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橙子最近看到一条新闻说一位车主买了某品牌新车之后导航系统竟然附带弹窗广告突然出现就遮挡了大半屏幕这个品牌的客服声称今后宣传新活动还会发类似的弹窗广告凭此无法掌控看到这个不由得想起前两年大家吐槽各大视频网站明明充了会员还广告不断不光视频网站会增加片头广告一些电视剧和综艺还有广告小剧场
见缝插针似的嵌在每一个剧情的转折里更别提脱口秀演到一半给你念一段广告词观众还都反响非常热烈不知道的还以为坐等广告也成了看脱口秀的传统这年头的广告实在太防不胜防了装什么软件都有可能给你附带一大堆弹窗广告刷个微博还会遇到伪装成真内容的假微博 B
B 站视频看到一半发现是广告商赞助的看看电视剧广告内容占节目的一半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种随时被人监控的感觉前一秒刚谷歌了一下螺丝粉后一秒我的淘宝满屏幕都是螺丝粉这年头我妈都没有淘宝了解我
建议大家以后相亲的时候先互看淘宝一秒钟知根知底了解他心底最丑恶的秘密电子广告跟传统广告有什么区别广告主要分成哪几类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消费诱导带来的哪些社会问题
在第 23 课我们了解了广告的起源和品牌的作用而第 24 课里我讲解了消费主义的推广文化和败物主义今天我们将走出那些理论看看广告有哪些表现形式以及进入信息时代后广告有什么变化和影响
在先前的视频里提到过大部分的媒体平台都是靠广告赚取收入的私人企业与公共媒体不同私企的最终目的是赚取更多利润所以他们制作内容的时候也会考虑广告商的需求并且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投放广告
比如脱口秀大会的广告比较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宣传的都是求职二手车等等乘风破浪大概是把女观众当成了目标群众她们的广告一般都是化妆品和零食等等没有说男生不能看浪姐或者不能吃零食的意思
传统的电视台和电台一般播放十来分钟内容之后插播几分钟的广告这种形式下广告商不仅要买广告位还要花钱拍广告片除了直接的宣传之外第二种广告形式是广告植入 Product placement 张汉和不能提名字的二字女艺人曾经拍过一部校园爱情片大家还记得吗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无数雷梗就是这个类型穿了某品牌的衣服就认不出自己了新买的篮球鞋被转学生踩了
总而言之广告植入的目的是悄无声息地融入故事内容当中把这个品牌变成产品的代名词让观众潜移默化地想到产品就想到它们用心的剧组会把品牌融合得天衣无缝
比如华飞顺便拐了皇上回宫吃点心谁能想到是阿娇的广告呢甚至有些电影也不给台词单纯的在画面里给到某些品牌但遇到给的实在太多的金主也只能像雷震宇一样把广告语也写进台词里到了新媒体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素人凭借自媒体成为网络红人获取了大量的关注他们接的广告可能比电视电影的广告植入更加自然这种英文叫做 Native Advertising 纯天然广告
他们伪装成社交媒体上的普通内容让人很难分辨出到底是不是广告
尤其是现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种草类的博主本身就会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化妆品或者零食给观众其中就算夹杂了几样广告商的产品观众应该也很难分辨的出来最后一种类型叫做赞助内容 Sponsored content 是由广告商赞助打造的产品这类和 native advertising 很像但其实早在 80 年代就已经诞生了最知名的例子是乐高的大电影
这个电影系列就是由乐高厂商赞助的成为宣传玩具的电影广告与大家最接近的就是上期提到的宝可梦的 TV 动画和电影动画都有宣传游戏的功能童年里的四驱兄弟 铁团火车侠 游戏王等等也都是宣传各自玩具的赞助内容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喜欢的美食博主做了一期包饺子的视频等点开一看发现是某某香醋赞助的这种也算是赞助的内容
不管传统的电台电视还是现在的网络平台越是受欢迎的内容越能吸引到大量的观众广告商的投资性价比也就越高在媒体广告商和观众这个三角关系当中表面看来观众是媒体的消费者我们以为我们是假方但实际上广告商才是媒体的假方实际上观众是媒体卖给广告商的产品也是媒体的免费打工人不是有句老话吗越是免费的才越贵
电视台之所以提供内容给观众看是因为观众的私人休闲时间也是可以用来赚钱的这部分时间被贩卖给了广告商所以观众观看媒体的过程就是免费替电视台打工的过程
有了超高的收视率制作方就可以把节目的广告位卖给出价最高的广告商说了这么多看起来网络时代的广告和传统媒体上的也没有什么区别其实社交媒体时代的广告与过去最大的区别在于广告商可以根据用户的数据量身定制广告
