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看《奥本海默》,诺兰已是这个平庸年代的上限

看《奥本海默》,诺兰已是这个平庸年代的上限

2023/8/30
logo of podcast 电影巨辩

电影巨辩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老马
阿吴
Topics
老马:认为《奥本海默》是诺兰第一层次作品,与《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齐名。影片预示着诺兰将进一步远离早期“烧脑电影”模式,转向严肃题材,成为更人文的导演。诺兰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独立电影阶段;与华纳兄弟合作,拍摄烧脑电影和商业大片的阶段;追求主题严肃性,拍摄战争片和传记片的阶段。 《奥本海默》虽然背景是二战和冷战,但与当下社会息息相关,反映了个人与集体命运的张力、政治力量对科学理性的压制、个体觉醒与反思等永恒的主题。影片在多个层面上超越了诺兰之前的作品,例如在视听手段的使用上,以及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上。诺兰在星际穿越之前的电影都特别关注真相危机的主题,但从星际穿越开始,这个主题就渐渐弱化了。奥本海默是诺兰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真实人物形象,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复杂科学家的形象,而非单纯依靠演员的演技。 诺兰的电影一般是解谜电影,会交代游戏规则,但从《敦刻尔克》开始,这种解谜感逐渐淡化,更注重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奥本海默》采用彩色和黑白画面区分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但诺兰没有明确交代这种区分的规则,而是让观众自行发现。影片的非线性叙事是为了展现个人回忆与历史进程的缠绕感,而非为了解谜,并且没有明确的谜底。 《奥本海默》作为传记片,甩掉了好莱坞主流传记片的通病,所有元素都服务于整体,而非单纯为了演员秀演技。影片的落脚点不是完成对奥本海默角色的塑造,而是对原子弹以及科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影片中对奥本海默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为塑造一个更完整的人物形象,但这些细节与主线的关系不够紧密,导致影片缺乏统领全局的思想观念。 诺兰是当下好莱坞毫无争议的一哥,他的每部电影都是现象级事件,票房号召力极强。他能够驾驭主流商业电影规则,用个人风格去创作。诺兰的电影除了娱乐,还有对人类思维认知、现实多重世界考量的价值。 诺兰的电影风格与库布里克不同,库布里克以思想性取胜,诺兰则依靠叙事。诺兰是希区柯克的隔代继承人,都擅长悬疑叙事,都以个人风格驾驭主流商业电影,都与奥斯卡无缘。诺兰执着于拍摄心智游戏电影,游戏强度最高,他极端强调叙事的强度,不给观众喘息的时间,逼得观众迫切想知道后面的故事。 诺兰最近几年转向传记历史题材,降低电影的解谜成分,这可能是为了冲击大师地位或奥斯卡奖项。奥斯卡评奖机制对某些类型电影不友好,但诺兰现在拍摄严肃题材的电影,更有利于他在奥斯卡上的表现。 诺兰电影与时代的关系:他前期作品中重要的主题是“真相危机”,这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美国社会政治环境有关。诺兰电影也体现了男性创伤的主题,这与越战创伤、911事件以及社会文化变迁有关。诺兰把高概念在主流电影中的使用推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他注重高概念与剧情的结合,而非单纯为了炫技。 诺兰是粉丝导演,他与影迷的关系独特,粉丝粘合度高,这与他电影的大众属性和高难度叙事有关。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比一般的超英漫改电影更有深度,因为它加入了成人向的严肃讨论和政治性内容。 诺兰的巅峰代表作是《记忆碎片》和《盗梦空间》,这两部电影在叙事技巧、概念设计和主题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诺兰相对而言失败的作品是《失眠症》和《信条》,前者是因为题材限制,后者是因为设定违背人的视觉习惯,视觉呈现不精彩。 外界对诺兰的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过于注重奇技淫巧,人物是工具人,缺乏情感共鸣;视听语言平庸,场面调度粗糙。但这些评价并不完全准确,诺兰的电影并非缺乏情感,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诺兰使用固定的演员班底,这体现了他的古典主义风格和对演技派的偏好。诺兰是当下平庸电影时代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大导演,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也是这个平庸时代造就的。 与库布里克相比,诺兰更注重迎合观众,他的电影更容易被大众理解。诺兰的创作价值在于,他证明了影院电影在21世纪不会彻底死亡,他捍卫了电影院作为电影院的尊严。 阿吴:认为《奥本海默》作为传记片,虽然优于绝大多数好莱坞主流传记片,但很像一则维基百科条目,拼贴镶嵌了各种关键词,比起《末代皇帝》这个层次的传记片,仍有差距。电影对奥本海默的个人生活描写不够深入,更多的是围绕原子弹展开叙事,这使得观众对奥本海默的了解不够全面。 影片缺乏统领全局的思想观念,对奥本海默的个人生活描写只是点缀,没有深入探讨其与科学、艺术、政治之间的关系。影片的落脚点不是完成对奥本海默角色的塑造,而是对原子弹以及科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 诺兰在《敦刻尔克》中采用了集体史观和散点视角,展现了战争状态下人性的真实变化,这与大多数二战电影不同。《奥本海默》将矛盾冲突放在“好人”之间,这在剧作上难度很大。 诺兰是当下好莱坞最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导演,他的地位相当于过去的希区柯克、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诺兰的电影除了娱乐,还有对人类思维认知、现实多重世界考量的价值。 诺兰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独立电影阶段;与华纳兄弟合作,拍摄烧脑电影和商业大片的阶段;追求主题严肃性,拍摄战争片和传记片的阶段。 诺兰的非线性叙事手法,与库布里克和昆汀·塔伦蒂诺不同,诺兰是与他的真相危机的这个母题有关,昆汀是为了造这个荒诞的效果。 诺兰的巅峰代表作是《记忆碎片》和《盗梦空间》,这两部电影在叙事技巧、概念设计和主题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诺兰相对而言失败的作品是《失眠症》和《信条》,前者是因为题材限制,后者是因为设定违背人的视觉习惯,视觉呈现不精彩。 外界对诺兰的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过于注重奇技淫巧,人物是工具人,缺乏情感共鸣;视听语言平庸,场面调度粗糙。但这些评价并不完全准确,诺兰的电影并非缺乏情感,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诺兰使用固定的演员班底,这体现了他的古典主义风格和对演技派的偏好。诺兰是当下平庸电影时代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大导演,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也是这个平庸时代造就的。 诺兰电影与时代的关系:他前期作品中重要的主题是“真相危机”,这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美国社会政治环境有关。诺兰电影也体现了男性创伤的主题,这与越战创伤、911事件以及社会文化变迁有关。诺兰把高概念在主流电影中的使用推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他注重高概念与剧情的结合,而非单纯为了炫技。 诺兰是粉丝导演,他与影迷的关系独特,粉丝粘合度高,这与他电影的大众属性和高难度叙事有关。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比一般的超英漫改电影更有深度,因为它加入了成人向的严肃讨论和政治性内容。 诺兰的电影证明了影院电影在21世纪不会彻底死亡,他捍卫了电影院作为电影院的尊严。

