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套大赛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文理两开花今天首先恭喜 Will 老师大家期待已久的这个 ERC3525 标准最近刚刚通过 Will 老师呢也在很多场合给大家普及了 3525 的具体情况从此呢就是为在 Crypto 世界中建设的小伙伴们又开了一扇创新的大窗户
恭喜完了下面我要进入系列吐槽今天呢今天开始我要借此机会吐一下槽吐几个槽吧那首先我要先吐槽一下今天的提纲准备今天的题目呢本来我开始设想的是比如说类似于一个技术人创作 3525 的心路历程等等类似这样的题目
因为我是一个特别凭感性想提高的人就是有的时候经常是直觉上觉得这样类似的题目不仅是蹭了热点而且还应该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到魏老师的一些心路历程啊甚至是性格的好机会
但是没想到呢昨天晚上魏老师在做核酸的路上针对 3525 新物力城这几个字眼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那他可能是就是想了很多细节是涉及到整个的这个技术细节的过程吗还是整个 3525 设计过程中
反复调整的过程然后如果我们聊这个话题我们该怎么切入合适呢那现在这个时间点刚刚通过在还没有完成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讨论合适吗然后和文理的这些大框的主旨搭不搭就是类似于这样一系列的细节的想法其实就让我觉得对这个有的时候拍脑袋想的提高可能经常让我觉得想的非常不够透彻
但是这个就是魏尤老师的风格他经常会把很多提纲和问题每个字都看得很仔细以确保有没有歧义理解的正确不正确如果有歧义的话有哪几种歧义然后根据每种歧义我们给出调整的建议等等等等所以呢这个魏尤老师的细节和完美主义呢经常让我汗如雨下因为我跟他正好是完全相反的性格
那这样呢就是帮助我养成了很多很好的习惯比如说发消息之前要进行仔细的审查如果是重要或者是模糊的信息呢我要加上括号来注释以及准备及时撤回的一些好习惯好了吐槽就到这里那么如大家所知呢这就是让人又怕又爱的完美主义所以今天呢针对我的吐槽
那么其实也是开头会稍微用三五二五来引述一下我们今天其实想聊的就是完美主义那尤其是一个做技术的人或一个技术专家那么如果他碰巧又是一个创业者的话那他怎么才能平衡自己的完美主义的性格和自己的创业经历的一些关系或甚至是一些矛盾之处吧
那么我们今天其实是一期非常轻松的讨论首先针对我的吐槽魏老师有什么回应吗请指出不言仅之处没有什么回应之处了首先先感谢小宝的这个开场对对对因为 3025 通过嘛也算是一个作品告一段落的这么一个状态确实也是聊了很多次然后呢可能是因为上次聊的时候呢
讨论到了一些关于三五二五设计过程当中比如说一种追求完美的一种感觉是怎么样然后小跑老师就说那我们正好就把这个前世今生的这个东西都聊了呗然后我就开始完美主义感发作对吧就是说要是讨论一个整个话题的话呢嗯
那是不是要讨论很多技术的内容不然也满足不了前世今生的这个定义嘛对吧然后如果要讨论技术内容呢就特别害怕就是说就像我们上次聊包括聊商的时候那一期对吧包括以前我们讨论那些抽象的东西不是就特别害怕那个大家会觉得话题太抽象不好理解吗对吧然后
本来这次想聊那个轻松的话题然后又要讨论技术问题的话是不是就没达到目的所以等于我把这个轻松这两个字也完美主义化了就是要轻松就一定要真轻松不能假轻松所以就得把那些
跟这个技术相关的东西彻底都剔除掉所以我们反而倒在这个讨论完美主义的这个话题上达成了完美的一致就是说我们就彻底轻松讨论完美主义这件事就暂时不聊三五二五了对吧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对没错讨论完美主义这件事很快达成了共识因为我感觉讨论这个话题主要是我来吐槽魏老师来回应嗯
对对对那这个话题其实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因为我和魏老师的一个相关性就是我们都是创业者那么在创业过程中尤其是而且都是科技领域相关版的创业者那么在这个创业过程中确实是让我对技术人员和这个技术专家有了非常非常深切的感受所以我确实其实不能叫吐槽我觉得今天借此机会也可以给大家怎么讲呢从我们两个的角度
来剖析一下或者是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经历来来聊一下就是对完美主义这个事情的理解以及抱有这样的性格的人和他所处的行业之间的一些关系那么碰巧我们的主题其实也是 crypto 和 web3 那在这个领域呢其实
应该是所有人都是和创业这两个字相关的不管你是创业者还是创业公司的小伙伴还是投资创业公司的 VC 其实大家都会跟主题相关会有很多的感触那我先要我先要让 Will 老师自己回答一下你觉得自己是完美主义者吗
然后再扩展一下是不是所有的技术人员他都是完美主义者我觉得自己可能还确实应该算是完美主义者对因为这件事可能也不完全是做技术的原因对吧因为你看咱们文理两开花也做了这么久了其实是更多的是包括第一性原理的角度包括哲学的角度
包括底层逻辑的角度对吧其实也有很多东西跟技术没什么关系但是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它都体现着完美主义的那种倾向对吧就是给人感觉说我倒是愿意认为说其实并不一定是技术人员都是完美主义者
因为说白了技术人员做的操的事好多对吧但是就是完美主义者他有一种思想模式不管你是干技术的还是写文章还是做工匠对吧他都会体现出这种色彩就像有好多人说这个做技术的人甚至以前做数学的人
其实都叫匠人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对吧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所谓工匠精神其实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完美主义的一种代称啊对吧所以我倒是觉得说可能完美主义者他就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就是干哪一行他都会进入到完美主义者的这个角度对对对对这是我想讲第一个然后但是你说那为什么
比如说你会问出来说那是不是技术人员都是完美主义者呢那可见技术或者说搞技术或者说搞计算机软件开发这个事好像可能跟完美主义是不是关系就会比别的行业大一点我觉得是有可能因为啥呢因为这个东西可能它
不完全是完美主义原因可能就是跟他打交道的这个东西有关系就是搞技术人士跟计算机打交道嘛其实这个计算机这个东西它就是零和一它也没有一个说是一个情感或者一种感觉或者一种什么模糊的地带就是最终的一切结果就是对与错就是零与一所以这样的话可能跟计算机打交道的人
它慢慢产生的这种完美主义倾向就可能会比别的行业多一点这一点我觉得数学也类似因为数学往往最终的结论其实就是对与错对吧除了那些猜想没证明之外其实大家都认为猜想就算没证明它其实也就是对的或者错的之一对吧所以我觉得可能就是你能够产生这种关于技术人员是不是都是完美主义者的这种印象
其实跟这个行业本身有关系就是跟计算机打交道它就容易产生这种倾向是的没错或者是不一定是和技术或者是计算机打交道的人都是完美主义但他们一定有个共性就是很关注细节
确实这种完美主义你不一定是做技术就是各行各业你都是有那种完美主义倾向我们说处女座的人好像都是完美主义者但是确实因为我自己也有一些具体的怎么讲呢具体的面对技术人员开发人员的一些经验
那么确实是让我产生了这种印象,就是因为我接触过的几乎大部分的开发人员或者是 CTO 或者是在创业项目中负责技术这一部分都是非常关注细节,而且是对自己的技术追求非常的极致的。
