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9. 云南人吃菌指南:炒见手青吗?多放大蒜!

EP9. 云南人吃菌指南:炒见手青吗?多放大蒜!

2024/6/26
logo of podcast 隐秘之门

隐秘之门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徐丹
洪佳
聂荣庆
Topics
聂荣庆老师从气候、地理等方面解释了云南野生菌种类繁多的原因,并分享了自身及朋友们吃菌中毒的经历,以及云南人对菌子的特殊情感和文化意义。他还探讨了云南不同地区对菌子的喜好差异,以及干巴菌的独特风味和食用方法。 徐丹女士作为美食顾问,分享了云南人对菌子的谨慎态度和烹饪技巧,以及昆明人对野生菌的喜好鄙视链。她还介绍了不同菌子的特点和烹饪方法,例如见手青的最佳烹饪时间、干巴菌的刺身吃法、鸡枞的油制保存方法等。此外,她还分享了松茸的采摘和出口历史,以及近年来国内松茸消费的增长趋势。 洪佳作为主持人,引导两位嘉宾分享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对云南野生菌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 徐丹女士详细介绍了云南人吃菌中毒的普遍性及症状,并强调了食用野生菌的谨慎性,建议只食用自己熟悉的菌子,并掌握正确的烹饪方法。她还分享了云南不同地区对菌子的喜好差异,以及一些独特的烹饪技巧,例如用小火慢炒见手青,以及用猪油、皱皮辣椒和大蒜等调料来烹制野生菌。此外,她还介绍了油鸡枞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虎掌菌的香味来判断天气。 聂荣庆老师从艺术家的角度,探讨了云南人对菌子的特殊情感和文化意义,以及菌子中毒的两种含义:身体上的中毒和精神上的中毒。他还分享了云南人对菌子的独特理解和哲学思考,以及菌子在云南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此外,他还介绍了干巴菌的独特风味和食用方法,以及一些冷门菌子的特点和烹饪方法。 洪佳作为主持人,串联两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并引导话题深入探讨云南野生菌的文化内涵、食用安全、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她还引导嘉宾分享了云南野生菌的采摘、烹饪、以及保存的技巧,并对云南野生菌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Deep Dive

Chapters
云南野生菌资源丰富的原因在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云南气候温和,雨季充沛,且拥有复杂多样的山地地貌,为野生菌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 云南气候类似东南亚,旱雨季分明且雨水充沛
  • 云南90%以上为山地,植被丰富,为野生菌共生提供了条件
  • 云南拥有全世界约一半的可食用菌类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内容

汪曾祺曾说:“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云南已迎来明亮丰满的雨季,人们的饭桌上也很快就要奏起“菌子交响乐”。

你也许会好奇:云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野生菌,菌中毒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谁是菌中的“贵族”和“平替”?云南人又有什么万能的烹饪公式和独门绝活?

本期**「隐秘之门」**,我们邀请到两位来自云南的“菌子老饕”,来聊聊云南人的菌子记忆和美味图鉴,一起感受大自然给人的惊喜与慰藉,把每一顿饭都变成庆祝。

内容提要

3:21 为什么云南会长出那么多野生菌?

4:44 邻居半夜起锅做饭,家里被彩色小人挤满

10:08 昆明人吃菌鄙视链:干巴菌第一,松茸排不上号

14:11 待客的最高“礼节”:在家里文火慢炒见手青

16:55 朴素的炒菌搭配:皱皮辣椒、大蒜和猪油

20:45 由简入繁,从干巴菌刺身到山海佛跳墙

24:54 童年记忆:大铁盆里洗衣服、孩子还有菌子

26:34 油鸡枞:老一辈的智慧,让鲜甜延伸到菌季之外

30:13 大自然馈赠的松茸:从高价出口到风靡国内

36:54 虎掌菌的香味浓淡可以判断天气晴雨

38:45 鸡油菌是菌中“平替”,德和红烧肉烩青头菌

43:32 自然中的菌丝网络,不停“复制黏贴”的牛肝菌

51:09 共生的智慧:万维网之前的“木维网”

55:06 约翰·凯奇:去森林里找菌子

55:41 云南菌子逛吃攻略:菜市场,下馆子,去原产地

60:11 散步的时候发现蘑菇,是一件幸运的事

本期嘉宾

聂荣庆,《菌中毒》作者、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

徐丹,《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松赞风物产品经理

泓嘉,「隐秘之门」主持人

▲昆明木水花市场不止有菌子,辣椒、大蒜,火腿摊的生意一样火爆

▲干巴菌:汪曾祺曾称干巴菌有陈年宣威火腿香味、宁波油浸糟白鱼鲞香味、苏州风鸡香味、南京鸭胗肝香味,且杂有松毛清香气味。

▲鸡枞:如果让全云南人投票选出百菌之王的话,一定非鸡枞莫属;鸡枞肉白似雪,肥而细嫩,清香而鲜甜,凡吃过此菌的人都会念念不忘。

▲鸡油菌:讲究烹饪的法国人认为,把鸡油菌与香草、奶油一起烹食会将鸡油菌特别的香味发挥到极致。把鸡油菌用白醋渍了之后,再加进一些香草,也是欧洲常见的吃法

▲徐丹在山里捡到的见手青“一家人”;在云南常吃的见手青当地人称为“红葱”,红葱属于条件食用菌,前提是烹饪合理、食用适量、留意个体差异。

▲CGK《蘑菇之语》展览:34位(组)真菌学家、博物画画家、艺术家、摄影师、作家等不同领域的蘑菇的盟友们构成的跨学科合作网络

-制作团队-

节目策划 | Hongjia

声音剪辑 | 甜食

平面设计 | Leis

照片 | 徐丹、Kimi Woo、CGK

-节目音乐-

Aleksey Chistilin《Inspiring Cinematic Ambient》

The Free Design《Kites are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