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莉:我学习女书的历程始于对书籍和字典的钻研,随后借助网络资源辅助学习,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逐渐成为女书传播的参与者。我被女书吸引是因为它仅由女性创造和使用,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女书中蕴含的女性反抗精神更让我感动,并促使我持续参与传播。目前,女书起源尚无确凿的史实依据,流传至今体现了女性的坚韧精神。女书的产生和流传与女性聚会、手工劳动和精神交流密切相关,习俗包括赠送三招书、绣在手帕或扇子上、织在花袋里等。女书主要流传于湖南江永县及其周边地区,这与该地区地理位置和人口流动有关。女书的创造者可能受过一定教育,并非完全是文盲。女书并非完全秘密,它在公开场合使用,但其内容多为女性的苦难和吐槽,让女性彼此看见,形成集体疗愈。女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包含一些教化内容。女书中对女性苦难的描写,不能以现代眼光苛求。现存的女书资料真伪难辨,需要谨慎对待。现今流行的女书字形并非原生态,而是后人创作的。女书的商业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曲调和歌词的改变。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女书歌曲并非原生态,曲调和歌词都经过改编。一些女书作品的歌词被改编,改变了其原有的情感表达。现有的女书规范字书法字帖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一些由男性撰写的女书书籍资料真伪难辨,需谨慎参考。基于女书的艺术创作,例如纪录片和交响乐,也存在一些问题。纪录片《命运者》对女书的呈现存在一些偏差,需要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理解。谭盾的女书交响乐对女书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问题。学习和了解女书需要批判性思维,当代女书传播应具有女权视角。女书中的《结交姊妹信》展现了女性之间真挚的情谊,打破了男权社会对女性关系的刻板印象。
李文:女书在黑暗时代对女性起到了疗愈作用,让她们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女书习俗包括做歌堂、斗牛节和结老同仪式,体现了女性之间的联结和支持。结老同仪式具有重要的社会认同和象征意义,现代社会也需要类似的仪式来肯定女性之间的关系。女书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可能受到了母权社会的影响,并与少数民族文化存在互动。女书被用于记录个人历史,包括自传和生活经历。女书也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例如战争和社会变迁。女书的精神在于以女性为中心,重建女性的叙事。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