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跑者日历我是现在时不时会骑车的男子哈喽大家好我是谁来着
我是我的自行车好久不骑已经被我家猫咬得漏了气但是还是有点想出去骑车外加跑步的佳宁哈喽大家好我是最近在纠结要不要把自行车再升级一下的杨波哦是吗要升级要花钱了哈哈
欢迎波生再次组合炮指日历首先欢迎一下这是炮指日历节目对但是这一期的话波生来的身份除了是跑友之外他还是骑友这一期我们就聊一聊跑步跟骑行因为刚才介绍大家也都发现了我是有自行车去年买的大概有一年吧波生比我买的时间更长一些加上是有一个折叠自行车所以我们多多少少也算是骑友吧
那我们在跑步的同时也会偶尔出去骑行所以这期就跟大家聊一聊跑步跟骑行他们之间的一些有意思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我不知道波神现在骑车的评测怎么样你那个升级是为什么要升级啊
就是觉得骑了那车骑了两年了吧然后想看看要不要把升级电变主要还是想看要不要换成电变电变还有非电变就是它变速的两种模块电变的话它是通过一个无线信号让你的变速器对这个
齿轮进行一个波动来进行变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你得记得充电我那个车子是变变但是在去年有一次跑长时间不骑了所以就完全忘了这茬了出去之后发现变速变不过来就已经骑出小区了无奈又把车子给推回来把那个变变给充了个电所以这两个活动基本上都算是高强度有氧但它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我们就差不多分开去聊好
首先我想聊一聊他们两个的运动模式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两个虽然都是双腿交替向前但是跑步双腿交替向前带动的是咱们的身体但是自行车带动的是咱们的装备就是自行车本身所以说我突出的感觉就是这两个活动对于咱们的关节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对 是的我最近基本一周骑一次但是比如去年
准备 UTMB 的时候可能爬升加上长距离跑多然后有一段其中有差不多
应该是在五六月份那会儿就明显觉得跟腱不舒服跟腱就疼得厉害然后就想调整一下缓一缓那你不能还进行那么高强度的跑步啊或者是进山去爬生啊然后我说那怎么办为了不让这个有氧能力或者是整个的身体包括体重啊这些都有变化所以就是差不多那一个月把跑步减少了把骑车增加了嗯
对维持一个长距离的有氧的训练量这样等于对脚踝就是对跟腱的这个会有一定的保护和恢复对因为跑步的时候对于我们的膝盖跟这个脚踝造成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的脚是直接接触到地面的脚在触地的那一下所承受的压力是会是身体的两倍到三倍的这样一个冲击力但是骑行的话是直接作用在那个脚踏上的所以说就比较友好而且我自己骑车的感觉也是这个样子
如果跑时间长的话我的膝盖可能压力会比较大会有点疼但是骑的话我可能骑个六几十公里回来整体的感觉都还不错嗯
对好多那个腿部啊还有脚踝韧带受伤的人做康复训练很多都是建议去骑行嘛对是的这个冲击比较小一点还能快速恢复嗯我现在处于恢复阶段所以我觉得骑行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特别好的能够保持状态然后冲击的没有那么大的一个代替的选择
而且使用的肌肉也不太一样对明显骑车应该是对臀和大腿然后感觉会更多更偏重于臀和大腿的发力对是的有时候骑自行车骑了一段时间之后突然一下车就感觉屁股特别的酸特别的疼有时候路都不会走了对
腿麻了吗这是如果说你的姿势不对的话它有可能会麻啊真会啊会麻而且坐垫如果说不是特别的合适或者说跟你坐的那个位置不太对的话如果你那个调的就是不是特别合适就会让你的那个臀部的肌肉包括跟那个坐垫接触的地方时间长了之后就会硌得特别的疼时间长了会导致你的腿麻脚麻嗯
整个的发力也是挺讲究的如果说我们的座椅调的不合适高度调的不合适的话可能我们骑时间长了之后肌肉还是有一些损伤的首先你的骑行的效率不高另外该发力的肌肉没有发力其他的肌肉坐在长那时间长了之后还是有受伤的风险
对因为它毕竟还是结合到器材上了它可能会比跑步更复杂一下跑步可能就是个人本体的本身你的运动效率然后你的发力或者落地的姿态然后骑车的话你结合到器材器材的各个位置的尺寸
尺寸或者调节的高度是不是合适然后再加上可能你的发力习惯发力模式然后是不是最高效的这样下来的话而且骑车可能大家都知道像跑步可能跑长跑短就是都无所谓骑车可能相对来说都会比跑步时间和距离都要长一点像在一个更长的范围内然后可能这些如果有一些小的问题可能就会放大得更明显
对我觉得跟跑步差不多就是同样一个动作你一直重复如果哪个地方不合适时间长了之后它会反复摩擦反复的冲击就会出问题而且不光是腿上我自己感觉跑步对于我们的上肢或者说肩膀
它的那个冲击力不是特别大但是多多少少是会有一些了就比如说我们跑完一场马拉松之后因为我们那个手一直是架住的还要摆臂对吧可能手臂或者肩膀会有一些酸我感觉这个骑车对于肩膀的冲击力更大波生有这个感觉吧
对有因为不是冲击力就可能我觉得还是就是你长期在那个一个姿势下面吧一直架着然后骑完之后对比如说你像我一般出去骑都得骑长一点可能骑 70 到 100 公里回来会觉得肩膀有些酸长时间保持那个姿态然后
再加上可能因为毕竟骑的还是少我觉得还达不到一个很进阶的一个骑行爱好者这么一个标准可能相关的一些知识储备各方面可能还是有点欠缺所以我回来可能还是会觉得肩膀有点酸会有一些这些问题对你知道我当时那个肩锈损伤的时候医生就给我嘱咐了说你不要骑车
我当时还想作为一个替代的运动去多骑机车他告诉我说你骑车的时候车把对于手臂还是有一些压力跟震动的所以说可能对我的肩膀尤其是急性期的时候不要去骑会有一些反作用
所以肌肉还是锻炼的反正是不太一样有些朋友说骑自行车可以保持有氧这是一方面但是说如果你真的想练肌肉的话两个运动用的是不一样的肌肉所以说在这方面来说的话可能骑行的肌肉对于跑步来说它的作用其实不是特别的明显
对我觉得单纯从肌肉训练上来说好像骑行跟跑步是分开的就是你跑得好不一定你骑得快你骑得快不一定你跑得快我觉得这俩是不是对等的但是从基础的底层就是心肺锻炼和有氧耐力这块来说它是有共同点的嗯嗯
