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鲁雯泋:北京超无聊

鲁雯泋:北京超无聊

2025/6/15
logo of podcast 一席

一席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鲁雯泋
Topics
鲁雯泋:我更喜欢观察真实的人和具体的生活,那些自下而上、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更能打动我。在胡同里,居民们将生活碎片延伸到大街上,展现了城市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多样性和混合性。胡同之所以能涌现出大量的“野生设计”,是因为空间和资源的限制,以及公私边界的模糊,规则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发了个体解决问题的智慧。例如,居民们巧妙地在狭窄的空间里拓展使用面积,充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这些都体现了他们的生存智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通过记录和分析这些“野生设计”,试图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故事,并从中发现胡同居民在有限条件下创造美好生活的努力。 鲁雯泋:胡同居民面对居住问题,例如隐私,会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补救。他们利用唾手可得的材料,例如木板、罩子、后视镜等,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些看似简陋的设计,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我觉得胡同的大爷大妈们才是走在反消费主义最前沿的人,他们能用旧的就不用新的,能用捡的就不用买的,充分体现了节约和环保的理念。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些“野生设计”,我不仅看到了胡同居民的智慧,也对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eep Dive

Chapters
演讲者在北京胡同中发现了许多独特的“野生设计”,这些设计并非出自专业设计师之手,而是居民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造的。演讲者重点介绍了胡同居民如何巧妙地利用有限的空间,例如在墙上安装收纳网、在电线杆之间打造卡座等,体现了居民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 胡同居民在有限空间里的创新设计
  • 空间利用和废物再生的主题
  • 对空间的灵活运用,例如窄巷里的收纳网、电线杆卡座等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我是鲁文慧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一席我是一个建筑师在我上学的时候建筑学还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选专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具体要学啥只是听说可以画画于是就选了毕业后我去了一家外企做一些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每天打交道的都是抽象的数字和抽象的人

坐在办公室画图 开会 打电话房子就一点点盖起来了根本不需要跟真正的使用者进行沟通这让我感觉非常地悬浮我更喜欢看真实的人和具体的生活那些民间自下而上更有生命力的东西反而更能打动我

比如说去潮汕我喜欢看街头上的各种小庙人们利用城市的边边角角朴素快捷地搭出一个个有遮盖的空间供奉神明这些小庙跟街道的关系各不相同我把它们通过平面图的方式一一记录了下来

因为小庙都在大街上所以祭拜的人和路上的行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市井图画他们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比如说这个街边散装之庙庙在哪呢在这儿在路边放一个雕塑就可以开始拜了

还有菜市场中兴之庙在这个乱哄哄的菜市场里面闹钟取静买完菜顺便过来拜一拜还有放在这个亭子里面的亭中之庙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有一个日本我很喜欢的建筑工作室叫犬吠他们在东京也记录了这样的空间比如公寓山寺这个寺院仅贴在一个公寓后面依山而建去到这个寺院的唯一通道就是要经过这个公寓

所以公寓的内部楼梯就变成了寺院的餐道公寓的屋顶就变成了寺院的前厅然后通过一个连桥走过去这个路径非常地另类这不是人为的设计而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结果但却产生了非常不一样的效果

在欧洲不常见到这种未被归训的乐趣虽然人类社会不常见但是动物界还是有一些比如瑞士猫梯这是一个摄影师在瑞士博尔尼记录的给猫走的各种各样的楼梯因为当地人喜欢养猫然后又都是散养所以猫咪可以自由进出家里主人就会在窗台和阳台上给它们搭建这样的楼梯每一个都不一样

有螺旋的有折叠式的有垂直的有这种坡道式的这是在欧洲街头能够见到为数不多的民间设计我感兴趣的这些东西跟商业地产都不沾边所以 2019 年我辞职了和朋友一起成立了建筑工作室第一个项目是做胡同改造后来把办公室也搬到了胡同里

就在这个黄色方块的位置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中古楼的旁边这是我第一次长时间待在胡同胡同的生活太接地气了

