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08 这本文学名著连书名都翻译错了?从惠特曼到海明威:棒球里的美国文学

108 这本文学名著连书名都翻译错了?从惠特曼到海明威:棒球里的美国文学

2024/12/26
logo of podcast 边角聊

边角聊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伯樵
负责《边角聊》播客的节目统筹、剪辑制作和发布运营。
沙青青
活跃的播客主持人和分析师,专注于政治和媒体趋势的深入分析。
Topics
伯樵:棒球在中国日益受到关注,这与大谷翔平等球星的出色表现以及社交媒体的传播密不可分。棒球并非单纯的体育运动,它与美国文化紧密相连,是理解美国社会的重要途径。然而,体育类播客的收听率往往不高,因此本期节目尝试从文学与体育的结合角度,探讨棒球与美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吸引更多听众。 沙青青:棒球起源于英国,但其得分方式与其他运动不同,更强调传承与传统,也更具怀旧和家庭的氛围。与其他运动相比,棒球相关的文学作品更多,这或许与它独特的规则和节奏有关。棒球比赛时间较长,有大量空白时间,方便观众交流互动,也更适合情侣约会。 伯樵:周杰伦歌曲《简单爱》中提到棒球,体现了棒球的日常性和浪漫性。电影《聚焦》中记者们在看球赛时闲聊,也展现了棒球比赛的氛围。美国电影中常出现父子一起玩球的场景,体现了棒球在美国的全民性。棒球被称为"American pastime",是美国最早的全民运动之一,易于上手,是父子之间交流的良好媒介。 沙青青:棒球强调智慧,这体现在回合制比赛中对规则的运用和场上情景的判断,类似下棋。棒球赛制长,积累大量数据,影响战术调配和球员评估。棒球群体特别在意写作,棒球记者联盟(BBWAA)势力强大,这与棒球早期的商业化和职业化有关。广播的出现也促进了棒球的传播和想象力的构建。 伯樵: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守望者"的翻译存在错误,"捕手"更符合原文含义,捕手在球场上的特殊位置也与小说主题契合。赛林格选择捕手意象,可能与捕手在球场上的存在感低、小说主题有关。 沙青青:19世纪中叶,惠特曼和马克·吐温就已在作品中提到棒球,惠特曼将棒球视为美国的运动,与美国国民性联系在一起。马克·吐温也认为棒球象征着19世纪美国的活力和斗争精神,其小说《康州的美国佬在亚瑟王朝》中,主角试图让亚瑟王朝的骑士学习打棒球。 伯樵:海明威的作品中渗透了棒球元素,如《老人与海》中反复提及的Joe DiMaggio。海明威用棒球术语评价其他作家,如将莫泊桑比作直球,波德莱尔比作曲球,梅尔维尔比作球速快但控球差的左投手。 沙青青:二战后,棒球文学作品主题转向成长小说,《防守的艺术》和《战鼓轻敲》是典型的例子。二战后,棒球被赋予了田园诗般的怀旧想象,《天生好手》和《光脚乔》体现了对旧时代美好时光的怀念。菲利普·罗斯是比较著名的对棒球有兴趣的作家,他认为棒球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性的温柔一面,其小说《美国牧歌》和《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都与棒球有关。 伯樵:村上春树在观看棒球比赛时决定开始写作,这或许也体现了棒球的魅力。棒球小说中常出现流浪、边缘、复杂等意象,这与棒球的属性和美国社会现实有关。棒球被视为19世纪的田园运动,易于赋予浪漫主义想象。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中文书名翻译被认为是一个误会?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英文原名是《The Catcher in the Rye》,其中“Catcher”指的是棒球中的捕手,而不是守望者。由于翻译时缺乏对棒球文化的理解,中文版将其误译为“守望者”,而实际上“捕手”更符合原意。书中主角霍尔顿的梦想是成为麦田里的捕手,守护孩子们不掉下悬崖,这一意象与棒球捕手的角色紧密相关。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如何通过棒球表达主人公的精神?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通过主人公圣地亚哥对棒球明星乔·迪马吉奥的崇拜,表达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圣地亚哥在与大鱼的搏斗中,多次提到迪马吉奥,将他视为榜样,激励自己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到底。迪马吉奥的形象象征着不屈不挠的斗志,这与圣地亚哥的内心斗争形成了呼应。

棒球在美国文学中为何常被赋予怀旧和田园诗般的想象?

棒球在美国文学中常被赋予怀旧和田园诗般的想象,因为它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乡村,与农田、家庭和传统紧密相连。许多作家将棒球视为美国“旧日时光”的象征,代表了一种简单、纯真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二战后的工业化浪潮中,棒球成为了对传统美好时光的怀念,许多文学作品通过棒球来表达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菲利普·罗斯如何通过棒球表达对美国社会的看法?

菲利普·罗斯将棒球视为一种“世俗化的宗教”,认为它代表了美国社会的温柔和人性的一面。他在作品中通过棒球探讨了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在《美国牧歌》中,主角作为棒球手的成长历程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变迁。罗斯通过棒球这一媒介,表达了对美国性(American-ness)的深刻理解,认为棒球能够跨越阶层、地域和族群,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村上春树是如何通过棒球决定开始写作的?

