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我们今天就开始进入主题还是我们在群里收集的问题按照得票数的高低我们先讨论一下数字资产的监管问题那这个资产的监管问题呢这次讨论呢就是希望终于有机会揭晓这个梗就是
如果大家可能还记得的话之前我们在群里讨论的时候 Will 老师曾经提出过这个两根金条这个词或者这个梗来试图讨论或者说提出一些数字货币监管的一些观点但他确实没有明确说过所以呢就是我们先请 Will 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两根金条是什么梗
好呀好呀从这个话题开始是吧那挺好玩的得票数最高今天我们就轻松聊呗然后我也就多聊一会儿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这个国产谍战神剧就是叫潜伏因为这个在大陆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这个孙宏磊演的这个著名的国产谍战电视剧可以说是开创了国产谍战新一代的先河
然后呢里边呢有一个这个前客就是专门出卖倒卖情报的这种前客说了一句话就是说因为当时这个男主人公啊跟他讲说我们还是有理想有信念的对吧我们是为了革命不是光为了钱然后呢这位前客就说我给你面前放两根金条你告诉我
哪一根金条是高尚的哪一根金条是下流的给他讲这么个意思意思呢就是说他这个电视剧嘛的意思是说那你你反正都是要谋生都是要赚钱你还跟我谈什么革命理想说你赚的钱还要赚高尚的钱不要赚卑鄙的钱是吧
这个梗是这么来的因为这个潜伏这个电视剧在国内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所以这个梗其实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那我猜测估计在大陆的朋友包括看过这个潜伏的人可能都能 get 到这个点因为这件事会联系到这个就数字货币的监管呢
这个概念我觉得大家刚才听了个例子就明白了大家比如经常会说比特币就是数字黄金数字黄金一个比特币可能就像一根金条一样两个比特币就是两根金条因为比特币有这么一个数字黄金的这么一个概念在里边所以我就根据潜伏的段子我自己编了一个数字货币监管的一个段子这个段子以前没讲过今天可以今天头一回讲一下
带来班小本的人听评书了我用它来做了一个思想实验就是描述这个监管这个故事是什么呢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思想实验你有两个朋友有一天都来你家喝茶然后你们三个人就坐在这个桌子的三面他们两个面对面坐着你坐在他们俩中间他们俩是你朋友吗你们聊天就聊到说哎
说你们两位呢这个听说最近都买了一根金条不错这个东西挺好玩的那拿出来给我看看行吗因为这里你的两个朋友吗可能前一段时间都从不同的银行啊或者不同的场所买了两根金条拿出来看看啊于是他们就拿出来然后
放在桌子上哎你一看呢因为这个银行卖的金条嘛都很标准大家知道吧尺寸啊大小啊成色啊重量都一样哎这两根金条然后呢就放在桌子上哎你说哎这个挺好不错啊转眼之间呢哎我这故事编的远一点啊就是时间长一点转眼之间呢两位朋友可能不知道有什么原因吧他们就出去了啊比如说去卫生间了呀或者出去打电话了 whatever 不管了啊那这两根金条呢就临时放在桌子上
然后你就很有数字货币的一些奇思妙想你就把你面前的这两根金条对调了一个个就是左边放到右边右边放到左边了因为他们两个金条橙色大小重量什么全一样你把他们对调个个其实他们是看不出来的然后过一会他们俩回来了回来就各自把金条就揣进自己的兜里了本来是属于他们各自的然后他们也分不清就拿走了
拿走了以后呢,这事也就了了这个思想实验做到一半过了一年,你有一个朋友呢因为比如说贩毒被抓起来我举例而已那么他的很多的钱呢就属于叫非法所得那其中呢就包括这根金条于是乎呢,那当然这根金条就作为这个非法所得作为财产就没收了嘛,没问题但是呢,你其实心里很清楚
他被沒收的這根金條其實不是他的金條是你另外那位朋友的金條然後他當初非法所得買來的那根金條呢其實是在你另外那個朋友那兒
这个逻辑应该很清楚吧所以于是乎那在法理上就有个问题就是你觉得他应该是这根金条被没收当作他非法所得呢还是应该去找到你那个朋友把这个金条还给你那个朋友然后把你那个朋友的金条拿回来
来没收成为非法所得呢我想这个故事就讲完了对吧就大家能理解这个意思吧就是我用这件事呢我做了一个思想实验也就是说金条跟金条还有差别吗他当初违法所得所买到的这根金条如果你从违法所得的角度讲你应该没收他违法所得买的这根金条但实际上
你没收的根本不是他违法所得的买的那根金条是另一个人合法所得买的金条是被你两边掉了个个之后变成了这个状况这件事情从法律上到底应该怎么界定呢我们这里就引出来不管是数字资产还是加密资产它的所谓这个同质性的这个概念
就是这个两根金条它们是所谓 Fungible 就像两个 BTC 一样它们是完全无差别的也就是说它们的这个从资产属性的角度来讲是没任何区别的但是你别忘了它们的历史记录可是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说 BTC 其实是所有转账记录都在的所以其实你是真的能分清楚这两个 BTC 分别是什么的理解我说意思吧因为如果我们用 BTC 来做刚才那个实验的话其实是你的朋友会转账一个 BTC 到你另外一个朋友那儿就他们两个会交换嘛所以你还真的能够识别出来他们历史的过程但是识别出来这个历史过程有意义吗
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对吧为什么呢因为没收财产这个事我只要你没收的是你那个数量的财产就可以了我其实并不关心说这一笔钱甚至精确到说两张人民币他们的是不是编号还不同
你不会关心他你只会关心他们两个都是 100 元就可以了我如果要没收 100 元这两张任何一张对我来讲是一样的所以说实际上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啊就是说其实在资产层面他的所谓来历他的所谓转移的过程所有的这些东西跟资产这件事本身是没有关系的
你不能说我是从某个转账途径来的这 100 块和另外一个转账途径来的 100 块他们两个还有什么区别从纯资产的角度来讲所有的资产都是一样的只要是美元或者英镑或者人民币或者金条他们都是一样的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从资产的角度来讲他们是无差别的
那为什么会有监管呢那监管都是讲说比如 KYC 对吧我要知道这个人是谁存钱的人是谁然后呢包括反恐怖融资对吧 CTF 就是说我要防止这笔钱用于恐怖用途包括你说我如果这个人是不是贪污了将来要能够没收赃款甚至能够追回非法所得
所以你会发现说监管它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是针对这个钱本身的特点有什么特殊要求它只不过是针对持有钱的这个人过去的行为也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做非法行为去获得这个钱而已这个钱的形态是美
还是人民币还是 BTC 其实跟监管这个概念完全是两个层次没有任何有理由的证据说因为这个钱是 BTC 的形态所以监管就应该对它有额外的什么监督或者监控或者说这个 BTC 这种钱就特别适合于被用于违法犯罪这个逻辑根本不成立嘛因为钱就是钱钱又没有差异我想举这个例子呢
就唠叨这么半天其实监管行为不过就是针对人的而已针对钱其实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以 BTC 也好什么 ETH 也好它更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这完全是一种偏见或者一种污名化
所以还曾经网络有一个文章我忘了是谁写的就是说如果要是从一种东西更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来做坏事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第一应该禁绝的就是美元现钞
就是美元纸币美元纸币至少在今天为止还是比 BTC 和 ETH 远受犯罪分子欢迎的一种介质因为我们都知道 BTC 和 ETH 是
它就是還有歷史記錄我們現在的很多執法其實就是根據比如說黑客到了一筆錢之後因為它的轉賬所有的記錄都是有的所以針對這個轉賬它是容易追蹤到這個黑客真正的把這筆錢放在了哪或者放在哪個交易所或者賣給了誰 BTC 和 ETH 從這個角度講其實反而是更容易被監管的
最难被监管的当然就是美元现钞用的人又多然后又没有痕迹所以说我核心想表达一个思想就是说其实所谓对数字货币的这个监管这个概念按理说就不应该存在我不知道大家能理解这个意思吗对我们前面也聊到过上两期聊到过如果你认为数字货币是一种高风险的资产比如说 LUNA 这就玩完了
那他的所谓的监管其实无非就是还是那种传统的说谁应该买高风险资产谁不应该买你有信息披露的义务如果你说你是 KYC 那么你是基于什么呢是因为 know your customer 这个 customer 是人而银行账户呢是跟人绑定的
所以呢在这个程度上你已经把这个所有的银行账户都监管起来那就 OK 了 KYC 就实现了这个跟数字货币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数字货币如果你想要换成美元你其实还得要进入到银行账户
而银行账户的那层的 KYC 你已经都做过了你按照那个传统的逻辑继续去做就可以了然后我们再进一步说那有没有脱离银行账户体系的经济活动比如举个例子假设你买一个房子假设这个房子很贵是这个 1000 万美元然后呢你说我用 BTC 去买了这个房子
哎我没有经过银行账户体系所以你就监控不到了吗但是你想一想这也不可能啊因为房产的登记都是在地方政府的这个登记系统当中嗯
你有想过吧所以这个房子都过户了而且价值 1000 万美元至少它在市场上标价 1000 万美元你作为一个地方政府难道就没有针对这件事情有任何比如说大额成交的这些行为有任何监管吗包括它的房地产税是怎么纳的对吧这一次的增值税是怎么缴纳的所有的这些东西其实都仍然跟现实世界当中的人有关系我相信从绝大部分的场合来讲
其实现有的监管体系监管到人监管到现实世界这个事情是完全足够的不会存在说因为数字货币的这种新形态的到来导致了有些什么东西是监管不到的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这些年吧有很多的文章和新闻在说朝鲜黑客通过这个黑 define 赚了这个几千万上亿美元然后就把他们这个本来对他的资金制裁就给这个突破了朝鲜就拿着这些钱去买东西但是问题是你对朝鲜的制裁到底是制裁啥呢你是不让他买武器吗你还是不让他买粮食嗯
如果他自己有钱你就可以允许他买粮食的话那么你又如何证明他买粮食的这个钱就是所谓的非法所得的钱对吧你也不关心因为你是允许他买粮食的如果你不允许他买武器那你在这个买武器的这些封锁层面
不管是禁运还是什么的这些现实世界你都能够控制得住它是用真实来的美元还是用 BTC 去买武器这件事有关系吗所以我是觉得说大致上来讲吧唠唠叨叨这么多就是说其实所谓的针对于一种专门针对于数字货币进行的监管其实这个概念大部分场景应该是可以不需要的大概就表达这么个意思吧
