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法国诗人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 1844-1896),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一个“诗人之王”,在法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诗歌艺术上,魏尔伦是一位反叛既有传统的诗人。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马拉美、兰波并称象征派诗人的“三驾马车”。他不仅仅是个诗人,还是个革命者,曾任巴黎公社宣传部长。 为什么Paul Verlaine被称之为忧伤的诗人?**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诗人与革命者的身份远不能诠释他的人生。让后人乐道的还是他当时惊世骇俗的同性之恋。在度娘百科上搜索出的结果说:魏尔伦和兰波两人的关系甚为亲密……我想度娘可能是保守了。不知是对艺术的追求,还是性格的吸引,保尔与兰波两个诗人彼此吸引。且据野史记录为了和兰波生活在一起,魏尔伦不惜抛弃妻子,和兰波去了伦敦生活。然而一次醉酒之后魏尔伦失手开枪打伤了兰波,进了监狱两年,在他遭受到这一系列的打击之后,他的诗风陷入了一种不可遏制的痛苦之中。而这首Le ciel est par-dessus le toit就是他在狱中创作的,透过囚房的窗,他看到了屋顶的天空,屋檐下的树,平静而忧伤。空中的铃声,路过的小鸟,让魏尔伦不禁忆往昔时光,追问自己为何会被囚于一方天空,与爱人两伤。 晚年魏尔伦 晚年的魏尔伦生活潦倒,但他在诗坛上的名气却如日中天。1895年写出了他最后一本诗集《死亡》。他死于1896年,巴黎的公众为他举行了葬礼。 我们今天要朗读的这首诗歌是魏尔伦的《Le ciel est par-dessus le toit》,有很多的译本,不得不提的是戴望舒翻译的版本,太美了。读完法文,又一次被我大中华博大精深的中文打动。 特意在文末附了戴望舒的《瓦上长天》给大家欣赏。** Le ciel est par-dessus le toitPaul Verlaine Le ciel est,par-dessus le toit, Si bleu,si calme !Un arbre,par-dessus le toitBerce sa palme.屋顶上的天空多么美丽,多么平静!屋檐上的一颗树轻摇着它的手掌。La cloche dans le ciel qu’on voitDoucement tinte.Un oiseau sur l’arbre qu’on voitChante sa plainte.空中的铃铛轻声回响,树上的鸟儿婉转歌唱。Mon Dieu, mon Dieu,la vie est là, Simple et tranquille.Cette paisible rumeur-là,Vient de la ville.上帝啊,上帝啊,生命就在那里,简单而平静。那平静的喧嚣从城市传来。Qu’as-tu fait, ô toi que voilàpleurant sans cesse,Dis,qu’as-tu fait, toi que voilà,De ta jeunesse ?你,在这里作何 还不止哭泣,告诉我,如何耗尽了那段青春? May朗读感受: 从决定学法语开始,断断续续有两年多了吧。然而一直都在初级徘徊,所幸从未放弃。究其原因,学法语还是源于小学课本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所述的: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入了法语的坑。自从开始学起,就一直纠结,他到底是美在哪儿了?我怎么不觉得呢?然而听了歌和读了诗之后,尤其是配合有些老师美妙的发音,真的很美啊。感觉是一种很轻,很婉转,优雅的语言。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这首Le ciel est par-dessus le toit。其实也是我为数不多接触过的诗文,分享给大家,共同赏析。 关于CL法语,在走来的学习路程中。遇到过很多老师,各有千秋。而CL法语是目前我遇到可以说是比较系统的学习平台。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不同老师负责不同的方向,纠音的Coline老师声音真的是太软糯了,一说法语感觉分分钟被掰弯了。Jeanne老师讲语法讲的非常清晰,当然还有平台的主咖Claire老师。能做这样一个学习平台着实不易,感谢老师们给学习语言的小朋友们带来的诸多真知灼见。希望我也可以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比如某一天用法语和别人无障碍对骂,哈哈哈! 瓦上长天 戴望舒译 瓦上长天 柔复青! 瓦上高树 摇娉婷 天上鸟铃 幽复清 树间小鸟 啼怨声。 帝啊,上界生涯 温复淳 低城飘下 太平音。 ——你来何事 泪飘零,如何消尽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