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如果它看起来像鸭子,走起来像鸭子,还真有可能“不是鸭子”

如果它看起来像鸭子,走起来像鸭子,还真有可能“不是鸭子”

2022/10/15
logo of podcast 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W
Will
参与《Camerosity Podcast》,分享1980年代相机使用经历的嘉宾。
小炮
Topics
小炮:我主要想讨论的是合并后的以太坊采用 POS 机制后,它是否符合 Howey 测试,以及是否会被 SEC 认定为证券。Howey 测试的核心在于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投资行为,它包含四个要素:投资、共同企业、第三方努力以及获利预期。Craig Wright 认为,以太坊的 POS 机制下,验证者通过质押 ETH 获得收益的行为符合 Howey 测试的四个要素,因此以太坊应被认定为证券。 针对这一观点,我认为质押行为并非投资行为,因为参与质押的个体是可识别的,不构成共同企业,且质押者的收益是通过算法分配的,并非依赖于验证节点的努力。因此,以太坊的 POS 机制不符合 Howey 测试,不应被认定为证券。 Will:SEC 曾明确比特币属于 CFTC 监管,暗示 SEC 认可基于工作量证明(POW)的网络并非证券;而 Gary Gensler 则认为所有代币都是证券,这与 SEC 对比特币的立场存在矛盾。以太坊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它既不是比特币,也不是普通的代币(如 ERC20),因为它曾经进行过 ICO,这使其可能被认定为证券。 我认为以太坊不适用 Howey 测试,因为质押行为并非投资行为,且参与质押的个体是可识别的,不构成共同企业。此外,质押的收益是通过算法分配的,并非依赖于验证节点的努力,因此不符合 Howey 测试的“依赖他人努力”这一要素。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AMA讨论了合并后以太坊POS机制是否符合Howey Test,以及所有POS代币是否都可能被认定为证券。Craig Wright提出POS模型可能导致以太坊被SEC认定为证券,引发社区热议。讨论焦点在于POS逻辑与Howey Test四要素的矛盾,以及Staking和投资行为的本质区别。
  • 合并后的以太坊POS机制引发是否符合Howey Test的争议
  • Craig Wright认为POS代币可能都是证券
  • POS逻辑与Howey Test四要素矛盾的焦点在于Staking行为是否等同于投资行为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们对文理已经是国庆节算上国庆节吧我们都十几天上一次还就是跳过了一期所以我们相当于是都快一个多月了好像也没有跟大家这个现场聊天了聊 AMA

所以其实也挺好的,因为这段时间虽然说很冷清,但是其实往往是在这样的时候会发生一些对行业可能未来的影响比较深远的事情,就这些事情一般都是在熊市里发生的。所以呢,今天也是做一个新闻回顾吧,也是把最近这一段时间发生的几件事,其实大部分还是这几天发生的,那我们一起和 Will 老师讨论一下。嗯。

今天呢主要是这三个问题吧一个是我们聊一下这个 Hovie test 虽然它不是一个新的事儿了但是这两天包括最近的一些争议或讨论包括今天刚刚这新闻这 Yoga Labs 好像又被盯上了等等其实它大家又回到这个非常

关键的监管的准则上来了那他很有可能对这个领域包括 web3 领域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关键的所以我们今天就干脆给大家重点讨论一下这个 Hovitest 以及 POS 之后的以太坊以及这个 NFT 它到底是不是算作证券

然后后面的几个话题我们看情况反正我写的就是第一个还是跟监管相关的就是将来很有可能如果是真的会对这个行业加上监管的话那什么样的监管才是合逻辑的我们是监管 protocol 还是监管 application 这个话题也挺有意思然后还有一些比如说宗教为啥要讨论的也是最近包括看了一篇 HUZ 的文章

不是 HUZ 是哪个文章忘了就是他是在讲这个宗教狂热分子和各种各样的角色在 web3 中的一些互动或一些作用吧这个其实也跟文理的一个大框比较相关所以也稍微聊一下然后后面可能还会回答大家一些问题就是今天有小伙伴在群里面提出来要不讲一讲现在很火的那个 XEN 那么由于是理科生的长相请魏奥老师讲一下他的这个经济模型靠不靠谱吧嗯

好,那我们今天就先进入第一个新闻,所以还是老规矩,我大概重复一下这件事,然后呢就是几个点,就稍微给大家普及一下,但是后面论述部分主要是魏老师来帮忙评价和论述一下,就是他到底是件什么事儿。

第一个话题我们要讨论的是 staking 这件事就是合并之后的以太坊因为合并之后的 Ethereum 它已经变成了 POS 是 consensus 的这么对对对核心的一个 consensus 但是问题就在于对它的这个争议呢突然间就又起来了那么 POS 之后的 ETH 它算不算是证券它是不是满足了 Hovitest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 Howey Test 就是所谓的 Howey 测试还是先再明确一下这个观点就是为什么广泛被讨论呢是因为合并之后这个 POS 权益证明模型现在的有一个观点就是说它很有可能导致以太坊被这个 SEC 美国的证监会就认定为是证券那甚至还有一些观点极端的认为所有用 POS 的代币都是一种证券

那么后面其实会提到是谁发出了这样的观点先简单科普一下 Hovey Test 这个 Test 呢我昨天查了一下它这个源头还挺有意思的就是这个案子其实它是很早以前大概 1946 年的一个 SCC 美国证监会 VS Hovey Company 的一个案子就是美国证监会起诉一家叫做 Hovey 的公司那这个 Hovey 公司它是个农业公司应该它有大片的橘子林和土地

那他的商业模式呢是他每年因为他手里一大堆土地所以他每年先会把一半的橘子林土地卖给一部分投资人然后他会跟他们签一个土地销售合同因为你把地卖给人家然后呢就相当于是把他手里这些土地先转让给投资人然后他又签了一个服务合同就是说规定我在你的地上种橘子就是这个 Hovey 这个公司在这些投资人的土地上去种橘子收橘子然后还帮他们卖橘子

就等于是整个这个土地啊我先卖给你但是没关系我替你打理种橘子然后卖橘子然后到年底的时候我把这个橘子的收益的份额就是用支票写给你就这么一件事为什么上了法院呢是因为周天辉认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投资行为那么 Hovey Company 呢他向投资人提供的文案就是他签的两份合同其实是属于投资合同

所以你这种投资行为应该受证监会的监管但是 Hovey 这个公司说这跟证券没有毛关系因为我和我们之间签的一个是土地转活动一个是服务合同这俩事跟证券完全不沾边嘛所以说焦点就是在于这个行为是不是投资行为以及你们签的这东西算不算是投资合同

后来呢就是联邦最高法院他就认为我们不能够以你们俩到底签没签一份叫做投资合同的东西一个纸来认定你这是不是投资行为或你是不是证券而是要把这个理念呢就是判断的焦点放在这个现实上这个经济现实就是我们有四个要素所以他最后总结出来的四个要素就如果满足这四个条件的话那你就是一个证券你就应该被证监会监管就是不管你们之间有没有投资合同

