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香港特辑(上):新政解读:确保web3创新发生在香港?

香港特辑(上):新政解读:确保web3创新发生在香港?

2022/11/7
logo of podcast 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J
Jacqueline
W
Will
参与《Camerosity Podcast》,分享1980年代相机使用经历的嘉宾。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 我认为香港近期因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而备受关注,新政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中心化交易所发牌、NFT交易、DeFi业务开放、加密资管放行、发行港币稳定币以及对散户开放等。 虽然政策利好,但仍需关注哪些政策短期内能落地,哪些是长期规划。 此外,香港的监管风格也值得探讨,与其他国家相比,香港的监管透明度和效率如何? 最后,Web3能否在香港蓬勃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监管政策、人才、资金以及国际合作等。 Jacqueline: 我认为港府的加密新政并非突发奇想,而是蓄势已久。新政表达了港府对加密货币社区的欢迎,范围广泛,涵盖NFT、GameFi和交易所业务等。 关于稳定币,我个人认为监管可能会比之前预期更放松,以支持该领域发展。 至于牌照问题,我认为牌照制度并非坏事,它意味着合规和合法展业。VSP牌照仅适用于中心化交易所,DeFi无法获得该牌照。 香港的监管并非完美,但它在态度上积极开放,值得期待。 Will: 我认为香港新政并非突然大开放,而是长期规划的结果。与其关注政府的大动作,不如关注时机选择。 发行港币稳定币的政策至关重要,其细则将决定其对加密领域的重大影响。 关于DeFi监管,我认为给算法发牌的逻辑值得探讨,因为发牌主要目的是管人,而非管代码。 Web3难以在一个单独地区发展,因为其全球性和跨境监管的复杂性。全球一体化下,各地的监管政策最终会形成叠加,而非分离。 香港新政的明确性,有助于Web3在香港的发展,但其能否成为全球中心仍存疑问。香港的优势在于其金融中心地位、人才、资金和地理位置等,但仍需克服一些挑战。

Deep Dive

Chapters
香港近期因新发布的《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而“爆红”,该宣言阐明了香港对虚拟资产的政策立场和方针,包括欢迎金融科技和虚拟资产人才、加紧筹备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就零售投资者买卖虚拟资产展开公众咨询,以及对引入虚拟资产ETF持开放态度。这一举动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和热议。
  • 香港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
  • 宣言欢迎金融科技和虚拟资产人才
  • 将加紧筹备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
  • 对引入虚拟资产ETF持开放态度

Shownotes Transcript

明晚就算颠沛流离 明晚就算空泻离平明晚就算空下着 你早有抹脆美别流泪 心心共乐意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文理两开花》我们今天这一期非常非常特别我们准备了一期香港特辑一起来聊一聊最近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香港对于加密资产行业的一些重大的重磅举措

我们今天这一期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是我们请到了一位很特别的嘉宾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小乔律师 Jacqueline 小乔律师呢是这个均和的香港办公室专门负责 web3 和 crypto 这方面的律师合伙人

那么在香港和新加坡做这个 building 的 web3 小伙伴可能都会很熟悉他因为他经常会写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一些法律的包括合规方面的意见和报告每次都是非常重要的干货那么其实他也是我们文理的第一位嘉宾所以我们今天就不是我和魏老师唱双簧了我们就变成文理三人行那 Jacqueline 先给大家打个招呼

Hello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跟小广还有沃尔老师一块交流,谢谢邀请。欢迎欢迎,Jackie。我们今天话题虽然看起来好像有一点严肃,但是我们的氛围还是朋友间的轻松的聊天,因为大家其实都是在不同的领域,但是都是同处在 Web3 的这个行业中,那么我们可以从分别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一下香港最近发生的这些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既然是朋友间的轻松聊天都是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法律意见和投资意见

好 我先问第一个问题就是香港最近的这件事我的感觉是香港其实很久没有当网红了上一次当网红还是上次或者最近几年呢可能对香港的形象或者是消息大家看的可能会稍微有一点点负面但是我这次的感觉呢是我自己的感觉是好像突然间爆红了就是在一夜之间上了很多头条

那么它的起因也是我们今天非常想聊的一件事其实还是在刚刚结束的这个一年一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上那么财务局就是香港的财经事务以及库务局它在这个金融科技周上呢发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宣言叫做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那么大家的反应是非常非常的重磅这个宣言呢其实就是就这个虚拟资产行业在香港的发展

阐明了特区政府的立场和方针我简单先给大家讲一下这歌词大义然后我们听 Jacqueline 小乔律师和 Will 老师的解读那这歌词大义呢就是说他宣言欢迎金融科技和虚拟资产的人才聚会香港然后非常表示这个特区政府呢或相关的监管部门会加紧筹备关于这个新的虚拟资产服务的提供者呢会发牌

发牌的制度以及呢还有一个比较重磅的就是他可能会对旧零售投资者可以买卖虚拟资产呢会展开公众咨询以及呢对一些新型的交易产品比如说引入虚拟资产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就是 ETF 会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那么当然在会上还重点提到了很多其他的创新的领域会进行比较重要的一些实验计划比如说 NFT 啦在会场还当场 drop 了这算 air drop 吗就 drop 了 PoAP 就是金融科技周的一个 NFT 那么还有一些绿色债券 green bond 一些 tokenization 代币呀等等等等那么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 CBDC 嗯就是央行数字货币那么以及数码港元等等

那么这个宣言呢确实是非常的重磅而且呢它传递出来的信息在不管是在香港内还是在香港外的加密资产领域甚至是更广泛的金融科技业界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紧接着媒体就是各种我看那两天其实就是这一周吧整整一周就基本上每天都有很多公众号就是放出各种以香港为大标题的文章

都纷纷给出什么香港金融大开放香港将争夺全球经济资产中心等等等等的这种评论非常重磅的感觉那我周围的朋友呢大多数是惊讶但是我感觉在香港内的小伙伴们大家都很积极乐观也

也许和屁股决定脑袋有关系因为这个其实也不是开始其实最近一段时间香港这边是接连出台很多很多的利好的政策比如说从 0 加 3 开始然后到人才的新政等等再到这一次加密货币加密资产的中心然后我的感觉是好像有点幸福来得太突然有一种目不达接的感觉那我想问问 Jackie 和 Will 老师是不是跟我的感觉一样吗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反应过度了