而且我觉得因为骑行还分有的是加锁鞋的有的是不加锁鞋的我就听朋友说加上锁鞋之后它就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我就在想如果加了锁踏之后它用的肌肉是不是也会不一样比如说我在提拉的时候因为脚从下往上来有一个提拉的动作如果说没有锁鞋的话我就没有提拉的动作其实它就靠一个惯性
但是如果说是锁鞋的话它会有一个明显的提拉的过程它用到的肌肉肯定是不一样的波神是上了锁鞋的吧对我上了锁鞋但是其实我实话实说没感觉出这个发力模式太大的变化就是提拉那一下会刻意的去
有的时候会刻意去想去给自己一点意识但是真的骑长了到后面顾不上这些了可能不太想所以说可能实际在骑的过程中当然从速度上来看和你的功率上来看这个上了锁鞋之后它会让你的效率更高肯定是有帮助
但是实际上你说骑完了跟没上锁鞋之前这种感觉其实在我这不是特别明显可能还是最终总结过来还是骑的太少我觉得一周骑一次不太多就像那个天天我看有那种骑行爱好的时候当然人家可能只是骑车所以他就是每天都在骑甚至隔一天一起骑的挺多的我觉得那种一定是会就跟跑步一样你跑多了可能对一些小的技巧小的细节就会有体会对对对
其实对于我们心肺的刺激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我觉得跑步对于咱们心肺的刺激更加的直接
对对是的佳宁有什么感觉吗你骑车的时候跟跑步的时候这个心肺的感觉我休闲骑没有任何感觉因为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子如果说很长时间不跑了我猛的一跑可能那个心肺的压力会比较大一开始就喘不上气的就觉得特别顶但是好长时间不骑车感觉就就是你一开始起步什么的就特别平稳没有太大的刺激
嗯可能咱普通人会感觉这个心肺压力不是特别大就不是在那个专业层面或者说竞速的层面吧就是相对来说骑车的他的压力就不大嗯像我们这种日常最多就是骑个自行车出门溜的 city ride 一下的真的完全感受不到压力就觉得我已经很努力的在骑了但是实际上可能也没什么心肺的压力就还是处在一个玩的状态就是我这种啊就骑个折叠什么的这种人啊
反正我自己的体感是这个样子的只要一跑稍微提一点速度心肺的压力感觉就上来了但是骑的话尤其是一开始在平路上骑可能我速度骑到 30 左右我就没有觉得那种特别喘心肺压力特别大但我是觉得有一个会特别拉升我的心肺压力的时候就是在爬坡的时候
那个时候就是会特别特别的创特别的费力对跟跑步一样嘛跑步上坡的时候也很费力嘛所以我有点不太能想象骑车比如说像在北京去爬什么借台四啊这种这种爬坡体验反正我觉得我折叠肯定骑不上去让我想象一下共享单车爬坡的感觉我觉得嗯这个运动有可能不适合我我还是跑上去比较合适
波神的感觉呢我觉得骑车的话其实对我最明显的可能就是心肺的刺激没有那么强嗯呃我之前还跟斯定讨论过我说为什么我骑我觉得差不多在蹬不动特别是爬坡的时候但心肺就是心率还是上不去还是在一百一百五一百多嗯
然后雷斯应就说说那你就应该把档位再调的重一点然后给自己更强一点刺激然后这样让他去适应这个后来我也确实试了一下可能能稍微有点增加现在我基本上如果骑觉得已经很累很费劲的话但是实际看心率能涨到 160 多到 170 但是真的像跑步一样能一下到 170 180 这种心率还是没有出现过
所以我觉得可能还是发力模式和其他一些方面的问题吧这个还是需要训练我觉得主要来说心率不太高是可能是骑车我现在觉得一个可能永远是在一个有氧有氧的那个状态下但这样的话可能也是骑更长时间的一个比较好的优势吧对
因为心肺一旦上强度一旦受刺激的话我们第一反应就是体感不是特别舒服所以说骑行它对心肺刺激不是那么大所以很多人就比较喜欢骑行又能感觉到这个速度又能体验到这个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所以我每次出去骑行的时候如果在路上碰见跑友我都会觉得特别的有优越感我都特别开心的给他们打招呼我说加油加油哈哈哈哈
你这有点欠了因为我没有特别的费力还跑得比他们快然后自己跑步的时候就比较羡慕骑自行车的了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同样都是训练吧同样也会面临这个受伤的风险训练过量的话其实都会导致受伤包括我之前跑步受伤也是因为嗯
没有做恢复没有做这种放松我理解如果说骑行时间长不做放松不做拉伸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去年我刚买车的时候那时候就比较上头跑一个借台四然后再骑到弹车四回来这样一圈的话大概得有 90 多 100 公里差不多吧
然后我那个受伤跟跑步居然是有点相似的就是两边卡经速包括那个跨过轴都有感觉都受伤了所以我觉得即使是骑行也不是说你骑太长时间也不受伤的博神有骑车受伤的经验吗
对暂时还没有我觉得还好可能因为也最长就骑过一次我们一般人骑过一次 130 公里好像是最长了再长没骑过就整体感觉骑下来好像相对来说还是
会好一点会对跑步因为毕竟它的冲击力直接对身体关节的冲击力小一点然后更多的可能是那种疲劳伤可能你骑太多又不注意放松可能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个人上目前还好所以我也把它作为一个比如说需要减量或者降低跑步强度时候的一个交叉训练来做我觉得就是因为我觉得它的
对于肌肉和关节这方面的这种受伤的面积就是这个风险会更小一点当然你骑在路上可能会面临一些其他的风险对其他的风险因为现在道路上面交通比较复杂所以说你还要看着行人包括汽车其他的车辆而且我们骑的本身还会有一个如果速度过快过弯的时候甚至说那种比较奢华的路面如果你摔车的话还有这么样的一个受伤的风险嗯
对感觉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骑车受伤的都是出了一些小事故或者是大的事故因为也听到过有朋友在骑车的时候摔伤了就出了事故出了碰撞的事故被直升机接走的这种情况还是需要要多警惕吧还有就是买保险这两个事我觉得还是要重视起来对相对来说像这种风险骑车比跑步要大得多这可能也是嘉宁一直没买公路车的一个原因吧对
对就是我可能一直没有办法下手的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次我去灵山然后我当时是开车我就看到有自行车在放坡它下坡的速度比我开车的速度还要快