是不是一个明显的投资行为所以这四个要素就是第一如果你进行了钱财你利用钱财进行投资就是你投了钱了你把钱投在某个地方了然后呢第二个条件就是说你投资在一个 common enterprise 里面就是说你投资在了一个共同的实体里这个怎么翻译呢这个翻译成共同企业还是共同实体反正是你投在了一个有一个个体也不能叫个体吧就是一个共同的这个 enterprise 的地方

然后第三个条件就是说由于发起人和第三方的努力就中间他有一个第三方的努力在里面就是第三方在中间做了些事然后呢最后就是你期望自己的这个行为你是抱有获得利润的一个期待的所以你有这么一个 intention 所以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就是证券

所以证监会呢这个是对橘子但是它后面就可以适用于其他的一些争议就是只要是有关于我们在做的这件事它是不是跟投资相关或者是不是证券的争议呢大家都会用这个 Hofi test 去去 test 一下是不是满足这四个条件

然后比特币和以太坊出来之后当然这个想法就会蔓延在这个证监会的头顶上空因为他们很明显看起来就很像是投资行为而且 ICO 那一波已经明确基本上是定性了某一些 ICO 的行为就算是证券投资但是证监会他曾确实是定性过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两件事不是证券但这里边的以太币是特指

PoS 之前的以太币就是还用这个 Proof of Work 的时候的以太币因为他认为一个条件不满足这个条件就是 Common Enterprise 就是因为他们两个是 decentralized 的就是你找不到一个实体就这些虽然有一些金钱的投入但他也没投到某个比特币公司或者是以太坊这个集团没有这样的地方所以说他不满足这个条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然后最后就简单讲一下就是今天的讨论这个话题它的争议这个论点是来自于哪里就是 Gary Gensler 呢就是这个 SEC 的主席他是一直认为所有的 ERC20 都是这种代币都应该算是证券比较倾向于这种观点

对于这个 POS 这件事呢实际上我查了一下我还深挖了一下我发现一篇论文我就发现这个观点实际上如果说是指示特指对以太坊 POS 之后的以太坊那么这个观点是来自于 Craig Wright 大家还记得 Craig Wright 吗

就是那位自称是中本聪的科学家就是那个澳洲人吧好像几年前了嘛他说自己是中本聪那他其实今年的时候写一篇论文叫 Decentralization 就是区中一化整个的论点就是说以太坊合并之后转向 POS 之后呢就会使得质押 ETH 成为 validator 成为验证者这件事就完全符合 Hovitest

所以他转向 POS 之后呢他就是证券他就是非法的他应该受承认会的监管然后他就一大篇论述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因为这个 validator 呢你通过锁定 32 个以太坊质押这种行为就是投资

然后呢而且你在各方组成的一个 common enterprise 中参与这个验证过程所以它会符合第二个条件然后你又希望赚钱你就希望你这种 validation 的或者质押的行为是要获得利润的又符合第三个条件然后这些利润还是来自于其他验证者或者说也就相当于是第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让你赚到了这些钱它会符合第四个条件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说

这个 merge 之后的以太坊就直接需要被承联会监管而且这些 validator 呢在这种这个事实中他就有了动机而且还直接受益所以他们就是这些 staking 的 holder 呢他既是股东他也是雇员因为他做了 validation 这件事而且你还不用实际的出力就是只是 staking 这个动作就让你天然的和你的利益和薪酬直接联系到了一起

对所以他最后就是下了一个结论第一个结论就是说大部分的 POS 代币都是证券唯一例外的是你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你必须是真正的 Proof of Work 就是说真正的基于工作证明的一个设计的一个代币你才不算然后第二你必须有一个锁定的基础协议就是说你的东西没有 Enterprise 你只有一个 Log Based Protocol

这种情况下你才不是否则的话你都是对所以我就很简单的讲了一下他的核心观点吧当然他还有很多其他的论证反正总而言之就是说这个 POS 之后一探访就是该受监管的嗯

就这观点来自于这个然后后来呢就有很多人来反驳也就是我们今天想跟 Will 老师中间讨论的这件事 Will 老师来点评一下它到底是不是符合 Hobby TestOK OK 刚才小跑把很多背景介绍了一下尤其是最早 Hobby Test 的这个来历我还是先把这个 Crypto 圈子的这个背景再精确一点的描述一下这样的话就比较好进入到这个问题了

首先可能大家都知道在前一段时间 SEC 是曾经明确的表达过一个观点就是说比特币是归 CFTC 监管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大宗商品这一点算是呼应了比特币的所谓 mining 或者挖矿的概念对吧因为大家知道黄金橡胶石油铁矿石这个都叫大宗商品对吧所以如果比特币归 CFTC 管也就是

属于大宗商品贸易的角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呢其实 SEC 算是把比特币放手了那这里隐含着也就类似于承认说 SEC 认可这种 POW 的网络

是属于类似大宗商品的能力因为它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它不是一个共同的企业所派生出来的一个利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当然是觉得说那这个比较放心了为什么呢因为 SEC 的监管大家都懂的管起来还是比较严格的那就是说你任何可交易的产品如果一旦落在 SEC 的监管范围内

你都得遵循这套发行和合规的流程那就跟比特币就差的比较远了这是一个角度另一个角度就是 Gary Gensler 表达过说所有的 token 都是证券对吧确实是如此所有的 token 都是证券

那于是乎这两个事情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描述一下就这两个事情中间这两个事情中间差了一块就是差了一个以太坊为什么就是 BTC 是大宗商品所有的 token 都是证券

我们假设这两个表述是完整的那中间差了一个什么呢就差了一个以太坊为啥呢因为以太坊既不是 BTC 也不是 Token 因为 Token 是指的类似于 ERC20 以及等会我们要说的 721 嘛那为什么会差一个以太坊呢我觉得这是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说以太坊当时还是 POW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呢

按理说它可以归为 BTC 这一类对吧这是技术的角度但是别忘了以太坊当初是做过 ICO 的也就是说以太坊其实是 ICO 的鼻祖是发了 ICO 融了 BTC 然后给那些参与 ICO 的人发了 ETH 也就是 ETH 创世区块的那些 ETH 应该是 700 万个实际上是发给了 ICO 的参与者

所以其实它因为有这么一个历史背景在我的理解就算它永远是 POW 它也未必不被认定是证券因为它当初有初始创世区块那 700 万个我印象是 700 万个它是 ICO 得来的

所以这个历史的一案本来还没结束结果他现在又转 POS 了形态上又就像这个奥本聪这样来跳出来攻击的人就是说你历史的旧案还没消呢你当初 SEO 的那件事 SEC 还没点头说你不是证券呢

你现在又转 POS 这就好像说又叠加了一个象征券的这么一个东西那简直这件事不就坐实了吗所以会有奥本聪这种攻击在那这件事就变得非常敏感因为以太坊是现在可以说是全球公链的基础设施对吧几乎可以说 Crypto 甚至 Web3 的生态环境都建立在上面对吧咱们自己也聊过其实以太坊才是真正的元宇宙对吧

然后如果这个东西被认定证券让 SEC 来管的话这事就确实比较麻烦 SEC 监管所以也有正义人士就不断的在发声就是说以太坊不是证券然后极大成者就是最近这篇文章当时我也转到了我们文理的 TG 群里然后好像还中间还聊了一通大家可能也都看见了