非常精彩我终于完整的听懂了这个两根金条的这个梗我觉得也是非常对的因为大家如果还记得这不是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案例就是一个 couple 一个是加拿大的 couple 吧我忘了具体哪个国家的就是一男一女然后他们盗取了很多的比特币但是呢这个案子好多好多年都没有最后也就是在前几个月吧还是去年年底的时候这个案子终于破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试图
用比特币在沃尔玛买一个什么东西就是在沃尔玛买一个非常便宜的生活用品就是可能他们有偷了千万级别的或者是亿级别的比特币但是最终泄露他们这个行踪的动作就是因为想在沃尔玛买一卷卫生纸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这个其实就是也是印证了刚才吴威老师的观点吧就是说其实只要是它跟现实世界的通道有连通其实呢这个现实世界的监管在现有的这一套体系是完全可以监管到它的那落实到金融上呢就是我们这么多的这个法案什么反洗钱法认识客户 KYC 啊什么 FBAR 啊外国银行金融账户法等等等等其实都是现实世界中
监管人的行为就是落实到责任人的这么一套方法其实我刚才在想对于比特币或者是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的监管的整个一个过程其实我们也是可以看到这些监管的监管者他们思维的改变我记得也是非常清楚也就是在比特币刚出现的那几年以及之后因为它之前确实是涉及了很多
就是在黑市以及非法交易市场或者是涉及到一些毒品等等非法交易就是大量出现在比特币的身上在很多年之前大概就是七八年之前他刚刚出现的时候确实所有人的矛头都是对准了他这个什么抗审查匿名性然后不可追踪
这些关键词然后呢就是抓住这些关键词就是因为这项技术它有这些特点所以它就是一个极危险的东西之前的监管呢确实是可能会在这些点上就是严防死守我个人感觉就是后来这几年一直到现在过了这么将近十几年吧之后呢就是比特币它其实也是一个慢慢的被华尔街收编的这么一个过程我觉得它这个其实也是监管的一个
底层的逻辑吧或者至少是监管中有一派的逻辑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觉得或者他们明白的就是禁止或者是对某个东西把它直接定罪或者严禁禁止呢一般都是很就是新手的动作
就是新手的监管者才会一看一个什么东西不顺眼然后就直接把它禁掉一刀切大家不要过度联想我只是说一个一般的逻辑像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是比较新手监管的动作而高手的做法应该就是我先容纳接受并且鼓励他创造一个所有人都可以持有这个 crypto 持有比特币的这么一个环境那只要他是和谐可控的可以追踪的可以 kyc 的
那我就可以最后会达到一个效果就像大家看那个电影指环王一样就像那个这个索伦之眼就是他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只要你带上这个魔戒我就能够找到你所以这个魔戒其实就是把这个比特币或 crypto 纳入到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中只要你进来了我就能看到你你就跑不掉所以我觉得就是几百年来的金融创新其实都是一样的几百年几千年来大家都是在试图创造一种新的邮寄规则那目的还是要抗审查
抵抗现有的监管就试图做一些现有的监管没有办法 cover 到但我又想做的东西所以说鼓励创新从一个监管者的角度如果我是监管的话我就觉得我想鼓励创新然后我又想让这些东西可控的话我最好当然是把它这些特点剥离掉就是这些匿名啊抗审查等等这些特点我只要把它剥掉把它拉回到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中来
就像我驯一匹马或者说驯一只狗是一样的就我不会暴力制服你的灵魂而我会轻轻地把你的这个马鞍或者是这个狗绳给你套上只要我套上了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就慢慢地放弃你自己的自主权就纳入到我的体系中
所以像这些什么 KYC 啊什么 AML 啊这个 Banks 就是那个银行保密卡等等等等其实都是把这个狗绳拴在狗头上的工具监管其实就像这个 Sorong 它看不到佛罗多但是你可以看到这个戴上了魔戒的 Frodo 就是你愿可以看到
像比特币 crypto 我个人感觉也是一样的你控制不了比特币但是你可以控制被华尔街收编了的比特币你可以追踪这些金融业界的比特币产品只要是华尔街和金融机构介入就像是在这个比特币身上画了一个荧光棒一样你可以创造一个高度可见版本的比特币这样的话监管就是顺理成章我觉得现在这个监管整个这个过程包括可能有可能是就是美元对于这个美元稳定币的监管的过程
甚至是最近的像一些比较大的这些稳定币他们自己的动作你就可以感觉到一个是半推半就然后一个就是慢慢的就向你靠拢像 MakerDAO 它不是也是慢慢的开始增加它的 Traderate 的 holding 吗我觉得这两个体系就是到最后慢慢的会在终点就融合了
还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啊我听着怎么好像最后一句话不知道为啥蹦出来我听着你的这个脉络好像让人有点伤心呢意思是说啊最终一定都会被监管的对吧那就像那个大宗商品交易所的那个老同志说的那个话嘛就是 will tame bitcoin 是吧哈哈哈哈
我是想说还要再明确一点就是说我是觉得某种程度上监管其实它的目标就是人其实不是钱只不过因为钱的流动最终能够让人获益所以有些监管的措施比如说一些 KYC 或者一些大额转账时候的一些审查是用来控制人的
其实这种监管有时候本来就已经是不太合理的了但是因为它是在账户体系下所以还有一定道理因为你可以认为账户跟人就是一个东西但是如果再把它放到跟数字货币的这个完全匿名的体系下其实说白了就是
你要去监管两根金条的互换或者把一根金条切成两半分给什么人的这些东西你都要去监管都要植入这些规则的话那就是太费劲了我是觉得确实有些监管的这个逻辑到了这种
虚拟世界当中是应该改变改变或者说对于这种类现金的产品其实本身也没有什么好的监管数字货币反而出来了一堆所谓监管的主张其实我觉得是很奇怪的变成了一种莫须有的一种逻辑这是一个再一个我想补充一点就是说确实需要把现实世界的监管和虚拟世界的监管区分开因为我们不是以前聊过这个
关于虚拟世界比如虚拟世界是不是也有性骚扰对吧这样的话题所以其实虚拟世界可能也会有监管
但是虚拟世界的监管是什么我觉得那可能是个更有意思的话题也许真的以后可以再去了对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所谓的监管感觉都是那种就是纯粹是把现实世界当中的监管的逻辑想要用去掏出这个纯粹的一个基于算法的这么一个网络我觉得这就是比较麻烦的一个事情对就补充这么点嗯
对对这点我是同意的就是只要是他又在这个现有的金融体系上加了一个 additional 的就是额外的一个条目比如说我出行一套比特币交易或者比特币这个转账等等的这个额外的条例只要你把比特币或者说虚拟币作为另外一个主体再编一套新的这个监管条例出来你就是还是把它区别对待而对比特币这个本体来讲是对他有偏见的
最终这个行为发生者这个人来讲呢他可能还是有点失去的重点
我觉得这个是现在的监管的一个问题它其实还不只是对于比特币和虚拟币就是现实世界的监管也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像刚才 Will 说的就是 Fungible 它其实都是 Fungible 的但是你是却要把它分开监管比如说前一段时间那个 CFTC 和这个 SEC 不是说他俩要分得清楚最后这个比特币有 CFTC 监管吗当时就是我就在想就是这个 CFTC 它监管什么它监管的是大宗商品
那你现在如果把比特币作为大宗商品的一类那如果说假如说你明天 CFT 想重点监管一下这个比特币能源的消耗那你是不是同时还要监管一下其他的这个大宗商品品类就是把比特币和这个橘子猪肉什么铁矿放在一起你比较一下就是和这个比特币虚拟矿机放在一起大家哪个消耗能源比较多然后再决定给谁开发单呢感觉就是很奇怪
就现有的监管体系有很多是针对客体就是针对于人操作的工具就是客体的一个监管而不是说一个什么更清晰的方法去监管行为主体嗯对对对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OK 嗯我们就前进到第二个问题然后将来那个监管确实是我也想在有一期就聊一下平行世界的监管
对我们可以聊一下第二个问题也就是 P2P 的这个金融不合逻辑之处这个的问题的背景是这样的就是恰恰是在魏老师没有办法在群体发言的时候就是有小伙伴提出来的他其实也是针对我们上次应该是 AMV 那一期就是在讲的这个 P2P 不合金融逻辑之处当时魏老师举的是这个 P2P 的例子就是说因为它是一个收益风险严格不对等的
我们群体就有一个 P2P 的专家小伙伴然后就写了几段非常非常完整的严密逻辑的 P2P 的介绍就相当于是把这个 P2P 整个这个历史他就介绍了一遍就是说为什么 P2P 他会给贷款就是是会给投资人就是买 P2P 这个什么资管产品的这些人你这么高的理财收益率而
给另一端又是可以收这么高的利息就是因为它其实自己是存在一些天然的缺陷对比银行来讲最后的一个问题的结论就是说 P2P 当年玩崩是因为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大家玩坏了就是这个风险的底线越来越低最后略遇驱逐两臂的这么一个过程
总结一下就是这个问题就是说他不是说 P2V 的天然有作恶的本性不是他就不对或者说他就天然是恶的而是监管在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呢我是想再跟 Will 老师仔细探讨一下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他的观点
这个不合金融逻辑之处到底在哪里好的好的聊一聊这个话题还有其他话题我估计可能会有意思点对这个 P2P 这个事呢我先说一下那些聊天记录呢小跑老师也通过各种方式转给我看了我也看到了这里边确实要分好几个层次那位同学说的监管的一些个问题以及说 P2P 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收益
从事实的角度来讲都是 OK 的但是我所提到的问题它不是一个实然的逻辑也就是说它不是说事实怎么样而是说它是一个应然的逻辑也就是说 P2P 这个事情应不应该存在以及它的底层逻辑有什么问题对这是两回事这两面我都可以评判因为我对 P2P 还是很熟悉的
我见过无数的各种 P2P 出问题的样子就包括那位同学所提到的说因为最后监管收口让一些好的 P2P 也都死了这个也有这很正常这我都见过所以我们还先说应然的逻辑应然的逻辑其实我认为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就是说收益跟风险就是一个成正比的关系其实说白了就是收益就是风险的价格对吧