我就很害怕因为如果说单纯的你只是通过电视上看到环法呀或者是这些大型的自行车赛那些专业选手他们放破你只是会觉得哇好爽好厉害就是你会有这种感情或者说这种情绪油然而生但是如果是你在现实生活中你
真的看到了对他就在你面前他没有那个电视机的那个第四道墙你就会觉得这个冲击力太大了就我好像没有能力驾驭就近似于说周末比如说我跟南哥我俩去跳水那感觉就是讲真我真的不敢跳我就觉得就看别人跳 OK 让我自己跳不行不可以
就同理可推吧就不太敢有点害怕我如果骑的话还是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别上头尤其是那种下坡的时候我即使是放坡也会让自己在一个可控的我自己觉得可控的范围内
才行但是这个也不好说因为我听说有些朋友他们受伤可能就是路面上有一个石子我要躲一下子对吧那个车把一抖压机就摔了还有的就是可能就是打一个喷嚏一闭眼那一下子就没控住车就摔了对因为骑车速度毕竟快我感觉就是骑车似乎是不允许你有那个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或者说即使你注意力不集中你可能
只能有那么一秒钟的时间不集中就必须得拉回来我是跑步经常走神的所以我觉得骑车可能不适合我
所以说我们经常说跑步的时候能够放空自己但是骑车的时候千万不要放空其实两种运动就是跑步跟骑自行车它的训练方式也是有些不一样的以我粗浅的认识我们跑步训练因为咱们聊跑步聊了多所以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基于心率基于这种配速的训练还是比较多比较了解的但是感觉他们骑自行车的这种专项的训练可能基于功率的会比较多
对跑步感觉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尝试急于功率的训练对但是不那么主流吧
自行车会主流一点功率训练我自己感觉是不是自行车的它对于速度的把握没有那么的精确因为我们跑步速度是控制我们自己的身体的吧自行车的时候你是控制的那个气血你可能快灯两步它的速度再加上这个坡度不一样速度就会有点不一样但是功率来说它对于你的训练节奏训练强度来说是可以量化的我觉得这是两个
不同的点就是或者是逻辑因为跑步大家可能关注的是心率你的训练比如说咱们常说的什么有氧训练然后乳酸预值训练然后包括马拉松配速啊这些训练它其实它完全先是拿你心率作为一个基础首先你要有知道你的最大心率
然后呢你再通过这些心率去换算出你的比如几区几区的心率然后在相对应的训练状态下去完成就比如说你的有氧训练是在什么样的一个心率区间内完成然后你的预值训练是在一个什么样心率的区间下完成嗯
然后自行车这块其实它就变成了一个功率其实它的功率也是先要知道你的最大的这个 FTP 就是你最大的一个叫是功能预值的一个功率值然后通过这个然后再算出你的其实跟咱们这个跑步的心率是一样也是分区几区然后这样的一个相对的训练值这样你训练中可能你这次的骑行训练的目的是一个有氧耐力那可能你是
是也相当于咱们在一个有氧心理区间只不过你是在你的有氧的功率区间其实是这样就是我之前有一个对于自行车训练一个简单的了解吧然后包括可能有些强度上的只不过它的参考只是从心率变成了功率其实我对这个还是有一些体感的就比如说我爬一次阶台次回来在回程的路上其实都是平路嘛我那个时候其实是有点累了
然后我就一直保持一个匀速的往前巡航就觉得其实我感觉就不能再快了但是旁边就有两个人你看他们登的频率也不是特别高而且还有时候有效的但是那个速度就比我快然后就
很快的就超过我了就特别羡慕人家可能人家也是训练的时间长一些所以他们的功率输出对我来说相对来说效率会比较高一些他们能力更强一些吧然后就是这两种活动对于我们的体重管理对吧我们一直说跑步跟减肥之间的关系包括骑车跟减肥我不知道它有没有这样的特别好的效果呢
是不是骑车不减肥啊因为我感觉我经常最近在南海子跑步嘛南海子很多人会骑自行车在周边也是就绕南海子骑大概一圈 8.4 公里他们可能骑个好几圈这样子我经常看到一些肚子很大的朋友们在骑车以此让我开始质疑骑车是不是不减肥哦
我觉得反正任何运动就是你干什么事要减肥其实都是逻辑就底层逻辑都是热量缺口你的消耗大于你的摄入对吧你就能瘦骑车为什么就是好多肚子大一点的骑车是因为可能跑步对他来说负担太大了刚才咱们聊可能心率这块然后强度这块可能骑车更友好一点对所以可能很多人先第一就是从入
入门来说就先首先选的一个虽然就是装备器材的门槛高一点但是那个骑起来对身体的对消耗的这个门槛低一点对所以从骑车来开始我个人体验我骑车比较爱饿因为可能后来我分析可能我一直是在一个有氧区间一直在一个心率上就是低心率的这么区间去骑然后骑好长骑三四个小时就特别容易饿至少比跑步饿可能跑步
大课可能两个小时或者最多三个小时也就结束了然后中间可能如果我要准备跑大课可能中间还会准备个能量胶可能就没有这种明显的感觉然后骑车的话可能一直在骑也没怎么吃东西就特别容易我骑车特明显就是骑车每次骑车都会中间有饿的感觉我的体感跟博春是一样的而且我骑车的体感跟游泳的体感是一样的就是骑完车跟游完泳都是一样的饿
这两个运动给你制造的热量缺口是一样的
对所以说我就觉得在这个时候我要是能忍住或者说吃那种不是特别油高油高糖的那些东西可能就能达到这种体重管理的一个效果刚才嘉宁说的那个现象可能就导致说大家觉得骑自行车不是特别好减肥那可能就是因为博春说的他们体重大跑步对他们关节冲击力大所以骑车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又回到刚才说的那个问题我觉得体重管理跟减肥
你任何运动来说如果说你光练然后不注意吃的话那大概率也是减不了肥的所以说我们之前也一直在说跑步它本身也不是特别的减肥你要结合上吃你的摄入你的营养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是的
所以跑步也不减肥骑车我觉得也不减肥但是说吧可能就是一个代替吧如果说你不想在短时间内燃烧特别多的热量的话你慢慢的骑也可以达到这样一个燃脂的效果然后还有就是刚才我们也提到了那我们跑着来说是一个交叉训练包括恢复期的时候做一个恢复也是不错的它的强度不大
对我基本上就是比如说这周跑多了或者跑高数了但是又不想让身体停止一个训练的节奏这样就会骑个车代替一下然后这样身体又保持了一个运动的活力然后又能避免你经常去跑步不管是身体的疲劳还是心理的疲劳对