我其实也想引出一个小例子吧或者是这个跟魏老师讨论一下嗯首先呢我是一个完全相反性格的人我我肯定不是完美主义我是我是那种更相信就是直觉和相信灵感就是特别相信感性的人就是我是觉得那种就是呃大脑中突然间闪现一个灯泡然后呢你就跟着灯泡的灵感走然后再进入一个 flow 的状态那往往会出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所以我是比较相信感觉的人而且我不仅不是完美主义更相反我其实经常期待发现一些小错误或者是小瑕疵就是对方的信息当然了不是在重大的那种比如说造个原子弹造核能那种出现一些小错误不是那种级别的只是大家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那么对方会出现在交流中或者是工作过程如果对方出现一些小瑕疵或者小错误会让我觉得
更人性化因为大家就有了进一步交流进一步沟通就是让我看到他的这个思路和思维是具体是怎么样的可能性所以我是这么一个人那么在我的创业过程中呢就是遇到我的合伙人他是一个跟魏老师很像的人
因为我的创业领域是高频交易那高频交易呢其实怎么讲呢它可以算是金融行业的从硬件和软件综合来看它是一个卷王就是我觉得应该是最卷的行业因为它要求你每天都要用冲刺的速度去跑全马
就是如果你真的是硬件软件不改进的话你就是秒死的就是这么一个行业所以说在这个行业中呢对软硬件性能的这种偏执就真的是我觉得是从业人员的基本性格那么所以我的这个 partner 呢他是专门负责这个高频交易的这个软件的性能以及他是保证我们整个一个公司达到最高速的一个他是负责速度的这么一个角色
那么这个行业呢现在其实已经没有毫秒这个概念了就是像千分之一秒已经没有了现在大家都是微秒来计算就是百万分之一秒然后呢现在正在向这个纳秒级来演进所以说这个只是从速度来看然后硬件呢也是从光蓝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大家现在都在研究这个微波塔等等这些光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呢因为我们的特殊之处是在于所有的这些技术呢和软硬件都是 in-house
也就是说搭建一切的这些软件和系统软件都是为我们自己的交易来使用的你就会经常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分歧就是技术人在追求这个技术的完美性的时候他给自己定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目标就是说要达到他心目中的完美的速度呢他
要从这个我用一些 term 嘛大家如果不了解我可以写在这个 show notes 里面要用这个 fpga 级别的硬件要上升到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就是所谓的 ego 计算就是因为他给自己定了一个非常长的五年计划然后他要朝着那个目的去走
但问题是市场不等人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就是类似于三年之前刚刚新冠爆发时候的那种市场状态在那个时候呢你是要立马必须现在就尽你所能的来用现代的速度来保证交易的支持或者保证那个交易策略的实施
那个时候真的是市场不等人然后交易员也没有耐心来等然后这边呢又要保持它最完美的架构所以说经常出现这种自己跟自己打架的状态就是非常非常头疼的
所以说这样呢就导致我只是用我一个小例子可能它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行业但是我想有可能是跟技术相关的行业都有这样的相似的一些头疼的问题那么这样呢大家就经常会听见市场上有一些声音或者说一些观点就是说完美主义呢往往是创业公司或者一个技术公司做不出东西或者是它错失了市场机会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我就是想听魏友老师来分析一下就是他这种观点呢是不是正确或者是产生这种观点嗯大家是不是没有看到其他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些其他的因素导致的这种观点的出现嗯嗯
这个你等于刚才一下子我感觉提了好几个问题我们完全发散的来聊行吧因为我也完美的发散一下就是不讲任何逻辑了说到哪儿马上体现出来了两个人的气氛说到哪儿是哪儿对对先说因为我过程当中就一个一个点在往外蹦啊你也测过 16 型人格吗我测过但不是说那个会变吗是
但是起码有个基础嘛对吧我是 INTJ 就是 World Peace 就是世界和平那种性格就是那个是 INTJ 吗你确定没搞不是不是 INTJ
叫什么 IMFP 就是说调停者就是说怎么讲呢他什么理想主义者就是 world peace 世界和平因为你说 INTJ 这个可能性太小了因为 INTJ 就是标准的绝对严谨的完美主义者
的特性对对对所以那个我在历史当中无论测多少次以前啊就是都是 INTJ 百分之百典型的嗯
最后这一两年测有时候会变成 INTP 说明人也会进化的你知道吗就是这个细节了但是我是觉得说能看得出来咱们这个肯定差很远因为我就是特别典型的 INTJ 这种对然后因为刚才你聊的时候我就在想说什么叫做这个
有一些小的错误或者缺陷反而会感觉更好意思就是说跟我这种特别严谨的人聊天是有很大压力是吗或者是是的是从这个角度那看来是我没理解错还是比较还是比较敏感对对对然后
对没事这两个小插曲了对吧因为我们烧量好的完全发散然后说到你刚才举的例子我其实觉得
我的这个感受它跟那个完美主义好像还真的不是太一样就肯定是有关系但是还不是太一样因为从你如果是量化这种它比如说在速度上面就是要有追求的话那么它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你就算不完美的然后追求到一个不好的速度那万一这个东西其实影响了你的模型的运行那好像
你就是把它快点上线是不是也达不到你的目标这个是我的感觉就一般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就这么去判断就是说
可能不同的方向追求完美的角度还不太一样也许你们的那个 team 的技术团队的人他也有他追求完美的那些地方导致比如说上限速度不够快或者翻转速度不够快这个我觉得确实肯定是可能有对但是因为从我直觉的角度来讲也许只追求速度那一件事倒不一定是那个关键点但是你说的那个比如说从
从一个某种计算架构到三年之后的另一个这个计算架构的那个那我觉得倒确实有可能是对吧因为他就是想的太远了嘛对吧那个你想到三年以后的架构但是今天可能那些架构可操作性都不强然后你在那天天想我要怎么做那市场都耽误了我觉得你这个角度倒确实是确实是对对对这是一个点对对对所以所以
对对所以为什么我会提这个呢一方面因为是搞技术的嘛比较关注一些具体点另外一个我是觉得就是所谓完美主义的这种倾向它确实是跟不同的行业体现出来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就是我还是举那个最著名的就是软件工程领域或者说软件管理领域的圣经
这本书就是所谓人越神话大家都听说过它可以称为软件工程领域的圣经了这本书出了 50 多年好像没到 60 年 50 多年最早在 IBM 做它那种第一代的一种叫大型机的那种系统的时候
作者参与其中然后就看到了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些个就是软件开发方面的一些固有的规律然后就写了这么一本书但是 50 多年之后今天大家看来还是基本都成立就是没有因为技术的发展说他的那些结论就不成立了说是应该是没有那他这本书的一个核心结论有人替他总结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说
一个女人花十个月可以生一个孩子的话那么五个女人花两个月是生不出来你能明白这意思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就说稍微岔开一点就是回到你刚才说的就是比如说完美主义是所有创业公司的大底或者说一个东西往往因为追求完美导致它没有那么快速的实施导致这个创业公司失败但是