一开门就是室外所以我们可以围观大爷遛羊驼这是在钟楼广场上围观同事摘邻居家的香醇然后我们吃了一个礼拜的香醇炒蛋围观邻居大妈的猫咪偷看邻居大爷的鸽子围观剧组在胡同拍戏这可能是在拍一个科幻片于是我正式从一个 CBD 牛马变成了一个胡同窜子这里有着城市里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多样混杂的气质

居民把生活碎片都延伸到了大街上于是能够看到很多正在发生的真实生活胡同有很多养鸽子的老大爷这都是他们自建的鸽子笼各有千秋珍奇豆焰但是在这么多鸽子笼里还是有佼佼者让我感到惊叹

比如这一个它就这么简单粗暴地架在这个胡同房的屋脊上我每天上下班路过它都要抬头看一眼因为它太大太豪华了甚至超过了主人自己的家但是也有这种窝居的鸽子住不了大房子只能寄人篱下住在这一条窄窄的屋檐下的夹缝里

主人给它们贴心地隔出了小单间还做了门板白天的时候打开放风晚上就把它们锁起来我觉得它们非常可怜同样是鸽子命运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被包裹起来的摩托车包得特别严实而且这么花式捆绑了一下我觉得非常眼熟让我想起了美国包裹艺术家克里斯托和克劳德的早期作品《包裹摩托车》

跟咱们的胡同大爷一样把背景换一换可能根本分不清哪个是艺术品胡同的包裹艺术还在继续这一位包了阁楼这位更干脆把整个房子都包起来了当然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要搞艺术是因为胡同房年久失修有漏雨的问题当漏雨的部位过多他们就用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看起来有点敷衍但正是这种将物体陌生化的方式产生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和神秘感如果把这种感觉持续放大咱们胡同大爷可能离包括巴黎凯旋门也不远了随着这些照片收集的越来越多我觉得我找到了北京特有的民间创造那就是胡同里的野生设计

设计它的人没有任何专业背景也没有考虑审美而是用唾手可得的手编物品重新拿来组合利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胡同之所以能看到这样大量的野生设计是因为空间和资源都很有限而且公寓司的边界也相对暧昧同时也是规则的模糊地带所以能够看到很多这样为了解决问题产生的个体智慧

慢慢地我不满足于只是收集照片我开始思考它们背后的故事和设计逻辑比如它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如何做还有什么没有被看到的细节这些过程我都用这些小图把它记录了下来

过程大概是这样的看到这个野生设计我先拍一张照片然后记录下胡同的名字画一张正在使用过程的小画边画边想这个人为什么要在水泥楼梯旁边再加一节钢楼梯于是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个小故事因为这个水泥楼梯只有 40 厘米宽非常窄

而且没有扶手这个人晚上走的时候特别容易踩空非常危险于是他为了补救就强行给他加了一段带扶手的钢楼梯当然这都是我自己想象度转的因为我是一个哀人没有办法跟设计师直接去交流

但我又很喜欢研究材料和节点所以我就把制作过程顺理成章地画了下来最后组成这样一张完整的图放进文件夹对这个野生设计的工作就算完成了当这类收集越来越多我发现了胡同两大核心野生设计的主题空间利用和废物再生先说空间利用这个好理解

这些胡同的街巷都很窄居住面积也很小推开门就是室外所以人们会想办法在屋外拓展自己的使用空间而不影响他人相比于简单粗暴的占地盘我更感兴趣它们是如何灵活使用空间的比如说昙花胡同这个窄巷墙上挂着一张大网网上还挂着一些东西我叫它窄巷里的收纳网因为这条巷子特别窄

如果把外卖杂物都堆在地上势必影响路人的通行于是这个主人就在他屋对面墙上挂了一张大网上面还有一些挂钩可以把外卖杂物 手套 拖把都挂上去收拾得非常有组织纪律有一次我在前古楼院胡同的这个角落发现了四个健身器材

