么争论就好像是一种毒药一样在毒害着我们的心灵呢就为什么信息减防会现在愈演愈烈然后甚至在美国造成了宪政危机呢那也不得不提到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学者就是凯斯桑斯坦凯斯桑斯坦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这个 Republic 2.0
他是最早提出信息减房这个概念的学者之一哦那挺厉害的对就我的那个硕士论文就是研究这个的那可太厉害了就其实写的特别差但言为正传就是说桑斯坦他提出过一个叫群体极化定律的概念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一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共同的态度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极化嗯
还拿大 S 这个事举例子因为这个张兰女士她们弄了好几个群嘛对吧然后在这个群里面大家开始形成了一个部落那本来一开始呢说实话就是其中大部分人是不知道谁是什么大 S 小 S 什么康熙来了什么的就是根本就不感兴趣所以没有那么深的仇恨大部分人都是看热闹
但一旦你群体里面有其他人更极端那么你就会觉得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胁于是你也会更极端那这个时候针对一个自己不认识女性的恶意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强每个人都在向那个极端不停的前进那说回来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感觉到绝望呢就是这猴子精真是没出息没救了
可是你仔细想好像也不是猴子精都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都发展起来了对就如果说猴子精是不能改变没法学好的动物那我们现在应该还在黑眼中世界或者还跟那儿无马分尸呢对不对所以怎么办呢如果咱们希望这个社会变得更好如果你真的希望去用你相信的事情说服你认为持有错误观点的人应该怎么做呢
咱们刚才其实已经提到了一个方法就是这个 30%预值就是不要计较一成一持充分的践行基本上的言论自由赋予你的权利这个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在社会层面上
那么如果你想要说服个别人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你没办法你不得不说服他对你不得不说服他或者是你觉得他这样下去对他有害你是出于爱想要说服他的话你该怎么办呢怎么办呢我也想知道
其实关于说服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开始的二战之后不就社会心理学蓬勃发展吗就科学家们是在那个时候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如何影响他人可是呢几十年过去了大量的论文写出来之后大家都发现没屁用研究一度处在崩溃的状态就是觉得你们就是浪费钱浪费时间
但是呢在 1984 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模型那这个模型就叫做 ELM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我又是每个字都听懂了就是说之前的研究啊主要关注在什么样的信息能够触及想要被影响的对象嗯
一会就想说我要强调我信息渠道的可靠性白大褂效应我这个说话的人穿着白大褂对方就可能会更加相信我或者是把这个信息场景化比如说在广告里头如果你说用了我这款洗衣粉能让你的衣服持久留香没用啊你就应该说我的衣服香了之后大家会愿意跟我玩所以广告里面你看洗衣粉广告常常会有什么小朋友什么在那边快乐的玩耍
对但是我必须要说这个东西实际上是没有太大的用处或者说这些信息可能会触及一些人但同时也会产生反作用就是他最后达成的效果就是那么回事可能有一点点的作用并不能够真正的去说服别人不然的话你于本名为什么看那些广告你不想去买对吗对无动于衷
但你看到巴掌大的对象广告你就会去买对被骗了买来只有小虾米蛋这个是诈骗这个不能说我就是一个人是否愿意停下来想一想是跟他的动机有关的你是否有动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高精细度加工
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处理信息的时候都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度精细加工一种是低度精细加工所谓的说服的第一步就是让这个人主动去高度精细加工这个信息说白了就是这个事跟你有关没关那科学家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就是要求两组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对一项政策提供看法