有很多情况下可能是这样但是如果实际上你是在做一件花十个月生孩子的事你跟完美不完美没关系对吧你想花俩月弄五个女人来生她也生不出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这件事就变得特别有意思就是说
那么我们怎么去区分说这件事是因为追求完美主义导致的一个时间的延迟还是说这件事它是一个就是做这件事的客观规律它突破不了的这么一个问题这件事我觉得其实它就是如果你从创业的角度来讲其实它是一个更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就它可能比完美主义这件事还更多一点所以为什么我刚才说
特别直觉的感受到说你就算你刚才说的量化团队我也会感受到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说你就是是不是要有某个硬技术来达到微秒级的能力另一个是说你的整个的这个量化的体系是不是有一个什么三年的规划的发展那也许前者
就相当于生孩子就是你如果你如果达不到那个微秒级你这个系统反正也没法用所以你就算要花两年时间去达到微秒级那你也得去做因为没办法对吧做不出来可能是水平问题那是另外的事但是只能去做但是如果说
是不是这个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说本来并不是某件事情的一个硬性条件你去过于追求完美那么确实就有可能是完美主义代表的问题对就是其实等于这件事
确实存在两个两种可能性对没错刚才从这个朋友老师的分析过程中又体现了一个是我们两个的区别一个是完美主义因为确实是我们首先要定义完美就是这个完美是它是在什么情境下表现出来或者是它是从哪一个角度我们讲的完美确实是
确实是这样而且刚才那个生孩子的例子我觉得特别特别的形象确实是怎么讲的就是这个也是跟你做的具体的事情有关所以说大家在说完美和创意的关系的时候其实一个最大的角度或者说大家一个最喜欢用的点就是那个
那个叫什么那个 linkin 好像是 linkin 吧创始人他说那句话嘛就是说你创业就是一个接受不完美的过程如果你对你发布的什么东西你发布的或者说你的任何的作品都不觉得尴尬的话那说明你动作太慢了你黄花菜都凉了但这个就很明显的能够怎么讲折射出刚才魏老师的角度就是说完美这件事呢确实首先要定义
技术老大所谓的完美不一定是用户的完美就也不一定是市场认可的完美我们要看不同的地方那么对于这种我们的核心技术的话就是说整个公司啊或者是业务啊甚至是整个行业对整个行业发展都有深远影响的一种技术的角度呢那它肯定跟产品是不一样的那对因为产品是要更快的适应市场要
因为产品我觉得对产品来说它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合适就是说你在这个时点针对于这个市场需求它合适的话它就是个好产品它不一定是完美所以说可能要看我们具体讨论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来触及到就是说完美的定义但是
但是问题又来了怎么讲呢就是说如果是在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这么一个比如说技术底层技术甚至是能够推动整个 crypto 或者说以太坊生态发展的某种技术级别或者是推动整个高频交易行业再前进一步的那技术呢那当然我觉得追求完美是最好的
但问题是就像 NeoGamem 我是 NeoGamem 的脑残粉就是他说过一句话他说完美其实就像移动的地平线它不是结果就是你是永远拿不到它的就是你永远碰不到它它就是一个移动的地平线你是永远没办法触及的你只能是不断的追逐那岂不是这件事就没个头了或者是我们在觉得
就是怎么样才是你心目中的那种高度或是那种完美形象的时候是不是还是要做一些妥协对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好的这个其实正是我特别想说的一件事就是这两天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也构思了一下就是说除了完美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另一个概念能够来表达
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就是说产品方面的所谓完美或者系统方面所谓的完美跟一个技术的一个核心理念的所谓完美其实是不一样的然后呢我自己想了一下呢我觉得一个比较好的表达就是灵魂就是说
就是产品它是面向外部的就是用户使用的那个东西实际上那个东西呢它是不管你叫合适还是够用还是好用等等等等它是一个外部的一个评价体系对吧那在这个外部评价体系下其实根本无所谓完美不完美因为
1000 个人当中还有 1000 个哈姆雷特呢对吧你说我构造一个完美的哈姆雷特那别人也不一定认对但是我觉得就是一个东西它如果有一种内在的
内在的东西比如说理念或者逻辑的话我觉得它其实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这种完美的概念的所以我觉得其实更重要的是就是这个东西的本身有没有一个灵魂我觉得这件事是蛮重要的我可以举几个例子甚至也包括三五二五就是说第一个例子比如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微信
对吧就是微信从几年前发展起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其实是就是一个小白的一个软件它其实啥功能也没有对吧最早就是一个几乎什么功能都没有然后就是能够两个人聊天然后发个语音然后还有个闹钟我印象特别清楚就这几个功能对吧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
张晓龙其实他在底层技术架构上他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就是微信其实有点像一个邮件系统这件事已经后来被我无数次的提起过证实过因为张晓龙是做邮件出身他就是用发邮件这样的技术体系来实现了微信这个跟当时的这个所谓及时通讯就是两个人时时聊天的这套技术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细节我们就不说了但是实际上微信能够这么多年一直保持这个极简的风格是跟他当初决定的这个技术体系是非常相关的直到今天为止微信仍然是这样所以说其实微信不管他从产品上已经丰富了无数代已经变成一个超级强大的生态环境但是他的灵魂他底层的灵魂实际上是一套邮件系统那样的一套框架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
可以说它是完美的因为它一直坚持到今天而这件事是当初张晓龙你不管他是花了三天还是三十天还是他过去十几年的积累做的这么一个决策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技术完美的体现它就是它跟产品的那个形态没有关系而且你也会发现什么呢
就是他做出这么一个完美的决策可不是花了三年才做出来的对吧如果做出这个也要花三年呢黄瓜菜都凉了确实是这样但是微信这个产品可是做了这么多年了一直在持续发展所以你看我想说的意思就是其实从这个角度点你看完美跟创业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到非常有可能是一个
决定性的一个对于创业取到巨大作用的这么一个决策因为如果当初没有这个决策的话微信后续的发展第一它可能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第二如果它想要发展成为后续现在这个样子它可能会遇到巨大的技术障碍甚至是灾难然后就做不下去了所以说其实这种技术上的完美决策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这件事本身