这在室外非常少见于是我的野生设计雷达就打开了这个居民是在一棵大树和灯柱之间打造了一个健身脚放了四个健身器材有拳击 举重 动感单车和拉伸这位居民把这个角落利用得非常好锻炼得也很全面从手臂到大腿一个都没落下

这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空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打造成沙发座供街坊邻里聊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卡座除了卡座还有卡车都知道北京胡同停车难但是也难不倒北京大爷这个夹缝当然不能浪费大爷把他的代步车严丝合缝地给卡了进去

成为他的专属停车位但是卡进去以后大爷怎么出来呢就是翻越他车内的空间从后门爬出来大爷非常爱惜他的车还给他的车用方钢和瓦冷板做了一个雨棚说到了雨棚这个雨棚平平无奇在这个窄巷里面一开始我都没有注意到它直到我看到了墙上贴的这张纸

上面写着路过的大车师傅雨搭可以放下再通行拧支架下面的螺丝就行然后我就开始研究怎么把雨搭放下来

因为这个雨搭是通过一个可以旋转的荷叶跟垂直方向连接所以当我把下面的螺丝拧下来这个支杆就能顺着滑下来然后雨搭就可以旋转合上了本来不够大车通行的距离大车也能顺利通过了

虽然野生设计不光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能跟他人交流说完了空间利用再说废物在身这里我举一个林源屋的例子它是这个领域的天花板林源屋是日本建筑师板口公平对东京街头流浪汉自建房的一个调研和记录

因为都是用捡来的材料没有花一分钱所以叫零远屋尽管没有花钱但是他们都很努力地提高舒适度比如说这个完全由废品制成的房子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这里是榻榻米然后床板打开下面还能储物墙上和天花上也都是可以储物的隔板它甚至装了一个太阳能电池板每天可以用它收集的电量看 5 个小时电视当然电视也是剪的这里还有它用剪来的相机滤镜这儿

做的一个猫眼可以随时观察屋外的情况然后立面的这张墙板在白天想通风的时候可以整个向上折起来打开我非常喜欢这个案例后来发现咱们的胡同居民也没闲着

他们通常都是用这两大明星单品用完的矿泉水桶和废弃的椅子先说比较初级的这个居民在屋外给自己的电瓶车充电从自家窗户甩出一个插线板但是这在下雨天是非常危险的

于是他用一个矿泉水桶中间剪一刀底部开个洞套在插座上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防雨罩下雨天也可以给电瓶车充电了而且不用担心漏电会电到路人然后上点难度我看到这个空调软管上插着一个矿泉水桶

它用了两种外挂一个是麻绳 一个是铁钩把这个矿泉水桶挂起来这样空调软管的水不会到处滴的而且矿泉水桶可以随时拿下来具备了灵活性 难度指数+1 颗星

在胡同里用矿泉水桶种花很常见但是这个操作不太常见就是它将一个矿泉水桶一分为二上半部分当花盆种花下半部分还是套回这个花盆这样从土壤里流出的水就会回收到下面这个矿泉水桶里了我管它叫肥水不留外人田既实现了废物利用的最大化又保持了设计的统一性

再来看一下这个极简主义作品在这个灯柱上用铁丝绑了一个矿泉水瓶里面有好多烟头我就脑补了两个大哥在这里抽烟乱丢烟头当然是很没有素质的所以他们就用这个简单的操作

做了一个悬挂的烟灰缸干净又卫生而且这里也成为了烟民们的一个据点再说椅子家族的再就业因为胡同里都能看到很多大量摆在室外的椅子居民都要在外边聊天晒太阳会长期放一把椅子在外面但是又不能是太新的椅子因为风吹日晒还有被偷走的危险于是他们都会用废弃椅子改一改再利用

这个办公椅它的腿已经断掉了只剩下上半部分于是有人拿了一个废弃的轮胎跟它组合成为了一把名副其实的轮椅我上去坐了坐这个轮椅其实真的还挺舒服的这把石木椅它没有扶手老年人坐在上面特别容易手抖于是有人就拿这个办公椅的扶手跟它组合在了一起变成了一把混搭风的嫁接扶手椅