像刚才所说传统电视行业根据内容投放广告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笼统和宏观的投放方式这种传统模式的优势是能够把广告投放给尽可能大的目标群体当一个节目拥有男女老少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时目标群体就越接近全体国民所以像春晚 歌手 广告的生活和浪姐的广告商通常也是像某某牛奶或者调味品这种比较大众化国民都知道的大品牌
但是电视广告的缺点也在于此广告商无法实行更加细致的群体划分最多是根据节目潜在的受众比如说针对儿童、年轻男观众、年轻女观众、中年观众等不同群体投放广告与之相对信息时代的每个人都已经失去了隐私权越是智能的生活越是会把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暴露给大型企业的数据库
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到智能冰箱和智能拖把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电子产品收集数据我们在微博、微信、B 站等平台所有的文字、点赞、评论都会被转化成关键词和标签大量的数据慢慢汇总成一个虚拟的电子形象
当广告商在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时他们就可以详细的筛选目标群众如果我要在脸书上宣传我的 B 站频道我就可以选择 18 岁到 22 岁的大学在读生尤其是对社交媒体音乐或者娱乐行业感兴趣的还可以选择他们的使用语言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微博或者淘宝总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系统会自动分析我们的用户数据推测我们喜欢的产品除了量身定制的精确投放之外社交媒体的广告可以根据点击次数来收费这也进一步细化了广告商的投入让每一笔钱都花得更值得不过这些广告的精确度也并不完美毕竟他们的推测是根据你现有的数据如果你还没有用过任何社交媒体和智能家居
广告商能够做出的推测也就相对比较有限不够准确况且也不是说我们的社交媒体能够完全反映内心所有的喜好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在广告文化无孔不入的劝诱之下线上线下的广告和宣传企划让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最终结果就是过度消费的现状大部分广告都在追求一个新字让人忍不住想要淘汰用旧了的手机和穿久了的衣服
今天我想具体介绍的一个概念跟智能科技也有关系这个概念叫做 Planned Obsolescence 可以翻译成有计划的淘汰或者定时淘汰我们通常买一件东西是否耐用都是一个重量的衡量标准没听说过哪家人买一张桌子第二年就要换新的吧
但是智能手机的生产商就在大力的促成这件事情如今的手机行业已经把一年之内淘汰当作目标加上上一期讨论过的推广文化和商品败物教每年购买一台新手机是许多科技爱好者的习惯
哪怕我们不敢这个潮流在一次次更新软件占满手机的内存空间之后手机电池也不堪重负大概一两年的时间就已经跟不上流行的趋势了过不了多久手机厂商也跟着宣布不再为旧的产品提供服务在富裕国家和地区消费狂欢的背后是我们平时不会注意到的贫苦地区的环境危机
定时淘汰和过度消费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数码产品这不仅仅需要挖掘更多稀有金属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已经造成了一定破坏同时生产一部手机通常需要全球厂商的合作运输过程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当旧的产品被淘汰之后它们全部都被运送到了贫困地区
比如广东的桂宇曾经就是一个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基地为什么这些产品不在欧美国家进行处理呢拆解电子产品之后废弃的部分需要焚烧处理这样一来对空气和土壤都有严重的污染所以 2018 年开始中国已经宣布实行拒收洋垃圾的政策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也在向这些数码产品公司抗议要求还给消费者维修手机的权利
大型企业把维修费用调高让维修的成本和换手机的成本不相上下同时他们又用各种各样的广告诱惑消费者买最新的机型而要打破这个循环最重要的还是还给消费者维修手机的权利谁还记得当年用诺基亚电池可以随时拆换内存不够可以插储存卡的日子呢说起来都要暴露年龄了
这一期写完稿子才发现竟然这么长谢谢大家听到最后下一期你最想听什么呢请在评论区和弹幕打出你最感兴趣的话题吧喜欢这期视频请不要吝啬你的关注点赞和收藏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