对它肯定不是一个应该对创业或者对产品发展产生负面作用的一个东西相反大概率是正面作用的一个东西嗯对然后嗯啊啊继续继续没事啊对我然后另外两个例子我就简单说了嗯一个是
比如说 3525 也类似就是说上次我们有聊过其实 3525 在过程当中其实是推翻重来过一次其实就是一个走向更加完美的一个决策过程但是其实它跟我们做的项目之间它是没什么关系的就是这个过程在产品层面你一点也看不出来对吧这是本来一个技术团队应有的能力
就是你底层是什么样的没关系产品层面你也看不出来该用还用只是一个版本一个版本向前发展它也不影响产品的版本的迭代和功能的使用对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类似的例子然后再举一个第三个例子就是可能面向技术人员大家了解的多一点就是这个
现在世界上最流行的这个版本管理系统就是这个 Git 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 GitHub 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这个开源的网站嘛对吧这个开源网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我不知道小跑可能没有关注过这个叫做 GitHub 叫做全球最大同性社交平台哦
因为都是程序员嘛都是男的就大家这么开玩笑嘛其实程序员并不光是男的就是 GitHub 因为它是代码管理的网站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讲程序员是通过代码进行交流的嘛所以其实 GitHub 是全世界最大的程序员社交平台所以叫同性社交平台
然后这个东西的发展呢其实当时就是 Linux 的发明人 Linux Tovaus 就是他的一个作品然后他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呢是这样子的就是他以前一直用一个叫做 Bitkeeper 的软件那个软件呢是个商用软件就是纯粹你是从某家的花钱买来的你知道吧那么当初他用这个来做这个 Linux 这个全球最大的这个开源软件的这个
这个版本管理就被无数的人吐槽就是说你看我们做这个自由的开源的世界的这个软件开发大家都在上面协同结果你弄一个某个小公司做出来的这么一个 bitkeeper 这个软件那就是我们要跟你协作我们都得买吗对吧我们不买我们不就得盗版吗对吧这个事儿大家就吐槽了好多年
但是呢这个 Linus 的他就一直坚持我就要用这个我就喜欢用这个那后来大家发现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 Linus 他一直没有找到一个他心目当中完美的一个解决方案也就是说面向未来的新时代的全球大规模软件协同开发应该需要一个什么版本管理系统呢
他其实没有构思好所以他就一直坚持用这个原来最合适所以你看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也可以认为这个完美跟那个产品的推出是有重大冲突了对吧因为他一直想不出完美的招他就一直不肯推出这个新的管理系统也不肯使用别的家的这是最重要的你知道吗就是因为他认为别的家的也都不完美所以他不愿意用那么最后有一天他
大概就自己传了这么一套 Gate 版本的管理系统就是它设计出来的然后呢估计它为这个版本写了也没有多少代码就其实就设计了这么一套框架然后呢就做出了这个 Gate 的这个第一个版本比如说叫 0.1 然后它就发布出来然后所有的人一看哎呦这个东西有意思好玩然后其他的人就去沿着这个系统就往下去开发了然后它自己其实又
就没有再做了你知道吗就是他其实就把 Gate 的 0.1 版本发出来然后整个就形成了今天全球范围内最大的这么一个开源的全球协作的一个软件版本系统而他只不过是做了当初的 0.1 也就是他其实是设计了一套完美的架构给他注入了一个灵魂然后他就没再去管了而这个系统发展到今天你说完美不完美吗那可能各种
不管是 bug 还是什么规模那都完全不可同时而语所以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来讲
你也会看到第一它好像有完美与推出时间之间的冲突对吧这个确实是但是另一点我觉得更多的是其实就是这个东西在技术体系上它有没有一个灵魂有没有一个理念在里边我觉得这个东西的完美确实是存在重大意义的因为今天已经证实了就是
这套体系确实是最适合于全球这种特别广泛而且多层次分布式写作的这么一套版本管理的体系而这套整个体系就来自于当时 Linux 的一个你也不知道他花了几年的构思反正来自于那么短短的也许几千行代码勾勒出来的这么一套框架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完美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对对这个这么一想的话我基本上大概就明白了怎么讲的从魏老师的角度来看这个完美完美这件事因为确实是我们看完美主义这个词其实它是一个怎么讲呢自己评价自己的它是一个内敛的东西
完美主义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要完美或者自己对自己想达成的一个一个目标或者是理念要追求能够完美实现就是让自己心里踏实的那个点从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确实是的那可能是因为体现在技术上如果说我们先刨去其他的学科像哲学啊文学啊或者是艺术啊等等我们如果只看科学或者是技术这一个领域的话
那么它其实最多就是体现在像魏老师刚才举的那两个例子上就是我心目中要一个对我自己想建造的东西要有一个怎么讲呢一个非常完整的能够对自己交代的能够实现自己理念的这么一个大厦或者一个大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在我心中已经建好了那么我需要从很多角度很多因素来考虑以保证我这金字塔是
一定要见证我心目中的样子的那种形式啊
其实这个是不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怎么讲呢我想这个该怎么问就是说它分两种情况我们先说第一种情况就是说你心目中的完美的目标它是一个有形的东西就不管是你要建一个软件还是建一座金字塔还是建一个标准 protocol 它其实是一个有形的东西它在你心中有一个能够完工的一个图纸
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呢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说那么如果说想实现我心目中的这种完美的状况我需要能像
周围的人或者说就最典型的就是创业的时候那个投资人嘛对吧你要能跟投资人至少让他能够理解你就是你心目中的金字塔是这样的我是想建这么一个金字塔那这个过程呢会需要反复会需要不停地打磨会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这个魏老师有没有遇到过解释不清楚的状况呢就是说你心目中这个金字塔别人根本就不懂或者是别人觉得不
不行或者是你的你的完美主义根本就就是不成立的情况呢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怀疑自己我觉得我觉得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挺
挺有意思的我觉得是挺典型的就是说你看我刚才举的那几个例子其实他们都不涉及这个问题就是说他们都不是把一个需要具象化的一个产品去搞到完美主义对这个刚才有解释过这个问题就是说从不管是从投资人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的角度还是从用户的角度从那个角度来讲其实