老年人做着更省力了对于胡同里的废物利用这个领域胡同总能让你大开眼界能用旧的就不用新的能用减的就不用买的我觉得胡同的大爷大妈才是走在反消费主义最前沿的人

胡同的居住问题其实是很多的比如说我们工作室就遇到过夏天增桑拿冬天暖气不给力雨天屋顶漏雨的问题有些问题单靠个人很难解决但有些可以后天补救比如说隐私的问题因为胡同都是平房窗户都很多直接对外就能看到应对这些问题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个是比较初级的方法

防偷窥挡板在视线高度上挂一块木板但它挂的方式还有一点巧妙就不是直接地打孔而是在木板上钉两个螺丝然后用铁丝这么一挂再拴到防盗窗上形成了一个非常简易的防偷窥挡板

这个是稍微极端点的用一个木罩子把这个窗户给全副武装整个罩了起来非常有安全感但是它也有点玄机就是这个木罩子是向外倾斜的阳光还是可以通过上部的开口照到室内这样既保证了隐私又没有损失阳光这个是更极端的情况用一个大黑布把自家门前立面整个罩起来后部留一个通道

这个如果是在城市的大街上很快就会因为影响适容而被拆掉但是在胡同里一切皆有可能有了这个大罩子居民再也不用担心开关门会走光而且无论街道上怎么熙熙攘攘他依然可以坐在后面喝茶而且看久了我觉得这个黑布还挺抽象 挺艺术的更艺术的是这一个窗户上插着一个汽车后视镜在这儿呢

就是非常抽象 很当代然后我观察了一下透过这个后视镜可以看到屋主自己的门所以我就脑补了有人在这敲门屋主在室内暗中观察的情景其实就是把后视镜当成一个猫眼在用了不仅能够观察屋外的情况没事的时候还能坐在屋里看风景

这些都是我工作之余顺便收集的后来依熙问我这些收集工作对我的建筑设计有没有帮助说实话当然是没有但是她确实帮我度过了一段迷茫期因为创业的第二年疫情来了生活变成了工作和家两点一线娱乐少了出差少了工作也少了以前我老抱怨时间不够

现在可好了有更多的时间逛胡同成了彻底的胡同串子给大家看一张疫情时的胡同吧这是我们工作室附近的一家馒头店当时因为这个馒头滑梯上了新闻因为那个时候要保持一米的社交距离

于是店员就在窗台和栏杆之间搭了一块木板正好形成一个斜面可以把顾客买的包子馒头给他们划出去然后再用一个塑料管套一个塑料杯收钱实现了一米距离之外的零接触现在这个滑梯已经没有了这算是期间限定的野生设计吧现在看这张图好笑之余还挺伤感的

但是更让我伤感的是虽然疫情结束了但是行业完蛋了大家也知道现在建筑业变成了什么样子于是我开始报复性地逛胡同逛完了工作室周边的区域我开始往其他更大的范围探索

以前只是工作之余顺便后来发展为周末专门去调研我想更系统地收集和记录而且也是给自己找一个项目填补空白的时间为失序的生活增添一个支点吧我逛过的地方都用红线把区域圈了起来而且按照先后顺序给他们编了号

对于野生设计收集者来说有几大胡同是雷区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变成了热门商圈的胡同比如南罗古巷和大石腊商业街新一色的店铺卖着同质化的商品往往走一下午都没有任何收获但反而是周边那种不让开商店的胡同居住区居民用自己家开的店铺更有趣比如这一户他用自己家开了一个超市

就这么一个小口对外窗台的高度有一点高了顾客只能看到货架的上半部分于是老板在外面垫了几块砖顾客就能看到整个货架了而且买东西的时候还有一种登机的感觉

这是窗口更高的情况根本看不到室内老板就把所有的物品都摆在窗台上需要什么就冲里面喊一声因为在这儿买东西都得养着头所以我叫他治疗颈椎小脉部这一户倒是对着街道开门了但是因为这个街道非常窄只有不到两米所以老板把所有的货品都挂在了这个防盗门上

