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 '赞'的字幕*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艺术刀刀,我是 Monnie 大家好,我是兰亦本期节目我们想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香港 Mplus 博物馆的希克收藏展其实我们很早之前在去年的香港艺术素游的节目里也已经聊过了但是只是我跟兰亦的一些比较个人的感受那么今天我们非常开心请到了希克的策展人吴莫老师来作为本期的嘉宾跟大家一起深入
欢迎欢迎
其实我们一直都对这个展览抱有非常非常大的兴趣然后今天能把五沫老师请来跟我们一起聊聊我们也非常开心那其实还是有很多听众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希克收藏展可能还没有去看过这个展览那我们先从展览的简单介绍开始吧我们也可以请五沫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乌里希克是什么
为什么它的收藏如此重要,以及希克收藏这一系列展览的大概的一个情况。好的,希克收藏它本身其实是我们 M 家博物馆非常重要的一笔收藏,它也是我们所接受到的第一笔,也是目前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捐赠。
它是由前瑞士驻中国大使乌里希克博士由 2012 年的时候捐赠给 M 家博物馆的然后它其中包括多于 1500 件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品都是他个人的藏品但是当然当他们进入到 M 家的收藏以后他们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共收藏的一部分
对于乌里希克博士可能不是在艺术行当里面的听众对他知道的不是那么多所以我想就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背景乌里希克博士他其实很早就来到了中国他一开始是作为瑞士的训达公司的高管
一个商人的身份来到中国在这个期间他已经开始对于中国刚刚兴起的一些艺术的场景或者新的艺术方面的实验产生兴趣在 90 年代他又
以一个新的身份,也就是我刚刚提到的驻中国的瑞士大使的身份来到中国,那作为大使的他因为有了更多的跟中国艺术现场,文化现场的各个实践者交流跟产生互动的机会,所以这也让他之前就已经产生的相关的兴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中国工作的这个期间他获得了很多的机会去艺术的第一现场跟很多艺术家策展人或者新兴的这个 art dealer 新的画廊的经营者等等去交流
他也见证了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史上面最重要的比如说展览或者说事件的发生也从这个时候起他慢慢开始建立自己的个人收藏他对于自己的收藏可以说是有一套方法论因为他不仅仅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
他会不光是只是注重自己的个人品位
在收藏上面的影响而是也会同时关照到特定的一些艺术现象或者说艺术事件方式可能对中国的当代文化当代社会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希克博士他后来卸任瑞士驻中国大使之后他其实还是很频繁地往来与欧洲跟中国之间而且他也在持续密切地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所以他的个人收藏也是在不断地建立跟扩大当中在这期间他还去
去做了很多其他支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些活动或者说是奖项的设置比如说最早的中国当代艺术奖 CCAA 它是包括有针对艺术实践和艺术批评写作两个方面的奖项去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不同的门类有实践也有研究也有批评等等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也在不遗余力地在中国之外的语境当中去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在瑞士,在欧洲,他经常会跟一些美术馆合作去进行他个人的收藏展,然后同时也是给海外的观众一个窗口去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现场在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大概 2010 年左右,希克博士其实一直都在考虑说他这笔藏品最终的去向应该是在什么地方,他一直比较坚定地相信他们还是应该回到他们本来的语境当中去。