这还是回到刚才说的我如果说骑的距离过长会有点受伤的感觉其实底层逻辑还是一样的就是说我的肌肉力量不足因为我去年像我骑完 100 之后会有卡丁数的问题但是今年我经过肌肉的训练我现在拥有了稍微比较强大一些的臀中肌所以我在骑完长途之后很明显的就比之前恢复的要快一些而且就没有那种肌肉关节的问题了
所以我去年一直觉得是我的座椅的问题因为我也没上锁鞋嘛没有去做 fitting 所以我在想今天如果说是再骑的话可以先做 fitting 但是当我这个肌肉力量上去之后我就觉得目前还可以再把 fitting 的时间往后拖一拖呵呵
然后我觉得两种运动一个跑步一个骑自行车我们出去训练的时候天气对我们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但是这两种还都有它各自替代的运动骑行对于外面的环境更加的敏感就比如说风速对吧如果说你顶风骑和顺风骑那个体感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雨的话你骑起来更加的费力或者说是危险性更大但跑步来说相对会小一些
对骑行的话我觉得可能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风和雨雨可能就是你的路面湿滑你的这个安全系数就更低了然后风的话一个是顶风费力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侧风侧风可能对就是你控车的影响其实反正都是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性
呃相对来说我觉得反正下雨我肯定不会骑了然后刮风的话会考虑一下我这其实有两次赶上其实天气挺好的就是太阳啊温度啊各方面都比较合适唯一就是有点风特别是要往呃
上山像我住西边吧一般就是接台四啊弹车四这些弹簧路什么的去骑风其实影响还挺大的特别是下坡但是就是相对来说自己谨慎一点精力集中然后稍微慢一点我觉得通过这两那两次吧大风天去骑车我觉得对控车的能力和水平还是有提升的
假如说下次有一次有突发的比如我出去的时候天气是好的突然起风了可能就不至于那么慌或者那么害怕了还是对训练就是在环境下这种不同环境下的训练还是有一些帮助但是如果比如说今天预报了就是明显的会有降雨过程或者是会有大风雨景那我其实建议还是就不提了
换其他训练方式或者在家用骑行台这种其实突然来一只侧风可能把你往路中间或者往边上去推其实这个时候更加考虑更加考验你的控车的能力我不知道博神怎么去衡量自己的控车能力我感觉我的控车能力是零突然间遇到侧风的一瞬间你的反应包括找因为它其实就是影响你的平衡了然后你去调整这个平衡我觉得就是
一是反应是精力集中然后及时反应其次我觉得核心的这个力量其实挺重要的但很多次就是感觉突然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甚至会有那种比如说路面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空挖突然颠了一下然后你速度又很快那一瞬间你的手啊肩膀啊整个核心
的稳定控制其实挺重要的我有几回就是没看见路上有坑突然颠了一下当时可能有点开小车就差点摔了想想还是挺后怕的就包括会在路上碰见一些小石子因为公路车它车胎特别细小石子对他来说可能影响也比较大
就是你会突然一个变相然后再马上回来那一下我就经历过几次我还好后来回想没有摔但是我觉得那一下其实还是蛮危险的对就是这种情况就是特别是像颠一下然后突然有侧风其实就是突然的对你的稳定性有了一个影响打破你的稳定性还有一点就是这种事情有时候不能慌你越慌越想着急去躲它然后你使劲的去调整一下方向反而容易摔是
反而我总结下来不管越往什么地方先是握紧车把就是车把千万对不能太松身体稍微核心给一点劲然后调整过来我看那些自行车比赛的时候那些专业运动员那些高手他们的控制能力是真强尤其是前面比如有人摔车了对吧正好有一个人就躺在你前面立马就飞起来吗对有的是让我去有的是真的飞起来哈哈
他们那个空车实在是太绝了身体往下一压两个轮可以同时抬起来这个好神奇还有那种就是我在路上也看到过特别厉害的那些人在等红绿灯的时候他就可以不下车的就定在那原地定车这个是不是也是空车能力的一部分
对空车能力然后包括我虽然不推荐不是很鼓励这种方式但我真的见就是双手撒把骑车反正我是做不到我从小我觉得我小时候开始学自行车就骑父母那种普通的车然后到后来可能上学骑过山地车就粗骨路的山地车然后包括到现在我都做不到单双手撒把
我找不到那个平衡点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做到我起初以为他们的那个车是不是车把比较紧比较皱他的那个不会左右晃但是我发现也不是人家正常骑车那车也特别能和双手撒把其实就是一个核心的稳定和平衡但是我就始终做不到我小时候骑自行车的时候可以撒把可以很自如的撒把甚至说拐弯都行哦
但是我换了公路自行车我是绝对不会撒把的但是我小时候也可以就是也可以双手撒把那样骑车是没问题的但是我感觉估计让我换了那个公路车我不敢主要是那个恐惧感比较强我觉得我现在越来越害怕这种潜在的有危险性的运动因为我感觉公路车它不像日常咱们骑那种坤车就是日常的自行车大部分车你是可以双脚都站在地上的
同时啊我感觉公路车其实它是需要你可能一只脚在地上另一只脚可能是在车上就是而且还要斜着就是要稍微斜一点有角度你才能着地我就感觉双脚离地就会有点恐惧感就心里没底对吧嗯对的对的是你经常看他们那些职业运动员在冲线之后在撒吧我当时就在想万一摔了多难看啊哈哈哈哈
收回这个训练就是说天气对于训练的影响像如果说天气不好我们跑步的话可以转弹室内跑跑步机骑行的话像刚才博士说的就可以骑骑行台骑行台我看现在做的也特别的高级
有的你还可以模拟摇车还能模拟上坡这种对还是挺高级而其实我觉得发展到后续我大概就考虑可能就在家支个台子在家骑了我觉得外面骑一是有天气的影响二是确实现在我觉得路上骑的骑车人挺多然后再加上路况的环境不是特别好确实电动车汽车其实骑多了我觉得我骑车的第一年好像胆子还挺大的
然后这两年骑就越来越胆小下坡也不敢全速然后比如周末骑车人特别多我就不选择这条路了或者甚至就甚至不选择周末骑了选一天工作日抽时间骑一下就想想避开这个高峰