就不存在完美的东西就是中国话叫在商言商对吧你要去想要投资人给你投资或者说你要想去展示给用户这个产品让他们去喜欢用
对吧或者说你要这个产品推出去市场上要卖到什么价格这个事情就应该服从投资的规律或者用户的规律或者市场的规律它就不存在那个完美或者说并不需要那个完美对但是它的内核的底层理念或者灵魂是可以做到完美的对吧那么
也许你的问题就会落到说那这两者是不是能平衡或者是不是能共存或者是不是能够同时存在对吧我是觉得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事要么就是看水平要么就看运气就是这样子你看我刚才举那几个例子我觉得都能说明这一点比如说我刚才说 Git 的例子
你就会发现它就是冲突比较激烈对吧就是那些年就是老程序员们肯定都知道就那些年天天有人在吐槽这个 Linus 用的这个版本管理系统因为那个时候的这种自由软件的精神开源的精神早已经慢慢深入人心了对吧最后然后大家就会说哈
我们这个整个自由软件开源软件的这个核心建立在一个小公司做的一个版本管理系统上天天收钱的这么个东西太违和了对吧就天天跟他吐槽所以可见这件事情对于对于整个社会甚至采用 Linux 这样的系统可能都产生了很大负面的作用所以说这确实大家就不喜欢或者就就在那吐槽这个客观存在但是呢
因为 Linux 这套东西它恰恰是一个自由软件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说我做出一个产品来就是我请你们去买或者我请投资人来投资或者我想让用户愿意用对吧那么 Linux 的角度就是你们爱用不用对不对老子就这样你们管得着吗所以你会发现说
这件事情最后就很失落对啊最后给了他很多年的时间才想到他完美的解决方案其实是跟这件事软件本身有关系的对吧如果你是一个迈向市场的产品或者你是一个需要投资的产品可能你早就死了
对吧因为你跟人说你爱投不投你爱用不用你爱买不买那人家可不说那我就不投呗我就不用呗我就不买呗那你就去死呗对吧但实际上恰恰在开源领域大家的这个社会运动导致其实大家是可以等这么长时间对吧就像以太坊的 merge 大家等两年不也等了吗对不对其实是非常像的但是
所以像你刚才说的这一点我觉得就蛮重要就是不同的东西它是有不同的规律如果你是商业软件或者投资人的话你一定要把那方面 cover 好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底层是不是有完美是不是有灵魂
那不是运气的话那就水平问题咯对吧就是你有这个水平能够做到把投资把市场把用户和你的灵魂你的完美 balance 起来或者组合起来那是你的水平那你做不到呢对不起那项目总有成功和失败对吧你做不到你当然失败的概率就更大那些也许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它底层不那么完美的东西就成功呗确实是这样啊
你看像刚才举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张晓龙的微信大家都听说过当初腾讯内部也是赛马机制出来的四五个项目同时在做类似新一代的社交这套软件那么为什么张晓龙成功呢我
我觉得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他们团队肯定也努力了对吧加班熬夜多少天就做出来这个还是速度上胜出了第二呢那你说跟这个张晓龙的这套邮件的框架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是有一定关系的对吧就是因为他采用了这套核心技术所以他做出来的比别人快比别人轻量级比别人极简
而那些团队很可能都在使用传统的所谓即时通讯技术就是这种点对点通讯技术他们就会去有太多的历史负担以及他们做出的功能反而就不那么极简这是什么问题这当然是水平问题
对吧就是张晓龙他一方面在产品的理念上有理解另一方面他又掌握了这个底层架构那么他是一个把这两件事情组合起来的一个最合适的那个人而且他有这个能力
那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个水平层面一个成功的典范对吧所以我觉得说白了就是又回到我们那个担心好事莫问前程那个角度了就是说反正你这两件事能不能统一能不能平衡那不是运气就是水平
不是水平就运气反正你总得沾一头吧对这个确实是这样但是刚才其实他也许有一点悖论的感觉在里面就是说如果你平衡了那你不就是不完美主义了吗就是你容忍瑕疵的进入或者是容忍某些程度上的妥协的进入他听起来有一点点不太完美主义
但这个是悖论了就是当然了就是说这个又扯远了我觉得这个不用纠结这个其实就是没必要把完美主义这个词推到极致对这个还好因为我这个我倒是可以补充一句就是其实就是完美你把它就是完美也是一个有限度的完美就可以了对吧不管是 Gate 还是微信他们的那个完美的点只不过在于他们的那个
有件机制和那个初始的那套框架后边的那个发展那不完美的地方多了对吧那确实是就是这两点倒是可以有限度的统一就是从产品的角度讲也许就叫 MVP 对吧就是最小可用产品就类似反正这些概念吧总之这个还好还好确实嗯确实像你所说的嗯
所以我觉得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最能够容纳完美主义的人或者是那些容纳那些能够就是想期望自己把自己的情怀推到极致的这些人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够容纳就如果说我们把这个完美主义演绎到极致的话那么其实还真的是在某些领域比如说刚才魏老师讲开源比如说以太坊 Crypto 的世界现在的 Web3 的世界
那其他的像科学啊哲学啊艺术啊等等这些就是这些领域其实是非常能够容纳这些或者说他其实他的性质他的本性就是需要这些用情怀为主或者是自己以自己的灵魂作为指引的这一类人的他是在这种行业比较合适的所以说我刚才问的前半句话就是说
它其实还是在我们如果说具象化到我们的科技领域科技行业就是像魏老师举的这个微信它可以落实到一个具体的产品或者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结果出来的时候呢那么在这样的领域呢我感觉它是一种级别或者是说也有很多很出色的人能够保持平衡或者是达到他的结果
那么如果我们换一种情景呢就是说它没有一个距离的东西出来就是说你的目标是没有目标就是怎么说呢这个有点有点绕有点哲学就是说你心目中的完美或者说你的灵魂指引你的方向是没有结果的就是说它的结果不是一个微信出来或者一个软件出来甚至是一个 3525 的 protocol 出来它是一个比如说像像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比如像戈德尔就是我们这个我就是比较想联想到这个层面因为刚才魏老师提到的但求好事莫问前程嘛嗯嗯嗯就是 what if 就如果你是像戈德尔一样你是处在他的那个角度就是说他所追求的东西或他心灵他所这个头脑中的完美主义是一个你可能就是说我们人类可能永远没有办法
正常人永远没有办法看到或者是永远没有办法理解到或 get 到大家世俗的人也不会为这些东西费神的那么一种结果就相当于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然后他会接着再往下去继续推演等等就是如果说在这么一个领域的话那么这样的完美主义者他们的灵魂或者说怎么讲呢我这个突然间问不出问题来了
演绎到这个特别发散的角度也就是说类似于这样的人或者是干脆我就这么问吧就是类似于戈德尔这样就明知道自己的完美主义可能没有结果他可能还是会去追求的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所谓的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威尔老师的这种就是完美主义倾向会不会都对这样的人是特别欣赏的呢这个问题问的乱七八糟哈哈