就是有三位作者那么写了一篇文章就是以太坊转成 POS 之后为什么仍然不是证券那这件事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豪威测试这个东西对于所有的 token 也好对于以太坊也好到底适不适用以及适用于什么范围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我想大家如果是 1718 年就有参与过 crypto 领域的人可能都知道像 Binance 等等这样一些 crypto 的 exchange 我们称为 CEX 当他们去要 listing 一个 ERC20 的一个 token 的时候

他们其实都要求这个 project 去出具一个非证券的律师函这件事情其实很多年了就是到现在为止其实肯定仍然是这样对吧因为你只要不出具这个律师意见你就是证券那么这些 exchange 是肯定不可能 list 你的因为那样的话直接就违反证券法了

因为说白了就是这些 exchange 本身都还没有是 SEC 认可的 exchange 所以他如果去上一个能够被认定为 security 的东西那他本身直接就违法了所以其实这件事情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只是大家通过律师意见的这种方式去说这个 token 不是 security 然后 exchange 才会去 list 它

那到现在为止因为 Gary Gensler 的这个表态他说原则上所有的 token 其实都是 security 那这一下子就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了那就是当初有这些律师意见的这些 token 是啥情况现在又都成为悬案了所以这就比较麻烦但是呢这个事我们就不聊了不是我们今天的话题但是这件事呢其实就我觉得就对于这个背景来讲就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说

大家得先救以太坊就说白了如果以太坊都被认定为 token 的话我觉得这事那就没得玩了对吧它不是某个 ERC20 被认定那么这个 ERC20 被认定那个 ERC20 还有可能不被认定对吧但是如果以太坊被认定了那么大家

干脆就不要玩了对对对所以得先救他对吧反过来也是一样就是这世界上已经有那么多 token 发出来那一个一个去讨论还是出一个什么统一的标准去认定那实际上是个很复杂的事说不定要花多少年也未必而且某一个项目也未必有整个社区要去拯救他对吧他自己的律师去解决这个问题就好

所以其实现在整个形式上来看,矛盾的焦点就集中在 ETH 这个人上面了。我就先把这个背景先说一下。然后呢,我觉得就是,核心的问题就回到这个刚才小炮老师说的这个豪威测试了,因为大家想论证以太坊不是证券,当然就只能从攻击豪威测试来入手,对吧,因为没别的招了嘛。

躲不开了就必须要通过豪威测试来入手当然我先说我的观点我当然是因为前一段转过那篇文章我当然是认同那个文章的观点就我认为其实以太坊它是不适用豪威测试的这也是那篇文章里边非常详细论述的几个点

我们先说因为豪飞测试它是有四个标准或者说四个要件实际上现在大家有时候也不是特别精确的去说这四个要件为啥呢因为美国的这些法律他们的那些法律条文其实都比较晦涩难懂

就是说白了大家就把它也总结总结抽象抽象就是说白了呢总结出这么几个条件第一个呢就是你这个动作到底是不是认定为投资对吧这是最核心的那么判断是不是投资的这个标准呢就有像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就是这些参与这个项目的人是不是有叫做横向共同性就大家可能听说过这个概念啊叫横向共同性等会我们再解释

这是第一个点就是你是否是投资然后第二个点呢是说你的收益是否依赖于他人的努力

对吧这个就是说白了就是我股东分红嘛就是我投完了资我就不管了你们努力得来的钱是分给我那么也就是说我的收益依赖于他人的努力所以实际上慢慢慢慢的豪威测试其实基本上大家关注的就是这两个点第一是否投资第二你的收益是否来自于他人的努力

然后这篇文章呢其实也是比较详细的就这件事来论述然后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看但是论述的核心点呢其实确实就在说 staking 这个动作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对吧这篇文章呢说的我觉得蛮容易的第一 staking 和投资是不是一回事

这篇文章我觉得他的说的观点是有利的而且我相信其实等会我们再讲就是其实所有的那些 crypto 的项目的那些 token 也都利用了这一点就是 staking 它是这样一个逻辑就是我去把我的不管是 32 个 ETH 还是哪些 token 放到一个智能合约当中然后我会去收取到一个凭证

这个凭证是说我拥有对这个 staking 的 token 的一个提取权也就是说我 staking 进去我还可以取出来那么这件事直接产生两个结果就是第一接收 staking 的人并没有把它花掉也就是没有去用它

那这件事情是跟投资是有重大的差异因为你如果把你的钱比如说你的这个钱投到一个企业里那么这个钱实际上是这个企业用于生产和运营对吧它是要花掉的而 staking 不是 staking 是说你放进去多少它还在那儿将来你提取的时候你都能够随时提取对吧那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根本的否定了

这件事跟投资行为的一致性就它根本就不是投资因为这个东西别人没有花这是最关键的点所以我刚才才举一个例子就我说句直白点的话就是以太坊当初的那个 ICO 那件事

其实是仍然可以被认定为投资的因为那件事历史旧账并没有了掉但是以太坊今天的这个 POS 的这个共识机制真真正正的是跟投资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为它就不是投资

这是我们说的投资跟 stake 的区别然后这里边就同时带来了另一个点就是这篇文章也详细论述的就是既然不是一个投资行为那其实就是我们所有人放进去的 staking 的东西是我们每人手里拿了一个可提取的凭证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所谓的 staking 的 pool 里边其实都是能 identify 的

大家理解这意思吧就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 ticket 可以去取换句话说你不要看是三万两千个 ETH 放在里边但它其实是一千个 identify 的一个个体的一个拥有者因为你钱并没有花嘛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来讲就是豪威测试的角度来讲就是这一千个人其实并没有横向的共同性

它跟公司的股东是不一样的因为公司的股东是钱扔进去了就混在一起了然后这个钱拿去花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股东他们就只是股东他们只依据自己的份额

持有公司的股份对吧他们除此之外没有区别但是 Stake 不一样 Stake 是每个人拿着自己的 ticket 可以从里边又取回来所以他们其实是能够 identify 的是并不相同的换句话说我举个例子 1000 个人放进去其中有一个人取出来了另外 999 个人还在对吧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股东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

对吧公司如果股东有一个人退股首先你能不能退退多少钱这还不一定逻辑上其实是不行的你应该把股份转让给别人嘛对吧其次当你转让之后这个股权的池子会被重新处理所以另外 999 个人他又仍然又是保持了股东的形态也就是说一共还剩 999 个

但是 Stake 不一样有一个人退出了随时就退退完了之后实际上是 Stake pool 的总量减少了对吧另外 999 个他们跟原来是一样的只是拟不在了所以可见其实每一个人是可以被 identify 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

豪为测试也好或者证券的这个原则也好就是这些人不能被 identify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如说所谓向公众募资这种概念对吧如果你是向特定人去募集资金就算真的是募集资金如果你是跟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一个条款比如说你认识他们有一个是你哥哥有一个是你朋友你去跟他们签订了一些协议让他们去怎么怎么样去给你钱支持你工作

这其实都不是证券对吧所以这都不受证券法的约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篇文章讲的一个很清楚的概念就是第一 stake 不是投资第二所有这些参与 stake 的人也没有横向共同性他们都是一个一个可以被 identify 的个体

所以这个文章第一个观点就是说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把关于就是你刚才说的就是豪威测试的前两条要给它推翻掉对这个我觉得还是有说服力的啊我觉得还是有说服力的嗯