风险越大价格就越贵然后收益就越高说白了就这么回事对从基础的逻辑来讲呢 P2P 的这个风险一定是大于其他的投资产品比如说基金啊甚至是股票呀从这个角度来讲呢如果你告诉所有这些投 P2P 的人你
你这其实是一个年化 50%的一个收益的风险度他就不会来投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我投一个年化 50%的这个收益产品的话那么第一我应该会拿到年化 50%才可能
那我愿意为这么高的收益去冒风险这个是可以这是第一第二是说如果看到年化 50%你有金融常识你会去说年化 50%那这个太高了我一定不会去买这个东西了这是它的两个基本上可以存在的判断
实际上 P2P 的做法是什么呢实际上 P2P 的做法是他把这些人的钱拿去投了这种有年化 50%的收益能力的项目同时他也具备极高的风险然后他在购买的这一端呢他实际上是给别人大概比如年化 18%
或者 20 其他的呢是他的各种这种比如说抵御那些坏账的风险嘛因为年化 50%的收益率他们其实肯定坏账的可能性很大嘛所以他实际上用这两个的资金的差额去弥补这个风险这就是所谓 P2P 的基本的模型所以你会看到说
从这个综合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这些投资人他就是通过享受年化 18%的收益其实是投资了这个年化 50%的这样产品并且承担它的风险然后呢只不过中间的这个平台呢他通过这种
运作把那些爆雷的或者是坏账的那些东西呢把它们等于就是只能是消除了没有收益了那么综合算下来呢可能投资了 18%得到了 18%的收益大概会是这么一个模型这就是 P2P 的一个基础模型结果问题就来了你归根结底
你恰恰是所有的项目必须都是年化 50%的收益率你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如果你投的都是 18%的收益率的那些项目的话那只要有一个坏账你的收益率就低于 18%了你在 C 端你就不可能给别人 18%这种高风险的这种结构其实就是 P2P 做的事情那于是乎问题来了
所有的金融结构最后都会逃不过一个问题就像我们现在这次遇到的市场情况就是当市场的情况在整体下跌或者经济形态在整体下跌的时候你是会碰到绝大部分 50%的项目都死光的这种情况对
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说要对投资人要披露要建立合格投资人的体制你就是因为要告诉他们说你这个钱就是有一分钱都剩不下的这种可能性因为这种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而实际上所有的 P2P 是不可能这么跟别人去说的
你知道这样说会觉得很可笑你会跟你的一个投资人说你把钱给我我拿去投那些年化 50%收益的项目然后我给你年化 18%你觉得投资人还会投钱吗但你说的又完全没错因为你实际上是说因为投那些 50%的项目有好多项目会死会亏所以综合评价下来是 18%所以你欺骗了你的投资人
然后他一看说哎呦 18%哎呦真好哎我存银行我买基金才年化 4%你这竟然有年化 18%所以其实你的这种资金运用就是隐藏了这个关键的风险信息达成了这么一个差异化的结构说白了才让他们会来嘛你任何一个充分把信息把风险披露给客户的 P2P
可以说一分钱他都拿不到因为就是我刚才说那句话你去试一试好不好就是那些说 P2P 有合理的人你去试一试好不好你跟你的客户说我投资一个年化 50%收益的项目但我并不一定都能赚所以最后可能只能给你年化 18%
你的那个投资人说那我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我会这样去做吗对不对这种经营风险的能力实际上 P2P 平台它具不具备我们不说因为你说如果一个 P2P 平台它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够说到说
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就是有两个平台一个不具备这样的风险经营能力一个具备这样的风险经营能力然后你说因为监管呀或者什么问题所以最后劣币驱逐良币了那是那个实然的逻辑我们现在是说的根本还没走到那一步呢就前面这个应然的逻辑你根本都通不过嘛所以我想说的是这个意思这里边呢其实有一件事情呢
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我倒是很希望说就我刚才讲了半天其实都讲的这种经营风险的能力风险错配这个大家肯定都知道了但是有一件事大家没有意识到其实跟我们说的货币灵魂三问或者信用货币机制是非常相关的是什么呢就是银行为什么可以贷款
我们这么去想啊就是你可以认为说你存在银行里的钱银行为什么可以给你年化 2%的利息就用我们最基础的传统的理论
那么银行给你的利息也是银行拿了你的钱去投资你可以这么理解当然这个我们已经说过了这个是个存款货币理论它理论上实际上是不成立的但是这件事我们拍出调不说我们说银行凭什么能凭空给你利息呢那个钱从哪来的也是银行赚的嘛那
银行赚钱是靠什么呢?当然靠放贷了你说他什么收取手续费啊中间业务那些没问题但是他的核心的大头利润来源是放贷也就是我们说的存贷款利差还是存在的就是他放贷比如年化 5%然后存款是年化 2%那么这里边就有个问题就是说说那你刚才我说的那个逻辑好像有点问题说如果经济整体下行
所有貸款人都還不上錢那銀行不是也完蛋了嗎那憑什麼銀行能做這個事呢那我 P2P 就不能做呢這裡邊就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誰能夠創造貨幣的問題
你存在银行的钱银行承诺给你的钱是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其实那是银行欠你的钱而已但是在那里其实跟银行创造的货币是一样的然后银行贷给别人的钱也是银行凭空创造出来的货币这一点很重要就是银行并不是真的拿你的钱去借给了别人
你理解吧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存款货币理论的错误之处就你表面上看上去是银行把你的钱借给了贷款人然后收了更高的利息然后还给你本金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吗银行给贷款人的钱是他凭空创造出来的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边的钱就算一分钱都没给银行还银行欠你的钱它仍然能给你因为那是你资产负债表上的钱它借给别人钱是它新增的不是你当初存进去的钱这一点很多我们在讲货币理论之前可能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说明一件什么事呢就是银行作为可以创造货币的主体
它的抗风险能力跟 P2P 平台完全不是一件事情能理解吧这件事情绝大部分不了解货币理论的人他是不清楚的 P2P 的平台是拿你的钱给别人别人不还钱你的钱就没了它是一个资金转手的一个中介而银行的钱是它新增出来给别人的别人一分钱不还给他银行欠你的钱还在那
你还可以取啊你还可以通过央行准备金拿走呀你还可以花呀只要你花的那个饭馆他也在这个银行开户钱就给他了大家能理解这个意思吧所以银行是唯一的一个可以利用所谓利差模型来赚钱的机构嗯
它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银行是一个创造货币的实体其他一切机构根本都不存在用利差来获利的这种能力
一个风吹草动一家不还他钱本金就没了不是利息的问题这一点其实是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不仅仅是经营风险能力的不同而是货币模型的不同决定了其实 P2P 这种逻辑它在金融领域根本就不成立这个我先解释到这儿其他还有很多细节我就是听的过程中实在是憋不住笑越听越像蒋平说的
太有意思了我听到过程当中我联想到了最近发生的很多事儿嘛可能比较敏感的就是某某村镇银行最近出问题的银行有很多嘛这个村镇银行你的存款提不出来然后银行告诉你说这个钱是银行的不是你的
感觉就是其实真正能够完全理解这个货币运行机制的可能像某专家说这个银行里的钱是银行的不是你的就感觉是专家在创造一种新的货币体系我觉得刚才这个魏老师解释的已经是非常非常清楚了这个逻辑呢或这个想法其实不只是在 P2P 就是所有跟金融相关的创新大家其实初中都是这样的都是会觉得为什么银行能做我
不能做而且银行又做的那么烂银行又没有办法完全服务到这个实体经济的每个角落普惠金融也做的很差所有的想在这个领域创新的人一定都会觉得我比你做的更好我一定会比你更好的这个管理风险或者是提供服务等等
但是我们确实这一点非常要清楚的其实不只是 P2P 还有试图改造现有这种体系的所有 Crypto 相关的项目甚至是 DeFi 的某些项目的想法就是一旦你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呢你就已经犯了某个逻辑错误你在跟你的对手方并不是在一个游戏场里大家不是在一个可以对抗的一个拳击赛场上来对抗或者说赛跑这种方法或者说你要是这样对标的话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当然了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说如果你想改造的或者是和现有金融体系竞争的是信用的部分的话那你一定是没有办法和现有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来竞争的因为他刚才就是魏老师讲得非常非常清楚了他的能力你是不可能获得的而且这个能力是你存活于这个市场上的基本能力
但是这个可能也会在稍后的问题会提到吧或者是没有提到的话会在下一期提到就是但是这个金融体系中非信用性的部分那这个威尔老师也曾经在播客中讲得非常清楚呢这个领域呢其实是有机会的这个也就是威尔老师的计算性理论但是我在这里就不剧透了大家可以仔细听播客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完整的
讲解好的对因为刚才唠叨的比较多我就总结一句话大家要注意到一点就是经营利差的这种能力我这个以比较便宜的利息吸收资金然后把资金投出去然后获取高的收益再还给这个本金这种能力它就是跟货币创造的能力是相绑定的
如果没有货币创造的能力的话经营利差的这种能力原则上说根本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风险你根本抵抗不了任何一次投资失败损失的本金都可能导致你整体就是已经亏损了
还别说利息变少这件事情也是因为存款货币理论或者说银行的职能的理论长期以来有一个错误的误导所以让大家会以为说经营利差的商业模式是谁都能干的所以才诞生了 P2P 这样的一个错误的逻辑
我再稍微补充一点就很简短的补充加加这一点如果说觉得魏老师想的太抽象你可以自己脑子里算一下做一个思维的实验就是说假设你现在有这么一个生意就你可以比如说 8%的利率借 180 亿美元借了这 180 亿之后你转手又可以投到一个比如说 20%利息的某个贷款上然后整个过程一分钱都不用掏你每年就可以得到 36 亿美元的利息
