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各个大模型产品形态不同,从不同路径发散,但它们最终都会殊途同归,争夺同一个目标——成为下一个Google。这是因为它们都在计算架构和信息分发的主线下运作,最终目标是任务自动化和任务引擎。
ChatGPT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Google,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聊天机器人,而是试图重新组织信息和智能,成为一个任务引擎,能够自动化完成各种任务,这与Google的信息分发和搜索功能有相似之处。
Google难以阻止大模型产品超越它,因为这些产品不仅仅是搜索引擎,而是任务引擎,能够更主动地完成任务,提供更深层次的价值。Google的传统商业模式和组织问题也限制了其快速转向新形态的能力。
微软和OpenAI的关系可能会破裂,因为微软可能会投资Anthropic,而Anthropic的目标是成为一个AI操作系统(OS),这与OpenAI的端到端策略有冲突。微软和OpenAI在长期战略上存在分歧。
Anthropic的Coding能力被认为是其核心优势,因为开发者群体对其模型的Coding能力评价很高,这直接影响了API的消耗和生态系统的构建。Coding能力是衡量模型实际应用能力的关键指标。
2025年AI的最大趋势之一是产品,因为AI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能够更好地落地,产品形态也会不断演变。AI产品将如何落地以及产品形态如何演变是未来两年的关键问题。
Context在AI产品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任务的成功率。没有充分的Context,AI模型无法有效完成任务。Context可以理解为新时代的支付,是AI完成任务的基础设施。
ChatGPT的对话形态可能不是最终形态,因为它不是提取智能最有效的交互方式。未来可能会有更主动的交互形态,如个人助理或超级助理,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完成任务。
2025年Long Horizon Task会成为重点,因为这是Agent落地的关键。长距离多步骤的任务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工程能力要求很高,是未来AI应用的核心。
AI产品的商业模式仍然处于移动梦网时代,因为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扣费模式,缺乏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未来的商业模式需要更强的商业效率和价值驱动。
今天这集是我和广密【全球大模型季报】第5集,是2024年Q4季报,也是我们录制的第二次跨年特辑。
提前和大家见面啦:)
这次你会发现,**我们的聊天篇幅开始从大模型技术转向对大模型产品的探讨。**很大概率来说,产品会是2025年AI的最大趋势之一。AI产品会如何落地?产品形态又会如何演变?
广密带来了最新猜想。他提出,**过去半年他最强烈的认知变化是,不管国外的ChatGPT、Anthropic、xAI、Perplexity,还是国内的豆包、Kimi,甚至是做Coding相关的Cursor、Devin……虽然各个产品的产品形态不一,从不同路径发散,但最后会殊途同归。**他们最终很可能收敛到同一个叙事之下,争夺同一片领地。
很开心转眼之间,【全球大模型季报】已经陪伴大家1年,明年仍然希望这个系列能持续地帮大家了解最前沿的AGI动态并带来认知进化。
本集是《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和《海外独角兽》)的串台节目。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02:33 Part 1: OpenAI
51:04 Part 2: 硅谷其他AI公司和产品
01:02:24 Part 3: 对2025/2026关键预言性判断
01:11:11 Part 4: 再谈Scaling Law
01:22:19 Part 5: 复盘2024
【全球大模型季报】系列
2023年:口述全球大模型这一年:人类千亿科学豪赌与参差的中美景观)
2024年Q1:和广密聊AGI大基建时代:电+芯片=产出智能)
2024年Q2:口述全球大模型这半年:Perplexity突然火爆和尚未爆发的AI应用生态)
2024年Q3:AGI范式大转移:和广密预言草莓、OpenAI o1和self-play RL)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小红书@张小珺jùn)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