然后等会再说下一条小泡老师有什么 comments 没有直接说吧直接说好的好的然后我再说第二点第二点我觉得就更有意思就是说头一点成立的情况下那么还需要讨论一件事就是关于投资者不能叫投资者就是这个 staking 的收益是否来自于他人努力的问题

其实这件事跟前一件事应该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就是说如果你的钱投进去别人花了那么因为你不是说从这个钱里又取回来嘛对吧是别人花了所以别人创造的收益你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收益必然是来自于他人的努力嘛因为钱你给了别人让别人去努力嘛简单的说就是这样但是 staking 不一样啊因为你钱随时可以取回来

这是第一第二我们再看所谓的这个收益是什么呢所谓的这个收益其实是以太坊的 POS 的算法分到你的

这件事情很重要啊为什么呢因为表面看你是会把你的 staking 放到不同的节点比如说啊有三个比较大的验证节点大家现在可能都知道啊 Coinbase 好像是头一个然后第二个是 Binance 还是谁我都忘了反正前三大验证节点好像都是中心化交易所

然后呢你表面上看上去说你把这个东西放给他们了所以呢这个收益是从他们的这个工作当中来的因为他们负责验证嘛对吧他们负责验证然后验证出来的这个以太坊分的收益给了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表面看上去你的收益来自于他们但其实不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这个 staking 得到的奖励是算法分给你的

而那些验证节点如果他们有收益的话那是算法分给他们的你能理解这意思吧就是你得到的这个收益并不是这些验证节点收益之后拿一部分收益给你

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因为所谓证券的分红就是这样嘛就是你把钱投给这个企业然后这个企业的利润的一部分给你这是他赚到钱当中拿一部分给你这个叫做依赖于他人的努力对吧而实际上那些验证节点他跟你的收益没有关系他拿他的收益你拿你的收益收益是怎么来的那是算法写死的

所以并非你从验证节点的收益当中获取一部分而是你本来那一部分收益就是算法分给你的这个算法同样会分给验证节点

但是你跟他的收益之间是隔绝的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呢也可以否定说你的这个收益是依赖于他人的努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啊因为这一点跟前一点不完全一样是说如果这个算法本身就规定好说这个收益是都给比如说 Coinbase

然后 Coinbase 拿出一部分给你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你仍然真的是依赖于他人的努力了那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什么呢会发生有可能说比如 Coinbase 说我有更多的奖励给这个 Staking 的人而比如 Binance 给的少那所以大家从这个把 Staking 从 Binance 拿出来给到 Coinbase 是为了分更多的收益对吧那就是典型的违反证券法的事情因为你的收益来自于他人的努力嘛他可以决定多分给你一点还是少分给你

但是 staking 不存在你别看什么 coinbasebinance 所有的这些 staking 的节点你投入进去和取出来其实是取多少跟他们的努力跟他们是谁是没有关系的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也否定了这种企业间的这种努力的这种差异化否则你作为投资人就像说你买这个股票和买那个股票你是买他们哪个企业好哪个企业分钱多嘛而在这一点上这些 staking 的节点也是没差别就是它不决定你的收益所以

这篇文章其实核心主要是论证这两个点了其他很多细节大家可以再看所以我个人呢是比较认同这个文章的观点就是说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你都能看到 POS 这种逻辑它跟豪威测试是不相关的这个我是比较认同的

总体上我觉得就解释这两点应该大家会理解然后其他的细节就不说了我补充一点为什么我一开始提到说其实在 1718 年 ERC20 时代很多的 token 也都在做这个事情包括一直持续到今天还有 token 会上 CEX 因为其实这些 token 也早就看到这一点因为华为测试这是躲不过去的事情所以

绝大部分的 token 甚至百分之百的 token 都会讲说我不会分红就我不会把项目的收益对应到 token 的收益权当中对吧这是第一第二他们也普遍采用 staking 的这种方式来去同样的用 token 来激励你对吧

对吧当然这一点略有一点点区别因为以太坊毕竟是个公链而他们是个项目嘛这些项目的 token 怎么来的也许有一点点差异但不管怎么说其实现在所有的 token 也都是采用这个模式

也都是采用这个模式所以再进一步讲就是说如果以太坊这件事情能够被认定为非证券的话其实对于其他 token 在证券认定方面的状况也其实可能会有一些正面的作用但这只是可能性而已啊嗯

这也回答了其实很多人问的问题就是说那为什么 token 不能分红呀为什么 token 没有价值补货呀这个问题以前我聊过好多次可能大家还都记得就是说其实这些 token 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做项目的人当然也希望他们的投资人能获得收益但是这种获得收益的方式是不行的因为它是违反证券法对

对所以这里边就是原来我聊过一个很吊诡的事情就是大家都在说什么 web3 或者 crypto 项目不创造真实价值或者没有价值捕获你得考虑这个历史原因就是他们不能价值捕获也不能创造价值不能

这就是一个很吊诡的事情因为什么呢原来我吐过槽我们还是要不能太激烈就是说其实你看证券法的立法原意当然是要保护投资人也就是说不希望投资人获得损失

那从这个角度讲我不管你当初的投资行为怎么说你当然是希望从你被投的那个项目当中去获取收益然后恰恰是因为证券法的规定导致这些项目是不可能给他投资人任何收益的所以这变成了一个怪圈当然我不是吐槽证券法不对我觉得证券法保护投资人这个东西是完全正确的我是觉得说这个历史的问题就这么误打误撞的就下来了所以我

我觉得现在有人从根上也就是从 ETH 是不是证券这件事情上来正式的来把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我认为是很值得的所以再回顾一句就是大家如果在文理两开花那个提及群里应该看到为什么我会强调这篇文章三个作者的背景

有两位是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一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法学博士而且这第三位就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法学博士他是现在曾经担任过康胖的总法律顾问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应该听我们文里提到过康胖的总法律顾问他以前还曾经写过一篇蛮有影响力的文章就是康胖不做借贷

因为他其实很清楚知道如果康胖的做借贷那么他应该会受到一些比如银行啊或者这些借贷行业的这些金融监管的法规约束嘛对吧所以他当时曾经写过这么一篇文章就是康胖的不做借贷这个人呢他本身还是曾经在这个

世界知名的全球的律所里工作过而且在美国地区法院还工作过所以我是觉得说这三个人和谐的这篇文章正式的把这件事提出来我个人认为对于下一阶段的这种司法的认定和实践以及证监会的意见我觉得还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对对魏老师讲的绝对是非常非常清晰了

我觉得这里边还有一个点就是说除了这些历史的遗留问题导致了目前的这些让人就是很难受觉得很扭曲的事情发生还有一点就是为什么这件事在现在这个时点非常重要或者甚至是对今后的发展很重要当然我们不是律师但是有些事情你从逻辑上来分析或者你看一下这个行业发展的变化其实你也能够感觉出来

因为这件事我个人觉得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刚刚老师也提了这个就是 compound 的那个法律过那件事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尤其是把 POS 之后的以太坊以及 DeFi 它到底是不是借贷就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大家现在有明确