Jackie 你对整体的这次新任和宣言的整体感觉是什么呢我觉得其实在周一 announce 这个宣言之前已经其实陆陆续续身边也是有一些小伙伴开始爆料了

大概我觉得港府其实应该早就已经在 plan 这件事情那所以等这个新政周一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也没有特别的意外当然了就是大家整体上确实对这个新政的一个 fever 都以非常 positive 为主那主要是因为这算是港府的一次很明确的一个表态表达了

港府对于加密货币的社区的欢迎,包括其中涉及到的领域也很广泛,包括了 NFT、GainFi,甚至包括了一些交易所的业务等等。所以它相当于是港府整体上对于这个 industry 的一个确定的欢迎的态度。

那这个大家听了之后也是很振奋了周围很多人也是在期待说会不会这个行业内的其他的新的项目方或者是一些其他的 entity 他们将来会落地香港对这件事情充满了期待总体还是非常乐观的 Will 老师呢我觉得刚才 Jacqueline 开始说的那个点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觉得可能其实香港这边策划这件事其实应该已经蛮久了

因为一般政策法规你知道它肯定都有一个挺长的制定过程对吧

不太可能是说甚至我认为不太可能是最近半年或者一年的这种行为反正我是两年前就知道国内有申请香港数字货币或者数字资产交易所的牌照的这些机构都已经开始准备所以我觉得与其说香港政府有一个特别大的动作出来不如

可以关注一下就是为什么选在今年或者这会儿来去公布这个消息对吧就是可能是不是也有来自新加坡的竞争压力的感觉所以借着这次金融科技周就放大招了对吧是不是有这种可能性其实我看与此同时是新加坡也在搞金融科技周吗对吧这两个好像

前后差一天然后新加坡也在同时 announce 了一个最新的一个 DeFi 样子长得跟 DeFi 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外汇交易平台对吧好像是个外汇交易平台如果要是在 crypto 圈子里来讲那大概属于一个稳定币交易平台

属于这种结构所以我觉得可能应该是香港政府已经就是叙事已久了吧只是选择一个现在这么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时机来去公布我觉得应该还是挺正常的不太可能是一个

就是突发奇想或者突然一下子这个政策大开放的这么一个感觉对吧我感觉可能是这么一回事对然后此外就是我倒是关心说因为这次好像 announce 的这些政策里内容挺多的对吧就是既有数字资产交易又有什么包括 ETF 啊

还有 NFT 还有什么的就是我觉得其实就算在 web3 里边这些东西的逻辑相互之间差的也都蛮圆的

所以我觉得这次的政策到底是对这些不同的领域都开放到什么程度以及对他们后边有什么影响我觉得倒是应该再进一步值得关注就现在宏观的东西出来了但其实可能对于不同的行业或者说不同的领域其实可能影响是有差异的我觉得这个事可能得尤其是对于从业者而言其实

应该他们会更关注的这些事情对吧比如说想做 NFT 的或者艺术品的或者比如说这个一能静阿姨对这个阿姨他们关注的点

大家都叫阿姨大家都叫阿姨大家都叫阿姨我是尊重大家的称呼是吗我们我们边上人都叫阿姨对然后然后他们关注的点和比如说你是做 exchange 的对吧还有或者你发 ETF 的我觉得他们的关注点可能都不一样这个可能还得真的一个一个具体的去看对统一的都说

或者都说开放这个可能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对我就说这两个我觉得从律师的角度我倒也没有觉得说这次谈到的这些东西有多么多么大的变化就跟原来的监管相比它可能在一些地方是会有一些不一样比如说 VSD 本来大家预期可能是先开放给 PI

现在可以考虑开放给 V 厂了更多大方向上的一些点我并没有觉得是一个黑白的区别倒不是说是监管上 180%的转弯而是主要还是他表达的一个态度是一个清新化了

让大家觉得金融科技周会越来越多的往更 positive 的方向去走对的对的我觉得首先我自己的感觉因为这个金融科技周我也是在里面待了两天我的感觉呢就是因为每年这个金融科技周我都会参加毕竟还算是金融科技从业者

那么其实它这个也算是一个香港的传统吧就是每年它举办这个金融科技周的时候它都会宣布一些东西就是它不一定是政策那也有可能是一些港府的什么愿景啊蓝图啊等等跟科技相关的因为这个金融科技呢我觉得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先和 Token2049 去对比一下因为毕竟是刚刚新加坡那边结束

但实际上香港的这个金融科技周它涵盖的范围是非常非常广的就它其实不只是 Crypto 和 Web3 它还有所有跟金融科技相关的比如说支付啊智能投顾啊等等等等就是各种跟金融相关的科技

那么他这个这两天其实这也是我下面很想问两位老师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两天呢确实像 Will 老师讲的一样就是他不管是宣言也好还是所谓的心证也好还是所谓的表态也好他牵涉到的领域非常非常多

不只是 crypto 还有这个绿色债券呢港交所也发布了一个新的这个 carbon credit 的一个 trading 的平台然后还有什么 etf nft 等等等等

那么我的一个想法或者想问两位老师的问题就是那么这些宣布的所有的这些所谓的新政也好那么哪些是比较近期会发生的或者说比较我们预期今年之内或者很快能看到一些实际的动作的哪些是我们可能这个歪歪出来的就可能还长时间还长着呢

就是为了这个方面讨论我就是我有一张小图片就是这个从 Fintech Week 第一天开始这礼拜一的早上就是大家各种流传这个小图片其实就是在这个宣言发布之后大家开始传的一个所谓的总结其实就几十个字就是说香港的就是他的这个全文就是总结一下香港新政一中心化交易所发牌照全球各大所 NFT 交易所都可以申请牌照二

可发行代币可发行 NFT 三对 DeFi 业务开放四加密资管放行五发行港币稳定币六对散户开放就是就如果说大家把所有的这些政策或者说表态就总结成这么几十个字呢就感觉确实感觉有点惊悚我觉得香港的

这个动作特别大想问 Jacqueline 的就是你觉得哪一些是我们可能很快就会看到一些洗则的嗯

哪一些可能时间还长着呢你能不能把刚才的那些这个 words 给我发一下因为很多我可能记不过来那我印象当中刚才听了一遍印象当中应该是有一些是我同意的有一些我也不完全的同意比如说这个 open to retail 我觉得这个应该会很快有可能在三月份 BSP 的相关的这个

法案正式生效的时候我觉得大概率他就会 allow 这个去申请牌照的人如果将来一旦拿到牌照是可以 open to retest 的

那么这个确实是有给中心化的交易所但是所谓的发牌照也得你先申请嘛对啊 你就得申请这个 VSP 而且我听说这个 VSP 的申请应该会比 7 号牌要容易一些但我们也很期待因为 7 号牌还是过去给大家印象是发的比较不是那么的快那我们很期待就说这个中心化的这些交易所一大部分