变成了一个展示架相比于这些不可移动的便利店胡同里还有带着身家走街串巷的游商这大概是北京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因为胡同分布着老北京的各大热门旅游景点道路纵横交错的商贩也很好逃跑

这个卖鸟的大爷我见到他很多次但是每次都追不上直到有一天他在这个路口等红绿灯我冲过去拍下这张照片这个大爷回头率超级高因为他的车后车前都落了好多花花绿绿的鸟笼不光有鸟还有锅锅 小兔子 小乌龟还有装饰车头的野花我叫他严重操载的卖鸟车

研究了一下它是怎么固定这些鸟笼的首先在车后座放一个鸽板然后压六个鸟笼上去用绳子捆紧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固的主体然后其他更多的鸟笼都是通过悬挂的方式固定在这个主体之上底部悬空这在我们建筑圈叫悬条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大江总部也是这个原理

跟操载卖鸟车有一曲同工之妙对不起大江胡同里最常见的游商大概是卖糖葫芦的这个阿姨推着她的糖葫芦车在路上走的时候对我拍照非常警觉于是我就开启了夸夸模式说阿姨你这个糖葫芦车好新颖呀然后阿姨就放下戒备说这是我儿子给我做的

确实对比于传统的卖糖葫芦方式阿姨能推着这个车更省力 走得更远卖更多的糖葫芦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个大号糖葫芦自行车达到了惊人的 45 厘米比阿姨的还要大好几圈能够卖更多的糖葫芦而且城管来的时候也跑得更快了

有一天我偶然在书上看到了一组老照片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一组糖葫芦摊那个复杂精美的造型让我不禁感叹野生设计在任何时代都是大量存在的但也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甚至没有人去记录它们要感谢这位摄影师让我们看到了一百年前的野生设计这样我觉得我现在做的事情或许也是有意义的吧

后来因为中轴线胡同腾退的关系我们工作室去年也搬出了胡同但我还会偶尔回去溜弯新的衍生设计越来越难发现了经过了改造的胡同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样板胡同就像照片里的这样原住民也少了很多

当真实的生活不存在了野生设计也就消失了尽管是变得更舒适整洁但是千篇一律的舒适整洁不会刺激和调动人的感官我们其实是向往更丰富多样更有生命力的城市空间这也是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经过这五年的积累已经画了快两百张把它们分为

他们别类排在一起其实是可以发现胡同里最具共性的一些问题比如防盗 防雨 防晒的问题停车的问题 空间利用的问题一共有十多种类别我觉得没有人找我做胡同改造真的可惜了这是我的邮箱去年我开始在社交网络发布这些收集并给他们起名北京超无聊

当然我并不是真的觉得北京无聊曾经的北京很有活力充满了自由与希望的精气神来自五湖四海有意思的人都聚集在这里形成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片区但是现在这些片区有的消失了有的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整改那些自发生长混杂无序的地方逐渐被秩序和资本取代

这几年我的朋友走了不少他们都觉得北京太无聊了但北京真的无聊吗我既不想轻易承认

也带着点怒其不真的心情北京似乎在变得无聊因为它在拒绝一切失控混杂的东西但它也是有趣的因为能够调动感官的事物尚未完全消失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当下记录它比以往更有意义向彪老师说

不被无力感激垮是我们生命中一个重要义务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在条件缺失的情况下积极地思考和解决掌控自己可以掌控的生活这是胡同居民的方式通过观察和记录重建对于世界的切身感知而不是通过抽象的原则持续做一些微小而具体的事情这是我的方式

可能有点太沉重了最后还是轻松一点给大家看一个我很喜欢的案例一个胡同大哥在街上给他的泰迪剃毛都知道泰迪是非常有多动症的一种狗于是大哥在一个塑料袋上掏了六个洞把狗头 狗腿 狗尾把依次塞进去挂在车把上他的狗就呆住了于是大哥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剃毛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