确清晰的讨论或者争议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其实代表着对于监管和甚至是对于 Web3 和 Crypto 这样的新兴行业的治理和监管和法律相关的东西的领域呢现在其实正在经历一个范式转移我不知道这个词用的是不是有点重啊但它确实是一个 Parading Shift

为什么呢因为就这两件事它有共同特点就是像这个以太坊 POS 它是不是符合 HofiTest 因为如果你从表面上看看它的外形它就是这些人做的事就我们把 32 个以太币这个都是用美金换来的放到一个地方然后呢就是过一段时间然后我得到了奖励然后呢就是这件事情还有很多人一起在跟我做这件事就是它看起来就非常像传统的就是证券

从表面上看,然后 DeFi 就是 compound 它到底是不是借贷也是同样的道理,就你表面上看进去就是你把一些东西放进去抵押,然后你借出来另外一些东西,它不就是借贷吗?但是这两件事它恰恰就没有那么简单,也就导致了这么一种奇怪的情况发生,就是说以前经常监管有句话说你如果他看起来像鸭子,然后走起来也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那他就是鸭子。

但现在他还真有可能不是鸭子他还真的就不是因为你像你表面上看起来完全符合投资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完全符合接待行为但是如果你真正把它剖析开分析一下底层原理他有很多新的东西在里面是没有办法用之前的一些法理的判定来判断的所以我觉得这些事虽然比较敏感或者说让大家担心这个以太坊万一救不了怎么办

但是他必须讨论清楚如果讨论不清楚的话那么将来也就代表你的监管和法律框架也完全没有以时机计我觉得是这样但是这个确实引出来另外一个就是和他非常相关但又更敏感或者说有可能没救的领域就是 NFT 因为这个也是刚才刚开 space 之前就是临时决定加上去的因为我才刚看到这个新闻

所以觉得这个东西其实是作为 POS 以太坊这个补充来对比一下对比聊就是说为什么以太坊这样的 POS 就是以太坊他从逻辑上讲不太能够被认定证券但是有一些 NFT 现在的行为却很有可能呢

就是比较危险我可能这个请问老师也来仔细分析一下我先简单讲一下个人的想法就是我觉得 NFT 它会不会被认定为证券我个人认为当然这个我不是 NFT 的专家你要看它是什么行为据我了解虽然我不是小图片专家但是我觉得现在 NFT 中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就是消费行为

这个这两天在集中跟魏老师讨论这件事,关于 NFT 和消费的这件事,比如说一些艺术家他出售他自己的 NFT,然后他的粉丝来购买,那么这个其实就是个消费行为,我觉得他跟证券应该关系不大,但是比如说一些项目方做的事情,比如说就像 Yoga Labs,还有一些就是 Other Deeds 这些东西,还有 Moonbirds,

那 Moonbird 就是一个叫 Proof 的实体它向它的粉丝发行的这个 Moonbird 虽然它的作用是作为大家的 PFP 头像但它就是发行了一个 NFT 然后向大家从大家手里募集了资金那么这些资金就是作为这个 Proof 这个机构未来的发展的收入实现它的难度然后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益那这个就就很不只是听起来像鸭子走起来像鸭子它很有可能就是鸭子

那这个评价是 NFT 这个领域我们该怎么理解好的好的这件事其实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就是因为 NFT 它虽然本质上看上去是一个消费的活动但是这件事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这个行为的认定行为的认定为什么呢因为比如说就说这个 Yoga Labs 这种啊

他发售了 NFT 别人从他的手里买走了那么他得到的这个钱其实他确实又用于其他的开发了对吧又用于其他的开发又用于发展自己的社区了所以从资金流向的角度来讲他确实是符合我们说的头一条

也就是说类似于投资一个共同的企业对吧因为这个是跟 stake 不一样这个是钱真的给他了而且他拿去花了嘛对吧然后大家得到了 NFT 那现在我觉得比较敏感的问题就是第二部分也就是说这些投资人他们拿了 NFT 以后他们也许用更贵的价格去卖掉了对吧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一个投资收益

以及这个投资收益是通过 Yoga Labs 的努力而得来的吗这个我觉得其实就是证券的比较敏感的问题了那这件事我觉得虽然 SEC 开始调查但是未必有结论因为你也可以认为说比如说当你把 NFT 变成房子或者变成向日葵蒙娜丽莎对吧你认为它是艺术品或者实体的时候你仍然可以以某一

一个价格买进,然后另一个价格卖出去获益但是你是否认为说你的这个收益

仍然来自于房地产商呢这个可能也不一定对吧更不要说你的你假设你买了向日葵然后以更贵的价格卖出去你说你的这个收益是来自于范高的努力这个我觉得也不太合理所以我是觉得说从这个角度讲就是你就会发现就像你刚才说的那也许 NFT 这件事情它

他可能有一半像鸭子一半不像鸭子所以 SEC 会调查他我觉得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觉得倒是蛮乐观的就是说也未必他就一定能够被认定为政权因为他可能就是艺术品或者法

因为艺术品或者房子典型的是都有投资价值并且都可以获益的并且比如说房地产开发商卖了房子这房子是 100 套所以有 100 个人买这确实是就跟那个 100 个人投资一个公司类似嘛对吧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呢 NFT 倒还真不一定是这个就是很轻松的被认定为证券对

但是不排除说有一定的可能性是因为就归根结底 NFT 它不是一个 utility 的一个东西对吧就是它像艺术品可能还更像像房子可能差一点点那么这是第一第二是说这些出售 NFT 比如说妖怪 Labs 这样的实体它本身到底是干什么它可能是个

科技企业对吧比如说他后来去做了自己别的项目或者他做了一个二层链或者他做了一个 NFT market 也就是说他拿到的钱是去做这些了而这个就跟房地产开发商或者你刚才说的艺术家就不太一样对吧就是因为艺术家他就是卖画的就是我卖了画我就是自己生活我赚我的生活费就可以然后房地产开发商他就是做房地产的

它是收回来的钱那它又去盖下一个小区去了对吧它就是这个行业的一个产品提供者而我个人觉得 SEC 这次调查 Yoga Labs 的原因跟这个其实很有关系就是 Yoga Labs 它并不是一个创作单元

就它不是一个艺术品提供商它可能是个科技企业那么它创造出了 NFT 虽然表面上是艺术品但它其实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融资并且做自己的其他产品那么我个人是判断说在这个角度上有那么一点点擦边球的感觉

所以这也叫做苍蝇不丁无缝蛋吧我大概就可以点评一下这个这个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对这个也挺有意思而且我也觉得最后面的走势包括 NFT 走势其实也蛮关键的大家可以持续关注

对所以我倒觉得对补充一下就是我倒是觉得确实比如说像小跑老师刚才举的比如我就是个艺术家我就是创作画的我就是卖 NFT 那我觉得你卖再多你发再多的财我觉得 SEC 应该也不会找你的因为你就是个画家对吧所以我个人倒是认为这件事情最多是艺术家行业协会来监管有没有偷工减料当然对对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个

美国税务局可能会找你那不更惨了对对对美国不就通过这两个机构伸手来管大家的对吧一个税务局一个证监会 SEC 你还有可能逃掉但是税务和死亡你这辈子都逃不掉是吧

嗯对对对嗯大概是这样对嗯好的那我们就开始聊下一个话题下一个哎其实要不也先聊一下这个监管但我觉得这应该很快就是聊 protocol 这个 web site 的监管思路吧其实我觉得这个熊市虽然是很清淡但是往往决定今后行业走向的就是这些