这个去申请了之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呢就可以拿到这个 VSP 牌照然后另外呢我觉得所谓的可发行代币我觉得现在其实在香港也是可以发行代币的那不管怎么样这个代币它还是要分是 security 还是 non-security 那如果这个代币被认为是 security 的话也会有一些相关的这个 registration 的要求那包括这次它其实也提到了一个证券型代币的概念

那其实正确型的概率币呢是有可能会包含那些就是我们有的时候会做 token analysis 然后如果律师认为这个 token 因为我们也给很多的项目方做这个 legal opinion 那如果说最终得出的 conclusion 是说你的这个项目方的概率币的经济模型还是更符合这个 security 的定义的话那我理解它可能就会 fall into 这个 STO 的这个范畴

那么像这次也提到了说它这次也会有一些针对 STO 的这些特定的要求那所以二这一点我觉得也没有这么的绝对就还是说看具体的情况吧就看比如说如果真的被认为你的 token 是 security 的话那么是不是能够符合这个它针对 STO 的具体的要求

NFT 也是一样的,绝大多数的 NFT 其实不太有被认为是 Security 的风险,但不排除如果有些 NFT 会中 Collective Investment Scheme 的话,它如果被认为是 Security 的话,其实还是要按照它被认为是 Security 的这一系列的要求去做,如果不符合的话,那还是会有问题的。对 Defi 业务的开放,我...

目前没有看到特别明确这一次有提这个 D-5 后面可能欧阳老师或者小朋友也可以补充一下加密资管放行我是有听说是有可能会有一些这方面的一些后续的一些监管只是有可能的不排除的

在新港 B 稳定币这个也也有听说这个好像也比较明确对第六点也刚才也提了嗯就差不多是这样所以都其实还不是空穴来风呵呵

魏老师觉得呢我特别同意 Jackson 刚才说的因为他毕竟是专业法律人士就是说其实我觉得像这些的内容有可能有些本来就以前就有那可能主要就是个姿态问题就大家都算在这个里边

这一次公布了但其实以前可能也有比如可发行代币原本就一直可以发行对吧嗯那我倒是觉得这个确实就是哪些有哪些没有可能

可能得去看后边的细则对否则的话可能就是大家一方面把以前有的这个本来就有的然后觉得现在有了好像很高兴其实本来就有另一方面是说原本没有的然后以为有了然后高兴了一下后来发现没有又空欢喜一场所以我觉得后边的细则确实很重要

然后我从我们自己就是不管从从业者还是从文理的角度啊我随便挑一个来分析一下

比如说发行港币稳定币这件事情我觉得就非常有意思因为我们不是原来聊过好几次稳定币的这个事情了吗对吧其实稳定币严格意义上说就是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的一个桥梁而且是负责给数字世界去注入能量的这么一个机制那于是乎问题来了这个允许发行港币稳定币的政策

到底要到什么程度呢是比如说像 Circle 或者 USDT 那样反正我只要有港币放进去

然后稳定币就发出来而且发在比如以太坊主链上甚至还有其他的各种的链第二名第三名的链都可以发我可以选择是不是这样对吧还是说有什么监管政策比如说谁来做这个事说只有金管局发行的 CBDC 才叫港币稳定币然后禁止民间发行对吧那就是另一个事情了这是一个层次然后再进一步层次呢

我觉得可能会更有意思就算是你只允许发行 CBDC 但是你对它的使用和流转是否要有控制呢这件事咱们其实以前在有一次聊央行数字货币时候聊到过如果你对它你对于港币稳定币即使是 CBDC 如果采用一种类区块链的技术

并且对它的流转完全不做任何比如说同样是反洗钱或者合规的一些控制的话那其实这个口子开的也很大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可以用港币稳定币或者 CBDC 这样的一个稳定币去做各种各样跟 DeFi 相关的业务其实就相当于一种跨链嘛

我想咱们以前聊过这个事就是你可以把香港的 CBDC 看成一条链那它跟以太坊之间只要实现跨链就可以把所有的 crypto 世界或者 defi 世界的工作通通都做了那就完全不受这个政策或者监管的约束那就这也是一种可能性所以我觉得就发行港币稳定币这七个字儿

其实它的细则就有可能有无限多种可能性然后有些可能性对于 crypto 领域可能就会有巨大的影响有些可能性就其实可能没什么影响所以我觉得像这样的事情在后边的细则出来以后

就可以判断它是不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这么一个事了对对非常同意我接着这个魏老师的那个稳定币来聊一下因为刚才 Jack 你肯定也知道就是对于稳定币这件事呢港币的稳定币实际上香港的监管的做法其实

我不是法律合规类的人士但是因为我参加了几次就是所谓的就是他向社会公众问询然后你可以给他提意见我这人还特别喜欢提意见然后我就写我一共给金管局写了三次跟这个稳定港就是一 HKD 和这个港币稳定币的一些问询所以对于港币稳定币这个呢它是

我记得是今年一月的时候金管局它面对社会发布了一个讨论文件就是说啊这个是我的想法这个我打算怎么监管稳定币我为啥要监管稳定币然后你们给我提提意见这个可能也是一个香港监管的一个特点他会先问一圈然后呢至于你的意见他有没有采纳这个不太清楚但是他会先问一圈

所以这个稳定币呢其实可以看出来因为它这个呢是香港金管局直接发的文件所以对于香港来说可能对于稳定币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他们还是比较看重的因为稳定币和支付工具的关联性比较大那么也就是对于现有的香港的金融体系的潜在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所以金管局就专门问这个呢再详细考虑目前对于稳定币的监管

然后我记得他的这个问询文件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则就是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的原则也就是说对于这个稳定币呢你要看它具体的用途如果它是以支付用途那当然稳定币就是支付用途了所以你就要以同这个现有的支付工具相同的风险等级来监管它大概这么一个意思我觉得这个其实也体现了一个香港的监管的特点

对对 Jackie 就这件事其实挺有意思的我不知道你怎么看这个稳定币这件事我们之前好像也正好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全球稳定币的监管那其实也是因为 Luna 的事情之后吧然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加速了关于稳定币监管

香港就像夏豹说的,之前就已经有出过关于打算对稳定币监管的一个 consultationHKMH 的所以这次的话呢,我个人的感觉上是我猜可能会有一定的放松,就是说可能会比之前想的要

