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中国电影和控制它的“看得见的手”

中国电影和控制它的“看得见的手”

2023/6/12
logo of podcast 电影巨辩

电影巨辩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老马
阿吴
Topics
老马:中国电影的发展与政治、市场和观众三者之间的博弈密切相关。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官方对电影的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直接控制到后来的宏观调控,再到如今与市场力量的复杂互动。主旋律电影始终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官方对电影这一工具的运用和对意识形态的输出。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主旋律电影的影响力一度下降,但近年来,通过与商业类型片的融合,以及对国际形象输出的重视,主旋律电影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阿吴:中国电影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影响力衰落、管理制度不透明、产业规划缺乏、外国电影引进不足以及电影库存积压等。主旋律电影的过度生产挤压了其他类型电影的生存空间,也导致了电影质量参差不齐。此外,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需要在商业策略、艺术表达和意识形态输出之间找到平衡点。 阿吴:中国电影产业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从行政干预到宏观调控的转变。在与市场的博弈中,市场力量有时能够先走一步,推动产业发展,而官方则在之后进行相应的管理。这种模式在互联网产业中也有体现。 老马:中国电影的管理需要在意识形态、经济效益和国家形象展示之间取得平衡。美国好莱坞的审查制度(海斯法典)既有审查功能,也有调节经济的作用,创作者明确知道禁忌在哪里。中国电影的管理制度则在经济层面作用较弱,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调节观众的喜好,导致审查制度对商业电影的影响最大。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探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特殊性,它不同于其他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完善的影院基础设施,能够自产自销,形成内循环。同时,它也受到官方的管理和引导。
  • 全球电影产业的客观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
  • 中国电影产业的独特之处: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自给自足
  • 中国电影产业的管理模式:官方的宏观调控与市场力量的博弈

Shownotes Transcript

为什么中国电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为什么它和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不一样?本期节目中,老马和阿吴将中国电影放到一个终极的三方博弈语境中,考察在那只「看得见的手」、市场和观众的暗中推动力、创作者的个人艺术企图心,这三者的合力下,中国电影如何发展演变。 着重讨论主旋律电影诞生以来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它和「非主旋律电影」的关系。 逐一讨论从《大决战》到《建国大业》,再到《战狼2》,再到今年春节档的《满江红》《流浪地球2》《无名》,这些影片成功的底层逻辑。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