所以他此前一直也是在跟不同的机构去接洽,希望他最终能够进入到一个公共收藏当中去,这样他可以有更多的 accessibility,可以让更多的观众,不管是中国观众还是海外的观众,
有比较全面的一个途径去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在某一个时间段的面貌当然最终经过很多他个人的研究也好然后经过很多的接洽也好最终 2012 年的时候 M 家博物馆是很幸运地获得了希克博士的认可然后也获得了他
做出的这笔很重要的捐赠它也帮助 M 家的馆藏其实是从数字零一下子去到了 1500 多因为当时 M 家博物馆还是正在建设当中我们还没有现在的 M 家大楼当时还没有我们的仓储设施等等接受这笔捐赠已经可以说是 M 家在它成长的路径当中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
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刚才吴默老师您也提到就是这个决定其实是在 2012 年的时候做出那距离 Mplus 开馆也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那这十年的时间 Mplus 是怎么就是去梳理希克的收藏不仅是从这种个人收藏而是把它放到一个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框架里面然后怎么去计划
接下来的这几个展览的呢因为 Money 和我我们都去看了第一个展览当时我们都很激动就是从大革命到全球化就觉得哇终于有一个亚洲的艺术机构能够很全面的去呈现 72 年之后中国当代艺术的这个发展的脉络嗯
我想其实是经历过一个比较漫长的研究过程还有梳理过程这是一定的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 M 家本身也在经历它的建设落成然后开馆的一个过程所以所有这些工作其实都是在同步进行的
大家对 M 家的印象可能就是它在 2021 年疫情期间刚刚开馆没有多久的一个比较新生的机构但是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其实在真的 2021 年开馆之前我们整个的团队尤其是 M 家的策展团队已经经历了超过
十年之久的一个研究建立藏品 梳理藏品然后项目规划等等的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需要在 M 家真正开馆之前去完成的就 M 家希克藏品它本身的一个定位跟我们的研究方法来说我们一直都是强调说我们是把希克藏品当成我们的一个
就是像一个几股一个支柱一样的定位去看待因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一个立场因为毕竟它是我们所接受的第一笔也是最大的一笔捐赠所以在稍后我们展开的一些研究还有藏品的继续拓建继续梳理方面我们很多情况都是以稀客产品作为一个基础或者作为一个标杆
我们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视觉文化博物馆所以说它不仅仅是局限于视觉艺术的部分我们还会有流动影像还有设计和建筑等等方面的一些研究团队策展团队还有馆舱
虽然它主要的部分都是视觉艺术方面的藏品我们希望把匹克藏品放到一个视觉文化维度尤其是全球视野下的一个视觉文化维度去考察那这样的话它可以去呼应或者牵连出来的线索
可以很多比如说我们在去梳理比如说战后的日本抽象艺术韩国的抽象艺术甚至台湾的抽象艺术的时候我们可以很自然地让希克藏品当中的相关藏品跟这些
美学思考或者说新的艺术趋势去产生一个视觉上面的关联跟互动大家可能对希克藏品比较固有的印象就是它主要是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但其实它当中也包括一些很重要的港
澳台地区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锡刻藏品展当中展出的陈杰仁的领事考锡刻藏品当中很重要的台湾独向艺术大师陈杰仁的代表作
所以如果大家有兴趣上 M 家的网站上面因为我们所有的藏品都是在网站上面公开的然后你输入陈建仁的名字的话你会发现除了凌迟考之外我们还在后续的几年当中陆续补充了这位大师的一些其他的作品
所以这些其实都是以比如说希克藏品作为一个影子或者作为一个线索的开端然后我们再继续扩充继续去让它产生知满再去跟其他的地区也好不同的艺术趋势艺术观念也好去再进行不断的互动跟对话的展开您刚才提到的那个是不是就关于凌迟的那个影片对
那个我感觉我看到了就是他斩墙上面的警示就是有一些比较残酷的内容吧然后我看了一会儿我真的觉得有点疼但它其实也是对于历史文献的一个考察这是艺术家他做这件作品的初衷之一那如果说你看到之后感同身受觉得很疼呢恰恰是他想表达的一个
因为通过对这种历史文献的考察它其实是揭示了这种过去的一些社会
习俗或社会规则也好它本身的残酷性是的因为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古装剧里面就是讲凌迟处死但不知道这个凌迟具体是就是怎么操作的然后这个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感受到的这种痛苦他还是很直观的去