更松一些至少是搞原稳定币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香港政府就想要支持这个领域的发展那如果他我再接着多问一句那他会是以一种支付工具的形态出现吗会被银行所使用吗这个我可能还没有知道过很多的细节得要他推出了之后但我的感觉是他至少会 allow 民间创业的人去发这个稳定币

那无论如何也是一个挺乐观的态度挺不一样的态度只好有细节出现其实我还想接着这个再问一下就是刚才魏老师也提到的就是这些新政呢有的是他以前就有的那么有的是最新的 Jackson 从你的角度来看就是说那香港就是所谓以前就有的那么他都是包括哪些部分呢或者说他延续了一个什么样的监管思路呢

那么对于这次新的东西你觉得哪些最新或者哪些其实也不怎么新大家却觉得它很新我觉得其实这次为什么我会觉得很 positive 呢是因为它表达出了对很多行业的支持对啊它提到了交易所业务提到了这个 NFT GameFi 就其实如果你光看它的这个 IP 书里边基本上它 cover all 了这个就让人觉得非常的振奋对啊

对啊然后你反过来看今天有一个新闻也是我还本次看到的说新加坡的总理他也提到了就是要在新加坡发展数字资产中心那么他提到了说他欢迎区块链这个底层技术然后他好像也 kind of 欢迎这个项目方但他又强调了其实是 repeat 了他新加坡政府可能过去一个月的一个观点就是说我不支持投机和交易

那这个其实跟港府的这一次的这个白皮书的内容就不一样了因为白皮书里边是明确的提到了交易所啊这些业务的那 which 我觉得就是一个挺大的一个对比了我个人觉得啊就是因为交易所业务本身对于 web3 这个行业还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其实如果你从交易所业务上来说的话因为我们之前也已经有 VSP 牌照的申请流程了所以这次只是说我把它从

开放到了 retail 所以说你说这次白皮书里面提到的每一个业务有多么多么大的区别吗对于现有的监管我倒觉得都不大但是只是说它 overall 的这样子的一个语气和它表达出对于我觉得 almost cover all 的这个 industry 的一个支持这一点上让大家有了很多的想象的东西确实是这个

香港其实很少这样给你这么大的想象空间我感觉

魏老师你觉得呢我觉得魏老师作为这个 crypto 圈里面摸发滚蛋很久的这个创业人士其实应该之前也经常关注这些法律法规对包括对香港的一些法系啊等等的这些理解就是魏老师觉得就整次他这个他的是不是延续他的监管思路或者他反映了香港的法律体系中哪些方面呢或者哪些变化等等

我觉得就延续刚才的话题,我是这么想,就是一方面我比较同意 Jacqueline 刚才说的,就是这些法律的体系本身都是新旧,可能都交织在一块,但是总体上它反映了一种 positive 的一种 attitude,对吧,就是说一种积极的开放的一个姿态,我觉得这个姿态其实本身就蛮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

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我们大家都知道香港大致上还实行的海洋法系的一种模型我觉得其实人的主观判断其实在这里面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所以这种开放的姿态我觉得确实本身蛮重要的

然后另一方面其实我想换个角度就是我觉得这个法律体系的开放呢它跟这个 crypto 领域当中起到的作用可能大家看上去是不完全匹配的什么意思呢就换句话说有可能一个细微的微小的法律监管方面的开放就会在 crypto 或者数字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最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刚才说的稳定币因为咱们原来聊过一起稳定币的节目大家知道就是说其实 Circle 也好这样的机构他们能够发行 USDC 其实是给整个 Crypto 领域带来了流动性才催生了这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但实际上像 Circle 等等这样的一些机构他们在发行稳定币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跟纽约啊或者美国其他州的一些监管当局沟通了两三年之久然后最后一点一点讲解一点一点磨然后就通过了那实际上这件事情在监管当局看来是个很简单的事对吧就

就像刚才小跑说的就是同风险同监管嘛你只不过是把美元换成这种支付工具换了一个形态放在链上而已对吧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反而是件很轻松就容易统一的事对吧比什么 security 啊豪威测试都简单多了

但实际上你会看到它对 crypto 的领域产生的是最最核心的质的影响因为它给这个体系注入了能量对所以我倒很关注刚才 Jacqueline 所说的就是香港政府是会鼓励私人的 crypto 创业者去通过抵押港元的方式发行稳定币吗

或者是说当然他也许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把港元换成某种这个 EHKD 等等这样的方式但不管怎么说就是其实很有可能大量的政策当中这一条有可能是最大的

就换句话说在香港政府来讲就像小宝刚才说的他只不过是同风险同监管的原则下一个很简单的很 easy 的一个决策对吧因为他不复杂又没有什么 ETF 发行又没有什么 exchange 的这些合规和安全风险

但实际上说不定这件事情是对整个香港的 crypto 的领域是否能够兴旺能够发达起来甚至是它整个这次政策的一个起到的作用说不定是个至关重要的事所以我倒蛮关注这件事情的因为刚才我举例子就是说你其实稳定币有好几个层次对吧

金管局发 CBDC 是一种但允许私人抵押港元发 HKD 或者标准的 HKD 是一种那当然甚至可能像现在美元世界这样说任何人用自己的链只要质押足够的港元都发行自己的某种 HKD 就像现在 USDC USDT BUSD 这样就好几种数字美元存在不同的链上

我觉得像这些事情很有可能反而看上去不起眼但是最后说不定起到的作用最大对没错而且他其实我个人感觉他应该是也是为这个向零售开放做准备吧

就是因为就像魏老师说的我们要从外界引入流动性的话那么如果说像零售开放的话它还是要有一个媒介那么这个媒介如果说能够从银行体系里出来从 KYC 啊 AML 方面呢可能也会更加审慎那么它如果说是以港币的稳定币的形式让大家来参与进来可能更加符合逻辑吧我是这么想 Jackie 呢

我同意,我觉得是这样子的。确实就像 Wal 老师说的,有的时候就是一些小的业务的一个打开,它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一个 impression。因为之前我也记得 HKMA 那个时候出这样子的一个关于稳定币的文的时候,

我至少第一反应就是说哦那以后要发稳定币肯定就要 follow 这个监管那他这个监管可能会对 issuer 是谁对吧我记得当时还是说你得要是在香港注册的一个公司啊

包括什么样的 asset 可以作为这个抵押品流动性怎么样等等一系列的这个要求那我乍一看的 impression 是说那这个事情可能是可以做但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限制那么这次他这样子提的话呢至少虽然我没有看到之后发出来的文物是怎么样但我至少会猜想说那可能会比我之前看到的那个版本可能