所以说中间的这些差价 20 多亿美元就是你自己保留的这是不是一个好的生意这个问题呢就你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意但这不是一个是还是不是的问题这个正确答案是它是谁的生意这种存在是对谁来讲是可以存在的而对谁来讲是不可以存在的就是刚才魏老师论述的那一个逻辑如果你是发明了这种生意模式的人你可以在短期内做一两年然后赚 20 多亿美元去买个游艇什么
但是如果你想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经营的生意的话就是你可以长期以 8%的利率借款然后 20%的贷款贷出去的话中间的一个前提是你一定在某些地方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刚才魏老师的经营利差的逻辑也就是说它随时都有可能是你 20%的高风险的贷款方面是这一头是高风险的而且有可能是缺乏流动性的而且还有可能是一些庞氏骗局但是
但你 80%的钱是反复无常的不稳定的等于是你左手和右手都是不稳定的而且你中间又没有任何的自己的 capital 没有自己的本金然后你没有中间任何的缓冲所以说在某个时候借你钱的人一定会要求还钱而同时向你借钱的人又不还你钱然后你自己也没有一些 capital 的缓冲来还给那 8%的人你这个就没有办法是长期稳定下来的
这种能够持续存在的实体呢一定是像刚才 Will 老师讲的你可以自己创造出一些创造货币的但这个就跟我们想的像 P2P 不是一个游戏场其实传统金融除了创造货币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些方式呢也许都不是完全创新的这个金融创新像 P2P 或者说其他一类金融产业想能够做到的比如说法律制度就是现有的这个金融
我们现在的传统金融有很多方式其实可以解决刚才讲的这个借短贷偿的这些问题就是首先这个法律制度会保证比如说其中一个在某些这个情况下破产了你可以完全拿回你之前的东西
或者是这个第三方托管或者三方保管的这么一个机构就是它有非常安全的这种机构呢就是你没有办法拿这些东西跑掉是不太可能的或者是贷款人就是刚才像魏老师说的就是他一定是受监管的大型银行或者是货币市场基金之类的所以说是可以依靠监管体系来确保你不会真的破产或者是不会真的去拿钱跑路的
然后最后一点就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这个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和一些最佳实践这些最佳实践比如说 KYC 的尽职调查然后财务报表等等等等还有一些就是 concentration ratio 就是银行那个集中度贷款的额度等等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办法和实践其实都是一个体系中的固有的一些抵抗风险的特点而不是说一个
拍脑袋想出来的创新就可以实现的对我再补充一小点对你其实说的还是太客气了对哪边客气简单的说就是对于还想幸存幻想经营风险的人而言太客气了就是
就是说需要进行那种吸毒式的当头棒喝就是说大家就别想了就这样休息睡吧当你一旦讨论到任何技术细节的时候比如说你说一种经营风险的稳固
或者一种严密的风控体系等等等等这些那么它就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是说那我有了这些东西我是不是就可以做 P2P 了呢所有的这些经营风险的能力它们其实都是次生能力
原生能力是创造货币的能力那些能力是建立在创造货币的能力基础之上怎么把它做得更好然后如果你没有创造货币的能力的话你所有那些能力全都具备它都是后边的那些零
它没有前面的那个 1 就是这个问题所以这件事情就像你刚才说的大家总会觉得说银行做得我就做不得或者说如果我比银行水平高我是不是就能做得比银行好它根本就不是这个问题它是人家是印钱的你只是转账的这个东西能一样吗这个东西不能一样这个大逻辑是个比较危险的事情嗯
OK OK 好差不多 OK OK 好 那我们马上到这个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又回到 GameFi 这个 play to earn 这件事到现在还没讨论清楚那这个问题就是如果说 play to earn 这个东西没有被 Axie Affiliate 或者 Stefan 政委为什么像那些游戏巨头什么米哈游王者等等他们没有下场呢
这个问题我简单说一下背景然后请这个 Will 老师仔细分析一下背景就是我在群里发了个图就是 Messary 的那张图就是 XC 的这个收入营收现在基本上都已经看不到了
所以说我就评论了一下我说就是看来这种想先建个游戏然后在游戏中放个货币然后叮的一声一个几十亿的游戏经营体就建好了这个想法好像已经被证伪了所以说游戏首先还是游戏我们就要搬出那个著名剧是让游戏的归游戏货币的归货币所以说大家开始讨论那是不是这个 play to earn 这个模式就是跑不通那么为什么这些巨头没有下场这是这个问题的背景嗯嗯嗯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我理解这个问题其实那天讨论的比较充分了可能原始的问题也不是这个所以我们就多从几个角度来讲就不管这个所谓 extraterritorial 是不是正伪了因为是这样的我先讲一个例子我不知道大家昨天有没有看新闻国内有一个房地产的信托又爆雷了
爆雷了呢导致有两个买了这个房地产信托的公司呢就坏账了就是钱收不回来有一家大概是二点几亿人民币吧就是这个信托基金的收不回来了啊但是呢这一家呢就是买了这个信托基金的表态说这二点几个亿收不回来呢并不影响我日常的经营状况然后这家公司叫什么呢叫米哈油哈哈哈哈
所以同志们人家二点几个亿的钱都可能没了人家也无所谓因为人家账上大概现在一百多亿人民币就放在那然后呢你说哎呀这个米哈游他这个钱他是脑子进水了吗去买一个房子
房地产信托基金估计也就年化 8%10%吧因为一般信托都不会太贵你知道吧大概 8%到 12%的这么一个级别吧那你说他是缺钱吗他不缺钱他账上 100 多亿他又去买一个才年化 8%到 12%的一个理财产品花两个多亿这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就是钱太多的话对吧就是说哎呀我这 100 多亿你发工资还得发个好几十年然后你说买服务器吧我也用不着我现在可能开发新游戏这些服务器都够了然后我雇用新团队我也不用雇用因为我现在的团队可能正在开发着几款新游戏过两年一上线又是好几百亿的营收
然后你就说他这个钱多到说实在没办法了就是因为毕竟通货膨胀嘛这个人家也是懂的通货膨胀比较狠那怎么办呢那我们先花两个亿先去买买一个信托基金嘛好歹也年化 8%嘛对吧这可能比通货膨胀还是高那么一点点你说米哈游他去 X2 earn 他
为什么要去 X2 呢他是卖啥呢他缺钱缺到啥程度他去 X2 呢就是他不是缺钱他钱多的花不出去你不是 X2 如果你能帮他解决 Earn to X 的问题那我估计他可能愿意对吧就是干点什么事然后我多给你们补贴一点这可能还可以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因为他钱多他就不 X 托儿而是说我想回到我们讨论 Web3 的核心的理念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它有价值主张因为它的客户有价值诉求然后当他们的价值主张与诉求不完全匹配的时候那么由这个企业单独来满足用户的所有价值诉求的这种可能性就不大那么可能会有一些更多的一些
特点的系统来满足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呢我们得去考虑说反过来想那如果要是这个企业它的价值主张或者它的目标跟这个用户的价值诉求差别的特别大就是尖锐冲突比如说用户有这种资产化的价值诉求但是这个企业呢它就不想满足用户的这种诉求
那他就不去做这个事他想满足用户的诉求他才去做这个事那于是乎就回到企业这端了那就是他想不想满足用户的诉求当然就取决于他的状态像米哈游这个账上爬着一百多亿现金都着急花不出去的时候他根本不想通过说我还满足用户的一些什么差异化的
价值诉求来去帮我的这个游戏的营生做得更好他可能想的就是说我现在有这么多钱我唯一的一个诉求就是我反正就是继续开发更好的游戏对吧然后下一波给用户以更好的游戏然后下一次可能又赚 300 亿就类似于这个意思而他不会去想说哎呀不行我现在我的项目需要冷启动一般的冷启动呢很困难那么我这个要通过一种
就是这种所谓 X to earn 的这种方式去能启动可能是一个机会因为它满足了用户不同的价值诉求所以核心的逻辑还是这个就是他得自己有
意願去滿足用戶的差異化的價值訴求他才會使用對應的方法嘛他沒有意願去滿足用戶的差異化價值訴求他怎麼可能去什麼 X 多 2 呢這根本不可能啊他錢多的都花不出來根本不是能啟動的階段所以他不存在這個問題我舉米哈游這個例子是他錢多這是一個例子而已但是他的底層邏輯是不變的就是這個團隊這個企業這個公司或者這個 team
他是不是有这种意愿去用一些差异化的手段去满足用户的差异化的价值诉求他才会去想各种各样的招而且也不一定是 X2Earn 包括我们说 Mirror 它其实是个典型的 Web3 的一个平台
它是怎么做呢我可以给大家说一下就是 Mirror 它不是一个写作平台吗它是个写作平台那么它呢满足用户的差异化价值诉求的方式是把用户写的文章存在链上这样的话呢这个用户的文章就不会丢失而且保证以后能找到这是用户的这种差异化的价值诉求那么这个链是收费的因为存区块链嘛肯定要交交易手续费嘛但是呢这个 Mirror 并没有管这个写
文章的人收手续费那么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从中垫付了手续费补贴对吧补贴嘛你认为是滴滴嘛对吧一单 10 块钱他只收你 3 块 7 块是他补贴了所以你看这个东西他也不是 X2 但是他是一样的他通过一些补贴的方式啊等等的是满足了用户的差异化的价值诉求嘛所以这些东西他完全都是存在的
为什么我会说我认为它的 web3 程度要比 stepn 或者这些 extrn 的程度还要强呢就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区块链的特点它是真正的把文章存在链上然后它的这种方式是补贴了交易手续费那么因为这种链的交易手续费又很便宜所以它又补贴的起所以这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相对健康的形态
而这个 Stepn 也好或者各种 X2R 也好不过就是让你一上来买很贵的这个道具嘛然后通过你不断的去运转去把它这个赚回来这个钱就是 X2R 这种逻辑说白了跟区块链也好跟这个对于差异化价值主张的满足也好其实未必比这个 Mirror 要好在我看来可能 Mirror 是一个更好的而且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这么一个外置散项目