对就是到最后我觉得有可能真的就我会变成一个室内骑行然后就纯当一个因为现在重点还是在跑步我觉得可能骑行还是一个交叉训练辅助是的我感觉如果是有骑台子这个选项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当交叉训练骑一下本来我其实我们搬家之后我有点想
弄一个骑行台然后买辆自行车就架在家里但是现在家里主要还是各种东西太多了需要清理一下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入手骑行台在家交叉训练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包括骑行台它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你把后轮拆了接在骑行台上面还有那种滚筒式的我研究了一段时间发现滚筒式的你买来之后还需要时间去适应的因为可能起步还比较困难你要把
把握住那个点保持在滚筒上面不摔下来这个还蛮难的我觉得没骑过那种胎子都是有一心的那种替代的方案然后就说聊到骑行台其实就到了一个最大的一块了就是装备相对来说咱们跑步用到的装备还算比较简单但是骑行它又涉及到了一个器械自行车本身它的
需要的东西就更多感觉花费也要更多一些对是我觉得骑行的门槛虽然也是风点游人但是感觉整体要比跑步的高很多比跑步的如果你跑步上一套顶级装备的话可能也就是自行车的一个入门级还真是
甚至都到不了自行车的入门级对你像跑步最极简的情况下其实一双跑鞋就够了但是对于自行车的话你除了自行车之外你怎么也得配一个头盔是吧这是安全性的考虑然后另外的话眼镜我觉得也是必须的因为起风我会有一些灰尘或者小虫进到眼睛里面包括服装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说穿特别宽松的可能你骑的时候那种风阻就会更大一些而且你骑行的体验不太好
确实是跑步甚至说我昨天看到一个小红书的博主他去参加 NB10K 他穿的鞋竟然就是我们在装备说里面讨论过的那个 NB 的复古跑鞋还不是那个正经我们认为的加引号的正经跑鞋果然是说甚至说你有一双穿着舒服的运动鞋你都可以去跑步但是好像自行车是不行的
而且自行车你初期的投入之后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比如像刚才博士说的要升级自行车对吧还有维护时不时的要比如说上个两条油哪个地方坏了换换件之类的这些投入其实也蛮大的
对但是相比来说我感觉骑车就是更像一锤子马你可以一步到位选择基本上如果说你投入的足够高的话你很长时间是不用再换的但是跑步就是很难
很有可能你会不断的持续的投入你觉得好像每天都在花点小钱但最后一综合你发现你这一年花的钱可不比投入一辆自行车要便宜多少甚至贵很多这个还确实其实还是看哪个是比你的侧重那比如说像现在我这个我只是有这个想法是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因为去年是想跑 UTMB 去年一年练的也挺多
跑的时间挺多今年想调整一下不跑那么多了然后没事骑机车想多骑但是发现其实还是更喜欢跑步这样其实可能现在也就是一周骑一次甚至有时候一周这一次要事多的话可能都骑不了所以升级的那个打算也只是还是在想没到最终实践所以还是按照我现在的这个频率的话其实也没必要升级如果我还保持这个频率保持两三年都是春秋天气好的时候骑一骑然后
一年就骑这几个月然后一个月就一周可能就骑一次其实真的抹着也没必要生气但是跑鞋跑鞋这块好这一年可嗨了去了对吧所以所以这就是这样而且就是你会感觉跑步的那些装备就是你说这东西就一两百块钱买吧买了然后你就发现今天一两百明天一两百后天一两百你这个月可能就千百百块钱进去了你在这一年集合集合哎
至少装备上可能几千块钱的投入是一个常规水平除了这个之外我觉得自行车跟跑步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自行车的赛事远不及跑步的赛事多而且好像如果你跑步的话参加赛事是一个
现在有点像 B 选项就是我们周边的大部分跑者当然因为我们跑时间比较长了嘛都还是会选择去参加一场比赛的你参加一场比赛但凡不是在你驻地的那成本几千块钱起步那是一个非常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
对所以说我们骑车可能预期也没有说是一定要参加一个什么自行车比赛对吧所以说这方面参赛的这种费用就省了没错没错但是我其实觉得他们的投入会有一个共同点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到这一点就是大家如果说足够深入一个运动的话你会慢慢有想记录他的这样的一个想法然后呢你就会投入去买一些拍摄设备哈哈
对 是的我当时买 GoPro 的想法就是想拍骑行但是后来发现它还是不够方便因为我那个配件是架在那个车把前头的它的那个视角也不算特别的广然后如果拍我自己的话我还得拆下来然后对着我自己我又觉得我骑行的路线可能会比较单一或者说我骑的地方比较少它拍来拍去它的场景都是一样的所以
后来也就没有区块没有做记录反倒是其实手机在安全的情况下拍起来还算蛮方便的
对这是我想说的另外一点就是用了这么多的拍摄装备之后你会发现手机最后是你用的最多的对其实你发现骑车跟跑步有很多可以共同的装备的吧你拍摄的可以拿手机然后还有一些你比如说鞋子你像我现在没有上锁鞋我就可以穿那种稍微薄一点的跑鞋也是可以骑的握过袜子也是可以的那你说共同之处
是不是这个拍车设备就算奇异就是手机然后我发现我们对于这个车子本身会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小配件因为我看好多人骑车在车上会挂一个小的毛绒玩具他们是叫车宠是吧
喝茶的茶宠到自行车是车宠还有这样的叫法吗头一次听说对比如说在车上面啪一个卡皮巴拉那种看着还挺萌的我是把咱们那个超支力做的小的那个飘带大速设计的然后挂在了那个车座下面我觉得还是蛮帅的然后我还把这次去大阪在黄金城买的一个马里奥里面的蘑菇挂在了我的车座下面哈哈
也很好对我在担心会不会以后挂的越来越多包括还有一些人他在骑车的时候会比如说车把上面有车把的包然后这个车子的中间有一个挂在那个杠上的包包括车座底下也有各种各样的包有大有小的
这个就是在七星的时候可以带更多的装备你比如说替换的衣服对吧还有甚至说打气筒车胎如果破了补胎的工具都可以放在里头是的这就很细节了对但是我总感觉如果说包太多感觉有点不太 pro 的感觉对风格不一样可能就是纯就比如追求速度的公路车可能很少会最多我看大部分我处于其一就是在