通过这个作品去体现了出来我觉得也是因为它这个时长啊然后以及这种残酷性所以才更能让人去产生共鸣那我觉得就是共鸣这一点我作为一个观众去看就是 Mplus 的西客展的一个非常大的感触因为我们相当于就之前在国外上学也去看很多很多西方的这种大型的美术馆
我觉得在 Mplus 看展的感受是一种和在其他地方都不一样的一种感受就是很能和自己的这种文化的背景产生共鸣比如说我觉得在 Tate 或者是在 MOMA 看展的时候会觉得很
因为虽然也都是大师之作但是和我自己的文化来源是没有那么相关的然后我要去再去了解每件作品背后的不同国家的背景啊特别主要都是西方的然后在 Mplus 就更是一个在我们自己成长的这种语境下面所以真的是非常难得那
我也注意到就是咱们第一个开幕展从大革命到全球化是一个时间顺序进行策展那来到了第二个希克展叫别传其实它并不是以时间顺序进行策展而是以四个主题进行呈现那能不能请吴默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展览的一个策展的思路
好的其实对于我们开馆之后对于希克藏品的展览呈现也是跟希克博士的捐赠比较密切相关的一个部分因为其实在当我们接受希克博士的捐赠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一个承诺就是说在 M 家最终开馆对公众开放之后我们希望能够在
M 家的希克展厅也是 M 家面积最大的一个展厅去做三回 M 家希克藏品的展览所以你们之前看到的从大革命到全球化是我们开观展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希克藏品展的第一回展那现在当期正在展出的别传就是我们的第二回展那我们策展团队希克团队现在正在筹备第三回展
预计是明年秋天左右的时候去进行新一轮的幻展当然我们在稍后的时候也会公布相关的展讯也希望你们还有各位听众和观众朋友可以多多期待一下
所以说我们有 1500 多件希克藏品在我们的收藏当中怎么样去组织这个故事呈现不同的线索提供不同的切入点给观众去理解希克藏品理解 M 家的愿景同时也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在策展当中需要去全盘考虑的一个问题
所以说如果你们看过了第一回展从大革命到全球化再来看别传的话可能就会有一个视角或者说方法论上面感受到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就像你刚才说第一回展是一个时间线索但第二个我们就用了一个主题性的一个框架其实这后面的考虑是
因为第一个展览是 M 家的开馆展的部分之一等于说是希克藏品在 M 家的场馆当中的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展示对所以我们希望
有相对不是很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观众他可以通过这个展览有一个线索性的很全面很综合的一个了解那时间线索可能就是会帮助他们进入到故事当中的一个很便捷的一个线索你可以随着时间的流动去感受
比如文革后期中国当代艺术它的官方艺术跟非官方艺术之间的一个主题跟时间上面的差别然后一直到八五新朝然后一直到九十年代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获得一个全球的认知开始参与很多国际展览
然后他的这个语言跟观念等等也都在更新一直到比较晚近的 2000 年之后尤其是奥运前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所以我们希望在第一个展览里面是以这样的一个时间流动的线索
去勾连起中国到南一蜀 40 年比较完整的一个发展的面貌尤其也会提到一些比较关键性的事件或者潮流比如八五新潮或者说是一些美接更新然后还有奥运跟后奥运时代等等这么一些关键的线索那当我们去考虑第二回展览
我们就希望能够提供给观众们一个相对比较新鲜的一个切入角度也是想要跟第一个展览拉开一些距离或者说产生一些差别因为第一个展览它当然是一个比较宏大的线索然后我们呈现的一些作品也是非常教科书级别的作品可以说所以我们也想要
所以我们希望第二个展览给观众能够带来一些比较新鲜的感受,同时除了时间性线索之外,我们希望呈现的主题性线索其实是根据中国当代艺术所能贡献的很独特的视觉语言来 articulate 的。
这也是西科团队或者说 M 家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就是真的把中国艺术也好或者亚洲艺术也好放在一个全球化的维度下面去考察它那我们想要在这个展览当中去考察的问题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在 90 年代到 2000 年初这十年当中的一个急剧发展很快速的变化
究竟给全球艺术带来了一些什么样新的视觉语言一些什么样很独特的观念然后他们自身的实践方法又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的起点