Deep Dive

Chapters
两位影评人对诺兰执导的《奥本海默》进行了评价。老马认为该片是诺兰作品中的第一层次,预示着诺兰将转向严肃类型和题材。阿吴则认为该片虽然优于大多数好莱坞主流传记片,但仍有差距。
  • 老马认为《奥本海默》是诺兰第一层次的作品,可与《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看齐。
  • 阿吴认为《奥本海默》作为传记片,虽然优于绝大多数好莱坞主流传记片,但仍有差距,不如《末代皇帝》。
  • 两位影评人都认同,在如今这个平庸的电影时代,诺兰已经是主流商业电影的上限。

Shownotes Transcript

从最开始,聊《奥本海默》和诺兰,就是我们想做这个播客的一个起因,如今它终于上映了,肯定得好好聊下。 先说基本评价: 老马认为,《奥本海默》是诺兰第一层次的作品,大致可以和《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看齐,并且预示着诺兰接下来将进一步远离前期的「烧脑电影」模式,转向严肃类型和题材,成为一个更加人文的诺兰。 阿吴认为,《奥本海默》作为传记片,虽然优于绝大多数好莱坞主流传记片,但很像一则维基百科条目,拼贴镶嵌了各种关键词,比起《末代皇帝》这个层次的传记片,仍有差距。 但我们都认同,在如今这个平庸的电影时代,诺兰这个「好莱坞一哥」,已经是主流商业电影的上限。 本期节目,一半《奥本海默》,一半是关于诺兰的发散话题。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