会更有放松那这样的话如果以后有客户问我说我要不要在香港发稳定币我应该在哪里发稳定币的时候那我就可以更舒适的去跟他推荐说你可以在香港搞

是的是的就是明确只要能把事情明确出来我就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其实有的时候你可能大家就是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嘛那叫什么来将通明宝刀不斩无名小卒意思就是说战场打仗的时候你得先把名字叫出来才能开打就是如果我说要监管的话你肯定得有一个重要的先把这个明确出来它是一个可监管的或者是我们有 cover 的东西那么大家才能针对它下手嘛

或者针对他做事情嗯嗯所以这个呢就拐到另外一个一个问题就是也是这两天我听很多小伙伴们都在讲的这个就是属于批判的声音就是大家的意思就是说啊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牌照声音吗呵呵

就是因为你说到底就是最后呢还要落实到牌照上而且这个呢也是宣言提到的第一点非常重要他要尽快落实这个发牌的制度那么之前呢现在大家可能都知道现在是属于自愿申请牌照就是没有明确的就是一定要让你申牌但是如果你想从事证券类的业务的话你如果愿意让我们监管那当然好的欢迎就是你自己去申请主动申请牌照主动要求被监管

但是到了明年三月的时候呢三月之后可能那么一些跟证券类相关的不是说所有 crypto 和 web3 的东西都要去升呢他可能我的理解还是一个明确定义为证券相关的那么可能要去升各种各样的牌那么大家就问题来了就是啊说到底还是个牌照声音然后大家就会开始数落香港的这个牌照这个

这个牌照生意的历史因为大家可能知道就是香港这个牌这个东西是非常出名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总是说香港是一个宽禁延出的市场就是你在香港成立一个公司非常非常容易可能一天就成立起来了但是你要特许你要是开始经营的话呢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就是大概率你要向政府再申请一个跟你经营相关的一个牌照那这个牌照生意的历史

那这个牌就比较难了比如说你银行保险证券都有牌 1234567899 个牌那么如果你想开 D 市的话有 D 市牌你想卖东西的话有小贩牌你想开个餐馆卖酒的话你还得有个酒牌等等就是各种牌那么

在我们相关的领域就是金融科技领域就是当然大家就是如果是从事这个领域的肯定都是如数加针都能数出来比如说你要做支付的移动支付你要向金管局申请这个 SVF 就储值如果你是跟巴拉通一样的储值支付的工具你要升这个牌你想做银行那这个银行当然没那么简单但如果你想做虚拟银行的话你可能要申请虚拟银行的它也不是牌照吧一个特许的一个虚拟银行的一个 quotaquota

那么如果你想做财务公司做贷款那么可能这个得去警察局向警署申请放贷人牌照那么其他的还有什么各类牌照但无论如何我们大家都统一的在一个 KYC 和 AML 的这个大旗下监管大旗下就是两位老师对这个牌的问题怎么看就是是不是真的向大家担心所说这个东西到最后又变成了一个牌照生意呢

要不就会先从魏老师开始魏老师怎么看我就不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讲了因为不是专业人士我想起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了就跟刚才小跑提到那几点里其中第三条比如说是不是要开放 DeFi 对吧然后刚才 Jacqueline 也说好像没听到过这个消息或者说至少不是特别明确我觉得这个就挺有意思的就是你说如果要开放 DeFi 能给 DeFi 发牌吗

前两年我记得可能两年前左右当时

应该是美联储的一个官员啊我忘了就是在说监管的时候呢就说到说你像某些这个算法比如说像康胖的这样的所谓的借贷平台对吧当然我们以前聊过它其实不是借贷平台不过这个不重要 anyway 就是它是一套算法然后呢它做的呢看上去是一个抵押借贷的一个业务所以总会有人觉得它像是一个银行

然后我记得有一个美联储的官员曾经有一次开会聊天说了一句话说如果像这样的算法确实比较成熟和稳重之后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他发一个银行牌照

就是给一段代码发一个银行牌照然后这不是断档但是就是这句话出来之后呢特别有意思大家的反应都不一样有很多比如说看这个官员的人呢他就说哎呀这个官员真开明对吧你看啊他不仅仅是可以给银行发牌照他还可以给代码发牌照然后呢这个我们这个搞 define 搞技术的人就说

你没搞错吧代码需要你发牌照吗你不发牌它就运行不了了是吗对所以就是说我觉得这个东西就特别有意思就是这个虚拟世界或者数字世界算法世界区块链 crypto 这些东西

你说你发牌照的这个逻辑是不是还存在这都是个问题对吧所以我自己总结就是其实咱们以前聊过很多次就是其实发牌主要还是管人对吧就是你不是管机器管代码说发个牌让他运行不发牌他就不能运行这个太不靠谱了那么发牌就是管人那既然管人的话我觉得

反过来我觉得也对那就是既然要管人那就通过发牌呗所以我觉得在这个现实是在闭环里边发牌那它是完全自洽的一个逻辑咱就没法说它应不应该发牌因为确实客观说你开个熟食店

应该还有卫生许可证吧对吧你说你虽然是个小本生意但是你不卫生你开店这也不合适所以确实是应该发牌对所以我就从这个角度说一下就是对于 crypto 领域来讲我觉得如果你还是管人那一套比如说这是个中心化的交易所

那么你当然就应该发牌因为这里边中心化系统有操作风险有资金风险对吧比如说挪用资金的风险对吧卷款跑路的风险那这些东西你就该发牌还发牌但是你说 DeFi 应该怎么监管或者应不应该开放以及开放要给谁发牌应不应该发牌我觉得这个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对别的我就不多说了我

我特别想听听 Jacklyn 的意见喂老师提醒我了就是说她的白皮书里边确实是有提到她在 STO 的那个环节里她提到了说会考虑去研究智能合约的合法性所以可能如果网上有人猜对低反应物开放的话可能她的这个来源是白皮书里边提到了说他们会去看这个智能合约那我之前也听到有说可能是代表她会去

像美国一样的某个州一样去给这个道去立法关于他这种存在组织形式把他的这个法

法律地位怎么样的去做一个立法那这是一个然后还有就是 VSP 牌照呢很明确它只适用于中心化的交易所目前来说应该 at this stageDefi 是没有办法去拿 VSP 牌照的然后 Witch 对于 Defi 来说也是个好事因为 VSP 牌照现在已经是一个 compulsory 的东西了就是对于中心化交易所来说你不拿你就不能继续搞了 after grace period 了