所以根据这么一个基本的考虑我们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藏品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我们觉得说就你刚才提到我们已经把展览分成了四个不同的主题部分我们关注到就是从 90 年代这个中国社会
还有中国当代艺术它经历了很剧烈的社会变化然后消费主义盛行中国开始越来越快速地加入到全球流通体系这时候中国社会开始很大程度上地被全球资本的流通然后消费文化等等去影响当他们反映在视觉艺术方面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了什么样不同的语言
所以我们按照视觉感受把它们划分成这四个不同的主题,尤其你们如果看到满泽益那边,我们是很有在那边呈现了很多视觉上面非常满,让你感觉非常头脑爆炸或视觉爆炸,
这样一些感受的作品尤其是看到红号的我的东西他每一年都把他自己用过消费过的东西放置在一起整个去扫描一遍当他们呈现在一个照片的介质上的时候你会对这些日用品
感到非常的陌生这真的是我全部都用过或者消费过的吗它会让你产生一些对于日常生活很异样但是很新鲜的一个重新看待它的角度
那另外一边就是暗涌那如果进到暗涌的话会觉得说那边的气氛是比较静谧我们呈现在那边的艺术作品相对来说会使用安静的氛围然后比较空的一些画面
去营造一些属于他们自己内心的一些感触但同时你可以看到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之下其实是暗流有动只是这些艺术家他采用了一个不同的实践方法而已所以我们希望是在视觉上的非常多非常满
和非常少非常安静之间去形成一个视觉反差这是希克展厅左边跟右边两边比较不同的一个视觉感受那在这个中间我们就是用飞磁基比
还有中间最大的 skylight 展厅的消亡的部分去制造一个有点像过渡状态的那种呈现当然《非此即彼》是用两个空间去呈现而且《非此即彼》如果你们看得比较仔细的话会发现它其实是对于这十年当中绘画的新的发展的一个考察尤其是当
画家们开始更多地在自己的画面当中呈现一些莫能两可的内容一些莫能两可的意义看上去似乎含糊不清但这也其实是他们比较想要呈现的一个效果就是绘画不一定像之前的一些宏大叙事去给出一些明确的意义或者说是答案而是它的解读其实就在似与不似之间那
中间 Skylight 的这个消亡的部分其实是我们也是针对 90 年代之后中国当然社会比较大的一些变化所做出的回应因为尤其是在这个时候之前我们都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其实这个展厅是有点想要去回应这么一种感觉当之前的大家都深信不疑的意识形态也好
口号也好全部都在消费社会面前被击垮击散了之后我们剩下的是什么我们还能呈现的是什么所以我们是希望在这个展厅里面去展出一些在语言上感觉上视觉上能够让你感到消亡消逝甚至说什么东西正在坏掉等等
这样一些感受的作品那我们现在很受欢迎的来自虽然跟朋友的老人院这也是 Skylight 展厅当中最大的一个装置作品可以很提纲切领地去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这么一个视觉感受
所以基本上是很直观的一个展览呈现方式在视觉上有很多到很少然后中间有一个过渡范围然后我们也希望能够用这么一个比较直观的方式让观众们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去进入到故事线索当中去然后也可以比较容易地激发他们自身对于这些作品跟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一个理解
因为我觉得听您分享的这个策展以及展厅是怎么布局的思路就还挺让我耳目一新因为我自己去看的话我以为他是要按照那个顺序就比如说消亡满则亦非此即彼然后按由这个顺序去看原来他的气氛是有这种很
然后一个很安静然后中间是过度的这种这个思路对其实没有因为我们也在我想应该是在展览入口的那个展览介绍文字下面就已经有写
目前的这一档展览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参观线索你可以从任意一个展厅开始然后按照你自己的喜好去规划自己的路线这也是我们希望观众能够获得他们自己解读的一个方式之一
对特别是在这种大的博物馆里面这个还很友好的因为如果就都是从一个顺序其实就会感觉这个思路会很固定嗯而且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我觉得这几个主题的标题都起的特别好嗯就是又很适应又很准确嗯
我们可以了解一件就是我和 Money 影响比较深刻的作品比如说就是《虽远朋友》的老人院我和 Money 一起去看的时候呢就正好赶上这个老人院的装置马上要启动了然后我们就观察 Mplus 工作人员怎么进去把这些轮椅都打开那我想问问 Money 就是你看这个作品的时候你什么感觉
因为我最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就已经看到很多关于这个作品的讨论了,所以其实去 Mplus 本身有点直奔着这个作品去的意思,但是它应该是缝整点还是什么有固定的时间才会运作起来这个作品,所以我们还是在那等了很久,就我期待值其实已经拉满了。