变化就是包括监管法律等等其实往往就是在熊市发生的所以我觉得虽然大家心情不好或者比较无聊但是还是应该多多关注这样的新闻那我们就聊一下这个 H6Z 这篇文章吧他其实整篇文章就是在剖析一下他觉得这个 web3 应该怎么监管反正咱都逃不过了那咱们就不如先预测一下或者说就是来说清楚一下正确的监管逻辑应该是什么

所以他写一篇文章叫做 Web3 的监管思路重心应该在上层应用就是 application 这个 layer 而不是底层协议就不是 protocol 这个 layer 还是老规矩我大概简单讲一下它是什么意思然后请郭瑶老师点评

所以他这篇文章的逻辑呢实际上他是和 web2 吧 web1 和 web2 的发展脉络他来做了一个回顾他就说互联网的早期的支持者呢就是大家都是保持自由开放的原因就是因为底层的许多 protocol 底层的协议这些技术自始至终都是开放的比如说 http 然后 smtp 邮件是吧 ftp 等等等等文件传输这些协议

就是它从开始就是开放它到现在还是开放但是这些年的监管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呢或者说这个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往往就是在基于这些底层的 protocol 之上的一些 application 就上面的应用

比如说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邮件那么邮件它是电子邮件它是基于底层的一个非常开放的到现在都很开源的一个协议就是 SMTP 但是呢我们现在所有人都深受垃圾邮件的骚扰就是垃圾邮件这件事是非常值得监管的或者它本来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它其实却是在底层的上面的一个应用但是问题

但是他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就是说所以呢就是底层的协议保持开放这个才是互联网繁荣或者说能够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他的重要因素也是因为对于他来讲政府没有监管就没有人去监管 protocol

但是大家就是现在的监管呢是试图监管应用程序比如说网站啦这个浏览器啦就是面向用户的一些软件就是客户端的软件通过他们来监管一些行为那么现在到了 Web3 呢也是同样的逻辑因为 Web3 呢它也是分底层 protocol 来往和这个用户端比如说应用程序啦钱包啦等等

但是它的底层就是一些区分化的协议就包括区块链的一些 ERC 的协议当然也包括魏老师刚刚完成的 3525 的协议它都是属于底层的协议那么就是监管的同样也应该遵循 web2 的规律和原则也就是说就是监管当然肯定是必要的但是问题就在于你要监管这个 stack 的哪一层才有意义所以它的论点就是应该是上层不是下层

然后后面他就立举了很多很多的原因大概主要的原因就三个吧一个就是说因为协议作为一种技术技术不可能就是说违反法规违反法规的行为违法的行为一般都是主观的就是人类的主观行为导致了他的一些错误的用法或者行为但是底层技术是无感的是客观的他

没有说遵守不遵守法规的这种逻辑我觉得这个原因其实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吧因为他其实也是举了这个垃圾邮件作为例子然后呢如果说如果我们就当时当时这个 web2 的监管他监管了底层协议就把这个 SMTP 列为非法协议那今天咱还会有电子邮件吗

那么今天的网络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所以说垃圾邮件它是不是坏的东西或它是不是违法的就是判断是主观的而且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底层的技术是不应该变化的

所以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观点所以他就衍生出这个 web3 其实也是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底层那些逻辑包括 dex 的一些协议都是客观的但是它上面的应用是主观的大概是这么一个逻辑然后魏老师就发出了两根金条的感慨

我们在极客上还挖了个坑说为老师展开讲讲吧在 AMA 中对对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就是其实 A16Z 写的这篇文章我觉得足够通俗易懂了就是而且也非常清楚就是说

说的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对吧比如说 SMTP 你说你要求这些邮件服务器去读取每一封邮件看它的内容然后判断它是不是垃圾邮件然后决定不往外发这个有点太过分了对吧因为它本身是个协议是个基础设施

你这么去监管搞不好你还误杀了好邮件呢对不对因为你能认为说你的这个算法是百分之百不会把一封正确的邮件识别为垃圾邮件吗对吧所以确实是不可能从这个角度去监管的所以我觉得就是他写的这篇文章已经非常通俗易懂了嗯

但是我是觉得说这个有点太通俗易懂了因为大家都一听就明白当然我不会去监管 SMTP 对不对我当然是在这个邮件端啊或者什么方式去阻止这些垃圾邮件就它的这些例子过于简单了

那么导致他这种观点其实不能够为 web3 带来更进一步的指导所以我其实是想借题发挥正确但无用就是我其实想借题发挥因为我们在文理两开化里聊过一次两根金条的监管逻辑所以我当时做了一个评论我说监管协议还是监管应用就像你是监管两根金条还是监管拿着两根金条的人一样对吧

就是所有的監管其实都是为了保护人的那保护人嘛你就在人那一端做出监管来保护就可以了你不能说在这个两根金条的这个角度去监管对吧就是说

因为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也好区块链也好智能合约也好它们其实大致相当于这两根金条的流转的路径比如说金子需要加热到几千度然后才能融化然后才能把两块合并成一块变成一个大的能理解我这意思吧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深入到协议层去监管那你最后的结果就是禁止一切能够把

物体加热到几千度以上的这种设备的生产和制造和销售对不对然后你也禁止一切这个具有其他加工金子的这种能力只有这样的话你才能从根上杜绝那两根金条的形成然后也就不用关心有没有人拿着两根金条去换去违法犯罪了所以这样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对吧现在其实 crypto 圈子里就有这样的一些状况

比如说 USDT USDC 他们都有所谓冻结账户的这个能力对吧前一段时间这个 Tornado 投毒事件还导致很多人的 USDC 被冻结对吧这种方式其实在我看来就有一点点

矫枉过正就是有一点点说要不你在这个加热炉上面设个标记就它一旦加热超过金字的融化温度你就报个警然后警察来查一下说是谁想加热这个东西啊把它抓起来看看对不对如果这样的话这个炉子就别运行了最好还是干脆关了算了

对所以反过来你说这个金子最后他拿了去干什么了呢如果他拿去换美元了那么大额的黄金换美元是不是可以有个监管措施呢当然可以对不对或者说有人拿 50 根金条要买个房子那你房地产的交易商因为大家都知道房地产交易商都是政府管制的嘛对不对嗯

竟然有人说要拿黄金换房子,那你难道不监管他吗?对不对?所以自然就可以在人的行为这一端其实是可以做出很精确的而且大家都认同的监管的你为什么要去监管那个炉子阻止小金块化成大金块

这个有什么意义呢对吧所以在协议的层面我觉得确实就有这个问题当然这件事不一定怎么说不一定全取消就是最好但我觉得就是这个理念是对的就是你一定要去监管你要保护或者你要限制的那一段对吧所谓监管就是保护人的利益或者限制人的行为对吧那你就从人的行为的那个

发生的那一端去保护或者限制就完了所以 H6Z 说的这个其实也就是这个理念就是因为 APP 是人去用的人用眼睛去看用手去点所以如果你想保护人不要让他们用到烂 APP 那么你就限制那个 APP 这个逻辑就是对的