所以我是觉得说谁要做这件事核心还是他愿不愿意去做我觉得米哈游他可能现在根本就不想去做说白了就这个问题我想我还是顺便一块都说了吧因为这个话题那天我们有讨论过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网易的藏宝阁因为网易可以认为是中国第二大游戏平台公司了对吧
第一大你可以认为是腾讯网易其实也发行过无数的好的产品它的这个藏宝格的体系的那天我在群里有介绍就是它其实就是允许道具交易大家可以去看网易藏宝格真不是开玩笑那个上边最贵的一个
道具他其实不是道具了他就是号都能卖就是游戏账号啊严格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转手吗最贵的那个账号好像是 450 万人民币吧啊当然不一定有人买了啊这玩到多少级别了哈哈不知道我也没仔细看
就是说网易他其实就很鲜明的做了这件事就是我要允许这个道具之间的交易然后那我当然要收手续费了对吧网易的手续费好像有 1%的有 5%的反正也不完全一样那么你看当他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你说他比 Stefan 差在哪了我觉得一点也没差对吧你也可以 X22 嘛你去打怪嘛升级然后卖号卖道具对不对嗯
一样的嘛,而且甚至你还不用花钱因为 X2R 是先花钱买很贵的鞋然后采取一点一点挣回来在网易你可以一开始花很少的钱反正你就练级打怪呗其实一共只投入了 1 万块钱然后也许你那个号就已经能卖到 10 万块钱了这完全都有可能网易这个独特的一个可以说是中国游戏界独特的这么一个存在就是它有一个藏宝阁然后它允许游戏
的帳號之間互相轉讓道具這個邏輯我那天說了其實對於構建這麼一個生態而言只需要這一個條件就是允許遊戲帳號之間轉移資產
其他的一切你都不用操心了那玩家有无数的办法去做 OTC 交易去买去卖都无所谓了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账号之间可以转移资产 OK 那于是乎我们就问一个问题别的游戏都这么做了吗还是他们没这么做如果没这么做为什么没这么做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做我可以简单的说以我对游戏的了解因为我还是研究过很长时间
就是绝大部分游戏根本就没有这个功能没有这个功能呢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是监管的要求监管机构并不允许这种做法第二个原因才是说如果监管允许那么这个游戏愿意不愿意做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你会意味着这个游戏
玩家之间能够交易道具你如果只收 1%的手续费那你卖道具的钱却全都损失光了因为人家互相之间可以卖所以就算允许那么游戏可能也不愿意做这一共是两个可能性以我的了解总体上来讲监管是第一位的
因为这里边有很多很复杂的因素比如说当你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它是否会产生比如所谓的洗钱行贿等等等等这些危险所以其实我们国家的游戏还很有意思同时归文化部和版署就是新闻出版署双重监管反正谁也没同意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大部分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于是这个问题又来了那网易
它又怎么能做到的呢这件事我就没法再评论了那就历史原因当初可能不管是哪一个监管机构同意了网易这么做它就做了然后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OK 于是后你会看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网易的系统反正它就一直这么存在真真正正的就是一个 OTC 市场大家可以去交易道具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对于网易这个生态
我认为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为我们讨论 web3 的底层逻辑的时候就说过这一点不可能三角的最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可持续性你会看到网易它比较有名那个游戏叫梦幻西游
那个游戏可以说是个上个时代的游戏了就是古早游戏现在的年轻人我估计真的没有人喜欢玩了但那个游戏一直还存在然后仍然还很活跃那为什么呢其实跟他的这个游戏道具之间的交易这个藏宝格这套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直到今天还有人非常热心的去拉大家进入到梦幻西游这个游戏体系当中
然后跟大家说说哎呀你来这个游戏玩啊你不光能够花钱你花的钱说不定将来还卖掉比你花的钱还多这就是典型的一种用户的价值诉求嘛你满足这种价值诉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这套游戏不一定光是你的游戏方去运营去开发新功能去把界面做得多么酷炫而是会有一些社群的人他们会自动的
像志愿者一样去把新的用户拉进来而新的用户呢他们之所以进来你想他们会去想说一个今天的人会去玩一个 20 年前的游戏吗实在是也没什么兴趣就是它的可玩性客观的说比现在的新游戏我觉得还是差一点也许是我有偏见吧但是他们可能会因为想说
反正我也是玩游戏反正我玩游戏也要花钱那我进到这个里边来我打一打反正这个游戏也还行也还挺好玩的我也能玩对吧也不是说根本就玩不了比小怪兽还是强很多比 X 也还是强很多的但确实有可能我看到了说你看藏宝阁有那么多道具在卖这个价格又都很贵那我打这个游戏我又娱乐了
然后我到时候又真的有可能把那个道具卖出那么贵那如果我要是这个道具卖不出那么贵呢那说明这个游戏对我来讲可能也没玩多少或者我也没有投入多少钱就是这样一套生态决定了他会有这样的想法你去想说这样的一个想法跟我们那次聊的 Stepan 的这种安全感的这个模拟是不是很像反正我也要跑
我也没有为此额外付出更多的风险我就当花这个钱我还可以一点点挣回来其实这个逻辑是很像的我觉得所谓 X2 earn 什么巨头没有下场没有入场等等这些概念我认为这种事实的判断其实本身都没有什么意义我可以认为巨头比 X2 earn 早 20 年就下场了因为网易的仓保格这套体系
那是 X2 earn 的鼻祖了你可以这么认为区块链都还没出来网易藏宝阁都出来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就单纯讨论经济模型或者从商业模型的角度来讲其实 X2 earn 这种模式可能很早就存在然后
它因为满足了用户的差异化的价值主张所以它明显能够做到比其他的游戏生存周期要长久的多这其实是我们那天讨论 web3 不可能三角的核心的论点之一就是我优于能够满足用户的差异化的价值主张同时又能让系统的维护者获得一定利益的情况下
那么它才能够把三个三角都满足,也就是说能够让它持续的长久就这个意思所以网易就专门开发了一个藏宝格的体系然后去服务于这个模型在逻辑上来讲它也会有网易游戏,因为网易有很多游戏然后每一个游戏都可以对接藏宝格
所以藏宝阁其实就相当于那个区块链很像嘛对吧我们讲平行世界之桥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套模型它一直是存在的
你可以这么认为 web3 我们只是说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那天我提出了那个问题的模式也就是说大家去设想当一个游戏允许它的资产在不同的账号之间转移的时候这个商业模式自然就会诞生
但是会诞生三种第一游戏内可以直接交易对吧我在游戏内开个市场这就是类似于藏宝阁第二我什么也不管我只是允许道具在账号之间转移就可以了那么玩家一定会在线下成交 QQ 给你发个红包
或者微信给你转个账然后你把道具转给我但是这件事情问题很大就是各种有欺诈呀乱七八糟等等等等这种事情然后第三种商业模式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平行世界之桥的这个模式说的其实就是如果我允许把游戏道具提取到区块链上就像现在的这些 X2 的这种平台一样就是那个资产是可以放在链上的
那么这样的话市场我也不用你操心自然会有对应的市场去解决因为链上的资产大家都是在那里实际证明它确实存在我只需要把它我的一个游戏道具放到链上转移给另一个人然后那个人再把这个游戏道具从链上再放入他的游戏账号里
那这个交易过程也就完成了那这样子的话我们就可以由第三方来建设一个外部的一个像藏宝阁一样的市场甚至不用是游戏房自己建设嗯嗯嗯
以三方建设的甚至是你就在 OpenSea 上就可以了因为如果你的游戏道具拿到链上是 NFT 的话你就在 OpenSea 上买卖就可以了因为买家是可以根据 NFT 的智能合约知道这是大话西游的一把屠龙刀他是可以看见的就跟 XZ 的小怪兽可以在 OpenSea 上交易是一模一样的只要游戏方他认同游戏道具在两个玩家之间转移那其他的事情整个的这个商业模式就一定会诞生
那么游戏的设计者允许不允许这件事其实就成为核心所以我们刚才有讲第一监管可能不允许
这是一个问题第二如果监管允许的情况下那么游戏方允许不允许取决于它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一个关系问题网易其实就是个例子它其实就是有一个长期利益的考虑那当然这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说其实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是可以平衡的比如说一个游戏如果它真的希望很长时间做那么它可以在游戏刚开始的两年里不允许这个功能
然后等到他的游戏也有钱了他希望把这个生态环境发展的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开放这个功能允许游戏道具的交易从而把他的这个整个游戏的生命周期可以拉长
这种模式其实是一个完全正常和健康的模式至于米哈游为什么没来或者谁谁谁为什么没来那个是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利益诉求的问题并不能证明说 X2Earn 也好或者游戏道具交易或者这个用户的资产化的价值诉求是被证伪了我认为这个逻辑是不存在的非常
非常非常的详细我觉得这一把应该是把这个 play to earn 这个逻辑讲清楚了其实我就想再评论或者是补充一点点吧我自己其实也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个 play to earn 这件事我们讨论了这么久还不只是我们讨论就是所有的社区大家小伙伴反正都在讨论
就这么久这个事还是没讨论清楚我自己也在反思了一下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吧就是首先刚才魏老师开头的时候就已经说到了那大家如果是把这个 play to earn 这个模式看成是一个 web3 的一个成功案例或者说 crypto 的一个成功案例的话呢那么大家一定天然的会就是 by default 就会觉得这个东西一定是要跟区块链相关或一定是个去中心化的或一定是个有币的东西