座椅下面有一个小的座椅包里边可能就塞个备胎塞个气瓶这样方便如果万一抱胎了去换一下然后还有一种就是那种西山地或者是骑那种 Grabble 然后他会加一些包加完之后里面就真的会装一些吃的替换的服装他可能更适合一个长途
比如 200 公里以上那种长途或者骑到天津去玩一圈带点装备这种可能它可能就是就像另一种风格就是比如说像摩托车可能有的骑那种类似于赛车的那种风格有的就类似于骑哈雷那种旅行车的风格我觉得后面我要给车加的一个配件就是座椅下面的一个小包我会把补胎的工具放里头因为我现在骑的算是运气比较好的到现在车胎还没有出问题就是扎胎啊漏气啊之类的
但是如果万一车台被扎破的话你就一步都起不了了所以有一套装备还是
对霍拉拉也是一个选项但是你要骑的比较远的地方对吧你等霍拉拉本身你这个如果有东西你就直接给它修了我之前有一次骑山里车就是跟几个朋友一起骑到那个山西那边去骑那个长城的遗址那个地方其实都已经荒废了但是地上有那种特别硬的植物只有我们三个人的自行车平均一个人扎了七个窟窿
哇塞然后我们就在那边在那一个下午补了 21 个洞我的补胎的记忆就在那个时候就被磨练出来了
幸亏我们带的那些补丁什么的还是还算比较多的而且旁边正好有一个小店它里面有那些不胎的万能胶质的东西还算比较幸运有这么多东西可以把这些洞给补上所以如果没有的话可能就别着胎就没法骑了而且叫不到车挺尴尬的现在我发现就我这几次出去骑我发现北京主流的这几条骑行线路就是霍拉拉已经
非常的丰富了就是你能看到在固定的一些位置就用霍拉拉车在爬火在等工作就等着是吧对就是比如像妙峰山啊借台四啊人家真的都就非常方便能叫到霍拉拉因为就长期可能骑的人比较多遇到的问题比较多甚至就其实没炸台就是骑赖了不想骑了嫁个车回家不想骑了对
我观察我身边认识的朋友或者是他们一般比如说带补胎的工具或者带备胎的情况是这种就属于今天要完成一个比较严肃的训练就对于跑步来说就相当于跑步大课今天比如他真的计划就必须要骑够一个比如骑一个 100 公里或者骑 150 公里甚至骑更多他们有骑那个就清晰几条很著名的爬坡线路一天骑完然后可能要 200 多公里好几千的爬升
这种情况如果你真的是因为比如加胎了然后因为休息是肯定的是可以休息的要骑一整天但是你要因为加胎没完成可能还是因为准备了可能提前要冲探要做一些准备还是觉得有点失望所以他们可能会带着真的是遇到情况的话会换一下继续完成这个挑战或者完成这个训练
把胎补上把问题解决了然后再继续骑把这个训练弄完所以说感觉骑行它的这些配件用的还比跑步要更多一些就比如说我们骑夜路的话前面肯定是会有一个灯的车子后面的话也会有一个小的警示灯
这样的话提高我们的安全性让行人或者车辆能够看到自己那跑步的时候其实也有类似的东西对吧就比如我们越野跑的时候前面有头灯然后我们背后的话有反光条能够标示一下自己其实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就包括刚才嘉宁说的拍摄的对吧手机然后还有其他的记录工具就是运动手表可能骑行的人用的最多的是那种马表对吧主要我觉得马表可能更多是能呃
它会有那个功率和踏频这些数据就是跟你比如说如果你车有功率计或者你单加了额外外置的话对功率计和踏频计然后这样可能更直观而其次是马表挂在车头嘛你低头或者用余光就能看到比你
单手再去看表要方便我到现在还没有买码表我玩山里车的时候最早就是随着车它就给了一个特别简易的那种码表就只有一个功能就一个小的屏幕然后它是通过那种在浮条上装一个小的感应件来测这个里程的只有这么一个功能但现在也没有了我现在升级的公路车之后也没有用
我觉得现在还用不到我也不用特别在意这个功率所以我的记录功率还是我自己的手表
你这锁鞋都没上你就想码表了先从便宜的开始所以现在能省就省所以这些东西也是风俭游人对吧等需要的时候再买而且现在码表也是各种各样的都有我看那天无意间在情形区里面看见那个码表有一个功能我一开始只是在手表上看见就是那个 Apple Watch 如果说你跑步的时候或者运动的时候突然跌倒它
他会有一个报警功能的他会询问你是否需要帮助是否拨打这个紧急联系人我看那个码表上也有码表直接拨打是吗对是的至少他是会检测到你已经跌倒了然后你到了一个摔倒的状态然后他会提醒你对包括那个骑友他也是挺奇怪的说今天摔了个车还摔出个 SOS 太逗了第一次知道嗯
自动报警吧可能就是对对包括我们通过这些码表或者手表记录的这些里程都会同步到一些运动记录 APP 里面去包括 Strava 经常在 Strava 能刷到那些比较知名的职业运动员不加查那些他们一刷他们一个训练一次就两三百公里的这种
特别恐怖就包括在反法期间他们也是会上传自己的记录的我觉得这个挺神奇的对他可能就是每个人就是善于去晒这个有的就不穿有的穿今儿还是个人喜好吧我觉得还好像是给爱好者们或者给粉丝们看还是挺有意思的而且有一些可能能确实能看出一些门道分析出他的一些数据包括运动表现这块
对我感觉这个是最近的一个流行趋势我发现高池最近非常喜欢把他竞技运动员参加某场比赛的数据晒出来给大家看然后大家就开始通过数据去分析这些竞技运动员他们的一些数据就是一些数据表现是什么样子在整个的水平里处于哪个高位中位低位就类似这样都会去做一个评价还挺好玩的
对反正有了这些记录的 APP 让我们跑步跟骑行有了一个分享的渠道然后能让更多人看待咱们这个数据反正也是一个社交的方面吧其实还有一个可能大家想不到就在这边给大家推荐一个特别实用的一个运动的小助手就是中国移动的云盘这个可能大家想不到
它的口号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云盘就比如咱们出去骑行或者跑步肯定会拍好多好看的照片或者是视频对吧想和其他的骑友或者说跑友来分享这个时候中国移动云盘就超级方便它能实现海量照片资料的快速分享一键就能把自己的运动时的撒爽英姿分享给小伙伴们
而且除了这个之外它还有好多有意思的 AI 功能可以让咱们的分享更加的顺畅比如说有的时候咱们运动完了累得就不想打字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它的语音笔记功能通过声音的方式记录一下然后它就会帮你记录并且做好总结直接拿去分享社交媒体就可以了特别的方便另外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它