你如果限制智能合约说以后你们智能合约都得开后门我得能监管或者我随时发一个指令你这个智能合约的交易就能回退甚至干脆以太坊也能回滚

这个以前我们聊过如果这样的话呢那么基本上也就我觉得这个比红旗法案应该还是更严重一点就是那你就别开了对吧红旗法案好歹那个打个小红旗人家那车还能开对吧你这个就是直接就是说我在那个汽车发动机上做个芯片然后政府只要一按按钮那个汽车就都可以停在路上那当然是最好对吧红旗也不用打了都自动驾驶了

对吧这是开玩笑啊就是说其实主要就是想借着 A16Z 的这篇文章就是借题发挥一下就是我觉得 A16Z 这篇文章过于通俗易懂过于平和了我觉得还应该再激进一点应该告诉大家说不要下去监管这个 Web3 的这个智能合约我觉得是应该有更深入的讨论就是

就是 16Z 是做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比喻但是我觉得这个比喻甚至不足甚至不足当然了这个话可能也就只能说这么多了大家勿作不当联想就完了

对激进的观点我估计 HOT 写不出来他可能也不想写对对对他一般上面的文章虽然都是怎么讲呢都是好话题但是论述的一般都是不闻不惑的嗯嗯嗯

好像有点毒舌对对对可以了因为这个话题其实这个深度当然不会像刚才那个豪威测试那样而且正好也是文理两开化以前讨论过的两根金条的逻辑所以就等于其实也是往我们原来的内容上靠一靠解题发挥一下对对大家也复习一下好那我们就换下一个话题要不宗教留在最后再讨论吧那个有点形而上

我们干脆就是把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新闻类的话题来聊一下吧那我们就聊一下下午有一位小伙伴在群里问的问题吧就是现在很火的 XEN

他问就是说现在很火热的这个 SEN 我们用文理的框架来分析一下我觉得这个还真挺合适用文理框架来分析的那还是老规矩我简单的阐述一下这件事或者 SEN 是个什么然后魏老师做深入点评这个数学公式部分咱就不用太仔细说了

就是 XEN 呢大家肯定如果说最近都在关注的小伙伴就都知道前因后果了就大概是一位叫做 Jack Levin 的人自称是谷歌的第 21 号员工然后呢他创立了一个项目叫做 XEN Crypto 它的独特之处就是说

独家秘籍大法呢就是它的这个证明是很特殊它叫 Proof of Participation 就是参与证明的这种挖矿机制然后呢称为是一种革命性的这个证明机制但问题是现在的然后就爆发了一个火热的这个

热度而且 Mexita 这个一个交易所呢他也上了他的这个 SEM 这个币然后呢刚上的时候是猛涨具体涨了多少倍忘记了多少倍反正就是涨得很高然后呢引起了很多人的炒作 FOMO 啊等等但是这个可能只持续了三天大家就开始质疑首先现在的情况呢是他的价格就是一天之内跌了 99%

然后那个交易所也停止了对他的交易然后呢就各种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比如说这个人他到底是不是 21 号员工他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现在大家才问大概就这么一个 XEN 的情况那他的一些细节呢就简单阐述一下比如说他的这个 tokenomics 或者他的一些证明机制就是首先他没有供应链的上限

然后就基本上是大家来了就 mint 从零开始人人平等从零开始开始 mint 然后你一个地址只能 mint 一次然后呢你可以自己选这个就你 mint 完了之后呢你不一定 mint 完之后现在就提取或提领你可以先 mint 着然后放在那然后你自己可以选择什么时候你才领所以说你可以刚 mint 出来之后第一天你去领

或者说你可以等 100 天三个月一年再领当然是等待天数越长你放的时间越长你最后领出来的数就越多嘛然后呢就是你领之后你可以马上把它卖掉或者你不卖你把它再 stake 回去然后再挖矿然后可能会取得更多的收益

就这些都比较常规但问题就是在于它里面还有一些就是 proof of participation 还有一些它的机制的设计呢一个是就是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决定你获取数量的长短然后另外一个呢就是对于难度来讲呢 mint 难度也是随着参与的人数地址越多他 mint 的出道的难度就越高那么这个也是比较中间这数学公式我就不说了那个如果魏老师想点名一下一边可以

给大家解释一下它那个协率的数学公式但是大概意思简单理解就是说反正是参与的地址越多然后你的注资难度就越高然后呢由于你这个注资难度越来越高然后参与的地址数越来越多就是尽管你是没有供应链上线的但是这个协率呢由于参与人数和难度的增加它也会慢慢的协率变得平缓以至于最后的这个 SEN 呢它会保持一个横量就是总量会趋于横定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补

不简单但是这么一个逻辑但是如果说看它的整个的过程就其实特别符合我们耗算结构的分析就是我们之前在 Luna Terra 包括 Stefan 中也分析过了耗算结构这件事其实这个一会儿请贵老师仔细点评所以说那么它三天的这个大起大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最直接的原因当然就是耗羊毛

就是这个东西如果做交易的人呢很敏感了肯定他就像一个 IPO stock 一样就刚刚上市的 IPO stock 他第一天一定是猛涨的所以说如果你知道的这个先约条件你该怎么样呢那你当然就是用女巫攻心就你自己先生成大量的地址然后每个地址你就拼命的去 mint 然后你 mint 完之后第一天就变现就这个当然是最大的经济回报所以这个一定是天然会吸引耗杨毛党的

然后再加上因为你开始的时候你知道你的 gas fee 会很低嘛因为它只是一个新币然后流通这么少你又可以有迅速的变现但是大量的人成批量的来这么去 mint 然后来变现的话它的 gas fee 肯定是上天所以到最后你就算是 gas fee 之间你有一个套利的这个空间所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

所以说那么羊毛党呢那肯定是这个就又可以回到号三结果大进大出都是羊毛党的话那肯定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就是崩溃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情所以当然了也有一些可能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吧那么包括一旦它第一天大跌那么后面继续大跌的这个可能性就会更大再加上它其实没有一个闭合机制就是说它不是一个 close system 就甚至不是一个 half close system

所以他就是一个大进大出的地方就是你进出闸口都在那你肯定就是像当年的 Luna 一样今天第一天跌 99%第二天接着再跌剩下 1%的 99%嗯对所以那么就大概简单是这么一个情况然后对对魏老师点评一下吧 OK OK

对我觉得还得事先声明一下因为刚才其实这个话题前面我们也没商量过刚才小豹老师在聊的时候我还有点害怕这个因为看小豹老师聊的这么兴奋我还以为真的是去详细介绍这个项目包括说还符合耗散结构这个逻辑后来听到羊毛党稍微放心一点就是原则上来讲因为我们其实不太合适评价某个具体项目这个其实原来也聊过对对

然后我本来以为说可能如果有听众朋友去直接让他们来问一下我们再回答可能好一点但是小宝老师介绍的我觉得也没问题就是说我觉得先得明确一下就是我们这个热心的群友

我开个玩笑就可能还是比较了解文力两开花的风格如果他直接说请你们点评一下 ZAN 或者 XEN 那可能我们就回复说对不起我们不讲具体项目但是他说请用文力两开花的这个逻辑来讲一下这个项目我们就不好拒绝了对吧