但是刚才对于这个 Mirror 这个商业模式的我们的论述已经讲的也比较清楚了就是说首先这个 to earn 的这个功能这个 feature 甚至都可以没有或者说不明显或者是埋藏在其中的某个角落比如说以这个 Mirror 它补贴大家存这个文章在善量的这个形式来展示甚至呢这个 Mirror 它可能都
不是一个真的完全去中心化的东西因为我前两天看了那个文章就是说我试着把清明上河图存到这个 Mirror 里结果发现其实嗯并不是说你所有的内容它都是完全上链的像这个清明上河图这种级别的这个 size 的这种文件呢或内容的话
它是会先把它转成一个短的 hash 还是一个编码等等然后它存的是那个编码也就是说你的这个上合图也是有可能消失不见的不是说有一些执念就是它不一定非得是完全去中心化或者是说完全跟笔有关你才叫一个 web3 的这个 play to earn 的一个成功案例我昨天又想了一下就是说为什么这件事老是讨论
不清楚或者说为什么大家开始怀疑这个 play to earn 的这个模式是不是有问题首先觉得这个 play to earn 这个模式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因为就像我有老师说很早很早以前区块链没诞生之前的时候就很多游戏就已经实现了这个功能了
梦幻西游等等我觉得我们其实真正讨论来讨论去我们真正想问的就是一件事就是这个 play 和这个游戏这个场景它搭建在区块链上是不是符合逻辑或者是说这个 play 或者是游戏这个场景它是不是一个区块链的合适的或者说成型的 use case 或者说这个 use case 是不是成立我觉得首先我就想吐槽一下我觉得现在大家讨论的观点就是这个新观点和新风格
很多很多但是大家可能要天天去看这个评论这些观点或者说输出此类观点甚至是宣传这个观点的人都是什么身份这样就 q 到了我们的身份与契约的大框因为你要是注意到这些人的身份的话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观点或者他离这个真理 bias 的程度
这些人呢大部分很明显还是加密圈里的小伙伴们就是大家都在试图给找下一个 crypto 或者是区块链领域的这个爆款的场景当然了里面肯定是还有那些就是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方向都能够煽风点火的这些资金们不得不说我觉得这个区块链自从它诞生以来它的历史就一直是一个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历史就无事不过的不在找场景找爆款场景
那么 play to earn 这件事呢如果我们看看真正做游戏的人人家在讨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对这件事这么热衷我觉得道理刚才这个威尔老师讲的非常非常详细非常非常清楚我都同意其实我也搜了一下就是这些大的游戏厂商包括国外的就是大家有没有想做这件事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就是像刚才威尔老师说的米哈游这样的赚了钱的没必要呢还是说他们根本就是臣妾做不到没有能力
总结下来我做了一些观察总结下来呢就是说不是说这些游戏界里的大佬们没有讨论那么原因呢刚才 Viu 老师也讲了就是也许是监管的问题也许是他们自己觉得对于这个价值诉求他们衡量或者说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原因吧他们是觉得不是他们需要收入的领域但我觉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说他们的观点其实非常的现实以及中肯
现在其实几乎每个 3A 级的这种游戏工作室他们都有一些元宇宙或者是 crypto 之类的想法和战略目标包括 NFT 比如说 UVSOFT 而且他们的表述其实对未来是有一些预测的因为他们是觉得首先这个 play to earn 不会成为游戏行业主要的吸引力来源就是说我的游戏不是靠你这个东西来吸引更多的新增用户的这个它就不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另外一个就是说他们就是觉得将来很多游戏里的 NFT 也好就是 Crypto 的等等一些这个金融资产属性的东西也好应该是免费获得的他应该是通过在我的游戏里就是完成我的游戏任务或者是奖励来获得的这是一个正常的获得过程而且
他们大部分人觉得这游戏中的大多数交易应该会继续以法币而非加密货币的形式发生所以说总结一下就是说游戏行业他们人家自己对自己的 value proposition 是价值主向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说任何新的动向和新的东西只要是能够为我的玩家带来新的游戏体验以我的游戏为主的这个才是我可能会考虑的这个点
所以说这个 play to earn 这个东西就像魏老师讲的那是给我带来的价值增量吗还是这个用户体验明显上升好像都没有我要是做的话做来做去好像只是给区块链增加了一个 use case 而已就好像对我来说不是特别的合逻辑如果说我们非要聊这个交易和赚钱的这个东西如果是用户想得到的那大厂肯定都是能满足的就像这个梦幻西游
最后一点很简单的总结我觉得到此为止就是这个逻辑论述到这里为止我觉得我们需要反过来问一下这个也是刚才魏老师中年讨论的就是说这种完全中心化的这种游戏大厂的游戏场上的这种方式就是有什么不足
它不可能完全没有不足之处或者说完全没有需要能够延伸到其他的价值取向的领域刚才魏老师另外一套逻辑就是已经讲出来的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说一个内生的需求和经济体能够维持像梦幻西游这样的经济体以及这么复杂的交易我觉得大概率还是需要一个中心化的系统或者是中心化来完成的
比如说这个梦幻西游里面这个巨复杂的一个经济体就是又是摆摊又是商会又是开商店又是日常各种 trade rate 的管理就是你取出资金投入资金这个日常的维护费用等等等等然后就是你各种各样的保
还是交易量又不同有的这个频次非常高你要能够这个 manage 这个频次尤其是这个游戏外的这个集中的一个交易中心集中交易所就是这个藏宝阁这一整套体系就是非常的 clock-verse 就是水乳交融的完成的很好而且游戏里边的经济体系的自由流通
还能够保持这个游戏币的地址稳定以及对人民币资产的这个汇率也是差不多稳定的就是说这么一个结果这么一个体系它并不是说一切都是需要一个至少是从开始建设的时候是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心的团队来支持的
那这样也就是说大家所有的东西其实还是在他的服务器里如果有一天他就已经把这服务器关了那你的道具啥的可能也就都没了这是一个矛盾就是所谓的两套完全不同体系中的价值诉求我觉得在游戏中体现的就是一个中心化的运营的方式以及一个你要做到并且维持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运转和稳定你需要复杂的这个内生道具和网络道具
什么社交关系等等的必须能够保持巨大的这种消耗场景保持这个价格的稳定非常强大的这个中心化的运营能力或者是游戏专业的设计能力才能够支持如果你的诉求是百分之百的就是掌握自己的资产以及我的资产能够不是在一个中心化的藏宝阁的交易所就像能够在 OpenSea 这样的地方去交易的话呢我觉得这个就不是梦幻西游也不是它应该做的
也是他没有理由做的这么一件事这个东西可能需要另外一个体系来实现我觉得如果说我们非要来为为什么这个游戏领域没有办法出现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这个 play to earn 的这么一个应用的原因呢可能就是说现在有两种相反的价值诉求一个是中心化的游戏体验达到这个中心化这个水乳胶游戏体验以及这个去中心化的这个自己持有资产的两种诉求
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结合起来吧其实就是重复了刚才魏老师的观点只不过是我自己琢磨的好像也八九不离水
我倒还想补充几句因为我觉得其实我的观点还有一点点不同首先我认为大家都比较一致的是说第一个是说 Play to earn 它是一种满足用户多种价值诉求的一个方式但它仅仅也是一个方式
就像我刚才举例子说 Mirror 它其实就没有 Play to earn 对吧但是它也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带来了补贴所以我觉得 X to earn 这种模式呢
它仅仅是众多的满足不同价值诉求的一种方式所以确实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去考虑因为 X2R 它也不一定是游戏可能是各种各样比如说 Stepn 其实就不算一个游戏但是它也是用了 X2R
从这个角度来讲 X2R 这件事是不是一定能成功或者一定将来有做的好的我觉得那真不一定因为用户的差异化价值诉求是肯定永远存在的但是用 X2R 这种东西能满足多少这个很难说这是第一第二是说因为 X2R 能够满足一定的差异化的价值诉求所以它可以作为一个冷启动的手段这是个因果关系这其实是一种
简单的说就是商业竞争策略这一点在商业竞争理论当中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概念就是所谓差异化竞争嘛你如果作为一个后来者要做一个跟先行者类似的东西你总得提供一些差异化所谓 X to earn 的这种差异化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对于用户的资产化诉求的一种满足嗯
只不过他可能涉及了更好的模式反正你得先花钱就这样的逻辑所以我觉得他因为这件事而做到能够能启动我觉得这个事至少目前看来还是有很多项目成功的尤其是 stepin 这里可以透露一下其实 stepin 手里有很多钱不得不说这是他们 x-warn 的成功
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钱可以把这个产品做得更好比如说熬过熊市或者什么这样的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其实也证明了 X-Torrent 是有效的但是只是说它是一种有效的冷启动手段而已这件事其实我们聊过很多但是有效的冷启动手段并不意味着 Web3 的全部 Web3 肯定将来有很大的发展是各种各样的东西
哪怕就是 Mirror 这种那其实跟 Extra 也差很多从上面这两点来讲 Extra 还算 OK 然后深入到第三点刚才小跑说的第三点我倒是很大程度上同意就是说游戏这件事情呢用户对它的价值诉求呢和用户对于资产的比如变现退出的这样的价值诉求呢