然后我想象当中的可能就是它从不动一下子变为动但是给我的第一个惊喜其实是工作人员是一个一个的去把这些装置慢慢地启动我也是一键开启
我也以为是一键开启对然后其实视觉上还是有很大冲击的很震撼对就是我很想知道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但是他是唯一一个作品让我不会那么着急去看展签想自己先去探索一下的这样作品就是很多人其实围在那个池子周边是在观察的
然后就是我其实也挺想问问吴莫老师把这个作品带到这个展览当中它其实是怎样的一个纪元巧合呢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老人院应该是我们在准备别传这档展览的时候
在比较早的阶段就已经定下来的一个作品因为我刚刚提到希克展厅它本身是 M 家最大的一个展厅那 Skylight 这个展厅又是希克展厅当中最大的一个空间
所以说我们放什么作品在那里其实是比较定调子的一个作用所以当我们之前考虑我们希望在这个展览当中去呈现一个消亡的感觉然后有作品能够去体现出一些东西在慢慢地起变化但是可能是起一种衰老
衰败什么东西慢慢消失的这么一个过程我们几乎比较本能的就会想到老人院这个作品它也是整个希克藏品当中我们叫做 Anchor Work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品之一那我们觉得
这就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在这么一个语境下在这么一个空间当中是时候把这件作品呈现给观众所以这几乎就是我们当时非常直觉性然后也是非常笃定要展览的一个作品当然这个展览到现在也是开幕了半年多的时间我们也会在展厅当中观察
观众对它的一个期待跟反应那我们觉得目前为止很多观众还是非常喜欢或者说这件作品是激起了他们很大的好奇心当然也像 Money 刚才分享的会在社交媒体上很多的看到这件作品被观众分享上去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测试人员的意图应该说是比较准确地传达到了观众能力
是的我觉得这件作品就是真的讽刺拉满你看它虽然是 2007 年的一件作品但是其实它很迎合当下这个政治世界的一个格局就是世界秩序居然是由一小群人甚至可能是愚昧糊涂的老人领袖来制定的这样的一个规则就是他们在影响世界的走向我觉得这个作品就是还挺有一个超前线人的那种感觉
是,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说好的艺术家其实是有点像萨满巫师一样的。预言家。对,好的艺术作品也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文化预言或者说社会预言的一个性质。
那你们刚刚的这个解读其实是比较贴近艺术家意图的,然后另外一点其实我想提,我们没有特别在展签上面提到,但其实艺术家他们制作这些老人的时候,他们去 reference 去照着的那个原本的形象,其实是他们在欧洲很多城市当中见到的平民的形象啊,
所以这么一想是不是讽刺更加拉满了更拉满了是的这个就和就今年在巴授的那个游乐园的那个作品它就是按照现在的几个国家领导人的样子做成他们小说的那个形象那个是可以对应的那我觉得这个真的好厉害嗯
然后我们应该是上两期就聊香港 Buzzle 期间的这个展览的时候还提到过就是 Mplus 对这个作品的维护就是这些老人看起来都是干干净净的
然后他那个私人朋友在 Instagram 上发说在那个皮诺收藏馆法国同样展出这个作品什么胡子都打结了然后这些老人都邋邋遢遢的所以我也挺好奇就是 Mplus 的就是对藏品的维护肯定是非常非常精心的是所以说其实我们在
不管是之前的展览还是当期的展览当中,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程度比较高的作品的维护跟呈现,其实都离不开我们很多内部之间的协调跟写作。像《老人院》这件作品,还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莉·艾
不得心的那件肉椅子的那个作品能够成功呈现其实都是在前期我们策展团队跟我们的典藏团队藏品维护团队进行了很多轮的沟通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跟艺术家有过很多讨论
去探讨他们比较理想的一个呈现方式综合所有就是专业意见然后艺术家的意见等等最终去决定这些作品呈现在美术馆当中的样子但同时也可以保证他们作品的安全
就刚才您说希克有这么多收藏的东西的时候其实我在想他在捐赠给 Mplus 之前他这些作品放在哪儿呀因为像老人院这么大型的作品他收藏了以后不在展期的时候应该怎么进行保管呢
他捐赠之前都是在他自己的仓储收藏当然那个时候因为 M 家也在建设当中所以当我们 2021 年开馆之前 M 家大楼还有我们的仓储设施都已经落成的时候我们的典藏团队就开始陆续地把网站