所以小胖老师就用文理量开花的逻辑来去讲了一下我倒觉得没问题了对但是还是确实我们要声明就是我们不太具体评价某个项目是因为其实说他好和说他不好

对我们可能都不好对吧说他好得罪监管说他不好得罪总好就是这个问题但是刚才小白老师说的这几个点我觉得都比较认同的所以我倒是除了这几个点之外待会再发散点别的逻辑吧啊

首先先说这个项目本身我觉得这种特别一天两天的这个项目我估计未来大家一定会经常会看到就像小破老师刚才说的编一个什么算法然后有一堆羊毛党来然后一堆羊毛党去对吧这个就是一个迅速崩塌的一个非耗散结构对吧就是特别典型的那种线性系统因为耗散结构其实是个复杂系统嘛对吧

然后这种非耗散结构就是线性系统就是算法的事我们等会再聊但是它这套模式显然就是线性上去线性下来基本上就是这个特点跟一个那个就是我们讲耗散结构的时候举过的反例就是跟一壶水一样对吧你加热 20 分钟它就 100 度了然后你一关火

过一会就有事了就凉凉了对所以我觉得这种项目特别典型的就是用文脸两开花的框架来描述就是典型的非耗散结构就是典型的非耗散结构对然后这是说第一点然后第二点说到刚才小浩老师说的

关于算法就是这个复杂的数学公式的问题我觉得这就跟头一个点特别相关就是他的这个算法典型的说不管写的怎么复杂你实际看到结果了结果就是一个非耗散结构换句话说这个算法对于耗散结构的生成没有产生任何帮助

不然它就不会是这样的一个表现了嘛对吧就是这个所谓的算法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然如果这个算法真的有用我们就它那个算法我一个字都没看说实话就看到了数学公式不错

然后就一个字我都没看因为很简单就是如果那个算法有用它就不是这样一个曲线对吗就大家从这个文理的这个大逻辑来看其实就是这样对吧就是那个算法其实没啥用具体哪没用因为算法我也没看所以我也不知道它具体哪它具体哪没用对但是就是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就是当我第一天看到大概就是两天前三天前

有人贴这个的时候我打开那个贴子看了一眼然后里面还有好多算法然后我关了之后直接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算法不稳定币我想起来了对就是因为以前大家说算法比如 Telva Luna 呀等等等等什么 Olympus Pro 啊他们还美其名曰算法稳定币算法稳定币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算法在币的稳定当中起到作用对吧

客观的说虽然最终都一定会进死亡螺旋但是那些算法其实在稳定 B 当中是起到了稳定作用的所以多少还撑了一段时间对吧然后这个 ZEN 这个就是算法不稳定 B 嘛对吧就是它这个算法到底起了啥作用我不知道但是反正就是不稳定程度比别人还更厉害所以感觉上是它这个算法是为了那个不稳定创造的就是

就是算法加持了以后就比原来更加不稳定了可能就这个意思所以我觉得就干脆叫算法不稳定力对然后再说到第三个我们还得回到文理的大框就是我们不是原来说嘛耗散结构其实有两个核心就是结构跟模因对吧那么其实真正起稳定作用的是模因结构呢起到辅助稳定的作用

然后呢那既然如此呢这个 XEN 这个 ZEN 它既然算法没有起到结构层面稳定的作用那它是不是能起到模因层面稳定的作用呢我觉得这倒是这个项目创建者的原始动机就是用一套非常华丽的算法来包装希望改变人们的认知嗯

因为我们知道魔音是一种认知对吧我大致看了一眼白皮书细的没看但是看到了说我们要做什么新一代的 Bitcoin 就是这样的词汇对吧其实我想说的是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这种算法不是来调整结构的而是来改变魔音的这件事情我记得以前我们说过就是说一个很华丽的一个算法它可能对结构其实没啥作用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一样

但是它的目的其实就不是在调整这个结构而是去产生一个模因这个模因就是说算法很牛对就是因为算法很牛显然是一个模因嘛因为我们的定义会知道的嘛就是模因可以一传十十传百嘛

对吧如果很多人认为他算法很牛那么会影响更多的人认为他算法很牛所以不管是去薅羊毛还是去持有还是去什么就是其实这种算法是在谋因层面起作用也就是给你塑造一个他算法很牛的一个感觉然后希望你能够去参与

所以我觉得其实有很多项目的算法其实是模因层面的算法了不是结构层面的算法所以文理两开花的框仍然是能判断的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大家去看算法的时候去琢磨一下这是一个结构层面的算法还是一个模因层面的算法

如果你们大家的能力能够达到判断这个的水平那绝对就是第一文旅两开花帮到你了第二你大概在这个领域里肯定也不会出太大问题当然了你也可能错失一个好的模因这个也不排除对吧这个就是 DYOR 就是 Do Your Own Research 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就是说嗯

简单的来讲就是我唯一能够希望提出来的就是这个算法其实我一个字都没看因为我在第一眼就知道它是个模因层面的算法它是在用这个算法告诉你算法很牛这个模因而不是这个算法本身对于这个系统有什么帮助我希望大家从这个角度如果去判断项目的话那这个水平肯定日益精进了

大概就这样吧说的太多可能也得罪同行我觉得大概就这么个状况

开玩笑了所以我想大概对这个的点评我觉得其实还是蛮可以的就是能够体现文理的这个理念对 是的 是的所以再次强调其实文理的这几个框我们后面会慢慢给大家明确就是我们其实也是在把这些框在把它具象化或者说更用途化

就是后面会有一些也是最近和 Will 老师商量的一些事情就会让他们更有用就是说能够更变成一种工具让大家来真实的分析实际的市场情况或者说自己所处的行业或项目的情况对然后这件事那么我们差不多就分析其实我觉得

刚才魏老师反正是这个文理的框是完全能够 cover 住能够分析但其实我刚才在想实际上这件事甚至不用文理的框你也大概就知道因为有个最大的前提是牛市和熊市的区别就是说你大概看一下它的套路跟当年牛市的套路是一模一样的但是现在有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现在不是牛市那么你在套用相同的逻辑那大概率是不 work 的

而且如果大家经常在市场上当然传统市场也好 crypto 市场也好你是知道的在深穷的时候是经常会有一些小的 penny stock 就是在股市上就是那些你根本奇怪的就是香港叫老钱股的这些

就是它就会突然间跳得很猛但是整个大盘还是往下震荡的但这个咱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这种情况呢像这种跳一跳的这种东西是经常会在身体里出现的但是它用的是和牛市 exactly 一样的逻辑嗯对你甚至大概想一下这个可能都不用想框你就大概知道最好先你对好一下就行了嗯

那么我们今天就是可能几个新闻就聊完了然后我们最后简单的再聊一下就是也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魏老师要不我们好像有大家想提问要不我们先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吧因为这个关于宗教这件事呢比较形容上了我们可以最后再聊轻松的聊一下都可以或者甚至时间长了的话改下一次聊都行对

因为难得如果有愿意聊天的我觉得还是交流交流宗教下回再聊那那个也挺有意思的也是个框我看今天就这样也可以好吗那好那今天就这样好的谢谢大家谢谢小泡好的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