这两个价值诉求差异是特别巨大我想大家一定要理解这个事因为我不知道大家玩游戏多不多这两种价值诉求差异特别巨大那么价值诉求差异特别巨大就会意味着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作为一个开发游戏的人这么巨大的价值诉求我凭什么要同时满足呢
我满足用户对游戏好玩的价值诉求就够了我应该把这个作为我的核心竞争力那我相信绝大部分游戏开发公司会走这条路所以他就根本不会去考虑说我要通过满足用户的两个价值诉求来去做因为这两个价值诉求差异性太大至少在短期之内一个是设计游戏一个是开交易所这确实不是一个行业对对对
那么这个事我上次讲 web3 的时候有举过一个例子反过来想大家任何人看到过一个成功的网瘾是说引入了各种玩法而成功的吗就是引入什么 web2 啊什么游戏化呀什么酷炫的界面啊好玩的操作能够成就一个很牛的网瘾吗
那不可能对吧因为你对于网银的价值诉求就是安全可靠我进去的时候还能看见我的余额没变这个梗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听懂最近可以上网搜一搜相关的新闻如果有一个网银你有一天登录进去昨天存款是余额是 1 万块今天存款变成 600 块了的话这个网银再好玩你也不敢玩啊
所以大家对他的诉求也是跟那个酷炫好玩的诉求差异太大了所以不会有人关心一个好玩的网页那游戏可能恰好反过来对于一个游戏的一个诉求可能就是 99.9%就是好玩你这个资产交易再便利我觉得我也不 care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个我觉得是我同意的一点我倒是要补充一点就是说
其实网易藏宝阁这套体系它实际上对网易的各个类型的游戏的生命周期确实起到了很长的延长作用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不然像什么梦幻西游这种上古类的游戏早就消失了这件事情我是觉得说如果一个游戏制作者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讲
它是有可能在一个游戏的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来开放这样一个能力这是第一第二是说我当初做上个创业项目以及写这个平行世界之桥的时候就是为了倡导这样一个理念一个游戏它其实当它希望走这条路的时候
他没有必要去开发一整套非常完美的一个内在的交易系统就像刚才小跑说的你还要各种匹配什么模型什么这那的你还要开发各种支付体系各种什么售卖体系对吧你是不是还要有运营有拉流量促进交易活跃刷单所有这些
我觉得没有必要恰恰就是为了满足游戏方普遍关注的说因为这些东西不是我应该关注我应该致力于把游戏做的怎么好玩那么这样的一个价值诉求我又不想放弃我又希望能够满足那怎么办呢就做一个最最简单的一个模型我可以把我的游戏道具
做成一个类似于 NFT 的映射这么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呢我们经过实践验证它是对于游戏开发方式一个非常简单轻松的一个操作因为原则上来讲
大家如果搞过 IT 就知道如果你要设计一个游戏的话游戏道具在游戏体系内也一定会有一个编号不管是个什么样的编号然后会有它相应的属性所以这样的东西跟区块链进行映射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事情
那也就是说当你把这个映射工作做完了以后你就允许用户把道具拿到链上去那么就可以在全世界的所有的支持 NFT 的交易市场去销售比如 OpenSea 那个销售怎么好玩为什么有人买怎么刷流量怎么做广告那都在 OpenSea 上可以去完成
而不需要影响到你游戏本身的任何功能和任何体验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别人在区块链上买到了这个游戏道具是不是再能把它放回来就是类似于充值充回来到你的账号里
那在这种情况下呢所以就是那天我在群里被封号之前最后发言的内容就是说我认为当一个游戏或者 whatever 一个系统甚至像 step 当你想要满足用户这样的价值诉求的时候
你最佳的方案最经济的同时又满足你的要求的方案其实就是搭这么一个桥就是有这么一个桥能够把你的游戏道具放到链上去变成一个 NFT 也好或者什么也好你的游戏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嗯
那这样的情况下你的游戏好不好当然仍然决定了你的道具交易是否活跃然后你的玩家在哪里去交易你都不用管这样的话就有效的反过来也满足了游戏建设者的价值主张就是我只做好游戏我根本不 care 那些东西其实我倒是认为未来如果游戏愿意往这个方向走的话
一定是走这条路而不用再去投入巨额的研发就像刚才小炮说的我还要有巨额的研发费用去建立一套跟我的游戏匹配的非常漂亮的这么一套系统然后我还要同时运营它就是网易藏宝阁那我认为就不用
如果我外边有个 OpenSeaOpenSea 现在的体量肯定不比网易藏宝格差然后我在上面可以买到全世界所有支持这种模型的游戏的道具它里边可以有一个道具交易的板块同时还有一件最有意思的事那就是说你作为你的一个游戏开发方
或者原始的这个道具提供者那么它实际上是可以在 OpenSea 上设定规则也就是说这些个道具的交易仍然能够让游戏开发方或者这个原始的道具获得者能够获得收益这也是 OpenSea 这样的平台的能力我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吗就像那个书或者画的版税一样对吧就是你们在那交易我其实仍然可以不断的抽成这样的能力也是 OpenSea 有的
所以就是像这样一些交易所的体系就像刚才小宝说的交易所的体系是完全另一套东西那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功能但是 OpenSea 都给你建设好了而你作为游戏开发方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把你的道具和区块链打通就可以了
其他的一切你都不用 care 这就是平行世界之桥这套模型的威力就在这里这个是我想补充的这一点我觉得还是值得去很多游戏方就是当他想要让自己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时间更长的情况下我认为他们应该去尝试这种模型嗯
基本上所有的大游戏上已经在考虑这条路了至少是把道具放在这个 open c 上或者是做成一个 nft 对下面的问题群消息反正我是看不见辛苦小胖老师看看有没有人在群里提问哎我看到有一个人提这位是 doco 是吧看头像应该是个 nft 玩家哈哈
小炮老师看你先回答哪个问题吗我就非常简单的评论一下因为那个负溢价那个问题第一个留给 Will 老师 MakerDAO Treasury 增加增持 Traduary 我们也都讨论过了它是一个什么趋势留给 Will 老师我就想评论一下 GBTC 的负溢价的问题今天早晨我还发牢骚我也在推特上发推了我觉得 GBTC 就是灰度基金
它其实没有起到太好的作用就是它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这一轮 Crypto 崩盘或者是就是像这些中心化的 Crypto 的借贷平台崩盘的一个直接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家如果还记得的话哎反正这个例子就是眼下的例子就是 3AC 了就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其实 GBTC 它在两年前嘛 2020 年的时候是有个非常高的溢价的
像 CAC 这样的借贷平台其实现在来看就是这次崩盘的这些现在来看他们不只是一个高杠杆和一些 bad trades 这么简单他们其实还有一些挪用资金做一些类似于 prime brokerage 的这些嫌疑
就几乎是可以称作是 2022 版的这个币圈麦道夫了大家可能都觉得像这些中心化借贷平台包括这个 3ac 还有某个这个中国背景的这个平台呢他们是自营的也就是说你觉得大家印象中可能都是他们是这个 prop trade 用自己的钱来投资或者是自营的 hash fund 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是有很多很多的外部资金的现在其实也有一些邮件的证据就证明他们参与了一些 OTC 的投资交易但是可能
声称他们参与但实际上并且根本就是没有等等还包括他们可能管理一些 DeFi Protocol 的 Traderate 的资金但也都拿走自己用了等等但其实这个开头就是说还是可以追溯到 GPTC 就是 2022 年大家还记得他当时有个非常高的溢价所以当时有个非常明显的套利机会就是你可以先借助 BTC 然后你再存到汇度基金去换出他的 Shares
然后再把这个 share 卖给 retail 就是在市场上解禁期完了之后你可以卖给别人然后中间的溢价不管是 20%还是 10%卖完了之后呢你再买回这个 btc 还掉借款然后中间的这些 premium 就全都是你自己的获利所以当时的这个套利是有很多很多人做的
亏度基金的最大的持有者当时做这个套地的人就是 3AC 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高的份额来持有这个 GVDC 紧接着过了一年就是到 2021 年的时候我还记得刚过完年吧还是过年之前忘了就那个时候是有个非常大幅度的折价当然
可能没有现在的这个折价程度那么深但是当时是高达了将近 20%吧至少是 12%当时就是一个直接的杠杆就是直接的爆仓的前兆就出来了就是当时手里持有大量这个折价的 GBTC 像 3AC 这样的人就是他手里只有这些折价的灰毒基因的 share 他已经不能够补
足定一头是这个 BTC 贷款了这个资产端和负债端已经断了的这么一个先兆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就有两个选择要不然就是清仓要不然就是再赌一把所以很明显大量的基金当时是选择了后者那个时候是这个高岗尔
Crypto 接待的开始就是他们大量的这个基金用这种折价的这个汇度基金的 shares 去做抵押然后在高杠杆接入大量的 BTC 还有 Crypto 然后巡回募资当时呢紧接着就是这个 Luna 这个 Stablecoin 起来的那一波紧接着就把这些杠杆资金就压到他们身上了
以及后来的那个 ETH 的连环套利上所以后面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灰度的话呢我觉得它的这些 shares 这些折价溢价的这种波动其实它是造成了很多套利的机会也是很多这个杠杆直接进入的直接原因那么它的这种高波动性其实是非常容易让这种里边嵌套的这些杠杆都断掉的我觉得灰度并不是一个特别严谨的一种放的方式吧
就想到这一点评价一下但是现在的套利机会我不知道现在这个-30 具体怎么套路我不太清楚我也不太想做简单评论一下不知道有没有回答问题魏老师可以评价一下