那么我觉得

牌照生意不是坏事这就像香港需要拿一号牌四号牌九号牌一样这就是一个如果你往好的方向去看的话其实他给你发牌就是相当于认为你是合法的相当于是把这个 business 认为是一个合法合规的一个 business 因为他都已经给你发牌照了那这个其实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挺好因为你看香港现在有这么多的牌照一号二号七号九号

大家都正常的去申请然后过了几个月拿到你就可以正常的合法的展业挺好的因为其实现在这个事已经是你也不能不拿就不像以前 BSP 的这个出来之前还是属于你是 voluntarily 需要去拿 7 号卡的就是你认为你的交易所上面有 security 然后你是 voluntarily 去拿 7 号

但 BSP 是说我不管你是不是 Security 就算是 Non-Security 你也得就是得拿了 It's Compulsory 就其实就跟你 Dealing in Shares 或者是 Bonds 一起去拿一个一号牌是一样的道理那对于券商来说我觉得没什么呀那券商就是该拿个牌照他拿完牌照他就放心的展业了嗯

对我想插一句想请这个 Jacklyn 跟就如果说不太了解这个香港牌照制度的小伙伴们稍微普及一下就是那么如果说按照这样的新政的话就是涉及到哪些牌呢就假设我们是一个 Crypto 和 Web3 的从业者就有可能会涉及到哪些牌需要准备申请如果是涉及到交易所的话以前呢是要拿一号牌和七号牌就如果说你的这个交易所上面有 Security

将来如果交易组上没有 Security 都是 Non-Security 的 Token 的话你也必须拿 BASP 牌照而且你拿了之后就可以废此散户了如果下次的草案顺利公布的话如果你是做 Crypto Fund 投 Token itself 的话你可能会设置要拿 4 号牌和 9 号牌

而且那个 9 号牌是跟 Virtual Asset 相关的 Virtual Asset 号牌它有 10%的一种也有大于 10%的 100%的一种那这个也是你确实需要拿牌照的其他的应该就跟牌照不是特别如果你一个券商你可能要做一些 Crypto related 的业务的话可能也会设计一号牌

其他应该没有太多牌照的东西看看魏老师有没有什么好处嗯

没有了我是比较同意就是说确实管人嘛就是用牌照管挺好的就是固然人会去比如做一些牌照套利或者说是利用自己的优势申请牌照来做业务有可能会阻碍一些创新者的进入但我觉得其实

应该不算是太严重的问题对相比没有监管或者出现大的风险来讲其实牌照还是 OK 的对只不过因为我对香港的情况不是太了解听小跑老师刚才说的意思好像香港是不是有

要求牌照太多的这种情况这个我不了解对这这还是小胖老师去说这个或者 jackie 去说嗯对我我觉得 jackie 和魏老师尤其是 jackie 解释的已经非常非常清楚了我觉得如果将来大家的担心有可能第一个是门槛太高但是按照 jackie 刚才的解释已经很清晰了就具体看你涉及到哪些业务如果你真的是交易所和证券类相关的那门槛高也没办法

但如果你是普通的 web3builder 的话我觉得没有什么申请牌照的必要当然如果你做的东西只是创新类啊或者是没有直接碰到证券类的我觉得也不用申请牌照另外一个呢可能这个在香港待的久了可能大家都知道他会有牌照的黄牛党嘛

这个不细说我们就他有可能会你牌照多了有可能催生出这些黄牛党啊等等的还有一点就是也想问问问两位老师的就是香港其实他有自己的特点就是监管又有自己的特点那么

如果我们对比其他的所谓的竞争对手也好或者其他的主要的国家也好其实确实也能看出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首先至少在加密行业领域呢香港还是它不是一个引领者

就是我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觉这个说错了两位老师纠正一下其实在这个加密资产监管其实最早的还是美国他很早就对这些加密资产进行牌照管理了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就是这是还在上一波牛市之前吧就哪个周忘记了就已经出台了就是加密货币相关的一个监管的框架了

然后后来呢美国的法律体系他其实也是我感觉香港的这个稳定币的这个同风险同源这个同监管的这个原则其实也是来自于美国的他现在的法律体系中对这个监管机构他建议的这种所谓的三同原则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我觉得都是

差不多的那么也是有一些比如说美国的美国的这个执法部门也挺多的我都记不清楚反正各种执法部门什么犯罪执法局啊等等等等他都会根据这个加密行业领域的不同的侧面吧他会进行监管或者是出台一些法规像其他国家我记得很早比较早的就像日本啊韩国呀然后新加坡就更不用说了好像在

我不知道似乎新加坡还比美国还早还是怎么样我这个具体请这个 Jackson 来这个指正就是但无论怎么样就是亚洲国家呢也有很多都是先锋队员但是香港呢就好像虽然他一直都是很开放很包容的态度但是大家对于他这个监管风格上的诟病那这个我也是看到大家有一些评论啊就是说就是虽然你是开放包容的态度但是你跟人家其他国家相比

首先你的这个监管条例和审核标准永远不清晰就是他好像永远没有就是直到现在还有没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这个标准审核的标准和条例然后

然后在开放力度上你又赶不上人家新加坡韩国那么虽然你有沙盒你有这个测试但是我们测试完了呢我这个沙盒完了呢你到底让不让我去进入真正的金融行业呢也不知道就是沙盒阶段过去之后然后呢好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下文所以说大家觉得这些对香港这个监管风格或者说监管逻辑的一些

批评吧也好评论也好他是不是有道理呢谁来先评论一下 Jackie 先评论一下我觉得每个地方的监管都各有利弊没有哪个地方的监管是完美的其实美国相对他确实像纽约他的监管是走在比较前面的他也很拼紧的就是美国的监管其实是比绝大多数的国家都要严一些的所以

所以在香港也有香港问题而且这一次其实香港毕竟还是在态度上面有一个挺大的 positive 的一个 image 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期待对的对的我觉得就有的国家人家就是形象工程做得好人家叙事讲得好就让大家觉得非常开放但实际上魔鬼在细节

魏老师觉得呢这个问题我没有太多补充了因为我觉得如果讨论香港政府的这个监管的风格或者说实际的情况的话主要是我不是特别了解对

我觉得其实有一点是需要说的就是比较同意刚才 jacqueline 的讲法就其实美国在各地方各领域的这种监管其实是相对而言比较严的啊这个嗯尤其是在 crypto 领域大家都知道其实对 crypto 最不友好的两个国家就是中国和美国对吧就是相对而言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印度好像也不太友好嗯是吧嗯对但是反正确实我觉得最严的就是

