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328-是谁给了我们独自抚养孩子的底气?别叫他们「孤儿寡母」,他们正在劈开荆棘

EP328-是谁给了我们独自抚养孩子的底气?别叫他们「孤儿寡母」,他们正在劈开荆棘

2025/5/13
logo of podcast 无时差研究所

无时差研究所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刘蕾
Topics
刘蕾:大家好!我是一个母亲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刘蕾。我们专注于为独自抚养未成年子女的母亲提供心理、法律和养育方面的支持。这个组织由歌手魏雪曼在十年前发起,她发现身边的单亲妈妈面临许多挑战,希望通过心理学知识帮助她们。我自己也曾从事数据安全工作,但为了追求更有意义的事业,加入了这个组织。我发现,尽管公益和商业有所不同,但都需要做好产品、筹集资金,并有效地服务对象。我们使用“独抚母亲”这个词,强调母亲的独立抚养状态,而不是暗示她们有所缺失。目前,中国大约有2000万独抚母亲,但这个数据可能并不准确。她们面临着经济压力、社会偏见、育儿挑战以及与孩子父亲的关系等问题。我们致力于为这些母亲提供支持,帮助她们度过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希望通过社群、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她们找到力量,重建生活。我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独抚母亲,为她们创造更好的环境。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Insider】母亲节刚过,让我们来关注一类绝对数字不少、但常被有意无意忽略的群体——「独抚母亲」。 本期节目,我们对话「一个母亲」的项目负责人刘蕾,这家已成立十年的公益机构专门为独自抚养未成年孩子的妈妈提供心理、法律、养育等支持,希望在她们最难的阶段扶一把。 在这次对话前,我们怎么也无法想象到独抚母亲面临的具体困境:除了经济与时间的捉襟见肘,她们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克夫」或者「造孽」而充满耻感,也可能在孩子学校父亲节的活动中无所适从。而在对话后,我们对一个人把孩子带大的女性充满敬意,也同时不禁展开思考女性生育的议题。 接下来你将听到: ⭕️ 为什么叫「独抚妈妈」而不是「单亲妈妈」? ⭕️ 「找到她们」:保守估计,中国独抚母亲超过2000万 ⭕️ 带娃工作的瞬间:给狗狗做手术,婴儿车就在手术台旁 ⭕️ 离婚独抚:孩子妈妈在养,爸爸却把退税专项扣除填了 ⭕️ 丧偶独抚:刻意隐瞒会令孩子受害 ⭕️ 「好东西」真人版:另一位独抚母亲帮忙手术签字 ⭕️ 在社群中抱团取暖:凌晨三点的留言 ⭕️ 我们恐婚恐育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邀请大家了解并尽力共情「独抚母亲」,也希望能够触达到有需要的她们。欢迎大家分享本期节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本期节目感谢豆瓣播客 × 罗德RØDE提供的录音室和声音设备。 无时差研究所六周年周边来啦! 欧洲NFC有机苹果汁 x 无时差研究所超有态度环保袋 购买链接:https://my5353.com/kptMO

欢迎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同名小红书、微博 如何加入听友群? 微信公众号搜索「无时差研究所」,后台回复「入群」,扫描小助手二维码就可以啦! “每一次准备播客的过程,都带我们走到了某一个小小议题的门口,而每个嘉宾都是一把钥匙,ta 领着我们看到了全新的、更大的世界,ta 让我对世界多了一些了解,即便每次都有一点点,它都成为了我们生命里的一个小小刻度,也希望它也能帮助到你~” 如果你喜欢我们,欢迎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同名公众号给我们送来你的心意哦!同时欢迎在全平台搜索并订阅无时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