没事没事我大概能 get 到我先说一下对这个事情的评论然后再说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对吧就是可能忍不住会反而塞一下那个先说这个评论我觉得你说的这一点呢我自己是蛮有感触的就是如果你是不从有用的角度去考虑这个所谓完美主义的倾向的话那其实某种意义上说就只能是哲学的角度去考虑比如说
不管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还是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它其实就是哲学的两个最大的分支嗯就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最高成果啊
当然本体论可以还包括量子力学了对吧但量子力学其实更神奇它大概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交叉的点这个咱们就不说了以后有机会聊就是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其实就是本体论的应该说是顶峰对吧就是他认知到说这个世界的存在其实是
这种有广义相对论的这种模式在里边就是这套相对论的体系对吧就是物质以及它的引力和所谓重力加速度等等这些东西
导致了时空弯曲对吧这其实就是广义相对论的结论嘛那时空弯曲嘛大家想这其实就是本体论嘛因为我们本体无非就是时间跟空间嘛对吧所以这个就是它的最高成果那从这个角度来讲它的所谓完美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的这个结论最匹配客观实在嘛对吧就是这个就完美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物理学家这种完美主义在我看来其实倒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就是因为骨子里来讲大家认为客观世界因为它是个客观存在它是自在的嘛它不受我们的价值观或者认知的影响所以它其实某种意义上就是完美的一个尺度
对吧就是你的物理学领域物理学的理论如果跟现实世界跟客观实在百分之百匹配或者说匹配程度最高你其实就是完美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完美的追求倒比较容易
因为那就是你研究的方向就像你刚才说的因为你研究的方向就不是做出一个软件或者一个产品来你研究的方向就是客观世界的规律那你研究出来的这个规律就最匹配它它就是最完美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倒是挺贴切它就不用受到有用的影响
对吧就是你说爱因斯坦发明出来相对论是有什么用呢现在慢慢当然大家都知道有很多用但是爱因斯坦来讲他只需要考虑一件事就是这个理论是不是跟客观实在的运行规律是匹配的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就完全不需要考虑有用只需要考虑一件事就是跟客观实在的匹配度是不是最高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量子力学出来的时候爱因斯坦还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因为眼看上去量子力学在微观尺度上跟客观规律的匹配程度比广义相对论要解释的东西要复杂一点要多一点所以他当然郁闷嘛对吧他当然就是说那我再搞个是不是还有统一场论就是我能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都能统一起来不就又跟现实世界的关系又进了一步吗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完美确实就是无用的完美就是看谁跟客观世界匹配程度最高对然后就不多说了戈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就是另一个角度就是认识论的角度就是人的思维人的认知
人的認知的這種規律跟人的認知之間的匹配程度我不知道這話是不是有點繞口啊就是因為人的認知你也要把它文字化告訴大家說這是人的認知對吧
那么你说的这个认知跟人脑子里真正的那个认知它是不是一个认知就是匹配程度最高这个就是认识论的这个研究方向但是这件事就确实更难一点因为人的认识是脑子里的它不是一个能够用尺子能够量出来的一个东西所以你的这个理论是不是又是那个最对的这件事就更难一点所以认识论的角度呢
就挺有意思,就是它有可能更無用
也有可能更有用这个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你理解吧就是说如果他从有用的角度来讲你可以说因为他描述人的认知那当然很重要对吧因为我们掌握了人的认知规律就更好便于我们认知啊比如说计算机就大家都知道这个所谓计算图灵的停机问题其实就跟戈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类似嘛那就是说那可能直接导致我们产生出来计算机或者计算体系这样的东西那当然很有用
但是你从无用的角度也对因为人的认知到底是个啥你甚至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你说你研究人的认知规律那不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那不就一点用都没有了吗所以就是认识论的这个东西反正它也是一个无用的一个典型吧所以我觉得你刚才说的这个我可能说的有点多总结一下就是说哲学层面来讲它的那种完美主义
它确实是很典型的就是不从有用的角度去考虑而是从到底谁更贴近客观规律的角度去考虑就谁贴的更近谁就更完美
对确实是而且我其实特别同意戈德尔的就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是更难因为爱因斯坦的话呢当然我不是理科生这个说错了我也老是可以纠正就是他其实还是更接近一些怎么讲呢你可以把握到的或者说更容易被人理解的相对来讲更容易被理解的一个领域但是戈德尔这个真的是
就是你可能为真但是你又没办法证明的这种东西的存在也就是说你的结果就是人是永远没有办法看到这个结果的
那么就是一般人是不太会为这个费神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戈德尔他就更接近哲学了他的无用就是更靠近哲学的无用这可能是为什么戈德尔后来就这个产生了精神疾病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实在是太难了就是他在追求这种极致的但是又无用的这么一个目标的情况下就是他的目标其实是非常我觉得跟哲学非常相似的这种无用性就像那个庄子讲的那个故事他是说
五用是大用这个其实就是跟哲学是一样的就是说那有一棵树然后呢就是这个村里它长了一棵树这棵树长得非常非常大然后长得奇形怪状的然后很多人都是把它称为树神就是天天在那边祈福或者是拜这个树神但是有个木匠然后木匠就是对这棵树根本就连看都不看一眼然后就是根本就觉得这棵树一点用都没有
然后就是有一个徒弟还问师傅师傅你为什么觉得就这么大的树你怎么连看都不看一眼你为什么觉得它没有用呢然后师傅就是说你这个木头你又不能够做船你做船的话太重它会沉下去然后你又不能做防凉因为年纪这么大的说的过两年生虫就烂掉了所以说这树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然后当天晚上这个树神就给这个木匠托梦就是说你说我没用这不行那也不行那我问问你就是那些有用的树都跑哪去了不是被你砍了就是被你剁了变成桌子和椅子然后过两年也就坏了但是像我这种一点用处都没有的树我就变成树神了所以说他其实