跟图片相关的一些 AI 功能真的很方便比如说它可以帮你制作九宫格的图片让你的照片变成九张图然后这九张图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你发朋友圈的话可以帮你更好的表达自己再比如说它可以智能的抠图
就把主体跟背景分离开然后方便你去做二次的创作这是它功能方面然后另外从硬指标上面来看它的上传和下载是不限速的意思就是说咱们的 5G 网速有多快它就能有多快这点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们外出去参加比赛拍摄一些素材然后需要后方的小伙伴帮忙处理再加上有一些时效性的要求时间还是非常紧迫的但是有了速度的保证我们的内容就会很快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而且因为它是移动硬盘所以说移动用户还能免流量每个月能领 30G 的定向流量如果是会员的话每个月额外还能再响 200G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流量不够用有了它随时随地就能把运动数据包括咱们的照片视频放心的备份再也不怕手机内存不够数据丢失了这个手机内存现在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特别困扰的事情是吧
我这个不瞒大家说我现在一出门第一件事先要把所有的东西同步到网盘上然后再什么删删剪剪然后再才能再拍摄关键问题是就你一打开微信吧微信经常提示你说内存不足一个 G 你需要删除一下你才能打开这是我最近最困扰的一个事情
我感觉这个中国移动的云盘应该能把我这个问题妥妥的解决掉啊就是尤其是刚才他说那个上传下载的速度很快这个我觉得还是挺好的嗯就是我在用的时候他能迅速的定位到然后下载下来我觉得也挺不错的所以周末跟杨宁一起去三亚的时候我说哎我拍了一些视频照片发给你杨宁说你等会儿我要先听一下手机内存哈哈哈
甚至有一些东西现在还没发给他等他投出了地儿对吧你先挠到云盘上去然后再发给你是的那最后一点呢其实中国移动云盘它也是安全可靠强加密的多重的加密传输再加上运营商级别的入侵防护就像给咱们的运动回忆加上了一把超坚固的锁不用担心隐私泄露
而且它还是中国移动的第四项的基础服务比较稳定长久的备份让大家放心的存放所以就在这个地方给大家推荐一下我们七行跑步的一个特别好的辅助工具就是移动云盘说完装备之后咱们聊一聊这交与文化的差异我觉得
我玩跑步跟玩自行车的人这种社区的属性都是有的但是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好像骑车组队骑的人更多大家一起出去骑会比跑步也会有这样但是可能跑步独立性会强一点就是你自己训练也可以然后你周末约着朋友一起训练或者跑个长距离呃
跑个男二环然后甚至上个山都可以但骑车好像我见很多时候都是几个人一起这样一起骑或者是有一个大家有个小团队这种甚至到结合到比赛来说可能比赛里也会有团队战术这种所以我觉得骑行好像更有这种团队的文化
我现在还都是自己去但是我注意到我买车的那家店因为离我家不远他正好也在长安街边上所以说他每周都会组织骑行的活动我觉得就是以门店为中心然后来招呼骑友一起去骑尤其是周围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而且每周都能看见他们回来之后还会有一些照片的分享我就觉得这个还挺好的但我目前还没有参加因为我觉得我自己太菜了
就好像一开始加入跑团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太菜了可能会被别人嫌弃的那种但是我觉得如果说到一个团队里面骑会不会也有那种比如说领旗破风像这种能给像我这种比较菜的人带一带破破风之类的就我们一块出去骑那次就吴老师在前面带着破风感觉跟自己一个人骑的还是不太一样的感觉挺好的
真是啊跟跑步一样如果前面有人帮你带配速破破风这样的话起起来就更加的没有那么累对吧
而且感觉这两个运动融入日常的程度还是不一样的你像我们跑步真的是因为器材的原因就会更加的容易方便我们可能就是午休的时候去跑一个步然后通勤的时候可以跑过去见缝插针的去做但是骑行的话可能就是说那种长距离的骑行可能更适合周末的时候去远一点的地方
然后就是我们玩的这个跑步跟骑车它的地方好像还不太一样像我们在城市里面的话可能就从家里出发嘛除非你是要跑越野跑可能会到山里去但是跑步大多数时间内可能就在家附近它的城市化的程度就比较高一些对 骑车大家还是更愿意去郊区吧觉得可能换一换环境而且郊区相对来说它的交通环境会好一点车
不像市区那么多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红绿灯没有那么密集红绿灯对我如果从家里出来然后往西边去骑长安街然后到长安街延长线然后再到石井山那边这一路我就觉得得停无数回对其实我经常有时候通勤骑车上班然后我骑的路上其实基本上就是延长街骑晚上从西向东
然后会有一些从杰泰斯骑完回来的骑友或者是可能就是市中心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他可能就晚上好多好多人晚上不要骑到福音门那个彩虹桥骑到那坐一会再骑回来他们在一路上我能看到好多骑公路车的速度很快因为搜一下子把我超过去了但是会在下一个红绿地碰上
就是这一路差不多 10 公里长安街这一路几乎我们都在一起不会丢它只是那一个路段它把我甩下了但是到后来大家还能在一起然后又继续骑然后一会又碰见其实它的速度只是体现在了那几百米但是在整个全长的这 10 公里
其实跟一个共享单车的时间是差不多的这一点我觉得是挺影响一个骑行体验的所以可能我我就很少会在城市里其实大部分出家门就奔西就进山了或者是像郊区了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如果说是你不是开车那种 4 加 2 的话你骑车你势必要经过城里头
你看上一次我跟朋友约了去骑这台 4 那我从西边的话就特别的方便但是朋友住在东边他过来的话要穿整个北京城相当于他来来回回就比我得多骑了将近 30 公里的样子这个还挺有意思的
