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22/10/1
logo of podcast 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W
Will老师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凭直觉拟定提纲。但Will老师会仔细检查提纲的每个字,确保没有歧义,并给出调整建议,这体现了他的严谨和完美主义,让我既敬佩又害怕。 在创业过程中,我接触的大部分开发人员都非常关注细节,对技术追求极致,这让我印象深刻。我的创业领域是高频交易,这是一个对速度要求极高的行业,我的合伙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追求技术上的完美,这经常与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产生冲突。 我个人比较相信直觉和灵感,喜欢发现小错误和小瑕疵,这让我觉得更人性化,也便于沟通。而我的合伙人则追求极致的性能,这常常导致我们内部出现矛盾。 完美主义是否会成为创业公司做不出东西或错失市场机会的主要原因?这值得我们探讨。 Will老师: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这与我是否做技术无关。完美主义是一种思想模式,工匠精神是其代称。计算机行业因其结果的确定性(对错,0和1),完美主义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技术上的完美不等于产品上的完美。对于产品而言,重要的是合适,而不是完美。创业是一个接受不完美的过程,过分追求完美可能会扼杀创造力和生产力。 ‘完美’是外部的评价体系,而‘有没有灵魂’才是内在的衡量尺度。一些底层技术架构,例如ERC3525、微信和Linux,都保持了初始理念和风格,我认为这是完美的体现。 在商业领域,不存在完美的东西,要考虑投资人、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开源、以太坊、科学、哲学、艺术等领域更能容纳以灵魂为指引的完美主义者。 物理学家的完美主义相对容易实现,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与客观世界匹配。而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研究的是人的认知规律与认知之间的匹配程度,这更接近于哲学的范畴,也更难实现。 ‘无用’的最大用处是拓展了边界,增加了探索的可能性,例如ERC3525拓展了半同质化代币的可能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一种智慧,而非方法。 追求完美与创业目标、对投资人负责之间需要平衡。心目中完美的‘金字塔’,如果别人不懂或不认可,可能会怀疑自己,但商业角度不存在完美,要考虑投资人、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一种智慧,它基于物竞天择的规律,你专注于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成功与否是外部选择的结果。这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需要平衡个人追求与外部环境。布考斯基的故事完美诠释了这一点。一个社会或时代能否让人创新,与基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条件有关。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完美主义与技术人员的关系。Will老师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思维模式,而非技术人员的专属特质,但计算机行业对精确性的要求可能使其在该行业更为普遍。小跑分享了在高频交易行业中,对软件和硬件性能的极致追求与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之间的冲突。
  • 完美主义是一种思维模式,而非职业特质
  • 计算机行业对精确性要求高,可能导致完美主义更普遍
  • 高频交易行业对软硬件性能的极致追求与市场机会的冲突

Shownotes Transcript

首先恭喜Will老师,大家期待已久的ERC3525标准最近刚刚通过,从此为在crypto世界中建设的小伙伴们又开了一扇儿创新的大窗户。 恭喜完了,下面进入系列吐槽:先吐槽一下提纲准备,今天的题目本来是“一个技术人创作3525的心路历程”。我是一个喜欢凭感性想提纲的人,直觉上觉得这个题目不仅蹭了热点,还能让大家更深入了解Will老师心路历程的好机会。 没想到,Will老师在做核酸的路上针对“3525心路历程”这个字眼进行了深入剖析:是涉及整个技术细节的过程吗?该怎么切入合适?这个时点讨论合适吗?和文理的主旨搭不搭?...... 这就是Will老师的严谨——经常会把提纲问题的每个字都看仔细,以确保有没有歧义,有哪几种歧义,根据每种可能的歧义给出调整建议。经常让我汗如雨下,导致我养成了发消息前进行一审二审并准备及时撤回的好习惯。 如你所知,这就是让人又怕又爱的“完美主义”—— 时间戳: 1. Will老师是完美主义者吗?技术人员都是完美主义者吗? 05:14 Will老师觉得自己是完美主义者,但和做技术没有关系。完美主义是一种思想模式,工匠精神就是完美主义的一种代称。 但是搞计算机软件开发这个事儿,“完美主义”发生率确实比别的行业更大——计算机行业需要和“0和1”打交道,一切结果就是“对与错”,完美主义浓度会比别的行业高。 09:16 小跑创业行业——交易行业的“卷王”、用冲刺的速度跑全马、不进步便秒死的高频交易行业亲身体会:对软硬件性能的偏执是从业人员基本性格。这种对完美的偏执经常会和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产生严重冲突。 14:43 Will老师和小跑分别是16型人格中的哪一种? 2. “做不出东西”是因为太自由松散?太完美主义?还是水平问题? 18:09 完美主义倾向的经典诠释——软件工程领域圣经《人月神话》核心结论的经典比喻:“一个女人花10个月生1个孩子这件事,5个女人花2个月是生不出来的”。如果你是在做一件需要长期打磨的事情,完成时间长短和是不是完美主义关系不大。 21:46 但是创业本来应该是一个接受不完美的过程?LinkedIn创始人Reid Hoffman曾说:“如果你对发布的第一个产品版本没有感到尴尬,那就说明你的动作太慢了”——对于创业,完美主义是否会扼杀创造力和生产力? 首先需要定义完美:技术完美不一定是产品完美。“产品”更重要的是“合适”,所以做产品的人应该不是完美主义者。 24:36 “完美”是外部的评价体系,1000个人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有没有灵魂”才是完美的内在衡量尺度。 ERC3525、微信、开源大神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的例子——底层技术架构保持初始理念和风格,可以说是完美的。 3. 如何平衡“完美主义”与“创业目标、向投资人负责”的关系? 35:28 如果心目中完美金字塔,别人根本不懂或者不认可,会不会怀疑自己? 36:46 在商言商:投资人、市场、用户角度从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东西。 4. 如何理解“自由而无用”?如何才能做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43:34 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容纳“完美主义者”。开源、以太坊、科学、哲学、艺术领域似乎更能容纳以自己的灵魂作为指引的人。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在实操中被称为“无所作为”的知识。明知道自己的完美主义可能没有结果,还是会去追求吗? 46:30 物理学家的完美主义相对“简单实现”,而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研究的事“人的认知的规律”跟“人的认知”之间的匹配程度。认识论就是一个无用的典型。 52:12 可能为真却无法证明——世俗的人不会为之费神,但哥德尔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罹患精神疾病。 数学和哲学无用异曲同工:庄子“无用是大用”,木匠、徒弟、和树神的故事。 56:21 “无用”最大的用处是推广了边界,增加了人类探索的可能性,比如ERC3525拓展了“半同质化代币”(semi-fungible token)的可能性——这才是“无用”的最大的用处。 57:12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是方法,而是一种智慧。 01:03:55 布考斯基的故事:一个一辈子几经波折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实现人生理想的人,为什么会把**“Don’t Try”(别努力了)**放在墓志铭上? 延伸阅读:

  • 布考斯基(“地狱的海明威”)墓志铭:

“We work too hard. We try too hard. Don’t try. Don’t work. It’s there, Looking right at us. aching to kick out of the closed womb.”

  • 《人月神话:软件项目管理之道》(The Mythical Man-Month: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LeiSalin_XP TG群(开放):t.me)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 **《文理两开花》微信学习室:**请添加坛子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roqwc0000l0hzje7se6f28/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