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17. 热西才让旦:在藏地,民间歌者是一个村落的灵魂

EP17. 热西才让旦:在藏地,民间歌者是一个村落的灵魂

2024/11/19
logo of podcast 隐秘之门

隐秘之门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热西才让旦
Topics
热西才让旦老师从童年时期在牧区的经历谈起,讲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是如何从对自然之声的感受和牧歌的聆听中萌芽的。他认为,藏地民间音乐是自然与人、历史与现实交融的产物,是村落灵魂的体现。二十年来,他辗转藏地各地进行田野调查,收集了三千多名民间艺人演唱的近万首藏歌,并深刻体会到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许多音乐无法用传统乐谱记录,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其自然流露的状态和对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深刻表达。他强调,在改编传统民歌时要把握好度,避免过度添加现代元素破坏其原有的韵味和文化内涵。同时,他也关注儿童音乐的传承,认为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创作更贴近儿童生活和认知的歌曲。在音乐创作方面,他提倡自然、和谐的理念,希望通过音乐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并尝试将这种理念融入到松赞酒店的音乐实践中。 洪佳作为访谈主持人,引导热西才让旦老师分享了他多年田野调查的经历、对藏地音乐独特风格的理解,以及他对音乐传承与创新的思考。访谈中,洪佳也表达了对藏地民间音乐的兴趣和对热西才让旦老师工作的敬佩。

Deep Dive

Chapters
热西才让旦老师童年在牧场长大,那里自然和谐,牛羊、狗叫声、牧歌声交织成天然音乐厅。他从小耳濡目染,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 高原牧场如同透明音乐厅,自然与人交响乐共鸣
  • 童年在马背上,随母亲学习藏文、语文和民歌
  • 牧人歌声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表达对土地和生活的热爱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内容

狗吠,牛铃,藏笛,牧歌——高原牧场就像一个透明的音乐厅,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自然与人的交响乐。

本期**「隐秘之门」的嘉宾热西才让旦**是一名藏族民间音乐传承人,他在过去20年间,辗转于藏地不同的村庄,收录了3000多名民间艺人、近上万首民间音乐。在他看来,民间歌者链接着一个村落的过去和当下,是整个族群的灵魂;民间音乐也不应放进尘封的数据库,而应从当代的土壤长出新鲜的枝芽。

我们和热西才让旦聊了聊他这些年田野调查的经历,以及藏地音乐的独特之美。通过他的分享,或许我们可以跳出声音的茧房,潜入草原与高山的音乐溪河,顺流徜徉与倾听。

内容提要

1:03 马背上的童年:辽阔的牧场是透明的音乐厅

5:28 一台录音机和300个卡带,出发去田野

7:50 青海热贡六月会:完全进入内在的忘我状态

9:49 自在潇洒的民间艺人是一个村落的灵魂

13:05 一首曲子的来龙去脉有上百条田野笔记

14:51 录音保持自然的声场,苍蝇的嗡鸣也穿梭其中

16:49 民歌是口传心授,乐谱是不成功的翻译

21:54 阿里古老,工布轻快;山区跳跃,高原平缓

24:55 改编传统民歌像烹饪好的食材,切忌过度加料

27:55 听见童年:不光是孩子,大人也需要儿歌

31:07 好的环境能产生好的声场,每个人都可以歌唱

33:20 旅行时不妨走出声音茧房,潜入当地音乐之溪

本期嘉宾

热西才让旦,藏族歌者、民间音乐传承人

泓嘉,「隐秘之门」主持人

▲香格里拉维西县塔城镇收集民间音乐现场

▲四川德荣收集民间音乐现场

▲收音时会尽可能选择民间艺人熟悉的环境,保持自然的状态,图为云长爷爷和彭措夫妇在自己家中录制热巴调

▲热西才让旦在接受102岁老艺人的祝福

▲青海华隆回族自治县科巴村儿童夏令营教学

-制作团队-

节目监制 | Hongjia

声音设计 | 甜食

平面设计 | Leis

照片 | 热西才让旦、松赞旅行

-节目音乐-

Aleksey Chistilin《Inspiring Cinematic Ambient》

热西才让旦《心愿》、《三朵花》、《太阳叔叔》以及部分田野调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