他们对其中的一组就告诉他们说说这个政策是你今年毕业的这一年就生效另一组呢就是是两年之后生效那肯定是一组更有动力去研究另一组更有就是完全无所谓嘛对然后再给他们看支持的和反对这个政策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个学生的动机越强就越投入注意力去发现所有的论点当中的错误和缺陷而没有动力的那组呢无所谓嗯
当我们懒得思考的时候往往会得出这个信息是对的的结论而当我们付出努力用心思考的时候我们会考虑所有出错的可能结合起来呢就可以发展出一套更有效的说服别人的办法就叫深度说服简单给大家梳理一下说服别人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是什么呢就是一定要建立融洽的关系
互联网上那种对骂往往是没有结果的就是因为部落真相你在刺激他引发他产生焦虑进一步的进行抱团所以如果你想说服一个人就必须要向对方展示善意展示善意之后呢征得同意你是否同意我跟你谈某一件事不同意就算了同意咱们才能聊第二步是什么呢是先不要表达你的观点先要去询问对方的观点和主张
然后第三步特别的重要就是用你自己的话对对方的主张进行复述确认你没有理解错误第四点是澄清对方的定义很多时候我们吵架是因为大家驴唇不对马嘴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所以第四步就是一定要保证你和他在讨论某一个事情的时候你们的定义是相同的第五点这个范式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去刺激对方对自己的观点产生努力
你要让他付出一定的努力怎么刺激呢就是要询问对方你对你观点的信心有几分一到十你打个分那有的人可能是我百分之百我就给打十分有的人可能是六分有的人可能八分
那么他会去思考我打几分这就是已经付出努力了啊还挺聪明是吧第六步就是你去问打六分的理由是什么呀你打十分的理由是什么呀第七询问对方你能去评估一下你打分的这个理由吗一步一步递进嗯
第八就是倾听总结重复第九结束对话表达祝福从头到尾不需要把事实讲道理把所有的新的证据都堆在他面前因为你要知道这样做只会激发逆反心理那么这个深度说服的做法它其实是近 50 年来从心理咨询从各种心理问题的治疗当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叫纠正反射
一段五到二十分钟的谈话就能够触及一个人最底层的想法是吗你比如在 20 年的美国大选期间深度说服的组织就在某一个选区成功地帮助拜登获得了支持嗯
除此之外呢你比如说像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啊等等的就在一些特别保守的地区深度说服也能够让绝对反堕胎绝对反对同性恋的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做法是不是不公正的好像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只有 3%的人最后能被他们打动
但是你再换个角度想想像美国大选这种你有 3%好差的就往往就差一点点就可以撬动整个天平的平衡还挺厉害的而且我们要想一下这种说服只需要 20 分钟就最多是 20 分钟的一段谈话
相比于旷日持久的 4B 争论是不是很短是所以如果我们持续的以这样的一个态度去说服你身边值得说服的人那么改变就会发生嗯
所以大家可以尝试着在不牵扯你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尝试着使用动机访谈和深度游说的方法去说服值得说服的人反正 20 分钟对不过呢可能我们的精英听友又会产生一个疑虑就是说这个东西跟 POA 有什么区别
这个里面有没有道德伦理上的问题还是我们在干涉别人的想法我们在试图控制别人这又和很多人表层价值观是有相违背的地方的对吧但实际上呢我们也用传播学教授奥尼尔奥基夫的说法当被说服者拥有一定自由度的情况下通过沟通成功影响对方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有意义的努力嗯
实际上是能够帮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个里面并不存在着强制和 PUA 而我们自己在说服的过程当中也是在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想法所以争论说服这本书的作者在这本书片结尾的地方他说他决定要在 EMM 模型动机访谈和深度游说街头认知论等等说服技术当中再加入一个步骤还应该有一个步骤是步骤零
就是你要先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为什么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你为什么想要运用心理学的百年研究成果来更有效的说服他人你的目标是什么在这次互动当中你要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是什么
如果你没有想好这些不用去说服别人你就放弃这件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把尺度拉大人类文明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相影响是相当复杂的
而且在很多时候啊你为什么想去改变别人是因为你本身处在一个改变的大潮之中这个世界是先有环境的变化再有观念的变化然后文化才会滞后的产生变化我们是整个人类文明 play 当中的一环也就是说你之所以会想要去说服别人是因为别人已经准备好被你说服了嗯