中美两国因为他们可能毕竟也是就国家实力比较强吧所以监管的力度也比较大对让大家比较担心别的地方我觉得就算是香港在这一次没有出台这些新政策之前这些监管其实可能也还是比中国和美国其实还是松一些啊

其实大家还是可以自己判断的说实话其实有的时候呢就是所谓的还是要看具体的细节就是可能大家也不需要在媒体上的宣传过度注意其实如果仔细看看条例对比一下这些国家的条例呢那么其实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自己可以判断

我最后想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特别开放过于开放式但其实也想我们大家分别从从业者从这个法律工作者等等其实大家都是在这个 web3 领域的那么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就是 web3 会在香港发生吗或者说 web3 它会在香港蓬勃发展起来吗

嗯就是从现在开始这个比较开放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各个角度从文化呀这个监管呢或者是香港它本身的一些特点呢等等等等或者对 builder 那尤其是作为 builder 像 Will 老师这样的就是真正做实际创业的人士呢那么你对香港的嗯会不会来对 web3 在香港的发声对报以多大期望呢

先从威尔老师开始我说的话我就这个稍微说的远一点好吗扯的东西多一点其实我觉得你刚才说的这个问题以前我没仔细想但你刚才提这个问题的一瞬间我突然想起来马克思以前最早不是有个论断说什么社会主义还是共产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单独的国家发展对吧就是他

他当时的想法是说因为整个这个体制可能如果你在一个国内发生的话那么是不是会被其他国家所围剿因为他站在欧洲那个立场上对吧大家都知道欧洲呢一堆小国是相互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觉得说这个任何一个国家单独的工人阶级或者无产者没法自己单独推翻资本家建立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他这个理论我们不评论但是我突然想到其实在 web3 领域有可能还真的是某种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就是你很难说 web3 或者 crypto 它能在一个单独地区内发展起来对吧因为 blockchain 天然就是全球的没有任何的国界或者是法律边界监管边界的阻拦

那么从这个角度讲你想假设说香港的政策说这一次开放的很好那么鼓励 web3 的创新者在香港创新但是这里边有个问题就是说他们的创新面向的用户是谁呢比如说某种某个中心化的交易所假定根据美国的监管政策

这个交易所不能够向美国公民开放的话那么这个交易所他就算在香港做他能向美国公民开放吗

应该也不可以,因为如果他向美国公民开放,美国监管当局一定会通过跟香港政府的司法合作,甚至是国际刑警组织等等这些事情来去要求这个交易所的人,他不能够向美国公民开放。那从这个角度讲,其实你在哪里开放,你在哪里来做这件事其实不重要。

对吧因为全球的这种呃司法合作和这个政府间的这种合作关系其实

他本身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监管政策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比较强势的有长臂管辖能力的这样的一个国家的监管政策其实是可以辐射全球的所以到那个时候为止呢香港政府也不会说我拒绝美国的这个司法协助的要求我就养着这个中心化交易所我就鼓励他们对美国公民开放我想这个可能性不太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

web3 是不是真的能在某一个地方生长起来我觉得这件事本身其实是可以有疑问的对这是第一第二我再发散再延伸一下就是假设说某种业务他不能够对美国公民开放的话那他背后一定有他的监管逻辑对吧比如说白了就是这个业务不能割美国人的韭菜吗

可以这么说吧虽然比较直白 OK 那么这个业务到了香港以后那如果这个监管的逻辑是合理的合乎法理的话那香港政府会怎么想对吧美国政府都不允许这个业务给美国公民服务难道香港政府会允许这个业务给香港公民服务吗就是说我香港政府知道说这个业务不许割美国人的韭菜但它可以割香港人的韭菜这种可能性就更小了

所以我觉得其实我自己一个理论就借着你这个问题提出来就是说最终在这种全球比较一体化我们先不说脱钩就是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这种逻辑下其实所有的监管政策最后都会变成全球监管政策的一个叠加

而不是分离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地方至少假设它是开放的地方的话它其实不太可能说香港的政策会比全球其他地方更松导致这种需要监管的东西它受到的监管力度更弱

我觉得这个逻辑本身就不太成立当然因为我不是法律专家了等会儿可以请 Jacqueline 来点评一下所以我觉得最后会有监管的套利对搞不好对呀就是不然的话你至少有跨境的监管套利嘛所以我觉得搞不好其实都是一个叠加那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一个地方出台比较优惠的政策

对某个行业有利好的这个逻辑说不定就不是那么成立当然这个可能我太毒舌了这一下子把香港这个事给否了这是我以前的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但是其实今天因为听了 Jacqueline 介绍了很多细节我倒反而其实从这个观点上倒可以再柔和一点就是因为一方面确实

存在着一个逻辑就是你以前就是你们两位刚才说的以前呢是监管政策不明晰不明晰会带来大家会担心然后也不敢去做现在明确了以后就算是监管政策蔓延的但是起码你

规则都是明确的了那么大家谁能做谁不能做本身也就明确了这是一个再一个就是说如果你以前的监管政策比较严你现在可以去更加宽松一些就像 Jackson 刚才举的比如说你做 exchange 的牌照以前可能是统一的但现在如果是完全是 non security 的是不是就可以弱化其中一个牌照那这种比以前的

监管政策更清晰更弱化的这种逻辑我倒是确实同意就是它应该是存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你说 Web3 在香港比以前发展的好或者好很多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确实是有对但是你刚才问那个大问题说 web3 是不是真的就能够在香港做的更好或者或者谁谁谁会变成这个世界的 web3 中心我觉得那还是得寄希望于那些三不管的那种那种政府放任自留然后也没人也没人去理他们的那种还可能性大一点对对对就有点像

不说了,就说这么多。我觉得每一种类型的程序,在 web3 的世界里都有它的使命,国际金融中心有它的优势。

监管特别松的一些党国也有它的一个特点比如说一些监管比较松的一些党国确实可能在这个 enforcement 或者说一些监管上比较的友好但他可能配套还不够比如人才还不够资金在那边也

不是特别的多这些呢也会成为限制他发展的一些因素那么包括就是说也跟比如说对于华人来说他也跟文化呀跟包括社会资源是不是不够啊这些有关对于我们华人来说我们还是更愿意去华人比较相对熟悉一些的城市但那个时候新加坡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成员因为他寄给大家了一个

它比较欢迎 web site 的 image 同时它也是一个经济中心它有相对应的人才或者是 facility 香港其实也是具备一些条件的尤其可能在人才资金现在其实在监管上也是给大家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我觉得