怎么讲呢是从一个特别隐晦的角度这个真的是没办法描述清楚就是说有的时候极致的无用其实它才是真正的有用或者是它是能够指导一切无用或者是有用的一个一个终极的无用说不清楚对
对对对对对对没事我这就插一句啊因为刚才说的那个话题就是嗯以后有机会再想了就是在 3525 的设计过程当中其实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从有用到无用嗯就是其实它的早期版本是一个从有用的角度去设计出来的一个版本嗯但是最终在将近正好在中间的那个时间点
我其实就完全从无用的角度去去考虑它然后就等于推翻重来了一遍所以到现在为止呢
就是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在别人在问三五二我有什么用的时候呢我从来就基本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很难回答因为第一我自己不是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第二是说我自己回答站在有用的角度去回答因为我这个关于有用这件事的水平本身不足嘛你知道所以回答完了之后岂不是限制了别人的想法或者说给人家误导嘛所以都不会
很少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其实都是有很多我们同事还有其他的比如说 community 的同学他们举出好多有意思的例子然后我都觉得特别好玩然后我就觉得从有用的角度其实那些解释都很好的对但是对我自己而言就是 3525 的设计其实就是最终体现为一个本体论的一个思想
但是现在就不说今天就不多说了对对对留个伏笔以后再聊对对对对对对以后再聊但是 352 这个例子确实是完美的总结了我们刚才我不好意思我又放飞我竟然把魏友老师带的放飞让完美主义者觉得很难受就是其实 352 的例子其实可以完美对刚才的讨论的问题做一个总结其实这个就是无用的最大的用处其实无用最大的用处它是推广边界
它不是说自己有用而是因为它的出现它把边界推远了那么只有我们把这个边界推远了可能性才增加了就像 3525 就因为它出来了它虽然不能说没用但是说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的有用但是因为它的出现就是产生了半同时化带逼的可能性然后也就是推远了边界就各种可能性就更多了这个才是无用的最大的用处
对对对对那这个我就想拐到下一个问题的就是魏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这个弹球好事问问前程其实就刚才举的这些例子包括爱因斯坦还是戈德尔等等其实我最近翻了很多旧书前两天看又把那个远大前程翻了一遍
就是看完之后我就觉得从前的人真的是一生坚持某一个信念或坚持某一个情怀其实感觉是很容易的事嗯不管你是为了复仇啊还是为了什么就像你元大前程里边那个皮普和艾斯戴拉两个人一个是为了复仇然后一个是为了不管是你为了啥吧反正你这件事就是一辈子
但是现在呢好像几乎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更别说在这个 web3 和 crypto 就是发展这么快的领域了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就是做无用的事就是坚持但求好事莫问前程呢所以也就想问问威尔老师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达到这种境界呢嗯啊哈哈
我觉得如果说这个做法大概是个什么样我可以描述一下但是你要说怎么才能做到其实我也没有太多的
信心说能说服大家说我的想法大家就应该去学我觉得这可能还真的有点区别对我就先说一下我对这个事的感受就是说我觉得其实也是一个本体论的或者说一个无用论的视角就是我是觉得要用进化论的角度来说其实进化论讲所谓物竞天择对吧就是我是觉得说你作为一个个体你不管做什么
就是你的这种所谓的进步和这种演化其实还是一个物竞天择的规律就是你自己做什么事情然后最后你的成功与否甚至是发财与否对吧或者出名与否其实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选择嘛
对吧就是大家看到了你的成果然后大家都喜欢了然后你就成功了或者说你就出名了你就发财了无非就是这样对吧那你说从有用的角度来讲那你就会去想说那我当然要去做那些别人喜欢的或者别人买单的东西或者说我要做那个能够让我出名能够让我发财能够让我成功的东西
你固然可以这么去想但是你这么去想有什么区别呢就是从外部的选择来讲其实一样啊因为如果你想做别人喜欢的东西就能做成的话那你不就是神仙你就是上帝你就是上帝视角嘛对不对所以就是说你从你想做别人喜欢的东西别人就能喜欢的这个角度去
做和你想做一个 whatever 的东西别人最后喜欢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对不对那相反那你做什么东西才能够让你自己一直坚持下去或者让你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或者让你能够每天都很开心的去做呢其实不是应该是做你喜欢的东西嗯
或者你想要做的东西嘛对吧所以就是说我觉得就是这其实就是一个物竞天择的这么一个角度就是你永远都是从做别人喜欢的东西的角度去做你也未必就能成功换句话就是说我们经常说的那个就是怎么讲叫归因或者叫做
就是你事后判断就是你事后往前看你说这是我当初做出的一个选择如今成功了对吧因为当初我认为市场一定需要这个然后我就去做然后就成功了所以你看我当初做的选择正确
我觉得这个事不是完全是道果为因吗对吧其实完全应该就是说你当初做选择的时候你哪知道会不会成功对吧你只不过所谓的市场喜欢是你当初做这件事的一个主观判断依据而已而不是说你做完了这个市场会去选择它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个物竞天择的逻辑那其实就是一个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一个逻辑嘛嗯就是你认为这件事是好事你喜欢你认为有价值你认为它完美或者你认为它贴近
不管是物理世界的规律还是人认知领域的规律还是商业价值的规律还是金融逻辑的规律就你觉得这个事是这样的你去做然后最后他成功了其实说不定反而概率是大的呢对吧这回到咱们刚才说的完美主义的角度来讲就很有可能一件事你越做的完美说不定
成功機率越大這個就像生物可能也有類似之處對吧就是你的某個基因特別突出
可能有利于你这个种群的存活而不是说你说我基因遗传的时候我是看老天爷喜欢哪一种对吧或者说最近的气温是多少种最近的气温是 20 多度还是 30 多度所以有利于某个基因的存活所以我去往那个方向努力这好像应该是反过来对吧所以我觉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一种智慧吧就是老祖宗有这八个字其实也是一个智慧我甚至觉得再发散一点就像咱们上次聊的这个巴菲特老爷子的这个比喻和广义相对论一样对吧就是你说你处心积虑的去找一个
不收税但是通货膨胀的环境去弄还是找一个还是你凑巧碰到了一个收税但是不通货膨胀的一个环境去弄最后发现其实他俩不是一回事吗对吧就不是你挑的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其实蛮有意思的就是说不定最简单的就是担心好事莫问前程对
但是我确实要补充一句就是这个未必适合于所有人啊因为你要是觉得说这个思维方式就否定了你应该去做市场调研或者应该去应该去呃给做用户画像对就是躺平活气这个我觉得就别不要这么去理解好吧就这件事可能要去平衡一下嗯
对对我其实想到一个非常完美的例子就是概括刚才 Will 老师的对弹琴好事问问前程的解读就是布考斯基的例子就是我一个很喜欢的作家他叫布考斯基