我们的收藏品从全世界各地运到我们的仓库当中因为你们已经来过 M 家几次所以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注意到 M 家大楼隔着艺术广场的对面有一栋很高的灰灰的建筑有点像一个碉堡一样的形式那个大楼就是我们藏品管理跟维护的一个楼所以我们的仓库还有
我们的典藏团队藏品维护团队等等他们日常的工作都是在那边进行的如果我们需要调藏品出来看或者有藏品需要从他们的仓库当中拿出来进行一些修复或者维护工作的时候在同一个楼里同一个区域进行就会比较方便也是能够保证藏品的安全最方便的一个措施嗯
因为这个近 1500 件的体量我觉得还是挺大的我一开始以为怎么着也得办个七八个展览吧因为每次展览大概 200 件作品嘛如果真的想把 1000 多件作品都呈现出来的话其实一是需要时间二是可能需要一个更长远的计划但是我刚才听五沫老师说就只会展三次对吗
对在希克展厅的对于希克藏品的呈现目前的计划就是有三次当然我们也还在持续讨论之后希克展厅还可以有潜力去呈现一些什么样的内容但另外一个我们很重要的考虑或者方法就是说
希克藏品它的面相性它的功能性其实是非常多元的它不一定非要局限在一个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去展示在希克展厅之外希克藏品已经有不同方式的一个呈现比如说我们去年年底的时候也刚刚开幕了山水展
这是一个从 M 家比较当代的角度去梳理山水在当代文化生活文化世界当中一个新的诠释的一展览
所以如果来看山水展的话你会发现它里面其实包括了 M 家很多元的藏品用不同的主题跟线索让不同学科之间的藏品产生一个对话或者说视觉上面的关联关系那其中也就包括了这个展览的策展团队他们从希克藏品当中领选的作品
如果观众来到现场的话可以从他们的展签上面获得一些藏品方面的线索那你可以看到希克藏品它的潜力其实是非常丰富它可以去 generate 出来不同的很多元的对话然后也可以去被用到不同的语境当中去呈现新的问题然后呈现一些新的视觉感受
所以这个策展的思路我觉得其实还挺多元化的这也是我们一直的目标之一其实我最开始看到希克的这些藏品我是觉得特别感动的因为我没有机会在香港以外的地方看到过这些作品然后其实是打开了我对很多不了解过往艺术史的这样的一个大门他所有作品的呈现其实是相对来说很客观的然后他帮我
梳理了很多我不了解的艺术然后其实我们接下来想聊一聊的是关于这个作品的尺度审查的问题因为其实当中有一些作品我觉得可能很难在大陆看到
所以我还蛮珍惜能够去到 Mplus 去看这些展览的机会那其实我们还很好奇的一点是香港的这个政府是给到怎么样的支持呢就香港这个文化审查方面大概是怎么样的一个环境呢然后 Mplus 这次的两次的展览吧在爆批的时候有遇到过什么难题吗
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日常实践其实是没有一个所谓的报批或者审查的一个流程的所以这一点可能跟你们的之前的理解或者认识不太一样而且从 M 家还没有开馆之前一直到我们现在呈现在馆内的内容我们从始至终所秉持的一个宗旨
或者说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我们是希望以学术研究作为一个基本的支持然后从专业的角度严谨的这个学术原则的角度去客观地呈现产品还有他们所处的语境
那当然这当中会有很多像跟我们的藏品维护团队啊典藏团队去进行很多交流但是不管是藏品的维护也好呈现也好然后策展人对于展品的领选也好一切都是本着这个基本原则就是我们作为策展人或者典藏员等等等等我们自身的一个专业立场是怎么样
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在香港在 M 家的一个日常实践来说还是有一个比较不一样的语境当然我们的一切宗旨都是以一个专业角度一个学术策展的角度去作为一个基本的指导
同时当然我们也是会保证我们的内容是一个比较恰当比较确切同时也是遵守法律法规的这么一个形式去呈现那你们刚刚也提到像是你们在看陈杰仁的领事考的时候你们注意到那个展厅那个房间的外面有一个告知的牌提示对它里面有一些相对比较暴力的内容可能需要观众去稍微注意一下下
像是这样的一些 Sanage 告示的话其实是有另外一个专门去负责香港叫做 OFNA 的一个机构但它不是一个文化审查机构它是一个负责给流动影像去做分级管理制度的一个机构所以说凡是需要在公共场所内呈现的流动影像的内容
其实是需要由这个机构去给出一些指导意见的那比如说像是有一些特定年龄段才可以看的内容或者说需要观众稍微注意一下的内容有时候会有一些来自这个机构的指导意见但是这跟文化审查是两回事嗯嗯嗯
展签的书写那这个也属于策展人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如何去向观众解读一件作品什么样的信息是可以放在展签上什么样的信息选择不把它放在展签上而且展签它可能也有一个字数的限制也就是两三百字这样那作为策展人您是怎么去选择这个内容和信息呢
这个你们算是问到了点子上,这个也是 M 家的策展团队日常专业时间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的策展团队其实除了对展览项目的执行去负责的策展员之外,我们还有教学跟诠释团队。