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说一定哪就是最好的还得看具体的业务你说这个业务它其实很依赖这个地区是一个金融中心嗯

我觉得它可能就适合在香港这边继续发展或者说回香港或者回香港做一些业务有的业务它可能就对这个的依赖不强我觉得他们就可以去一些小一些的国家所以我觉得总体上我也是同意我老师说的

它是各个地区的监管总统的一个叠加但是我们现在对于华人来说有多了一个选择除了新加坡以外就是它也相对宽松相对 friendly 并且有各种各样的资金人才政策所以我觉得这些其实都是一些利好的因素

嗯嗯对我觉得两位老师说的非常赞对就是我有几个感触就顺便我的感触也变成总结好了上价值然后就是我自己的想法就是首先魏老师说的那点呢我是非常同意的其实我们还是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奇怪就是 VIP3 会在香港发生吗这个某一个理念或者一个科技的进步会在某个地方发生这听起来确实有点怪但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层次吧就是说那么对于在 VIP3 和 Crypto 这个这些年来的进展它已经沉淀成比较稳定的或者说可以就是成熟到能够进入到

现有体系中的这么一类业务呢那么可能香港的这次新政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就是它既然已经沉淀下来了已经做了很多很多年然后有一定稳固的基础那么它完全是可以在一个相对清晰的监管体系下

更加容易的进入到这个传统的体系中或者更广泛的跟大家接触但是至于 web3 中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前沿的部分就是它毕竟还是一直引领着我们就说在金融科技领域嘛还是引领着这个金融的继续向前的创新和发展那么引领部分它到底是在一个

什么地方发展比较好这个还是要看这个全球的最强大脑在哪里它毕竟像这种引领方面的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地域的限制还是就是像魏老师那天在群里说的 builder 是不需要地域的那么这个是一点然后另外一点我觉得 Jackie 讲的也非常好其实就是我想的是跟我想的是一样的就是我觉得那么如果我们考虑具体落地的部分其实还是要综合考虑

就是因为香港我对香港也是有比较深的感情也待了很多年也在这边创国业也是跟这个金融科技包括监管也打过很多的交道但我觉得那么就是如果我们回头看这个香港这一路所谓的金融科技的发展的历程那我们就从 2016 年 17 年等等开始算起的话其实香港之前是广受诟病的就是说一度被认为是有金融没科技的

就是你有一个庞大的金融产业但是你的这个金融科技的发展真的是弱爆了这个说这话的还是当年在我们国内这个 BAT 这个阿里巴巴阿里啊这个腾讯等等那个时候是风生水起的时候然后香港金融这么庞大的金融产业居然支付根本就

那香港这个出了门带个手机还是不行还得一堆卡就是这个怎么像话呢所以那个时候香港其实也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所谓的奋起直追吧但那个时候特区政府其实它更多扮演的是引导的角色更多还是让市场和资本他们自己去选择然后只是它会像金管局啊等等会服役比较严格的监管

而且香港的科研能力说实话其实真的不弱的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之前香港实在太贵而且在这么一个与这个所谓的资本主导的地方呢像这些研发项目就回报期特别长的这些领域它其实不是传统资本投资的重点

所以呢就是一直大家就感觉这个金融科技香港根本推都推不动这种感觉但是过去的五六年间其实在也包括在内地的这个金融的科技的巨大影响下像大厂的影响下其实它也是奋起直追吧挣扎了好一阵子也推出了很多很多其实回头看做的事也不少比如说它做了这个 FPS 所谓的聚合支付香港手机就是所有香港人用一个手机号码就可以跟随便自由转账

然后又发了这个虚拟银行的牌照 8 间虚拟银行也在香港诞生了那都更别提那些传统本来就是已经电子化的像一些量化交易啊等等这些系统啊财富管理 robot advisor 等等

其实做的事还是不少的所以我觉得香港这种科技吧如果我们把这个视野再放宽一点它其实香港一直以来的特点就是它不是面面俱到但它肯定会有一到几个突出的特点

那么这个特区的定位呢其实也是和国内整个的发展的大的方向是还是保持一些一致性的就曾经是支持一带一路嘛就是香港我还记得之前的口号就是成为这个连接内地金融迈向国际支持一带一路的可信赖的桥梁等等等等但是现在呢明显的是因为这个领域已经迅速变化了他们香港自身的定位也在调整

所以这次呢我感觉还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态度我就表明了他已经把自身的定位放到这个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这么一个地位那么也是想把自己放在一个不管是内地也好还是全球也好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虚拟资产创新的市场那么这个态度我觉得是就像 Jacklyn 和魏老师说的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么其实我们也不能够忽视香港的一些

优势就这个虽然说最近几年折腾了不少然后呢自己也是内耗了不少但实际上大家真的不能够忽视香港本身的一些根基这个东西其实是没变的比如说它是一个流量之地那么比如说

那么他的这个非常重心于的商业文化就是还是相对非常透明的监管还有这个法规等等等等尤其是就是一些对于资讯安全的一些重视那么他的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以作为进入亚洲市场的战略高利等等然后就更别提那些什么税制简单税率低然后商业基础设施等等等等所以包括金融深度所以我觉得大家其实

不能够忽视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一两年能够积累出来的,它一定是经过非常非常长的时间,然后文化的沉淀才能够积累下来,所以这些东西其实香港都没有丢,不管某些环境,外部环境怎么变,但是这些是积累这么多年的基因,我觉得还是早晚会发挥作用的,只是它外部环境有利的条件下,那么还是会做出一些东西的。

对这个是我的感觉所以我这个价值上的好像有点高了灌了一碗鸡汤给大家不会不会非常同意两位的这个说法那个你们两位其实我觉得说的有一个点比较重要就是确实人才因素应该是最最重要的因素对对对我这个刚才单纯点评

这个法律环境监管政策这个稍微有点负能量是不是你们两位这个对以人为本的正能量比较好一点没有没有没有还好已经比魏老师之前的毒舌轻很多了买了希望我们今天的话题还有补充吗没有了没有了我这没有了我这也没有了今天聊得很开心就强行灌了两碗鸡汤下去嗯

那今天非常非常开心跟我们第一位这个门里的嘉宾一起聊了聊香港以后也希望 Jackie 能够经常来做客我觉得今后我们对于这方面的讨论一定还会越来越多的好的那今天非常开心谢谢魏老师谢谢 Jackie 好那大家我们下次再见嗯对对对好的晚安好的拜拜拜拜

流淚傷心更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