村上春树在一次观看东京养乐多燕子队的棒球比赛时,看到一名美国外援选手打出一支漂亮的二垒安打,突然萌生了写作的念头。他立即购买了笔和稿纸,开始创作小说。这一场景被村上多次提及,成为他写作生涯的浪漫起点。尽管这一故事可能带有小说家的艺术加工,但它反映了棒球在村上春树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棒球如何激发了他的文学灵感。

Chapters
本节探讨棒球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特别是大谷翔平的影响。同时,它也介绍了棒球这项运动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与美国文化,特别是文学的联系。
  • 大谷翔平的精彩表演提升了棒球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
  • 棒球的得分方式与其他运动相比更为曲折
  • 棒球在美国文化中与怀旧、家庭和传统联系紧密
  • 棒球的回合制特点使其成为一个适合闲聊的运动

Shownotes Transcript

棒球确实并非大部分中国人所熟知的项目,但作为历史上美国人最为热衷的体育运动,它无疑又借着电影、小说等不同的文娱形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进入我们的视线。是哪部跟棒球沾边的文学名著连中文书名都翻译错了?惠特曼和马克·吐温时代的棒球是怎样的?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反复提及的Joe DiMaggio到底是谁?菲利普·罗斯又如何借由棒球来抒发他的文学伤感?欢迎收听这一期的《边角聊》。

《边角聊》是一档跨界的谈话类播客节目,希望从“边角”出发探寻“本质”,让“闲聊”变得“有料”。欢迎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边角聊”订阅收听。另外,我们已经开通了“赞赏”功能。有兴趣的听友不妨通过赞赏的方式支持我们继续更新,谢谢大家!   自2024年5月30日起,《边角聊》将正式推出“年度会员计划”。

-公告- 凡加入《边角聊》年度会员的听友将能享受以下“福利” : 1.免费收听每月新发布的“付费节目”,并可以回听过往所有的“付费节目”。 2.免费加入年度会员微信群,随时和主播交流。 3.参加各位主播每月一次的线上讲座与分享活动。相关内容不会作为常规节目发布,为年度会员独享。 4.可在知识星球向各位主播、嘉宾发问或是共同探讨,享受个性化的专属咨询服务。 5.可参加2024年末(暂定时间)《边角聊》线下活动赠票抽选或享受5折优惠。

如何加入“年度会员计划”? 请点击链接 https://t.zsxq.com/ciiAK) ,此外,在《知识星球》平台上搜索“边角聊”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亦可付费加入。 planet “年度会员计划”的价格为:129元,自付费加入之日开始计算,为期一年。由于是“网络服务内容”,因此一旦付款加入,将无法退款。敬请诸位慎重考虑。 此外,之前在“小宇宙”等平台给予《边角聊》的“赞赏金额”总额大于等于129元的听友,可免费加入“年度会员计划”(请将相应凭证发至Email: [email protected]))。

-本期参与者- 沙青青(微信公众号:13号埋立地、小红书:Sha-13号埋立地) 伯樵(微博:伯樵Jr;小红书:伯樵)   **-时间轴- ** 00:35 本场投打对决组合 01:23 如何拯救一期体育类节目?以毒攻毒! 02:20 棒球是一项怎样的运动? 04:17 周杰伦与棒球 08:26 智慧与写作 15:10 这本文学名著,连书名都翻译错了? 16:26 主播糟糕的朗诵环节 17:33 通过棒球来理解文学意象 21:31 棒球与美国文学一起孕育成长 24:30 黑“球”来袭! 25:36 《老人与“球”》 29:28 海明威用棒球术语臧否同行:莫泊桑、波德莱尔、兰波 32:10 Call me left-handed pitcher 36:11 MLB差点搞砸了古巴革命 36:59 还有谁? 48:21 菲利普·罗斯与他的两本棒球小说 52:50 19世纪的田园运动 54:27 村上春树在一场棒球比赛中,决定写小说

-延伸资料- 海明威,《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J. D.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孙仲旭译,译林出版社,2007 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American Pastoral),罗小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 查德·哈巴克,《防守的艺术》(The Art of Fielding),施清真译,时报文化出版企业,2012 马克·吐温,《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何文安、张煤译,译林出版社,2002 托马斯·沃尔夫,《时间与河流:青年渴望的传奇故事》(Of Time and the River),颜学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托马斯·沃尔夫,《你不能再回家》(You Can't Go Home Again),李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Mark Harris, Bang the Drum Slowly, Bison Books, 2003 Bernard Malamud, The Natural,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3 W.P. Kinsella, Shoeless Joe, Mariner Books, 1999 Philip Roth, The Great American Novel,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73

-音乐/素材- 《边角聊》主题曲 周杰伦《简单爱》 John Fogerty - Centerfield   -制作- 剪辑制作:伯樵 节目统筹:伯樵 发布运营:肖文杰、Lambda  aka码农  Logo设计:华盛   -互动联系- 网站: leftovertalk.fm 邮箱: https://docs.qq.com/doc/[email protected]) 邮件组:https://leftovertalk.substack.com/) 小红书:边角聊 Twitter: @leftovertalk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