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今天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完全不同其实首先是我们的经济繁荣个体不再需要产生更多的后代来维持种族的繁衍的时候那我们就会更勇敢的做自己那这个时候尊重不同性向的人是提中之意并不是因为我们首先决定了要维护性少数群体的利益然后才发生的变化其实是反过来的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很有趣的关键节点比如说会有专有名词的诞生人们会先创造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新的概念会被你的大脑感觉到不舒适因为大脑没处理过这个新的概念然后大脑会去不断地构建一个新的模型去处理慢慢的人们才能去接受它
为什么很多营销大佬特别强调命名权就是当你命名了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很多人的大脑就要开始重新处理这个现实了你就比较容易把他们引导对对当然这个东西本身也有风险因为有可能会逆恋逆恋全景式监狱对吧但是我举一个正向的例子就是我们今天是非常反对酒驾的
但是若干年前酒驾是一个屡禁不止的事怎么罚都依然有人酒驾甚至醉驾那今天虽然有个别人还这样但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共识了吧就不能酒驾
那这个社会变革迫在眉睫的时候是什么一个举动推动了这个变革呢是哈佛大学酒精研究项目发明了一个词叫指定司机什么意思创造出来了一个词告诉你在一个聚会上你们需要有一个指定司机他不能喝酒替喝酒的朋友开车的人被命名了他获得了尊重他有了社会地位
这件事就发生改变了就像我们一旦把代驾这个词说顺口了你是不是就会在酒桌上知道我不能喝酒开车了就让你意识到了这个事情对这个词在 1988 年向公众推广之后酒精有关的死亡人数四年内下降了 24%还挺多的对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改变和尊重有关的定义你比如说在 18 世纪末决斗致死的人数是非常高的因为那个时候决斗是一个意味着尊重的名词意味着尊严
咱们中国的禅族也是啊禅族这样的恶习今天想起来匪夷所思但为什么在当时屡禁不治呢就因为他和身份挂钩了那王尔德曾经说只要战争被认为是邪恶的他就永远拥有魅力可一旦他被视为粗鄙的那就不行了
决斗一旦被视为粗鄙的就没有人决斗了缠足一旦被人视为是落后的丢脸的就没有人缠足了嗯
所以社会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提出来就是对于人来说射死是大于身死的还真是啊那为什么在文革的时候那些铁骨铮铮的人都怂了都背后告密了去违背良心了是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就射死了可是如果你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了身死但是青史留名对吧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射死其实比身死还要可怕确实
那最后呢我想说说就是在嘈杂的世界当中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的想法其实都是一直在变的一直在认知失调的状态这个是一个好事但是我活到现在呢我觉得自己是越来越稳的哪怕是我在很多事情上的观点是不断的在变但是我觉得我的内核是越来越稳的这个就是你需要首先选择一个基础的信仰
但我说信仰可能会引发误会我们就还说是信念吧就是说你是否有一个非常非常原点非常非常基础的不能再往前推的信念那很多时候大家去吵架仿佛是大家的这个信仰非常坚定但是你会发现你们在吵具体的事情上的那个坚定是站在树枝而不是树干上的
大家往往是站在所谓的派团体或者是什么什么上的一个具体的点上这个不是底层的价值最底层的价值应该是最简单的那个东西比如说真善美就是可能是更加情人上的思考你越少进行哲学层面的情人上的思考就越容易犯错在大自然当中你选择相信哺乳动物还是选择相信草你不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这非常可笑吗但是你可以选择相信光
你可以选择相信迪迦奥特曼因为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靠光能给大家提供的动力所以你只要坚守那个最底层的价值观就是相信公正与人为善然后再去收集证据不断的认知失调或许是我们在复杂世界当中的一个出路也许也是唯一的途径嗯
节目最后提醒大家别忘了去 show note 里面找营养工厂的专属链接进入营养工厂官方小程序下单下单备注暗号密欢吃书可享受听友专属双倍积分福利然后下单的朋友别忘了在评论区发送你的订单号我们会抽取两名听友各免单一瓶 NMN 非常适合想要改善睡眠提高精力增加发量的听友们
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紧隔离呀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紧隔离呀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