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轉角遊樂器 EP.21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轉角遊樂器 EP.21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2025/1/29
logo of podcast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编辑七号
黄哲翰
Topics
编辑七号:我观察到,蛇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赋予了负面形象,例如狡诈、阴险和邪恶。我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台湾电影《新十二生肖》中,蛇的形象是误入歧途、堕落魔道的魔王。然而,东方文化对蛇的理解并不统一,有些文化认为蛇是具有灵性的吉祥物,例如在日本的一些神社中,蛇是神明的象征。西方文化中,蛇的负面形象可能源于《创世纪》中诱惑亚当和夏娃的蛇,但它实际上可能只是背锅的。以蛇为主题的游戏很少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贪食蛇。贪食蛇是一款电子游戏,不同于大富翁等桌面游戏,它代表了早期电子游戏的独特特性。我玩过的蛇相关的游戏是蛇梯棋,它是一种棋盘游戏,棋子会沿着蛇的图案移动。印度文化中,蛇也具有神圣的意涵,例如在佛教神话中,眼镜蛇曾为释迦牟尼遮雨。印度神话中,世界被四只大象驮着,大象站在一只乌龟上,乌龟则站在一条大蛇上,展现了印度独特的宇宙观。我第一次玩贪食蛇是在诺基亚6610手机上,时间大约是1997年或1998年。早期游戏,例如贪食蛇和俄罗斯方块,具有年代久远、古早的独特风格。早期游戏,例如乒乓球和太空大战,可以追溯到70年代末期,是单细胞生物般的游戏始祖。早期游戏简单易上手,可以一边放空一边玩,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技巧性。贪食蛇的核心规则是:不能撞到障碍物(包括自身),走过的路径会变成障碍物,且障碍物不会消失。贪食蛇简单的规则却能让人沉迷,许多人会在课间或上厕所时玩。贪食蛇的经典之处在于其简单的规则、完整的系统、涌现式的游戏特性、便携性和低门槛,使其可以融入到玩家生活的各个碎片中。贪食蛇虽然不是一线游戏,但其简单易玩、低门槛的特点使其成为经典,几乎每个人都玩过。贪食蛇的再复兴其实真的是跟着诺基亚的手机跟诺基亚有关,他们本来想要放的是别的游戏,例如俄罗斯方块,但后来因为版权问题,他们选择了贪食蛇。贪食蛇的简单易玩性使其风靡一时,让许多非玩家也成为了玩家。即使在智能手机时代,贪食蛇依然保持着经典的地位,并衍生出各种变体,例如3D版和Nimble Quest。Sleeter是一款多人在线的贪食蛇游戏,玩家需要在游戏中生存并成为最大的蛇。Sleeter游戏体现了资本主义丛林法则,玩家需要不断吞噬对手以壮大自身。涌现式游戏的乐趣持久,可以让人反复游玩,其策略和玩法因人而异。 黄哲翰:我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台湾电影《新十二生肖》中,蛇的形象是误入歧途、堕落魔道的魔王。东方文化对蛇的理解并不统一,有些文化认为蛇是具有灵性的吉祥物,例如在日本的一些神社中,蛇是神明的象征。西方文化中,蛇的负面形象可能源于《创世纪》中诱惑亚当和夏娃的蛇,但它实际上可能只是背锅的。以蛇为主题的游戏很少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贪食蛇。贪食蛇是一款电子游戏,不同于大富翁等桌面游戏,它代表了早期电子游戏的独特特性。我玩过的蛇相关的游戏是蛇梯棋,它是一种棋盘游戏,棋子会沿着蛇的图案移动。印度文化中,蛇也具有神圣的意涵,例如在佛教神话中,眼镜蛇曾为释迦牟尼遮雨。印度神话中,世界被四只大象驮着,大象站在一只乌龟上,乌龟则站在一条大蛇上,展现了印度独特的宇宙观。我第一次接触电脑游戏是90年代初期的乒乓球游戏。早期游戏,例如贪食蛇和俄罗斯方块,具有年代久远、古早的独特风格。早期游戏,例如乒乓球和太空大战,可以追溯到70年代末期,是单细胞生物般的游戏始祖。贪食蛇的作者Lan Hauck最初是进行电脑模拟实验,模拟醉汉的随机移动轨迹。Lan Hauck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了“不能重复走过已走过的路径”的规则,从而创造了贪食蛇游戏。最初的贪食蛇是双人游戏,玩家之间需要运用策略来包围对方。在玩贪食蛇的过程中,玩家需要进行空间管理,规划路径以避免撞到障碍物。早期的贪食蛇游戏与后来的版本有所不同,早期的版本走过的路径无法再次通行,而贪食蛇的尾巴会随着前进而消失,可以再次通行。早期的贪食蛇游戏类似于“画地盘”的游戏,玩家需要控制空间,避免被对手包围。早期游戏,如贪食蛇,体现了理工宅的逻辑美感,将简单的逻辑规则转化为充满乐趣和策略的游戏。电子游戏的内容包罗万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个主要分支:理工逻辑、传统棋类和TRPG。贪食蛇属于操作和动作游戏的起源,考验玩家的操作技巧和空间管理能力。贪食蛇的机制简单,但可以玩出很多花样,体现了理工科学家的特质。贪食蛇的作者观察到玩家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玩游戏,例如母女玩家会快速相撞来获得乐趣。贪食蛇的作者最初想教育玩家“正确”的玩法,但后来意识到玩家有主动权决定如何玩游戏。贪食蛇的作者反思了教育玩家的尝试,意识到玩家是游戏的一部分,拥有主动权。贪食蛇的作者观察到游乐场玩家大多是男性,因此他决定设计一个面向女性玩家的游戏。贪食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0年代,体现了理工科学的逻辑和男性主导的特征。贪食蛇最初在街机上出现,并衍生出各种变体,最终在诺基亚手机上流行起来。Nimble Quest是一款结合了RPG元素的贪食蛇游戏,玩家需要控制队伍前进,打怪升级。涌现式游戏,例如围棋、PVP游戏和即时战略游戏,其简单的规则可以产生出远远超出设计者预期的复杂玩法和策略。格斗游戏也是涌现式游戏,简单的规则可以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招式和策略。贪食蛇也可以玩出个性来,玩出流派来。贪食蛇的经典之处在于其简单的规则、完整的系统、涌现式的游戏特性、便携性和低门槛,使其可以融入到玩家生活的各个碎片中。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持/編輯七號、黃哲翰

➤ 專欄〈轉角遊樂器〉)

「獨書祭.改」活動分享) 日期:2/16 時間:下午1520 - 1610 講者:黃哲翰、林齊晧(轉角遊樂器)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