OK 这两个问题倒挺有意思的因为正好某种程度上都是 crypto 或者 deFi 领域的事情跟前面那些监管的话题比较接近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理解首先我也先
简单说这个 Gray scale 因为刚才小泡老师已经说基本上都说完了我想评论的一点就是说 Gray scale 这个东西有没有套利空间完全取决于 Gray scale 的条款而不是取决于它的价差这个灰度基金它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基金灰度基金是说不管你是进 BTC 还是进法币都可以但是你就是不能拿出 BTC
你只能在市场上卖就是你只能市场上卖掉这个基金它不是一个说你持有了一个 Gray scale 的 BTC 的 share 你将来说承诺你能换回一个 BTC 的不存在这个概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卖 share 对你只能在市场上买卖 share 所以所谓负溢价的这个概念严格意义上说就不太成立唯一它有可能成立的是说 Gray scale 确实有一个比如说某个条款
承诺你在比如说几年之后你能够用一个 share 去换回一个 BTC 的话那这个所谓付一价逻辑才成立那成立的话那你就得看这个条款成立的那一天他们两个是不是付一价的程度是什么样你比如说等 8 年那你就相当于用 8 年时间你用付 30%的钱 8 年时间买了一个期货那你看看 8 年 30%的收益率是不是可以
你是可以有这么个逻辑但是如果今生今世都不能换回的话那你还是只能在市场上卖掉那你卖的时候涨不涨跌不跌那就是市场的事跟这个正负溢价没有关系所以我是建议说如果你真考虑这个的话你把 Grease Scale 的条款研究透看看它是不是有这个逻辑在如果没这个逻辑在的话那么所谓负溢价其实还是市场赌博
就是你赌他能涨回去吗那你就赌呗他其实跟 BTC 没啥关系
Greyscale 的这个问题就在这儿就是它完全是一个特殊条款的一个金融产品只是名字叫 GBTC 而已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它的这个 share 跟那个 BTC 没有任何线性的或者算法层面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不要把它当成 BTC 关于 MakerDAO 的这个东西呢这个概念稍微有点复杂严格意义上说 MakerDAO 接纳美债抵押
这个概念它是需要一整套的逻辑的因为首先美债是一个债券它连货币也不是这个美债是怎么抵押的它势必要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接受这个美债然后呢它是把美债变成 token 再放到 MakerDAO 里边去生成贷呢还是说它用相应的资金
或者一个其他的比如说 BTC 或者一个什么东西去兑换去生成 MakerDAO 生成 DAI 呢这是一整套复杂的安排目前来看就是 MakerDAO 的这个投票决议案是说它可以接受美债的逻辑是说应该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你可以认为类似为它会生成一个美债的 token 吧
就是锁定美债生成 token 然后把 token 放在 maker 道里来去抵押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核心的问题在于这个中心化机构是受到什么监管以及拿到什么牌照去能够干这个事情这个我们上次有聊过这个问题
就是比如说 Circle 如果他要用用户的钱去买美债的话那么他受到的监管就需要变化就不能再是货币兑换商而必须要变成一个比如说投资公司或者投行或者储蓄银行类似于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乎 MakerDAO 接受美债抵押这件事也是一样的
核心其实不在于 MakerDAO,而在于能够替他完成美债项链上转换的这个动作的那家中心化的机构是一个什么牌照,是接受什么样的监管大家可能最近有注意到就是美国有一个已经推出的法案,就是正在讨论的法案那个参议员的名字我忘了,一个女的她呢提出一个明确的法案,其实就是应对我前面说的像 Circle 这样的这种机构
他提出的概念就是说如果是想要生成稳定币的这种机构呢他必须用高流动性资产做抵押
其中包括美元也包括美债就是类似于这样的一个概念那这种概念这个法案如果通过了呢就解决了我刚才说的 Circle 那样的问题那么它这个法案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要求发行稳定币的机构是要在美国注册成为储蓄机构就说白了就是我们说的这种储蓄银行
这种储蓄机构这其实就跟我们上次聊的完全一致如果你想发行稳定币你不能再是货币兑换商了你必须是储蓄机构就这个问题那么回过头来 Maker 呢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因为 Maker 它是个盗组织它不是个机构你知道吗你让 Maker 注册成为美国的储蓄机构吗这不可能它是个注册公司它是个实体才能注册成为储蓄机构嘛就 Maker 这个东西在哪里
沒有啊,不存在這個東西它不是個公司製的實體所以說其實核心點在於跟 Maker 合作的這一家或者多家這些中心化機構他們是誰
他们有什么样的资质能够把美债说白了就是 token 化然后放到 Maker 上去弄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其实大家都不用关心 Maker 是怎么回事大家就去查跟 Maker 合作的这家接收美债的这个机构是什么机构然后他是怎么做的我觉得就可以了只要他符合美国相关的法案那这个事他就能成
如果那个机构它不符合法律规定 Maker 投票它也不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大家更多的去关注跟 Maker 合作的那个中心化机构是哪一家从这个角度去看我觉得会比较有意思我觉得很可能还是 Silvergate 吧
这个 Silvergate 现在应该我不知道是不是唯一一家持牌的这个 crypto 银行像这个 Circle 这个 USDC 都是通过 Silvergate 来发行吧就是说你机构对进对出出入金是通过 Silvergate
他们确实像这个威尔老师讲的只能是接受美国国内的机构因为当年是泰泽尔也想跟他们合作但是泰泽尔以及这个 Facebook 的这个 Libra 也是想跟他们合作但是发现这两个都不是美国这个机构所以就没有通过他们对
我觉得对,威尔老师从法规和规和这个实操角度讲了他们的影响我觉得也想引申一下我自己的感慨是看了这个消息的感慨是觉得这个看起来这个 maker 到这个代也朝着越来越中心化的方向在前进我觉得长得是不是越来越像 usdc 和 usdt 是不是会成为第三大美元法定货币的抵押稳定币难道说 deFi 的未来生态的开关在美国财政部手里吗
感觉现在是这个趋势都没原话了对这个角度我觉得确实挺有意思的其实某种程度上倒是印证了我们上次货币灵魂三问的时候当时提出过的观点我想大家可能还记得就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一个东西它不是货币的话它不能成为一种货币的基础
大家还记得我们说这个观点就是说如果 BTC 不是货币 ETH 不是货币或者其他东西不是货币那么严格意义上说它不能成为发行货币的基础因为它本身要以被它发行的货币来计价它就一定会有死亡螺旋的问题而美国国债和美元它是另一个货币
你可以认为链是一个国家美国是一个国家的话其实链就是用美国这个国家的货币来作为它发行货币的基础只不过这个基础是一比一不带乘数的这个当然可以但不管怎么说呢是这个货币的理论就是这样这是第一点然后第二点呢我也补充一点啊刚才忘说了的就是用美债来抵抗
压贷会出现一个很奇特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在此之前都没有美债如果用来发行贷的话那么它的质押率应该是多少因为 BTC ETH 他们是我们刚才说的因为它本身不是货币
所以它必须是要以一个比较低的质押率带出来来防止这个死亡螺旋就防止立刻被清算所以可能它的质押率是 70%比如说现在价值 1 万的 BTC 应该只能带出 7000 块钱的带来如果是美债那么它的质押率是多少按理说应该是接近于 1 亿甚至大于 1 亿因为美债是有利息的所以按理说它的实际收益比它的面值还大一点
所以这种质押率呢我们就假定它等于 1 吧就是 100%那如果是 100%的话这个逻辑倒是可以认为成立但是它的意义在哪里呢那我是不是去放到 USDC 或者就是 Circle 或者 Silvergate 等等这些东西然后去带出 USDC 来会更好呢我为什么要带出带来这种东西
贷的这种东西对于我同样是 1 比 1 质押的这个逻辑它的优势在哪里这件事我觉得可能需要考虑
然后另一点呢是说如果质押率低于 1 那确实是完全没意义的因为我明明就是本身就是价值就大于一美元的资产我带出来的竟然还低于 1 的话那不等于市场上流动性紧缩了吗这其实是 DeFi 这种质押逻辑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所以对于这种美债来讲呢
它的质押率可能低于 1 的话就不会有人愿意去贷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美债去置换贷的话它的对谁最有利是对这个质押美债的人最有利还是对 Maker 这个最有利如果是对 Maker 最有利的话那甚至是不是 Maker 会支付一个负利息
对于 Maker 来讲可能应该支付利息给这个质押者说不定会更好因为其实是 Maker 授意嘛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这个意思因为现在 BTC ETH 这个质押其实借贷是要给 Maker 付利息的就跟抵押贷款一样嘛就是实际上是给 Maker 付利息的而这些人如果是以 1:1 抵押进去然后
又保证不会有问题我个人认为甚至有可能 Maker 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付利息才比较合理如果他们给 Maker 付利息我认为就不会有人去做了我觉得这些细节问题可能得需要考虑从 Maker 的角度来讲他是受益方因为他获得了
跟美元 1:1 的抵押资产其实是对贷的币值的稳定起了作用吗这点大家能理解对于质押者来讲他们的利益在哪里这个我没有太看出来可能大家得想想要我直观想到的就是
maker 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付点利息他们可能就乐意了 OK 就说这么多吧好的好的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结束吧 OKOK 对之后录音也会放到这个推特上然后做成 podcast 好那就这样谢谢大家嗯感谢感谢啊好谢谢魏老师谢谢大家感谢大家陪伴这么长时间好好谢谢小炮好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