那其实刚才多多少少提到了赛事因为大家相比较来说跑步的赛事就更多一些尤其现在到了赛季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种马拉松也好远野跑也好但是好像自行车比赛尤其是面向大众的不多对吧感觉国内不太多
还是门槛会更高一点整个吧整体的这个参加赛事的门槛就多高一点所以好像相对比就感觉的比赛少因为门槛就筛掉了一部分人嘛人群就少所以比赛也少因为你带车出去比赛你的交通啊装备啊各方面首先从个人能力到经济能力上都是有一定的门槛
而且就抛开这些外在来说我觉得竞车比赛好像对这个选手的能力要求好像也更高因为
人群车群在一起然后你在骑的过程中的一些空车然后包括线路的选择反正我到现在我是不太敢去报一个比赛其实比如像北京有这个什么换舱评然后甚至有些铁三的比赛可能也可以涉及到骑车嘛但是到目前来说我还是没太敢去报比赛还比较初级对
对所以在录之前我问博士你有没有参加过这个自行车比赛博士说胆小没参加过但是我看到有朋友他们去参加自行车比赛应该是千岛湖的一个骑行比赛吧从北京出发我就觉得会特别的折腾因为你要把自己的车子想办法要运过去对吧运之前肯定要拆到地方然后再要装装了之后你要去领装备
然后领完装备出发的时候它跟跑步很多地方还是不一样你像跑步的话我们人到那边去选完路之后就出发了那你自行车你想想是好多好多自行车都挤在一起我看他那个视频就觉得非常的拥挤而且对于你的这个控车要求还是非常的高的我们骑车都有感觉到其实你那个车速越慢然后你
越容易摔倒对吧你反正你速度起来之后它不容易摔倒但是刚起步的那个阶段人挤人然后车速就这么慢我就觉得我到那边肯定会摔的就包括他们在这个骑行比赛中间各种各样的战术就比如说要不要跟啊别人让不让你跟啊这个事情嗯
跟咱们这个跑步比赛还有点类似但又有点不一样你比如说我们在跑步的时候可能跟一个自己配速差不多的或者说一个小火车那他们骑车的时候其实也会有这样的情况猫在一个人的后面蹭蹭风之类的能够轻松一些
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像看那些大环赛的话我们在这种马拉松比赛里面评的就是说谁跑得最快对吧相同的距离谁最早到终点对吧你就是第一名但是像环赛中间他除了这个时间之外还有他的路段中间有一些冲刺对吧冲刺王爬炮王像环法里面那个圆点山他的评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看起来有更加多的看点更有意思
有些人就比较适合这种平路冲刺有些人就适合爬坡他可能在这方面就赚到一些积分了他还是根据他的赛制的关系所以他的积分是然后玩因为他是一个多人赛然后有积分他的玩法就更多
对然后跑步其实也可以弄成这样但是就太复杂了除非它是一个系列赛假如说现在红榴莲赛可能在之后比如你可以发展到某一路段做一个爬坡然后爬坡下来之后爬坡这段最快的做一个爬坡王然后这若干场系列赛下来最后年终有一个总的爬坡王其实也可以可以到跟跑步相结合就是把
骑行赛事的这些特点其实运用到跑步比赛上但是前提我觉得还是一个系列赛会更好更有意思如果是单场的话没有太大的这样操作起来对没有太大意义是的像这种多日赛咱们路跑中间有这种比赛吗反正也有多日赛对吧但是就特别的少对有多日赛对但是没有说单独计算某一赛段这种
这种好像目前还没见到这类似的这也是两种运动它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导致他们的赛事方面也不一样其实我的话还真有点想比如说我再练一练想去参加一下这个自行车比赛没参加过
你像铁三的话你还是想游泳游泳我游的不太好这个嘉宁也见证了但是这个你说骑自行车的话如果单纯有一个骑自行车的比赛我觉得我还是挺想尝试尝试的就是看一看它跟跑步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感觉最近这几年国内比较火的就是云南的那个格兰芬多那个自行车比赛多日赛然后也可以参加单日赛但我看了一下它难度居高我忘了具体数据反正好像单天的爬升都一两千的那种
好一百多公里爬升很高两千多好像是其实那个加门口就有这老山就会有一个小的比赛但是因为可能没在这个圈子里我确实没太关注他是怎么在哪个渠道报名或者是他的这个举办的频率是什么反正四月份就是我们家这老山这就举办一场因为他一圈就四公里吧好像是五圈吧二十公里
然后也分组然后分不同的组可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两个就是两个组别可能一个是不是属于有一点竞赛竞技性质的然后一个就属于比较偏休闲的骑着玩的这个
其实可以我觉得就可以就相当于跟跑步或者跟越野跑一样你可以从家门口的社区的小比赛开始先去去了解去参与接触一下嗯嗯行那我觉得咱们也聊的差不多了从各个方面咱们讨论了跑步跟骑行两个运动之间的一些相同跟不同
两者其实我觉得都可以作为咱们日常保持身体状态的一个训练手段虽然有很多的不同但也各有各的乐趣如果说有条件的话可以合理安排相互结合我觉得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组合反正我是觉得如果说我不跑步的话那只要有机会我就会骑着车出去转一转整个的感觉感受还是非常不一样的
对我也是我觉得这两点其实说起来都是属于一个有氧的长距离耐力运动然后跑步可能会更方便然后但是对你的身体要求啊对心肺的刺激会强一点然后骑车呢相对可能需要你拿出
一部分的这个时间因为你出去骑的话可能会没有跑至少我目前在个人的习惯上我觉得没有跑步方便跑步可能换个衣服穿着鞋子走了骑车我还要先就像南哥最开始说的要想着给一些设备充电然后要给车打气因为不是天天骑嘛可能骑一周骑一次基本上每次骑之前我都会习惯性的把气打足
然后再加上回来可能因为有的路有时间在洒水回来车会比较脏可能再擦一下车可能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会高一点所以没有那么方便但是我也会尽量安排时间去骑我觉得这两点就是互相互补交叉一下确实对在最开始说也是作为跑步训练的一个交叉训练和恢复的一种方式主动恢复主动恢复的一个手段好我们这期就跟大家聊到这里了你
作为一个跑友是不是平常也有骑车的习惯你在骑车的时候遇到过哪些好事的事你这两个是怎么结合的也欢迎给我们留言交流那这期节目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拜拜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