当我们发展了一个展览的基本概念,然后我们也做出了展品的遴选之后,那我们很快地就要跟教学和诠释团队的策展人去进行一个密切沟通,通过这些沟通又教学策展人去更加地 highlight,
我们想要在展览当中传达的关键信息,他们会经常对我们进行一些拷问,比如说你希望观众看完这个展览之后能获得一些什么样的信息跟感受,然后你希望观众看完之后他们能获得的东西是什么,他们的 feedback,take away 是什么,
那这样的话其实它是帮助你一个再思考的过程测诊人很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自恋情节比如说你希望在展览当中去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你想传达一些有可能在普通观众看起来会是非常尖深灰色的概念但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这个时候教学和诠释团队的介入其实就是能够帮助你把
你想传达的信息你想表达的意思以一个更贴切更清晰更简明的方式去传达到尽量多的观众这就决定了我们展览当中文字书写的一个逻辑还有方法论
比如说你刚才注意到我们的展览当中的文本信息是有不同层级的比如说展览它整个的一个概况跟介绍它的字数是多少然后你去到不同的主题分主题的一个介绍它的字数会相应缩减一点然后再去到一些相对比较长的展签的时候它的字数会缩减到比如说一百两百字等等
甚至还有一些作品它是没有比较详尽的程式而是只有一些基本信息的所以我们都先会跟教学团队的讨论之后把我们展签分成不同的层级而且我们是希望像是比较长文字的展签在展览当中出现的比率不要超过 20%啊
因为阅读很长的文字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它也是一个挑战跟一个 burden 吧有的时候如果你去到展览当中看到一些长篇大论尤其是有很多你不明所以的概念跟词语的时候你会觉得看一个展览真是太难太累了就会太累了对
所以我们不希望观众是有一个这样的体验,而是希望信息可以以一种很简明,很 accessible 的方式去到观众那里。所以在潜词造句的方面,我们也是有一个内部指导标准,就是我们希望我们的词汇不光是中文还是英文所使用的词汇量都是不超过 12 岁的青少年可以接受的一个成本。
这就避免了很多你用大词动词大词去为难公众的这么一个情况但是同时在这个词汇量范围内你还需要把你的信息很准确很清晰地传达出去所以我想这也是对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考验当然我自己
本人从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是获益良多的因为它帮助我站到一个跟大众平行的一个角度上面
你不能再以一个专业人士一个内行人的角度去撰写这些文字或者强行规定一个理解角度而是你更需要以一个平行的角度想你的观众是需要怎么样去获得信息然后你怎么样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获得信息我觉得这是整个过程来说对我非常有帮助的一环
是的,因为之前我们可能没有详细地介绍吴默老师的背景,为什么叫吴默老师是中国艺术史的博士,我想就是在去做这种展览的文字书写上面肯定是和比如说做这种艺术史的研究以及做艺术评论的撰写所用的语言是很不一样的。
那么其实一个展览在开出之后呢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能够前来观看甚至是反复观看我们也会设计很多的公共活动那么也可以请悟莫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展期之内希克藏品这个展览还会举办哪些讲座对谈导览吗
我们在开幕之后已经有过一些公众的讲座活动尤其是去年的时候在开展没多久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请了孙元鹏与老人院的作者他们两个人来到 M 家现场跟公众分享一下他们的实践尤其是他们创作老人院的一些想法跟心得等等
同时因为 M 家的这个希克藏品展是我们的收藏展就我们自己本身藏品的一个展览所以通常在展厅当中我们都会有固定的一个导赏活动有馆内的这个导赏员去带领公众理解这个展览或者特别去介绍一些作品等等
我想我们的教学团队应该还有一些其他的相关活动比如说他们也会定期地组织跟学校不管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是教师团等等的一些针对特定群体的一些教学活动那这些都是比较
就是比较有规律的去进行的一些公共活动而且我有关注到 Mplus 的一些讲座和对谈会在 bilibili 的平台上进行一些回放那也欢迎各位听众可以自己去 B 站上去找到这些资料是的那今天非常非常感谢吴莫老师来跟我们录这期节目谢谢谢谢二位也欢迎大家去香港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希克的展览
欢迎有更多的观众有机会路过香港的话可以来 MGR 看一看好那我们今天的艺术叨叨就到这咯拜拜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