他的这个 style 比较重口味就是被称为地狱的海明威他写的故事就是说他是属于那种边缘作家就是写的这个小说呢就是他的这个 style 是比较黑暗然后他笔下的人都是那种落魄作家或是边缘人物就是心灵无寄托但是他的语言又特别的粗俗但是他是一个非常非常有个性非常著名的作家
就是他的故事其实特别我觉得特别能够完美概括魏老师刚才对单行好诗莫问前程的概括就是这个人呢实际上他这一辈子都在尝试写作就是说他是辍学
然后辍学时想成为全职的作家所以在他大学没毕业他就辍学然后就到处在美国打零工就是洗碗卡车司机然后做邮差然后当门卫什么管仓库等等的就是大部分时间就是一边打短工然后一边写作然后写了无数无数篇的就是小说短篇小说等等然后不停的去投递但是
写了几百篇可能只有一两篇发表但是发表了之后也就没有下文大家根本就记不住他的作品然后记不住他然后后来他就得了一场大病然后病好了之后呢他就把所有工作辞掉了就不去打短工然后就就是全职的在家里写但是他是属于那种特别重口味就是喝酒打炮然后写作就是这样的就是每天不停地写不停地写不停地喝酒就是这么一个人
但是所以又写了好多好多年然后又发表了好几篇也发表了一些但是依然是完全没有下文就是他只要一发表就没有回音了然后他没办法最后又回到当初那个邮差的岗位就是每天去整理就是做邮差然后呢他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继续写然后就这样又过了十好几年然后他只能在那些地下杂志去发表很多很多的作品但是还是不成功
所以他就这么一直写一直写然后一直写一直写到 50 多岁就是一般来讲作家的这个写作生涯都结束了他才被一个编辑发现然后呢有一个编辑发现了他的作品然后跟他签了约然后他就是 50 多岁的老头才真正获得了真正的机会然后后来呢几乎他就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欧洲基本上是跟摇滚巨星差不多一个地位
然后呢这就是他的一个这个整个的历程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呢是他他现在已经去世了已经死了但他的墓志名上就是写了两个词叫做 Don't Try
就是别努力就是他的目指明就是这个的 Don't try 别努力然后大家就很不理解就是他个人的经历其实就是一个一辈子几经波折不懈努力然后不停地写不停地发表作品然后最后终于实现人生理想当一个作家的人你怎么可能把一个 Don't try 就是不要努力放在你自己的目指明上呢放在自己的墓碑上
实际上这个 don't try 呢其实是代表了他的人生哲学他不是说 don't try 就是他的全话是 we work too hardwe try too harddon't try don't workit's therelooking right at us 就是说你别太努力了你别费劲了就是该你的就是你的他就在那盯着你就是他早晚会找到你就是说其实你的人生的初衷可能都错了不是你选择了写作而是写作选择了你
所以说他这一生的这个故事就是就完全是像魏老师刚才讲的那个理念莫问前程因为也可以从计划论理解就是说他这一辈子之所以这样
不停的写不是说他想而且他自己也说我根本就没去努力我不想努力变成作家我只是写就是说我就是这么自然的写一直写下去然后也不会想目标也不会想未来我就是要写然后是因为写作选择了我那最后只不过最后这个出名了而已呵呵
所以他的这个故事我就觉得其实是一个非常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吧可能这些年看这个心灵鸡汤看太多了总觉得你要努力才能够达到你的目标实际上应该是反过来就是是你的一定会是你的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心里最热爱什么或者是最想做什么然后你只要没有目标没有一个限制的你只要每天做就好了后面就不要想太多
我就觉得这个故事特别契合这句话确实确实我是觉得这件事有时候也有一些社会层面的因素值得重视怎么说就是
像有那么一句话就是只要你没离开牌桌你就永远有机会对吧就是就是说对就是说因为前一段时间也不说前一段时间吧就这些年其实有一个理论我觉得是蛮重要的就是所谓贫穷的本质或者说或者说穷人的一个窘境吧或者一个困境对吧就贫困者的困境
就是说如果你所有的时间都必须是花在那些为了维持你的基本温饱去奔波的那个上面的话那么确实你是没有任何机会成功的对
对吧因为你没有任何时间去做你喜欢或者你想要做的那个事情也就是说其实你早就离开拍桌了对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我倒一直是觉得说其实跟今天这个话题蛮有关系的就是说技术人员也好或者任何一个人也好其实他这种所谓能够追求完美或者能够追求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目标的最基本的前提还是需要存在的
就是他有一个相对而言还宽松的环境就不管你是爱因斯坦那个年代其实欧洲还是比较和平的嘛对吧后来打仗就就就就不一样了呀嗯对吧然后呢你比如说像 JK 罗林对吧大家都知道这个励志典范
就是是领着社保在咖啡馆里边对吧写的这个这个哈利波特咱不管他这个社保起到多大作用吧就是这个低保起到多大作用但至少他是没有说天天为着五块钱的这个生活费去奔波吧对吧然后包括那些就我们刚才说的那些例子不管是莱纳斯啊张小龙所有的这些就是包括你刚才说不考四级就是
他至少他晚上回家还能写对吧但那晚上回家再打第二份工呢对吧然后夜里再打第三份工呢对吧所以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人的际遇应该这个也是物竞天择的一部分成功的机会或者老天爷确实是没法选择那些就是所谓贫穷者的窘境的那样的人这是一个问题啊
所以我就是发散一下就觉得其实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社会也好或者一个时代也好能够让人创新或者能让人做完美主义的话我觉得其实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基本的生存环境经济条件其实还是蛮重要的
包括你刚才说的布考斯基他一定也是这样对吧就是凌晨五点钟就起来然后第二天一点钟再睡然后一天再打四份工的这个状况的话他确实也变成了无法被选择的那个人没错这也是有点发散了跑到另一个话题对其实是非常相关的
怎么讲呢有的时候确实是可能你的成功选择了你但是这个确实是双向选择一个是社会有充足的环境包括你自己的物质的环境那你可能也要有心里有一个坚持吧就还是不考司机他就干一份邮差的工作反正
反正他赚够了吃喝的钱就行了他剩下的所有时间他都在写这个其实挺难的所谓就是要坚持初心就是你怎么样才能够坚持就知道你想要的是这个而不会被你的生活所示或者是被你日常生活的把你牵引到其他的方向这个其实是特别容易被牵引到其他方向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
大家其实不会像以前那么现在的你是非常容易被分散的你的经历一个是容易被分散而且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好像特别难于坚持某个理念而且但是现在也是这个所有的理念都在被人怀疑的
这么一种感觉特别虚无主义的这个时代其实你所谓的信念理念其实也挺难找到你值得坚持的信念这个好像又扯远了没事没事对对对不过我觉得完美的又拐回来了拐回到这个今天的主题完美主义我觉得还是挺好玩的今天的聊天其实真的是挺发散的
那么魏老师还有补充吗没有了没有了对有什么话题后边接着聊好的所以希望今天这一期呢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吧就是反正还是那句话但求好事莫问前程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好的好的好拜拜好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